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7 17:29: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语文古文翻译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 构建开放课堂情境,优化学习氛围
高中语文课堂只有真正实现开放和高效,才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古文的热爱,从而使班级的学风醇厚。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构建课堂情境,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创新教学方式。
比如讲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时,我创设了这样的课堂情境: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2016年里约奥运会颁奖仪式的视频,学生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都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然后我进行总结:“同学们,奥运健儿们都是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然后我告诉学生阅读古文的重要性,阅读是走近作品中人物心境的最好方法。我给学生播放课文录音,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古文流利上口,起到增进对课文理解的作用,进而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二、 增强师生互动,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也不能真正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新时期,语文教师必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互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讲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阿房宫赋》时,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活动。首先提问:“根据内容,文章可分几大部分?结合‘赋’的特点说说它们之间是怎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学生思考和讨论后得出:“文章可分两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4段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议论。‘赋’的特点在于‘体物写志’,两部分之间是铺事与写志的关系。铺事是写志的基础,写志是铺事的目的。”再问:“文章的第3、4段能否对调?”学生思考后回答:“不能对调,第3段感慨是从第1、2段宫殿的奢华与人民的贫困对比中引申出来的。第4段的议论则穿透了历代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表面现象,直逼其压迫人民掠夺人民的本质。”
三、 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欲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它在古文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可以在网上给学生下载古文的相关视频资料,通过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古文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制作内容丰富的电子课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讲苏教版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时,我在课件上出示《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以诗导入新课,增强了古文的艺术特色和文学品位,也有利于拓展高中生的知识面。然后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系列滕王阁的美景图,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滕王阁的雄伟和壮丽,对学习课文产生兴趣。接下来在鉴赏诗句的时候我也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比如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屏幕上出现一幅青天碧水,天水相接,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的绝妙图画。学生沉浸在美景中,学习欲望高涨。
四、 组织文言文鉴赏活动,培养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对教材的讲解和训练,还要定期组织课外古文的鉴赏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鉴赏古文活动能充实高中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自我人格的完善。教师在选择古文时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以脱离实际或者高于学生的理解范围,避免给学生造成误导和困扰。
如《诗经》《史记》《论语》《古文观止》等都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古文作品,对于提升高中生的古文理解能力具有推动作用。同时,我会进一步锻炼高中生的古文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如将“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要把词的意思翻译出来,再加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通过组织这样的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让他们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对文言文更感兴趣。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方法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是学生读有怕知到生疑解疑再到生疑的过程。”我国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而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通道,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学习我国传统的文化,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创设鲜活情境,走进文言世界
由于文言文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趣,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提高课堂上的文言文氛围,创设鲜活的场景,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创建文言文情景的方式来提高课堂上的气氛。文言文情景的创设可以采用课本剧的方法,利用文言文教材中历史故事的演绎,来搭建文言文的情景舞台。近年来历史剧盛行,也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历史剧这一点来采用课本剧的方法进行文言文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历史情景,将两人的事迹改编成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台词也尽量采用原文章中的句子,如果有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适当进行更改和删减,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含义和背景,对故事进行深层次的了解,使课本上的文章变的更生动有趣,激起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二、解读文言文,体会文言文
