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时间:2023-09-05 16:31: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惑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学习压力;心理健康;语文教材
在小学的时期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进行课程改革之后,也明确指出教学需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宗旨,使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
1.1小学生学习压力过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因此许多学生家长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使得许多小学生在假期和周末均需要上许多的补习班,使得学生拥有过多的压力,很快就需要面对选择何所初中的问题。
1.2过于看重语文学习成绩:受到应试教育的过多影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当中常常将关注度放在如何提高语文成绩上,而没有意识到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一些小学语文老师多将注意力用于提高学生对诗词文章的掌握程度,教学模式比较单调,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老师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重视语文学习,会使用一些比较强硬的方法,这样不仅不会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3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开始逐渐成熟,是成长的重要时期。而且小学生在这个时期当中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学生对外界的压力也比较敏感。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出现交往问题的时候,可能会由于逆反心理,做出一些比较反常的举动,甚至沉迷于打游戏等活动当中,不仅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2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渗透心理教学的策略
2.1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对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当中,老师需要为学生营造比较欢乐的课堂气氛,并且使用比较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另外需要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可以在和老师的交谈当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比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需要按照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课文,如当主人公写了一首诗,其母亲说这诗精彩级了,而父亲却说这首诗糟糕透了。老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这种情景不知在生活中是否发生过。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深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其中蕴含的亲情,从而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父母表现的爱,最终养成健全的人格。
2.2挖掘语文教材的内容,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小学语文课文当中有许多文字优美的篇章,不仅有涉及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也有许多有关人物形象的文章,其中包含为国奉献的英雄,可爱活泼的红领巾,辛勤劳作的农民等,这些人物的描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材料。例如学习《鱼游到了纸上》这一章的时候,老师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了解文中聋哑青年所具有的勤奋、努力的美好品质,并且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把青年人看鱼和画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青年对绘画的热爱和不服输的精神,从而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敬佩之情。另外这种身残志坚的精神也非常值得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对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2.3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心理教育的有效性: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越来越多,更加关注生活和学习当中的细节,使得学生心中的困惑逐渐增多,从而引发心理上的困惑。同时在小学高年级当中需要面对升学的选择,使得许多小学生出现烦躁等情绪,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这种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性格,使学生得到健康成长。例如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语文课文当中的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最好将课文的情节进行重现。比如在学习《月光曲》一文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根据文中情节的发展,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使学生了解到贝多芬对音乐的喜爱,并且了解到贝多芬不向命运低头的品格。通过这种可以亲身经历的主人公生活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对生活或者学习的消极心理,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最终使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完成。
3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老师需要充分挖掘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语文内容,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行实践活动、挖掘教材内容等方法,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王萍 单位:山东省临沂胜利小学
参考文献:
[1]许文珍.渗透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剂良方———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5(17):75-7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新模式;探究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引导者,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教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语文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学好语文知识,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做好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模式
1.参与式培训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开展的,它所针对的是整个语文教师群体。因此,在进行教学培训的时候,必须注重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培训中。在进行培训的时候,根据教师的发展需要,设置培训目标,激发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教学培训的过程中,不少教师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通过树立教师参与的意识,使得在培训过程中,不同的语文教师得以交流彼此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解决他们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这样语文教师可以从被动的学习逐渐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有助于教学培训的长远发展。
