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
时间:2023-09-05 16:31: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语文教师;教学改革
Abstract: “The 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Its Teaching Theory”is the key course of primary educa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should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demands for teachers, but also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mbination and the connection of pre-service education and in-service teacher development. As for the discipline aims, we should not onl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teaching ,but also cultivate the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of students. As for the discipline contents, a complet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cluding main courses, selective courses ,practical activities, research topics and academic activities so as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As for teaching method, it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primary Chinese, and coustrust a teaching mode with reflective practice as the core;as for teaching assessment, it should serve the in-servi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imary Chinese teachers.
Key words:Primary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Chinese teachers; teaching reform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并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据
在构建与实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以如下理论与现实两方面的因素为思考基点。
(一)理论依据
1.深入研究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学科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变与发展,洞察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状况与走向,以便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贴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并体现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2.深入思考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所发生的变化,针对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构建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以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具有能够胜任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任务并能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教师基本素质。
3.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长期性的角度上,兼顾职前教育与职后专业发展,将职前教育置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中进行整体考虑,在职前奠基阶段的本科教育过程中,准确把握应使学生获得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奠定怎样的专业发展基础,以便打破原有的终结式培养模式与思路,体现出课程的基础性与发展性,使师范生既能应对现实挑战,又具有发展潜力。
(二)现实依据
1.从课程取向上看,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法课,仍未能走出终结式培养的基本模式。表现为:往往以理想状态下完美型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尤其是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素质)为终结性的培养标准,而很显然,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四年的奠基阶段是不可能达成的。这一课程取向源自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认识上和理解上的不足,其后果是:在不断的技术性模仿与训练中、在严格的理论识记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中,师范生虽然暂时成为了合格的知识传递者甚或教学能手,但从长远来看,后劲往往不足。其原因是,这种急于求成的终结性培养模式导致了那些对于教师发展而言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过程中的失落,诸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研究能力等。
2.从课程内容上看,现有教学法课,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逻辑性、理论知识的学术性,过于注重规律与原则的教学,从而使课程封闭于固有的理论体系中,走进了枯燥、陈旧、繁琐的、理想层面的象牙之塔,远离了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本身。如此去武装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等同于以整齐划一的方式训练教师的思维与教学行为标准,其结果自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实践性知识、创造性、决策力的极其缺乏。尽管他们也许能够遵照相关的原则与规律进行教育教学,但他们所具有的是遵照执行的教学观,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而不大可能成为创造者,所进行的语文教学也往往会走上固定僵化之路,鲜有活力。
3.从课程实施上看,现有的教法课,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漠视了对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淡化了学习者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感悟和实践环节,而在评价上又过于关注固有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这里隐含着一个错误的认识,即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娴熟掌握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教育实践,但事实上,教育教学的理论却恰恰产生并发展于教育教学实践本身。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为重传递轻研究,重理论轻实践,重统一要求忽视个性发展;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动力未能得到真正唤醒。
基于如上思考,我们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从目标到内容上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调整,从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改革与思考,力图充分体现出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以期能更贴近当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现状,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以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为其主要研究内容。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师范生对小学语文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具体表述如下。
1.培植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兴趣,会做经师,更为人师;
2.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悉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能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学生情况、教育条件等选择、利用、开发相应的课程内容与资源;
3.深刻理解小学语文课程对儿童发展的多元意义,掌握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4.充分认识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特点,了解并能够辩证分析针对如上教学内容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了解小学生学习如上内容时的心理过程并能据此进行合理的学习指导,能够对如上五种教学内容进行独立的教学设计;
5.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如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备课编写教案的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与课后反思能力等,具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扎实基本功,如语言表达、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
6.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内容及方式,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评价内容、选择恰当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评价,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讨论与评价;
7.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科研的意义,培养师范生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使其具有日后在实践中发展的潜能;
8.了解本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状况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内教改的新经验、新观点、新趋势,激发师范生参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愿望。
在上述目标的达成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师范生未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学科理论与技能;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教育理论的熏陶、实践与反思能力的养成以及语文教育研究的尝试等,使其具有运用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诸多问题的能力和专业发展潜能。
(二)课程内容体系
为达成如上课程目标,我们所构建的学科课程体系由以下内容构成:学科主干课、学科选修课、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这四块内容作为整体的课程体系,贯穿于大学阶段的二至四年级。见下表。
1.学科主干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旨在使学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并具备基本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和教师角色意识。主要内容为:(1)小学语文课程沿革与发展;(2)小学语文课程目标;(3)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4)识字与写字教学;(5)阅读教学;(6)作文教学;(7)口语交际教学;(8)语文综合性学习;(9)小学语文课程评价;(10)小学语文教师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在学习“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根据相关理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自身特点等进行独立、有创意的教学设计能力,并通过微格训练的形式,强化学生相关的教学实践技能。主要内容:(1)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案例的比较分析;(2)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并编写出教案;(3)分组进行微格授课,师生点评,并进行比较与反思。
