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4 16:24: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形体素质;发展研究

1 前言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体育的制度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应试体育制度,均以多年延续的体育课程和模式进行体育教学。这种现行的教学是远远不能实现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谈不上使大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科学掌握体育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在教学工作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开设了许多体育俱乐部,设置了一些课程,但缺少明确的目的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所以大部分也只能是流于形式,未能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长期以来,许多学生认为体育健身可有可无,或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就是自由活动,自身形体素质更得不到重视。

2 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需求结构的改革,市场经济对人材需求的改变,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心态也随之在改变。目前高校校园内的氛围已悄然变化。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日益频繁的人际交往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都是史料未及的。因此如何使在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梯中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材应该是目前高校教学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而高校要赋予每个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以“育人为根本”,在“技能、智能、和体能”三个方面都有所发展。目前在所有高校抓教学的工作者中,对“智能”都抓的比较紧,各校在这方面也大力投入,可在“体能、技能”教育方面大多都比较忽视,甚至还人为地削弱了“体能、技能”教育。这种“重文”、“轻体”、“轻技”的现状再不引起重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未来事业的发展会很难想象,它将直接影响中国社会健康的发展以及科技兴国,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盛衰。

3 大学生形体素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形体,即一个人的基本骨架和肌肉所形成的一个人的外观。形体语言,即一个人的站、立、行、坐、形成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构成一个人的基本外观形象美,所以一个人基本形体质量的好坏,是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人与人的相处,特别是第一次的接触,往往是通过对人体形体形象的认识而形成的第一印象,所以大学生形体素质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目前大多数高校所招收的大学生,70%是来源于农村,即使来源于城市的学生,由于这几年形势所迫,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和文凭,所以这几年的大学生他们在初、高中时代由于学校和家长的原因,学习抓的太紧,一味地抓学习、抓升学率,忽视了青少年的身体锻炼,使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均在下降,因而更谈不到形体匀称。

而形体训练是一项科学的、长期系统工程。通过调查,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希望学校安排形体训练课,使他们能改变自身的形体缺陷。通过形体训练能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心、改变人的气质;提高人体运动系统的灵活性、控制力和形体表现力为主要内容的形体训练不仅成为人们增强体质的方法,而且已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竞争、获得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大学四年的形体训练中又养成了长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终身从事科学锻炼的方法会使人在刻苦训练中学会克服困难、克服挫折。通过进行形体训练,那些体形非常臃肿肥胖的学生和那些豆芽菜形体的学生,多数都能达到身姿挺拔、形体健美、举手投足,气质明显优于常人。

4 建议

4.1 改革现有的体育课程教学纲要

体育课程以形体训练课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形体训练过程,及其它全面发展体能素质的科学锻炼为全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题,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综合实用性、趣味性、娱乐性为指导思想,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需求来制定。

4.2 建议增加大学生在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和时数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第五条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且修满规定学分才能达到毕业要求。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每学期必须36课时,同时建议适当增加一定课时,基本上做到在校生都能有机会进行形体训练课的培训和锻炼。

4.3 打破传统观念的教学模式,改革现有陈旧课程设置

建议学校应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按质、定量系统地安排形体训练课,保证长期、稳定、持久、健康的发展。此外,还应安排一定的课时发展一般体能素质课程,确保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与全国的《纲要》相一致。

4.4 建议大学社会体育化

为确保教学效果,建议大学体育师资力量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机制,教师挂牌上课,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老师。有条件的学校可请进社会上有一定名望的资深教授、专家、教练来校挂牌授课并根据学生人头进行按劳取酬。

4.5 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根据在校生的情况,增加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正常情况下学校每年体育经费不少于教育事业经费总数的1.5﹪,并且要采用多种渠道筹措体育资金,在学生参加各种训练班报名时可适当收取一些报名费。因地制宜的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训练场馆,一般在校生一千名的学校建室内训练馆250m2,以此比例方可达到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金林群.大学生形体认知偏差与其引起的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J]. 浙江体育科学,2011

