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3 14:46: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固定资产的作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固定资产;核算;增值税;改革
前言
从1994年中国开始全面推行增值税制度,截止于目前,已经对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行了三次改革,中国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我国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已由生产型转为了消费型,其改革后必然会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求企业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固定资产概述以及核算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一定额度以上,有一年以上的使用期,并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的劳动资料和消费资料。固定资产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种。例如:某公司的固定资产(机械设备、办公地点、厂房)总数额已经有三百万元。
核算,是一个会计概念,指核查计算,主要用于财务处理中,是计量与记录的过程。固定资产核算,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估值、记录的处理过程。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是为了准备及时掌握公司固定资产的构成和使用情况,准确的计提折旧,确保公司财产核算的准确,资产核算贯穿一个企业发展的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二、增值税改革
增值税是以商品或应税劳务在市场流转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中产生新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我国采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按照相关规进行计算得出税额,然后扣除原商品或劳务时所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所得就是需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对应税劳务、货物和进口货物征收增值税。增值税的改革和实施有利于维护税负公平;有利于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的合理化;能够保证国家纳税获得税收用于财政;有利于扩大国际贸易往来。
1994年,我国出现了大量盲目投资和通货膨胀等不良现象,为了抑制当时的现状国家实行了生产型增值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生产型增值税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增值税转型改革应运而生。自2009年1月1日起,生产型增值税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开始全面推广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改革后,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以及部分现代化服务业。增值税有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三种。增值税一般对销售货物和提供劳务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征收。
三、固定资产核算中增值税改革的作用
1.降低了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扩大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劳动手段,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企业固定资产价格的变动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我国消费增值税允许企业购置的进项税额相互抵扣,减少了企业单位的税务支出增加了企业的盈利。由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得到抵扣,致使固定资产以及计提折旧额减少,经营成本的降低在N售额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营业利润相应有所增加。税务改革直观的看虽然会造成企业所得税的增加,但是在实际的缴纳金额并不会对企业的整体所缴税额和所得利润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增值税转型的影响下,固定资产进项额的抵扣可以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当时所需缴纳的税务,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所以,从长远考虑,这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加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2.企业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核算发生变化。由于2009年的增值税改革,相应的制度措施需要加以完善,新增《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要求填写新增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企业要在相关税额下增设明细专栏,详细记录企业的实际抵扣税额,便于税务检查,减少涉税风险。
3.对企业筹资的影响。增值税的改革间接地增加了企业的筹资。市场上企业投资规模不断增大,必然会对企业的融资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技术的开发、设备的更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除了生产收益外还需要通过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4.增值税改革后,所得的税前扣除额会发生变化;流转税额发生变化:收入的确认发生变化。如:营业税属于价内税,企业所要交的税额可以在所得税之前扣除,增值税改革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范围,企业需要缴纳的税额不能再所得税之前进行扣除,这就对企业所缴纳税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增值税改革提升设备当年的现金流量,并且通过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提高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在增值税转型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允许抵扣,将降低资金的流出,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储备,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以及设备的更替,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流量,增强了企业的还债能力,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进项税额抵扣,企业投资更偏向于那些能够带来进项税抵扣的机械设备,此外,改革降低了企业更新设备投资的回报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对相关技术工艺进行发展创新,对企业所需设备进行了进行更新换代,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近两年来,国际经济发展严重受挫,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大规模扩大投资是最直接、最有力、最见效的措施,投资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不容忽视。
新疆固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明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从1988年的68.4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827.2亿元,增长了33倍,GDP从1988年的19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277.05亿元,增长了22倍。
固定资产投资率是反映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指标,它是指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全部经济增长(通常用GDP增长)中所占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本投资率=固定资本投资额/GDP增加额=(报告期固定资本投资额-基期固定资本投资额)/(报告期GDP-基期GDP)。
1988年~2009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9.9%,GDP增长率为16.1%。固定资产投资与GDP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R=0.997。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图标分析,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率在20年中一路上升,投资率的平均水平由1988年的35.2%达到2008年的53.8%,投资率已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30%的合理水平,在经济起飞阶段,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在波动中有所上升,,对经济的发展较为有力利。
2000年~2008年新疆的固定资产投资率稳步上升,投资率保持在45%~53%之间,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的投资率上升到603%,固定资产投资率较高,进一步说明了投资在新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贡献。
二、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1.经济效益。
(1)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系数。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同相应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Et=GDP/I,其中,GDP表示某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I表示相应时期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它表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能带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因此,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越高,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获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值越多,投资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是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但是应注意的是,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对当年新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所起的作用,有可能由于投资项目种类、政策效应、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存在,会产生所谓的“滞后效应”。
所以,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新增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滞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因此,考虑滞后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可以表示为:Et-i=GDP/It-i(i=1,2),式中:Et-i为滞后期为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当i=1时,It-1为滞后期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GDP仍为第t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本文主要研究Et,Et-1,Et-2。
1995年以来,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一般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表明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效率高于全国水平(除了2009年外)。但是,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考虑“滞后效应”后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经济效益还是总体上还是下降,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和新疆投资经济效益系数都下降,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推动作用减弱。
