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24: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数学教学环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后习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9-0071-02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即在课堂45分钟内,使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心理都得到发展。数学作为现阶段初中教育的基础科目之一,与其他很多课程都有密切的联系,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课题教学的结构和特点,从各环节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和标准,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前提。首先,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素养,熟知整个教材体系的框架,使设置的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所授内容能帮助学生对讲授内容有整体的了解,既能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其次,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态度习惯等特点设置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创设生活化并具有问题意识的情境。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对数学的恐惧,用形象事物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让他们爱上数学,喜欢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例如《概率的简单运算》一课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抽奖活动进行讲解,让学生计算各种抽奖活动的中奖概率。又如“黄金分割”的知识点可以用在生活中的诸多应用导入:当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的0.618倍时,人会感到最舒服,古希腊帕提依神庙由于高和宽的比是0.618而成了举世闻名的完美建筑,古希腊维纳斯女神塑像及太阳神阿波罗的形象都通过故意延长双腿使之与身高的比值为0.618,二胡演奏中“千金”分弦的比符合0.618∶1时,奏出来的音调最和谐、最悦耳……
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具有问题意识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积极思考,使学生产生“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意识,从而促使其主动地接受并建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借助猜想、游戏、对比、设置悬念等方式创设有问题意识的情境。不过问题的设置应具有目的性(吸引学生注意,拓展学生思维)、层次性(基于学生已有水平)和趣味性(引人入胜促进学生思考)。
2.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第一,数学教学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教师应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教学,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例如让学生充当教师进行授课,用自己的观点分析问题并讲解给其他同学;又如开展多样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再如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总结和评价,增强其主体意识。
第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可以借助PPT、Excel、Flash、几何画板等软件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增强数学的乐趣。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画出动态的三维坐标、特殊的二次曲面、空间中的立体,等等,还可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开展数学模拟实验,使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
第三,教师应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解题方法内容的讲解要侧重案例及步骤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而探索规律内容的讲解要侧重让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分析、反思、表达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做好课堂总结与评价,促进学生提炼知识
课堂总结常常被人忽视,但在教学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既可以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又可以帮助检测当堂所学的知识,弥补遗漏的知识点,确保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此外,它还可为下一节新课的授课做好铺垫。有效的课堂总结应具有点睛性,可使学生对本节课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有效的课堂总结应具有强化性,可加深学生对所授知识的印象;有效的课堂总结还应具有延伸性,可引导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思考,并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下一步的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应坚持全面性,不仅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不仅看学生学习知识的习得情况,还要看其情感态度的养成情况;不仅看学生思维的拓展情况,还要看其动手能力的提升情况。课堂评价还应具有激励性,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方式为主,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教师也不应忽视学生的错误,应对学生错误的行为进行批评,有效遏制其进行错误的尝试。
三、认真布置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并不等于题海战术,它的作用应是拓展学生思维、巩固课堂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要做到精炼,应使练习具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与消除疑点的特征。另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布置课后练习时还应引导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所学应用于自身的实际生活。例如学完面积知识后让学生回去测量自家的住房面积,学完函数知识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灯塔,等等。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也不能单靠某一环节的提升来实现,它需要教师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提升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长久的努力与坚持。
参考文献:
[1] 晏磊.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2011(9).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后如果能在数学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后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中就会如鱼得水。而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能够采用循序渐进地方式以一个向导的角色逐渐将学生引入初中数学的天地,是一个极佳的教学方式。本文就针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数学做一个简要分析。
关键词 循序渐进;初中数学;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对于教师知识储量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同一所学校中数学教师的能力和知识层级也相差无几,但是有的数学教师的课,学生能够听的津津有味,同时也能获得很大程度的能力提升,而有的教师的课却索然无味,学生听了昏昏欲睡。往往前者更能够懂得循序渐进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而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在教学环节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由浅到深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各类概念和公式。
1.循序渐进教学方法的解读误区
对于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解读为以自己的认知过程代替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过程,从而主观臆断按照自己既定的理解方向对教材进行照搬,这样会导致学生只能刻板地按照课本进行循序学习,而能动性以及创造力无法在教学环节中很好地体现出来。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两个主体,不论以何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都是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进行相互交往和互动,达到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补充的作用。所以依照“循序渐进”的思路展开的课堂教学一定是以学生的认知线路为依据进行的。
2.对教学内容重组的循序渐进方法
