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6 16:52: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茶叶的广告策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饮茶文化。古代时期,茶叶是中外交往贸易的主要产品,海外诸国均以获得中国的茶叶为荣。而现在茶叶市场上,各国的茶叶品牌充斥其中,中国茶叶要想占据一席之地,不仅要提高茶叶质量,更要加强茶叶的广告宣传。茶叶广告就是茶叶的一面旗帜,它不仅标识了茶叶的品种、产地、特性,更加诠释了茶叶的文化内涵,是茶叶销售的先行者。成功的茶叶广告翻译不仅要准确地翻译出茶叶广告的汉语表达意思,更要结合中外文化差别,将茶叶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传达给国际消费者。
1茶叶广告翻译中的指导原则
1.1目的论
1971年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卡塔琳娜•赖斯最先提出了功能主义理论,他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评价的价值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的功能评价译文的翻译质量。之后赖斯的学生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学说,提出了“目的论”的概念,认为是整个翻译的结果和成效是由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的。后来各个学者又在目的论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认为翻译是一种为了特定目的而设计的行为,而且还必须遵循忠诚性原则,让在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不能进行交流的语言实现顺利沟通。总而言之,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就是指翻译是一种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双方之间的交际沟通,最终达到相互理解。因此,翻译行为的过程最终是由翻译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目的决定论。[1]在目的论指导下,原文在翻译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更加倾向于译文和译文读者,目的理论成为翻译学的最高原则。广告从广义上说就是通过付费方式向公众介绍产品、服务或理念的信息交流。茶叶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吸引人们注意,促进销售,进而获得经济效益。因此茶叶广告的英译也就是跨越语言和文化交流的障碍,在英语的语言文化中传播中国语言中的广告信息和祁使功能的行为。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吸引消费者对中国茶叶的注意力,促成购买行为,才是茶叶广告英译的最终目的。[2]
1.2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法国心理学家斯铂佰和英国著名语用学家威尔逊共同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和交际都受制于关联,这反映到语言学中就是语境的认知定义取决于感知、记忆和推理的心理假设。人们认为交际成功的关键是实现最佳关联,即必须在交际双方共同的语言环境下找到最佳关联。在语言交际中追求的并不是最大关联,而是要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1991年Crutt将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中去,他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把目光集中在翻译者的思维和心理活动上。Crutt的关联理论将翻译行为从整个静态的硬性翻译中解脱出来,开创新的研究范畴,开始注意原语文本与目的语在交际中的语境效果,同时强调翻译者的心理过程对整个翻译的效果叶起到一定的效果。他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付出的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也成正比的,要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找到原文本与译文语境的关联性。由于语言语境、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用语境的差别,导致原作者和读者在交流上有一定的障碍,读者可能无法与原作者的假设产生共鸣。译者作为原作者与读者之间交流的中介,必须要对原语和译语的差异进行正确的估计,找到二者的相同之处。[3]
2茶叶广告英译的现状
2.1茶叶广告缺乏品牌优势
纵观国际市场上,各国的茶叶品牌在销售上都超过了中国,而中国茶叶虽然作为茶叶故乡,销售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中国茶叶存在着有名茶无名牌的情况,茶叶的广告宣传并没有建立起中国茶叶的品牌效应,中国茶叶品牌在国际销售市场上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茶叶的销售。中国茶叶大都是以地方命名,形成了茶叶的区域品牌,如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庐山云雾、洞庭湖碧螺春,这些都是地方名茶。[4]但是一种区域品牌下仍然有好多种茶叶系列,同一种区域品牌的茶叶也有可能出自不同的企业厂家,这就造成了茶叶品牌的混乱。人们只知道西湖龙井是好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西湖龙井的茶叶品质都是一样的,不同的企业生产、加工、包装,都会影响到茶叶的质量。这样质量好的茶叶、质量不好的茶叶同时使用一个区域茶叶品牌,无形中对茶叶品牌有所损害。有的人可能买过一种质量不好的西湖龙井,转而对所有的西湖龙井都形成偏见,认为西湖龙井质量也就那样。这样的茶叶广告在中国本土市场上都没有区分度,翻译成英文,再加上语言文化的差异,使得中国的茶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就更加没有品牌辨识度。
2.2茶叶广告翻译不准确
一般的广告用词都比较艺术化,尤其是茶叶广告,因为茶叶浸润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所以在茶叶广告词的编辑和设计上总爱加入中国古代的传统元素,尤其在遣词造句上讲究文雅和对仗,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茶叶的文化内涵,进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促进茶叶销售。但是,这样的广告词在英译过程中难度比较大,有一些中文的遣词造句在中文语言的表达中是简洁精炼的,但是在英语语言的翻译语言中就需要一大段的文字进行描述,造成茶叶广告在英译中的冗长繁琐。其次,就是中国的茶叶品种众多,即使是同一茶叶品种,其在颜色、形状、味道、口感等方面也有细微的差别。在茶叶的中文广告词中通常都会对茶叶的口感、味道进行描述,但是,在英文的广告词翻译中,就不可能准确表达出广告设计者想要突出的重点。例如,仅是茶叶的香味就有浓香、清香、醇香等多种词汇描述,而在英文翻译时,对茶叶香味的翻译总不能准确的译出,即时是能译出,有时也需要一大堆修饰语进行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茶叶广告词的表达能力。