文言文学习,归根到底是对文言文进行翻译、理解,文言文的创作时代距离现代相当遥远,一些知识性的问题唯有通过翻译才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字、词、句的意思,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在常用的字意义不一样,如果理解不当将会产生很大的误解。例如,“妻子”在现代文中是男方的配偶的意思,而在文言文中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因此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注重对古今意义不同的辨析,防止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弄混、弄错。当学生对文言文的意思有不明确的地方,教师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相关内容的知识进行补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言文的意思,能够流畅的用现代汉语的意思表达出来,并能灵活地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之间进行应用。
三、诵读文言文,领略古文风韵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诵读对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新课标中关于诵读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诵读来领略古文中的风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培养对古文的感知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在诵读的过程中,要结合文言文作品中的语气、节奏和情感来对文章进行熟悉和记忆,教师在诵读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字音进行纠正,并对文章的层次进行梳理,让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从而丰富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四、品读文言文的韵味
鉴赏文言文作品的能力是高中学生必备的能力,体现了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对学生进行文言文鉴赏能力培养的时候,可以主动地调动学生对文言文作品的感知能力,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调动各种感官和心理活动,并且在此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塑造出新的形象。有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脱离出去,到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作者的心情,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中去,从而可以身历其境的把握作品的韵味。例如,在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就可以让学生想想自己身处在归有光的项脊轩中,感受院子中的一草一木,感受作者思念妻子和家人的心情,学生就可以领会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感怀了。
五、在文言文的熏陶中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应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理解文言文,还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综合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透彻的领悟文言文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和文言文的写作手法。高中教材中所选择的文言文作品,都是经过百年的流传积累下来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性和美感,对学生的性格形成、人文思想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作用,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利用文言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吸收古人的优秀思想品德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使学生将中华传统的文学品味和素养进行传承,并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人文素养的熏陶过程,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来感受古人的风韵,感受古人的情怀,感受历史的沧桑。相信,通过教师匠心独运的文言文教学,能够切实地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与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延航.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2.
\[2\]赵明阳.高中文言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3\]贺文.高中文言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关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必须加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才能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其重视度不够,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将会面临很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对提高语文教学素材中传统文化素材的比例高度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将是传统文化弘扬与继承的主要途径。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拥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必须肩负起弘扬与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语文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承载文化的主体,更是人类文明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语文阅读教学就是传承文化,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还是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在古诗文学习时,往往需要借助教学参考资料去理解。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重点更集中于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而非语文教材,一旦学生丢掉这些参考资料,就很难独自去鉴赏、理解以及翻译古诗文。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学生对参考资料的依赖性极强,使之无法真正用心理解古诗文蕴含的主要意义。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独自的品味传统古诗文的含义将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我国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通病,即高度重视积累和传承知识,但却忽略创新和理解。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重复单纯的承接过程,更是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中华儿女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积极将新鲜血液注入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创新。但事实上,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古诗文教学,多数语文教师都按照固定的套路进行教学,即首先接受生僻成语和字词,然后分段分层次地讲解课文,最后再总结归纳,这种模式既实现不了教学创新,也融入不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本,也要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二、语文阅读教学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担