通过如上两门主干课的学习,可以奠定学生初步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和真实情景下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2.学科选修课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和解释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心理机制及其与课程、教材、教法、学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的改进、学法指导等提供心理学依据。
“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方法”:为培养“研究型”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导引。
“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专题研究,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对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引领学生能更好地识别、理解、把握、处理好小学语文教材,并具有初步的编制语文教材的能力。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整合并加深学生头脑中相关的理论认识,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识字与写字教学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指导”“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等:均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基础,对不同内容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拓展性的专题研究,既关注教育教学的现实本身,又关注当下课程改革及前沿理论的发展,以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对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独立思考和准确把握。
通过如上课程的选修,学生至少能在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多个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拓展,并具有较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能力。
3.教学实践活动
教育见习:2周,安排在2年级第二学期。主要内容:(1)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并写出书面报告;(2)至少听4节语文课并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感受;(3)将自己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感受、疑问与思考形成书面报告提交。见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对语文教育教学形成直接的体验与感受,并产生初步的思考,以为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奠定必要的感性基础。
教学模拟实践:集中安排在“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学科主干课上,以微格训练的形式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确保每位同学都能经历一次以上较为成功的模拟实践。这种模拟实践也可根据教学情况在其他课程中进行。
教育实习:8周,安排在4年级第一学期。主要内容:(1)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整体把握语文教学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2)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起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3)至少听12节语文课,讲8节语文课,并能相互评课和独立进行课后反思;(4)能通过不同方式发现小学生语文学习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宝贵经验,也能发现其中的不足或困惑,并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或毕业论深入思考和解释。教育实习活动要达到如下目的:为师范生从大学到小学、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从“准教师”到“教师”搭好桥梁、做好衔接,如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整合、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获得、教师角色的转化与确立、真实教育环境中自身内部冲突的发现与解决等。这一过程不仅是理论向实践的回归,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与跨越过程。
“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1]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质量,直接影响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效果,更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和走向。
转贴于 4.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
小课题研究:主要分布在3—4年级。一方面,鼓励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或将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提供给学生。我们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并经历一次研究过程,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于过程的指导和研究意识的激发。
毕业论文撰写:相当部分学生在理论的学习、实践后的反思或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会选择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题目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学科教师将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全程指导。
学术讲座:贯穿于1—4年级。邀请一线教师或相关教学法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现实关注,强化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拓展学术视野,培植学习与研究意识。
语文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将使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充足的发展潜能和发展动力。
以上学科课程体系的四块内容是彼此衔接、相互渗透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它所追求的是:培养以整体形式而存在的、不断生成与发展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应当具有良好的语文教学观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一定的实践性知识以及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的良好意识与潜能。就此,我们一方面要强基固本、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引领导航、提供持续发展之动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前已述及,以往的教法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和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我们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开放性与创造性、研究性与发展性为基本准则,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微格训练、实践与研究活动等结合起来,进行了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革。
(一)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课程从封闭走向开放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并最终指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因此它不能仅存于大学课堂和书本之中,而应建立起与现实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不应仅以固有的、封闭的理论形态而存在,而应在丰富的、动态的语文教学世界中获得解放。
这就要求:第一,从事本门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有较为深入而全面的了解,并掌握足够量的教学案例,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与研究;第二,参与本学科课程教学的不仅要有大学教师,还应有工作在一线、具有丰富的感受与实践经验的小学语文教师;第三,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现实情况,并对有代表性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就此,我院师生定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走访“基地校”,深入到课堂和教师备课小组,了解小学生语文学习状态和教师教学情况,我们也常常邀请小学语文教师到我院进行说课、讲课,并进行课后交流。在这些交流中,建立起了一种互动互助的共同发展关系。这样做一方面使我院师生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教与学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培植了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意,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本门课程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理论的象牙之塔中获得了现实的解放,教与学开始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身正是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摇篮。
(二)强化发展主体的参与性,构建以反思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相应环境下的主体自我发展,职前教育阶段理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发展意识,培养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为此,必须重新认识过去那种“理论必然决定实践”的理想假设,改变以“理论灌输”和“教学技能的机械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师范生由“被规范、被加工者”发展成为自主性凸显的“主动发展者”。
1.语文教育观念──从灌输、传递走向建构与生成
毋庸置疑,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基础性知识、理论与观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重要的,它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问题是,如果这些知识、理论与观念不是“被传递”和“被灌输”的,我们该怎样促成学生的内发性需要,“使其内化成为师范生所认同的教育理念,为其专业行为提供一个理性支点”[2]?我们认识到,教育理论只有真正唤起教育实践主体内心的参与、价值的认同和精神的再生,真正引起其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深层思考,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那些直接的告知和给予往往是徒劳的。因此,本学科课程不应是一套原则规律、操作规范的照搬,我们所应关注的是师范生主体内部教育教学观念的建构与生成状况和他们对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而不是知识本身。
