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古建筑结构设计

古建筑结构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6 16:52: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古建筑结构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古建筑结构设计

篇(1)

【关键词】古建筑;设计技术;实例探讨

1.引言

中国古建筑具有其独特的结构方法和布置规模,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已形成了成熟的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建筑学科中占有着一席之地,是世界建筑艺术学库中的一个璀璨明珠。我国的古建筑主要是以木结构为主,在材料的选择和平面处理上具有其独到之处,同时在艺术造型也具有不同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木结构在防腐和防火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但是,随着建筑学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得仿古建筑的设计和建筑成为了可能,我国的古建筑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继承与发展。现代的古建筑在吸收了传统古建筑的风格精华的基础上,大量应用钢筋混凝土等新材料,使得现代古建筑在造型和部件等上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从而得到仿古建筑的效果。

2.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形式采用的是木结构体系。木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内心含蓄,层次丰富,均衡对称,同时在空间上,布局较为灵活,承重结构受力明确;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上已形成成熟的样式和工艺,可以实现模数制和构件的定型化。中国古代建筑还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斗拱形式,并且通过色彩的装饰,实现建筑整体效果的美化,使得整个建筑结构显得庄重和华丽。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方式有“叠梁式”、“ 穿斗式”、“ 井干式”三种,屋顶形有“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和“复合顶”等。

3.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本建筑为某市一千年古寺的扩建工程。该古寺为一座殿宇宏伟、气势非凡的千年古刹,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佛教事业的发展,该古寺的建筑规模已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需要对该寺进行修复扩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扩建子项为大悲殿的建造。该大殿的建筑总面积为1200m2,采用的结构形式为南方单层双重檐仿古建筑,总高度为25m,面阔七间,一共为37.8m,进深则为六间,深度一共为30.6m。屋顶的形式采用的是歇山顶,黄色琉璃瓦铺盖,飞檐翘角,气魄雄伟,檐下为七踩斗拱。室内空间高大宽敞。该大殿的建筑形式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以下将对该大殿的结构设计进行重点阐述。

3.2结构体系

该大殿的结构体系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仿木框架结构。对整体进行计算采用的计算软件为SATWE程序,并采用PKPM程序对框架的主要受力配筋进行复核。该大殿的结构方式采用的是古建筑结构形式中的“叠梁式”,同时对于框架体系的处理,采用的是步架和举架的方式。跟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这种结构体系的传力途径有明显的不同,其具体的传力途径为屋面荷载通过T形屋面板传递给屋面檩条梁,接着荷载在通过梁架逐层往下传递,最终荷载将全部由最底层的框架柱承担。该大殿修建完成之后需要在大殿中供奉大尊佛像,为了确保佛像的空间,在殿内抽去了两根里金柱,这样就使得相邻柱子的间距增大,分别达到19.8m和18.6m,这种跨度在古建筑结构设计中较为罕见。该大殿的室内采用的是“露明造”的方式,为了确保其完整性,在该大殿15.5m的标高处设置了3根较叉转换梁,梁的断面长度为1200mm,宽度为400mm,这3根梁起到共同支撑其上柱子和屋面框架体系荷载的作用。

3.3屋面板的设计

木结构的屋面木基层主要是有望板和橼组成的,因此仿古建筑在屋面板的截面形式上主要设计为T形,这种形式主要为单向受力,同时板肋之间的间距较小,并且肋高也较小。同时加上该大殿的屋脊处为九五举,屋面较为陡峻,这些都使得屋面板的造型复杂化,因此屋面板进行混凝土的一次性现浇施工难度大,同时模板的支设也较为困难,这使得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外观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工程决定采用将屋面板设计成叠合板的方式。首先预制单块的预应力混凝土T形板,以此作为底模,接着在T形板底模上绑扎钢筋网,然后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叠合层,浇筑完成之后即可实现二者的结合,使之成为一个共同的整体,共同承受荷载。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分别对叠合前和叠合后的阶段进行计算,需要计算的内容主要为强度计算、抗裂验算以及挠度验算。两个阶段都应满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受力要求。

3.4斗拱和雀替的设计

在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筑中,对于斗拱,是作为受力构件还是作为纯装饰构件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还应考虑斗拱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采用木结构。根据对其他仿古建筑的观察,在一些建筑中斗拱主要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各级斗与拱之间根据跨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分别为当跨度较大时,通过预埋件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跨度较小时,采用座浆进行连接,在结构中斗拱主要是起到受力构件的作用。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缺点,包括做工较为粗糙,美观方面无法满足要求,而且前者构件数量较大,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用于防腐和后期维修,而后者受力不太可靠。因此经过考虑,本工程斗拱采用的是木结构,在结构中仅仅是起到装饰的作用,不考虑斗拱的受力性能。在斗拱上方存在的现浇混凝土挑尖梁以及在斗拱的中间存在的现浇混凝土家里墙,是收到屋檐荷载的作用,并起到将荷载传递给剪力墙下放的额枋的作用。在挑尖梁施工之前,应做好斗和拱的安装,并确保就位精确。

在该大殿的结构中,雀替也是作为装饰构件,同样不考虑其受力性能,主要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采用定型模板进行雀替构件的制作。在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时,应在雀替构件的安装位置预先设置预埋件。当进行雀替的安装时,雀替与主体结构的额枋和檐柱的连接是通过预埋件焊接在一起的。

在本工程中,斗拱采用木结构,雀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两者均是起到装饰作用,不考虑受力性能,与主体结构之间不是通过现浇的方式进行连接,但是它们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采用如前所示 的方式,在加上采用油漆彩绘的方式对斗拱和雀替进行处理,从而使之与整个主体结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完全达到了传统木结构的美观效果。

4.结语

在现代古建筑结构设计通常是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体结构,使得不仅吸收了传统古建筑的风格精华,同时新材料应用使得现代古建筑在造型和部件等上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而合理地布置结构体系以及灵活地进行构造设计是有效地保证古建筑风格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姚松.浅谈园林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J].林业建设,2013,(04):30-31.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古建筑;抗震性能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O引言