[2]郭煜.浅谈大学生形体塑造 [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

[3]答英娟,陈永远.以内外因辩证关系审视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0

[4]徐慧文.形塑·美化·提升——高校大学生形体训练课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

[5]王欣.从形体美的概念看我国大学生形体课的开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素质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和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归根究底实际上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教育则在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国家的发展需求,我国提出了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为前提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园地,因此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素质要求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全面法发展,而高校体育教学则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体育舞蹈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塑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以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为切入点,将对“如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进行如下的分析。

一、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体育舞蹈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质

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不仅是一个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而且学生在体育舞蹈中可以充分的享受美和创造美,因此体育舞蹈教育是高校实现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体育舞蹈的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多姿多彩、变化多端的舞蹈动作的学习和对舞蹈中优雅富有节奏感的韵律的感知,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同时,大学生经过对体育舞蹈动作的练习不仅可以塑造自身的形体使得自己获得优美的线条,还可以愉悦自身的心理生升华内心的情感,使大学生在体育舞蹈的学习中产生各种审美效应。

(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高校体育舞蹈是根据人体的构造针对全身的关节和肌肉而编排的一系列舞蹈动作,对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体育舞蹈中运动幅度较大的跨步、跳步等还是运动幅度相对较小的垫步、碎步等舞蹈动作,都可以很好的协调学生全身各部分的肌肉和关节,使得学生的肌肉的协调性和关键的灵活性得到较好的发展,进而全面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体育舞蹈动作对于学生的形体的不良姿态的塑造也会起到良好的改进作用。

(三)高校體育舞蹈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无论是舞蹈动作的教授还是舞伴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都可以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所提高。首先,在体育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通过体育舞蹈的艺术和语言功能可以表达出对人性各方面的评价,进而对大学生的人格完美的塑造起到很好的积极意义。最后,在大学生与舞伴之间动作的配合和协调也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如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

(一)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为了更好的在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应当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师应当树立师生平等的教育理念。在体育舞蹈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次,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并主动的进行探究和学习舞蹈动作。最后,教师还应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于体育舞蹈要领的教学之后,教师应当努力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加学校以及社会上的各种舞蹈娱乐活动。

(二)不断加强体育舞蹈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也是素质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因此应当不断地加强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学校,应当多为体育舞蹈教师提供学习和参加培训的机会,并提供场地和物质设施上的保障。例如,学校定期的聘请舞蹈相关专家来到学校为体育舞蹈教师进行讲座和技能上的指导,设置专门的舞蹈活动室。作为教师,也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分享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并与其他同行进行交流。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对学生进行舞蹈知识的传授外,教师还可以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舞蹈视频的欣赏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组织有关体育舞蹈的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进而充分的调动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舞蹈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了更好的在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针对高校体育舞蹈教育应该努力做到: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加强体育舞蹈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董俊.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冯冬梅,骆民煌,许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功能及实现途径[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02:83-86.

[3]郭剑华.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体育舞蹈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156-157.

篇(3)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性;新思路

一、新时期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用人单位现场招聘会了解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除了注重应聘者的实际操作及相关理论能力外,更看重应聘者的个人综合素质。用他们的话说,个人的理论、操作技能可以再提高,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一旦养成则很难有所改观。因此,在条件相当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打破了过去的统招统分模式,变为学生自费上学、自主择业,那么学生的就业率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生存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人为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被提到了重要高度,变成了学校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传播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并非学校的全部使命。学校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果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可能是有医术没有医德,有知识没有修养,有欲望没有理想,这是很危险的。因此,对在校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提高,是学校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重要任务。

二、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思路

医专在探索在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对大学生的素质提高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1、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历来是学校高度重视的环节,一个学生智商再高,如果缺乏良好的道德品质,也不能称其为好学生。当前国际形势严峻,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日韩文化的渗透,境外敌对势力的虎视眈眈都对高校在校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的管理不同于中小学生,势必又会存在德育教育上的漏洞。所以要探索在校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路子,首要的就是要积极地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1)德育工作要结合实际。大学生身心发展相对成熟,对新鲜事物接受力较强。因此德育教育要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其次,充分利用辅导员队伍和心理学健康档案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动态掌控,及时了解和发现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在这些日常掌控中重点要对那些有激进偏激思想的和消极抑郁的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正确的引导在校大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消极、落后的现象,从而对社会有较全面的认识。