3茶叶广告中的英译策略
3.1删译法
删译法一般用在广告的正文翻译当中,具体地就是指在广告翻译时,将不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或达不到促销效果的丧失语言文本功能的广告词进行删减,进而增强产品的促销宣传,强化企业理论和企业文化。例如中国人在消费过程中非常注重信誉,因此在广告语中就会市场突显出来。在茶叶的广告宣传中也惯用“信誉第一,顾客至上”。这在中文广告词中一种很有噱头的标语,但是这翻译英文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而且西方人在购买茶叶时更加注重茶叶的口感和品位,这样的广告词就会显得啰嗦。相比之下,如果能够用英文讲茶叶的性能、口感等实用价值凸显出来,会比较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为消费者选择提供更加明显的提示。
3.2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在确保句型结构和语法正确的情况下,译文的表述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直译法一般运用在目的语与原语之间有文化相通处的基础之上,让人由广告语产生联想。诸如武夷岩茶就翻译为RockTea,武夷岩茶生长在岩石之间,自然健康,形成了一股岩韵,而在西方文化中岩石也是顽强、振奋之意,将武夷岩茶进行直译,更加贴合中西方共同的审美需要。黄山毛峰、玉露、白牡丹等茶叶名称在翻译的时候由于中西语境在表达效果上没有太大出入,所以也直接采用直译法,翻译为YellowMountainFuzzTip、JadeDew、WhitePeony。而且这样的直译达到了最佳的关联效果,用最简洁的表达方式让人们获得认知上的认同。而有的虽然没有实现最佳关联,但是却用直译法获得最大关联,这样的营销宣传方式在广告翻译中也是常见的。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功夫茶翻译成英文为KongFuTea,让功夫茶借助中国功夫的名声走俏市场,实现了茶叶销售的最大价值,但实际上中国本土的功夫茶主要是针对制茶的过程和工艺而言的。这就在广告翻译中充分运用到关联理论和目的论原理。
3.3意译法
在茶叶的广告翻译中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够直接翻译的,还有很多在中外语境下表达的意思完全不相同,这就需要译者找到其中的关联处,进行意译。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红茶的翻译,在国内,人们注重茶叶的汤色,因此茶叶的品种也以汤色的颜色命名,如红茶、绿茶、白茶等,而国外则注重茶叶本身的颜色,红茶在未冲泡之前都呈黑色,故而将红茶以为BlackTea。[5]而对大红袍的英译就不能直接译为BigRedTea,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大红袍是一种耳熟能详的茶叶品种,但是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茶叶品种,不能从BigRedTea接受到任何购买的欲望,而且红色在西方人的眼中并不是吉利的颜色,这样的翻译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厌恶。
4结语
总而言之,茶叶广告的英译不仅是简单的英语翻译,还涉及到文化背景、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茶叶广告的英译不仅是简单的直译入手,更要在目的论和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寻求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最佳关联,实现茶叶销售的盈利。
参考文献
[1]郝全喜.翻译目的论对改进英译茶叶广告的分析[J].福建茶叶,2016(2):41-42.
[2]刘晓梅.目的论与汉英广告翻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55-58.
[3]罗凌萍.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1):37-38+85.
[4]张竹莉.浅析茶叶名称英译中的语用关联[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1):100-102.
关键词:历史档案;茶叶品牌;作用;应用
增强茶叶品牌建设绩效,不仅能培育出消费者忠诚度,也能提高茶叶产品的市场识别度,从而在垄断竞争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除了享誉中外的名茶外,我国绝大多数茶企都面临着塑造产品品牌的重任。那么如何增强茶叶品牌的建设绩效呢。从现阶段所反馈的信息来看,茶企习惯于走商业化道路塑造茶叶品牌。这种正统道路尽管能起到增强茶叶品牌建设绩效的作用,但不菲的资金投入也成为大多数茶企的负担。另外,相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将降低茶叶品牌的市场差异性,进而就可能模糊消费者对本企业茶叶的识别度。为此,通过走内涵式品牌塑造的道路,以对茶叶历史档案的挖掘来形成一种文化积淀,最终引起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则是当前茶企需要去思考和实践的品牌建设模式。
1历史视域下茶叶品牌建设问题探讨
从本文的立论出发,以下提出三个供茶企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1.1茶叶品牌建设的目的问题
茶企管理者面对这一问题或许会回答,茶叶品牌建设的目的当然是市场识别度的形成,消费者忠诚度的建立,以及由此而带来销售收入的增长。这一回答并不错,但却存在着主次不分的问题,即只有在消费者认可了你的茶叶品牌,才会有意识地在购买中形成识别机制,以及反复消费你的产品。因此,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让消费者认可你的产品。在茶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若要让消费者认可你的产品,绝不是通过试用来实现,而是借助外在的元素让消费者感兴趣并愿意尝试,从而最终得到消费者认可。
1.2历史积淀所起的效果问题
接下来就需要解决第二个问题了,即以怎样的外在元素来让消费者感兴趣并愿意尝试。将视角聚焦在茶叶产品上,其核心产品并无法被消费者通过试用来得到认可,那么附着于这些核心产品之上的历史积淀感,则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重要元素。原因为何呢?不难理解,国人对茶叶的消费已经超越了喝茶本身,其已经成为了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及国人的一种处世态势。针对这些以茶文化为纽带的消费模式,茶企必然需要从产品的历史沿革入手来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从而来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相契合。
1.3效果的具体作用形式问题
既然历史积淀感能赋予茶叶产品一种文化气息,那么又如何将这种文化气息释放出来,来感染消费者并得到他们的认同呢。可见,最终问题就落脚于效果的具体作用形式之上了。破解这一问题需要着眼于当前的产品信息途径上,如网络营销途径、电视广告途径、电台广告途径、平面广告途径等。作用形式的选择不仅要与茶企的经营战略相吻合,还需要与茶企的财务内控目标相契合。总之,效果的作用形式一定是通过特定的信息途径,来使得消费者感知到。
2历史档案助推茶叶品牌建设的作用分析
从以上所提的三个问题中得到启示,历史档案将起到助推茶叶品牌建设的作用。这里的历史档案特指茶叶的历史档案,而该历史档案应是茶叶品种所在地茶企的共享资源。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历史档案的作用:
2.1提品的差异化信息
从品牌的发展沿革中可以知晓,品牌来自于产品的标示,这种标示将形成产品的市场识别机制。在不考虑标示的有形与无形特征的情形下,历史档案信息便能赋予茶叶产品一种市场识别机制,这种识别机制主要以本土茶文化为依托,以可视的文字信息为载体,进而就能与域外茶叶产品之间建立起显著的差异化特质。随着差异化的茶文化信息植入到消费者的观念中,那么消费者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性的实施消费决策。
2.2提品的文化附着物
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厂商的售卖行为已从单纯出售产品的使用价值,延展到了对产品文化元素的推广。对文化元素的推广将为厂商带来这样几个红利:
(1)如同上文所指出的那样,建立起产品市场识别机制;
(2)提升产品的消费品味,来迎合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3)作为提升本土茶叶产品市场知名度的策略之一。因此,历史档案为本土茶叶产品提供了文化附着物,便能使本土茶叶厂商能够获得以上三个方面的红利。
2.3提品的历史沉淀感
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需要历史沉淀感,但茶叶产品因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则需要这种感觉。那么如何来理解这种历史沉淀感呢。不难发现,茶叶产品的历史久远性,将能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另外,茶叶产品所获得的历史积淀感能增强产品所传递的文化元素,从而将茶叶产品从自用拓展到“礼尚往来”。需要指出,茶企应着力打造自己的高端茶叶产品,而建立在历史沉淀感基础上的品牌推广,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2.4提品的消费层次感
考察我国的诸多名茶不难发现,这些茶叶不仅在口感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且在历史文化积淀上也自成系统。这种自成系统的文化铺垫,便为消费者带来了产品销售的层次感。
3历史档案的应用途径
根据以上所述,茶企应在以下5个方面有效应用历史档案:
3.1有效筛选历史档案信息
前面已经指出,针对茶叶的历史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公共资源,且作为茶企业无能力自主完成档案信息的构建。因此,有效筛选历史档案信息需要解决两大问题:(1)档案信息的供给问题;(2)档案信息的我用问题。笔者建议,本地茶文化研究机构、茶叶种植管理部门,应承担起向当地茶企提供档案信息的重任。随着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的搭建,官方可以在政务网站上开辟专栏,向茶企提供统一的档案信息资源。在对档案信息筛选过程中,茶档案专家应起到技术支持作用。
3.2合理植入到广告设计中
对历史档案信息的利用在于使之能够在商业环境中释放出去,并能获得市场消费者的正面评价和互动。由此,这里就需要解决如何将信息植入到广告设计中的问题。这里需要强调,合理植入到广告设计之中需要考虑到成本控制问题,而作为大多数属于小微企业的茶企而言,在平面图案中植入信息是较为适合的。当然,承载平面图案的媒介则可以是多元化的。关于电视广告、电台广告等,则不适合茶叶产品的信息之需。
3.3科学选择信息通道
在解决了“合理植入广告设计中”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需要选择信息通道了。笔者建议,在销售包装设计和网络营销板块设计中,能够支撑起历史档案信息的。针对销售包装而言,可以在空白处印上茶叶生长的生态环境图案,并在图案之下赋予文化说明(信息来自于历史档案)。这样一来,就能提升该茶叶产品的文化品位。针对网络营销板块而言,则可以在线上销售网页中的醒目位置,给出茶叶的历史档案信息软文,使之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3.4合理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利用茶叶历史档案信息的目的在于提升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这种软实力可以构成了茶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组成要件。但这里也需要注意到,在前面的论述中都是在“我向思维”下进行的策略制订,而未能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状况和内心感受。因此,还需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具体的建立途径包括:在网络营销中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向中间商获取相关信息。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意在调整茶企的广告宣传策略,所以应引起茶企管理层的重视。
3.5深度挖掘历史档案信息
深度挖掘历史档案信息的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对历史档案信息作用的利用价值。那么如何认识深度挖掘的着力点问题呢。通过对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分析得出,着力点应围绕着茶叶对促进身体健康的功效,以及茶叶种植纯天然的生长环境来进行信息组织。通过在以上两个方面来挖掘相关信息,进而不断满足消费者对茶叶产品多元化的需求趋势。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茶叶产地也在借助大数据资源和互联网平台加紧搜集本地的茶叶历史档案信息,这些信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在了世人面前。为此,茶企应做好档案人才培养工作,使之在对档案信息的挖掘上与时代需求相接轨。最后,针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未来茶叶生产企业还需要在这一背景下加强精益化管理。针对市场人员技能提升方面,数据识别和利用工作尽管属于前期准备环节,但对于培训工作的成效也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应分别建立起单向度和多向度的培训工作。
(1)单向度。针对不同部门员工的岗位需要,培训官应站在大数据时代的高度,强调形成识别和利用数据对组织发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再强调员工个体在掌握了这些技能后在职业发展中的意义。然后,具体从技术层面向员工进行岗位能力培训。
(2)多向度。需要指出组织各部门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上已经建立起了信息识别和利用的能力。如,在百度中根据输入关键词来搜集信息;在行业网站或企业贴吧中去了解有关信息等。可见,在多向度的培训中就是鼓励员工相互之间交流心得,并在非正式组织中形成学习型小组。
4小结
本文通过对茶叶历史档案重要作用的分析和提炼认为,茶企应从:有效筛选历史档案信息、合理植入到广告设计中、科学选择信息通道、合理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深度挖掘历史档案信息等五个方面有效利用历史档案。
参考文献
[1]陈陪爱.茶企的品牌化战略:对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塑造———也谈文化营销[J].市场瞭望,2014,(12):41-42.
