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47: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艺术审美的认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
中学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其中美育是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普遍的情形却是许多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轻视甚至排斥美育,其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二:或认为无须美育而人自能审美,或认为审美无关宏旨,因而美育无甚意义。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因此,有必要对美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加以讨论。
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艺术的客观事物,只要具有美的属性,都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但是,人们并非天然地就能进行审美,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1)]客观存在的美,先天健全的器官,只是审美的客观条件和素质基础,主体不具备审美意识,审美仍无法进行。审美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在生理心理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审美教育并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的产物。由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培育形成“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客观美才能成为审美反映的对象,主客体之间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概而言之:人们要进行审美活动,必须具备审美意识,要具备审美意识,美育是必不可少的。
更深入地看,美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仍在于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人认识与改造世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审美意识是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心理根源。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其属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类要掌握客观世界(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须相应地拥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方式。审美方式就正是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诸种方式之一。它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3)]去认识、改造世界,而只有充分拥有和运用包括审美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才能使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亦即恩格斯所说的“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4)]总之,无论是从掌握世界的角度还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而言,审美掌握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如此,作为形成人的审美意识的必要条件的美育,当然就绝不应轻忽而应予以高度重视。
美育之重要,还在于它对其它各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德育、智育)有着促进作用。在这里,只侧重谈谈它对德育、智育的促进。
美育的内容是培养审美意识(美的观念),德育的内容是培养道德意识(善的观念),智育的内容是培育科学意识(真的观念),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科学意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育能够对德育、智育产生促进作用。
审美意识中渗透着科学意识。科学意识是求真:以概括、理知的形式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审美意识是求美: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美的属性。二者是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的;但是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着的,求美的审美意识必然是以对真的认识和把握为基础的。从最一般的如形色声动静等观念到人事景物情等理解,都是人们对事物的概括和理知的认识、把握,离开这种认识、把握,客观事物对于主体根本无美可言。我们对高山、大海的审美反映,就绝不只是单纯的感官愉悦,而是渗透着一定的理性因素、具有对“真”的认识的性质的。特别是对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反映,更有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的重要因素,如对,对《红楼梦》的审美反映,其中必包含有对特定社会历史本质规律的认识、了解,如果对此无科学的认识、把握,断不能对它们的重大审美意义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和深刻的审美理解。
审美意识中积淀着道德意识。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规律(真),并运用于实践中时,便产生了道德意识(它是人对客观现实、实践活动是否合乎主观目的、需要的反映、认识,是一种社会功利观念),其后,才从中孕育出审美意识。因而,审美意识在产生之初是等同于道德意识的,客观事物的目的性就是善,也就是美。但是,审美意识一旦产生,就开始逐渐从道德意识中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发展,以自己独特的似乎无功利的形式反作用于客观实践,可以“不顾任何实用的考虑而喜爱美的东西”。[(5)]然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与之根本无关甚或相反的东西,不可能被感受为美;所以,分化独立出来以后的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尽管可以不与个人当前的实用功利发生直接的联系,在根底里却仍然包含着社会功的利性质,潜隐着比个人直接功利目的远为深广的社会功利目的、需要。总之,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识虽不等于道德意识,却必然包含着道德意识,只不过它有道德意识的内容和效能,是体现、实现于比较曲折间接的形式里而已。
审美意识中含有科学认识因素和伦理功能性质,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同时,当然就能间接地使人也得到一定的科学意识、道德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可见美育确实是不可缺少不容轻视的一种教育。
二
美育之必要、重要已毋庸置疑,问题的讨论便推进到:中学教育中如何实现美育?总的说来,美育应该且可以广泛地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乃至行政管理工作中,从而得到某种程度某些方面的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现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就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目的应包括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但认识仅止于此,无以理解它为何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对此有透彻的理解、认识,必须对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对语文教学实施、贯穿、强化美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予以探讨。
1.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
