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
时间:2023-09-03 14:46: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言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近几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搞得轰轰烈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但因它只是教师讲课内容的一种演示,未能融入教学整体,无法收到与学生即时互动的效果。后来,有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上网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建立专题网站,拓宽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但由于学生的参与有很大的随意性,网上可供使用资源的不确定性,专题网站难以涵盖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等诸多原因,还是满足不了大家对教改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急需探索一条更适合语文教育现状的路子。北京四级教师顾德希老师的语文课程信息化的基本模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既不是单纯的网络教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而是中间的结合点――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的有机结合。在这个模式里,虚拟环境里无法实现的面对面的情感教育在45分钟的现实课堂里依然存在,而在现实课堂里很难做到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等,则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实现,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所谓现实课堂是指在学校特定时空内进行的师生间的教学活动。所谓虚拟课堂,是在网络上开辟的一个虚拟教室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其主要表现方式是教师教学平台、论坛和聊天室的结合。虚拟课堂是现实课堂的无限延伸,现实课堂是虚拟课堂的有机展现。
第一,虚拟课堂的建立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多级跨越。如北京沙河中学王海霞、实验中学罗丹、昌平一中张斌等教师都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呈现了异班、异校、异地的学生共同学习一个专题的可喜场面。
第二,虚拟课堂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北京昌平三中王爱红老师组织的《我读苏轼》专题学习中,学生的主题帖有1054个,回帖有3245个,学生参与度很高。
第三,虚拟课堂可以将阅读内容和阅读范围延伸和扩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和决定阅读的方向和内容。前锋学校赵红梅老师在《走进李白》的专题学习中,与学生一起解读了近百首李白的诗。这在传统的、现实的课堂中是无法想像的。
第四,利用虚拟课堂,教师可以把课文内容和其它相关内容组成一种非线性的、多维的信息网络,学生能够十分便捷地把新知识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
第五,虚拟课堂为学生阅读、写作提供了广阔的应用舞台。学生能够针对阅读文段、习作,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阅读心得,或把自己的文章放在网站上,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北京昌平实验中学罗丹老师的《新月派诗人诗歌鉴赏》专题,学生欣赏完了仍意犹未尽,纷纷提笔创作。
第六,虚拟课堂可以逐渐转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全新的、高效的、超文本的、多媒体的阅读和检索方法,促成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的变革。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1.课题研究的目标:以网络为平台,通过学生在虚拟课堂上自主性地学习,提高现实课堂的学习效率,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2.课题研究的内容:(1)阅读教学的研究。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包括拓展阅读空间的研究、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阅读专题训练的研究等。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包括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与文言文诵读教学整合的研究、文言文网络阅读和现实课堂教学交互性模式的研究、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相结合鉴赏文言作品的研究。(2)写作教学的研究。包括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虚拟课堂中互动评改的研究、赏析交流平台的研究等。
3.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实施的基本过程
课题实验在教学中的基本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以张斌老师在《走近〈论语〉》专题学习中的教学过程为例。
第一阶段:预热。(1)教师完成《走近》专题教学设计,并提交语文教研组研讨。(2)初步确定选修班级的学生,并让学生完成加入选修班级网络平台的注册申请,建立本选修班级的虚拟教室。(3)利用寒假时间,让学生在虚拟教室进行学习交流,熟悉虚拟教室。
第二阶段:启动。(1)落实选修班级的学生。(2)落实学校的相关资源配置,如为住宿生提供机房等。(3)教师在“语文选修论坛”中建立《走近》专题的相关论题,学生开始在虚拟教室进行专题的初步学习。本阶段学生主要在虚拟教室的“走近《论语》之一(积累整合)”论题中进行学习交流。
第三阶段:推进。(1)现实课堂教学:《走近》之《走近孔子》。(2)本阶段学生主要在虚拟教室的“走近《论语》之二(选择《论语》中的一则或几则,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谈谈感受)”论题中进行学习交流。
第四阶段:交流。(1)现实课堂教学:《走近》之《百家争鸣》。(2)本阶段学生主要在虚拟教室的以下论题中进行学习交流:“走近《论语》之四(整理《论语》中的成语、格言,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写成小短文,与同学交流)”、“走近《论语》之五(针对《论语》里的道德规范进行讨论,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五阶段:再推进。(1)现实课堂教学:《走近》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本阶段学生主要在虚拟教室的“走近《论语》之三(试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体味《论语》中不同人物的个性,并写成小短文)”论题中进行学习交流。
第六阶段:深化、小结。(1)现实课堂教学:《走近》之《名家读》。(2)本阶段学生主要在虚拟教室的“走近《论语》之六(不同时期对《论语》的解读数不胜数,请选择其中的一种学习,并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其他同学交流)”论题中进行学习交流。(3)进行本专题学习的小结。
