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方剂基础知识

中医方剂基础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4 16:24: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方剂基础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医方剂基础知识

篇(1)

关键词: 心理学基础知识 《方剂学》课程 应用

一、意义和作用

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表达共性的心理过程三个过程: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以及表现个性的人格两个部分: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构建一一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有效进行方剂学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增强记忆,研究出最适宜的方式方法。《方剂学》课程是研究法治与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之一,在整个中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熟记一定数量的方剂是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之一,所以认知过程中的记忆是辅助方剂学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中之重。同时它也是方剂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中医专业学生用好方剂的前提。

古往今来,牢记方剂的组成配伍为医家所重视,例如《汤头歌诀》,等等,对中医方剂的传承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歌诀受诗歌韵律等规则的限制,显得语言雷同、内容呆板乏味,没有趣味性。学生通常需要反反复复背诵很多次才能记牢。而中医药高等院校课程日益增多,方剂课时逐年减少,要求学生们在短短半学年中掌握熟记大量方剂组成实属不易。

针对学生提出的“课上一听就懂,课后一放就忘”,“上方剂课轻松,过方剂考试难”等现实问题,方剂学精品课程课题组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历经三年时间,结合心理学基础知识尤其是记忆培养的知识,摸索出一整套融合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等内容的培养方法,并逐渐在教学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准确牢记大量方剂,既消除了学生记方的痛苦,又增强了教学效果,真正发挥出了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

二、分析与应用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它包括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等。认识、情绪、意志这三个心理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在一起的。情绪、意志随着认识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认识活动也受情绪和意志的影响。例如一个人情绪愉快、意志坚强时,感觉灵敏,记忆力强,思维活跃。

1.感知觉

感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所有知识的源泉。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课题组的教师们组织同学将200多味药全部抓齐,授课的同时给予展示,给同学们很好的感官体会,认识到这些药物相关的个别属性,它们的形状、大小、气味、颜色,等等,再经过信息加工就可以得出对于这些药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从而认识并且牢牢记住这些药物。

2.记忆

(1)因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利用课堂抽问,或者课后的抽背等形式。最好在晚上进行方剂的识记,第二天早晨的时候复习,这样的识记效果最好。其次,将方剂识记内容分组归类,界定在7加或减2范围内,减少记忆的“组块”,这样就较容易记住。

(2)理解是记忆的基础,理解越深记得越牢。例如同为脾胃虚寒证的证型,泄泻、呕吐脾胃虚寒证的代表方剂选用理中汤,而胃痛脾胃虚寒型的代表方却选用黄芪建中汤。若死记硬背,学生就必然感到内容繁多,即使当时记住很快也会忘记。

(3)利用语言的音韵和节律来帮助记忆。根据方剂组成药物、功效、主治的字音、字意、字形等编撰成幽默诙谐、工整对仗、寓意风趣的顺口溜或短语。例如小柴胡汤,由半夏、生姜、柴胡、大枣、黄芩、人参、甘草组成,可编为:夏姜胡枣芩人草,趣编为:下江湖找情人草,寓意为:情人草为一美丽爱情之草,为了它哪怕下江湖也在所不惜。

3.思维

读写看听结合,并同时用脑思考,即对不同的方剂进行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尤其对同一大类方剂,或不同类但组成相似、功效、主治却不同的方剂,或组成、功效不同而用以治疗同一类疾病的方剂,加以分析、比较、概括等。例如五苓散和猪苓汤、麻黄汤与桂枝汤、桑菊饮与银翘散,等等。在方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运用思维的方法组织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4.想象

有人比喻“联想、想象是挂资料的钩子,方便放置和提取”,方剂学中尽量利用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想象形成联想帮助记忆。

5.情绪情感与意志

首先,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伴随着认识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等)而产生,并影响着认识活动的进行。情绪情感具有动力作用,它能驱使个体进行某种活动,也能阻止或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而恐惧厌恶的情绪则会使人远离一些活动。所以方剂学教师要很好地把握这一点,在教学要求中做到以表扬鼓励为主,并且按照个体的差异分层次要求,正面引导学生,千万不能让他们产生负面的情绪。

其次,努力培养学生高级情感中的理智感,理智感在人的认识和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任何学习活动、科学发明等都与理智感分不开。授课教师们的态度对学生的理智感有重要作用,教师的爱会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变得聪明活泼。反之,如果学生对教师有反感或抵触情绪,则会变得消极笨拙。