我国古代以来,对房屋这方面都是以木为最重要的材料,但我国有恰恰在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东濒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和西南部是欧亚地震带经过的地区,是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在中国所发生的历次大地震中,传统建筑木结构都表现出了优异的抗震性能,能很好的做到规范要求的。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虽然宋代有“营造法式”,清代有。工程做法”,但是里面都是通用的建造方法,没有结构使用的详细说明和解释。木结构优异的抗震性能源于古代能工巧匠无时无刻不将抗震概念设计融入结构设计中。

1 城市规划

我国传统城市的规划布局, 以放置平整的街道方格网系统最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 虽然在江南地区有着一些独特的地方特色。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与其西湖一带,以方格网街道布局,使行政区、居住区、商业区等相对独特独立所组成的城市数量最多。其中以宋为例的城市规划,大多建筑采用轴对称的布局。沿轴线布置建筑空间序列,这是中国大到城市,小到宫殿、衙署、庙宇、民居常用的方式。这一方式融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的古代哲学,符合古人讲求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庸之道。

在如今随着社会发展, 旧的城市构建当然已经不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这样再照搬古代 城市规划理论已不切实际。如果能把古代的文化融入当代城市当中, 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2建筑体型

我国从古至今,在古建筑方面都是以平面布局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和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其立面沿结构高度方向结构质量和刚度也是均匀变化,自下而上逐渐变小,保证了地震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结构对称有利于减轻结构的地震扭转效应。而形状规则的建筑物,在地震时各部分的震动易于协调一致,应力集中现象较少,因而有利于抗震。

3 结构体系

我国古建筑都是以木材料为主,用现代的语言来说是,木结构为主,从古建筑中可以看出,古代都是采用木框架作承重构件,墙体只起划分空间,分割作用而不承重,所以有墙倒屋不塌的特性,古建筑木结构的木框架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框架结构是一种延性的结构体系,能利用自身的变形来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同时,为了加强房屋四角的结构刚度以及房屋的整体性,房屋内转角使用了抹角梁;转角斗拱采用连拱交隐做法;房屋转角部位采用双层额枋,缩小梢间的面宽;使用额枋与地袱,将柱网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在保证框架变形的同时又加强了结构的总体刚度,真正做到“刚柔并济”。

4 材料

从古代房屋遗产中可以看出,木材就是古建筑最重要的材料,木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质轻而强。主要的结构材料,除木材外,尚有钢材,水泥和砖石。如果比较各材料的强度和重量,木材的强度仅次于钢,重量则为最轻。木材的强度与重量的比值则为最高。(见表1)。

表1木材的强度与重量的比值

在地震的那一瞬间,古建筑房屋要支撑地震带来的威胁,古建筑质量问题要得到很好的保障,当受到地面加速度而产生的内惯性作用。质轻意味着在同一地震加速度下产生的内惯性作用小,即结构所需抵抗的地震力小。而它的强度则保证了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质轻体现了结构的柔,而体强则诠释了结构的刚,所以说古建筑木结构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传达中国“刚柔并济,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融入到古建筑结构设计中,源远流长。

木材在古建筑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虽然现代已经不在用木材做为主要的材料,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木材是有重要力学性能就是其顺纹强度高于横纹强度。在古建筑木结构中,作为主要竖向受力构件的柱利用的是其顺纹强度,而梁式构件因为利用的是其横纹强度,从而导致其承载力低于柱构件,而这又恰恰是当今抗震概念设计所提到的“强柱弱梁”思想的集中体现。

5 连接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柱和额枋组成的构架即其他构件之间采用榫夘连接,无需一铁一钉。夘是指在木构件上挖出的洞眼,榫则是在木构件上留下的准备插入夘的端头,这种连接方式就如同动物的骨骼关节能在一定程度中伸缩和扭转,地震时能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和耗散地震中的能量,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谢启芳博士做的试验数据表明,在榫夘连接中用控制位移幅值120mm计算其相对变形值为120/1500=1/12.5,这是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由此可以说由榫夘连接的木构架具有非常好的变形性能。

6基础结构

从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中可以看出,古时候的建筑都具有代表性的基础做法大致由这么几种:碎砖基础,灰土基础,桩基础。木结构的建筑高度有限,因此它们可以看做是按延性设计的,其具有柔性隔振作用,使耗能机制位于基础部位,衰减部分地震力的峰值加速度,从而适当的控制地震作用保证上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7 结语

上综所述,是笔者在现代古建筑设计的角度,对古建筑木结构在建筑体型。结构体系,材料和连接,以及基础等五个方面的抗震性能分析中得出:古建筑木结构是一种很好的抗震结构体系,它能很好的协调承载力,延性,稳定性和刚度之间的关系。能很好的满足规范要求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通过对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性能的浅析,可从这些古建筑结构体系与构造的规律上汲取有意义的放在抗震理念以及具体营造技术,为现代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所借鉴。

参考文献:

[1]胡庆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8-69.

篇(3)

关键词:古建筑;结构技术;艺术特征

一、设计古建筑结构的基本特征

(一)稳定的结构性能

木结构是我国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木结构整体稳定性对房屋建造具有重要作用。“墙倒屋不塌”的含义为木结构房屋的墙倒塌,但是在木构架支撑着的屋顶却不会降落,这句话形象生动的展示了古建筑木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我国古建筑采用交替穿插梁、柱、雀、斗拱、的结构,这种结构大大增加了古建筑的抗震性能。我国许多古老的佛塔、寺庙等经过岁月的侵袭,历经数次地质灾害,仍然岿然不动,这都要归功于抗震性能技强的木结构。在建造古建筑中,虽然加工木结构比较简单,但是木结构随着岁月的不断更替,在风雨侵蚀中,木结构的性能也会不断下降。

(二)意境结合的美感

在建筑设计中,注重意境结合,设计者需要对实际地形进行考察,结合四周环境特色,采用科学布局的方式,综合各种有利因素,合理安排建筑,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改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群。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主景区、活动区、休息区、各个干道,还需要考量平面与立面的关系,通过造景、借景等手段,突出主体。同时在设计古建筑时,需要将主题化的景观重点表现出来,进而显示出植物表现的时景美,营造一种幽雅、舒适的环境。在古建筑植物设计中,必须要遵守主次分明的原则,对灌木、乔木、花木进行合理搭配,最大限度表现自然之美,减少人工之态。最后,设计者还需要合理应用植物围合空间,不同种类的组团绿地选择的空间围合也不相同,别街道、人行道应该采用封闭性空间,这样能够将外界嘈杂声隔离开来,创造一种安静、和谐的环境。