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做法是:以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直接观察与体验为学习基础,以知识理论的讲授和探究为主线,以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含模拟实践与真实情境中的实践)为主要形式,通过三者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主体语文教育观念的建构与生成。具体说来,就是要打破纯理论、单方面灌输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将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将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辨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行动中的实践反思相结合,广泛采取除自学和必要的教师讲解之外的更加丰富的教学形式,如现场观察、案例讨论、教育调查、合作研究、教学实践等,以便创建一种以教育主体的自我建构为中心、多种教育形式交叉互动的教学情境和教育过程,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内隐的语文教学观念的确立,在不断地感悟、学习、实践、反思、修正过程中,促成他们头脑中有关理论知识的整合、认同与建构,实现个体教育知识与观念的统整与提升。
2.语文教学基本技能──强化与更新
语文教学技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学科教育学的有关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高师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3]职前教师教育阶段要切实加强师范生未来工作所必备的教育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他们步入职业生涯提供必备的专业支持,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情况,对这些基本技能进行适当调整与更新。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第一,明确语文教学基本技能的内容。包括: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如朗读、演讲、沟通、文字(含网络)信息的搜集与处理、三笔字等;基本的教学能力,如教材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编写教案能力和教学实施(导入、发问、强化、组织调控、作业编排与辅导)能力等;另外,还要求学生能具有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第二,制定基本技能训练的质量标准。语文教学基本技能是在四年的职前教育阶段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入学阶段我们就把相应训练内容所应达到的最低标准提供给学生,使其能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根据自身情况择期参加学院组织的达标测试,四年内要完成所有基本技能的达标。第三,建立科学的技能培训机制。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学生主体在一定的理论引导下通过自主训练与切身实践而达成的。因此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给学生以必要的理论指导并安排相对集中的微格训练。同时,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指导也体现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总之,“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4]而在职前教育阶段,我们应给予必要的加强,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语文教育教学技能的小学语文教师。
3.实践、反思与研究能力──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育理论促进教育主体的建构和提升不是直接实现的,而以实践为中介。“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5]而“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6]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并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建构与生成,促进职前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
我们认为:一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二要尽可能多地采取案例教学形式;三要增加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强调反思环节;四要组织各种针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实状况的研究研讨活动。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直观体验和认识,是学习本学科课程的感性基础。因此在学习本学科课程之前,我们安排2—3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小学,深入课堂,接触小学生和语文教师。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对当前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基本状态有一个全方位的直观了解,另一方面也会促成他们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些初步思考,从而唤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自觉并培植起初步的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意。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分析与讨论,缩短了理论教学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而且,伴随着一个个鲜活案例中所隐含理论与基本原理的被揭示,学生头脑中有关小学语文教学的观念也进行着不断地重构与生成。不仅如此,它还能增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增进解决小学语文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以微格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模拟教学实践,要求师范生能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独立分析,并根据相应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在模拟实践过程中还要体现出相应的教学理念,并接受师生的质询与评价。这是对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过程,也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
真实情境中的教学实践是学生语文教育观念的全面展现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进一步整合与修正过程。至关重要的是,要切实加强指导过程,强调时效性,以使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能基本建构起职前阶段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并进一步丰富实践性知识。
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为大背景的各种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职前教育阶段始终,但集中安排在三、四年级。这种反思与研究是基于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一般以小组形式在学科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的则与学生自己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进行。这个环节能较好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研究经验。
以上几个环节构成了本学科课程的“实践—反思—研究”系统,这一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拓展、改造、提炼和唤醒着师范生原有的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实践性知识和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实现着教育主体的建构与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关注的是:第一,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许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以及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7]而实践性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这一环节才能得以建构,诸如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信念、教育教学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学过程中的情景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第二,反思与研究能力的加强。我们认识到,教师发展的动力不在于学会怎样去运用新的理论知识,而在于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这是由小学语文教育的复杂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所决定的。而只有对教学实践本身的行动研究才是创造与发展的源泉,它也就成了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基础和成为一名创造性教师的必要条件。
4.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封闭、独立走向自主、开放、合作
我们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能仅仅靠“外塑”的形式去达成,而“要从一种外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灌输’或‘训练’转变为一种内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发展’。”[8]这就要求本学科方向课程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环境,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学习内容由封闭变开放,学习形式由独自状态转变为更多的合作形式。这种自主、开放、合作的学习形式其益处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可以养成基于不同背景的思考与研究能力;可以培植学生的怀疑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教师职后进一步发展所应必备的基础。
(三)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使评价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教学评价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往本学科的课程评价在内容上重在考查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知识和教学理论的掌握情况,在评价的方法上以书面闭卷考试为主,而评价主体又较为单一。这种关注了终结性而忽视了过程性、关注了现实性而忽视了发展性、关注了内容的固定性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意与创造性的评价方法,很显然不利于职前和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此,我们认为:第一,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评价学生对有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的掌握情况,更要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同时,要把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兴趣和在学习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以及完成各种学习、实践任务的质量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二,评价形式与评价主体多样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期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书面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对学生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李·S·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王幼真,刘捷,编译.比较教育研究,1999,(3):36—40.
