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数学指数

高中数学指数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7 17:29: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数学指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数学指数

篇(1)

关键词:有效;高中数学;教学办法

随着数学知识的增多,高中数学的知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越来越困难,不少高中生因此而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恐惧,从而导致高中数学成绩下降。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来制订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教学是一项双向传递的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对于学生的知识传递,也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反馈,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然后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提问或者提倡学生的主动发问。如,在进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随机抽取学生来回答问题,如随便拿一个立体图形,然后让学生回答从他的角度看,正视图、左视图以及俯视图怎样的,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就可以有效地了解学生对于所教数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措施。如,在提问的过程当中,教师发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三视图的内容,那么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来让学生完成,如果在提问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三视图的掌握程度并不高,那么教师就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来巩固学生对于三视图的学习。

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那么教师就要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例子来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借助生活例子来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加强生活例子在教学中的运用,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理解程度。例如,在学习古典概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到的经典例子来进行教学说明,如扔骰子,我们所扔出来的结果是有限的,只有六个可能,分别是扔到1、2、3、4、5、6,这就是古典概型。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就可以引入古典概型的教学,古典概型就是指随机试验所发生的可能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就可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教学中的普及,因此要想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从而让高中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平面平行和垂直的教学时,为了让教学更加直观形象,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来进行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将平面的平行状态和垂直状态都展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平面平行和垂直的认识和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师就可以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四、注重提问教学后反馈,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教学是非常紧张的,因此高中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所以高中教师的教学是非常紧凑的,也正是因为高中的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完提问教学后,就会忽略了反馈教学,从而使得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无法得到相应提高。要想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就要认识到教学反馈的重要性,在提问学生后,教师就要加强教学反馈,如,在进行指数函数教学时,通过提问,教师得知学生对于指数函数的运行了解程度不高,所以教师就应该加强对学生指数函数的教学,并且加强学生对于指数函数的课后练习,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指数函数的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完成作业情况来开展反馈教学,如教师发现学生在完成指数函数作业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准确地完成作业,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全部正确地完成作业,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课后的时间对这几位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这样就不用在课堂上来再次加强对指数函数的教学了。

五、加强对学生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越来越多,而且学习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布置难度适宜的数学任务来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最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评价和反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学习中的不足。

总的来说,要想构建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师首先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对学生的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对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来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策略,进而更好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知识 解题技巧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82-01

对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自学技巧,因此,教师就要合理设计数学课堂教学,保证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的完成高中数学教学任务。

1 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就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出发:(1)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优化教学目标就是要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课堂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要达到的效果,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课堂要讲授的内容和班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制定。(2)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一般分为教师组织教学、复习引入环节、讲授新课程、练习环节以及课堂总结五部分,要出色完成数学课堂教学,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流程,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学生能力和教师讲课方式科学的设计教学过程。

例如,在讲授高中数学必修二《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课时,教师首先要结合这一课的内容及重点知识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理,在实际课堂讲授时,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直线平面的关系引入课程内容,课堂中可以增加学生的提问时间,相对减少练习时间,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进行练习。

2 根据数学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每一节课内容都不相同,教师都会给同学讲授不同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教师讲授起来更轻松,而且能够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例如,在必修一第二章《指数函数》课时,就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讲授,画图的教学方法更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在日后遇到指数函数图形时,直接就能看出来,同时,还能在图形周围标记指数函数参数以及类型。在讲授必修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教师可以使用相关模型进行讲授,学生在理解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时会有一些困难,,因此,通过使用模型的方法,能够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这一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目标完成度。

3 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数学教学难题

虽然高中学生辨别能力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高,但是,在对内容不了解的情况下,也使得高中学生很难找到学习的重点,甚至根本找不到学习重点,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时应该突出教学重点,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化解自身数学教学难题。

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必修四中《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课时,学生在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运算,理解上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学生也不能找到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应该明确告诉学生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是这部分知识的重点,要为学生多讲授几个例题,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和法则应用范围后,利用课堂时间做一些思考题,学生通过做题发现自身不理解的问题,教师整理总结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并统一讲解,化解《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课程的教学难题,使教师更好的完成这一课的课堂教学。