(一)阅读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均记载于文字中,中国古代文字是古人思想的记载。教师应积极引导高中生学习古文,使其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只有学生读懂了古文,才能理解到古人在衣食住行上体现的独特价值观,以及独特的传统文化神韵。
例如:《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古诗阅读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词的来源――乐府。而乐府是汉代皇宫的一个音乐掌管机构,乐府诗的诗句完全是依据固定音乐旋律谱写的,它的要求即韵律和平仄,且乐府诗的表演既有演奏也有专人演唱,这二者间的关系类似于现代歌词与歌曲的关系。之后,虽然乐府诗、词被分别流传,但仅从艺术角度评价乐府诗,其艺术价值可谓巨大,《春江花月夜》在乐府诗内相当出色。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又能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对艺术的追求。因此,阅读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
(二)阅读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到中华儿女的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的体现。例如:中华政治文化表现出内法外儒的特征,“儒”主指儒家精神,它的中心为“仁”,秩序为“礼”。“仁”对人们内心提出充满仁义,对待他人以宽仁之心的要求,即郡王对待臣民要包涵仁心,确保臣民生活安定;民众必须心含仁义,做到克己恕人。“礼”则对人们提出认定自己在形式上的身份,充分在身份中发挥价值的要求。儒家学说通俗来讲就是自我约束;而与之相反的是法家精神,它主要指外在约束。法家对君王提出修订合理法律的要求,对执行法律提出公正无私的要求,即必须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态度。法家精神通过外在约束,稳定国家和社会。再如:《廉颇蔺相如传》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内心重视大局的思想。这种以大局为重的观点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人们内心有着重于个人名利的事情。只有充分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学生才能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
(三)阅读有利于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其实当学生学习到《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就会发现针对现代人的阅读水平来说,只要除开其中的专业术语,并非不能读懂这篇文章。该文不同于唐宋时期的文章,它其中运用的描述手法十分接近现代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就中国各个时代文章演变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引导比较学生会发现《诗经》比较难读懂,如果不借助教参基本上读不准通假字,甚至不能正确理解诗意。还有汉、晋两代的赋虽然形式优美但难于读懂,其主要由于汉、晋时期通常以世家贵族作为统治阶级,而他们对于风雅生活的表现主要通过诗赋,但普通民众则不需要和理解这些。唐代推广九品中正制度让民众获得机会读书,民众也逐渐开始了解诗词文章,所以唐代的诗词、政论文等基本上未再使用空洞生僻的文字典故。直到明朝和清朝时期,民众将文字阅读视为一种休闲的生活,因此为方便当时的人们读懂文章内容,撰写者通常会运用与民众日常生活相接近的白话文进行描述。只有学生理解了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创新.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师在过去仅重视传授语文知识,而忽略从历史等各方面引导学生去看待古文。学生不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势必会忽视其魅力,导致传统文化出现传承危机。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
参考文献:
[1]许斌.试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教育,2015.
一、略有不足的高中语文阅读传统教学模式
语文作为一门贯穿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正因为语文的重要性以及普及性,所以许多关于语文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育观念就成了学生的枷锁,让学生一直停留在传统当中“不知”创新,“不敢”创新。从传统观念角度讲,对于学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停留在考试和成绩两个阶段,而不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素养以及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的培养。这样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固然有它一定的存在价值,但是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开始与现代化教学脱节了。
语文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教学课程,具有非常强的语言性特征。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非常少见,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和老师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所以,学生可以针对自身情况与其他学生组成一个科学恰当的阅读小组,不光只是在阅读方面进行合作,关于语文甚至是其他学科都可以以该小组为基础,对于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分析解决。这样,既是对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这样的形式,在日常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就可以自发地形成一种固定的合作学习习惯,遇到问题时会主动积极地配合去解决问题。