二、古建筑的艺术特征

(一)造型美

我国古建筑造型中,大屋顶、斗拱是特有的标志。古建筑结构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了古建筑独特的造型美。在我国古文化中,屋顶等级特点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硬山、悬山这些元素进一步烘托了古建筑的内涵美,山墙、山檐等构件则大幅度美化了建筑结构。应用各种色彩使屋顶轮廓化,将古建筑的美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建筑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开拓了新的领域,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筑艺术并不是随意堆砌建筑材料,建筑自身包含了建造者和居住者的感情,其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艺术是与养生文化紧密相关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或许在未来会形成一门新兴的科学—建筑养生学。在技术建设力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建筑设计师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建筑作品缺乏灵魂。在建筑建设中,应该科学分割各类地形,赋予其不同的功能。比如,在设计锻炼地时,应该使其具备平坦特点,消除人们的不良情绪。陡峭、崎岖的地形,能够满足追求刺激的人们的需求。所以在分割地形时,首先需要划分人群,然后对地形上的景观建筑中添加具有历史文化的元素,同时融入主流元素,不仅能够给建筑赋予文化内涵,而且还能给人们一种亲切感。

(二)和谐美

在对古建筑进行布局时,需要将建筑与四周环境空间互相融合,比如苏州园林就是利用树木、假山等使建筑物与环境空间互相融合,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针对大小不一的建筑物,可以利用中轴线对四处散落的建筑群进行布局,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北京紫禁城。在设计建筑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考虑到文化需求、生活习惯、服务对象等,对公共建筑空间进行组合,在满足人们舒适、健康需求基础上,融入个性化元素,增加公共空间的美感。

(三)群体美

我国古建筑群体布局中,庭院式是主要的布局手段,即在古建筑群正中间设置一条中轴线,采用对称的方式将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两周。虽然这种布局具有封闭式特点,但是人们在建筑群中能够欣赏不同的风景。所有建筑采用统一的颜色,能够增加建筑美感,这也是表现古建筑群体美的一种重要手段。早在封建社会,我国古建筑艺术就已经趋于成熟,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同时也囊括了少数名族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我国古建筑属于分布地域最广、传承时间最长、建筑风格最显著的一种艺术体系。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建筑技术也得到了飞速提升,古建筑结构技术和艺术仍然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而且许多现代建筑中也有应用古建筑艺术风格。最常见的是应用自然景观改善内部小气候,创造出舒适的休憩场所。西方考古学家发现,古罗马庞贝城采用的是立柱支撑结构,回廊围绕在建筑周围,采用水池储蓄雨水。不同于该建筑结构布局,我国古建筑则是采用引入自然空间的方式,在为人们提供通风采光条件基础上,增添了诗情画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古建筑拥有的独特的文化氛围正在逐渐消散,现代建筑不能综合运用古建筑艺术,这加速了古建筑文化的没落。

三、古建筑结构与艺术现状分析

(一)古建筑损坏严重

我国古建筑破坏问题不断加重,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古建筑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但是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导致古建筑逐渐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古建筑拥有鲜明的历史符号,其能够充分展示一个城市发展的品味。即使利用先进的修复技术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但是却只能得其形却不能画其神,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也逐渐消失,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对古文化的需求。而且,我国人文文化被破坏后,国家相关部门却没有创建相应的保护机制,进一步加剧了古建筑破坏程度,给城市发展提升品位造成不利影响。

(二)历史文化随之消失

古建筑的消失不仅是从形体上消失,而且其包含的内在底蕴也随着形体的消失和消散,尤其是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古建筑,其消失会削弱历史文化品位。比如,我国庭院式布局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具有的艺术价值可与欧洲古建筑相媲美。欧洲建筑一般是一目了然,中国古建筑则是蕴含诗意的画卷,难以一眼将其看穿,而是需要一层一层展开看,才能真正感受到古建筑包含的意境美。在中国古建筑中游览,需要从一个庭院移步到下个庭院,完全走完后,才能领略所有建筑群的魅力。但是,近几年,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较快,一幢幢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拔地而起,虽然古建筑得到了维修保护,但是在此背景下,古建筑逐渐被现代化气息充斥,这是导致古建筑艺术品位消失的主要原因,对城市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四、总结

总而言之,古建筑凝聚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通过结构技术能够将古建筑的艺术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古建筑文化逐渐走向没落。如何在现代化发展中保护古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珏.古建筑中的结构技术及其艺术特征分析[J].设计,2014,(4):145-146.

[2]曹玉彪.古建筑的结构技术及其艺术特征探讨[J].江西建材,2016,(2):15-15,18.

[3]陈双海.古建筑中的结构技术及其艺术特征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5,(6):51-53.

[4]包庆君.古建筑中的结构技术及其艺术特征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850-850.

[5]王雅媛.古建筑中的结构技术及其艺术特征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7):3107-3107.

[6]韩辉.古建筑中的结构技术及其艺术特征分析[J].河南建材,2012,(6):138-139.

篇(4)

【关键词】 建筑设计 结构作用 关系

引言

近几年,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建筑物,在我们习惯了的方盒子建筑后,一座座造型独特的建筑开始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线。这些建筑规模宏大、形体舒展,其中一些采用结构表现手段,使得超大跨度的空间结构直接赋于建筑外部面貌.例如国家体育场(图l)的被评价为“结构就足建筑”.真实地反映出了结构和空间的头系,展现出建筑与结构的完美结合。结构表现作为建筑造型艺术的一种方法,从事建筑设计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这样一种设计的方法进行学习。

1、基本概念

1.1结构

结构起着支撑建筑.实现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作用。目前常见的结构体系有三种,线形结构体系(如承重墙、框架等)、平面结构体系(如拱架,刚染剪力墙、框剪等)和空间结构体系(如折板、薄壳、同架、悬索、筒形等)。合理的结构体系应该覆盖的空间可以和建筑的功能空间相吻合.或者可以通过组台满足或改善建筑空问的功能使用及其他要求。当先进的结构技术和适宜的表达手段相结合.就能够在建筑结构中表现出建筑结构的艺术魅力,同时创造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新空间和建筑形体“。

