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4 16:24: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保险行业财务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在持续增长的同时还保持着低碳绿色经济转型的发展,面对发展转机我国服务贸易领域需要寻求新的生存空间,金融、保险、咨询、通信、文体、文化等作为服务领域的代表,不管从组织结构还是公司管理体系上都在谋求改变与创新。我国保险行业的组织结构就是简单的直线职能制,从基层单位到中层单位的管理上存在单一的隶属关系,缺乏有效的竞争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理念缺乏对应的升级,目前只停留在“重视业绩、轻视质量”的阶段,对于保险资金投资的收入高低非常关注,而对于保险资金投资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与资金发展带来的连带性效益低估,造成了保险行业财务管理的多种问题的出现。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保险从业人员经营理念错位,造成保险业速度与效益的矛盾尖锐,导致了财务制度建设存在问题,二、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较差,对于国际化财务管理标准认识不足,执行力不足,三、部分保险公司财务管理账簿设置不规范,不能及时准确的体现财务管理状况。
二、保险行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保险资本作为一种单位集体性质的拥有周期性的流动资本,可以实现有效地投资,可以通过货币形式或电子货币形式通过会计核算对公司可运营与盈利的资本做出归类,实现资本最大化的价值。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保险公司不是以生产为主的企业,而是以保险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为过程的管理模式,保险公司的经营业务主要是通过资金运用的方式实现资金的盈利,这决定了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在整个过程中都会发生作用,第二、保险公司是一种负债经营的企业,它的经营活动不仅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而且更直接关系到众多保险客户的切身利益,因为保险公司若发生财务危机或破产,受损害的是公司的股东和保单持有者。
三、保险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操作存在的失误
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大多数依赖会计人员的前期核算与后期维护,会计人员提供的财务信息在我国具有很大程度的预期性,这是因为我国的特殊国情所造成的。保险行业收取保险费用、费用赔付是不确定性的时期,这两者前后存在的差距极大,使会计核算时的时间出现混乱,所以会计人员就以随意性的核算日期与标准进行预期的计算,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二)保险财务管理应急管理能力较差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中需要建立内部应急管理体系,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个保障机制,才可以更好的实现保险资本的流动性均衡。当前保险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没有互相之间的监管与牵制作用,导致了资本的流动性非均衡现象,保险资金的进入与流出都没有保持在均衡的发展状态上,反而是流出资本的漏洞依靠流进资本弥补,保险公司的各部门没有明确的分工,账目模糊,缺乏资金管理经验。
(三)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性
预算管理是保险公司对企业决策资金发展目标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量化发展做出的规划。预算管理在保险公司中的作用是对未来的投资、经营、财务管理情况进行预期、控制、管理和安排。目前的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情况较复杂,遍及全国各地,部门设置众多,预算管理的国际化标准理念难以被接受,保险公司各层级各组织的预算管理信息与交流难以实现,导致了预算管理的效率低下,失去了预算管理的意义。
四、解决保险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监管制度
保险公司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监管制度,并且要贯彻执行,制定统一化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让会计核算制度遵循合规性原则,制定保险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发展科学、合理的财务核算监管制度,其次要适合本公司发展的现实性,遵循特殊性的规律,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不同的组织架构与经营方向以及不同的企业文化对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体系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二)加强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应急能力
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提高很大程度反映在保险公司员工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司财务账目,加强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应急能力主要表现在:一、对进出账目实行分开经营管理,对不确定性的流出资本与流进资本进行对比与分离管理,从各部门中建立单独账目,开展各部门互相监督,二、实行均衡化资本管理,不让单独的部门实现资金的充斥,均衡化发展保险公司的资金流动,实现资金与部门间平稳发展。
(三)加强预算管理的效率
保险公司要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与执行效率,提高预算准确度与预算正确性,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发展需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要加强预算管理人员素质,保持管理者认识清楚全国各地区情况,各不同层次机构与组织之间的保险预算区别。第二、要加强预算监督与评估能力,建立预算激励机制,保险公司要加强预算管理的监督能力,科学合理的评估预算资金效率,还要对预算管理人员予以预算激励,通过激励措施实现管理人员的预算主动性与积极性。
五、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前阶段就是由制造业产业向服务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保险行业作为服务贸易领域的典型代表需要不断的完善财务管理体系,需要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向国际化保险服务与财务管理的标准靠拢,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腾飞。