4 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现阶段,多媒体技术由于能够有效增加课堂内容,减轻教师板书书写工作量,能更直观的显示出教授内容,清晰的展现知识脉络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阶段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也应在教学课堂中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更直观展现数学知识。

例如,在必修一讲授函数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进行统一比对,便于学生记忆和区分。在讲授必修二《圆的方程》这一课时,教师在一节课中要画好几个圆,为减少教师板书工作量,可以在备课时制作PPT,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这样教师在讲授时就会节省很多画圆的时间,而且PPT制作出的圆更加规范,不会出现坐标误差问题,学生在观看的时候更加直观也更好理解,保证教师能够出色的完成高中数学课程教学。

5 数学教师多实施情感教育

实施情感教育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率,就要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关心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使学生体验到来自教师的理解、信任、宽容与尊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紧跟教师思路,更好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更加关心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找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使他们学习更加努力。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多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增加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成果。

6 结语

总之,要保证教师在高中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出色完成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就要优化教学设计,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还要突出高中数学教学重点,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奈国.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3).

篇(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主导地位;学习习惯

数学是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因此成为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制约了学生总成绩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在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发生了变化,给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从数学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不重视兴趣激发

数学顾名思义是数的学问,高中数学开始变得抽象难懂,但是囿于职业疲劳和思想保守等问题,导致目前仍存在沿袭守旧的照本宣科、理论灌输、题海练技等模式。这样的模式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这样的学习是被动学习,这样的课堂是消极低效的课堂。

2.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这些观念有的依然起到指导作用,但有的观念已经无法与新的教学理念相吻合,如果教师依然强调这些观念,将会严重阻碍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此外,新课程改革后,虽然强调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但一些老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依然在教学过程中“唱主角”。

3.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逐渐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学生成绩仍然是考核的主要标准,一些老师迫于高考的压力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在根本上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样如果使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将会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使得大量数学知识点变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改革的成果再次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应对策略研究

1.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通过有趣、新颖的课堂导入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课堂的学习上,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生物学科的知识,演示细胞分裂的问题,细胞的分裂是由1个分裂成2个,再由2个分裂成4个,这样一直分裂下去。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建立细胞个数与分裂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

2.重视对学习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合理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所有解题方法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解题方法,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内容时,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删掉了一些三角函数的关系公式,只保留了基础的关系式,如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三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这些公式虽然没有在教材中提及,但仍然会在习题中有所考察,为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行推导这些公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这些公式,还能让学生在自主推导过程中巩固三角函数的解题能力。这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练习,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3.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放下老师的“架子”,就会增加很多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只有和学生建立了良好关系,才能借助这层“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此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逐渐占据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正是提高这一能力的关键。教师只有主动和学生交流,以互相尊重的方式去关心学生,才能真正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学生紧跟老师的教学步伐,达到掌握知识内容的目的。例如,在学生刚刚接触立体几何时,需要先让学生建立一种三维的立体概念,在讲解三维向量时,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为学生演示三维向量的关系,之后让学生也用手指来演示和体会三维向量每个坐标轴两两垂直的关系。

4.新旧知识结合,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新课程改革以后,教材将高中数学知识分成了多个板块,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分模块教学。这样虽然是将不同的知识点分开教授,但是每个知识点都会有一些内在的联系。为此,教师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用学过的知识来引入新的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减少对新知识内容的陌生感,还能让学生巩固已学习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对数函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与“指数函数”相关的知识内容,如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等。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指数函数的图象和对数函数的图象来引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这样就会让学生潜意识中遵循学习指数函数的步骤来学习对数函数,不仅可以加快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学习进度,还能让学生将指数函数知识和对数函数知识“捆绑”在一起,形成一种统一的知识体系,便于对知识内容的掌握。

新课程改革在给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中数学在新课程改革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努力,及时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而推进新课改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作业结构 调整策略

作业的设计和批改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作业设计的水平和质量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中,“题海战术”过多,虽然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一定的作用,但早已不适应新课改下提倡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和研究目前高中数学作业的特点和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地将高中数学作业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使其更好地发挥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目前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中数学作业的概况