[2]黄丽萍.科学营销助茶企快速发展———立伦营销策划机构大红袍案例[J].茶博览,2012,(5):26-29.
[3]月蓝.盯住茶杯建好茶园———谈谈茶叶营销反向思维[J].致富天地,2015,(7):76-77.
[4]刘骏彬.特许经营在我国茶企业品牌塑造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8):52-53.
中国是产茶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世界第二的茶叶产量,中国茶叶的生产历史悠久,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茶叶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品牌似乎很有必然性,但是现在中国茶叶品牌化程度较低,提高茶叶的品牌化水平显得非常必要。那么茶叶品牌化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品牌比品类更可靠
在中国,茶叶一直是品类重于品牌,实际上,相对于品类,消费者根据品牌来选择茶叶更为可靠。《广告主》记者在采访四川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品牌经理刘志林时,他表示:“当一个品类资源被无数个有着不同经营目标的产商同时使用,而且这种使用没有经过严格的授权/规范时,那就意味着品类已经无法给予消费者明确的价值承诺,而这个承诺的缺失将极大地稀释品类资产,也导致消费者不再仅通过品类名称而选择商品。”消费者通过品牌选择茶叶就更为科学。这也为茶叶品牌化提供了空间。
茶叶本身差异性大
品牌化建立在差异性之上,有了差异性,才有品牌化的可能。那么中国茶叶本身是否有差异性?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中国茶叶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产地来分类,也可以根据茶色来分类,还可以根据茶叶的制作程序来分类,不同类别的茶叶形成了不同的细分市场,从而为品牌化提供了空间。例如,大益普洱茶就是云南普洱茶细分市场中形成的著名品牌。
消费者需求差异性大
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也有很多不同,不同地域的消费者的口味是不同的,不同经济水平的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消费者购买茶叶可以是为了品茶提神,也可以是为了待客送礼,总之,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性。
消费者对茶叶的不同需求能够形成茶叶的细分市场。以立顿品牌为例,立顿推出的传统红茶包深受消费者认同,之后它又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推出了全新的绿茶包和茉莉花茶包等,并在2004年推出了包括奶茶和柠檬茶在内的速溶茶系列。2005年又推出袋泡草本茶系列,以“立雅茶”为例,打出天然减肥因子儿茶素的卖点,成功俘获了一大批忠实的女性跟随者。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构成了茶叶品牌化的空间。
地域性限制可以突破
《广告主》在采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华时,他对茶叶品牌化这个概念提出了质疑,他表示:“中国茶叶生产有着鲜明的地域性特征。由于这种地域性特征,中国茶叶要形成全国性的品牌还不现实。”他认为中国茶叶的出路在于茶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而不是茶叶的品牌化。那么地域性是否是中国茶叶品牌化的障碍?记者又采访了著名品牌专家,高崇品牌机构国际的首席专家许广崇,他表示:“地域性并非限制茶叶成其全国范围品牌的瓶颈。一个茶叶品牌能否成为全国范围甚至世界范围品牌,关键在于企业的决策层有无树立全国范围甚至世界范围品牌的意识和持之以恒的信念。”
从几个行业发展周期来看,体育用品、食品、男装、卫浴等行业的发展程度要快于茶业行业,因此领先行业的标杆品牌(如安踏、七匹狼等)的品牌营销策略,值得某茶业品牌借鉴与参考。此外,笔者根据品牌推广与营销的基本思路,加上对茶业行业的初步了解,提出“七剑”策略的轮廓(具体有待根据品牌、企业实际情况拟定与调整)。
策略一:借鉴其它行业领导品牌推广模式,并加以优化。
2012年国内男装行业某知名品牌进行了自创立以来的最大规模的推广,用“1+1+2”来简单概括:第一个“1”指央视广告投放,第二个“1”指机场广告投放,“2”指2个大型品牌活动——上半年的精工艺术之旅与下半年的“优雅绅仕”评选。
据此,某茶业品牌可以进行的品牌营销推广是:央视、机场的广告投放,举行某品牌茶文化(生态茶园)探索之旅和一个围绕消费者品茶的活动。我们可在其策略基础上进行优化:选择央视更适合的频道与时间段,建议高度重视四大卫视,建议追逐一些热门、与某品牌人群相对吻合的节目,如《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拢》等。机场广告方面,在某品牌门店布局较多的省份及若干重点发展市场进行投放,选择显眼位置的广告位(不可大意);在几大门户网站投放适量广告,选择几份主流杂志、报纸进行投放与宣传。
七匹狼的明星团队代言策略,已经成为该品牌的路线之一。茶业行业已有不少品牌在代言上有行动,比如八马与许晴、华祥苑与李冰冰、朗朗与裕园、坪山与李连杰,但是它们对于明星的“利用”依然处于点状,未达到线、面(包括七匹狼)。这给某品牌三点启示:其一,一定要签约明星,在短期内让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再上一层楼(男装领域知名品牌无一不是聘请了明星,某品牌属特殊情况,上市前知名度相对略低);其二,茶业品牌目前鲜有投放电视广告,这正是某品牌的一个机会。明星的代言,必须借助电视这一最有影响力的平台进行大力宣传。其三,匹克的“NBA球星中国行”,让裕园的消费者参加朗朗的音乐会(假设举例),提供让消费者与明星、品牌互动与沟通的机会,丰富品牌体验(还有待进一步立体化),日益变得重要(陈士信作品)。
策略二:产品系列化、丰富化,品牌合作与授权
在茶叶销售的基础上,进行茶具(包括茶盘饰品)、茶点(天福最为成功)的丰富,营养、健康、美味的茶点延伸销售。