(2)德育教育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和开放性。要充分发挥和挖掘在校大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德育教育基地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影响和陶冶他们的情操。要把在校大学生的心灵美培养与行为美培养结合起来,使其逐步深化,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德育成果。趋美避丑是人之常情,在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把握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的原则,尽量吸取古今中外有益的东西,特别要注意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精华,来感染和教育在校大学生,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德育网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构,彼此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却能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有机的、完整的立体德育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因其多元化的性质,而具有全方位、综合地影响受教育者的特点。学校教育是系统的学习过程,因此肩负着造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历史使命。社会教育涉足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具有广阔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各个不同途径德育教育的特点,融合立体德育教育的优势,全面塑造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注重对学生的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而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由于艺术教育的实质恰恰是通过情感与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达到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它在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上,在弥补人的素质缺陷上,在促使人的健康的心理要素成熟上,有着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历史上多少生动的事实证明,好的小说,好的散文,好的电影、电视,好的歌曲,好的绘画,好的戏剧,若和家庭、学校、社会大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会在培养年轻一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时事,珍视人生,注重人格,锤炼气节,钻研业务,奉公守法,以及具有丰富高尚情操方面,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3、发展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运动

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迷恋虚拟世界,缺乏体育锻炼,缺少体育精神。因此大力发展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势在必行。

(1)强身健体为学习奠定基础利用体育教育。加强在校大学生的身体机能锻炼,积极地引导他们劳逸结合,释放年轻人的青春活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一辈的革命家、教育家们就充分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由于近些年来学业的巨大压力,学生就业的艰难环境使得大部分的高校都或多或少地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实践证明,有一个强壮健康的身体,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

(2)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性格、意志。体育运动的群体参与性和竞技性对大学生的性格和意志培养具有不可小觑的力量。性格懦弱、内向、优柔寡断的学生都能在体育项目中改变自身的缺陷。敏锐、勤勉、果断等良好的性格品质都能在各种体育运动中充分体现,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地合理安排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能够为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性格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达目的克服困难,这种在体育运动中塑造出的良好意志可以改变和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体育运动在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克服生理、心理障碍,磨练出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特征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扩大招生、职业岗位紧缩的艰难就业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是日趋严峻的竞争考验。竞争是体育竞赛的核心,而争强好胜也是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地利用学校开展的各种体育竞技活动,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再好不过了。

4、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又是素质教育理想的实践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积极地、建设性地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潜能,并通过自我教育,使之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是主动的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按每一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给以必要的教育、辅导和训练,在健全人格,发展个性的同时,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为学生建设具有正确的、坚定的、理性的认知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基础;促进和发展学生个性能力的基础,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长大、成熟,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只有与学校各项教育相互结合、互相促进,与教师和家长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方法的改进相结合,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是讲求终身学习的教育,必须把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准则,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哲学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2] 赵振华.新时期文化校园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3] 花秋玲.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三大要素[J].科技创新导报,2008(07).

[4] 缪小红. 关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

篇(4)

1.信息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虽然我国教育界对信息素质教育作出了纲领性的文件,也对高等艺术院校毕业生的信息素质能力做了一定要求。但是由于美术类院校实际教学和美术类大学生自身原因等问题,信息素质教育并没有在我国美术类高校很广泛地推行。在对我国20个美术类本科院校主页的网络调查过程中,大多数美术院校没有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将信息素质教育这一课程纳入到其正常的教学计划中去,也没有开设信息素质教育相关的培训课程,有的院校图书馆甚至连基本的新生入馆教育也没有开展,这严重堵塞了美术类大学生接受信息素质教育正规化的教育渠道。美术类大学生信息意识淡薄,获取信息能力较差,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缺乏正确的评估和判断能力,信息修养不高,信息道德观念不强。许多同学都认为主要把专业学好就可以了,其他文化素质的学习都可有可无。有同学对大量的图书资料,数据库资源束手无策,不知道怎样去查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大多数的同学对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信息源不了解,所以在信息检索过程中都比较盲目和低效。