意识是存在的产物。没有审美对象的存在,绝无审美意识的产生。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音乐感觉”,[(6)]“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7)]培养审美意识的美育之实施、实现必须以审美对象为先决条件。而正是在这里,语文教学显示了实施美育的优越条件,为美育提供着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文学性既是语文教育的特征之一,又是语文教育的巨大优势。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80%的课文是中外文学名作佳作。文学是艺术美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集中反映和形象表现。因此,文学正是绝佳的审美对象。其它非文学的议论文、说明文等,也都有一定的典范性,在思想内容、结构、手法、语言上有着美的品质,不失为审美的对象。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结晶,为美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同时,既然语文教材以美为其本质属性之一,因而语文教学就必须贯穿着美育。必须从审美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作出审美感知,进而作出审美的判断和评析,否则,学生一开始就会被阻隔于艺术形象之外,进入不了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当然也就不能体察作品意蕴和艺术特点,即使是进行主题分析归纳也很难,因为作品的主题是潜藏于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之中的。不作审美启发引导,只作理论性分析,只能是对完整的语文教学的粗暴,至多只能完成一些知识性教学任务,其主题归纳、形象分析、特色指点等都必是隔靴搔痒、抽象空洞、硬性外加的东西,无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感染、思想熏陶的功能。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质的统一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乃是势之必然。
2.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优选途径。美育具有多端性,可以选择多种入手处进行美育。引导学生接触多彩多姿的大自然,使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接触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使学生从社会美中去辨别善恶美丑,塑造美的心灵,都是美育的途径。但是,艺术美可以使学生集中地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受到美的教育。在谈到社会生活美和文学艺术美时曾指出:“因为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8)]正因为如此,从艺术美入手去进行美育就能实施更高层次的美育,更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中学美育中,艺术美则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艺术学科的教学则是实施美育的便捷的途径。其中,语文教学以其课时多、内容广博的特点,自然地应成为实施美育的最佳手段和途径。
3.中学美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能的重要渠道。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中学生年龄、阅历、知识、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中学不宜开设专门的美学理论课(即使是大学,也都是在较高年级才开设美学课程),中学美育的主要任务便只能交给艺术类学科去完成。音乐与美术当然是美育的基础课,且相当专业化,但是,这两门课程的学时实在太少(大多数高中取消了这两门课程),实难起到完成中学美育任务的主要作用。而语文是学生的主课,是学生接触量最多的学科(其学时占中学全部学科总数的30%),且其内容又集中了深广的美。语文教学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切实而又有效地实施美育。
凡此种种,已足以证明: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语文教学是中学美育的重要途径。
三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根据语文科的特殊性和语文美育的实践经验,可侧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去进行美育。
1.在美读过程中充分感受美,审美感受力指的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课文审美感知,获得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的、直接的把握领悟,从而发生审美愉悦的一种能力。它的核心是感知,如果对课文中审美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明若暗,那就无法对审美对象作整体或部分的反映。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因此,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西方美学;审美判断;主观
一、美学端倪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是一个动人而又琢磨不透字眼,最初就是从我们人类的视角显露端倪,不断衍生进化,人类因此产生丰富多彩的对美的欣赏,所以每个人都是美的缔造者。
当美这个琢磨不透的字眼转而晋升为一门学科时,我们人类对美的理解就越来越充满神秘而严谨的思维,觉得它并不简单。1750年,德国学者鲍姆嘉通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美学命名的书籍,证明了“美”已经成为人类学术思想界的困惑点了,该认真坐下来思考思考,就像思考宇宙的源头来自哪里一样,我们探索美学之路的帆船起航了。
二、西方美学之客与主
当然,鲍姆嘉通的“感性学”在当时占据重要地位,18世纪初的美学理论都是从美化者的角度看待美学,也就是理性派,主观派。鲍姆加登说“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感性认识的完善即是认识自身的完善,是一种反客为主的美学思维。
18世纪是中西美学思想的黄金时期,在此以前,美学、哲学与伦理观是混为一谈的,美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几乎都是哲学家。西方美学第一个历史阶段――古希腊罗马美学当中第一个历史环节是针对美的研究。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都是围绕着“美是什么”来进行研究的,到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话题就变为“艺术的研究”,也就是《诗学》,再到普罗提诺那里又变为“美和艺术的研究”。而他们对美的定义都是以“美是客观”为主线,毕达哥拉斯说:“美是客观规律”,柏拉图也谈到美是客观理念。但是不管是谁的美学客观主义,最后都会把自己的理论归结于是否谈论人是否对美主导的问题上,正如卡西尔说:“划分苏格拉底和前苏格拉底的标志恰恰是在人的问题上。”
因此,到18世纪初一些美学家开始证实了他们的“第六感”,美学家博克讲到美与人的一个契合点就是“情感”,即“物体中能够引起爱或者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和某些性质”,这是美学思想上的这一次大转折,人类对美的认识从客观的存在转到主观意识的感受,使美不在没有思想依托。休谟是真正认为美存在于人们心中是有一定标准,他说,“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理,但有一定的标准的”。所以,人们认识到自己就是美的诠释者。在此后,西方著名的美学家才开始从人的审美角度去证明美与主客观的不解问题。
三、康德的主观审美原则
被誉为美学之父的康德是西方美学的集大成者,他把美学的基本问题从“美是什么”变成了“审美是什么”,使美变成了人类自我意识提高与鉴定自我的评判标准。康德在他著名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就是无利害而生愉快,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同感。
“无利害而生愉快”是康德对美感的总结,他首先承认美感是客观存在的,能够让人产生美好感觉的(包括、生理以及道德)事物是与生俱来的普遍特征,不以人意识的影响而存在,好似所有能引起人产生美的感受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概念为主,却又普遍存在,这就是“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而他的“无目的”是指审美态度是漫不经心的,没有专门思考过的态度,但审美结果必须又是合目的的,是被定义为具有普遍性的“共同感”。所以说康德的美学观是主要针对审美判断对审美对象的关系,审美是什么?就是对人类自身的态度,看一个对象是不是审美对象,就要看审美主体的态度是不是审美态度,才能通过康德的四种条件达到审美的要求。
四、艺术是审美判断的结晶
“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们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他自己”,黑格尔说的“外在事物”其实就是人们对生活中美的创造的结晶,这就是被人类欣赏的“艺术世界”,也就是说只有艺术才是真正实现审美判断的果实。那为什么艺术是审美对象的结晶?美与艺术有什么联系?