金灶、新功等茶具企业已开出独立专卖店,某品牌茶业可以凭借品牌知名度的优势,授权给有实力的茶具企业使用,收取品牌使用费。重视茶具(茶杯、茶盘、烧水设备)品类,产品、价格要从高到中等分布,忌全为高端产品。富贵鸟在皮鞋领域取得成功之后,目前已把握先机拓展到男装业务,并取得较大的收获,建议某品牌茶业提前做好对其它关联产品的重视。
策略三:推广根据不同时段(饭前、饭后)、不同需求(养胃、清油腻等)、不同人群(男性、女性)选择适合的茶叶,扩大饮用、显示专业。
策略四:强化茶叶店铺的茶馆、聚谈功能及跨界合作。
为朋友们在酒吧、KTV等喧闹场所之外,提供一个宁静的心灵上的沟通,一个可以深度沟通的休闲放松场合。
男装的VIP用户与茶叶的用户吻合度非常高,与知名品牌进行合作,有利于品牌及客群推广。2012年八马茶叶与某男装品牌在促销礼品上进行了合作,值得关注。两点合作可以考虑,一是与男装企业在礼品上达成合作(注意——高档铁观音使用有地域局限,应根据不同区域提供不同茶叶),二是与男装共享VIP客户。男装的VIP客户凭卡就可以成为某品牌茶业的VIP,享有提供包间聚友、会客、商务沟通的温馨服务。
人脉组织,人脉已成为当代社会成功的支持条件之一,以各个店铺为单位(中心),把不时光临该店的VIP客户进行组织,定期组织品鉴会(交流会)。运作成熟之后,再以公司VIP数据库为依托,为本品牌的VIP客户提供一个人脉圈子(必须做好信息安全工作)。
“8020定律”,对一家企业贡献就大的客户、员工只占其中的20%,必须针对这20%的VIP进行体系、周到的维护与回馈。(某男装某区经销商,针对VIP建立了网站,记录了他们、妻儿、父母的生日,每年根据消费金额进行回馈)
眼下各地的茶城或叫茶叶市场,大都是包租婆式的经营模式,即茶城主办方通过招商收取租金,从中赚取租金的差价,或者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建设茶城后,以较优惠的价格招租引进茶商开店。茶城的主办方与茶叶店经营者间是一种房产租赁关系,即通俗的房东与房客的关系,除了收取租金之外茶城不管茶叶店经营者的经营事务,茶城主办方往往在前期还自以为有店大欺客的资本,不顾茶叶店经营者们提出茶城做些广告宣传的要求,时间一久茶叶店的经营者们就发现茶城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客户,而茶城的店铺租金除了前期的“免租期”真的实惠外,到了后期就显得租金并不便宜,而茶城在不能给茶叶店带来人气了,茶叶店经营者们就对茶城产生种种不满,租金也不想交了,更多的茶叶店经营者会选择尽快离开茶城去别处经营,茶城也就在众叛亲离中走向衰败。
许多茶城在经营无方中死去,还有一些根本就没活起来过,招商半途而废后茶城就早早改行了。现在各地活着的茶叶市场大都是早期自然形成的茶叶商圈,也是松散型的农贸市场性质的茶叶市场,但由于时间比较久了在当地称为知名度很高的茶叶市场,因而这类靠天吃饭的茶叶市场没有广告推广也一样有客户前来批发零买的,这类茶叶市场里的茶叶店经营者们倒是有比较稳定的经营性收入。也正是因为这类传统农贸市场式的茶叶市场一直存活着,才引发人们对开办茶叶市场的冲动,各类茶城才纷纷冒出,新的茶城以农贸市场式的茶叶市场为蓝本,也就自然而然地沿袭了包租婆的简单做法,所以茶城总也没能成功。
茶城屡屡败北,是不是客观上茶城这种业态没有生命力?许孙鑫认为,至少目前是不能下这个结论的,因为茶城还没有按照现代商业地产的经营方法去经营过,传统的包租婆方式经营现代茶叶市场当然会彻底失败。许孙鑫指出茶城不应该以农贸市场为蓝本,而应该以建材行业的诸多成功商城为蓝本,用现代商业地产的经营策略去经营茶叶市场,茶叶市场才有可能实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关键词:茶叶;企业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我国茶叶产业的基本现状
(一)中国茶叶产业的供给状况
1.茶叶生产规模迅速扩张 近10年以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单位亩产和总产量水平快速提高.根据《2011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茶园总面积达到2112.5千公顷,茶叶总产量达到162万吨,而今年我国茶叶产量持续增长,有望突破170万吨。
2.茶叶品种丰富,区域名优茶发展迅速 我国茶区分布广,资源丰富,茶叶种类繁多,有红茶、绿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六大茶类。 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消费者可任意选择。
3.茶叶生产布局不断调整 绿茶种植面积快速上升,红茶稳中有降,乌龙茶,普洱茶不断扩展。统计资料表明,2000—2008年间我国茶叶种类的产量中,绿茶在整个茶叶中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乌龙茶次之,红茶在整个茶叶产量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4.茶叶企业快速发展 近几年我国茶叶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受益于茶叶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茶叶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发展形势都十分看好。
(二)我国茶叶产业的市场需求状况
1.茶叶内销稳定增长,逐年上升,空间巨大。在过去10年间,世界茶叶产量和消量都在逐步增长。2010年,我国茶叶消量111.5万吨、我国茶叶人均消费量0.76千克。
2.名优茶消费迅速增长。目前茶市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无论普洱、乌龙还是龙井,全国各地“涨”声一片。然而,高价并没有削弱今年茶市的热度,今年网上买家的热情有增无减。
3.茶叶消费结构和群体不断变化 。绿茶、花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很受消费者的青睐,从淘宝近期的茶叶消费结构分布来看,25-34岁之间的买家是绿茶的主流消费人群。更年轻的一般选择花草茶,而更年长些的,喝铁观音、红茶会比较多。
4.市场消费趋势不断变化。目前茶业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变化: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从名茶走向名牌;从奢侈品走向必需品;从时尚走向保健;从业务考察走向大众旅游。