二、合作学习模式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泓清泉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乃至是学科教学之中,合作学习的模式都具有巨大的作用。一般来说,教师善用这种教育模式,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动结成小组,通过合作和交流的方式共同完成问题的解决与教学任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力量,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重要能力。另外,通过这种相对自由的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体会到一种学习的趣味性和学习知识的畅快性,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滕王阁序》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可以有意地将课文翻译的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由老师一句句地带着学生翻译。由于这篇课文中有许多比较少见的古文,学生可能无法独立完成翻译,所以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由小组的形式进行课文翻译。
该模式的教学要求教师善于把握教学中的教学情景。通过一种科学的教学情景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掌握语文阅读的知识,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在提高语文学科能力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反作用于生活。语文阅读教学的设置最主要的目的是锻炼学生对于文字和文章的理解把握能力,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既可以很好地培养这种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雷雨》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课文中有较多人物和人物对话,可以采用分小组的方式,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扮演一个人物,以话剧的方式进行课文阅读,然后对多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分。这种开放性的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所以,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一)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分配
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要进行学生的分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在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组。例如,可以将成绩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或者可以将性格活泼的学生与性格内向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这样会造成一种性格互补的良好氛围。另外一种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自发分组。例如可以询问学生宿舍情况,让学生以宿舍为单位结成小组。同宿舍的学生由于互相比较熟悉,所以对于分组以后的学习工作开展更加有利。
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绩、性格这三方面综合素质,使同组成员能够有着较强的配合能力,增强其协作与交流能力。一般小组的划分人数不宜过多,以四到六人为最佳。
(二)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学习情景
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的课堂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之创建合适的教学情景。例如高一语文课文中,《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可以就烛之武劝退秦师的原因为学生创建学习情景,讨论秦军究竟为什么退军。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主性,甚至可以引起学生针对某一话题的激烈讨论,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结语: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
2009年,内蒙地区全面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80后教师,这样的情况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强调创新,变革,无论是从课本的印刷效果,还是从教学要求等理论性极强的角度,新课标的“新”处处可见,经过高中一轮的教学摸索,也让我对高中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有了一些初浅的体验。
1“文言文”教学的“困惑”
新课本在内容设置上比起旧课本有了不少大刀阔斧的改变,有些曾经多年选入教材的文章已经不见踪影,为此当初在社会上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然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难发现,改革之后的“文言文”,也就是学生们俗称的古文仍然是重头戏,甚至地位较之前相比,更加重要。譬如,必修3、4两册文言文分别占去2个单元的篇幅,可想其地位重要性。而每每提及文言文,我想无论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的学生立马会眉头紧锁,对于90后的他们来说,古文无异于“天书”。甚至有学生会直接发问:“老师,我们都是现代人,仍然抱着这些‘之乎者也’有意义吗?”因此,古文教学就进入了一种很尴尬的境地。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通过与某些初中教师交流了解到,初中的语文教学如今是弱化语法的,例如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语法现象都是轻描淡写的带过,对于古文内容的学习也只是让学生以皮毛的背诵,而没有深入的学习与理解,学生的兴趣更是无从谈起,以至于孩子们提到古文就出现厌恶的条件反射。第二,从客观环境上讲,国人对于古文的重视程度日渐削弱形成了不太乐观的大气候,在我们疯狂学习外语的年代,似乎已经淡忘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学生们作为90后更是每天生活于充斥着网络媒体、快餐文化、火星文的环境,也根本意识不到文言文的精髓所在。第三,与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某些老师在讲解古文时,通常都是以字字翻译为重中之重,其他都是简略带过,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大打折扣,自然会影响学习效果。从我自身来说,就这一点上就有着深刻的体验。学生时代我就偏好语文,而对“古文”的热爱尤为突出,甚至到了痴迷的状态,背诵文章对我来说不仅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古人那种寥寥几笔就将世间百态勾勒的淋漓尽致的状态让我深深着迷,因此,中学阶段的学习给我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功底。之所以会这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有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他以他特有的方法给我开启了一扇古文学习的明亮之窗。如今,当自己亦为人师,面对一百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时,我同样肩负重任。因此,在进行古文教学的过程中,我尽量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使古文教学的课堂也能充满现代气息。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两年,《百家讲坛》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受到老百姓喜爱的科教类节目。为什么艰深的内容和话题也能引起大众的喜爱?