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然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自然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6 16:52: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自然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自然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相对应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国家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任务。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专业特点。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为本专业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本身发展规律看,这是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市场竞争来看,就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既极为充分又日益趋向国际化。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就业需求及其学科性质而设立,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特别要针对以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准,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专业定位过高,与市场需求不紧密,使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动手和实践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既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础扎实且应用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又要明确专业方向定位——“土地测量技术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还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即继续深造及成为“地质气象研究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环保研究和开发单位”。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新培养方案中,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树立“强化基础课,特化专业课,优化实践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确定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具有“宽、新、适”的特点:“宽”是指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要宽;“新”是指课程设置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获取最新的知识;“适”是指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和判别标准,构建“三个层面、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个层面”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是技术支撑,后者是前二者的应用;“五个模块”是指“综合地理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技术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课程模块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后三者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

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管理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计算机制图、人文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探讨地理、土地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理过程、土地的变化(景观变化)和环境变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保护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通过课程设置学习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最终确立科学的研究观念、思想方法,拥有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质。该模块课程教学为基础科学,是其他课程模块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遥感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学会数据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该课程模块在培养模式层次划分中属于技术科学,既以理论课程模块为基础,又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技术支撑、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模块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土壤生物地理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环境的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实验与实习,特别要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进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通过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与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主要课程,不仅让学生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的相关理论、具体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等,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价值和应用,学会从较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问题。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自然资源保护原理与方法、国际环境规范及各类规范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又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其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环境设计院、环境设计公司、环保局、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部门等单位及相关领域里实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治理、保护技术方法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资环专业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1)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课程体系清晰了,各门课程的老师进一步认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过去“大杂烩”的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实习方法、掌握环境治理技术与法规,而且可以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计算机大赛,参与测绘实际工作。本文所介绍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本校本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及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而构建的,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5]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79-550.

[7]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3-64.

[8]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7(4):85-88.

篇(2)

关键词:地质公园 管理 鄂伦春旗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区级地质公园是以火山地质遗迹为主,主要包括火山口、火山锥、熔岩流、熔岩台地、熔岩隧道、天池、火山碎屑席、火山碎屑锥、堰塞湖等景观资源,并兼有玄武岩剖面、峡谷地质景观和河流湿地、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以及鄂伦春特有的民俗文化等人文景观的地质公园。它是集山水于一体,融自然人文于一炉的综合性地质公园。鄂伦春自治区级地质公园的特色在于其主要的火山地质遗迹和公园其他资源具有科学性、多样性以及自然、人文景观的协调性、融合性。其主要体现在:类型多样的火山地貌,规模庞大的森林景观,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浓郁的民俗文化,将科学考察、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及观光览胜结合于地质公园的游览之中。

对最典型的、具有科学价值、最易受破坏的地质遗迹,需要进行特别保护,应作为地质公园的重点保护区,划入地质公园范围内。区内最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是火山地质遗迹,在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因此,公园的核心是涵盖稀奇火山地质遗迹点的分布区。体现鄂伦春自治区级地质公园的地质特征、火山地质遗迹完整性的区域应被划入地质公园范围。具有典型的、科学价值的同时具有极大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景区,应该被划入公园范围内。达尔滨罗和达尔滨湖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典型堰塞湖,其环境优美,目前已经开发成重要的旅游景区。公园类似的火山资源是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重要载体,也是目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地质公园建立之前,公园已有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各一处,分别是内蒙古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虽然与上述的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有所重叠,但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地质公园由鄂伦春自治区级地质公园管理局管理,主要的保护对象以地质遗迹为主。地质公园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侧重于以开发促保护,开发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因此,地质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在管理方面协调关系,相互配合,明确各自管理职责,避免重复管理,互相推诿。地质公园内的这些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是鄂伦春自治旗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设立的,但没有对其的具体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和论证,只是给出了大致范围。而鄂伦春自治区级地质公园的建立则划分了准确的边界范围,明确了保护对象,为保护落实管理提供依据,同时达到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保护自然景观的目的,成效鲜明。

由于在实际的保护、管理与开发过程中,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如公园面积太大或园区距离太远都将不利于公园的统一管理和自身长远发展,这些在公园规划过程中都必须予以考虑。鄂伦春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在申报时划定了阿里河和诺敏河2个园区,但是由于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集中分布在诺敏河园区,并且阿里河园区与诺敏河园区相距甚远,所以决定去掉阿里河园区,将原诺敏河园区范围进行调整规划为诺敏河景区、四方山景区和连接两个景区之间的区域,以便公园的统一管理和长远发展。