(三)我国茶叶市场的流通状况
1.茶叶专卖店 茶叶专卖店最初的产生是由于流通体制改革后市场的开放,一些茶场、商贩在销区或产区设立茶叶专卖店推销茶叶产品。目前,茶叶专卖店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中高档茶叶的理想场所,也成为生产者推销茶叶的理想场所。
2.茶馆、茶会所 茶艺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消费场所。与传统茶馆类似,茶艺馆一般都具有喝茶、休闲、会友、沟通信息等功能,所不同的是,现代的茶艺馆更讲究茶叶冲泡的技艺以及富有艺术情趣的饮茶方式,环境设备也趋于高档,并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3.商场、超市、便利店 因为购物的便利性,目前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在商场、超市、便利店去购买茶叶。
4.网上销售。网上商城与实体店的差距不仅在逐步淡化,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体现出实体店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不断有茶叶企业开始尝试采用电子商务模式来扩大茶叶产品销售。
二、传统优势产业中的基本营销理论
(一)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简称 4P's)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现代市场营销策略还要加上 政治权利、公共关系策略简称6P's)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二)市场营销的几个新理念
网络营销。网络营销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以营销型页面为载体产品信息,由营销人员利用专业的网络营销工具,面向广大网民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的新型营销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
整合营销。是制造商和经销商营销理念上的整合,两者共同面向市场,协调使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联合向消费者开展营销活动,寻找调动消费者购买积极性的因素,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三)品牌策略
品牌对营销者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2)有利于保护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4)有利于扩大产品组合。(5)有利于企业实施市场细分战略。
品牌对消费者的作用:(1)有利于消费者辨认、识别及选购商品。(2)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3) 有利于促进产品改良,满足消费需求。
三、现代营销策略在传统优势产业中的运用
(一)价格策略
实行高品质低定价战略。追求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公道、合理的价格;便捷、优质的服务。按照商品价值与价格规律,市场经济规律,紧紧依靠最为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结合产品的生产成本,坚持高品质低定价,实现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以赢得最多的终端消费者和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让利于分销商。
(二)渠道策略
1.线上销售。在网民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的背景下,网络购物应用依然呈现迅猛的增长势头,手机网络购物成为拉动网络购物用户增长的重要力量,2012年手机网购用户年增长 136.5%,达到5550万人。
2.线下销售。主要依靠自营店及加盟店开展终端零售业务;针对单位采取团购销售;积极寻找线下加盟商及商;与知名商业连锁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建设营销体验中心来宣传茶饮、茶文化知识、展示公司产品、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3.品牌营销。基于目前茶叶市场秩序混乱,品质参差不齐,品牌经营商定价的主观性、随意性、波动性,坚持塑造、宣传、推广自己的品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引领和规范茶叶的行业标准、规范价格体系、职业操守、普及茶叶品饮知识,从而使得品牌广泛宣传,深入人心,赢得广阔市场及最广大、最忠诚的终端消费客户。
4.体验式营销。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喧嚣的都市、污染的空气,人们难得觅一休闲去处,以形象体验店来展示公司的形象与产品,鼓励广大的消费者前来进行体验式营销。
一、中国茶业品牌营销现状
1、 只注重产地品种而忽视消费性品牌
中国是一个茶叶大国,天南地北都有很多茶叶品牌如龙井、毛峰、毛尖、银针、碧螺春、铁观音和普洱等,上述这些品牌有些只是茶叶品种的统称,有些则是纯粹的地名加品种名称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和“安溪铁观音”。可以当做品牌,但这些茶品牌都不是某个企业拥有,而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采用的共用名称。其结果就是,任何企业都可以把产品冠上龙井、铁观音等,造成市场上充斥着品质各异、价格各异的茶品,消费者雾里看花,市场缺乏信任度。这就是中国茶叶市场“有名无姓”的品牌症状。
消费品品牌专注的不是你的茶叶品种是什么,而是你能做什么或者顾客联想到你与众不同的是什么。但当前中国茶叶品牌在这方面的努力还很欠缺!