2.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
开展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教师培训的时候,不能只注重理论方面的知识讲解,而应学会从实际出发,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这样才能体现出培训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提升、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学生不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等教学实际问题。教学培训时,可以对这样一些较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的办法,教师要学会通过培训,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学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争取在培训时有所收获。
3.校本培训模式
校本是近几年来在教学中极为常见的一个词汇,它是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发展方式。在进行语文教师培训的时候,采用校本培训的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一般来说,校本培训是以“自修―交流―反思―实践―评价”为主的模式。它站在学校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学校上,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培训的策略和方法,可行性高。以学校为本的校本培训模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校的教师组织起来,交流一段时间内,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样针对性也比较强。而且,这种培训活动一般是在本校开展的,语文教师交流起来方便了,还能够在其他教师教学时,听课、评课,汲取教学经验。
4.现代远程教育模式
未来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也是教学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时候,要注意对教师做好信息技术培训,让他们对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有所了解,并且能够正确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现在的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年龄偏大,尤其是一些偏h地区的语文教师,教学观念传统,不会或者是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时,不是十分熟练,这对于教学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做好这方面的教育培训,让教师学会使用新型的技术进行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新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做好教师培训内容的整体把握
语文教师的培训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步步深入推进发展才能够有效完成培训工作。在培训的过程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
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培训的时候,首先应当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对教师的教学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能把握好培训的大方向,那么其他细节方面的培训,必然也不太好把握,培训的操作性也会变差。
2.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时间比较长,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在教学低年级的语文知识时,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使用浅显的语言进行教学,想办法激发小学生的注意力,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部分知识积累,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讲解一些有难度的知识,引导他们思考。所以说,在进行语文教师培训的时候,应当有针对性,有的教师擅长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有的教师擅长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段,教师培训的内容也应当有所不同。
此外,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内容虽然大致相同,但是他们的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等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应当因人而异,有层次性。
3.确保教师培训的时间和经费投入
时间和经费是语文教师教学培训开展的保障。小学语文是教学中的重点科目,平时在学校里,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即使想要学习知识也有心无力。此外,培训经费也是制约教学发展的关键,部分地区的经费有限,语文教师的教学培训往往只能走过场,培训的实质性作用不大。
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师培训的时候,必须要确保教师有充裕的培训学习时间,不能与课堂教学相冲突,同时,也要确保教师在职培训的经费来源充足,以免影响教师的专业学习,使得培训工作进行得不顺利。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的培训方法必然会得到更好的创新,教师在参加培训的时候,要端正好自己的态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培训,认识到教育培训发展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培训中。同时,在进行教师培训的时候不能盲目,要学会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开展教学培训,真正提升教师的能力。
参考文献:
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能力“小表达”无论是在小学低年级还是高年级,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老师和学生的难题。尤其是低年级的作文教学,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低年级的作文基础没打好,到高年级的时候学生的困惑就会更多。所以说,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非常重要。那么,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呢?
一、关注课文后的小练笔,随时随地指导
在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关注了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几乎每篇文章的后面都有一个根据课文内容延伸的表达内容,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这样的课后“小表达”,我们绝不能忽视,一带而过。我们要重视起来,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预设,或者放在学文的过程中进行处理,或者单独利用课时进行处理。
1.可以放在理解课文当中进行的“小表达”
这类“小表达”能穿插在阅读教学中完成的,教学时就不必在单独利用课时,而是直接在阅读教学中完成,这样更利于学生的顺向思维,学到哪就说到哪儿。
比如说,二年级上册《大熊猫出国》一课,课后小表达的内容是“发挥你的想象编故事”,表达的要求和提示是“大熊猫去哪些地方旅游了,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针对这个表达提示,结合课文内容,我们就可以放在文章当中“再过几天,我就要出国旅游啦!”这句话后面,及时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2.不能放在理解课文当中进行的“小表达”
有些课后小表达不适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完成的,我们也可以在第二课时利用一些时间来完成。比如说,二年级下册《温柔的手》一课,小表达的内容是“说一说,妈妈、爸爸喜欢的东西是什么?经常用的东西是什么?”提示语是“还可以说说别人”。《温柔的手》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一个孩子和妈妈走失了,路人帮她寻找妈妈时让她描绘她妈妈的样子时,她用了所有赞美妈妈的语言,都是所有妈妈的共性――这是为了突出孩子眼里的妈妈是美丽善良温柔的。课文中也没有提到“爸爸”和其他人。这样,课后的小表达很难融入到课文里去进行。如果融入到课文里去进行的话,会显得非常牵强和突兀,所以我们不妨单独利用时间来完成对学生的说话写话训练。