这个过程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综上所述,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有机结合的实验研究,使得中学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教师认识到,两个课堂的整合是一场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而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的学生。他们称赞现在的语文课堂是“和谐生态园”。举个例子,南口中学是昌平这个远郊区西部的一所普通学校,由于学生入学成绩较低,大部分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学校在参加课题研究实验以后,学生的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多数学生很快进入到一种新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潜能得到空前激发,阅读水平有了空前提高。这四个“空前”是教师在实验前没有预料到的。特级教师顾德希先生在听了该校一节语文实验课后,称赞道:“这是一节高中课程改革的探索课,充满着前瞻性的探索,是有力度的,也是成功的。”
语文老师个人工作计划1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高三(4),高三(5)两个班的学生语文素质有所提高,但差生面仍较大,相当多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相当多学生基础知识漏洞较多,阅读、作文能力和鉴赏能力尚待提高,作文思路偏窄、语言平淡。
二、准确定位。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情况,不强求每位学生能在短期内都有上佳表现,只要能够拉近和别的学生差距就是进步。根据考纲的要求和各个班学生的实际,实施教学。不强求整齐划一。
三、有教无类但又要分层指导。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改作业时适当地面批面改。做到针对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辅导。另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适当地布置一些提高能力的作业。对情绪波动大的学生,还要做适当的心理辅导。部分学生基础较扎实,复习态度也主动积极,希望这部分学生,能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对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我们更要在这一轮复习中加强训练,让其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具体安排如下:
首先,整体常抓不懈。虽然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教师对此部分学生基础能力提高同样需在复习中重视。这一轮的复习,这部分学生较其他学生主动,一般规定时间让其自主复习,按时检查小测,再校对答案即可。作文训练重点仍然要紧抓结构与审题,加强中心语段和开篇的训练。
其次,临界生重点辅导。对于一些学生的语文基础不错,且还有提高空间的,应在平时对其进行一些针对其各自弱项的个别辅导,提醒他们这一轮的复习里,加强弱项的复习。
再者,帮助差生进步。平时考试有部分学生总是垫后,除了基础差外,其学习态度也有待端正。故对这些学生要进行单独谈话,让其从心底重视本学科的学习,并针对其实际,帮助学生做科学的复习安排,及时了解其复习情况,做相关指导。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学生,针对此类学生的特点,我们决定重抓其基础,提高其保分意识。
首先,提高士气。学生难免具畏难心理,应极力避免他们破罐破摔。故在每次考试之后和平时聊天时,我们就根据高考专科录取分数线,让他们明白一张卷中的可保之分,且也是可拿之分,以便让他们定下明确又实际的目标。
其次,重抓基础分。就学生实际来看,语文卷中如做高层次要求的“诗歌鉴赏”、“文言翻译”及“现代文阅读”等题型,拿分不多,且大幅度提高的可能并不大,此类题他们拿下一半的分已是可以。但全卷中有十三分(字音、字形及默写)却是学生靠勤奋记忆就能拿下的,而这对学生的总分至关重要,故在平常复习中反复强调,并加强训练。
具体做法:单独找学生两两谈话,告之背默方法,安排其互背任务,按时抽查。临近考前,全班整体检查默背。高考题训练加强。
再者,作文是这部分学生的弱项,但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故在这一轮的复习里极力加强。具体做法:先抓稳学生的作文结构训练,这是基础。重抓作文审题,这是得分的根本。每周会安排两节课,布置一到两次的作文审题、构思和中心语段的写作训练,并进行相关讲评。
集体备课,科学备考。每一阶段,备课组都会进行集体备课,确定复习思路,合作找寻复习资料,每位教师在整体教学安排上踏踏实实地按备课组计划进行,作好每个专题的训练。
四、练习形式
单项训练和套题训练相结合。练习以综合为主,结合学生情况,补充题组训练。
五、教学内容:
本学期是高三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有:
1、完成选修八、十二课本的教学,重点是。
2、语言基础知识、古诗、文言文和语用题的复习指导。
3、作文进行分层指导系列训练。作文训练重点放在审题、构思、速度、围绕中心展开论证等方面。全批全改。
语文老师个人工作计划2
一、本学期目标:
1. 加强备课组建设,落实备课组活动。
在备课组商讨的基础上,制定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每周落实好任务及负责人员,确保备课组活动的有序开展。在活动中,不仅要研读教材,还要开展磨课、推敲试卷的命题等工作,提升组内教师的业务水平。
2.关注课堂教学,创建课堂文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组内人员要利用研讨课的机会,开展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等系列活动,组长也要加强随堂听课、点评等工作,促使课堂教学常规的稳步推进。并利用语文教材富含思想性、教育性的特点,结合学校重点课题,鼓励组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摸索。
3.落实常规检查,督促组员共进。
在上学期语文教学常规检查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加强备课、作业、教学随笔等资料的的规范化检查,特别是教学随笔、二次修改,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指出、更正,保证反思的有效性。同时,备课组根据教研组要求,统一作业内容、格式及作业量,在作业布置上要照顾到不同层面的学生,强调“少而精”。
二、具体措施:
(一)学习、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提升教学专业水平。
1.在备课组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组内老师要自发地进行教学方面的充电工作,一方面利用进修、观摩的机会,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经常上网查阅、收集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最新动态,以便取长补短。
2.在丰富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也要将理论和自身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深入课堂,进行实践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教学水平质的飞跃。
(二)开展好备课组活动,严把质量关。
1.在备课组活动中,加强对本年级新课标标准的解读及教材的全册解读与单元解读工作,在仔细研读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学情的教学计划。
2.做好试卷的命题工作,严把命题关。组内分工合作,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做好日常的周末卷、测试卷、复习卷、考查卷的命题工作,确保试卷的质量。同时,所有的试卷也要落实批改与讲解工作,特别是周末卷力求“精简、有效”,每周抓住重点、难点来突破,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习作水平。
3.利用组内研讨课的机会,开展磨课活动,对“如何上一堂好课”进行各方面的分析与探讨,提升备课水平。
4.做好单元测验及质量分析工作,对测验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将科研与课堂教学相整合,提升教学质感。
1.以“整体建构”课题研究为载体,落实组织好教学工作,将课题研究紧紧和教学相整合。本学期,组内将有两位老师参与到这个课题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将课题思想、方法进行渗透与落实。同时,也要加强个案的整理、经验等积累工作。
2.配合教研组小课题建设,开展好相应的研究工作。
(四)落实好语文教学常规工作:
1.规范备课组建设,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成果。每周一下午为备课组活动。