[2]阮成武.小学教师养成方式变革与初等教育学课程使命[J].课程·教材·教法,2002,(2):65—68.
[3]罗雅萍.关于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49—53.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8.
[5]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45—48.
[6]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11):49—52.
小学语文教育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必然以社会文化的变革为基础。[4]小学语文传统教育的旧思想和理论能否顺利地退出历史舞台,新思想和理论能否成功地进入主渠道,主要取决于与新教育理论和思想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的积淀程度。因此,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只有深化政治领域的改革,摒弃权力裁决一切的机制,创造有利于创新和培养人才的宽松环境,真正做到个体精神的自由发展,才能促使原创的生成和思想大师的出现,最终保证课程与教学改革到达成功的彼岸。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缺乏必要的反思。中国的崛起需要培养时代新人,而新人的培养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新教育改革和新教育的创成需要全新的理论和思想指导。然而,我国教学论是引进西方理论而来的,并且一直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实践检验,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不足与缺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在继承其优点的同时也接纳了它们的缺陷,这些不足与缺陷经过长期的实践积淀,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巨大的惯性张力,严重地阻碍着新课改的实施。例如,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如同流水线一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与爱好,把教学过程变成了机械刻板的程式,使小学生丧失了成长的活力,最终扭曲了教育的本真含义。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反思,难以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与困惑、矛盾与冲突,导致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舒尔曼和舍恩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反思实践”理论,强调指出: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是学科知识,也不是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简单相加而成的知识,而是一种融理念、行动与个体选择性行动于一体的反思实践。
教师的反思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的远期效果,不要以阶段性学习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对学生的反思,应从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思维创新、有利于语文素养整体提高的角度进行。因此,教师只有对“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为其课堂教学行为提供实实在在的理论支撑。实质上,语文教学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可见,语文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语文教学反思模式是教师反思问题的思维形式,我国语文教学反思目前尚无固定的模式可循。根据其思维逻辑的不同,我国著名教学反思研究者熊川武教授结合国外教学反思模式的三种基本类型,即“埃拜模型”反思模式、“爱德华兹—布朗托模型”反思模式、“拉博斯凯模型”反思模式,进行风格比较以寻求适合我国“本土化”的语文教学反思模式。[6]
当下教育环境难以扶持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绝不仅仅是教育界内部的事情,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给人们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思想和考试文化的烙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化社会,学生择校、就业都由考试成绩决定,考试由此具有管理功能、心理调整功能,同时又对中小学的办学具有引导功能。考试不仅是考生的事情,同时也是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事情。它不仅呈现出稳固的地位,而且对任何不同的声音都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性。基于此,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特别是在课程改革没有建立与预期完全相适应的考试制度时,必定会造成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缺乏必要的、广泛的社会支持。在我国,现在的学校系统以及教学大纲等几乎都是源于国外,在规定的时间里要通过一定的考试,学生家长不可能希望如同新课改倡导的那样,让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学习。同时,新课改理论对活动、游戏之间的互动是模糊的,并且在实践中更容易走样,这对于视正规教育为子女前途命运的家长来说,显然会引起反感。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家长的希望和梦想。考试不仅是在考孩子,更是在考家长。许多家长并不希望进行所谓的新课程改革,他们认为改革就意味着风险,成功了皆大欢喜,如果失败了,国家只把它作为一次教训,而孩子的前程就可能毁于一旦,他们不愿拿自己孩子的未来做实验。[7]
为此,家长对新课改难以发自内心地支持。小学语文教师资源储备欠佳。新一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技术层面的简单调整,而是全方位的范式转换,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深层次的文化观念的调整、思维方式的改变。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文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使教师将新课改完全与应试教育对立起来,对传统教育不是采取扬弃而是采取简单抛弃的态度,使新课改失去了生存的文化之根,造成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多停留在形式上及浅层次的相关层面上,对课程的某些理念的理解片面。由于对新课改认识片面、理解肤浅,导致教师不仅缺乏自主的、恰当的方法,而且缺乏对课程教材的处理能力。新课程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即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适当地运用激情可以感染学生,可以传递给学生。没有激情就没有探究,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这就需要教师摆脱那种单调、死板、僵硬的教学风气,以及敷衍了事、不敬业的工作态度。为此,教师要从源头上转变教学态度。只有教师的教学态度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才能得到彰显。教师教学态度的转变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由旧到新的过程,它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教学态度的强度转变,或称一致性的转变,即原有教学态度的方向不变,只是改变了教学态度的强度(加强或减弱)。二是教学态度的方向转变,或称不一致性的转变,即以新的教学态度代替旧的教学态度。如对课程改革由反对变为拥护、由消极变为积极、由讨厌变为追求等。[8]
借鉴与创新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国外的教育理念能够在其产生的土壤生存和发展,培养出理想的人才,对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就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而言,引领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思想及理论的创新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扎根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土壤层中。只有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状况、文化程度了如指掌,才能把握小学语文教育文化土壤层根系的涵养。否则,就不可能产生引领本土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思想。第二,必须有思想和理论创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制。思想和理论的产生除了要有生发的土壤层,还要有思想和理论成长的外部环境,最主要的是家长、教师、学生对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的包容度、认同度。小学语文新课改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文化,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就必须走与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相融合的道路。因为任何新文化不论多么新,都是对既有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成分的继承和放大。漠视了继承所蕴含的生存意义,它不仅没有根植于传统教育理论中,更没有根植于新课改的思想和理论中,这就必然导致新课改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了继承就不能生存,而没有了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因此,在借鉴国外理论时,必须根据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适合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土壤。创新小学语文教育理论应是当务之急,也只有做到将国外教育理论与本土文化有机融合,使其适应本土的教育状况,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和创新是对国外教育理论加工的两种形式,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是为了发展,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使外来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为了发展。