关键词:汽车保险;财务管理;相关问题
社会市场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私家车越来越多,而这种情况下更是加大了人们对汽车保险的关注力度。市场环境和各项政策的变化,会对车险费率造成一定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办理汽车保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汽车保险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有待改善的现状。若对此不加以及时分析,不仅会给保险公司造成利益损失,也会严重地损害公众人民的个人权益。
一、汽车保险财务管理中对其成本定价控制不够严格
汽车保险在当下的时代中比较常见,而车险成本定价的浮动,会影响着消费者自身的购买能力,从而导致汽车保险行业的经济受到波动。在汽车保险财务管理中,对车险业务的成本控制便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内容。众所周知,汽车保险的赔付率比较高,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可以赔付的成本费用与所收取的保费之间的百分比较大,继而导致车险业务存在收支平衡。
(一)汽车保险赔付率较高影响的成本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购入车辆的现象非常常见。根据有关于汽车保险状况的调查研究资料发现,我国的车险业务赔付率非常高,长期下去便会对保险公司的长久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在2017 年――2019 年期间,国家车险的赔付支出和保费收入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虽然保费收入因为人们加大了私家车的车辆购置,所以该部分一直在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汽车保险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故也层出不穷,因此赔付支出部分占据收入部分高达66%。这种紧跟着保费收取而同时增长的赔付支出属于一大部分成本,车险财务管理的成本里涵盖对客户的保险赔款,同时也有展业费与相关手续费,不过赔款部分占据的比例较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比较多样化,常见的包括车辆自身的日常维护问题、公共道路设施的建设质量,以及驾驶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矛盾等因素。目前,交通道路上的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人们不仅日常出行旅游、回家、拜访亲友等需要使用它,上下班和客户往来等等也离不开汽车这种交通工具。但是这些车辆饱和度过高,使得道路的通畅度受到阻碍,当地管理部门不得不对车辆加以“限号”来约束和管理交通现象。不过,尽管如此,交通事故的现象仍旧很难避免。此外,报考驾照的人数与日俱增,驾驶员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参差不齐,在正常驾驶环节出现意外事故的概率因此增大。此外,赔付率过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十分常见。一般来讲,当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在处理这些意外事故时,双方经过警方的协调,会选择“被保险人”的这一方面,最终导致保险公司为这项事故买单。
(二)车辆销售服务模式使得维修成本加大
目前,市场上的车辆销售门店越来越多,4S店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车辆销售订单的达成,会为客户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包括一站式的车辆保险。也就是说在这之中满足要求的就会促进赔付成本的增加,而且汽车的零配件服务也涵盖在4S店所提供的业务当中,给汽车保险公司带来的成本与日俱增,这些都是汽车保险财务管理中十分棘手的问题。
二、财务信息审核与财产核算评估面临的阻碍
任何行业所展开的财务管理,都离不开真实完整并且有时效性的数据信息。而汽车保险业务的办理、审核以及赔付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关的数据作为支撑,那么,这些数据信息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连续性等等,对于财务管理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财务信息的审核、财产核算以及评估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的审核监督力度较低,真实性有待保证
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工作人员和单位的管理者要对各项财务信息数据进行应用,通过财务信息的质量去预测和分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更好的发展战略。对于汽车保险行业而言,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出现,一些工作人员为了促进个人的工作业绩,或者达成原先计划好的工作目标,因而会违背职业道德素养,对财务信息进行篡改,严重地破坏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笔者经过调查发现,部分业务员会自行购买车辆保险,后期达成业绩考核后再对所购买的保险进行退还。如此一来,汽车保险业务的真实性和保险公司的效益就会因此受到影响。作为保险公司最为重要的业务内容之一,车辆保险业务所占据的比例较大,在日常生活中是有私家车一族的必需品。但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激烈性,也会促进一些恶性竞争的现象形成,对保险公司的长远和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偿付能力评估有待完善,汽车业务销售额计算方式徐更新
汽车保险办理完成后,最重要和关键的便是后期出现事故的赔偿阶段。调查中发现一些保险公司在财务管理工作缓解,对自身的偿付能力评估标准不够准确,一般会根据最低偿付能力进行对比,但这种形式导致后期一旦发生巨大的交谈事故,企业便难以偿付需要赔偿的金额,从而导致其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同时,汽车保险业务销售额的计算形式也存在疏漏,计算的标准与计算形式严重影响到企业对自身成本管理、规划和赔付率的具体计算。
三、有效改善汽车保险财务管理问题的路径探索
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会给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对企业的成本控制、经济效益提升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如果对于这些问题不及时加以解决改善,汽车保险公司就很可能面临着赔本甚至倒闭。因此,根据以上提到的几点问题,笔者对有效改善财务管理的路径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希望为有关人员带来帮助。
(一)提高对汽车保险业务成本定价的有效管理
