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共事业管理行业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行业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7 17:29: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共事业管理行业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公共事业管理行业分析

篇(1)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50-03

医学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岗位,但因其专业性不强,还有文秘、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外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在抢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岗位,并且他们在自身的岗位上做得还不错,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医疗单位行政领导干部大多没有受过专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不少打着各种旗号的“管理咨询机构、管理咨询师”等已涉足医院管理、卫生管理行业的各个领域,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和决策支持[1]。

以上现象一方面说明卫生医疗机构缺乏公共事业管理行业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说明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尚未被认可,说明目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一、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本文以海南医学院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正式回收34份,问卷回收率97.14%。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毕业生基本情况、就业实践能力需求、对学校的基本评价、专业课程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2]。问卷调查结果采用Epidata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在34份有效问卷中,有76.47%的毕业生在生源地就业,66.67%的在事业单位就业,88.24%的从事于公共管理类或相近的工作,这三项数据说明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分布在生源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符合专业的办学特色。

(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三)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 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 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四)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 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 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 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 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 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

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课程设置和本校的优势学科良好匹配,同时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时数及开课门数的控制

在学时安排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总学时应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开课门数上控制在45门左右,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含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这三大体系。学时比例保持在2:4:4比较合适。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学时比例应不低于1:1。

(二)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医学类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类课程主要包括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个体系。医学课程的要求不像临床医学专业那么高,既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医学知识要求,又不违背医学教育的认知规律。因此,有必要将分支细的学科整合成课程群,减少冗余的知识讲授,压缩学时量。例如,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综合,将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院校将其整合为预防医学导论,发现其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好,原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从事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应系统地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一是增开预防医学导论或预防医学基础等概论性的课程;二是开设预防医学的工具性课程,如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等等;三是在实践教学中加大预防医学的比重,在原有的临床见习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医学的实习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增加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专业基础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基础课程类、管理基础理论和技能类和法学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课建议开设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类课程建议开设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等理论性和技能性课程;法学类课程开设法学概论、卫生法学、经济法、行政法等课程。同时,为了体现 “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特点,可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选修课,如开设制度经济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财务管理与财务报表分析、财政与金融、民商法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有挑选性地进行选修。

3.专业主干课及特色选修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一定要体现其专业特色,完成其培养目标,这部分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反映学科体系基本规格的标志。建议开设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政策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学、医患沟通学、医疗保险等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其专业方向特色,开设一些特色性的专业选修课,如区域卫生规划、卫生监督实务、基层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卫生服务评价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安排在选修课,并不是不重要,而是与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休戚相关,这也是体现其专业特色的选修课,建议作为专业限选课,只是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注重技能和实践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昌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0).

篇(2)

摘 要:在08奥运之后,随着姚明的退役、亚洲伊朗队的崛起,以及逐步暴露出来的,中国职业男子篮坛背后的制度缺失、管理失位、人才储备不足以及联赛职业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加上中国队缺席首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的境况。是继续等待下一个“姚明”,还是不断完善中国职业篮球的管理运营模式,完善篮球相关制度法规,坚持去行政化的市场改革方向,这些都是一块大石头摆在中国篮球的前进之路上。

关键词:中国篮球;现状;定位;改革方向

一、 中国男子篮球发展历程

(一)亚洲崛起

中国男篮始建于1917年,在上世纪1936年,首次加入国际篮联,由于政治原因于1958年退出,并在1974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恢复了会员资格。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在艰难地向前推进。

尤其在之后,随着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中国篮球也积极地从世界篮坛吸允营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75年,中国男篮第一次参加亚洲男篮锦标赛时,就以97:78和80:59的比分分别战胜南朝鲜和日本队,获得冠军。一直到80年代中期,又多次保持亚洲冠军的地位和在世界锦标赛中处于第十一、十二名的水平,也创造了中国队在亚洲的第一个五连冠。至今共计15次夺得亚锦赛冠军。

(二)奥运突围

1984年7月,中国男篮第一次代表亚洲参加奥运会,以失败告终。但在两年之后,1986年7月,中国男篮参加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第十届男篮世界锦标赛,在有24个世界的强队比赛中,获第九名的好成绩,被报界称颂为“世界篮坛的东方曙光”。也是在经过十年之久的磨练之后,中国男篮开始了崛起的步伐。先是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队历史性闯入前八,之后,王治郅、姚明、巴特尔先后前往NBA打球,在2004年战胜世锦赛卫冕冠军塞黑队,闯入雅典奥运会八强。在06年也闯入世锦赛十六强,08年奥运会也顺利进入前八。