2.缺乏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机制和教育体系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在信息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模式等环节统一协调,需要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的广泛合作,需要整个学校甚至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划。在美国为了更好地开展艺术专业信息素质教育,成立了多个专业图书馆协会,以针对专业特性明确大学生所需信息素质或信息能力,如北美艺术图书馆协会(ALNA),美国音乐图书馆协会(MLA)等。在我国美术类高校中,作为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实施者的图书馆普遍都存在规模小、人员少、经费少、技术力量薄弱等通病。同时,目前我国美术类图书馆并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协会组织,这使得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没有统一规划,专业人员缺乏交流经验的平台,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不能更好的共享。一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美术院校,其教学形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入馆培训或者文献检索课,并没有增加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也只是以介绍图书馆馆藏和使用方法为主,并不能按照各个专业的特色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系统的、有层次地开展教育活动。

3.信息素质教育资源匮乏目前,我国大多数美术类高校办学规模较小,资金有限。而美术专业需求对纸质出版物等信息资源,无论是在纸张质量,还是印刷水平上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美术类图书出版物的价格居高不下。美术类的数字资源库也比较少,而且由于美术类信息以图片、声音、视频为主要特色,在数字化过程中无论是输入、压缩还是存储都比较复杂,因而美术类数字资源的价格也相对较高。有限的采购经费与昂贵的书价,一直是困扰美术高校图书馆的一个大问题。另外一方面,关于美术类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教材严重匮乏。登陆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页,在检索中文图书一栏对“信息检索”;类教材图书进行检索,共有80条记录,其中关于美术信息检索的只有1条,只占1.25%,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黄清、郭映红主编的《美术信息检索》。

二、美术类院校信息素质教育对策分析

篇(5)

【关键词】学生公寓 素质教育 意义

一、学生公寓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育已经实现了单一化教育向多元化教育的转变。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待时间最长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学习、交流、娱乐、休息,学生宿舍就是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的家,他们渴望着在这一片小天地中享受到舒适、温暖、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因此,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在管理公寓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好学生公寓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公寓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要求

学生公寓的管理与高校的安全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高校的安全稳定问题,也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公寓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只有管理好了学生公寓,才能确保学校的安全和稳定。所以,高校在学生公寓内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渠道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在校大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势在必行。

(三)是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途径

学生宿舍是由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组成的一个校园小家庭。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喜欢大胆、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思想,朝夕相处久了免不了发生一些摩擦。日常生活中学生与公寓管理人员的接触较多,公寓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思想品行、道德素质等,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在学生公寓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养成、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等等。

二、对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的分析

(一)管理不严格

高校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并不是很严格,对学生宿舍的把控力不够。比如在宿舍卫生方面,当代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不重视,在宿舍内使用违规电器,烧水、煮饭等情况。对于这些学生公寓内存在的问题,管理部门一般采取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方式进行整治,但是取得的治理效果不佳,卫生问题反复整改不能长期保持,宿舍内使用违规电器的情况依然较多等等。

(二)教育不全面

由于学生较多时间是在宿舍内度过的,并且学生公寓是一个人员密集场所,高校对学生公寓的管理重点关注安全方面。进入学生公寓楼内,宣传栏内大多数是各项安全教育宣传内容,往往忽略了在公寓内对大学生进行持续的全面素质教育。呆板、老套、陈旧的管理方式,没能让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有所提升,大学生应有的管理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锻炼,最终导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没能有质的飞跃。

三、对学生公寓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学生公寓管理规章制度

利用学生公寓管理做好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工作,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学生公寓管理人员每天坚持对学生的公寓卫生进行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公布在学生公寓楼下,让学生了解到各自宿舍情况。同时,学校也要把学生宿舍的卫生情况和学生的评优、评奖、入党等内容挂钩。通过将日常检查与学生的相关考核挂钩制度,让学生对自己在公寓内的行为引起高度重视,更好地遵守校级校规,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延伸日常生活中,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养。