教学内容是课堂中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主要信息获取频道,因此在循序渐进教学方法的实践中我们首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进行适当地重组。
2.1结合学生的能力进行重组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重组形式,有很多,在教学环节中,对于教材的理解,每个教师和学生的理解都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学生,有的班级学生能力较强,认知能力强,而有的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认知能力比较弱,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依据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进行重组。比如在苏教版的初中数学课本中,“整式”一节内容中并没有提及到“代数式”的内容,而在后续的课程中,二者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在重组课本内容时,可以将该两节内容和在一起来进行。
2.2针对不同时期进行重组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改组时,结合学生在不同学习时期的认知能力进行重组也是十分重要的,依照课程的独立性、逻辑性以及层次性等关系,可以从一课时到有联系的几节内容。例如在“圆”中我们会涉及到很多三角函数的问题,所以三角函数一节可以改与“圆”一起进行讲解,甚至“相似”这一节的内容也能够移至该节内容中,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关于相似的题目都与圆息息相关,而且该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已足够学习“相似”方面的知识;另外,“概率初步”的内容同九年级第二学期中与“视图与投影”的内容一同教学,能够体现很好地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循序渐进方法
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还是要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对此,我们的循序渐进方法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1)探究阶段:初中生处于一个逐渐开始认知社会,认知世界的阶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这个阶段学生探究心理强的特点,在部分容易操作的章节让学生先进行自我探究环节,从猜想——假设——实验论证到分析,通过自主探究课本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区别时,对于线段的认识,教师可以采用例子“将一根木棍钉在墙上需要几根钉子”这样的命题来开始本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感悟阶段:探究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并感悟,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消化。培养学生在自我探索课本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感悟,能够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有一部分脑子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很快完成教学环节中的内容,显得比较自傲,在剩余的教学时间中不去思考。针对这些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让他们去思考本节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不断引导学生去感悟。
(3)创造阶段:从发现到创造,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让学生针对已知的事物来培养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探究基础之上,引导他们重新建立概念,归纳规律,并且可以在课下主动动手制作一些学习模具,设计探究性实验等,还可以让他们接触更多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其实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教师都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学生又无法解除到更开放性的问题,这样是不对的。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宽广的舞台,从探索到感悟,再到创造性思维,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更有利于初中学生的成长。
4.循序渐进的交流方式
初中教学中关于交流的内容我们很容易忽视,而调查发现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纠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误区,并且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循序渐进教学方法中我们也要加入交流的内容,比如还是在“直线、射线、线段”内容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问答方式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去讨论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方式,学生通过交流和观察,很快就能得出清晰的答案,然后让教师来总结,无形中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在实施循序渐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做好以学生为主体,再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或者其他方法,才能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循序渐进的环节中,教学过程已经从简单的信息传递变为了学生体验的过程,提升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雷鸣.在教学反思中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01):04-05
[2]乔洁.论多媒体教学的利弊[J].科技创新导报,2010(03):03-04
关键词:数学习兴趣;学困生;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49-01
伴随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改革形势。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以学生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就要通过有效措施解决学困生学习兴趣问题,帮助学困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与教师的关系经常是紧张对立的。由于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诸多问题,经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同时学困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样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困生学习信心降低,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自卑心理,学习兴趣不高,被动学习趋势明显。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首先转变以往的师生观念,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主动降低姿态,深入走进学生,与学生成为朋友。其次,要多给予学困生关心和爱护,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和生活上尊重他们,热爱他们,重视他们,多给予学困生鼓励,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减轻他们身上的学习压力,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为了加强与学困生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动态和需求,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如QQ、微信等,建立学习交流群,教师主动放低姿态,用初中生喜欢的交流方式来拉近师生距离,学生在交流中也打破了束缚,更能敞开心扉,这对于培养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无疑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中重视兴趣引导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方法,重视教学环节中的兴趣引导,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分层,针对学困生设置专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使学困生在系统的教育下提升自身数学水平,满足因材施教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教学环节,特别是课程导入环节的优化,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乘方”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拿出了一张厚度仅为0.01mm的纸,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将这张纸对着48次后它将会有多厚,学生议论纷纷,对这一内容的兴趣油然而生,当教师公布答案后学生大吃一惊,学困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学习兴趣也大大提升。
最后,根据学困生的认知特点,数学中的抽象复杂内容往往不利于学生接受,而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则更利于被学困生接收。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将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直观化。例如,教师在讲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知识时,就利用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资源,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