2.组内统一作业内容和格式,每月月底检查作业。
语文老师个人工作计划3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1、基本没有有意识的进行积累,且很薄弱。
2、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积累陈旧过时。
3、未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思维方向单一。
4、基本上只是为学语文而学语文,未想过语文与素养的联系。
总之两个文科班的语文水平都很差。
二、高二上册语文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的学习,教学时要以新课标为准绳,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
2、在高一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为高三年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三、高二上册语文教学进度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语文》必修五和选修课。
1-9周上完必修5,第10周复习及期中考试,10-18周上选修1,19-20周复习期末考试。
四、高二上册语文教材处理
1、精讲实练,努力创设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两篇“讲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2、取舍有度,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
本学期教学任务重,有些课文根本来不及上,因而要有取舍。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文言文教学上。主要以积累文言知识为主,进而增强学生文化功底。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阅读积累,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摘抄或点评或讲座或串讲,因“班”施教,因“人”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文言文 导入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039-02
一、文言文的地位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初中乃至整个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近年来“传诵经典”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也说明了文言文的重要。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
当前,中学生多数不喜欢学习文言文,淡漠、乃至厌倦,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点。产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文言文远离当今学生生活,多数深奥难懂。不少同学平时不注意积累,不善于背诵,缺乏文言语感,觉得难而害怕。二是教师教学手法单一,常常遵循某一固定的模式:写作背景描述、作者介绍、字词句解释、主要内容分析,缺少新颖与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更谈不上喜欢学习文言文了。
三、文言教学导入的作用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讲道理,让学生意识到:初中阶段文言文都是中华千年文化沉积下来的精典篇目。学习这些文言名篇,能高效地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陶冶情操。其次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要抓好课文导入这一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否成功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对文言文的好恶程度,也就影响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一个成功的文言文新课导入,能消除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探索心理;能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
四、文言教学导入的方法
只有适合学生实际的导入才是有效的导入,只有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才是好的导入。在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依据教材特点,结合农村学生实际,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探索了如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文言文导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故事设疑导入法
故事就像磁铁,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又像电光石火,给学生以启迪。结合故事设疑,更能激发好奇心,启迪思维。根据故事的来源可以有两种:
1.用文章自身的故事导入
初中文言文中许多篇目本身就有很强的故事性,先用讲故事的形式或辅以设问来导入,可以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文章内容的信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种导入法可以降低文言文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学《狼》一文时,我先讲本文的故事:一个屠夫,卖完肉回家,路上两只狼一路跟随。他很害怕,只好将剩的骨头扔给狼,谁知狼吃完骨头后仍不放过他。无奈之下,屠夫躲到柴草堆下,准备和狼决一雌雄。狡猾的狼兵分两路,想诱惑和夹攻屠夫。聪明的屠夫识破了狼的计谋,抓住机会把两只狼全杀了。狼想了怎样的计谋、屠夫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设问给同学们。同学们在浓厚的兴趣中了解文章的内容,也认识了狼的本性,急切想知道狼的计谋和屠夫的机智,为文章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2.从文章相关联的故事导入
文言文较深奥难懂,选择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联的故事或辅以设问来导入,能给学生以提示与启发,激发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世说新语〉两则》一文时,为了突出谢道韫与陈元方的聪颖机智,我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不仅不跟随小伙伴们一起摘路边李,而判断李是苦的的故事。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当同学们不禁为王戎的聪明发出赞叹时,我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另外两个同样聪明的小孩――谢道韫与陈元方,他们有什么聪明智慧的故事?引入新课。
故事导入对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尤为有效。但要注意选取的故事必须紧扣教材内容,尽力避免就故事高谈阔论,以能说明问题、激起学习的热情即可。
(二)以旧拓新导入法
这是由复习旧知识引入到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以旧知识为桥梁,温旧知新,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的能力。我进行了两种尝试:
1.从不同作家的同类作品导入
中学文言教材中很多文章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此联系作为连接点来导入。教学魏学ァ逗酥奂恰芬晃氖保我以“奇巧”二字为联系,新课前提问:①在学过的文言中哪篇文章表现了“奇巧”?②“奇巧”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林嗣环《口技》中的表演者高超的技艺在学生的回忆中渐渐清晰。在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谈论中,自然导入到同样是描写高超技艺的《核舟记》。