二、单元后的表达
单元后的表达,是每一个板块后面的表达内容,应该说是比较正规的表达,它具体提出了表达的要求与内容提示,我们可以根据参考书的建议利用一课时或者两课时完成。
把一二年级的各册教材中的表达进行一下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一年级上册的表达全部以说为主,这是根据一年级上学期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为他们的识字量和写字量比较小,还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全用文字书写下来。一年级下册的表达就有说有写,写只局限于一两句话。一共7个表达,有两个表达是要求动笔写的,其余的都是说话训练。二年级上册的表达也是有说有写,8个表达里有6个是说话训练,2个写话训练。写话也是由一句话向一段话过渡。二年级下册一共6个表达,3个写话训练,3个说话训练。说话写话的难度都有所增加。
从教材这样的呈现内容来看,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1)教材的编排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的。低年级以说话为主,逐步过渡到写话。
(2)除了“说写”的分类以外,纵观这两个年级的表达内容,我发现了每个学期都有“复述故事”这个表达,但每个学期的要求有所不同。“我来写提示牌”“我给照片起个名”“小小创意广告牌”这三个表达,都是锻炼学生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能力。两个看图说话:“小熊过桥”是根据图意展开想象,最基本的要求是说清楚图上都有什么,连起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谁是美食家”不是单纯的看图说话,而是要求学生根据鼠老大和鼠老二的食谱,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说出自己的结论。
掌握了每个年级和每册书的教学重点,接下来的教学就容易的多了。
一、春风又绿江南岸—我们眼中的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如春风,吹进了我们的心田,也吹绿了我们的视野。新课程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是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我个人认为,新课程就是要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在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应该是语文教师的首要追求,在我看来,它比其它的理念更重要,因为有了它,新的教学和思想、教学行为才会得以产生和生存,它是实践教学的一个平台。正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我们都知道,没有一蹴而就的教育,更没有一蹴而就的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师而言,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营造一种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环境同教师、学生、教材一样,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打造乐学课堂,就是创建课堂新环境:努力做到
1、有情趣的导课2、有未解的内容3、有互动的交流
4、有感悟的环节5、有起伏的流程6、有余味的结课。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不能否认,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迷惑带来的,有的则是一些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带来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二、剪不断,理还乱——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尽管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在实践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我们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新课程教学中的几个处理不好的关系:
1.“生本”与“文本”“生本”与“文本”的关系,即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就要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发展需要出发来处理文本。比如说教材,它是教学的凭借,是师生合作交流的平台。从教师的角度讲,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与书本中心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可能,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透彻地了解、研究教材,具备一定的材料重组的能力,但我们的教师还没有完全或全部由教学型转向科研型。
2.“设置”与“生成”:教学,因预设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
“设置”是指根据文本和学生状况而预设的教学方案,“生成”是从学生那里发现新问题,或由学生提出新问题而改变预设方案。任何一节课,从设想到实现,一般包含四个环节:设想、设计、实施、实现。单从“教”的角度而言,有时心想事成,有时会事与愿违。这是因为从实施到实现,要面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学生的反馈和追问,常常能够发掘出隐藏的文本资源,“生成”始料不及的新课程,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对学生生发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在认为必要的时候临时改变教学预设,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那才真正是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去了。这样的教学行为一旦形成常规,我们的课堂面貌就会发生深刻变化,积久成习,有助于新的课堂文化的形成。
3.“内容”和“形式”
作为人文科学的语文课,它的教育普遍性价值隐含在千差万别的选文中。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必定多种多样;而形式的选择完全决定于内容的性质意义、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的可能。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选择什么样的策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办法,必须视内容的需要而定。当前所提倡的合作、自主、探究性学习或选择性学习适合于怎样的内容,怎样最优化地实施,也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更高超的教学艺术。
三、 “课内”与“课外”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要面向校园、学生、家庭、社会开放。同时,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对课程、教材、教法的意义重建,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创设促进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氛围与环境,让语文成为他们生命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其他如英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多元课程的增加,语文周课时越来越少,从历史上几次课程改革来看,现在的语文课时是最少的,但要学习的内容并没有减少多少,低年级识字量大已是不争的事实,高年级阅读量,积累古诗词等的要求都需要我们在课内教学时学会对教材的取舍,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课外学习,学生兴趣极高的是电脑、电视,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困难。
【关键词】新形势;语文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时代的今天,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必须彻底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摆脱一言谈的教学法。新课改理念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占据主导性地位,学生必须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须创设温馨和谐的情境,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爱好,以培养能力为主导,实施以新课改理念一脉相承的教学法,构筑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切实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学要达此目的,教师务必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实施具有时效性的举措。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彻底走出传统的瓶颈,必须注重提问教学,以新颖独特的提问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现笔者将以提问教学为突破口,探究小学语文的教学法。