汽车保险业务中,财务管理最为重要的便是对车险业务的成本定价管理,成本主要包含手续费和展业费用,以及占据比例较大的赔款。由于面对的客户组成较为复杂,使得汽车保险销售出去之后存在的风险预测也存在难度。要实现对赔付成本的合理控制,便要加大对这种风险的评估和预测管理。同时,上述问题中提到,赔付率的控制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那么便必须要提高对这种理赔带来的成本进行控制,可以建立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让人们重视理赔的各个环节以及背后的信息真实性与合理性的调查。此外,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手续展业费的监督管理,便于为汽车保险行业打造更加健康的竞争环境,以此使得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逐渐规范。由于车辆使用率的不断提升,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效率。想要再从车险业务当中实现盈利,与以往相比存在的难度越来越大。那么,汽车保险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便要构建更加完善的风险评估管理体现,确保将其所承担的车辆风险降到最低,为其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财务核算方式与评估体系进行优化改进
汽车保险业务是保险行业当中强制性较大的一项内容,保险公司要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效果,便要对其财务核算方式与偿付能力的评估体系进行优化。企业自身的偿付能力对其经营发展有影响,也是客户所考虑到的一点因素,而我国在该方面缺乏完善的评估体系,进而使得更多的隐患存在,对保险公司自身造成危害,也无法维护购买车险客户的权益。因此,我国要去借鉴国外保险公司在该方面的财务管理经验,从各个方面去评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并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存在相关风险,或者偿付能力不足,便要及时对此加以控制管理,有效地降低风险造成的严重后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汽车保险行业目前还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汽车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显著。对于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加以控制,便会影响保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会对我国人民的自身权益造成危害。因此,汽车保险行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必须要定时进行分析和探讨,企业也要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提高自身的风险预测能力,优化偿付能力的评估形式,构建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监督,从而促进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刚.浅谈车险业务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和化解[J].北方经贸,2002(06).
[2]杨世东.我国汽车保险理赔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09).
人们常说“欲速则不达”。在阳光保险高速成长、快速扩张的背后,也曾有人质疑:如此速度之下,企业往往会酝酿着巨大的风险,反过来将牵制其成长。
然而,阳光保险却无声地将这种质疑之声叩击而回。在全速奔跑的过程中,它不但没有出现体力不支的现象,反而越来越有精力和体力。在阳光保险打破业内外对其“七年之痒”猜测的背后,财务管理功不可没。为此,《新理财》记者专访了阳光保险CFO彭吉海。
彭吉海有着丰富的保险行业财务管理经验,在他看来,基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其财务管理有两个关键点—控制成本和管理风险。针对这两个关键点,彭吉海在阳光保险推行了两个最有代表性和效用的做法:“三维成本”管理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三维成本”管理
在物价高企、成本飞涨的关口,成本管控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前锋”。尤其是对于全国布局的企业,在成本管理上稍有不慎,看似微小的“蚁穴”,也会导致资金的“泄洪”。因此,如何在看似降无可降的成本面前纵深挖潜,成为CFO打造健康财务的第一要务。
“现在是市场竞争充分激烈的时代,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且这种产品要对客户进行回馈,让客户接受并满意,所以产品价格上的竞争会趋同。因此,在产品收入上增加优势的空间越来越小。企业与企业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成本管理。能否用最低的成本去销售或管理产品,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优势所在。”彭吉海说。
然而,做好保险行业的成本管理并非易事。据彭吉海介绍,保险是脱胎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其产品是虚拟化的,附带的成本很多并不可以完全量化,它更多的是推动这种产品所付出的代价,包括销售产品、维持产品、未来兑现承诺的成本等,都是虚拟化的东西。“对保险公司来说,当期成本比较容易量化,比如人力成本、办公费用等,反而会更多考虑远期的东西。”
在保险公司,最大的成本是人的成本。无论是销售环节还是管理环节,约60%左右的成本都发生在人的身上。基于此,阳光保险特别强调对人的管理,包括绩效管理、培训和跟踪管理。在此基础之上,阳光保险将成本细分,其内部称“三维成本”。
“原来,集团本部、产险公司、寿险公司及电销事业部都出于自身管理需要,采用不同的成本分类方法及成本管理方式,集团无法从整体上对全集团的各项投入费用进行汇总分析、预算编制和过程管控,这就增加了财务投入统计、预算统筹分析和投产比分析的难度。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立了‘三维成本’管理模式。”彭吉海说。
“三维成本”管理是从保单成本管理、财务投入管理和预算控制管理三个维度对公司经营成本进行管理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
保单成本管理主要从获取保单而发生的成本考虑,将各项成本分配到保单作业环节,通过作业成本管理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位。其具体包括保单获取成本,运营、赔付成本,管理成本三部分。利用保单成本管理强化业务条线及相关责任人经营成本意识,进而建立获取保单的投入产出指标,为公司的业务考核、成本分析、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投入管理主要从成本投入的驱动的角度考虑,细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不同成本采用额度管控和比率管控,以合理管控、分析公司在职场、人力、日常、设备、车辆、专项等项目的投入,整体评价公司资源配置情况。财务投入管理为公司的财务投入方向、调整资源结构提供决策依据,益于资金的动态监控和科学安排,提高公司在营运资金方面的管理能力。