2.从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导入
因某些原因,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文章会有相似或相反之处,以此异同作为连接点来导入。教学《五柳先生传》时,我以《桃花源记》为切入口: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谁?②他在性格上有何特点?③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将陶渊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作为两篇文章的连接点,能更好地理解新课中表明陶渊明的三大志趣:读书、饮酒、写文章,感受到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一种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一份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以旧拓新导导入法一方面能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下放高度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另一方面在复习的过程中又能通过有设计的导入破解新课的难点和疑问,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成传授新知识的契机。
(三)现代教学媒体导入法
现代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创造出与课文内容相近、相符的情境气氛,使文言文导入大放光彩。根据借助的工具不同,可分为两种:
1.音乐导入法
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所以,用歌曲、乐曲、声音等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习兴趣。
教学《愚公移山》时,为了能更好地认识愚公的形象,体会他的执著精神。我以欣赏歌曲《愚公移山》作为导入: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梁压弯……”优美铿锵的旋律响起时,同学们对愚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内心与作者有了共鸣,很有兴趣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运用音乐导入,除了要求选用曲调有感染力、与文章相关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曲调健康有益,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不能纯粹为了追求趣味性。
2.图片影像导入法
即用相关的图片或影像来展示导入。农村学生大多数见闻少,鲜有条件去游览名山大川,加上文言文较深奥,适时利用图片或影像资料的直观形象性,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更好地理解文章。
教学《观潮》一文时,我先播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犹如万马奔腾的汹涌的浪涛,和为争睹钱江潮奇观蜂拥而至的八方宾客。再配上课文相照应的句子,无疑为理解课文、高效课堂助上一臂之力。
运用图片影像导入,同样要注意所选用的图片、影像的质和量,有个度的把握,否则喧宾夺主,成了风光欣赏课、影像展示课。
五、结语
以上仅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导无定式,当然还有其他诸多较好的文言教学导入方法。教学时,各种导入方法并不是孤立矛盾的,若合理、灵活使用,则事半功倍。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导入新课,目的都是为了让文言教学更精彩,让学生升腾起学习文言文的激情和求知欲。
参考文献:
一、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是继续进行选修课的学习,其中包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中国小说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三本书的学习。教学中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力求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潜能,提高文化品位,为高三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首先,课前认真做好“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其次,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再者,加强培优工作,除了进行每周两小时的培优教学外,我在平时多关注,多面谈,作业多采用面批的形式进行辅导。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教学研究和继续教育方面
按时参加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平常多向前辈们学习,积极听课并参与评课;继续坚持到校外听课,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每学年争取开一堂教研组内的公开课,请大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批评指正。其次,通过自主学习“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国家级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深入该课题的研究。
三、继续教育计划
积极关注《高中语文新课程专区》以及《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上的讨论,及时了解课改动向,学习先进课改理念。
关键词:创设 文化 提高 质量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学活动的完成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因此,我国的教育就是教师严格执行课堂规则,按课表和教学计划实现课堂教学,进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从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便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素质教育走进学生学习活动的今天,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废除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情境,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出发点,作到目的明确,要求恰当;讲授正确,深浅有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讲练结合,环环紧扣;师生互动,提高质量。
一、学校在管理中应创设浓厚的文化氛围
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每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置身于学校这个大的环境中,当然学校中的每一种文化都时刻影响着每一个学习个体。所以在学校管理中创设各种文化氛围便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
1.建设课程文化
每一门学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应分学科因地而宜,因时而变,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和教师团队的作用。从学校领导到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乃至每一个科任教师都应承担课程文化建设的重担。当学生步入学习场所时,由于受到这种特殊文化的影响,就会很自然地走进课堂,渴望学习,期待知识,从而激发其求知欲,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学习,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文化