三、发挥集体作用,利用交流合作实现寓教于乐
想要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要注意改变以往学困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结合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一个班级内的学风和集体作用对于数学学习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挥集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方法实现寓教于乐,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组织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以“校园垃圾分类”或自拟题目为题,开展统计调查,并绘制相关统计表,进行统计结果描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困生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的交流合作,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学生在相互的交流碰撞中,不仅激发了学习欲望,巩固了知识内容,同时还锻炼了交流、沟通、合作、协调、动手能力,增进了班级学习氛围,促进了学困生的学习效果。
四、展示数学魅力,利用教学反馈让学生体会成功
教师在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时,主要可以从数学教学内容本身和学困生团体的特殊性两方面入手。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积极展示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魅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使学困生对数学的严谨和奇妙产生兴趣,进而提高对数学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国外与我国在勾股定理认识上的发展,从而提高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在学困生个体的特殊性方面,由于学困生的典型表现是对学习缺乏信心,学习上存在压力和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让学困生体验成功。可以为学困生制定一些他们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让学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体验成功的感觉,最终一点一滴的重拾学习信心,建立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初中数学学困生问题的转化上,可以从学习兴趣入手,通过有效手段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困生数学学习信心,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多多关注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通过有效手段做好学困生转化,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提高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程改革提出以来,对初中数学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数学更加注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的寻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并注重教学环节中的各个阶段,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从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来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仅仅引起重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二、注重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衔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点,要做好二者的衔接工作,使初中生能够完成正常过渡,并建立起正确的数学理念。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思想层面的衔接工作。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存在较大的不同,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数学的重要性以及初中数学的难度。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做正确的引导。
2、做好教材层面的衔接工作。初中数学教材与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和难度上都存在差别,要想做好教材层面的衔接工作,老师就要找出二者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做到初中教材与小学教材的逐渐过渡。
3、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为主。只有学生建立了正确的数学思维,才能有效解决初中数学学习中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教学方法上的差别。
4、做好学习方法上的衔接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完成小学数学向初中数学的过渡,保证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
三、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初中数学要依靠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在实现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变单一的由老师主导的课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就要改变单一的课堂结构,变单一课堂为多元化课堂,积极探索其他的课堂方式进行教学,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我们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登上讲台,通过多种手段,锻炼和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来看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做到了解学生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3、通过合理设置课堂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考虑通过问题教学的模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的手段是通过合理设置课堂问题,让问题成为检验课堂效果的手段,并通过合理设疑,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因此,问题教学成为了教学模式创新的新方向。
四、对几何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学生两极分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教学是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在这一环节,许多学生由于自身素质以及老师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出现了落后的现象。考虑到初中数学教学总体质量的要求,我们应该对几何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学生两极分化。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住几何教学的重点,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几何教学的重点在于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概念,概念是第一步,只有概念熟悉了才能做到正确解题。所以,提高教学质量要从理解几何概念入手。
2、根据几何的难度,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于初中几何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其难度对于初中生来说无疑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夯实基础逐渐推进。
3、讲解与训练相结合,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在开展初中几何教学的时候,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开展训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习题能力都得到提升。另外,老师还应训练学生画图能力,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几何知识。
4、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通过几何教学可以发现,只有学生具备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数学成绩。所以,我们要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锻炼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