1. 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

鄂伦春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内的地质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应设立地质公园管理局。管理局是代表政府行使监督、协调、控制、服务等职能的管理机构,作为国家资源所有者的代表依法行使管理权,并对地质公园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地质公园的旅游经营权应归企业所有,管理局不宜直接从事经营活动,应实行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由国家控股的旅游公司进行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

2. 协调好与其他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的关系

由于地质公园范围内包括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因此要统一协调公园范围内的管理机构,对共同管理的自然资源应明确各自的职能和管理职责,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协调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3. 重视地质景观的保护、宣传教育和从业人员的培训

要长期不懈地对本地质公园的从业人员和旅游者进行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各种矛盾,以实现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建立一支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4.加强专业技术与管理队伍建设

营造良好的聚才、育才、用才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和技术交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补充,提高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队伍精干、业务精通、装备精良的地质遗迹保护专业队.

5.加强科普宣传与教育

篇(3)

1.1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

现代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从我国的发展阶段来看,目前已经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在我国的一、二、三次产业中,农业是最薄弱的环节。只有加强农业这个薄弱环节,才能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保证国民经济能够健康、持续地向前推进;只有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只有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才能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将实现大地园林化、操作机械化、农田水利化、品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饲养标准化和农村工业化。农作物有各自的生长时间,生长的环境也不同,利用现代化技术,将农作物的“时间差”、“空间差”进行科学搭配和组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逐步形成高产高效优质的生产模式。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为基础,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将种植业、养殖业、环境绿化及商贸、观光旅游进行科学规划,形成产业链,倡导“都市农业”。

1.2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招生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在专业设置上从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向大经济管理类专业扩展,学科发展的竞争对手,已经从农业院校扩大到综合院校。从承担各种科学研究任务和学科创新任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服务的对象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和传统的弱势产业,课题来源少,经费支持水平低,因此服务的力度和水平也低。从教学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改善看,虽然本学科和其它学科一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但常常被看成是软学科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与其它学科的差距日益拉大。因此一定要加快发展,要抓学科建设和创新。在市场经济下,学科设置应当面向市场,人才的培养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加强学科建设,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要有自己本学科的特色,又要有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内容。各种评估和财政的支持更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哪个学科通过了国家的评估,就会获得国家的资金的支持,在同行业之间,学术地位和学科优势是参与竞争的法宝。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3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与创新依赖于人才的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实际应用,微观管理与农业教育等具体工作。因此,农业基础知识和经济理论的学习是所有学习的基础,农业技术的学习是学以致用的根本。“三农”问题是农林经济管理学科面临的主要问题,实际工作当中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文理渗透,多学科综合与交叉,强化综合化和通俗化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不断进行专业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适应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对策

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

关于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冯天驷在《中国地质旅游资源》中把地质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质旅游资源”。本文结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纲要》中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从旅游的角度为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旅游地质资源应该是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由此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地质事物和地质现象,它包括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与地质作用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和地质现象等。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认为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直观、可读性的天然记录,是提供研究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地壳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样本、典型和天然资料库。它属于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科普、生物环境、历史与文化性。地质遗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质遗迹就是指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地质景观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保留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狭义的地质遗迹是指古生物化石产地、古冰川遗迹、地质灾害遗址及遗迹、地质构造剖面等。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旅游地质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物质资源部分,因为它与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因而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时空的定位性和永续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空定位性就是指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空间上的固定性。从地域上看,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具有不可移动性。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还受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旅游地质资源与其它自然旅游资源相比,季节性变化很不明显,除气候地貌外几乎没有季节性。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渐变性的地质运动、长期的外营力作用可以改变地质地貌的形态,但它们是难以预料的突变。特别是地质作用是非常缓慢的,对于人的生命和社会历史而言,有些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是不能用肉眼来判断其增减,所以可以在旅游开发中忽略不计。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永续性。必须注意开发中的保护,否则这种宝贵的地质遗产就会消失。

(二)不可再生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指人类活动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旅游地质资源的物质部分时,这些物质就会受到损坏,不能恢复原貌。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保护,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可行性分析,使旅游地质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三)科普性

旅游地质资源既具有科学性又有普及性。与其它旅游资源相比,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更加突出的科学性。它们是天然形成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于地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些旅游地质资源还是地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素材。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会吸引很多地学研究者或爱好者进行研究、求知等学术旅游活动。同时,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增强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旅游产品的品味,也需要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并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地球起源、演化等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宣传保护、爱护地球的意识,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让游客既能观光游览又能使地学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四)时代性和变异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代性特征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原来不是旅游地质资源的事物和现象现在变成了旅游地质资源。例如,现在在日本已经开发了观看火山喷发景观,观看火山喷发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游览项目。