学校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师教书、学生作业的教学,而是一种师生合作、自主探究、学生体验、情境对话的活动。所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打造环境,提供场所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途径。这一途径的开通主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充分发挥黑板报、橱窗、报栏、美术活动室、音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生化仪器室、体育器材和设施等的主要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一些活动,如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好少年”评比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创设教研文化和班级文化
现代教师要求要从学者型走向研究型。为给教师提供一个研究的载体或平台,学校管理者首先要走在前面。将一个学校的各种软件分门别类装订保存,把教师的各种教案和计划收取存档,将教研组或年级组的课题研究成果专门管放,把学生的一切艺术作品打包装订,将学校每次考试的试卷及试卷分析分年级、分学科收集,把它们永久搁在图书室、资料室,一年,两年……积累到一定程度这些东西就成了学校宝贵的很有挖掘价值的一个“金库”。这种教研文化和研究文化,最终会达到吸引人、熏陶人、影响人的地步,从而为创设特色学校,培养研究型的名师奠定基础。
二、掌握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无定法”,课堂教学的完成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适当调整,适时更新,但最终要实现一点,那就是优质高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阐述几种适宜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1.概念的视觉化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是的,听到的容易遗忘,看到的容易记得住,而做过的就学得会。因此,课堂教学中,老师始终要把握好时机,创设情境,尽量实现“概念的视觉化”。这个过程的实现可遵循以下流程:概念的提出概念的整合概念的勾画概念的视觉。实现了这个过程,就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点,并且记得快、记得牢。
2.概念的动作化
这种方法实质就是将抽象的、静止的知识放到动态的事件中解决。这就需教师平时要留意生活,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如为了说明一定体积气体,当体积缩小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这一化学知识,可用做游戏的方法将其动作化。规则是这样:将一些学生站在场地中,然后用一根绳子将其围住,不管绳子围成圈的大小如何变化,这些学生总要圈在其中,然后让一个学生拉绳子一端,使绳圈缩小,那么在绳圈缩小的过程中,学生间距离就逐渐变小。用这样一个动态化的游戏来描述,学生就将上面这一化学问题记得很牢,甚至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3.概念的音乐化
将学生记不住,易遗忘的知识,根据学生的爱好,设立一个“星光舞台”,将它用音乐旋律勾画,从而可以使学生记得住,记得牢。如文言文的背诵,对有些学生来说较难,如果他喜欢唱歌,老师可有意识地引导,让他把背不会的文言文填在他最喜爱的旋律中,然后让他唱出来,达到记忆的目的。
4.一分钟反思法
老师上完课后,对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往往要作一小结,这时如果让全班学生闭住眼睛,教室内鸦雀无声,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反思回顾一分钟,这一分钟反思就是学生对课堂内所学知识在自己头脑中的再现,这实际上就是自己给自己讲述的一个过程。这种方法对学生回顾知识,强化记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果相当明显。
5.概念的色彩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许在预习过程中,或许在课堂学习中,或许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学生在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中,会自然理清概念,将它们分门归类,哪些是背的,哪些是需要理解的,哪些是不会的……然后充分发挥各种颜色笔的作用,这就要求提前准备各种颜色的彩笔,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高效而有序的学习。
6.学案分析法
作为一个老师要上好一堂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备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备课的主要渠道就是设计一份合理的教案,然后以教案为依据,逐步实现教学计划。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老师根据需要给学生设计一份学案,让学生分学科,分节次当堂完成,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学案的书写可用下面格式书写:
文科学案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科目: 时间: 课题:
过程(包括复习内容、新学内容、巩固内容、作业):
自我评价(包括优秀、良好、差):
教师批语:
理科学案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科目: 时间: 课题:
过程[包括旧知识、实验(学习)、数据收集、练习题]:
自我评价(包括优秀、良好、差):
教师批语:
这样,当教师上完一堂课后,由于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的学习和记录,学生的学案也就写好了,如果老师当堂收取学生学案,在下课前两分钟或下课后抽少许时间进行面批或过批,批阅后老师有记录,有思考。这样一来老师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能作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有利于下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学校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是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教材?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组成一个个千变万化的世界,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便是无数个细节,无数个细节构成了课堂?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可见细节之重要,关注教学中多种细节方可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关注细节 开讲 能力 评价 个性
关注细节往往是做事成败的关键?黄爱华说:“关注细节是具有品味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化的进程中,凡上进的教育工作者无不孜孜以求的探究各种办法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合体,里面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师和学生),有一段段具体的对话,有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有一个个具体的动作?教师用言语?板书?实验?演示向学生揭示某种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耳?眼?手?心?脑来获取并运用某种知识,可见课堂由细节构成?关注了教学细节,即可打造高效课堂?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从教经验谈一些浅薄见地?