就是因为各位教授放下身段,以最通俗化的方式将其中的道理与奥妙轻松的传授给人们,由此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我的古文教学中也采取了“移花接木”的方式,如讲解文言文中的某些语法现象时,我会选取学生们都喜欢的流行歌曲加以改造,以他们最熟悉的方式推而广之,然后落实到古文知识点上,这样一个小变通让他们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同时,我认为作者及创作背景的介绍非常重要,正所谓“知人论世”,而这样的介绍绝对不是简单给学生念一遍内容就草草了事,通常我会要求学生在课前分工合作去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大家共同交流,我最后来作小结。如此一来,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最高效率的呈现知识。此外,某些篇章如《鸿门宴》这类需要对内容非常熟悉的文章,我们采取了让学生编排情景剧的方式,这样的话,学生在准备的时候就需要非常熟悉人物关系,必然会深入研究课本,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也能深入体会人物性格,收到的效果非常好。以上只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一点初浅的体会,不论如何改革,难度如何增加,教学都不应该是学生的负担,采取适合的方法,知识的记忆与积累也变得会轻松起来。
2能力与素养提升是关键
我常常会跟学生说这样的话:“学好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成绩,更是提升个人素养的关键,这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光芒。”事实证明,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对于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已经放到了非常重视的地位。从课本内容的设置与编排上就非常明显:
首先,新课本除了必学的经典名家之作之外,还有另外一部分内容,每册会根据本册课文的编排加了不同的内容,如让学生进行朗诵、演讲、主持、辩论、片段写作练习以及一些必要的文学常识和名著导读。这样看来,新课改之后的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给学生知识,更需要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很快的付诸实践,体现为一种能力和素养。例如必修2中的第四单元全部是不同类型的演讲词,在本册的后半部分就设置了关于演讲的种种情境,让学生去练习去表现。我在课堂上也始终坚持一个理念:鼓励学生弘扬个性,大胆表现。可是令人感慨的是,如今的孩子接触的新鲜事物越多,反而越来越坚持“沉默是金”,或许他们已经习惯了“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习惯了在课堂上充当观众而非演员。但我始终认为每个学生都应该学会并勇于表现自己,所以采取了每天课前3分钟演讲的形式,每个同学都会轮到,演讲完之后会再让两三个同学作点评,这样的话,每节课可以让好几个孩子做一个简单的口头锻炼。但是在这样的演讲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我想这个现象不仅在普通中学,重点中学也多少存在,那就是眼下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之差实在是令人汗颜,不要说自己组织语言,就算是拿着白纸黑字的念一段文章也常常是磕磕巴巴的让人揪心,如果再让提笔写点东西,更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把某些典雅的汉字都折腾的缺胳膊断腿,实在是有愧先人[1]。如今课改之后把相关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放到了重要的地位,想必编者们也是煞费苦心想要改变学生们的现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想要学生主动开口积极参与课堂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的教学中以鼓励性教学为主,就是把学生划分小组,每节课的提问都是以竞争的形式来进行,对于学生回答的是否正确先不给定论,只要所答内容有一点正确就给予鼓励和夸奖,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某些有偏差的思路。营造这样的氛围给学生,让他们完全抛开面子问题大胆发言,让他们从不敢说不想说慢慢发展为敢说争着说,哪怕是七嘴八舌,然后在此基础上才强调答案的标准性,只要说的有道理,允许各持己见。换言之,语文本来就是模糊学科,有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样就给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这样的课堂互动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遇到某些学生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课堂局面就有可能失控,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闹”,大大影响教学秩序。所以这种互动性的能力培养需要尺度的把握。
此外,新课本在课后题的编排上也有很大的调整,较之前旧课本的中规中矩,新课本的题目更具有开放性,甚至有时候没有唯一答案,这就在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素养已经贯穿于课改当中。正如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索能力。[2]”这就要求学生更能把学习语文当做一种美的享受和探索。其实中国传统的国语教育中就有丰富的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理论资源与实践经验。如《论语・泰伯》中所讲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述而》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世”等观念的提出,古代礼乐教化原则的推行与实施古已有之。如今我们的新课改中也在努力贯穿实施这样的思想,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3学生与老师共同面对
新课改之后社会上有着广泛的议论,我自己也有着深刻的感受,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更高更全方位的要求,对教师也是很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的用心用好的方法与孩子们沟通,在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体现的更加突出明显。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摆脱陈旧思想和老套路,与孩子们一起面对共同成长,由此才能讲课改真正实施,而不是花拳绣腿的空架子。
以上就是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几点粗浅认识和体验。诚然,语文课改,是语文学科进步的一个标志,它可以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注重语文教育“以人为本”的主旨,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在摸索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否则,新课改也就会失去其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一、英语中的特殊疑问句和古文中疑问代词做宾语的前置句语序相同
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从高一开始就要给学生讲解古文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句式――宾语前置。在古文中,宾语前置有几种类型,虽然老师很耐心地讲解多遍,可是在考试中还是有很多学生区分不清,其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的宾语前置句是几种宾语前置句类型里较难被学生发现和掌握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列举几个古代汉语句子,在讲授这些语句时让学生把句子翻译成英语写在古文的下面,通过对比帮助学生们弄清这种宾语在动词前的句子特点。
例如:豫州今欲何至?(选自《赤壁之战》)
Where is Yuzhou going?