最后,学生方剂学的成绩、背方数量,不仅与他们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有关,更与他们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有关,这就是意志。所以意志是一种力量,没有这种力量任何人都很难达到预定的目标。在对大专医学生的教育中,教师要努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同困难作斗争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正视各种困难,勇往直前,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二)人格特征

1.能力

人的能力可大体归纳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其中认识能力是个体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很显然在方剂课的学习中,对认识能力的要求尤其显著,而教育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方剂课教师的传授和指导,对中医学生学习方剂和积累知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气质与性格

首先,任何气质都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不决定一个人性格发展的方向,也不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成就水平。所以方剂课教师应该全面掌握每位学生的气质类型,一方面根据每个学生的气质特点,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来掌握方剂学相关知识。一方面要利用气质可塑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因素。例如,帮助抑郁质的学生提高学习方剂课的自信心;帮助多血质的学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帮助粘液质的学生提高反应速度;帮助胆汁质的学生克服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的现象,等等。

其次,教师要明白性格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无论从性格品质影响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还是对卓越人物传记分析都一致表明,许多优良的性格特征,例如勤奋、谦虚、自信、坚毅等,能够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学校作为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所以一方面教师的品行、性格等作为榜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方剂课的教育目的,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全方位教育的同时塑造每位中医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三)人格倾向性

1.需要与动机

需要和目标刺激是动机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想要学好方剂课的需要是每个中医药专业同学都具备的,没有人说不愿意学好这门课程,那么目标刺激就必须由教师正确引导和明确提出来。这样学生才会有背方剂的动力,才会主动学习和记住它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将目标定得越明确越具体。

2.培养兴趣

浓厚的兴趣可以促进记忆的保持。常言说:“爱之越深,才会记之越牢。”要强化记忆效果,首先要树立专业理想,培养专业兴趣。所以教师在第一堂课时就对学生的专业思想进行教育和灌输,在平时的授课中也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式渗透。

开展方剂课的趣味比赛活动,以班级分组并且给予适当奖励的方式,例如“方名炸药”、限时抢答等,这样可以通过外在兴趣和物质兴趣,激发学生的背方欲望。

三、效果

将这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增强记忆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方剂教学与活动中,对象为我校大专中医专业,3年来,与之前同专业组学生相比,将常用的218首方剂的方名打印出来,让学生在3小时内完成其组成内容,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教学的实验组学生人均掌握方剂组成150首左右,对照组人均掌握方剂组成30首,两组比较记忆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明显前者高出于后者。

四、结语

在方剂学的教学过程与活动中,广泛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不仅能深挖学生的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方剂的积极性,解决现代中医学生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医方的困难,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从而打造出完美的方剂课精品课程。当然,这种将一整套心理学基础知识运用于方剂课教学的方法并非十全十美,其中可能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路漫漫其修远兮”,全体方剂课精品课程小组的教师们仍将继续“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张玉娟.方剂学记忆教学法浅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8,(4):117-118.

[2]周叔平.方剂学习记忆方法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6,(11):2126-2127.

篇(2)

关键词: 中医高职方剂学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方剂学》是中医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中医临证处方的基础,也是中医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院校方剂学课程放置在第二学期开设,其中部分同学学习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下,课后综合运用能力偏差,而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加之目前高职教学中《方剂学》实训课时低于总课时40%、学校配置的教学资源综合使用率不高,且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故急于探求一套适合当下教学的方法。目前有学者在中医方药教育领域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2]。本教研室在多年中医高职教学过程中尝试探索出方剂学标本教学法,通过课堂讲授过的《中药学》及《方剂学》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结合我校中医药标本馆、中药植物园等教学资源及相应实训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能够较好地将“教学做”教育理念融入职业技能培训中,现总结如下。

1.方剂标本教学法的探索

1.1课前引导,感性认识方剂学标本,夯实中药学基础。

课前引导环节分为《方歌导读》学习阶段、课前标本馆参观及学生自我预习三部分,教学目的主要是积极引导学生复习好《中药学》知识,打牢学习《方剂学》的基础,同时感性认识组成方剂的各种中药。《方剂学》和《中药学》一样,知识点较多、较繁琐,学生学习一般采用明辨方药差别,综合施用多种抗遗忘,强化记忆,这种方法缺少形象性思维,短期内较好,但是容易遗忘。随着课程优化改革开展,近年来本教研室尝试在新生中第一学期学习《中药学》阶段,增加18学时的《方歌导读》课程内容,同时该课程都是在中医药标本馆实训讲授,主要目的是便于学生将“药物”与“方剂”有机结合,更好用药、记药。该课程主要是围绕中药学知识延伸展开相关方剂内容阐述,每周开设2学时,隔周一次,以出勤率作为考核标准,期末不参加卷考。虽然增加课时,起初不被学生及老师接受,但长期实施来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强化了中药学记忆能力,逐渐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有效完成了第二学期《方剂学》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药学》实训课时不足的缺点。