1. 重视精彩开讲,成就良好开端
通过对我校7至9年级语文课堂导入的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忽视开堂的几分钟导言?多数教师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的教师虽有导言,可因方式的不妥?科学性的欠缺?美学原理的不足等适得其反,既浪费了课时,破坏了教学环节,又影响了教学目标顺利有效的完成?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进行了初中语文导入特点和方法的小课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得出应抓住课堂导入多样性?导向性?知识性?优雅性?简洁性等特点,采用不同方法,用短暂的几分钟时间设置情境氛围,明确目标,提示重点等,吸引学生,成就良好的开端?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若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精彩的开讲大有必要?
2. 留意微小环节,培养多种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已上升为重要地位,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观念逐渐被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接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教会学生听话和说话,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技巧?要传授学生很多学习的方法?针对不同课型,新授还是复习,精读还是略读,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指导学生不同的自主?合作性的学习?教给学生分类整理归纳信息的方法,使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归类”意识加强,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学生练得越早收获就越大?多种方法的训练掌握培养了多种能力?
除了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我认为还应加上“评”?“悟”两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分析,先是老师示范,教给学生从哪些方面用怎样的语言有理有据地去评价别人的观点和看法,然后让学生之间互评,甚至发展到学生评价老师新授内容的好坏?我认为这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富有思辨性,在天长地久的评议中使思想愈发有深度?其次,学语文要会“悟”?比如理解一个生词,在没有工具书,没有指导教师的情况下,怎么处理?我教给学生一招:抓住汉字表意的特点,从字的偏旁考虑与什么有关联,然后结合语境大胆猜测,这样考虑出的结果与答案八九不离十?对文章中一些关键句的品味,也少不了感悟?比如《紫藤萝瀑布》在“悟花”这一环节中作者说出这样一句话“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怎样理解它深层的含义呢?我让学生在文中找“花”与“人”的不幸各是什么,作者表面写花,实则借花写人,人类的生命长河不会因某个人生命的停息而止步不前,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所以,要想学好语文,“评”?“悟”两种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评”?“悟”能力大有必要,同时也会为高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
3. 善于见缝插针,及时恰切评价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锐利的眼光,聪慧的大脑,还得要有灵敏的双耳?学生在问题回答中,小到一个字音不准,一句话表达不规范,大到推论错误,思想认识上出错,老师都要及时纠错指正?我有一节公开课被录制成了光碟,因为是第一次,紧张是自然地,我反复听了几遍后,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因忙于完成板书,对学生说出的病句竟然未加指正?因为没有指正,也许学生以为自己的回答完全正确,这样错误就会延续?另外,听过一位同事的公开课,对学生的评点基本上是两个字:“很好”?“很棒”?“不对”?“错了”,我以为老师有必要见缝插针,哪怕一句话,也得让学生明白,他(她)的回答“好”在哪里,“错”在什么地方?虽然这一环节不大被人关注,但我从自己的教学中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中肯实在,有指导性,要让学生心服口服,要分析好的学生享受自己的成功,让差的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给迷茫中的学生指明方向,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大有裨益?