审美判断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怀着“欣赏”的态度,并根据事物的特点与审美标准来衡量美。而如果审美不是欣赏,而是富有哲理的探讨,那就不是“审”美,而是“思”美了。审美判断需要欣赏一个“外在现实”,是心与眼的完美结合,心里面想的事物如果不以事物表现出来,只有自己心理孤芳自赏,那也不是“审”,而是“幻”了,所以要呈现出来,并且让别人去认同这样的美欣赏这样的美,才具有“审美”的效果,否则就无任何存在意义,更谈不上美不美了,“我思故我在”的思想是不适用于审美的。
艺术的产生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远古伊始,原始住民创造工具时,不仅注意到了辅助自身需求,更多体现出他们征服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他们使用过的工具、宗教仪式器皿,还有那些存留至今图文并茂的绘画,为我们展现出他们普遍的政治、伦理和宗教的理想,而这更是人类普遍共同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亲临这些古物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其实就是艺术的一种存在形式――情感的对象。“艺术不是像游戏那样只能给游戏者带来快乐,艺术却能给全人类带来快乐,艺术决不是人们穷极无聊闲着没事随便玩玩的东西,在那不朽的艺术品下面,往往横卧着人们类亘古的苦难,而在那些感人的艺术杰作中则往往蕴含着人类前进的动力”。艺术创造不是肆意的情感挥洒,而是有价值的情感寄托。所以艺术是我们人类共同情感的对象化的东西,并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出来,不断激发人类情感,并不断用他们的行动出创造更多充满乐趣的生活,艺术就是人类生活的本源。
一件远古的遗物在他们当时看来,可能并不从审美的角度去重视,为什么当今人会重视它,并且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距离”二字。当一件艺术作品呈现于人们面前时,是作为艺术家的一种寄托,而往往欣赏者会给予这件艺术品不同的评价,并各自持有不同的审美观,这就是艺术的神奇之处,让人琢磨不透创作者的心路,却又引起自己的无限遐想,产生高于艺术品的美的感受,这件艺术品就成功了,不管它是远古的遗留物,还是当代的创造,艺术品始终是以一个中介的身份出现,艺术拉开了创造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距离”是艺术的先决条件,也是志矢不渝的艺术规则。所以,艺术既是审美判断的途径也是审美判断的果实,也却能称得上是人类一切美的结晶。
五、结语
“审美就是情感的对象化过程,美感则是对象化了的情感”。无论这里的“对象”是艺术品还是其他事物,都离不开人的欣赏。而艺术是艺术家情感与审美者的共同桥梁,让美能够真正在我们生活中被传播和认识,只有这样,我们人类的一切创造才变得有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音乐 欣赏 美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音乐教育和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接班人的作用愈来愈被人们重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价值,利用艺术作品特有的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等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美育在育,它以美的形象培养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上理想的人,发挥教育的作用。不管音乐以何种形式呈现,它的内容归根到底是感情,音乐作为感情载体,也是美育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在音乐的世界中,体会美的多姿多彩的。
1 音乐及其价值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但是目前音乐的概念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而《词典》上的定义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虽然大多数音乐是依靠听觉,但是音乐实质是依靠感官,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春节晚会上的千手观音,是一群聋哑人的最美丽的杰作,他们依靠感官,体会音乐的韵律。音乐是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之一。音乐创造是有目的的,有其丰富的内涵,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从效果上讲它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
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这在歌曲中这种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音乐在鼓舞人们认识时代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各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在帮助人们认识某些具体的生活现象方面是能够发挥它应有作用的。人们通过音乐艺术所表达的情感,产生相应的联想,从而可以从中看到完美真实的生活画面,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生活的某些方面。此外,因为它体现了创作者的正确观点,具有教育作用。这种教育作用是通过音乐激起人们的感情而达到的,音乐艺术最容易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2 美育及其价值
什么是美育,它有什么特点,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它起什么作用,通过什么途径来进行的,这些问题,都在我们心中缠绕,想进一步的了解。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它虽也以艺术为主要手段来反映审美理想,但它更强调自然美和社会美特殊的作用和强烈的效果。它是通过美的各个领域,各种形态而实现的。所以,它不同于艺术教育。它也不是美学,因为美学除了研究人对客观世界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规律以外,还研究客观现实中美好的事物。但是美育却遵循美学原理,根据教育学的客面规律,研究怎样培养人们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怎样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所以美育包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四个层次。美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在智能,道德和体格上的全面发展,也使得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美育强调的是育,要通过日常生活,社会自然和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电视等各种教育手段来提高。
美育可以通过音乐这种途径来提高,音乐可以通过其实践过程,渗透美育价值。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美的神韵震撼心灵,在促进学生形成完美个性方面产生影响。因此音乐对美育影响巨大。