旅游地质资源的变异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变化,原有的旅游资源会对游客失去吸引力,成为一般资源。

(五)文化特性

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美学观赏性,文化的品味性。对于旅游地质资源而言,人们通过观光、游览等旅游活动得到对大自然美的享受,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在享受旅游地质资源时都能得到满足。这种文化属性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的。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存在的问题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即地质公园。长期以来,一般人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对地质公园予以关注,而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旅游观赏价值。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强度、范围的增加,重旅游开发,轻遗迹保护,致使很多珍贵的地质遗迹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受到破环,导致存在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一)对地质公园缺乏科学研究

目前很多人对地质公园的理解就是狭义的科普旅游和地质遗迹保护。许多地区的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地质公园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地质公园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系统调查、研究及综合评价方面,在工作的深度、研究程度方面,在多学科综合性调查、研究等方面还不够,需要地学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心、研究和建设地质公园。

(二)地质公园环境问题凸显

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化成为地质公园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地质公园内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得地质公园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破坏。更有一些新建建筑物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环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又缺乏规划和管理,部分民众的生态意识较差。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物剧增。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

(三)地质公园开发障碍

旅游开发很注重景区的主题形象,由于我国景区多功能性,导致旅游开发主题形象不突出。有的景区既是森林公园又是地质公园、风景名胜旅游区等,显得名称混乱,造成主题功能不突出,多头经营,使得很多景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在旅游开发中,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有重点地建设地质公园,特别是功能分区上要很好的进行规划,使游客能够在旅游中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很多旅游专业知识。

(四)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管理体制上:地质公园景区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风景区,更是管理混乱。而没有制度保证旅游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困难;在员工素质上,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轻视培训又不主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在人员配置上,旺季工作人员不足,淡季工作人员闲置;以上方面都是我国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其他一系列阻碍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市场营销,地质公园与其他各旅游利益主体关系问题,也深深影响着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思想的指导下,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要采取的对策:

(一)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开发模式

地质旅游作为一种高品味的科学旅游活动,其科学含量与科技含量必须在景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中得到充分体现。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促进行业协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地质景区的发展。

(二)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选择,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同其他旅游产品相比较,在景观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活动的自然性、内容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具有典型特征和垄断性,开展生态旅游是符合地质公园建设要求的。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游人不断探讨自然奥秘,揭示自然规律,并受到生动的环境保护教育。

(三)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其应该具备地理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地质公园要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进行旅游地学知识的培训。

(四)严格控制地质公园的容量

小型化的旅游规模是地质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所以地质公园游客的数量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旅游景区必须认识饱和与超载的危害性,应随时掌握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关注可能引起饱和和超载情况的发展,设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游客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优势

地质公园的促销是指向潜在的旅游者传播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是地质公园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以建立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旅游景区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以引导旅游的消费为目的。

(六)加强地质公园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意识是现代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地质公园发展危机可能是周围地质地貌环境的稳定性、灾害性自然及天气情况等引起,也可能是由景区以外的大环境引起的。建立地质公园危机预警系统,才能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七)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不论是在旅游开发、设计和经营过程中,都要坚持循环经济的道路,合理的组织旅游产业,进行旅游开发,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出版社,1999

2.牛继强,徐丰.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篇(5)

关键词:石灰岩 矿山 恢复 治理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40-01

石灰岩矿产属于典型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它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践表明[1,2],石灰岩矿产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建筑、农业、轻工、食品、石油、冶金、化工等领域中,并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石灰岩分布面积高达130万km2[2],而关于石灰岩矿产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了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1]。然而,许多石灰岩矿山剥离、掘进、选矿产生的废渣(石)占用土地,并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粉尘与噪声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景观破坏等问题[1,3]。基于此,石灰岩矿山的环境、绿化和生态恢复越发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5]。因此,本文对石灰岩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成果进行了梳理,旨在为石灰岩矿山的恢复治理提供建议。

1 矿山恢复理论

矿山恢复治理是的关于全球性讨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3月在美国召开的“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国际会议开启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全球性序幕[6],1980年Caims主编的首部《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则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受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重要生态学理论和应用问题[7],而1991年创刊的《Restoration Ecology》杂志代表“恢复生态学”走向了成熟[2]。矿山生态恢复是包括地貌再开发、生产能力恢复、生态综合性、经济和美学价值等的多学科课题,它主要涉及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基础理论[2]:

(1)可持续发展理论,即既需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这既要求加强对采矿前后生态资源的调查和研究,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使新建景观和周边景观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以提高其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2)恢复生态学理论,这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的学科。它在加强生态系统建设和优化管理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极为重要。

(3)景观生态学理论,即人们需要合理规划遭受矿山开采破坏地区的土地用途、建立新景观。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旨在通过景观生态建设来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造新的景观格局,最终实现优于原有景观生态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等效果。

2 石灰岩矿山采矿的主要问题

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包括石灰岩在内的各种矿产资源开采,而城市化推进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速了石灰岩矿山的开采。研究表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矿山开采及矿山环境治理技术落后等加重了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3, 4]。总结起来,石灰岩矿山的开采主要带来了如下环境问题[2]:

(1)地貌及生态破坏。石灰岩矿山主要分布在丘陵或低矮山丘区并往往采取露天开采的形式。矿山开采的第一步便是砍伐地表的林木、丛棘和杂草并进而剥离地表的覆盖层。开采过程中,由上而下的分段开采方式改变了矿区的原始景观,这同时也破坏了地表的植被和原有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地质灾害影响。矿山的开采改变了地表结构和地面应力,不合理和不规范开采的矿山会产生大量的陡壁、陡坎和边坡并引发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堆放于矿体的沟谷中或低洼地处的废弃渣石可能会形成新的不稳定荒丘或影响地表大气降水的排泄及地表径流。受暴雨的冲刷或地表水的浸泡,堆场往往还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富地下水矿山的开采还可能出现涌水或导致污染物下渗污染地下水。

(3)环境污染。矿山采矿活动会产生粉尘、废气和噪声污染。粉尘主要来源于矿山爆破的爆堆起尘,矿石破碎、装卸、运输及运输车辆行驶扬尘和废土石堆的风力二次扬尘等。废气来源于矿山爆破时炸药释放出的CO、CO2和NO等气体。噪声源来自于矿山爆破时产生的爆炸噪声和矿山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

3 石灰岩矿山生态恢复治理

石灰岩矿山生态恢复分为采矿区“边坡复绿”和“废弃地恢复”两种类型[1-3,5-7]:

(1)矿区边坡生态恢复方法是指对采矿残留矿柱和边坡陡壁(坎)采取必要的整治措施,在减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排除安全隐患后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生态恢复。由于不同矿区的地层岩性、坡度和坡面松散程度等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喷播绿化护坡、客土植生植物护坡、土工网垫植草护坡、框格护坡、生态石笼护坡、植生带(袋)护坡、香根草技术植被护坡、人工植生盆法护坡、平台法护坡等边坡植被恢复方法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采矿废弃地的边坡复绿技术是指对采矿后的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矿山废弃石渣、石粉占据地表上层阻碍植物生长,常见的有对石渣进行换土处理或地表压覆客土。在此基础上,辅以其它栽培措施的办法,如采用大穴、大苗和带营养钵移栽。

4 结语

石灰岩矿产资源的开采在推动经济和城市化,它同时也因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制约了矿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善石灰岩矿区面临的地貌及生态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们提出了采矿废弃地恢复和边坡复绿两种类型的石灰岩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法。这些方法涉及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因此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生产和研究以探索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陶建军,李西.石灰岩矿山植被恢复初探[J].草业与畜牧,2007(7):18-21.

[2] 杨涛,彭立君,武富强,等.石灰岩矿山生态恢复方法和实践[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9(2):37-42.

[3] 徐升华,孔维健,刘跃平,等.石灰岩矿山植被复绿技术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636-4638.

[4] 贾德旺,吕宝平,贺汉庭,等.济宁市嘉祥县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J].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5):54-57.

[5] 温庆忠.废弃石灰岩矿山植被恢复方法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8(4):108-111.