1.2建筑形体

建筑物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的。从哲学上来讲,建筑存在与事物的矛盾运动之中;从内容上来说,建筑包含有建筑功能和建筑设计条件两个方面。而要解决建筑内容的矛盾运动总要采取一定的表现形式,就足建筑形式。“形”有三种含义,包括形状,显露自对比;“式”是创作的内在规律,也就是法式、章法和法则。同一课题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答案.而不是唯一的,这是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2、建筑设计的特点

建筑设计与其他纯艺术的区别之一,在于它无法建立在空想的基础之上,它需借助于技术的支撑,而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常常给建筑艺术注入新的内容,结构、材料、产品、施工等技术的发展,给建筑师提供了发挥的基础。同时,结构造型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得到更多建筑师的运用。建筑设计的立足点在于美学,而结构设计的立足点在于力学,美学与力学的结合并不是现代建筑所持有的新课题,早在古希腊、罗马和中国的古建筑中都能找到其完美结合的例证。所渭的结构造型设计是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相互配合的结晶,它并不等同于单纯地暴露结构,暴露的方式、位置、结构形式、构件造型等都必须纳入建筑设计的范畴才能展示其魅力。例如日本东京国际会议中心的弧形屋顶桁架,其造型已无法仅从结构的需求来进行解释,它同时更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建筑艺术造型。建立在理性的技术基础上并注入了感性的建筑思维的结构造型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体现出现代空间造型对技术的认同。

3、建筑设计与结构的关系的发展

建筑历史告诉我们,结构与建筑的关系经历了如下的几个阶段:结构作为建筑一经过装饰的结构一结构被接受一结构作为装饰物一结构被忽视。在工业文明不发达的阶段,人们采用通过经验总结的结构体系。此时的建筑由结构体系产生之初的“结构作为建筑”演化为“经过装饰的结构”。古代以石、木为材料的梁柱体系在古希腊时发展到顶峰,古希腊的神庙形式由结构要求决定,结构的形式逻辑被赞为视觉表达的一部分。古罗马人采用了新的建筑材料――混凝土。他们发展出了新的结构体系:拱券和穹顶。古罗马人用柱式装饰拱券,造成了视觉识读与结构形式问的异化。经过哥特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拱券技术发展成为尖券、骨架券和飞扶壁技术。他们使得哥特教堂结构体系接近于框架式,结构效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后发展起来的穹顶技术更是达到了结构技术的新高度。然而文艺复兴后期及古典主义时期的建筑却流于装饰。这种装饰与结构的异化导致了结构内容与美学内容的分离,深刻影响了建筑师与工程师之间关系的形成。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随着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结构形式,以钢和玻璃为代表的新型材料取代了木材和石料在建筑中的地位。在超高和大跨方面,可以说“结构就是建筑”。

4建筑设计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4.1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并且以“稳固、适用和美观”作为其指导性原则。建筑结构满足了人类生产、,生活需求及对建筑物的美观要求,作为建筑物的基本受力骨架形成人类活动的空间。建筑方案设计和结构选型的构思是一项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应该充分考虑影响因素和进行科学的分析。有可能得到合理、可行的选型结果。每个建筑设计方案,都会对具体的结构设计产生影响,并且有限的结构设计技术水平又影响若建筑改计高低。所以在做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创作出优秀的建筑作品,应具有一定的结构方面得基础.能与结构设计适当结合,相互调协。所以说建筑设计师会结构设计是前提,同时结构又满足建筑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应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结构最基本的功能要求。

4.2结构表现和建筑形体的关系

结构表现是建筑形体创作的一种手法,它与建筑形体创作之间是内容与彤式的关系。建筑结构悻系在建筑创作中的地位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建筑史,每次结构技术的革新总台影响建筑形体的创作,枉各自时代解下独特的印记。随着时代进步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形体的创作受到结构体系的制约越来越小.各种表现方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结构表现是其中的一种.在这种疗法中,结椅体系由原先的建筑制纣因素转变为建筑的表现方式。

4.3两者的关系

创造所需环境的一种技术和艺术是人为的,对于物质材料的运用,有许多使用和美观需要。结构是由构件组成的能承受作用力的受力骨架。形成建筑功能所需求的基本空间和体型足它的主要功能。所以采用与构筑宅间相适应的结构形式足很必要的。建筑推动结构理论的发展,结构促进建筑形式的创新。一栋建筑好比一个人,建筑相应于人的容貌、体型、气质,结构相应于人的骨骼、耐力、寿命。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的。建筑与结构两者之间有着最密切炎系的。特别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要满足刚度和整体性的要求。这样便对建筑设计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使建筑设计与建筑结构协调统一。二者还应不断地相互配合,彼此渗透,这样才能设计出满意的建筑。

5、结构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5.1对建筑师的要求

许多建筑设汁师喜欢强调创作的美观、新颖、标新立异,又强调创作的最大可行度,但是这样的建筑设计将会给结构设计带来很大的难度。就像将建筑物截面改成为三角形.其抗弯矩力和抗折能力比圆形截面、矩形、多边形截面要小得多。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忽视力学的基本规律。如:在需抗震设防的地区,高层电梯设计在人楼的某一侧,没有和整个建筑物的刚度中心重合。由于电梯筒的刚度很大,这样则使得刚度中心与荷载中心不能尽可能接近,即造成结构偏正。这样就会产生扭转,产生破坏,就会产生竖向弯型产生裂缝或者局部的破坏,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后楼板竖向刚度较弱,楼板的平移和转动将受到约束。

5.2对技术的要求

从技术的观点看,在当今世界几乎任何结构都可以建造出来的,但从结构效益角度看,重要的问题是这样造合不合理。结构设计和建筑设计都要讲求经济效益。只追求艺术表现而忽视结构原理,设计出来的只能足雕塑作品或是虚假的造型而已。

5.3对功能的要求

建筑物只有正确符合结构逻辑的建筑功能具有真实的表现力和实际的实践性,如果能够发挥结构本身所具有的造型特点,去创造出新颖而富有个性的建筑艺术造型,这样设计的建筑才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建筑作品,以建筑设计构思和结构构思的有机融合去实践建筑个性的艺术表现,即使足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建筑师也应厂解结构设计的概念、原理。结构工程师也必须卿解建筑设计的意图,使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密切配合,有机融合,设计出高水平的建筑工程。

结束语

每个建筑师与结构师都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建筑物要设计出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又能使结构安全、经济、合理,因此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些建筑帅总足要求结构必须服从建筑。把结构放在从属地位,一切以建筑设计为重要,这个想法不仅分割了科学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基本的力学规律,片面地追求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结合,最大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这样就造成了某些建筑工程的质量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所以.我们不应该忽视建筑设计与结构之间的亲密关系,从而影响大局。

参考文献

[1] 霍小董,综论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关系问题[U].四川建材,2007

[2] 何广乾,高层建筑结构设计【U],建筑学报,1994.