3 音乐与美育的关系及其对美育的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身无疑具有某种潜在的教育价值。这种教育因素的社会影响,是无法估计的。要通过音乐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就必须使学生通过音乐形象,把握其表现的美的思想感情和美的现实生活。要达到这一目标通过音乐直接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具有美感的音乐艺术形象能够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体验的意境,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感受音乐艺术形象中的崇高思想,形成高尚的、美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很多音乐正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动人们的心灵,传达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和旋律美。如若让学生长期不断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他们就能在长期的艺术形式熏陶下,形成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我们就具体音乐对美育的影响从几个方面来做简单的阐述:
3.1 音乐在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音乐带来的美不仅表现在快乐的气氛,而且也可以给参与者双方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高校开设音乐课程,鼓励学生高业余音乐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愉悦学生的心情,使得学生的整个心灵世界将处于一种和谐自由的境界。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学习和生活,达到美的融合。所以,音乐渗透着审美愉悦性功能。
3.2 音乐以其感染力渗透美感。音乐作为艺术审美的感性形式,其感觉、知觉、表象集中在感官上。音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离不开音,作为音响传达出和谐美妙的感觉,对于审个体来说具有极强的知觉渗透力。如有一段音乐给人以沉闷、压抑之感,欣赏后,会觉得如同天阴了,乌云密布,山雨欲来的感觉。听久了,就会让人们的心情沉重。而我们听小提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即使那些并不了解梁祝爱传说的人也会为乐曲组成的美妙乐章所感动。轻柔美的音响,波澜起伏的协奏,向人们展示出爱情的美乐章。一曲交响乐的音响渗透出一种气势磅礴、催人振奋的美感。这就是音响之美作用于审美个体的感知,久而久之使审美感知得以强化,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音乐这种美的感染力对于审美个体来说,既是审美的享受,同时在审美享受中强化了审美感知。
关键词:语文教师 审美能力 审美修养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86-01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追求美、探究美、创造美的过程。教育以及教育的发展同样是一个不断追求美、探究美、创造美的过程。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美的海洋,语文教师则应是美的使者。语文教师只有全面加强美学修养,奠定扎实的美学知识基础,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较强的审美能力,把语文教学变成最优化、富有美感效应的艺术,才能使学语文变成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也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1 提高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要关注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三个方面
其一,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要求主体对美的诸因素能直接把握和领悟。语文教师缺乏审美感知力,就会成为语文教学的门外汉。其二,审美鉴赏力。现代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审美鉴赏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必须做到高屋建瓴,独具慧眼。审美鉴赏力的构成需要丰富的情感,需要有准确的评判力,还需要有审丑能力。其三,审美创造力。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审美创造力,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者。语文教师必须按美的规律,搞好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高激励功能、高效率功能和美育功能。
审美修养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说:“审美观念是随修养而进步的,修养愈深,审美程度愈高。”赞科夫说:“看来,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
2 培养教师审美修养的有效途径
2.1语文教师应广泛阅读文学名著经典
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又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音乐感,对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加强阅读文学艺术作品,有助于提高感受能力。感受能力是提高艺术修养的前提。别林斯基曾经强调指出:“敏锐的诗意感觉,对美的文学音响的强大的感受力――这才应该是从事批评的首要条件,通过这些,才能够一眼就分清虚假的灵感和真正的灵感,雕琢的堆砌和真实情感的流露,墨守成规的形式之作和充满美学生命的结实之作,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强大的才智,渊博的学问,高度的教养才具有意义和重要性。”
中国的古人云:“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谓“操千曲”、“观千剑”就是要多听、多看,听多了、看多了,不但获得美的享受,而且有助于积累审美的经验,提高审美能力,为进行审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最终使学生能真正成为一个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具有深刻的感觉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就阅读来说,必须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正如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文学艺术名著,是经过艺术实践检验和时代的考验而畅销不衰,它不但蕴含深刻的民族文化,表现一定的人类情感,而且艺术性强,美的因素多。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审美能力。因此,注重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强化艺术感受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这样,有助于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助于理解美,发现美。而这种阅读主要体现在多看看中外名画,如,国外的罗丹和中国的徐悲鸿的画册;多读国外文学名著,如,法国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的小说,中国的鲁迅、巴金等的作品;多听一些中外优秀名曲,如,国外的《蓝色多淄河》,中国的《春江花月夜》、《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名曲。