五、重视复习环节,将复习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复习课可分为三种类型:单元复习课、阶段复习课、总复习课。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总复习课。但只做好这三种主要类型复习课是不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总是把希望寄托总复习上,于是平时上课进度较快。这样做效果并不好,因为前面跟不上或遗忘了,学生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我们教师应将复习寓于平时的每一节课中。例如:学习新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的“二次根式”时,我们可以出这样的题目:(1)已知:∣a∣=4, 则a+b=?(2)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 和 ,请求出斜边上的高。这些题目能复习七年级学习的“绝对值”和八年级学习的“勾股定理”及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斜边上的高等内容,同时新知识也得到强化。学生在这“不断重复”中对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及运用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陈伯富;讨论式教学在数学课堂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张世虎;新课程背景下的讨论式教学[J];中学语文
(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为衔接工作打下基础
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高中生活,要做好高中教学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主动地学习新课标的知识,形成新的教学观念。教师不仅要掌握高中数学的教学知识,还要对初中数学的内容有很好了解。教师要对初中讲课的内容、讲课习惯、作业布置方式都有了解,在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学开端中,要尽量贴近初中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做好入学教育。在高中开始的时候数学教师就要告诉同学们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差别,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方法,对高中数学做出清楚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让高年级的同学给低年级学生讲述高中数学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地完成高中知识的转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摸底,掌握了学生的数学素质有助于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数学基础作为底数,根据学生的素质进行教学计划的展开。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开始的时候,要放慢教学进度,利用初中知识的基础作为牵引,引起学生的共鸣,之后让学生进行高中知识的迁移。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转变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要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让学生进行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知识的迁移。教学要立足教材和大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层次教学。教师在讲课之前,要掌握数学知识的教材要求,将教学要求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讲述的时候,尽量给学生展示探索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能够了解数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创造能力。教师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教师可以使用图像、数据或者是图表知识进行过程展示,不但要给学生理论上的展示,还要告诉学生数学知识推导的过程.
1微课以及智慧课堂概述
1.1微课的概念及其特征
微课主要是指以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为主要依据,借助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制作和播放精简的教学短视频的教学方法,而且,这些教学短视频的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环节,还可以延伸到课前预习环节以及课后复习巩固环节。微课的特征主要包括教学时间较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以及传播途径更广等几个方面,首先,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是因为微课的开展主要是以相应的教学短视频为载体,而制作这些教学短视频时不仅会对教学内容进行浓缩,还摒弃了很多不必要的讲述环节,令教学短视频的时长通常在10分钟左右,使得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具有教学时间更短这一特点。其次,教学重点更为突出是微课最为核心的特征之一,教师开展微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针对性讲解,并通过对关键问题的剖析,帮助学生更好的突破数学知识理解障碍,从而实现学生数学知识理解程度以及学习质量的提升。第三,微课的传播途径更广,主要是因为教学短视频主要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而且微课的实施是以网络为主要途径,一方面学生们可以借助手机以及电脑等多种设备对微课内容进行了解和学习,另一方面微课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制约,学生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助教学短时间进行学习。
1.2智慧课堂概念
智慧课堂是对智慧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应用,是在为学生们构建更加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先进教学辅助手段,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智慧课堂更加重视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提倡让学生由原本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和了解知识,使学生们更加清晰、深入的理解和感悟知识的产生过程,并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和适当指点,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和思维活跃性,从而在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智慧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教师应从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入手,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加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主观能动性以及教学活动配合程度,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以及素质能力培养成效的提升。其次,智慧课堂的实施除了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情况给与更多的关注,还需要教师给与学生及时的引导和指点,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以及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第三,智慧课堂的构建和实施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比如,提高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以及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开展微课教学活动等,通过多层面、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和发展。
2基于微课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意义
2.1有助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
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以及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帮助数学教师从网络中获取更多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通过将其合理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既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补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数学教师获取更多的优秀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灵感,可以帮助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系统性和实效性的提升,也可以帮助数学教师将教学活动合理延伸到课外,并借助具有较强内在联系以及延续性的教学内容,将不同时间段的教学活动进行串联,从而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2.2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传统的以应试成绩为核心目标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了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学生数学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方式,也是以大量的数学题练习为主,虽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初中数学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牢固程度,并提高学生对相关类型数学题的解答能力,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较为有限。而借助微课促进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以及更多的层面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3有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调配