2、缺乏对茶叶企业品牌的塑造和传播
因为茶叶行业的特殊性,造成整个行业充斥了带有浓重茶叶品种和地域名称的茶叶共用品牌,但是,消费者谁也记不住,这些茶叶品牌究竟是哪家企业生产的?对茶叶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几乎为零,倒是流通品牌声名鹊起,如老牌天福和新贵“八马”以及湖南的“怡清园”等。茶叶毕竟是一种食品,它的质量、健康度会受到种植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所以哪家企业专门生产什么质量的茶叶,消费者必须要有清晰的甄别。但这须要企业依靠清晰的定位、巧妙的概念设计和有效的传播来实现。
3、茶叶行业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
上面我也提到了,茶叶的质量普通消费者是无法辨别的,在访问一些消费者时,只有某些资深的老茶客才能通过品尝,辨别出茶叶的质量高低,但也只是粗略的感觉,无法精确判断。而企业自身虽然也能从种植、阳光、地域、气候以及叶片的不同来确定茶叶质量和茶叶价格,但依然很难通过一种通俗的标准,让消费者轻易辨别,而当前消费者对茶叶质量的唯一认知是通过价格来确认的。而通过对外贸部门的了解,中国茶叶在传统生产工艺上尚不符合欧盟等国家的高卫生标准。所以,茶叶品牌的建立,必然也会催生产品质量的标准。
二、茶叶企业品牌的营销突围
说到茶叶企业的品牌突围,其实完全先可以参照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路径,茶叶毕竟是属于食品大类,泛食品领域的成功案例都可以比对,譬如保健品,同样的配方配料,却又能卖出不一样的品牌效果,又譬如烟和酒,烟酒茶本来就彼此相关,但为什么烟酒却能成就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众多强势的品牌来呢?关注茶叶品牌的营销推广,不得不研究这些相同类别的行业在做什么是如何做的其实非常重要!下面,我运用破局营销思维,来对中国茶叶企业的品牌营销推广突围谈几点创新思路,便于企业尝试实施。
1、 在竞争性新品类的创建上下功夫
竞争性新品类是指企业在创造这个品类名称概念的时候,有意使其具有行业的针对性和市场的区隔性,它的特征是有针对性和排他性的,其名称中必然含有与竞争品牌的产品产生区隔作用的品类名称。譬如五谷道场的“非油炸”方便面,“非油炸”字面含义的暗示作用,使得消费者自然联想到相对应的“油炸”方便面,而当企业喊出了“拒绝油炸,保留健康”的传播诉求时,消费者自然在心里认同这个“油炸食品对身体健康有害”这么一个逻辑,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自然会遭遇竞争对手的恐慌,这才有了后面的“油炸”与“非油炸”之争,可见竞争性新品类的厉害。
最近几年双剑破局营销策划公司的策划核心也一直放在为企业创造竞争性新品类上,希望借助双剑的智谋,为我们服务的客户企业创造能产生巨大的价值的新品类。
2007年为格林格电器的抽油烟机,创造了“深附吸”旋流油烟机新品类,一个深浅的“深”字和一个依附的“附”字,将格林格的一款侧斜式旋流油烟机产品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表达得淋漓尽致,自“深附吸”诞生,购买抽油烟机的消费者知道了,传统悬吊式的抽油烟机是不具有“深附吸”功能的,它们属于“浅吸”的油烟机,与“深附吸”98%的油烟吸净率相比,普通油烟机的68%吸净率,显然是大大的落后了,难怪格林格的“深附吸”抽油烟机,具有了“爆炒辣椒无呛味”的震撼性能力。由此,格林格的“深附吸”与整个行业的“浅吸”形成鲜明的“是非”区隔。
无独有偶,当年海尔电热水器的一个“防电墙”名称,又造成了整个行业的一分为二:有防电墙的电热水器和没有防电墙的电热水器,消费者随便就能看出两种产品的不同价值含量,购买决策自然不容置疑,这就是竞争性新品类的区隔作用。
茶叶品牌的营销推广不能停留在产品名称上,必须通过市场分析和创意突破,为自己的产品创造符合消费者潜意识中对质量认同的新品类概念,以彻底区别市场同类产品。创意竞争性茶叶产品的新品类概念名称,必须要深入了解顾客的潜意识思维逻辑,然后运用横向思维和交叉概念等方法创造,譬如同样是铁观音,你必须在“铁观音”三个字前加上一个概念,使其成为“XXX铁观音”,这样,差异点自然形成。另外当你带有竞争性概念的新品类名称诞生时,不需要太多的广告,顾客自然就会被你吸引,同时,你的传播创意也自然生成。
2、清晰自身品牌的定位概念
如果说,竞争性新品类概念能够让顾客在众多茶叶产品品牌中找到购买你的独特理由,那么清晰品牌定位,聚焦核心诉求的传播,将会使茶叶企业的品牌推广达到品牌知名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完美一致。定位清晰也可以为公司和品牌的发展确定一个周期的市场营销战略!