篇(6)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卫生职业教育;思考

2015年11月10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供给侧改革[1];2016年1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为实现我国生产力水平整体提升,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2]。供给侧,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与需求侧相对,主要涵盖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五个方面[3]。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用通俗语言阐述了这一经济学观点,即供应是为了自己的需求,需求是因为市场有人供应,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需求能够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4]。供给侧改革的含义,从提升供给质量为基础,用改革的方式促进系统内部各单位的创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移除供给方面的有限制管束,激发市场潜力,提升经济活力。高职卫生职业教育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健康,那么卫生职业教育提供的人才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阶段性挑战。应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从专业改革入手,卫生职业院校联系自身专业结构,结合社会专业需求进行结构性调整,为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蓄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时间思索,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想法,现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1专业的动态调整,避免变成“鸡肋”

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卫生职业院校专业的数量只增不减,重复设置的现象更为严重,但在这些专业中,据统计大约20%已成为“鸡肋专业”。这里的“鸡肋专业”主要指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就业率低下的专业[5]。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鸡肋专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比如某个专业在特定的时期比较热门,许多院校便都去申办,造成“千校一面”的局面,形成恶性竞争,结果造成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最终影响了就业率,间接的也影响了专业的未来发展。但经过一定时期的市场调整之后,这些专业又会在市场上重新火热起来。因此,高校在进行专业培养时,应该考量自身专业特色、办学理念及传承办学传统,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适度超前,坚持调整与改造,淘汰与增设相结合,同时以招生计划为导向,发挥就业市场的调控作用,提出灵活多变的专业发展对策,建立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的格局,实现专业配置的不断优化。在此基础上,还要设立高校专业调整机制实施方案,将主体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纳入高校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整体工作中,将第三方的独立、公正调查研究结果转化为高校专业配置与优化的重要依据,为招生计划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型支持。

2课程设置的动态调整,实现课程设置的“订单化”

加强校企合作是高职卫生职业教育的要求,并且要实现课程内容上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但是,由于高职卫生院校由于办学条件等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理论性课程多,实操性课程少;知识性课程多,方法性课程少;必修性课程多,选修性课程少;专业性课程多,素质方面课程少等问题[6]。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的同时,要本着校企共同参与的原则;以能力为本位原则;有针对性的原则;学生可持续发展原则来完善课程体系[7],促进课程类型多样化。卫生职业高校的生源多为高考生及部分三校生、单独自主招生。生源的多样化形成学生基础知识不均衡的局面,因此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该坚持多样化的原则。首先,为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该重视通识教育在科技、人文、技术等新事物方面发挥的作用,为适应社会需求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识教育的作用发挥,应该建立在高校仪式教育高效性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关注公共服务等社会活动。同时,应注重基础知识与实用性项融合,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利用一些新的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实现个性化教学。其次,根据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高职卫生职业教育可依托“订单”模式而进行实践类教学,探寻多元化教学的道路,开设实用性强、质量高的公共选修课程,也就是企业需要什么能力,我们就设置什么样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要求

卫生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来了,那么,我们的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在2016年,向广大教师提出殷切期望:“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8]。而目前高职卫生院校教师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有:年轻教师多数是从一个校门走进另一个校门,缺乏临床工作经验;专业教师多为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学技术及教学技巧欠缺;高校系统内教师竞争压力小,缺乏上进心;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缺乏创新创业魄力。面对以上困境,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以及高校内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需从根本上进行完善。首先,创新教师培训工作发展思路。师训工作紧紧围绕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学校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培训突出“三性”:实用性、实效性、常规性;其次,要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打破铁饭碗和平均主义,建构科学的分配制度,重塑激励机制,真正做到庸退贤进、优胜劣汰,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从而引领教师认清高校系统结构优化趋势,促使教师转变发展观念,做到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提升自身双师素质;最后,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内部建立自我完善的良性竞争机制,以开拓、研究高校教师及各部门员工以脑力劳动入股办学新道路的方式,提高教职员工心怀学校发展、努力培养人才的积极性,激发学校整体活力卫生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的一些浅薄想法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所有同仁能开拓思维,把卫生职业教育越办越好,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123-127.

[2]鲁彬之.从“供给侧”视角考虑职教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5-12-17(10).

[3]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教育发展研究,2016(3):1-7.

[4]乔春华.供给侧改革与高等教育发展[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2):113-117.

[5]熊花,黄弘.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江西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J].职教论坛,2016(10):65-69.

[6]吕景泉,马雁,杨延.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15-19.

[7]朱永新.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大有可为[J].同舟共进,2016(4):25-26.