4.施展个性风格,提高课堂效率
凭借多年的经验,善于钻研的精神,敢于创新的意识,我保留了两个颇具特色的教学环节?一是课前三分钟“知识火花”,雷打不动?我所在的农村中学学生自律性较差,加之客观因素,一周仅两节早读难以巩固学过的知识?我让学生坚持一天记三个知识点?“知识点”的内容包括:课内所学字词,名家名作,文体常识,名篇?段?句,简答题等;课外指名言警句,歇后语,俗语,谚语,成语接龙,短小诗文,时代名人简介,国内外重大事件等?每一节课必抽查,且有要求和限制?一月内知识点不得重复;如果学现代文可以积累课外知识,至少保留一个课内知识;若学文言文当周之内全部积累文言知识点?能背诵下来自然也算一个知识点?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日积月累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个人认为若要扎实学好语文必须重视积累;另一方面,在检查中必然会出现重复或新鲜的东西,这样在反复的抽查中形成牢固的记忆也可以扩大自己的见闻?虽然只是短暂三分钟的展示,一学期下来学生真的收获巨大?当然在我们的“知识火花”展示中时常会出现错误甚至闹出笑话(有个女生记《论语》七则时因不理解文意背成:择其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从之?话未说完惹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我也笑了,然后请一名同学予以正确解说,让其明白搞笑在了哪里?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不是什么坏事,反倒在这件事给当事人留下深刻印象?我相信这个女生这辈子都不会在这句话上再出问题了?)这个教学环节犹如调味剂不时给我们的课堂增添活力和生机,为我的语文教学助了一臂之力?
我要说的另一个是特色作业?说起“特色作业”,我为它受到过一些同行的冷嘲热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对这个环节我限定两个务必遵循的原则:首先要巩固课内所学知识重难点;然后拓展走向课外?其次要有层次性?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特点?这里我要强调一点是作业的层次性?缘于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类推进是大有必要的?以课内“感受新词”这一作业类型为例,我分了“高”?“中”?“低”三个等次?学困生每次只查出词意并将解释抄写三遍;中等生,先抄写解词后造句各一遍;学优生,至少选四到六个词编一段故事,要求合情合理,语句流畅?这样的作业无疑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任务,更能行之有效的促使学生语文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泰山不拒细壤,故不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不能就其深?”细节决定教育成败,细节决定课堂效果高低?身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更多的方面关注教学细节,让它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大家好!
我是博兴二中的语文老师,2010年,被评为县骨干教师。但我知道荣誉只代表了过去,对于将来,它应是更大的动力和压力。能不能对得起这一称号,只能用自己的工作和成绩来证明。
2010年,根据学校安排,我继续担任语文教研组长,负责语文教研的工作,并担任高一语文备课组长,负责高一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年来,我积极参加科组、备课组活动,带出了一个团结、实干、创新的团队。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从以下六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教学工作
(一)学案教学
实行学案教学是我校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和老师们加强集体备课,做到每节必备,研究学案的内容、规范学案模式,特别是帮助年轻老师修改学案,通过听课指导老师们充分利用学案。带年轻老师不是容易的事情,高一的年轻老师最多,没上过高三的也最多,因此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系统,灵活运用教学教法,责无旁贷。我以学案为主要阵地,展开了工作。每个学案我都认真审核,和老师们精心研讨,有时一个学案我们几易其稿,不厌其烦。我们边教学、边讨论、边规范,学案越来越趋于完善、合理、实用。在年级会上,语文备课组的学案模式,得到领导的好评,成为年级的样板。
(二)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活动是一种基于教师合作与促进提高的更高层次的听评课的形式。新课改形势下,为了尽快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学校没有安排的情况下,我自发组织高一语文组老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得到老师们的积极响应。通过交换不同的观察点观课,积极议课,在评议别人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每位老师都感到课堂教学的水平确实提高了。我们组的观课议课案例,选在了《教科研导报》,我们这一行动,得到学校和年级领导的赞扬。
(三)教学比武
每个学期,我校举行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我负责语文学科的组织和评价工作,并担任郝娟娟的指导教师。组织听课、评课,活动结束,及时作出活动总结。
二、教学创新实验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的团队,其实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相对高二高三备课组,力量比较薄弱。
十二名教师男女比例为4:8,女老师中还有两名休产假,男老师中有两名主任,一位身体不太好,一位负责学生管理工作,事务繁多。春节过后,又有一名老师因妻子重伤而不能上班,盘算一下,我们人员齐的时候,仅在两个学期的两头。其间,我们有四位老师长时间每人承担三个班的教学工作,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但就是这样一个团队,却历经艰辛,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本年度,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带领高一语文备课组,走在教改的前沿,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创新实验。
(一)选课走班实验
《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指出:“规范课程教学行为,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努力形成具有山东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教学体系。”
响应省课程改革的号召,高一语文本学期率先进行选课走班实验,这在全市是唯一的。我们敢为天下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一项新的改革,我带领的团队又走在了最前列。