1.2课堂启发,结合方剂学标本,授议结合,提升职教水平。

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应围绕常用方剂的基础知识展开阐述,要求学生明确学习方剂学方法,养成勤动手、勤读勤背的习惯。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教学录像、动物药理实验教学等方法,尽可能地引入方剂临床应用最新研究成果,采用案例式探索开放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疾病特点,临证运用方剂的能力。标本教学案例教学,是指当学生初步掌握方剂学的基本知识与学习方法之后,则采用边讲边议,诱导启发的方法。临证案例式教学方法,搜集患者所述症状,四诊资料综合分析,明确病机、确定治法,结合幻灯片中展示组成方剂的中药图片或者文字表述性味功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单独处方。然后讲授古代医家创立此方的初衷及配伍要领,在比较之中找差距,继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1.3课后答疑,运用方剂学标本,强化记忆。

当学生具备了一般自学能力,方剂学标本教学法能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课外生活,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增加临证处方经验。近年来,我校相继投入中医药标本馆、中药植物园等中医实训基地,并成立学生自我管理体系。这不但增强了中医高职学生自我意识,更锻炼了专业规划管理及自主学习能力。我校中医药标本馆陈列国内及本地临床常用中药饮片、中成药800余种,尤其是以药物组成分类展出了六味地黄丸、地黄饮子、八珍汤、金锁固精丸、四神丸等100多种常用方剂,这为方剂学标本教学法的开展及学生日常课外活动、参观学习提供了实践基地。

职业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3]。方剂学标本教学法实践阶段,是以每章作业以开放性问题为主,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与答案,侧重考查学生在标本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散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最后由老师针对普遍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出总结,精讲解决方法,阐明科学见解。教师讲解的时间约占1/4,3/4为学生自学时间,使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不同章节的重点方剂的重点、难点内容,对大纲规定的100首一级方剂全面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配伍、主治及其加减变化,主要使学生懂得如何用、怎么用。

1.4见习演练,实践方剂学标本,培养临证组方能力,提高职教素质。

方剂学标本教学法是“强化临床,拓宽视野”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我校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此基础上的临床教学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开始尝试“师带徒”教学模式,这无疑为方剂学教学改革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学完方剂学理论,掌握了方剂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在此情况之下,方剂学标本教学法应用于《方剂临证模拟实战课》、《怎样开好中药处方》等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无疑是巩固方剂学理论知识,使抽象理论具体化、临证化,并为临床各科奠定基础的必要途径。在此阶段,给学生布置典型病案,同学辩证分析,辨识药物,立刻处方。同时,在老师指导下煎煮,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感同身受,体验方剂临床功效,提高职业素质。

2.方剂学标本教学法教学实践研究

2.1研究对象

我校2013级、2014级三年制高职中医学专业各2个班学生,共计168名,性别不限,年龄为18~21岁。

2.2研究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将其中2013级83人纳入教改组,2014级85人纳入对照组。教改组采用方剂标本教学方法,对照组施用传统教学法,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两组学生之间不能互相交流,为期1年。

2.3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学生方药辨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及师生满意度情况。①选择高职教学方剂教材中解表剂、清热剂、温里剂及补益剂常用方剂作为评价内容,在第二学期末考查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药物选择、动手组方能力的熟练程度及准群率,将其作以分数形式记录,作为方药辨认应用能力量化考核标准;②按照出勤率(10%)、课前引导完成情况(30%)、作业检查分数(10%)、理论课期末考试成绩(20%)、方药辨识应用能力(30%),权重后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考评结果;③设计量表,调查师生分别对于教学考核满意度。