借鉴与创新两者都是手段,都服务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这个目标。塑造学生个性,确立现代学生观。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是合理的和必然的,它是由个体、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因为学生的差异既是教育之基础,也是学生发展之前提。发展作为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缺陷及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缺陷及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就是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接纳、宽容学生的错误,并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学生也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每个小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教师要把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作为其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给学生自由想象与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的发展。当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也决定了教育的多元化,教育应发挥其社会职能,为社会培养多种类、多层次的人才。为此,新课程要有利于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创新等过程,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方法,体会探索过程,体会自然、社会、人类生活与自我成长的联系,实现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教师应改变观念,重新对人才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学生作出科学的评价,重视评价的多元性、发展性、全面性、综合性。更新价值取向,转变学业评价体制。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它强调教育与时展以及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评价的目标应该是新课程所要求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改要改变单纯的以知识掌握为目标的价值倾向,改变以纸笔为检测手段的考试,要不断突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考试的内容应该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必修的全部内容,不仅仅强调书面考试,更应该强调实作考试。书面考试和实作考试两者要相辅相成,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评价制度侧重于知识的掌握,使得记忆型学生可以取得高分,这种“以分量才”的评价标准必然误导学生“分数挂帅”,忽视智力的全面发展。考试应当强调实作考试,以考核小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新知的能力为主,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考核成绩,以激励小学生开发潜力,另外要做到纵向探究和横向拓展相结合,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变通性和流畅性。引导学生纵向探究,就是启发他们在学习中或追根溯源、探究事物的起因,或沿着原先的思维方向进一步探求,深入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这样做,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使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向纵深发展。而且,从多方面寻求答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触角伸向更宽更广的未知领域。灵敏迅速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找出最佳的思维结果,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维方法,缜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流畅性。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育研究型人才。当前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般的教师素养,更是教师的教育智慧。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者,对孩子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反复探究生发智慧。史密斯(CochranSmith)将教师搞研究定义为:“教师对学校和课堂工作进行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是教师与研究者、教学与研究的统一。”[9]因此,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发展专业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智慧的生成。智慧是个体在知识、经验和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灵活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变化的一种创造性能力。教师智慧的培养需要不断地教育和提升。教育智慧的渗透体现在教育活动中,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创造性地驾驭,敏锐地反应和灵活地应变,是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10]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智慧,要求改变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本位观念,改变教师仅仅学习知识的传统做法。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必须是注重智慧生成的培训,有智慧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具有创新性价值的人才。这种智慧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其核心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保持不断进取的态势。小学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科学研究,而且从理论上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理论的学习,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学者Buckingham(1926)认为:“教育研究不应该是专业人员专有的一种领域,而是一种态度。”
【关键词】语文教育;教材;自主学习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品性培养方面占据重要的位置,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完成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培养目标。
一、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存在不足
(一)学生语文课堂接受度较低
首先,在同一个班级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资质以及生活环境不同,因而学习的状况也是各异的。有的学生个人性格和家庭素质培养教育上面相对重视,课堂上素质培养教育效果就比较突出,而有的学生在平时生活环境中即忽视素质培养教育,造成课堂语文教育难以收获成果。
其次,学生对待初中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很多学生普遍反映初中语文比较枯燥,其主要原因是初中语文知识点较为细碎,且都比较形象直观,很多语文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出较强的理论性,因而略显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例如教材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划分辨析中,对于初中知识基础而言就比较难以理解。
(二)教师未能充分展现教材作用
以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初中语文教材往往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从而造成了死板、呆滞、枯燥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而课堂的素质培养效果也极差。教材没有能够灵活运用,老师也没能够利用教材与学生实现互动。例如,以往教材提到培育“四有青年”,而教师只能照搬概念,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实例作为例证。
(三)学生与老师课堂互动不明显
初中语文素质培养教育来源于现实实践,同时高于实践。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生与老师互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上主动学习,课下积极反思、实践。
二、提高语文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建议
(一)创造性地分析和使用教材
教材是较为规范的语文教育学习材料,是学科内容的最重要的载体,限定了学习的内容和范围。广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教科书在数十年的修订改进之后,已经拥有了较好的学术水准和公信力,生动直观、文字精练,为学生提供了规范表达的了科学示例。
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文本,寻找本节课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寻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好教学步骤。例如在“权利与义务”课堂教学中,教师准备好现实生活中学生贴切的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案例,使学生生动的理解。
(二)创设语文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中小学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语文教育从生活中走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素质培养教育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口,与教学情境、材料以及课件的互动,有目的地将语文教育问题提炼出来,挖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例如在教材的“逆反心理”教学中,指导学生编排课堂短剧,在娱乐中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教育。