篇(5)

现行的《建筑力学》课程涵盖了三部分的内容: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其范围之广、内容之多、难度之大是其他专业课程难以比拟的。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所以对于刚跨入校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缺乏感性认识的高职学生来说,这门课程就显得枯燥无味,再加上学习该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因此学生普遍觉得《建筑力学》是所学课程中最难学的一门课程。下面本人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学习《建筑力学》的目的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建筑力学》的兴趣

现在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毕业后我不搞设计,只在工地上搞搞施工、监理或者预算什么的,只要能懂点建筑材料、建筑测量、施工技术,会看图、会预算就可以了,以后用不上《建筑力学》知识,学不学《建筑力学》都无所谓。的确,《建筑力学》是为建筑结构设计打基础的一门课程,学生毕业后直接能进设计院的没几个,几乎都在施工单位上,但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建筑力学知识的用途是非常大的。比如在施工的每一个安装过程必须弄懂每一构件的承载能力,至少应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的计算,这些都离不开建筑力学知识。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让大家相互介绍各自家乡本文由收集整理引以为豪的建筑,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国的古建筑,如西安的大雁塔,它建于唐代,塔身为砖石材料,一千多年来历经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无损,能工巧匠们在古建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等等,再介绍一些优秀学长的成功事例激励他们。

二、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促进学生学习《建筑力学》的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升学不是目的,就业是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如果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了解和涉及本专业的知识,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建筑力学》对刚入门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教师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此,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尽量把抽象的概念、理论与实际的建筑施工相联系起来,这样既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可选一些实际的工程例子,让学生试着用力学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本来对自己的专业就很期待,当发现这门课程可以用在实实在在的建筑物上时,便能真正体会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自然就会对本课程产生好奇心,有学习的欲望了。

在课堂上,不仅教师可多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现场教学,而且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工程实例,因为只有自己理解的东西才记得最牢固,对知识点的记忆巩固才会大有帮助。例如,讲授压杆稳定时,压杆的稳定性是学生十分难理解的。笔者准备了一些积木,然后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比赛:将积木一个叠一个地垒起来,看谁垒得高。同样在讲到压杆平衡状态的稳定性时,我拿一个乒乓球的三种平衡状态为比拟,即把乒乓球置于脸盆底a、脸盆顶b、水平桌面c并都处于平衡状态。这三种平衡状态是有区别的。小球置于脸盆底a平衡时,用手轻轻推一下,小球在a点附近来回滚动最后又停留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就解释出小球在脸盆底a点的平衡是稳定的。小球置于脸盆顶点b平衡时,若用手轻轻推一下,小球便滚落下去,再也不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解释小球在脸盆顶b点的平衡是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位于水平桌面c而平衡的小球,若把它推到d点,小球就停在d点,它既不会回到原处,也不会继续滚动,而是在新的位置保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做临界平衡状态。这样的实验及设问可以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且概念好理解,记得牢,可以引发思维,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对比中扮演问题的探索者“角色”,使其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增强其信心,提高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篇(6)

1、现行建筑结构抗震(理论)技术存在的错误:世界各国采用的抵抗地震破坏的建筑物体的基本类型,都是以吸收地震能量为主的插入式整体结构(对地球而言),即将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设计为绝对不可分割的刚体插入地球,因而建筑物抵抗地震破坏力的受力分析和设计,就不得不从结构整体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地震破坏力是通过土层和岩石冲击建筑物的基础并直接将冲击力传递给上部结构,上部结构的作用力(荷载)加上地震产生的内力又反作用于基础,因而建筑物基础的强度设计要求,应是地震力和上部结构反作用力的叠加。

地震破坏力是往覆水平剪切力,上部结构的反作用力是垂直于地面的。这样两个方向互相垂直,并处于运动冲击状态的作用力,在一个平面上会交了。地震破坏力以强大的往覆水平推动力,推动着(抓住)建筑物基础做水平往覆运动,因而很容易分析,在这两种力的会交面上,实质上形成了远大于地震破坏力的往覆剪切力。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插入式整体结构中是很难达到实际抗震设计要求的,现在的建筑物一般都是偏于保守的理想设计和建造,因而投资也在大大增加,即便如此,在实际的地震灾害中,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依然是很严重的,进而也无法摆脱和减轻地震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

历史的教训足已充分说明,插入式建筑结构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检验,即似地球为相当好的惯性参考系,又将建筑物体插入地球,形成不可分割的刚体。在过去的年代,建筑物还处于低层范围时,问题还不严重,而在现代化高层、重型建筑中,仍然是采用插入式刚箍捆住内力的结构,在实际的地震灾害中存在着严重的隐患。插入式整体建筑物结构体系在正常情况下,即非地震静止状态,是没有问题,而在地震灾害爆发时,插入式整体建筑物体系的结构受力传力路线明显发生混乱,建筑结构设计的极其重要的力学原则:

(1)、不论在任何情况下,结构的传力路线必须清楚。

(2)、以当地的最不利外界因素为设计依据,如很多地区必须考虑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破坏力。这就是说建筑物抵抗地震破坏的正确条件是:运动中建筑结构内力的传递必须正确、清楚。