定位之父里斯、特劳特认为:品牌定位是指企业针对自己产品的竞争对手和目标市场所采取的一种旨在影响目标顾客对本品牌产品形成独特认知的策略行为,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来说明,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一直持续了多年,但前者一直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直到针对可口可乐“经典”概念的“新一代”可乐定位诞生,才彻底扭转了百事可乐,形成了“可口可乐是老人喝的”而“百事可乐是年轻一代喝的”这么一种消费逻辑,从而大获成功,成为全球市场并驾齐驱的两大可乐品牌。可以说,百事可乐的“定位策略”是采取了先给竞争对手定位,然后再给自己定位,这两个对立的身份,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自然对应,产生影响。
运用定位策略获得成功的还有七喜的“非可乐”和中国的“王老吉凉茶”。王老吉凉茶一直在广东被当做“药”来喝的,在消费者心智中,凉茶应该是苦的,原来的王老吉一开始的定位也是“药”,所以口感确实很苦,一般健康的人不会去喝它;既然是药,凉茶只可以在专门的凉茶铺里和药店里卖,企业在传播的时候虽然也诉求“能下火”,但一直没有销售成功。后来在里斯的指导下,王老吉从“药”的定位概念里走了出来,进入了“饮料”的定位概念里,这个定位概念一转换,立刻就发生了变化,原来王老吉是苦口的“药”,所以在消费者的心智里应该是有病的人喝的,由此限制了消费人群的扩大,而真正上火严重的病人,却又认为凉茶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常常会去药店购买有“药准字号”的下火药,所以,王老吉原来的定位,有太强的竞争对手,而且它赢不了!当王老吉成为口感甜爽的饮料时,它的销售对象无限扩大到了全部人群,销售货架也从药店搬到了超市,虽,其然竞争对手也很强大如可乐、娃哈哈等,但作为饮料,同样可以解渴,但王老吉可以下火,其它饮料却不具备这个能力,由此,王老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茶叶企业的品牌定位可以根据自身在技术、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色彩、口感、养生、情趣、渠道、营销推广等诸多方面进行提炼,以使自己的定位于竞争对手形成独特的差异性和对顾客的吸引力。现在有企业定位于有机茶,有机茶的定位是可以的,但必须聚焦有机茶给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一旦确认有机茶的品牌定位,你的全部营销推广资源必须向这个定位概念倾斜,无论是产品包装、市场推广还是价格以及所有消费者的品牌接触点,必须做足有机茶概念。如果进一步聚焦,则可以定位成“有机茶第一品牌”或者“有机茶专家”、“有机茶品”等等诸如此类的精细概念,通过传播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植入你的品牌定位概念。
3、品牌传播的互动性和灵活性
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一经面世立刻受到了全世界的拥戴,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将品牌传播活动进行了系统化和理论化,并创造出了传播就是双向沟通的新理念。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核心要点是:企业必须整合一切资源,运用各种灵活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手段,将企业的品牌定位概念(核心诉求点)编码成一个“整合点”,通俗点说,就是“用一个声音说话”。
八马茶业经过系统整合,将品牌传播的核心诉求锁定在礼品上,从而创意出了“大礼不言”的传播整合点,这里不对这个整合点进行评价,从茶叶的特性来看,茶叶作为礼品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但是,仅仅将茶叶定位于“礼”上,又让消费者捉摸不透茶叶品牌的真正内涵。但作为茶业中率先进行品牌传播的品牌,无疑尤其一定的市场意义。
其实如果仔细分析茶叶的行业特性和饮用特点,茶叶企业的品牌整合传播还可以将核心诉求点锁定在以下几个物质层面如:“最好喝的茶叶”、“海拔最高的茶”、“气候最好的茶”、“阳光最充足的茶”、“土壤最好的茶”和其它精神层面的诉求如“身份”、“追求”“文化”和“性格”等。
诉求点一旦确定,茶叶品牌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将你的整合点精确地传播目标人群的心智中。通常的传播工具有:广告、公关、事件和销售促进。
广告自然不必多说,在当前的中国,硬广告的作用依然无可取代,但其投入的风险也巨大,所以适合一些大的企业采用,中小企业通常喜欢运用效果更好但费用相对较低的事件营销和新闻公关,甚至利用互联网的影响里快速将企业的传播概念在锁定的范围内炸响。
事件营销和新闻公关,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如果你提炼的创意点适合通过事件传播那就策划一个轰动性事件如蒙牛与超级女声的结合以及“亚瑟王智能防暴锁”的百万美元全球开锁大奖赛活动等;如果你的诉求点更适合通过新闻媒介进行传播,那就采用新闻公关的手段如“腾讯与360之争”和最近的“阿里巴巴的高层引咎辞职”等;如果你的概念同时适合与事件、新闻和促销活动共同运用,那就整合这些传播工具同时响应,效果自然立竿见影!
总之,传播活动要达成与目标顾客的互动沟通,所以传播的灵活性会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