(三)倡导自主型学习和研究型学习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者逐渐变为引导者,更多的是在教学普及的任务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开放性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得以拓展和发散。自主型学习要求教师大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思考品质和性格,习得求是、创新的语文教育学科精神。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研究型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提出一个研究问题,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发现,且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信息检索、搜集、分析的能力,为大学阶段大量的自主语文学习做铺垫。在教材的“正确认识自己”学习阶段,通过设计以系列问卷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培养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重视课堂交流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很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讲,要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首先,不要让学生产生压抑感,平和的氛围有利于他们提问;其次,教师要设置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第三,在提问的技巧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就是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有提问的习惯,有提问的技巧。语文教育学领域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年那些比较新奇的概念肯定会有很多疑问,学生的这些疑问很大程度上会刺激学生不断地开拓自己的知识面,让他们素质培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五)有效的课堂教学反思性评价
教师不仅要信赖与教材,还应通过学生的反馈、同伴的互助、专家的指导等形式,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学生的协调发展作教学有效性的目标,把教学的高效益作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让课堂的有效性成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的主旋律。
结论
总之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活动过程,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教材,教师素质,等等方面分析如何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教师体现出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更广阔的人文关怀,也需要整个教育体系都向前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玉红.做高效课堂教学的践行者[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7)
[2]王瑞雪.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策略
教师职业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所谓的语文教师专业化,在笔者看来,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语文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语文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对于设备落后,经费、师资、等各种客观条件受到严重的限制的农村小学语文专业来说,健全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十分必要。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1.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的问题
(1)学历低、知识单一、综合适应能力差。学历层次偏低,教育观念比较滞后,对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缺乏深刻的理解;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知识陈旧、老化。有些教师综合适应能力差,教育方法比较落后,教育创新能力不够,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力严重缺乏;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技能较差,研究意识淡薄。(2)存在大批非语文专业教师。存在大批的非语文教育专业教师教授语文课程的现象。这是现行的制度和政策造成的,对于这批教师我们更应该积极引导,促使其向语文专业化发展。(3)自我发展意识较弱。现在有很大一批小学语文教师缺乏自我发展意识,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他们没有形成学习型教师的意识,只想着在农村平平淡淡地教书,直到退休。
2. 现代教育的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因而,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燃眉之急。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是互促并进的,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自然需要教师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和热情地投入,但同时,这场教育变革又引发了教师理念的转变,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与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近几年来,我一直在试图探索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现表述如下:
1. 多练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石
(1)勤练“三字一话”基本功。“三字一话”作为传统技能必须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是必备的条件。并且在小学语文新教材中,就有“口语交际”这一新增的内容,包括“即席发言、讲演、交谈、采访、讨论、辩论”等几种口语式样,这样,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普通话水平,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2)巧练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基本功。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就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因为它不仅是要语文教师喜爱语文、擅长作文,还需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在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应该都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底气十足地走向学生,走向语文课堂。
2. 多读书——造就博学而有灵性的教师
有专家指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每年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00万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他的成功是: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是如此。可以说,读书是语文教师走向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1)读什么。我们要读经典:文学经典、教育经典。力求做到中西兼顾、古今兼顾、人文与科学兼顾。我们要在开学初就制订阅读计划,以期丰富自身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走向语文专业化。(2)怎么读。诵读是读书的一个重要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书中内容,不仅是理智的了解,而且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告诉我们读得多了,反复地读,那么这些东西逐渐就成为你的语言的一部分,也成为你思想和生活的一部分,那个时候你就真正地融会贯通,真正地让自己的语言、思想和情感丰富了起来。(3)读后感。我们教师读书就应该边读边思,“批注式阅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我们鼓励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有所感悟,就在字、词、句、段的旁边写上简短的批语,及时记录自己的点滴思想,把点滴疑问或不同的见解表达出来。我们要鼓励教师摘录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句子或观点并对此发表评论。
3. 多思考——在反思中迅速成长
多思考主要是指教学上的反思,教师的反思不仅可以针对某一教育事件、教育行为,包括具体的一堂课,也可以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判,这是一种持续实践过程的反思。以一堂课为例,我们在这堂课的设计、执教和教后可以进行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和行动后反思。(1)行动前反思。我要实现一个怎样的教学目标?我设定的这个教学目标合理吗?它有没有损害学生的发展?我清楚这节课的目标和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吗?我这样教能实现教学目标吗?(2)行动中反思。在新课程背景下,自己追求的理想课堂是什么?我真正关注学生了吗?知识是我直接“给”,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组织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吗?我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我的课堂是否焕发出生命和活力?(3)行动后反思。我觉得这节课是长了还是短了,为什么?有哪些地方比我预期的要好些?我的讲解是否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的提问学生感兴趣吗?对学生富有挑战性吗?有哪些地方比我预期的要差些,为什么?