走一条从来没走过的路,困难可想而知。从校长、教科研处主任、年级的领导到各位语文老师,都花费了很多的心血。从动员老师学习,到制定选课指导手册、分发选课单,再到指导学生选课,给学生分班,制定课程表,重新分配教学班老师,经历了非常繁琐的过程。到上课后,繁琐的事情就更多,仅发作业、收作业一项,就很容易出错。每个教学班均有来自2-3个班的学生,每个班的作业都要单独分发,单独收交,每天我们办公桌上都堆着至少4-6层作业,加上当天要分发的作业,有8-12层,如果有晚交的作业,更容易混乱。下课后,学生就回到原班级,如果有事情,信息的上传下达就相当麻烦。还存在学生不适应老师的问题,不同班级的学生组合后不适应班级的问题,等等。
但语文组的老师们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群策群力,加班加点,担当起班主任的重任,克服重重困难,顺利的完成了选课走班工作,无论班级秩序还是教学效果,都超出了预期。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当前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学期几个科目的选课走班趟出了路子,提供了借鉴。
其间,我负责编订了《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指导手册》,做了总结《关于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设计了教师与学生调查问卷,并将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
我们的选课走班工作,得到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的关注和赞扬。市教育局高局长高度评价了我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称赞“博兴二中从办学理念到办学业绩确实在全市乃至全省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为全市高中学校提供了可供学习借鉴的样板” (博兴教育信息网)。省级领导也多次对我们的选课走班工作进行调研和指导,我们的经验将在全省交流和推广。
(二)研究性学习教学实验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新角色,而且是必修课程。本来应该有专门的老师来上,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把这一任务安排给了语文老师。高一语文组在教授语文课的同时,又承担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任务。这是我们从来没接触过的课程,为了上好这一课程,我们从零开始,集体研究,查阅资料,根据学生需求,学校资源等情况,综合分析,确立了“走进名著”这一研究课题。于是在两个学期,分别引导学生开展了对《三国演义》《红楼梦》的阅读及研究。学生分组,撰写研究论文,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其间,编辑了以下材料:《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进三国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红楼梦研究课题一览表》等。
(三)五步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验
五步三段式教学模式是我校高二年级开始实验,其他年级学习之后推广。我听取了高二的观摩课后,指导本组老师们按照五步三段模式编写学案,并推举郝娟娟老师在全校执教观摩课,这一教学模式正在被老师们接受和实践。
三、课题研究
一年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主要进行两个课题的研究:一、继续XX年年以来的省高中语文活动化教材研究课题研究,收录老师的教研作品近百篇,编订教学设计、教育案例成果集,受到省教研室的高度评价;二、继续“十一五”国家级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研究,6月征集参赛作品近30篇。
今年的高中语文论文评选,由市推荐到省的六篇论文中就有我校的两篇。
这些都体现了老师们高度的教研热情。
四、业务指导
2010年,在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中,我担任指导教师,我指导的班级,总评价在全省名列前茅,个人成绩位列全市第一名,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学校的师徒“结对子”活动中,指导郝娟娟老师,她的课荣获学校优质课一等奖,并被推荐执教学校观摩课,被学校评为“教坛新秀”。
每个学期,按照学术委员会的安排,我都执教校级观摩课。我选择的课题,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作文讲评课、文言文特殊句式,这样的课,我尽可能从教法的角度展示,以期真正以身示范,起到榜样的作用。
五、学生活动
在高一年级成立春芽文学社,举行社长竞选活动,编辑《春芽》社刊,组织辩论、诗朗诵等活动,深受学生欢迎。这些信息都在博兴教育信息网上。
六、学习和总结
新课改形势下,需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知识结构,明确教育目标,以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本学年度,我拜读了《爱心与教育》《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听袁卫星老师讲课》《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新教育之梦》《怎样观课议课》《一份特别教案》等专家著作,重读《做有品味的教师》,学习《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不断丰富理论素养,提高个人修养,了解教育前沿问题。
我认为,做班主任不可不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做语文老师,不可不读程翔的《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走近大师,受益匪浅。
学习的同时,我努力积累经验,撰写教学论文、设计、心得等文章,取得丰硕的成果。一年来,撰写文章三万余字,具体目录如下:
《高一语文备课组观课议课活动案例》
《确立合适的观察点——观课议课的关键一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教学大比武活动总结》
《示之以范,导之以蹊——我这样教写作》
《作文热点题型解析与佳作欣赏》
《点亮信心的火把》
《让阅读提升品味——读<做有品味的教师>有感》
《<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走进三国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
《<红楼梦>研究课题一览表》
《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指导手册》
《关于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
《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调查问卷(学生卷)》
《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调查问卷(教师卷)》
(调查报告正在分析和撰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