篇(7)

[关键词]陕西民办高校 体育教学 因素

[作者简介]李学华(1974- ),男,宁夏中宁人,西安外事学院,讲师,西安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陕西 西安 71007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民办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K25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60-02

陕西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摇篮,研究具有中国民办教育特色的文化具有现实的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日趋成熟,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从教育培训到学历教育以及被国家纳入国家统招序列的高职、本科,甚至是研究生教育,都展示了民办高等教育高起点、高水准、发展迅速的特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在这样的良好契机下,研究陕西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对发展民办体育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体育教学活动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生活和体育技能于一身的身体活动教育过程,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探究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对受到主要影响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体育资源及体育课教学模式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能够为民办高等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思源学院、西京学院、西安培华学院6所民办本科高校,124名专职体育教师。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期刊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为本研究奠定基础。座谈调查法:与6所民办高校体育部主管体育教学的教师,针对教师队伍现状、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及体育课授课模式等进行深入交流。数理统计法:对获得的数据,根据统计学原理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彰显学校办学实力和教育特色的窗口。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教育不断改革与创新。民办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组成有其特殊性,教师来源主要有三个部分:自己培养的教师,公办高校退休的专家教授,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到目前为止,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构成主要是前两部分。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体育教学的主导因素,通过分析,教师的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呈非正态分布。

一是教师的年龄、性别结构。从表1可以看出,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年龄和职称结构不太合理,青年教师偏多,中老年教师较少,50岁以上年龄的教师全部是公办学校退休的老教师。这样的年龄分布一方面表明陕西省民办高校具有一支年富力强的体育教师队伍,具有强劲的后劲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暴露出民办高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往往缺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体育教师作为科研及教学工作的带头人,这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速度。表2反映出陕西省民办高校女体育教师比例过低,影响了女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和心理需求。

二是教师的职称结构。职称结构指教师队伍内部各级职务的比例,是反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目前陕西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称水平,总体都比较低,而陕西省民办高校教师的职称比例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副教授以上职称,除了有1人为民办高校自己培养外,其余全部是学校聘请的专职教师,其中讲师比例达56.45%,助教比例达36.29%。这样的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少而中级、初级职称多,必然会导致学术滞后,科研停滞不前,应引起充分的重视。目前6所本科高校每年参加体育课的学生人数约为5万人,这样计算,师生比达到1∶400,即便是加上兼职教师,也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的1∶150的师生比。从长远看,中青年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力军,稳定而具有进取心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形成良好体育氛围的关键因素,民办高校应着重解决体育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是教师的学历层次。学历结构指教师最后学历的构成状况,是反映体育教师文化水平及专业技能的重要指标。随着本科教育的普及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开展,体育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已逐渐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纲要》的出台,民办院校各自出台了相应的教育规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招聘教师时,要求至少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目前陕西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师具有的研究生人数为25人,包括在读人员,占教师总数的20.16%,见表3。如外事学院制定的“十二五”教育规划表明,到2013年要使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部门的80%。因此,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学校要有鼓励政策或奖励机制,共同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如欧亚学院,考上体育硕士的研究生,学费报销70%。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明显滞后,势必影响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3.体育课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纵观6所民办高校体育课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思源学院为代表的选项课教学,另一种是以外事学院为代表的普修课加选项课教学,见表4。教学模式的选择大多和体育教师的专项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关。自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来,对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提出了要求,要求实施者转变为体育课程的设计者。这两种教学模式的选择,无疑对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有积极的作用。对体育教师而言,授课的专项性更强了。通过调查发现,约有80%的教师现在教授的项目与其在大学所学的专项不符。因此,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能使体育教学更有特色,但不能忽视对体育教师专项业务能力的培养。

三、体育教学主导因素之间的关系

体育教学需要多种条件具备才能顺利实施,体育教师、场地器材、教学模式缺一不可。教师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体育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的根本保证,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舞台。针对当前影响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因素的剖析,要加快贯彻《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以适应高校体育教育的新要求。

四、结论与对策

1.结论。一是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年轻教师是主力军,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面对教育发展趋势,要逐步提高教师研究生学历的比例。

二是当前陕西省民办高校的体育场地建设处在一种保持和停滞的状态,新建场馆和场地由于受学校土地使用有限的影响,使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显得比较紧张。

三是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使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虽然能促进体育教学不断发展,但创新的、时尚的项目不多,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提高,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突出体育特色,还有一定的限制。

2.对策。一是转变教师队伍的观念,主动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采取培训和外出进修的办法,加强教师对新兴体育项目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或奖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提高体育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项水平。

二是要重视室内体育馆和风雨操场的建设,加强现有的或已老化的体育场地建设,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发展体育场馆经营,扩大资金来源。同时,希望政府能给予土地政策支持,以解决学校教学用地的矛盾。

三是积极挖掘校内体育自然资源,引进新兴、时尚的体育项目,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争创体育教学品牌。

[参考文献]

[1]韦群杰.21世纪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新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