2.2语文教师应拓展阅读文艺美学著述
理论源于实践,是对实践中经验的总结,是思想认识的概括与升华。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必须了解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理解学科体系的原理,是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一次飞跃。阅读文艺美学等著述,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艺术涵养。理论涵养是指具有较高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理想思维是一种用概念、判断、推理并作出理论阐述的思维方式,又称理论思维。”理论知识不仅指艺术理论,还包括哲学、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等众多的学科知识。一个教师对文学、美学思想了解的多少,掌握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其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高低。正如一个文学艺术批评家为什么比其他接受者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入,就是因为他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对艺术作品做出科学的批评。同时,在学习文学、美学等著述时,还能学到一定的文学艺术创作技能、技巧等,并能从中受到启发。因此,通过学习,不但有助于增长文学、美学理论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且达到能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3语文教师应注重文学艺术实践
关键词:艺术家;审美规则;艺术家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63-02
一、艺术家的艺术个性与审美规则
(一)艺术的审美与个性与艺术家创作的关系和作用
艺术的美来源于艺术家个人的艺术魅力,美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意义和表现,由不同时代的艺术家来发展、发扬、叛逆等。在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感受到不同生活经历,或深沉悲痛、或热情疯狂、或变态异类。以及后人对前人的或赞美或批评的众多评价,一代一代的传播着前代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和审美规则,这也是艺术家的价值。
在艺术家创作作品中究竟是什么在散发着吸引力?吸引我们去体会,去感受作品中的意义。这种吸引力为什么会使我们觉得美,而另外一些东西的感觉就是丑的。在种类繁多的作品中总会有一些东西吸引我们的注意。
我认为在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中有艺术家独特的艺术创作个性和独到的审美规则。艺术家创作会和观众之间形成共鸣,这就是艺术家作品的吸引力。这种独特的吸引力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它来源于内心深处的共同的感情,激情、伤感、爱情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在记忆边缘中沉睡的记忆的碎片,忽然被唤醒的一瞬间,产生的观众与作者之间心与心的共鸣。艺术家在作品中有意无意的留下一些线索,引导观众去发现自我。这就是艺术家的吸引力是艺术家创作的个性,也是艺术家审美的规则。
艺术个性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性,艺术家独竖一帜的标志,是艺术家与其他艺术家的区别之处。审美规则是以时代为方向,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特点。艺术家的审美规则是在时代的背景下,结合艺术家个性的发展,而形成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规则。
艺术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但艺术家的个性与规则永远散发着魅力。
(二)不同时代艺术家对个性与规则的理解
1.古希腊艺术家的规则和个性
以古典希腊雕塑为例。古希腊的美学被认为是古典美的规则,在古希腊美学思想中,宇宙是一个整体充满生活秩序。以宇宙为大美,以人体为缩小的宇宙观,人体美是小秩序小宇宙。古希腊艺术家以人体雕塑来表现心中的英雄形象。比例、和谐、整体统一的规律,成为雕塑审美的规则。古希腊古典美学价值的中心是审美规则的形成,审美的规则是希腊审美生活的表现。古希腊的古典神话的神秘,古代人对神话的执着,对人体美的崇拜。使人体成为最真实、最可靠、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古希腊的作品的作者体会到的不光是审美规则,还有对自己当时生活的真实寄托。艺术家在作品中种下了自己的希望和向往,把自己的意愿传播后世。
综上述诉。审美规则,是古典美的审美标准之一,这种规则也成为以后雕塑审美评判中的重要依据。在观众的心理留下很深的烙印,即使欣赏者不是艺术家或对艺术没有什么研究,他们依然可以区分出古典式希腊雕塑。这也是古典美的魅力。
环境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艺术创作的对象的不同,这些都会造成艺术作品的不同,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对生活、文化修养的不同感受都会成为日后创作风格个性的不同,如素材的选择的不同,对颜色倾向的不同。而这些经历也许也会出现在观众的成长经历中。
2.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特点
在文艺复兴时代的米开朗基罗只从一件古典雕塑躯干上就发现了一个明确的原则“一定要以金字塔形的,蛇形的和摆成一种、两种或三种姿态的形体为自己的构图基础像火焰一样跳动”。这是米开朗基罗对古典美的研究和发展。他发现古希腊雕塑的美可能来源于艺术的运动,运动可能使作品更有生命力,更有表现力,像火焰一样跳动。在古希腊哲学中火是所有元素中最活跃的东西,因此火舌的形式是最易于描绘运动的。火焰具有角锥体或尖物的形状,它好像是以这种锋芒劈开空气,以便上升到它所固有的领域,因此这种形式的构图将会是最美的构图。(《绘画记》海多克译 洛马佐 第一卷 第一章)
在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特征,对轮廓线的提炼整体造型的严谨,既有希腊审美的特征,又有自己对雕塑的先发现,还有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描写。这也形成了米开朗基罗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自己明确的审美规则。
在文艺复兴之后,由于思想的开放神学地位的逐渐衰弱,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导致西方新兴的艺术流派层出不穷。尤其集中在世界大战前后,人们对人生的态度和观念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性的反思,个性的觉醒。艺术大师的作品也有不一样的变化和发展。