插入式整体建筑结构在地震时,将地震破坏力直接传递给上部结构,使上部结构发生摇晃,由于上部结构是刚箍捆住内力的结构,因而在摇晃中产生的巨大能量没有释放点,而被迫返回基础,地震又很快的不断的冲击建筑物的基础,向上部结构输送地震能量。这样上部结构返回的作用力,同基础传来的地震内力发生冲撞,冲撞最厉害的集中点,就是能量集中释放的突破点,也是结构的破坏点,通常都在基础与上部结构的交面上,破坏的形式是剪切破坏,而整个建筑物不是倒塌就是倾斜。

目前,许多国家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案中,已经出现了新的结构,如:美国纽约的42层高层建筑物,建在于基础分离的98个橡胶弹簧上,日本的建在弧型钢条上防地震建筑物,前苏联的建在与基础分离的沙垫层上的建筑物,以及在中国已经获得了美国、中国和英国发明专利权的,刚柔性隔震、减震、消震建筑结构与抗震低层楼房加层结构,都十分成功的应用于工程实践中,都明显的在建筑结构体型上,改变了传统的插入式刚箍捆住内力(吸收地震能量)的结构体系。总之都在建筑设计的结构方面设法摆脱在地震灾害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的插入式刚箍捆住内力的结构体系。其实质都反映了对“似地球为相当好的惯性参考系”为指导理论,所制定的现行抗震硬抗、死抗地震打击设计规范的动摇,本质上也是改变了建筑结构受力体系,而不在似地球为绝对静止不动的惯性参考系了。

1、现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地震场地效应的问题现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根据结构力学和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而来的。结构力学和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将地震破坏力简化并规定为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中的水平运动力,对建筑物的水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硬抗平衡,这一规定实质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

其一:地震爆发时,首先是大地在做往覆水平运动,由于建筑物基础插入大地,因而必然随大地的往覆水平运动而运动,建筑物上部结构也因此被迫运动,但是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运动形式不是水平运动(因而根本就没有受水平的作用),而是因基础在受地震水平力运动中,产生的运动力传递到上部结构,迫使上部结构沿地震受力方向,作反方向S形式倾斜摆动;

其二:地震爆发时的冲击波只有两个方向,而现在所有城市的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是根据城市的道路按东西南北方向和建设的需要各自排列的。将建筑物上部结构视为受水平运动,也只能有30%的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设计受力方向与地震冲击波受力方向相同,而70%的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受力方向与实际地震冲击波的冲击方向,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当地震爆发时,只有少数正好与地震冲击波方向协调一致的建筑物不一定破坏,而大多数与地震冲击波方向不一致的建筑物,自然就很难逃脱地震冲击破坏倒塌的后果。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破坏,主要是对建筑物基础产生的水平往覆冲击剪切力,从而使基础被冲击破坏失去稳定后,造成上部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地震冲击波首先是破坏了基础,而不是破坏上部建筑结构,所谓万丈高楼从地(基)起,就是这个道理。基础都破坏了,上部建筑自然就保不住了;

其三:城市中建筑物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反映在超高层、高层、多层和轻重型建筑之分,而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又以基础深度的差别体现在地震冲击波的大小上,基础越深、越大,受地震冲击波的冲击自然很大,在加上城市地下建筑设施不少(如:地下建筑、地铁、地下大型管道等),都是构成城市地震场地效应发生互相变化的种种直接因素。现行抗震设计中,都没有考虑地下建筑设施的自身抗震,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基础和地基的地震场地效应所产生的严重问题。

2、现行建筑结构抗震桩基设计与地震场地效应的严重问题现行抗震设计中的桩基础的设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端承桩类型,另一种是摩擦桩类型。端承桩是将深层的地基反作用力通过桩传递给地面,构成对上部建筑物作用力(压力)的平衡。摩擦桩是通过桩基础与一定深度的地基土层十分紧密的挤压结合中产生足够的反作用力,通过桩传递到地面,构成对上部建筑物的作用力(压力)的平衡。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两种类型的桩基础在对上部建筑物的作用力(压力)构成平衡的充分条件是:静力荷载,即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成立的。

在端承桩中,端桩是反作用力的顶点,桩身是传递反作用力的通道,桩身四周的土层是给桩身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稳定作用,由此,可以定义:桩端的承载力,桩身的强度是和桩身四周的土层构成了端桩基础的整体,缺一不可。

在摩擦桩中,桩身的强度与桩身四周土层紧密挤压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构成了摩擦桩基础的整体,也是缺一不可的。这两种类型的桩基础在地震爆发时,强大的地震水平往覆冲击波,完全改变了上述状态,使端承桩在地震冲击波中,使端承桩的承载力发生水平往覆运动,不但失去对桩身的稳定,反而对桩身构成了往覆水平冲击,其结果:端承桩不是破坏,就是下沉失稳。随着端承桩的破坏和失稳,建筑物上部结构自然也就处于破坏倒塌的危险境地,而摩擦桩的危险就来的更快了,地震冲击波迫使摩擦桩桩身必须与四周土层与桩基松开,失去摩擦桩身必须与四周土层紧密挤压的必要条件,并且土层对桩身构成水平冲击力,随着摩擦桩中四周土层与桩身摩擦力的解除和改变,桩不是破坏就是失稳,其上部建筑物随之处于时刻会破坏和倒塌的危险之中。

3、现行予应力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严重问题所谓予应力建筑结构,是人为的在建筑结构的主要承力构件中,对主要承力构件中混凝土施加予应力,一般是通过对结构中承力构件的钢筋进行张拉,利用钢筋的回弹力挤压混凝土来实现的。根据对承力构件中钢筋的张拉,与混凝土的先后关系,又可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两大类。

从建筑结构中的予应力构件,到予应力结构的发展,已经有较长的时间了,在建筑结构中应用予应力构件和发展予应力结构的优势,在很多城市的建设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推广和应用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的确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动力学问题需要特别注重,所谓建筑结构动力学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地震爆发时,地震冲击波迫使建筑结构产生振动的动态反应,地震冲击波冲击建筑结构,使其产生的内力在结构中传递,而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的力学模型是:1)予应力张拉两端的固端成支座,是不允许有任何改变的;2)予应力构件或予应力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其构件和结构是不允许发生水平推动,振动弯曲和上下振动的。也就是说,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只有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才能达到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设计的使用要求。因此可以定义: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的安全使用条件,是不能承受任何外力(尤其是地震冲击力)的静力使用状态。