(二)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宿舍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宿舍成员共同参与完成。宿舍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美化环境,还需将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方面纳入其中。大学的宿舍生活中,大家都是从陌生到彼此熟悉,各自的想法、观点、理念在这一间小小的宿舍中融合,逐步形成各不相同的宿舍氛围。每个宿舍的氛围对成员们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建设。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首先需要由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宿舍清洁、美化活动,让学生深刻领会“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含义,可以在基础的卫生劳动中得到锻炼,受到相应的教育。其次,公寓管理部门还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通过文体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穿插至其中,帮助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各系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及特点,在本系的学生宿舍之间,开展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例如“宿舍杯”财务核算大赛、宿舍集体建筑设计大赛等专业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还能加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三)提高学生公寓管理人员的素质

大学生公寓的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公寓管理人员的自身素养决定。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在日常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热爱学校,通过公寓管理人员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来影响学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要想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务必要求全体学生公寓管理人员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要做到为人师表。

总结

学生公寓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公寓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学生公寓对大学生的素质教学职能。

【参考文献】

篇(6)

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大学生肩负这未来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是名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所以,对于大学生的素质的重要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一)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需要有理想,有文化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中过经历几代的共同努力有了今天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后来人继续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中国要实现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奋斗。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总之优秀的大学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承担起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二)进一步深化开放,准备各方的挑战的中国需要大批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国家的实力体现在综合国立上,而综合国力的基础在人才,随着全球经济化速度的快速增加,各国相互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环境中一个国家要想占得优先权,就必须把人才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外,同时还要有过硬的文化及心理素质。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三)大学生的对于成才的期望和社会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反映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成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学习期,创造其和成功期。大学阶段的学习是学习期和创造期的过渡时期,是从青少年转向成功的转折期,这种转变涉及到学生的内部成长和外部关怀,转变的顺利与否对于大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形成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科学的思想素质。思想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能把金钱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衡量手段,而应该把对他人及社会的贡献作为人生价值的尺度,同时要按照先集体后个人的思路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相处就显得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具备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主动关心别人的意识。除此之外,一个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心理素质体现的方面多种多样,有些方面是强项,而有些方面可能是弱项,需要认识清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自己的情绪是有效克服和提高心理素质的关键。最后是提高受挫力,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难免会遇到困难,但是适当的挫折不但有助于更好的认识自我,也能很好的培养心理素质。

(三)优良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培养是大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确定正确高尚的理想和品质,大学生只有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才能始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进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轨道 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三、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究竟怎样才能解决大学生存在的疑惑,使他们具有以上提出的各项素质要求,从而使自己在思想上跟得上时展的步伐,这就要求:

(一)转变专业教育形式。学校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注重人文教育,教师应提高人文教育的思想认识,对于传统教育方式当中存在的功利主义等陋习应坚决的摒弃,在传授专业领域知识的同时,适当的扩大知识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专业内容相关的更多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转变教学方式加强素质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存在着填鸭式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如果要全面的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就需要改变,素质教育要求适合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并且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的教学内容,它旨在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三)提高思想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作为大学课程的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意义重大,它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以了解和掌握的最新研究成果。

篇(7)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谐校园的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校园文化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人的教育,是着眼于人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境界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教育过程的始终,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格和创造性思维。创造心理研究表明,形象思维,特别是想象,是创新的源泉,而丰富的想象正是通过文学、艺术等培养起来的。①人文素质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完善其人格,塑造其精神。

就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来看,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目前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是显而易见:个别大学生虽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但思想素质较低,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简历造假、考试作弊,因生活琐事就拿起斧头砍杀自己的同学,拿过钱来遗弃生身父母,走出校门遗忘赞助自己的恩人等。这说明少数大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严重倾斜甚至颠倒,说明我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失。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使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落不到实处,其影响是潜在的、深远的。当前,大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实用主义倾向,诸如重科技教育,轻人文教育;重专业教育,轻普通教育;重技能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功利,轻道德等。这些问题小而言之,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而言之,将影响到整个民族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高校如何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建人文精神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②