预算控制管理是基于公司编制预算和管理预算的角度,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和费用管控模型,通过对驱动因素的标准化和差异化管理,以实现成本预算的过程管控和分析;将成本细分为固定费用、变动费用等,采用额度和比率进行预算控制,将每项成本都细分到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
按照“三维成本”管理将成本进行细分仅仅是成本管理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配合其他动作,形成“组合拳”,才可将其落到实处。“使集团统一思想,统一各项成本管理的详细分类,在新模式下建立年度预算编制及分析模板,并对其进行严格的执行、管控、分析,是后续财务管理的重点。”彭吉海说。
财务共享集中
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风险环境下,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的内在关联性,并采取更为动态的策略进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要。如何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竞争力及运营能力的破坏,考验着CFO前瞻性风险管理的能力。
保险保险本身是为“不确定事件”作出担保的行业,因此,财务管理的不确定性更强,风险也就更大。如何有效管控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彭吉海说:“实际上,在风险管控方面,我们更多的是在思考管理规范和体制约束。”
阳光是集团公司,在全国有66家分公司,主体较多。由于地区、机构,以及人的思维的差异化相互作用,传统财务管理的模式在很多方面都难以完全统一。
传统的财务运营模式是报告制或审批制,架构也是层层授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机构的扩大,这种方式的弊端就会慢慢显露,比如由于会计语言、经济语言变化带来的数据失真;如果对每个地方的资源分配实行较强的标准化,就约束了当地市场的灵活性;如果注重灵活性,财务管理则失去效力。由此可见,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于全国性、大型公司或机构比较多的公司的发展需要。制式管理和当地适应性的矛盾会凸显出来。
因此,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确保资金安全、降低财务风险,同时让管控效力与当地市场的灵活性达到平衡,2011年起,阳光保险集团启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彭吉海告诉记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统一了会计语言,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此外,因为是标准化的流程管理,靠的不是人的主观判断,作业时效会提升,管理成本也会降低。”
具体来说,阳光保险在财务管理方面实行扁平化管理,不用层层授权审批或者层层上报,所有机构端直接面对集团,端对端的作业,所有机构发生的事情直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处理。由集团进行核算集中、资金集中、报账集中以及目前正在做的支付集中,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核心。此外,通过职能界定,匹配相应的组织架构、岗位设置和会计业务流程,并加强各个流程的检查和控制,以此来加强数据的真实性、预算的合理匹配、资金集约功能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对风险的管理和资金效力的管理。”
一、新经济形势下保险中介行业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不足
(一)保险中介行业激励行为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从保险中介行业现有的发展情况来看,激励行为是其拓展市场影响力过程中的主体行为,而激励行为监管机制的缺陷,是造成保险中介行业运营风险的主要原因。部分保险中介行业在制定发展策略的过程中,偏重于股权激励方法,但对其可能引发的群体性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相关监督机制的构建不够成熟,难以充分适应保险行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也使得保险中介行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的适应股权激励工作体系的稳步构建需要。部分保险中介行业在进行创业制度相关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创业团队的利益分配诉求缺乏深入的研究,没能凭借权责分配体系的有效构建,更好的实现对相关法律关系的有效梳理,导致财务工作的运行难以凭借法律资源的成熟应用实现优化处置。虽然部分保险中介行业的工作人员对激励行为的监控具备一定的认知,但在新型监管机构尚未实现规范化构建的情况下,财务风险的规避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强化。
(二)保险业务操作系统校验方式不够完善目前,很多保险中介企业在进行业务系统校验的过程中,缺乏对实用性策略价值的关注,导致业务系统的设立和调整无法与数据完整性控制方案保持一致,难以为业务操作系统更好的适应校验管理方法的实施需要提供帮助。部分系统校验人员对于费率的重要性认知存在不足,没能从成本匹配性控制的角度进行费率状态的有效监控,导致系统校验工作无法在各项核对业务得到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处置。一些业务操作系统对于系统的修改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没能凭借修改痕迹的分析实现对保单数据的完整记录,不利于系统校验方法的改良。还有一些业务操作系统缺乏对利润模型的关注与研究,尤其对于资金的投放特征关注程度较低,无法在资金投放管理方面取得进展。
(三)财务管理系统改造存在不足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影响到财务管理基础性工作执行质量的关键。但是,现有的一些财务管理系统并未结合新经济性质的特点进行改造创新,尤其对于财务管理系统的各方面关联因素认知不够充分,无法在系统改造管理方面取得进展。部分系统改造工作缺乏对系统基础性构成因素的有效整合,尤其对于财务管理链条的局限性分析存在不足,无法在控制经营性风险方面,实现对业财壁垒的有效突破,不利于财务管理系统的全面创新。
(四)保险中介行业存在夸大宣传问题目前,一些保险中介企业在制定财务风险防控机制的过程中,缺乏对机构以及保险营销一线工作者具体情况的关注,没能从财务风险防控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中介业务的宣传控制方案,导致保险宣传业务的外部动机分析不够全面,无法在防控夸大宣传问题方面进行有效落实改善。部分保险中介人员对于费率情况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制定费率管制方案的过程中,无法在条款创新方面取得进展,最终导致保险中介企业无法在产品以及服务创新方面实现差异化处置,不利于保险中介企业综合性竞争力的改进。部分保险中介人员对于销售渠道的特征重视程度不足,尤其对于价格竞争需求的关注程度不足,无法在控制夸大宣传问题方面,实现对不良竞争行为的规避,难以为夸大宣传问题的完整全面控制提供保障。