教师只有增强反思意识,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须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我们教师要养成的是一种研究的习惯,一种反思的习惯,不断思考自己的精彩与失误,这是专业化教师的必备素质。
4. 多实践——打造精彩的舞台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学习了理论,必须要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实践。
(1)课堂就是教师实践的主要阵地。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课堂就是教师实践理念、训练技艺、展现才华、彰显师德、体现自身价值并引导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成长,从课堂开始,又服务于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每一堂课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和态度。因此,教师的生命力在课堂。(2)与课外综合活动相结合。课外活动包括各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外阅读、课外辅导、家访等,是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
5. 多交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任何职业中,团队协作都是获取进步的最佳途径。所以,我们提倡安排了各种活动,积极倡导鼓励团队互助共享,因为浓厚的氛围必能逼人潜心学习、催人静心学习,最终成为一种专业需要。方式如下:
(1)读书沙龙会。每月一次,每次都请几位教师交流他们近期读书、读文章的心得体会。通过这种形式方式,能开阔教师的读书视野,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2)教学反思日记交流会。当教师把自己长期探索出来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升后,就不能再让这些经验、金点子“养在深闺无人识”,可用教学反思日记交流会这种方式,让他们交流创新做法,碰撞思想火花,实现资源共享。(3)利用网络交流共享。例如学校成立了QQ群,教师们在这里谈学生、聊教学、交流个人的观点,也用QQ群进行评课,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有的教师还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将学习、研究、教学的经验和心得都记录在里面,并邀请同行来参与自己的博客,相互交流,共同探讨。(4)采取大取经的做法,加强校际交流和学习。可以在校领导帮助下,联系本市几所语文教学有特色的学校,派出一批教师外出取经。让这些教师学习带教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本领,并把学到的东西及时消化吸收,作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教学中去,同时作为共享的资源向其他教师辐射,以点带面,营造教师积极向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总之,要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首先要鼓励教师积极读书,吸取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然后倡导教师把新的理念转变为新的教学行为,不断实践,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切磋,通过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分享经验,研究问题,最终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走向专业化。
参考文献:
[1]郑慧琦.做有思想的行动者[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17-01
走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研究的领域很多,其实我们的主战场就是教育教学,放眼《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得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如《画家和牧童》分角色表演),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如《赠汪伦》问题研究),变“课堂权威”、“话语霸权”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如《匆匆》的文本对话)。由此,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有一个学生没读完,老师也会耐心地等待他读完,甚至把话筒对着他,把他(她)的朗读声扩出来予以鼓励。这真正是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凸显了教师的人文关怀,我的认识人文关怀就是本文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可行性。
回想自己,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时,常常是少数学生还没读完,我就拍手或在黑板上写上“T”,这些学生就只得放下书来,就是有个别学生读兴正浓,想坚持把书读完,也在周围学生“善意”的提醒下闭嘴了。两相对比,真是令人汗颜!我带的是低年级语文,虽然我学过儿童心理学,也了解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知道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差,我们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心理,要想方设法地开展教学活动,调动他们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激发学生人人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虽然也能采用一些方法,如游戏呀、运用多媒体呀,但却由于种种原因常常简单化,单一化,往往用教师的权威强制学生参与学习。如杨淼文《四个太阳》:学生合作互查,开火车查,哪个生字爱错找出来再查,教师报学生举字卡查……就是教师报,报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有直接报生字的,有报偏旁的,有报字的结构的,有报字谜的……总之,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多种角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将检查寓于玩字卡的游戏当中,学生学得既主动,又愉快。我想,教师多动一下脑筋,学生就多一份收获,作为教师,学生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是干脑力劳动的,如果不尊重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如果不动脑为学生做好服务,我们真的将愧对“教师”这一称号了。
曾记得在上一堂公开课《司马光》,自己正认为上得得心应手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又没有司马光砸缸,那该怎么办?”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一下子懵了,根本没去细想,就回了一句:“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当然没有司马光砸缸哟!”课上完后,我还暗自庆幸自己有灵活的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没有因学生的质疑而出纰漏,课上得还算成功。现在想起来,怎一个“哎――”字了得!那个学生所问的意思是,如果司马光是溺水者,旁边又没有能想出砸缸办法来救人的另一个“司马光”,该怎么办?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多好的一个施行“自救教育”的问题呀,却被我三言两语打发了,忽略了,说到底,这是语文的人文性被我忽略了呀!