一、从开放角度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最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务必走出填鸭式的陈旧模式,以新颖独特的提问教学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标,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可见,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小教语文必须注重提问教学,在提问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融入创新因素,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学的重难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新颖问题。所提的问题最好是不要有明确的答案,问题设计的条件不能过多。如此设计提问就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考虑问题,最终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譬如在教授《小猴子下山》这一课时,教师完全可以在分析课文之后提出以下问题:第一、小猴子看到这么多的好东西,是不是相当高兴地回家了?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呢?第二、大家想想,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到家中呢?倘若你是小猴子,你会怎样做这件事情呢?第三、你从这个故事中究竟能感悟到什么吗?上述问题具有以下三大特点:首先,这些问题都与教学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其次,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开放性的,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最后,上述问题都与学生的品德教育有关,不仅能促进其思维朝着创新的方向发展,更能培养其良好的品质,从而在语文教学中彻底落实素质教育。
二、从全局出发,设置难易适中的疑问
小教语文新课改理念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整体性原则,尤其是在提问教学中应坚持这一原则。设置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可见,小学语文中的提问教学必须注重公平性的原则,千万不能总是让好生回答问题,那样会严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不要总让差生回答问题,因为此类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很多问题都无法回答出来,倘若过于频繁地被点名回答问题,不但不会激发其学习兴趣,反而会进一步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务必在备课环节事先设计好问题,而且还应认真思考提问的对象,哪些问题是好生回答,哪些问题是基础薄弱的同学回答,哪些问题是中等生回答。这些问题都必须在备课环节考虑好,绝对不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性而发,那样只会进一步钳制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进而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此外,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超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又不能低于学生的语文水平,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感兴趣,才能令学生在问题回答中找到成就感。但是据目前小学阶段的提问教学而言,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总是拘泥于教学大纲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所设计的问题不是过难,就是过于简单,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教学现象是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的,务必根据上述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整改,方能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譬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时,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针精心设计富有引发性的问题:第一、大家在学习的过程遇到过什么诱惑吗?第二、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什么诱惑吗?第三、你是如何对待这些困惑的?引导学生从考试、购物、让座、搞卫生、过马路等方面思考,但教师绝对不能越俎代庖,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回答出问题。以上提问就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整体情况,难易适中,并且与教学内容完全联系在一起。如此设计问题就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促使学生思维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应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全面审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不足,在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实施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学策略。然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提问教学的重要性,这是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的,必须根据以上策略进行改进,方能令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课;农村;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06-02
案例一
教师甲从介绍鲁迅、周作人、周健人及作者周晔的关系导入,通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师生共同完成“全文写了哪几件事?”这一问题结束第一课时。总体给我的印象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随意、生硬,缺少亲合力,普通话水平低;对学生课堂常规要求不严;教师板书笔误多,多次出现口误(如作者“周晔”多次读成“周哗”,“放爆竹”读成“放炮竹”,将第三件事“伯父和爸爸放爆竹和花筒”说成“伯父和我放爆竹和花筒”等);虽重视学生的朗读,但朗读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均匀,对学生的朗读缺乏必要的指导;教师对文本生疏,教材钻研不够;教法传统,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重视不够;课堂教学不能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限定在个别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而且对学生的回答出现诸如“可以这样说”的模棱两可的评价……而在上课铃响后一两分钟还有个别学生没有进教室;从课堂回答问题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精力不集中,学生与教师配合不默契……围绕“全文写了哪几件事?”这一问题,通过学习、讲解,最后得出的结论是:1、伯父和我谈《水浒传》;2、伯父和我谈碰壁;3、伯父和爸爸放爆竹和花筒;4、救黄包车车夫;5、关心女仆阿三。第二课时,教师又将其中三件事分别板书为“碰鼻”、“帮助车夫”、“关心阿三”。
案例二