初中数学教学中借助微课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调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微课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初中数学教学所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还可以帮助初中数学教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模式,并对相关优质教学素材进行更好的整合以及利用;其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以及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学生的复习以及知识巩固提供有效的帮助,既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和效率,也有助于实现相关教学资源的重复利用。
3初中数学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3.1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自身教学观念方面的影响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和以往教学成果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重视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些数学教师认为传统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也是他们更为熟悉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环节依然在延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偶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抽出一部分课时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锻炼和提升,而微课通常是以代替板书等等形式出现的课堂教学环节,这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对于部分数学天赋以及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素质能力培养效果,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其核心素养培养作用较为有限。
3.2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微课的理解和认识较为片面
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微课及其使用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导致他们在规划和使用微课时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这是影响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以及微课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错误的认为微课与课件等同,只是在内容呈现形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很多数学教师在制作微课内容时只是简单的将课件转化为视频的形式,使得微课的真正作用难以得到切实发挥;其二,还有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存在微课内容选择不合理等问题,微课内容并没有围绕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而是将课堂教学活动完整的录制成视频并提供给学生们,一方面会难以充分发挥微课应有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会对微课的实效性产生较大影响。
3.3学生自身的制约因素
学生自身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数学学习兴趣较低以及学习能力较弱等几个方面,其原因主要是初中数学教材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再加上除了需要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记忆以外,还需要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使得部分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一现象在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长此以往会令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抗拒等负面情绪,哪怕数学教师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微课等学习资料,也难以真正调动学生数学学困生的自我提升意识,这也是影响初中数学微课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4微课在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中的应用策略
4.1在课前导入环节利用微课提升学生探究兴趣
由于初中数学知识普遍具有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等特点,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往往会显得较为枯燥、沉闷,这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以及思维活跃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数学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合理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参与主动性,也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教学时,这一课是学生们接触和学习“代数”知识的初始阶段,也是后续根式、函数等初中数学知识的基础。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利用微课,对本课需要学习的教材主题以更加直观、精简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课堂教学核心内容以及调动学生的课堂探究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重点,使学生们能够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以及最大限度的确保学生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课堂重点以及难点内容的学习上。
4.2利用微课对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剖析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内容进行深度剖析,降低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难度,并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是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重要应用形式之一,既可以将学生们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具体、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一课时,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们通过对图形旋转基本性质的理解,初步学习几何中图形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和清晰理解图形旋转的性质。由于初中生普遍存在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等情况,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时常出现思维较为混乱以及把握不住关键点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旋转现象的视频,并引导学生对视频中旋转现象的特点进行观察、总结、记录和叙述,然后数学教师将教材中对旋转的定义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将刚刚各自对图形旋转的总结与旋转定义进行对比,再为学生们详细讲解旋转中心、旋转角以及对应点等图形旋转要素,最后为学生们播放归纳了图形旋转这一章节重点内容的微课视频,让学生们更加系统的回顾课堂学习内容,并要求学生们将微课视频观看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互动环节通过教师的解疑以及师生之间的探讨予以解决。这种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以及图形想象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课堂学习内容,并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结构,除此之外,课堂教学所用的微课视频还能用于学生的课后复习以及知识巩固环节,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后复习质量,还可以实现相关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
4.3借助微课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数学教师较为重视和头疼的教学任务,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更加透彻了解教材知识点,还需要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联想和运用。而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丰富与补充,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难度,还可以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记忆教材知识点,对学生抽象思维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时,这一课主要囊括了割线、切线的概念以及切线相关定理等知识点,数学教师在备课环节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优秀教师对圆的切线的拓展讲解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学习环节展示给学生们,微课视频的内容形式通常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流程,数学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播放微课视频中的提出问题部分,给与学生们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和解答,然后再播放后续的问题分析以及解决内容,并要求学生们根据视频中的讲解对各自的分析思路进行对比,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