(五)保险中介行业佣金体制缺乏科学性目前,一些保险中介行业在制定财务风险控制的相关策略过程中,对于新经济形势的分析不够全面,没能从一线工作人员的角度进行财务风险成因的分析,导致影响保险中介行业工作人员利益的佣金管理体制难以得到有效的创新,无法充分适应保险营销工作的发展需要。一些保险中介行业的工作人员虽然对于佣金管理体制的创新具备一定的关注,但缺乏对一线营销人员留存率情况的关注,导致行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不够深入,无法对掠夺式开发等问题进行控制,不利于财务风险因素的完整有效控制。
(六)保险行业监管制度不够成熟目前,部分保险中介人员虽然对防控财务风险具备一定的重视,但在处理具体的保险工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各项工作细节的创新把控,导致保险中介行业监管制度的构建无法充分适应财务风险规避的实际需要,不利于财务风险管理经验的累积。一些保险中介人员缺乏对法律资源的有效应用,在进行机构组织建设和权力配置的过程中,没能充分有效的应用法律资源进行监管性质业务的创新,导致保险中介机构具体的工作内容无法得到法律资源的有效引导,难以全面规避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二、新经济形势下保险中介行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提高保险中介行业激励行为监督机制的完整性保险中介行业的从业人员一定要加强对股权激励运行情况的关注,并对相关工作可能引发的群体性风险加以预测,使保险中介行业可以在制定监督工作机制的过程中,更多的实现对股权激励行为的识别和管控,使财务风险的规避可以在避免高风险行为的情况下得到有效处置。保险中介行业需要加强对创业团队业务往来情况的关注,尤其要对创业团队的各方面利益诉求进行有效的研究,使激励行为的实施可以在完整的监督体系保障之下,维护保险中介行业的工作运行稳定性。要强化对权责配置情况的关注,并引进法律资源作为激励行为监督机制的辅因素,使监督机制的构建可以在立法思维的帮助之下,具备足够的公正性。
(二)提升保险业务操作系统校验方式合理性在进行保险业务操作系统校验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财务校验工作特征的关注,尤其要对业务数据完整性的价值进行研究,使各类业务系统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显现,以便更好的适应保险业务校验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要强化对业务数据缺失情况的重视,尤其要对业务部门维护协议的相关需求进行科学总结,保证关键性信息资源可以纳入操作系统之中,为系统校验工作的改良提供更加充分的支持。一定要强化对费率等关键性信息作用的关注,尤其要对成本核对校验管理的各方面条件加以分析,使收入及成本的匹配性控制策略可以得到充分的改良,并更好的适应系统校验工作的改进需要。
(三)提升财务管理系统改造质量在制定财务管理系统改造的具体策略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财务管理系统设计思路的关注,并对系统的基础性构成情况进行精准分析,为系统整合策略的有效构建提供充足保障。一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链条覆盖范围的关注,尤其要对财务管理系统的所有关联性因素予以总结,确保财务管理系统的设置可以充分满足保险中介行业的财务风险控制需要。要深化保险中介行业业财数据壁垒情况的关注,并对相关数据的精准性加以分析,使资金的运转有效性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分析。保险中介工作者还必须强化对中介工作运行效率的重视,并在进行系统改造过程中,充分满足基础性工作的运行要求,提升中介工作整体运行质量。
(四)有效规避保险中介行业夸大宣传问题保险中介行业需要对已有的宣传中介宣传问题加以研究,并对保险营销人员以及机构的情况进行系统性总结,从保险中介行业在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出发,对相关手续费的套取情况加以分析,使财务风险的控制可以在提高费用设计合理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夸大宣传问题的分析深入性,使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够拥有更加理想的基础条件。要加强对保险中介行业条款费率特征的关注,并从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的角度,进行宣传性质业务外部动因的分析,使相关夸大宣传问题的控制可以更加精准的适应保险中介行业发展的具体需要,并保证夸大宣传问题能够凭借深入的分析,进一步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控制策略。保险中介行业要强化对保险销售渠道情况的研究,尤其要对非理性价格对竞争性行为的影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以此保证宣传业务的相关漏洞可以得到充分明确,为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提供帮助。
(五)提升保险中介行业佣金体制建设科学性保险中介行业在制定风险管理控制策略的过程中,要强化对佣金体制价值的重视,尤其要对一线保险中介领域工作人员的利益诉求予以研究,使佣金体制的构建可以更加充分的适应保险中介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佣金体制的创新性改良提供有利保障。要加强对新经济形势的研究,并对保险中介行业的财务风险特征进行分析,使佣金体制的建设能够更加完整的适应保险中介行业工作人员的利益诉求,为财务风险因素的完整管控提供帮助。保险中介行业一定要强化对人才聘用管理情况的重视,使佣金的应用可以在提升保险中介群体整体业务素质方面发挥作用,并使佣金的支付年限以及支付比例可以得到有效的创新。
(六)提高保险行业监管制度完整性在进行保险中介工作相关财务风险分析的过程中,务必对保险监管相关工作进行完整的研究,尤其要对保险兼业机构的建设制定法律性质的依据,使法律资源可以为保险中介创新财务工作运行方式提供理论指导。要加强对财务风险形成原因的分析,并对保险中介行业存在的制度漏洞加以总结,从制度层面寻找生成财务风险的主体因素,使保险中介行业在创新监管工作体制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适应现代监管工作需要。要强化对兼业惩治措施的关注,尤其要从财务风险进行责任的落实,使中介监管制度的构建可以为保险中介行业创新工作模式提供帮助。
关键词: 保险属性; 保险会计; 保险合同; 公认会计准则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呈健康发展态势。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日益增强,保险市场主体大量增加,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保险产品日益完善。保险公司由此面临着如何全面、客观地反映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何为保险公司的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投保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进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如何为保险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提供重要信息等会计问题。然而,尽管2007年新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包含了保险行业特殊会计准则,但是该准则内容过于概括并且缺乏权威的应用指南,我国保险会计规则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势在必行。