地震冲击波在建筑结构中,将无情的迫使建筑结构中的所有梁、柱、板、墙体等受力构件发生变形,即地震冲击力能完全改变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的两端边界条件,使其构件和结构中的予应力偿失。任何在使用中的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当予应力衰退和偿失后,其构件和结构必然破坏。因此,在地震设防城市的建设中,是不能使用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的。但是,现在许多城市的建设中都使用了予应力结构,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应尽快在地震爆发之前,采取补救措施,否则,后果一定是十分严重的。

综上所述,现行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建筑结构体系,是与地震冲击波相对抗、硬抗(死抗)的捆住地震内力的结构体系。从结构动态平衡的根本原理来分析,这种与地震力相对抗的结构体系的静态平衡在地震中完全破坏了。也就是说,现行的建筑结构体系,只能满足静态(无地震冲击波)状况下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衡。当地震爆发时,建筑结构内力的静态平衡被破坏了。这就是现行建筑结构体系抵抗不了地震冲击破坏的根本原因所在。现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只是加大了建筑结构的刚变,使其增加了对地震冲击力的对抗力(死抗力),没有从结构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去寻求,建筑结构与地震冲击波的动态平衡,建立一个与地震内力相适应(不是相违背)的“释放地震内力的建筑结构动态平衡体系”。

总之,几百年来,人类所推行的静态(加大刚度)的建筑结构体系,违背了地球地震的客观规律。因此,给人类自己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人类为了在地球上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得从根本上解决适应地球地震客观规律的建筑结构体系。因此,一种与地震力相适应的“释放地震内力的建筑结构动态平衡体系”的动态平衡的力学理论的建立,并制定新的建筑结构释放地震冲击波的设计标准(在也不是对抗的标准),将是人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二、释放地震内力的建筑结构体系1、释放地震内力建筑结构体系的理论基础我们从现代地球物理学家关于地球板快运动理论的力学分析中,以及对地震客观规律的不断揭示,更进一步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力学见解,我们认为地球是一个在运动中自身求得内力平衡的结构体系,它有两个阶段的运动规律:

(1)、地球内力的平衡阶段:地球结构体,在自转和围绕太阳周转运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力,在平衡阶段,地表运动处于内力平衡,地球运动处于静止状态,此阶段可似地球为惯性参考系阶段。

(2)、地球结构体系处于内力平衡阶段后,其内力仍然在不断的增加,而地球结构体不能承受日益增大的内力,而在运动中,通过地球板快的运动,地震和火山等形式释放出来,以求得新的内力平衡,这个阶段是地表的活跃阶段。其不断增加的内力将在地球内力集中点释放出来,此阶段可似为非惯性参考阶段。地球内力平衡过程中的这两个阶段,在地球内部不断循环下去,形成了地球生态平衡的必然规律。

人类是在地球生态的环境中生存的,因此,人类必须遵循地球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规律去发展。从人们开始认识到对过去认识的不足,即理论上的不足和错误,又不断的在生活实践中,提高了对地球生态环境的认识,进而不断的揭示自然规律,掌握和运用规律为现代人类和将来造福。应该明确的指出,人类对地球认识的提高和深化,其指导人类如何适应地球生态的科学理论,也就随之进入了更高的阶段。

2、释放地震内力建筑结构体系新技术的应用:已经获得中国、美国和英国发明专利权的新技术“建筑物抗震减震装置”、“建筑物消震装置”和“高层建筑隔震消能装置”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插入式刚箍捆住地震内力的建筑结构体系,将建筑物整体有机的隔离成两个受力体系,这样地震破坏力的传递媒介改变了,由直接传递转化为间接传递。不言而喻,“建筑物抗震减震装置”将大大减少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冲击,反之,上部结构对基础的作用力也大大减小。

新技术的设计依据是以柔克刚的动态平衡原理,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能十分有效的大大减弱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打击破坏。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们在研究抵抗地震灾害方面,都从过去只是单纯考虑建筑结构加大刚度的硬抗(死抗)方式,而向建筑结构隔震减震的方面发展了。原因十分清楚,过去几百年来建筑物硬抗地震灾害方法的不断失败,告诉和启发人们要寻求一种适应地震客观规律的抗震方式。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以柔克刚,才能达到建筑物在地震冲击中的动态平衡,而不被破坏,反之,以硬抗来对抗地震的打击,即以刚克刚设计的建筑物是根本抵抗不了地震的打击的。因为人们设计建筑物的刚度,不可能达到(保证)比地震破坏力还要大得多的程度。否则现代的专家们去研究建筑物的消震、隔震与减震,不就失去意义了吗?

篇(7)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检测;加固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163-02

建筑物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如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在需要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进行评定时,或当建筑物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或对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产生怀疑时,就需要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结构的某一部分或某些构件进行检测。当判定被检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时,就应该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或者拆除。建筑结构试验检测技术是以相应现行规范为根据、以实验为技术手段,测量能反映结构或构件实际工作性能的有关参数,为判断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储备提供重要依据。建筑结构试验检测不仅对新建工程安全性能的评定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危旧房屋的更新改造、古建筑和受损结构的加固修复等提供直接的技术参数。

一、常用检测方法

结构检测工作包括的内容比较多,一般有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构的构造措施检测、结构构件尺寸检测、钢筋位置及直径检测、结构及构件的开裂和变形情况检测及结构性能实荷检测等。我们按所检的结构种类把建筑结构检测方法分为:混凝土结构检测,如结构性能实荷检测、混凝土强度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取芯法、拉拨法;砌体结构检测,如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点荷法、射钉法;钢结构检测,如结构性能实荷检测与动测、超声波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涂层厚度检测、钢材锈蚀检测;混凝土组合结构检测,如钢管混凝土的强度与缺陷检测等。