把古文翻译成英文后,下面的英语句子是倒装的疑问语序,宾语是特殊疑问词“where”放置在动词“go”之前,上面的古文句子也是一样,宾语是“何”放置在“至”之前。
再如:大王来何操?(选自《鸿门宴》)
What did the king bring ?
下面的英语句子宾语是特殊疑问词“what”放置在动词“bring”之前,上面的古文句子中宾语是“何”放置在“操”之前。
经过这样直观的对比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这种宾语前置句。
二、英语中有些成分做定语时和古文中的定语后置句类似
不仅是宾语前置句子教学时可以借鉴英语语法,在讲到定语后置这个知识点时同样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英语语法知识。
在英语中一般情况下如果定语是由一个单词充当的,通常要前置,而由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充当定语时则要后置,这种后置的定语结构同古文中的定语后置句的结构相同。
例如:人马烧溺死者甚众。(选自《赤壁之战》)
在此句中“人马烧溺死者”这个短语里,“烧溺死者”做“人马”的定语,后置了,而在英语中要表达这个短语,定语是“burned or drown to death”也需后置,要表达成“the people and the horses burned or drown to death”。
又如:求人可使报秦者。(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这个句子中“可使报秦者”做“人”的后置定语,而在英语中要表达这个意思可以用一个句子“who can give are ply to the state of Qin”放在“the person”后面来构成一个定语从句“(The king)looks for the person who can give are ply to the state of Qin”
也许有些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不能把古文翻译成相应的英语句子,但是只要他能懂得英语中定语后置的情况和古文中定语后置的情况是相同的,同样可以让教师在教授定语后置句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英语中有些短语做状语放置的位置和古文中状语后置句如出一辙
通过用英语句式和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的比较之后,学生们自然会想到另一种特殊句式是不是也和英语的构句方式有相通之处呢?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英语中有些短语做状语放置的位置和古文中状语后置句如出一辙。
例如:I usually wait for him under the tree .(我总是在树下等他。)这是个很简单的英语句子,在句子中“under the tree”是一个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像这样的作状语的介词短语在英语中通常要放在动词的后面。而在古文中也有很多这样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后面发生了倒装,成了介词结构后置句。
例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下转77页)(上接78页)(选自《曹刿论战》)
谋动干戈于邦内。(选自《季氏将伐颛臾》)
四、英语中表物品数量只用数词不用量词的语法结构和古文中此结构异曲同工
在英语里要表达物品数量时通常不使用量词,直接用数词+名词来表示,在翻译成中文时再给它加上合适的量词,以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例如:I bought two apples,five oranges and three pears yesterday.