2.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

2.5结果及其分析

2.5.1两组基线比较

分别从年龄、性别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5.2两组方药辨识应用能力比较

2.5.3两组综合素质能力比较

2.5.4两组师生满意度互评比较

3.讨论

由上述研究结果提示,与传统方剂学学习方法相比,我校推行的方剂学标本教学法,可有效提高中医高职学生在《方剂学》学习过程中的方药辨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及师生满意程度,可以强化学生对于大部分章节方剂的药物组方记识及运用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本教学法符合中医“理―法―方―药”辨证思维,也使学生深刻领悟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统方”的基本中医组方思维方式。

与此同时,本研究中温里剂方药的辨识能力、作业检查考核环节,方剂学标本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差异不大,这可能与温里剂章节药物偏多,容易混淆,学生记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课堂教育布置作业难易程度不当、教学方法未综合娴熟运用,或者评价时间过长,应该采用中间节点及时评估、正向反馈有一定的关系。这提示下一阶段在《方剂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更应该积极加强师生交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全国中医高职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增添无限活力,起到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爱威,温宝阳,宋慧斌.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探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24(8):121-122.

篇(3)

构建相对独立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如何增加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认识,提高其动手能力,是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的重点。在逐步改革和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为改变实验教学的附属地位,我校将原来分散在性质相近、互相联系的多门临床课程中的实验及临床技能训练内容集中在一起,组建单独的临床技能实训课程《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课程分为3个部分:基本临床技能训练项目、专科临床技能训练项目和综合临床技能训练项目。时间分别安排在第2至第4学年。实验课教师仍属于原来的学科,即不设固定的实验课专任教师,实验课教师由学科选派。由教务处及实验中心组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后,再将任务分配到相关学科,委托相关学科派出教师队伍并组织实施,实验课教师同时也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形成了以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为平台、临床实习医院为支撑的立体式教学模式,促进了中医技能模拟教学-床旁教学-临床实习的有机结合。

同时,临床技能实验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设备、场地分布、课表、教学人员等信息实现网络化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内部建立了局域网,并通过中心的服务器与校园网联通。将实验课程主要实验内容的教学课件、实验教学短片、相关知识挂在网上,供学生自学;校园局域网还可借助学校现有国家、省及校级精品课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网上实验教学,拓宽教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更多的临床技能。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和相对独立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旨在倡导利用一切模拟手段创设出模拟患者、模拟场景、各学科技能训练考核模拟实验室、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乃至模拟医院等软硬件条件,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正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注重临床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中医技能实践教学更重视基本技能、诊疗思维和综合处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就是强调了作为医者须直接面对患者进行诊治实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培养和启发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该校将医学研究中的新技术、新成果应用到实验教学当中,如自行研制开发的教学软件“WF文锋-III中医(辅助)诊疗系统”,将中医学理论联系实际,是临床诊疗活动的真实再现,可以对学生进行完全诊疗思维的能力培训,其所涉及的知识点覆盖《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多门基础临床课程。通过模拟临床常见中医病证诊断练习,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另外中心构建了模拟标准病房、模拟ICU实验室,引进了高端模拟人,通过模拟临床疾病及危重症演变的过程,拟在加强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诊断能力和各项临床操作能力、培养敏捷、正确临床思维,可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

不断摸索临床实验教学考评方法

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评价一直是该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0年,湖南中医药大学就组织了以“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评估与监控”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课题,并制定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价标准》、《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分标准》及《针灸推拿技能操作考核项目与评价标准》等质量标准,用于考核评价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效果。2008年推出了医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考核改革方案,取消毕业论文答辩。借鉴职业医师临床技能考核方法,分别设置中医辨证思维、中医临床技能和西医基本技能、专科技能等多个考站,对医类本科毕业生进行毕业考核,客观评价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通过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以了解学生掌握中医临床技能情况,并反馈到临床技能实验任教老师,做到相对应地强化训练。

中医技能教学实验中心教学效果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技能实验教学中心,面积达到9200平方米,仪器设备2700余台件,总价值达2600余万元。设立实验项目184项,涉及13个学科,实验总学时161时,综合、设计性实验占实验项目的80.4%。面向中医专业、中西结合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五官专业、外科专业,骨伤专业、口腔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康复治疗专业、护理专业,中医专业7年制、中西结合专业7年制、针灸推拿专业7年制13个本科及7年制专业开设医学临床技能实验课,参加实验的学生数每年达10776人。每年为社会开设“急救培训班”、“中医技能培训班”、“职业医师考试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每年约1500人。另外,本中心已成为全校中医技能实验课程教学中心、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心,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和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湖南省考区省直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