(三) 现状堪忧

2011年7月,姚明正式宣布退役,“姚时代”正式结束,2014年2月17日,王治郅在打完最后一场联赛后也做出了一些退役的举动(八一队官方和王治郅本人还未正式宣布退役)。巴特尔也进入了职业篮球的末期,曾经的三大中锋,如今也都已慢慢离开的球场。2012年,中国男篮伦敦奥运会提前小组淘汰,2013年亚锦赛首次输给中华台北。加上本土联赛由于职业化程度不足、管理缺失、应变不充分,所造成的社会舆论压力,都给中国男篮的前途和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 中国职业男子篮球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化与市场化程度不够

“所谓篮球职业化,是指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和体育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以把篮球作为主要谋生手段获取高额回报的运动员为主体,以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篮球俱乐部的基本组织形式,按照市场规律运行,利用高水平篮球竞技的商品价值和文化价值,参与社会商业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并在获得竞技收入的同时,满足人们精神享受需要的一种体育竞技模式”[1]。自1995年,我国篮球职业化以来,由于职业化时间较短,我国篮球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硬性问题,如管理体制、竞赛体制、梯队人才培养以及裁判管理等问题,是影响我国职业化的重大问题,是影响我国职业篮球能否健康、和谐、持续的发展关键因素。其中,突出问题就表现在管理行政化程度太高,缺乏市场监督与进入机制。而且,在“裁判”这一行业的培养与管理上,中国职业篮球还未实现自给自足,不得不说,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要学习的要做的还有太多。

(二)群众篮球文化培养不重视

2005年5月,全国篮球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加强篮球文化建设,为篮球事业塑魂”,作为篮管中心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如今,公众对篮球的普遍理解,主要为“团队、合作”等这一类词偏重。客观讲,所谓篮球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2]。但进一步讲, 篮球文化的精髓,其实是篮球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即对对手的尊重,对比赛规则的服从以及对目标的不断突破和努力。但这一类的精神内涵却逐渐淡出了公众的思维范围,却更多的将对胜利的无限渴望和无畏的冲动带入到了比赛当中,进而导致了如今越来越多的球场球迷骚乱现象的出现。

三、 中国职业男子篮球的发展方向

(一)走群众路线,合理控制“政治篮球”

所谓“政治篮球”,是各地方为了展示该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而演变而成的一种职业篮球畸形模式。中国篮球的强队一般都是在东部沿海地区,比如: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这些都是经济实力发展较好的地区。反观西部,球队更是少之又少,多西部篮球职业水平发展严重失衡,很大程度影响了职业篮球在西部青少年家庭中的普及,进而导致恶寻循环。因此,在如今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要合理控制“政治篮球”的出现,更要将篮球资源更加均衡的投入到全国各个地区,要逐步平衡东部篮球在全国的强势地位,鼓励更多的西部城市加入到中国职业联赛的队伍中来。

(二)加快职业化与市场化的建设步伐

加快职业化的建设步伐,就是要不断加快联赛自身的观察、反省、纠错的职业能力和工作素养,在向世界各大联赛学习的同时,注重自身的特殊环境的特殊考虑,结合联赛实际,做出针对性强、操作性高、效果深远的改革措施,尊重观众的主体性和决定性地位。而市场化,就是要不断加大联赛的去行政化的改革措施,积极向市场打开大门,引入更多的市场资源,参与到联赛的日常经营、监督和管理中来,要有面对市场的雄心与自信,将合理的竞争成为促进联赛发展的有效动力。

(三)注重篮球事业长远规划

从国家层面来讲,篮球事业也是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分支,也是需要不断夯实基础、走大众路线,才能进一步取得突破和辉煌。丰富的“人群”资源,注定我国每几年都会出现几个天赋异禀的篮球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姚明那样在世界篮坛取得成功。因此,面对丰富的篮球资源,篮协以及职业联赛应该有更负责任的规划意识,注重长远目标的规划以及步骤的精心策划和实施。如何打造一支既有天赋又有特色的中国队,没有长远的、目标性强的篮球发展规划,是无法实现的。

(四)加快职业篮球的法制建设与社会保障

在近20多年的中国篮球职业体育里,尽管法制建设整体在不断完善,篮球事业的发展环境在不断优化,但这依旧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而且,在未来,我国篮球的法制建设,不仅针对的是单个篮球行业的本身,更还包括与篮球事业相关的各项服务业领域,如新闻报道、网站管理、商业运作以及球员管理,甚至观众行为等等,这些都需要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我国篮球事业能够健康、稳定、和谐地向前发展。同时,针对运动运本身,普通运动员打球到30多岁时,由于综合竞技状态逐渐下降,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一退役就就业困难的篮球运动员,如果不解决此类问题,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孩子从事职业篮球行业,长期来看,对中国篮球事业发展是有明显的伤害的。因此,有效地制定和保证球员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利益,保护球员在社会的良好地位与社会形象,真正解决球员以及球员后面家庭的后顾之忧,也将对我国职业篮球的发展和促进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_方桂芳

[2] 中国篮球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_李明达

[3] 我国篮球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发展的战略思考_王守恒

[4] 中国职业篮球的法制问题探析_侯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