一、我国保险会计的发展
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慢,相关保险行业适用特殊会计规则的研究相对滞后。尽管保险业在中国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保险会计理论研究的历史却只有二十余年。主要原因是因为保险业适用特殊会计规则的认知需要以行业的发展为前提,据此才能制定出适合于行业特点并且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会计规则。
我国的第一个保险行业会计制度是1984年2月份颁布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的保险公司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该保险公司特殊会计制度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作用,而更多的是采用“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这一计划经济会计原则,突出保险公司在财务会计制度上进行统一计划、分户经营、以收抵支、按盈提奖的财务管理制度。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保险公司开始转型,外资企业开始涉足中国保险业,1993年的《保险企业会计制度》具有转折性意义,奠定了目前保险业会计规则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紧接着我国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实行《保险公司会计制度》和《保险公司财务制度》,并且通过2000年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定义,以此为契机推出了针对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企业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保险业实行专门的会计规则,既是保险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保险业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保险公司开始进行海外融资和开拓海外资本市场,我国保险行业特殊会计规则面临着新的挑战。新会计制度不仅要立足于国内保险业发展的状况,更应该从全球视角出发,对保险业面临的特殊会计问题比如保险合同确认、准备金计提等实行改革,最大程度地实现国际会计趋同。2007年我国开始执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尽管适用于所有企业,但是具体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和第26号《再保险合同》充分兼顾了保险行业的特殊性,改变过去以保险公司为规范主体的特点,进一步从保险产品属性的角度规范会计规则,基本上保证了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前提。
二、保险业适用特殊会计规则的原因分析
保险行业会计规则研究是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它既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又要求把会计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于保险公司,核算和监督保险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就要求这一会计规则必须充分兼顾到保险行业的属性,以保险属性与特点为基础来发展和完善保险会计理论。
保险业适用特殊会计规则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看主要分为三个原因,即保险行业宏观意义、保险产品的无形性和未知性以及保险运营资金链的反向性。首先,保险业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转移公众的风险从而自己承担风险并且通过大量风险的集合内部消化和平衡风险。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公司运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如果保险公司破产或者倒闭,负面影响将使广大被保险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受到损害,带来社会福利损失和影响社会稳定。普通企业会计制度无法保证保险公司保持应有的偿付能力。
(一)费用不真实
未据实列支各项业务及管理费用,主要通过虚构人员或虚增人员业绩套取工资费用和通过报销未真实发生的经济事项的票据套取费用,如虚列会议费、培训费、汽油费、业务推动费、办公费,宣传费等方式违规套取资金费用支付机构手续费或挪作他用。
(二)手续费及佣金不真实
主要体现在:一是虚设中介业务,私自套现手续费;通过设置其他科目,向不符合资质的机构或者个人支付手续费甚至超额支付手续费。二是通过虚挂人力套取资金的行为,未经系统进行计算直接佣金,间接佣金中的加扣款费用随意列支等现象。
(三)保费收入不真实
不能准确严格执行新会计准则及保费收入会计确认基本原则,保费收入会计科目不能真实完整反映保费收入实际状况。主要是通过虚挂应收保费挪用资金支付手续费、以注销保单方式冲销应收保费金额、撕单埋单、系统外出单等违规方式。
(四)虚挂应收保费
对于高额支付或者无法支付机构手续费时,因无多余的费用来承担或无法用合理的票据进行销账,有些公司通过机构直接在应收保费中坐扣手续费,而形成的应收保费,使得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率居高不下,大部分都是以虚挂应收保费形成。
(五)赔款支出不真实
虚构保险事故制造虚假保险赔付案,或者故意扩大保险事故的损失范围以达到虚增保险案件赔付金额的目的来套取赔付租金,甚至将与保险赔付案件无关的费用(如:非正常查勘费)纳入赔款支出。更为恶劣的是与其他机构或者个人合谋制作虚假票价骗取保险赔付资金。
(六)未决赔款责任准备金数据不真实
保险公司为应对外部审计,人为调节未决赔款估损金额,来粉饰综合赔付率指标及利润指标,导致计提未决赔款责任准备金时存在数据不真实情况。
二、财务业务数据失真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模式较为粗放
保险公司在制订考核管理办法时往往对保费规模的考核赋予最高的计分权重,以保费论英雄,不计经营成本把规模做大,往往通过以高额手续费抢夺客源,但在实际操作中受手续费行业自律公约的限制,保险机构无法在账面支付此类超额手续费,只得以一些违规手段虚列费用、虚挂应收保费、虚增赔款形式套取资金暗中补贴。
(二)费用预算与实际脱节
各保险公司总部对分支公司管理细致程度不够,费用预算管理与分支公司的实际情况往往不一致,导致部分分支公司获得得费用开支金额超过实际需求,而部分分支公司的费用资金不够开支需要,形成苦乐不均的现象。费用预算超过实际需求的分支公司通过虚立名目报销费用;而费用紧张的分支公司甚至动起截留保费虚假赔付等非法手段。
(三)缺乏完善的管理监督体制