4.4借助微课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延伸
微课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是指提高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质量和效率,这主要是利用了微课教学时间更为灵活以及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其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将微课合理运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不仅可以让学生借助微课视频对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总结课前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目的性,实现学生课堂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其二,将微课运用于学生的寒暑假自学活动当中,放假期间数学教师往往难以及时为学生进行数学疑难问题的讲解,为了保证学生的数学知识记忆效果,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搜集或制作锻炼数学思维、巩固基础知识以及拓展练习等不同主题的微课视频,将微课视频上传到qq群等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下载和学习,并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将各自的自学情况以及疑问通过网络平台发送给数学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和巩固已学数学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自学习惯等素质能力的培养。
5总结
关键词:素质教育;要求;具体实践;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逐渐地提升到教育的重要章程,并且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把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确定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那么,初中数学应该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践呢?
一、实施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全面开展德育教学
构建学科德育体系,创新性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这是初中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学生的德育与智育同样重要,甚至比智育更为重要。只有拥有好的德育思想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重点提高学生能力
优化学科知识体系,丰富学生课堂参与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着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3.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身教养;加强学生的智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和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体育教育,确保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加强学生的劳育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开展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1.最大限度地发挥初中数学教师的作用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占有比较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是初中数学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具体做法如下:
(1)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整个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开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才能引起整个教学工作教学理念发生变化,才能引起整个教学活动的变化。
(2)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及学科素养。一方面,从教师的道德素养方面讲,教师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品格,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言行举止,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从教师的学科素养方面讲,只有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演讲技巧、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亲和力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2.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是保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良性循环的关键。初中数学教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只有抛开压力和枯燥,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第二,完善学生的评价机制,从多方面评价学生。让学生在比较自主的条件下,向最终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进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条件,主动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努力地竞争进步。第三,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只有做好自己的引导性工作,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保证师生之间的合作,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可以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师生之间传统的重复性“讲解—听讲—记忆”基础要点的模式。尽管学习方法和传授过程比较枯燥单一,但这是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起点,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是提高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一种或多种新型的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的数学教学模式。当前已经逐步运用到教学过程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与活动型教学模式以及学者和教育家当前大力倡导的情境型教学模式、合作型学习模式等,或者完善后的比较初级的创新模式“拟定目标—学生围绕目标自学—教师点拨重点与难点—评价与矫正—课堂教学小结”。
4.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细节
素质教育对于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把教学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等教学细节中。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在目标实现和具体实践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对一般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以下几方面却处于忽视状态:第一,数学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第二,数学学科与学生的真善美培养,数学学科与社会、生活、个人的教育;第三,数学学科与学生的习惯及作风教育;第四,数学学科与学生的心态培养等等。这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把这些教学目标渗透到每一堂数学课堂上,渗透到数学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初中数学的素质教育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具体的教学实践会影响到素质教育进程及素质教育所能达到的目标状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快速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禹丽娟.浅谈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
[2]单红杰.刍议初中数学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1.
[3]侯永沛.浅谈初中数学素质教育[J].科技风,2011.
[4]黄维亮.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探索[J].内江科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