教师乙从检查预习情况(听写生词)入手,通过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像低年级识字教学一样从笔画到间架结构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然后提出“全文写了哪几件事?”、“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教师重视学生的书写;在板书时故意将书名号和引号用错,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并且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不忽略语文的人文性……学生注意力集中,主动性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就“全文写了哪几件事?”这一问题的结论是:1、谈《水浒传》;2、笑谈“碰壁”;3、除夕放爆竹;4、救助车夫;5、关心女佣。
效果
教师甲由于对教材没有进行认真钻研,加上自身业务水平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思路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教师课堂语言随意,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且多次出现错误,对问题的解答语言也不精练,对学生的常规要求不严格,这样不但降低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而且容易使学生形成学习的随意性和不严谨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教师在要求学生阅读文本时,由于没有事先出示问题,学生不能带着问题去阅读,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效益低下。对学生评价的模棱两可,既反映出教师对教材不熟悉,又体现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差,对学生也形成了文本解读上的模糊理解和认识。
教师乙虽然个人业务素质较强,教学中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课堂语言精练、准确,教学态度严谨,课堂上能做到师生互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但结合学生实际,在生字生词上花去大量时间的课堂教学,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
总而言之,两节课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和不足,有些细节问题还是原则性的问题,而且整节课基本上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被淡化,个性化阅读缺失。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教学效益如此低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原因
课后我分别与学校校长和授课教师进行了交流,从校长的言谈中可以发现,他对两位教师的业务素质十分信任,并且对他们在校期间的表现大加赞赏,称这两位教师是目前他们学校语文教学上的佼佼者。试想,两位“把关”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如此低下,可想而知,其他教师的教学又是一种什么现状。之后我又查看了授课教师的课时计划及设计方案,同时查阅了学校和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记录。通过交流谈话、查阅资料,我认为形成当前农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的原因主要有:
1、学校领导没有深入教学第一线,对课堂教学的了解和关注不够,对教师的业务水平,特别是课堂教学现状没有完全掌握,只看到了表象,没有发现实质。
2、学校教导处、教研组的活动流于形式,有量无质。通过查阅记录,教研组每周一次的活动主要是应付性的听课、说课、评课,而且最关键的评课环节从记录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老好人思想严重,不说真话,你好我好大家好,失去了评课最本质的意义;其他的活动项目没有针对性,与学校实际脱节,对目前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任何帮助。
3、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点从甲、乙两位教师对问题“全文讲了哪几件事?”的归纳总结上可见一斑。部分教师不能胜任高年级课程的教学,因此学校对学科任课教师调整频繁,致使部分教师责任意识不强,业务较强的教师年年添补漏洞,结果是越补越漏,形成了恶性循环。比如教师乙为什么在高年级要像一二年级识字教学一样从笔画到间架结构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这不是教师乙对这一阶段的目标任务不明确,而是由于低年级教师没有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造成的。
4、部分教师业务素质不高,学习气氛不浓,敬业精神不强。如教师甲归纳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所写的五件事,语言不精练,归纳欠准确。如“碰壁”和“碰鼻”是不能划等号的。再如,文本中的女佣阿三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又一个代表,所以第五件事总结为“关心下人”比“关心阿三”更能表现鲁迅先生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关爱之情。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出现的口误、笔误,都是因为治学态度不严谨造成的,试想,如果教师在课前能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做到既备教材(下转108页)(上接106页)又备教法,既备学生又备学法,课堂上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吗?
对策
针对这样的教师和教学的现状,学校应如何正视现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笔者的看法是:
首先,强化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要促进教师改变,校长首先要改变,校长要带领教师团队作战,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整合与开发课程资源,给予教师有效的课程指导。因此要从学校校长入手,清醒认识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校长除了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外,还可采取推门听课等方式,深入教学第一线,真正掌握教学工作的第一手材料,以目标达成为重心,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其次,由于教师专业水平的差异,许多教师并没有完成一个学段的教学任务,而是分年级组教学,也就是说,教低年级的永远教低年级,教高年级的永远教高年级,这种做法,使大部分教师不能完整地理解整个学段的课程标准要求,不能完整地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以致在教学时只能跟着感觉走,完整的知识体系被人为地割裂,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些知识的碎片。因此,建议学校在安排课程时采用大循环制,为了不让专业水平较低的教师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校要出台配套的教研、学习、指导、结对帮扶等制度,确保不因教师的劣教使学生劣学。
最后,加强教研教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要转变听评课的观念。教师一定要站在提高自己,帮助同事的角度来听评课,要把听评课作为一种教师同伴合作研究课堂的专业活动,要站在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而不是教师的才艺表演,更不是专家“想当然”的自我推销的高度上,通过听评课,使每个教师从中受益,彻底改变以往看表象、说皮毛的听评课方式。
2.要开展好课题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课改,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从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校本教材开发、教学设计及典型课例等方面做好研究。
3.要结合学校实际,精心设计专题教研活动。比如针对目前学生的现状,应如何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如何设计、怎样解决高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问题、如何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如何抓、学生作业如何设计、如何正确处理课程与教材的关系等。
学生的自主学习浮于表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方面找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教师担心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影响了教学进度,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其次,教师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没有对其进行引导。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