在费用和业绩考核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使得公司内部控制的制度流于形式,履行守则的职责不足,内部财务监督乏力,未起到真正的管控作用。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的保险公司对基层机构的费用实行总额包干控制的政策,即按照业务量的费用比率下拨相应预算费用,而在实际经营中对费用的使用缺少有效的管理;在业绩考核方面,有的保险公司在考核基层机构业绩时,往往对保费规模达成率、应收保费率、综合费用率、综合赔付率等指标较为关注,而对基层机构在费用报销上往往只关注费用附件是否符合要求,未对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
三、财务业务数据失真的治理建议
(一)监管层面
近年来,监管部门投入大量精力对保险公司开展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现场检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未能得到根治。要从根本上解决财务业务不真实性问题,仍需加大监管力度,转变监管理念,实现标本兼治。
突出监管重点,将监管重点转向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等关注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问题上来,以及解决销售误导、客户投诉等与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更加密切的问题。
取消保险行业手续费自律公约,放开手续费支付上限规定标准,中介手续费应据实全额列支,可通过对保险公司的盈利情况及偿付能力等作为监测指标进行管控。避免为支付超上限部分手续费引发一系列违规手段。
完善保险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对长期亏损、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保险公司实行淘汰制,从而提升保险公司成本管控能力。
加强行业合作。加大与工商、税务、审计、司法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专业监管优势,形成监管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重处罚和追责力度,坚决对违规行为实行机构和个人双罚机制;同时加大对上级保险管理机构和高管的追责力度,强化管理责任,提高违规成本。
(二)总公司层面
从自查情况来看,财务业务不真实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机构,但根源确在总公司,需进一步强化总公司的管理责任,督促公司做好内控工作,切实防范风险隐患。
加大总公司改革转型的力度,优化考核机制。总公司重规模轻效益的价值取向直接导致基层机构在经营中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的主要原因,解决的根本在于转变经营思路,降低考核指标中保费规模的权重,提高业务品质、续继率、利润、内含价值、合规经营等经营指标权重为导向。
加强信息系统改造,建立稳定、高效、能够对业务提供全面功能支持的财务处理系统,实现财务业务数据无缝对接。同时强化费用使用的审批管理,尽量推广费控系统集中审核的建设,统一将费用审核权由系统自动提交到总公司审批。
加强总公司费用控制,改进费用管控模式。细化基层机构的费用预算指标,考虑市场的差异性,科学厘定公司管理政策,确保费用支付标准和流程合法合理。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通过对投入产出指标、预算执行指标、渠道利润指标、成本控制指标等监测指标加强成本事中控制,同时加强对基层机构费用监控,通过对列支办公费、汽油费、业务推动费、培训费、会议会、招待费、广告费等在合理性方面进行监控,在总体费用不超预算的前提下,明确费用之间是否可以调剂等。避免“以包代管”模式下,对费用类别关注少、监控少,带来不必要的监管风险和违规处罚成本。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大在数据真实性方面的自查自纠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加强整改和问责力度,同时加强整改落实情况追踪机制。
(三)基层机构层面
加强自律,合规经营。加大对基层员工诚信建设,培育合规文化,做到知法、守法、合规经营,树立合规人人有责,倡导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建立违法举报措施,营造自觉抵制数据不真实的氛围。
加强财务管理,遵守保险行业基础制度规范要求,严格执行财务相关制度规定,提高职业修养和综合业务素质。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资产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逐渐提高,这也就使得保险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加强对财务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了财产保险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了解并掌握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并通过相关控制对策的实施,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保证财产保险公司在新时期健康的发展。
一、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
1.资产负债不匹配
受到经营方式和经营特点的影响,财产保险公司的负债率较高。而且由于公司中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短期产品,所以其对于流动资金的储备量有着很高的要求。财产保险公司只有具备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才能有效应对退保金、支付赔款等问题[1]。在以往的经营管理模式中,管理投资资产的资产运营部门与管理负债的产品开发、定价和销售部门之间是分开的,而这也就使得这几个部门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从而降低了负债管理的效率。若是流动比率较高,那么市场利率的波动就会影响到很多短期资产的经营,从而造成保险业务的不稳定;若是流动比率较低,那么就会使资产的变现性变弱,从而严重降低保险公司的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以及进行短期偿债的能力。
2.监管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的财产保险公司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不健全,这也就使得在财务管理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部分员工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较低、各个部门应承担的责任不明以及无法及时发现公司中存在的违纪问题等。若是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会降低企业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从而增加企业要面临的风险。因此,必须建立起健全的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并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3.治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财产保险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流程不合理、内部管理环节较弱、各部门之间的权力、责任不明确以及问题出现后难以追究责任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由于财产保险公司的治理体系不完善造成的。治理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公司的运作体系较为模糊,一旦出现问题,没有部门能够对相关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行,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风险。