此句可以翻译为“我昨天买了两(个)苹果,五(个)桔子和三(个)梨。”
在古文中表达物品数量时也是用数词+名词直接表示,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也需要加上合适的量词。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例如: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选自《口技》)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选自《狼》)
此两句可译为“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障内,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现在的各级考试尤其是高考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素质的考查,其中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学习素质的核心。上述的几种尝试,在古文教学中引入了简单的英语知识,既可以直观有效的解决文言语法教学中的难点,又可以给语文课堂注入新鲜的元素,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相信“洋”知识不仅可以应用于破解文言语法,在语文教学的很多方面都可以进行渗透、借鉴。“洋为中用”可以使我们把中外文化进行融合,更好地继承历史,了解世界。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言美 人格美 文化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材的篇幅数量和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可看出一二。中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思想的载体,见证了历史变迁、朝代兴衰,是华夏民族文化中内容最丰富、内涵最深刻、最具有审美价值的宝贵遗产。
然而,在现实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复杂古老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文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的词语含义,学生对背诵的抵触情绪等,使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效率低下。致使文言文教学道路越走越窄,要想另辟蹊径,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就必须找到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语文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都用纲要性文字阐述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文言文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文言文教学现状和效率怎样呢?一些一线语文教师依然运用串讲这一传统教学方法,逐字逐句地对其进行翻译,拿着教学参考书照本宣科,疏通文章字词,必然导致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课堂毫无生机,效率低下。
真正的“翻译”应该是蕴涵认知、文化、审美三个因素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的过程,一个完整高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知”、“情”、“意”相融合的过程。显然,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就是包含“情”、“意”审美教育的缺失。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高中语文教材里选入的文言文更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代表,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教材。正因为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缺失,致使本来包含丰富审美因素的优秀文言文无法走进学生心灵。所以,文言文教学要走出低效的困境,就必须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二、高中文言文具有的审美价值
这些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都是经过历史考验沉淀下来的经典,其中蕴含丰富的审美价值。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例,从语言美、人格美、文化美三个方面说明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现实的可能性。
(一)语言美:高中教材选取的文言文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顶尖之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章的语言美。《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都是读着舒服、看着悦目的上乘作品,充分体现中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文言文都能使高中学生从中体会出我国自古以来汉语言的优美和魅力。
(二)人格美: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长河冲刷流传下来的名篇佳句,承载着古人思想文化的精华。《陈情表》中李密的智慧和处事的技巧;《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能言巧辩和机智勇敢;《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多才多艺与不卑不亢等。这些作品都体现出人格之美,透过这些经典的文言作品能看到作者的人格魅力。
(三)文化美:被选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文一定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美,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能处处窥探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劝学》中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学习的重视和探索;《师说》是研究中国古代教师和教育的宝贵文献资料;《鸿门宴》中座次安排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尊卑观和礼仪观。
这些文言文里体现出来的美学因素,正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正因为文言文中存在丰富的美学因素,才使得审美教育成为可能。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的措施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文言文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制约太久,教师单调的教学手段使文言文教学的美感丧失殆尽。
(一)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美。文言文体现我国汉语言最古老、最深邃的魅力,这些绝美的语言如果翻译成现代文就索然无味、意境全无,学生很难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教师应该依据文言文特点,挖掘其语言特色,带领学生有感情地“美读”,从反复多遍的朗读中感受古代文字的精准凝练、恰到好处,体会文言文的语言魅力。如《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就是古今仅有的绝笔,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带领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那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意境。如果把这段翻译成白话文,就会失去韵味。
(三)领悟文言文的人格美。从文言文中获取精神食粮无疑是明智之举。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如讲授《逍遥游》,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翻译,只要认真品味文字,带领学生领悟庄子的人生哲学和有关道家的深刻思想,了解庄子,了解他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从中体会出庄子带给后人的人格魅力就可以了。让学生知道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并被其深深吸引,是教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是讲授文言文的目的之一。
(四)体会文言文的文化美。在文言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古文曲径通幽的境界之中,才是教学的真正成功。所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文化魅力。如学习《琵琶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时,引导学生知道古代并不是所有女子都是“无才便是德”的,琵琶女和刘兰芝就是意外,为什么呢?这就要考证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了。《鸿门宴》中座次的错误安排,预示着结局,那么中国古代传统座次安排有什么讲究呢?当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时,就会自主学习和探究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深意。
文言文是我国思想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充分发掘文言文的语言美、人格美和文化美,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独特的审美因素才能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教学发展的趋势,用美育在文言文教学中开辟一块“英雄用武之地”,让文言文教学春暖花开,给文言文教学这座冰山带来消融的希望。
总而言之,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珍.让文言文教学充满诗意[J].教学月刊,2006(8):43.
[2]吴立彬.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文学教育,2012(11).
[3]施锦伟.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意义及其教改设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