对某些结构或构件为获得其结构整体承受力性能或构件承载力、刚度或抗裂性能,可进行结构或构件的整体性能的静力实荷检验。对某些重要建筑和大型的公共建筑还可进行结构的动力测试。其中静力实荷检验可分为使用性能检验、承载力检验和破坏性检验。使用性能的检验主要用于验证结构或构件在规定荷载的作用下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和损伤,结构或构件经过检测后还必须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承载力检验主要用于验证结构或构件的设计承载力;破坏性检验主要用于确定结构或模型的实际承载力。对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材料强度目前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是钻芯法和回弹法。钻芯法是在建筑构件上钻取混凝土芯样直接进行抗压强度检验,结果准确可靠,但会造成对结构物局部的损坏,尤其是对重要的结构部位,无法进行大量的检测。非破损法中的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所测定的参数,对混凝土强度来说并不很敏感,测试结果精度不高。拔出法是一种介于钻芯法和非破损检测方法之间的混凝土强度微破损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对结构物损伤极小,又有足够检测精度,尤其是近20年才出现的后装拔出法无需预先在混凝土中埋置锚固件,而是在己硬化的混凝土上通过钻孔、扩槽,嵌入的方法将锚固件置入并固定其中,因此,在己硬化的新旧混凝土的各种构件上都可以使用,适应性很强,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也较高,特别是当现场结构缺少混凝土强度的有关试验资料时,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检验评定手段。但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且受各种因素限制,其应用却不及回弹法和超声法那么广泛和普遍,仍有待于加强对拔出法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

对砌体结构的检测目前主要使用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点荷法、射钉法。这些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法和间接法。前者为检测砌体抗压强度和砌体抗剪强度的方法,后者为测试砂浆强度的方法。直接法的优点是直接测试砌体的强度参数,反映被测试工程的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其缺点是试验工作量较大,对砌体有一定的损伤;间接法是测试与砂浆强度有关的物理参数,进而推定其强度,“推定” 时难免增大测试误差,也不能综合反应工程的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 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优点是测试工作较为简便,对砌体工程损伤较少或无损伤。检测方法的选用应综合考虑结构情况,选用直接或间接或两者综合。

二、常用加固方法

一般所需加固的结构大都存在由于结构自身的承载能力因灾害,如火灾、腐蚀、冻害、震灾或施工质量不到位或功能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的现象,所采用的加固方法多是从提高结构的有效受力面积出发,如加大载面法等减小截面的应力,或者直接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改变其传力途径,如增加支撑法等从而降低结构构件的受力,最终达到加固的目的。

(一)混凝土结构加固

1.加大截面加固法。又称外包混凝土加固法,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采用同种材料即混凝土和钢筋对工程原结构进行加固补强的一种施工技术。具体实施过程为:打掉原混凝土结构的棱角,将混凝土表面残渣清除干净、凿毛、开槽,新增钢筋采用焊接等方法与原结构钢筋连接,再吸尽灰尘,喷涂水性环氧混凝土界面剂,并在固化剂固化前浇筑混凝土。其技术要点就在于用钢筋混凝土来增大原混凝土结构截面面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为目的。该方法工艺简单,技术成熟,适用于梁、板、柱、墙及一般构筑物混凝土的加固,但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会有一定减小。

2.外包钢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四角包裹角钢加固,角钢之间用扁钢焊接牢固,并在钢与混凝土间隙灌注环氧浆液使两者粘结牢固,达到后加型钢与原结构共同承受荷载的效果。特别适用于需大幅提高承载力而又不允许增大截面积的结构。但增大用钢量,并对使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3.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是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或型钢撑杆对结构构件或整体进行加固的方法,特点是通过预应力手段强迫后加部分的拉杆或撑杆受力,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并降低原结构应力水平,致使一般加固结构中所特有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得以完全消除。适用于大跨结构或高应力、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但在无防护情况下不能适应于温度大于600℃的环境中,也不宜用于收缩徐变较大的混凝土结构。

4.贴碳纤维布和粘钢加固法。该方法施工作业量小,速度快,对生产、生活影响不大,尤其是加固后对结构外观和建筑净空没有明显影响,纤维材料还具有耐腐蚀、耐潮湿、几乎不增加自重、维修简单等优点。但加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粘贴手法和操作水平。粘钢法多用于静力作用下的潮湿环境中的受弯受拉构件的加固;粘贴碳纤维布适用于各种性质的混凝土构件。

其它的加固方法还有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全焊接补筋法、预应力套箍加固法、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法、绕丝加固法、局部修补加固法等。

(二)砌体结构加固

1.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法。采用在砌体两侧表面设置钢筋网片抹压聚合物砂浆的一种裂缝修补方法。即铲除墙面的旧抹灰层,剔凿灰缝砂浆10mm深,清除墙面浮灰洒水润湿,采用专门工艺固定钢筋网片,抹聚合物砂浆。这种方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但提高承载力的效果不是太突出,适用于一般墙体的裂缝修补。

2.钢筋混凝土销键加固法。采用在墙体裂缝处骑缝开凿竖向条带,条带内配置钢筋,用高强无收缩浆料将条带灌实,从而与墙体形成整体,使墙体截面承受剪力的能力得以恢复。该方法一般与钢筋网水泥砂浆加固法同时使用,通过条带内伸出墙面的拉接筋形成整体效果。

3.扶壁柱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种,虽然工艺简单,但难以满足抗震要求,多用于非地震区域。

其它加固法还有如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等。

(三)钢结构加固

如改变结构计算简图、加大构件截面、加强连接法、裂纹修复等。

结构加固中需根据实际条件以及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加固方法。

对于混凝土结构,在选择加固方法的同时还需选择相应的配套技术。其中施工技术一般有:

1.托换技术。该技术系托梁或桁架,拆柱或墙、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的概称。托换技术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

2.植筋技术。该技术系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3.裂缝修补技术。该技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起因、形状和大小,采用不同封护方法进行修补,使结构因开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复,主要适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类裂缝的处理,但对受力性裂缝,除修补外,尚应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一是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该技术系指通过恢复混凝土的碱性或增加其阻抗而使碳化造成的钢筋腐蚀得到遏制的技术,目前这一技术还不够成熟。二是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是指采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喷砂方法、真空吸尘方法、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油迹、残渣以及其它附着物的专门技术。

三、结语

在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是建筑工程的头等大事。建筑结构检测、加固的设备在日益发展,同时,结构的问题也经常表现出个性特征,因而检测、加固方法也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灵活的运用检测、加固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固施工重视施工检测,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申俊红,郭晓辉.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