4.风险意识缺乏
对于财产保险公司来说,树立起风险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具备相应的风险意识,才能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是,目前,大部分的财产保险公司都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这就使得其无法有效应对出现的风险,从而给财务管理带来不良影响,并使公司的经济遭到严重的损失。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对策
1.有效管理保险资产价值链
要想使资产与负债相匹配,从而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财产保险公司就必须对资产的价值链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公司要对资产的分配进行科学管理[2]。首先,保险公司要根据经营的计划与方法,对分支公司在市场走向、经济发展以及资产获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并根据其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长期发展规划,使其在一定的时期内,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来对发展的要点进行明确。其次,还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目前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不同的资产交易分配方式,对不同投资的限额和业绩目标进行明确划分,从而有效控制资产分配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还要对负债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对负债进行管理就是尽量把保险公司应承担的欠款的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促进保险公司更好的发展。在对负债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公司应该对资产与负债关系的融和度进行充分考虑:要对费率进行科学确定,从而保证保费的充足;要对理赔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减少相关的支出;要及时回收资金,避免出现坏账、呆账等问题。这样可以有效促进保险公司赔付能力的提高,从而减轻其面临的财务压力。其次,保险公司要对资金负债的特点进行有效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盈利能力,做好风险评估以及产品开发等工作,还要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提高公司的应对能力,从而有效保障财务管理的质量。最后,公司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负债管理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利用先进的手段对资产错位的风险进行有效预测,提高负债管理的水平,从而促进保险公司健康发展。
2.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要想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管理,保险公司就必须建立起健全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测与预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一方面能够及时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警,另一方面,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反映,甚至有的时候还可以监测行业系统中的财务情况,并在这一基础上观察、识别与判定保险公司分实际运行状况,并发出相关的预警信息。总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让公司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关的对策进行解决,从而提高了财务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给公司带来的影响。
3.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应对相关的财务风险,从而减少保险公司的经济损失。要想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就必须了解财务管理要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方案与对策,还要创新财务管理与决策的方法,建立起财务约束机制。财务约束机制的建立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进行。外部的约束机制主要有市场约束和政策法规约束等,但是这种约束的力度较小,所以要加强内部约束的建设。内部约束指的就是对财务预算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执行运算、编制运算以及考核评价等,通过对各部门的权力与责任的合理分配,加强内部监管的水平,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4.提高财务管理风险意识
首先,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要自觉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了解保险业务的专业知识,掌握理赔、承保等工作的风险点,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其次,公司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定期的风险分析、财务管理优化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培训,使工作人员树立起风险管理控制的意识,提高其对风险的应对能力。最后,公司还要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制度与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工作质量,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从而促进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