关键词: 生态化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与学生精神及生命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遵循教学规律,注重知识的传承,而且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情感体验基础上,着重关注与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健康人格的发展。而且新课程视野下建立的课堂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思维的渗透起到有力证明,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以从理念教学转向实践探索。要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走出现行教育教学中非生态现状带来的高消耗、低效率的困境,就需要在教学研究中以新的视角、新的态度重新审视小学语文教学要素、价值意义与结构。生态学的教学原则、方法及价值理念就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诠释方式与发展角度。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许多新兴教学设备服务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正是在这种教学现状下应运而生。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可寻找和“庐山瀑布”有关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并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播放将其生动化、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将庐山瀑布的自然风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如临其境,自主地将庐山瀑布美景同古诗相联系,并主动想象与思考,加深学生对本诗内容及作者情感表达的认知。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构建生态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生态化课堂氛围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两大生态主体,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发起者、引导者、推进者、维护者和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对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言,成功的课堂教学活动依赖于真诚、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依赖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教师与学生在特定教学环境中围绕特定教学内容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沟通与精神交往。语文课堂不仅是教师传授语文知识的殿堂,更是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作为“人”而独立存在的,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堂权益,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师生之间的共同健康发展。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彼此交往的主要场所,是师生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殿堂,更是师生生命成长、和谐发展的伊甸园。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当将交往意识渗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成立学习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活动,注重师生与生生间的双向互动,让师生相互激励、相互影响,产生连锁反应。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相互渗透、彼此融合,通过教师的生态引导,实现师生教学生态系统中最优化的生态因子,使学生发挥发挥特长,承担角色,取长补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建立师生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三、创设开放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中,课程和教材是向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及个人经验开放的,目的主要在于为师生提供可以交流互动的平台,一个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话题。教师与学生应当以教材和课程作为对话交流的媒介、知识建构的基石及人格完善、道德发展的阶段,实现主体视界的大融合。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老师用生态过程思维对待课程,以关系思维看待教材,进而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不断超越教材,创新教材。课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其本质内涵主要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让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生态生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本来面目,也是课堂生态发展规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相互对立与统一的,教学在预设中生成,在对话体验与实践探究中生成。教师的预设应当贴近课本教材,注重挖掘教材言语运用价值及文本审美价值与创造价值。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资源,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探索,为学生探索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性生态化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学生与文化、自然、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书本知识同学生生活实际的沟通,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将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主体,以此构建生态化的教学课堂。通过建设生态课堂,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意萍.刍议生态化视野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5,11:25.
[2]王潇枭.生态化视野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 实施策略
从心理发展的阶段考量,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形象化比较浓厚。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和积极思考中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在生活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生活化”教学含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说明教育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生活空间。新课程标准强调: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目标”在课堂中要相互融合。新课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讨,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体验美好情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新课程强调教育教学的过程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让教育教学回归生活;“知识能力”目标就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信息收集加工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等。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小学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将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置于生活情境,教学过程中营造自然、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达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一体化,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
2.1基础性。从本民族人才培养及学科地位等方面看,小学语文具有一定基础性,它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弘扬民族文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2.2人文性。小学语文教材首先关注是人类悠久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文情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2.3工具性。语言文字是社会文明发展和实践经验的记录,是一切文明的载体。
2.4实践性。小学语文必须在实践中学习,把任何知识的板块学习都作为练习和实践的基本点。
三、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理论基础
3.1情景教学理论。学习的情景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还是一个社会性、实践性的参与过程。强调教学应该将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考虑其学习和发展。
3.2语文教学诗意化理论。语文教学诗意化就是将语文教育融入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诗意的存在。此理论是由特级语文教师王崧舟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教学中首先倾听学生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意志,追求自然的学习氛围,创造自由的课堂境界,引领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
四、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4.1生活化教学以重要文件精神为基本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倡导素质教育坚持三个核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出发设计教学策略。
4.2生活化教学内容要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意义建构”。教师在语文知识教学中一定要选择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有意义并且富有典型性,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4.3生活化教学切勿流于形式,忽视理论。生活化课堂教学不能只关注教学的外显状态,要让学生在积极进入课堂氛围之余,做到在生活化的活动中体验、倾听、反思,使一些外在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4.4生活化教学不能脱离学科特点。教学过程一定不要忽略学科本身的特点及自身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与学科无关的环节和因素做到杜绝加入,以免无谓浪费时间。
五、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施方略
5.1备课过程应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备课要做到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已有知识水平等出发,这样才能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既能够关注全体,又可顾及个别。
5.2将课文阅读与学生实践生活经验结合进行教学。
5.3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教学中可采用辩论、抢答、小品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
5.4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知识素材自然融入生活。新课程教学过程由原来的“机械灌输”为中心的教学向“平等对话”为中心的教学转移。新教学方式体现的是教师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这就要求教师不端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这样就可增进师生间的亲密感,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那么,课中的语文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就会变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