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中强调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人文学科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其他学科教育的发展,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还关系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因此,加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也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③当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独立自主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而传统教育下的大学生恰恰缺乏这种精神,所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功能的必要条件。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功能: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社会功能即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育人功能即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级人才。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人的力量来推动的,所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必须通过育人功能来实现。因此育人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要通过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了,进步了,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高等教育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整体功能。④

二、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而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单元。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校园建设,内涵十分丰富,需要用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第一,优美的校园环境。雅致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校园文化,绿色的校园生态,以及和谐、合理的校园空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等。

第二,优质的学习环境。校园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大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教学设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大学生要爱护学习环境,真正做到“校园是我家”。

第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校园风气。有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校园文化,良好的学习气氛等,就能引起大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大学生的性情。

第四,完善的管理体系。有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文明人本的规范公约等,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师生的行为,打造和谐校园。

第五,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以教育任务为中心的,而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决定着学校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因此,和谐校园中的师生关系总是随着社会教育价值观及教育目的不断调整而变化。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好的“教材”和“范本”,是师生关系的重要剂,对和谐师生关系起着积极作用。

概括地讲,和谐校园具有如下特征: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树立教育的生命性、未来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更加注重教育的协调性。强调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教育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更加注重教育的持续性。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更加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强调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第一,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所以,构建和发展和谐校园至关重要。

第二,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第三,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素养、艰苦奋斗精神、人文素养、团队精神、理性意识、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其个性、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在和谐大学这个办学目标下,应该使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充分地凝聚,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和谐校园构建好了,就能无形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就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示范作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宏伟的目标,需要全体师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关系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全面、细致,周到、扎实,大学生人文素质就会提高,就会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和谐校园的构建,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越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国家的进步。校园人文环境,是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硬件之一。强化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和谐校园,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就必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创造作用。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爱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弘扬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寓教育于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大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的全面细致、周到扎实,就会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就会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⑤

目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然要发挥课程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主渠道作用。要优化课程体系,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应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改变以往选修课随意、零星的状态,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选修课有计划地纳入到高校的日常教学中。应根据高等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建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具体地讲,应将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模块确定为:(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开设中国传统美德概论、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等。(2)中外艺术模块。开设中外美术简史、中外影视赏析与评论、中外音乐简史与欣赏等。(3)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模块。开设西方思想史、西方文明史和世界优秀文学作品赏析等。(4)形势与政策模块。开设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内政治经济动态专题等。(5)现代市场经济管理模块。开设市场经济导论、行政法律及民事法律专题、当代管理理论等。人文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一般每门课程开设30~40学时,面向全校由学生自由选课。在教学管理上,可采取考查、撰写小论文等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核,以促进学生积极选课。在保证课程门类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文化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⑥

(二)和谐校园的构建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优越的环境

大学校园环境,尤其是校园的人文环境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硬件之一。一所优秀的大学,常常使人一进校门就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环境优美、秩序井然、行为文明、精神高尚的校园,对于大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文素质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在大学社区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其在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是培养人才的教育资源。它通过文化活动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和氛围对人的心理的辐射作用,在较高层次上软性规范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创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基础,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高校和谐制度建立,有利于协调师生身心和谐发展,有利于加快高校有序发展,有

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有利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谐发展。

要正确把握文化、校园文化、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正确理解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特点和功能。要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学生,需要有充满着自由、平等、博爱,充满着开放、宽容、尊重,充满着求真、竞争、批判的校园风气和精神;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强化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渠道之一。⑦

要在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优化和谐的育人环境,在潜移默化的氛围里,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从而陶冶其情操,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造就出大批合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注释:

①刘吕,高吴冬.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

②⑤乔潮.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理性思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7,(1).

③⑦杨禹.论加强大学生人文人文素质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创新导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