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主要分为巩固性作业和研究性作业两大类。巩固性作业设计通常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及数学活动技能,并使学生的数学活动技能逐步实现“自动化”。研究性作业是高中数学作业中一种开放的、全新的作业,往往是由学生独立提出或通过教师引导而确定的。通常学生可独立完成或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发挥团队力量合力完成,能够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相较于其他学科,高中数学作业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严谨性和频繁性。

2.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数学作业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数学作业的设计水平和质量,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但是,目前数学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首先,从学习内容方面来看,老师一直牢牢把握数学作业设计的主动权,学生往往比较被动地学习数学。对于数学作业,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积极性。其次,从作业的内容上来看,大多数老师通常很容易忽略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往往没有分层次,用一刀切的方式设计作业,使所有学生的作业都一样,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另外,从作业设计的时效性来看,教师课后进行数学作业的布置,导致学生无法做到将所学的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学生缺少深层次的学习和锻炼。最后,从作业的批改方面来看,很多教师采用全批全改的形式,工作量极大,因此通常为了减少精力或节约时间,老师对对错的批改往往过于笼统。这样不利于学生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批改作业的价值,无法充分发挥作业设计的作用。

3.高中数学作业结构的调整

3.1自选作业

自选作业,指的是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和选择[3]。或者在每个教学单元给出的大量课后巩固作业中,教师每天只提出一个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自由选择。自选作业的优点是:既尊重学生个体的选择,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学生的作业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作业质量。

3.2分层矫正作业

在进行教学单元的作业布置时,老师可进行一场简单的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和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距,分层设置矫正作业。例如,在讲《简单的指数方程》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和学生一起归纳出几种指数方程的解法后,根据不同的解法给出一些相应的试题。通过课堂小测试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对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进行大致划分。

分层矫正作业的优点是: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已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矫正作业合理科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自己所欠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便于今后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3.3自编作业

自编作业指的是教师在课后指导学生自编测验并当做课后作业练习。自编作业可由个体独立完成,也可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编制,所编制的题型要与章节所学的知识相符合。题目编制完成后,学生要提交章节的知识总结、考查点和成果等,并进行学生互评或教师评价。

自编作业的优点是:首先,学生在编制过程中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点重新巩固一遍。其次,编题后要求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另外,在编题过程中,学会作为参与作业设计及完成的主体,极大地满足了自我价值感。自选作业、分层矫正作业和自编作业等作业模式,均属于巩固性作业,也是对传统作业所作的调整和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巩固“双基”。

3.4研究性作业

研究性作业,指的是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只划出一定的范围或者给出固定的专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题目选择完成后,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专题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期间学生要适当地对作业进行必要的反馈或修正,待完成作业后,对最终的成果进行汇报,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研究性作业的优点是:灵活性较强,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学学习层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和共享,增强了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高中数学作业的结构设计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作业结构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新课改环境下,要求教师对高中数学作业的结构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教师要充分了解数学作业的特点和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探究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结构优化策略,才能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亚军.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3,12(9):160.

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面对新形势、新环境,如何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呢?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领会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变快,现代教学需要教师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教学的方式也越来越复杂,面对这样的形式,教师想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步伐。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学习意识,掌握研究教育教学的最新标准,明确最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吸收新知识、新理论,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要求。同时要针对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发挥教与学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作用,以便达到灵活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当代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教学活动主体的特征,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从注重教师教的过程转向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转变,让学生更主动、自觉地学习。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就能够有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要靠教师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合理采取有效的、通俗易懂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把抽象的概念、定理具体化、形象化。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只有经过亲身实践、不断专研探索,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呈现出的一种扩展状态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数学的逻辑性很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断地训练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掌控好师生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次关系,教师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无意识地沉浸于智力高度紧张、情绪异常愉悦的氛围中,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教师要有敏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以及应对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要密切注意班级的课堂气氛,把握教学的分寸,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数学课程内容讲授的进度,保持师生融洽的关系,保证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维持在良好的氛围上。

五、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促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数学公式的模型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苏教版高一数学)时,教师在黑板上仅能绘制出有限的几个图,或学生在课后在练习本上绘出的图通常又与标准的图像存在较大差异,从而无法准确理解。如果能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亲自实践,通过亲自输入指数和对数函数数据,在屏幕上就能准确绘出函数图像,此时学生就能更理解、把握指数和对数函数的相关学习内容。

六、结语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和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保持师生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等,从而可以多方面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能不断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志刚.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J].科技文化,2011,(10).