3.现代艺术中艺术家的个性发展以及中国艺术的特点
欧洲的艺术发展和中国艺术的发展是不同的,但艺术家的个性发展是相同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以封建统治为主,封建的传统文化一直比较稳定,中国艺术家以文人艺术为主,文人艺术的发展也随着时代的不同或是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的变化,在由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以朝代为时代分界,所以导致中国艺术品的时代风格明显。文人艺术家的生活比较自由,作品的题材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向往高尚道德,这也符合中国人的封建传统文化,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的“无为而为之”,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以中庸为人生最高境界。这导致中国文人艺术家对人生的探索更深入、更细腻、更有禅意,在艺术的材料上也比较固定。
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这些就是艺术存在的价值,已不一样的观念来表先自我,这是艺术家存在的价值。艺术家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个人的审美规则和个性被观众所认同。
二、艺术家的生活经验和专业技术与艺术家的个性与审美规则之间的联系
为了体现自我,求新、求变是艺术家的创作的愿望,这和观众的审美相一致。变化就是艺术创品的生命,就必须时刻以良好的心理在艺术活动中永远保持清醒的创作意识。
(一)艺术家的观念的重要性
艺术家明确自己的审美规则和个性,在创作中按照自己的艺术意识,选择最适合自己理想的创作方法去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认识和情感。每一个艺术家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择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度和情感去表现这种情感,最后呈现于作品中的就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和境界。“创作个性就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主观个性方面。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明显特征的组合,它是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世界观和艺术修养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个人气质、审美理想以及创作才能的结晶”(王潮闻《美学概论》)。由此可见创作个性就如同每个人的长相都会不同,是属于每个人所特有的。可以与他人相近,但在细节的感受和处理上绝不可能有相同的地方。一个艺术家以他个人的创作个性抄袭成自己的创作个性,那只能证明这名艺术家还未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审美规则,或对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审美规则没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创作的冲动。艺术不可以模仿、抄袭或代替。如同一个人带着不同的面具在照镜子。艺术家的情感和审美理想经过艺术家的选择在艺术方法和所运用的艺术语言得到具体而真实地实现。这就要求艺术家在把握自己艺术个性和规则的同时,要发现和创作出与之相适合的表现方法和自己的艺术语言。只有二者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相互融合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规则才能最终得到完美的体现。没有创作个性和审美规则的艺术家,其创作意识的实现因为缺乏强烈的自觉性而显得平淡无味,而失去了个性所应有的鲜明性和独特性。如果艺术家单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作意识而无度的夸大,张扬或虚伪、浮夸的创作个性,过分强调自己对事物感受的独特性以及艺术方法和语言的独特性,那么这种创作个性只能算作虚张声势,所谓的创作也因此变得毫无意义的自我欺骗。
(二)艺术家的灵感与天赋对作品的影响
艺术家的选择往往对外界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突出的审美感受能力、丰富的情感并且倾向于以何种艺术手段表达其感受、认识想法和情感的理想途径。这些艺术家在艺术方面的天赋往往高于一般人。他们对艺术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等通常比常人表现的更具有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天赋只是一个人,成为艺术家的潜在可能性,最终能否成为真正以艺术为表达情感手段的专业艺术家,首先要取决于艺术家的这种天赋是否得到开发和施展的机会这就是走向专业艺术家所必须进行的第一步修养,既专业技能的训练,艺术家的专业技能必须通过特别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专业技术包括意见具体作品所必须的艺术手段和特殊技巧。天赋在艺术创作中有无意识的作用,天赋与技能在艺术家创作中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对于一切选择艺术事业的人来说无论他的天赋有多高,过硬的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都是未来创作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天赋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艺术家生活中的灵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单一的灵光闪现不是艺术风格的确立,但可以沿着灵感的方向继续前行。
(三)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专业技能的训练只为艺术家进入创作实践准备必要的本领和能力,而如何利用这种本领和能力则要依据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也就艺术家的个性和审美规则。艺术家在生活体验中按照自己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和观点,最后形成了自己关于美的看法和态度,以及规则。观众的审美观世界观与艺术家的审美创作规则之间有焦点也有不一致性,没有必要一定要把作品做到十全十美。