2.胡晓苹. 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 读写算.2011,(2).

3.徐延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6).

篇(6)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入生活情境

许多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时,往往会感到内容单调,认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无味,因此对高中数学学习产生厌学心理,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入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下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指数函数”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入生活情境:有一根1m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了x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ym,试写出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学生回答:y=x.由此,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什么叫做指数函数,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实践活动,引入实践情境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学业负担十分繁重,如果教师还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可能会导致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感到厌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将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培养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点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动手能力,活跃高中数学教学的氛围,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个一元硬币以及一个五角的硬币,将这两个硬币看做是两个圆,让学生由远到近地去移动两个硬币的相对位置,由最刚开始的外离,到两个硬币变为外切、相交、内切以及内含,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理解圆与圆都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加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三、重视课堂提问,引入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活化,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应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导致教师教与学生学环节的脱节,降低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要重视课堂提问,以教材内容为依据,以问题为教学中心,构建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多去分析问题,活跃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互斥事件”时,教师可以提问:投篮命中与投篮不中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两者不可以同时成立.教师接着提问:x是奇数与x是偶数是否可以同时成立?学生回答:不能.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即将要学习的就是两个不能够同时成立的事件,那就是互斥事件.这样,引入新课的教学.

四、培养探究精神,引入探究情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新教材在编写时更为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更为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为注重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更为注重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深层次理解.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化教学时可以以探究性较强的问题引入课题,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以探究性问题引入课题,先给予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探究性问题以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探究性精神,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高中数学教学

甘肃省已于2009年秋季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一个重要内容,即“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何谓整合呢?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手段叠加,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在教学中既涉及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等要素,同时也涉及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和意志等要素,达到高中数学教学各要素的丰富和谐,使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整合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力图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信息技术为数学的学习提供了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认知工具。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较难展现其变化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理解。而借助计算机进行课堂教学演示时,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将这些资料组合起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给予学生直观的感觉,使得学生有更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可以开拓思路、启发思维,从而更进一步认识数学的本质。例如:我们在教三角函数的图像的时候,传统方法我们是利用描点法把三角函数的图像给画出来的,原则上是点描的越多图像就越精确,最后把大致的图像画出来,然后要求学生理解图像的形状。这样做虽然同学们大多能掌握画这个三角函数的图像的数学方法,但学生对画出来的这个图形的准确性还是表示怀疑,因为手工描的点毕竟是有限的,也难以画出连续的点。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处理,利用图形计算器或者计算机几何画板的画图功能,让学生亲自上机实验,作图 观察这三个函数的图像,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可以看到生成这个函数图像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对知识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新课程的理念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数学探究就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对问题给出适当的解释或证明,寻求适当可行的方法予以验证等。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技术为数学探究提供有力的工具。提供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做高中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高中数学实验”,这样就能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正的高中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高中数学结论。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后,有学生问到当a>1时,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的图像是否会相交的问题,因为从课本及其它很多参考书上所给的在同一坐标系内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的图像看,当a>1时,似乎是不相交的,正确的结论究竟是怎样?学生在网络教室利用《几何画板》,在同一坐标系作出函数y=ax和y=logax(a>0,且a≠1)的图像,底数a是可以变化的。当01时,结论是怎样的呢?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可以得到结论:可以相交(有一个或两个交点)。在这里,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脉络清楚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时利用语言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规律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要注意调节、完善学生的思维。从而展现教材中的高中数学知识结构的转移,即实现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构建和重组。

现今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数学教学也要顺应这个大的趋势.数学教师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图书馆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最好的办法是借助于网络,在网络上获取最全的、最新的有关资料后,再将其转化成合适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效果很受学生欢迎。另外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收集实际生活中的高中数学问题并进行研究,也是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高中数学学习方式。

总之,信息技术是新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但并不是意味着技术能取代人,也不是技术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必须是恰当的应用才真真正正发挥其作用。才能使它更好地为数学的教与学服务.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要代替传统的教学工作,而是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组织数学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更为直观的体验.

今后我们应该加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让高中数学课堂“活”起来,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好起来!

参考文献

[1]王鹏远等:《如何用几何画板教高中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学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教育技术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