创新即是运用全新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方法,表达出新的艺术情感、形象和境界。艺术是从生活中来,艺术家在生活中获得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要树立创作的意识,艺术家以新的心态去审视引起他艺术兴趣的客观对象,不断地重新调整自己想去表现的创作欲望,整理创作形式,抛去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使自己在内心感受上永远与新事物的发展相一致,满足自己渴望变化的发展。所以才“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家”――毕加索。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多变也是毕加索的审美规则和个性。毕加索不肯重复别人,更不愿重复自我,风格、观念、形式的变化也为他的艺术生命带来常青。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但是目前音乐的概念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而《词典》上的定义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虽然大多数音乐是依靠听觉,但是音乐实质是依靠感官,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春节晚会上的千手观音,是一群聋哑人的最美丽的杰作,他们依靠感官,体会音乐的韵律。音乐是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之一。音乐创造是有目的的,有其丰富的内涵,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从效果上讲它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
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这在歌曲中这种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音乐在鼓舞人们认识时代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各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在帮助人们认识某些具体的生活现象方面是能够发挥它应有作用的。人们通过音乐艺术所表达的情感,产生相应的联想,从而可以从中看到完美真实的生活画面,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生活的某些方面。此外,因为它体现了创作者的正确观点,具有教育作用。这种教育作用是通过音乐激起人们的感情而达到的,音乐艺术最容易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2美育及其价值
什么是美育,它有什么特点,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它起什么作用,通过什么途径来进行的,这些问题,都在我们心中缠绕,想进一步的了解。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它虽也以艺术为主要手段来反映审美理想,但它更强调自然美和社会美特殊的作用和强烈的效果。它是通过美的各个领域,各种形态而实现的。所以,它不同于艺术教育。它也不是美学,因为美学除了研究人对客观世界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规律以外,还研究客观现实中美好的事物。但是美育却遵循美学原理,根据教育学的客面规律,研究怎样培养人们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怎样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所以美育包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四个层次。美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在智能,道德和体格上的全面发展,也使得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美育强调的是育,要通过日常生活,社会自然和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电视等各种教育手段来提高。
美育可以通过音乐这种途径来提高,音乐可以通过其实践过程,渗透美育价值。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美的神韵震撼心灵,在促进学生形成完美个性方面产生影响。因此音乐对美育影响巨大。
3音乐与美育的关系及其对美育的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身无疑具有某种潜在的教育价值。这种教育因素的社会影响,是无法估计的。要通过音乐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就必须使学生通过音乐形象,把握其表现的美的思想感情和美的现实生活。要达到这一目标通过音乐直接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具有美感的音乐艺术形象能够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体验的意境,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感受音乐艺术形象中的崇高思想,形成高尚的、美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很多音乐正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动人们的心灵,传达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和旋律美。如若让学生长期不断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他们就能在长期的艺术形式熏陶下,形成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我们就具体音乐对美育的影响从几个方面来做简单的阐述:
3.1音乐在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音乐带来的美不仅表现在快乐的气氛,而且也可以给参与者双方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高校开设音乐课程,鼓励学生高业余音乐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愉悦学生的心情,使得学生的整个心灵世界将处于一种和谐自由的境界。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学习和生活,达到美的融合。所以,音乐渗透着审美愉悦。
3.2音乐以其感染力渗透美感。音乐作为艺术审美的感性形式,其感觉、知觉、表象集中在感官上。音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离不开音,作为音响传达出和谐美妙的感觉,对于审个体来说具有极强的知觉渗透力。如有一段音乐给人以沉闷、压抑之感,欣赏后,会觉得如同天阴了,乌云密布,山雨欲来的感觉。听久了,就会让人们的心情沉重。而我们听小提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即使那些并不了解梁祝爱传说的人也会为乐曲组成的美妙乐章所感动。轻柔美的音响,波澜起伏的协奏,向人们展示出爱情的美乐章。一曲交响乐的音响渗透出一种气势磅礴、催人振奋的美感。这就是音响之美作用于审美个体的感知,久而久之使审美感知得以强化,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音乐这种美的感染力对于审美个体来说,既是审美的享受,同时在审美享受中强化了审美感知。
一曲《我的中国心》,每每起来都令人心潮澎湃,启发爱国主义情怀。音乐正是借助着这样的旋律和思想塑造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动人们的心灵,传达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和旋律美。如若让学生长期不断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他们就能在长期的艺术形式熏陶下,去感受美。
3.3音乐激发美的创造力。音乐除了美的感受和愉悦之外,还会激发人的创造力——创造美。作曲作词者,首先能够深刻感受生活中的音乐,然后通过感知去创造,创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挖掘,创造出美丽
的音乐作品,从而强烈地感染着审美主体。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创造者本人是他所创造的音乐的第一个鉴赏者,因为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创作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审美过程,能比单纯欣赏和表演活动更强烈,更深刻地体会到美的真谛。因此创造美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更有效途径。因此对于教育者而言,可以通过作曲课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美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的敏锐感受,唤起他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鼓励学生多注意身边的事物,深入体验生活,收集音乐素材,注意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去进行创作。
综上所述,音乐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美育有其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段晋中.《略论音乐与高校美育》《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6
使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真实生存环境作为艺术学习的起点,这样才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到美,发现到闪光点。也就是说,艺术学习只有与日常生活连接,才能获取和扩展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让学生对环境和日常事物认真观察、聆听和反思,不断发现其中的变化,才能提高个人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感受。席勒说过,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绝大多数艺术都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和丰富精神生活的展示,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取决于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的属性和人的主观意识。老师要做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媒体、图片、实物)引导学生全面的欣赏作品,而不是单方面的给学生下个死定义,告诉学生什么是美的、什么的丑的。其次,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美的事物比较和想象的能力。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比较、想象和联想,加深他们的审美印象,在心灵中刻画出美好的感觉,创造更为丰富多彩的作品。最后,培养学生欣赏和判断能力。迦迪那曾今说过:“任何美的艺术品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小小的瑕疵,但真正的美却一定能够掩盖这些小小的瑕疵。”所以,好的欣赏能力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什么是欣赏呢?欣赏是人们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来赞美一件事物,从而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其中的美。这种对美感的欣赏,可以是来自自然的,也可以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增加欣赏能力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审美判断能力的提高。如果说对美的感受和欣赏,是一种情绪体验,是形象思维相联系的;那么,审美判断,则是在情绪体验的基础上,由形象思维过程进入逻辑思维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活动。老师应该让学生们自行对艺术作品(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的)在一起进行分析“对话”,让学生进行审美判断。把画中所提倡的美与其中隐喻的丑同时作为对象来感受、鉴别,并作出审美的、伦理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这样的教学无疑是生动的,使得的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获得了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有相互尊重,互教互学,让学习的方式更为丰富;而家长则应该重视“聆听”,“听”是一种很好的认同的方式,当一位孩子对你诉说则表示他足够的信任着你,希望你在他未来的道路给予良好的建议。兴趣是天生的教师,各种不同的选择都会造成不同的教育结果。因此作为当代的教师除了把自己满腔的学习热情灌注给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们学的有兴趣学的快乐,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审美心理
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审美的培养是源自于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审美趣味的积累。这就需要我们在艺术教育的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一个普遍审美能力。每个人在心中都有一个固有的审美定式,你认为美的,他认为不一定美。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一般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普遍审美。当然这也是在长期的培养当中形成的一种能力。但是当今的素质教育还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我们在教育他们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他们对于自我开发的一种禀赋。艺术是源于一种情感的积累,那么所有的艺术作品都会含有自己的艺术联想,这同样是也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我们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尽可能的展现出艺术教育诱人的“趣味”,要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时候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那么他们才有可能会对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形成一种愉悦的审美心理。要让学生们知道好的艺术作品可能让欣赏着得到满足,那么他们才会愿意主动去接受艺术所带来的乐趣。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