从图2可以看出滞后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与同期的波动趋势基本一致,但滞后期越长投资效果越好,投资效果的波动随着滞后期的延长,波动幅度逐渐增大。因此要特别注意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引导,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更注意投资效益的有效发挥,最大限度地使用已投资的固定资产,避免重复和浪费投资现象,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系数。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系数指一定时期内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额同相应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反映的是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系数f=f/I,其中,f为当年财政收入增加数,I为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数。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系数越高,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获得的财政收入增加额就愈多,固定资产投资的财政效益就愈高。
从图3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新疆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系数2005年前下降,2005年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1995年0.029上升到2008年的0.049,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加。但是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对财政收入的拉动太小,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效益下降。
2.社会效益。
(1)固定资产投资就业系数。固定资产投资就业系数指一定时期内就业人员增加数同相应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反映的是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投资就业系数J=J/I,其中J为当年就业人员增加数,I为相应固定资产投资总数。固定资产投资就业系数越高,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就业的效益就越高。
“民生”是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亮点,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国或一地区的就业水平关系到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从图4可以看到,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的就业系数明显下降,从2001年~2004年的就业系数基本上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2005年的增长速度较快,2004年的0.02到2005年上升到0.035,2005年后下滑速度较快,2005年的0.035到了2009年变为0.007,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新疆经济社会没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可能跟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和使用结构有关系。2005年后,虽然投资总量增加但是对就业的贡献不断减少。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河北省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投资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协同问题研究――基于河北省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课题编号:201604020211)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16日
长期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机器设备更新改造等,极大地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等重要问题,尤其是要转变以往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模式。但是应当明确,经济新常态并不是要求“不投资”,也不是简单地“少投资”,而是正确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必须对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
从20世纪90年代起,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各界研究的重点。一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马克思认为投资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扩大再生产决定了经济增长水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等都将投资或资本列入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Delong和Summers(1992)、Alfred和Willi(2001)、Podreeca和Carmeei(2001)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数据,先后证实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性,但也发现各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作用存在明@的差异。国内学者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做了很多研究。刘金全(2002)、沈秀双(2003)、李红松(2004)等采用计量模型证实了固定资产投资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后,叶春玲(2005)、张蕊(2009)、段虹霞(2011)、刘伯酉(2012)分别以我国某省市为例,分析了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但是,近几年国内外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尤其是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在短期内能明显地拉动内需,但是从长期来看,政府的过度投资无法持续,且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经济结构不平衡。而且随着一国基础设施的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应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
因此,本文立足于河北省,分析当前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利用河北省1978~2015年的数据,对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河北省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率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为河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投资结构提出建议。
一、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
2015年末,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365亿元,平均增长率17.6%。综合来看,近几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明显。河北省199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2.6亿元,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48.3亿元,增长2390%,显著高于国内其他省市。(图1)
二是省内各地级市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较大。石家庄、唐山两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2016年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3。秦皇岛是河北省11市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少的地级市,2016年仅为892.5亿元,远低于其他地区,这也与秦皇岛以旅游等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图2)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上升的趋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在第一产业的比重依然很小,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从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2016年建筑业增速268.3%,房地产开发投资4,285.3亿元。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2016年增长84.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大的依然是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不足。(图3)
综上,近年来,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显著增长,但是省内各市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较大,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有必要对近年来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一)河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1、数据的选择。本部分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作为衡量投资的指标,数据样本为1978~2015年的年度数据。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利用消费价格指数(1978年=100)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进行调整,换算成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实际的固定资产投资(in)。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变量的关系,并能消除趋势因素的影响和时间序列的异方差问题,因此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对数形式变换,即用Lngdp和Lnin分别表示进行对数变换后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
2、平稳性检验。采用ADF检验法对Lngdp和Lnin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变量Lngdp和Lnin的一阶差分的ADF检验值都大于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变量为平稳的时间序列。(表1)
3、协整检验。协整检验主要用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时间变量只有同阶单整时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首先,对Lngdp和Lnin进行线性回归,得到Lngdp=2.678983+0.711625Lnin,其中R2=0.986889,DW=0.473201,F值=2709.814,回归参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模型拟合得较好;其次,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
残差序列的ADF值明显小于1%、5%、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表明Lngdp和Lnin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711625%,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4、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用来判断Lngdp和Lnin的短期变动关系。(表3)
D(LNGDP)=0.071306+0.146785×D(LNIN)+0.001759×ECM
可以看出,短期固定投资的变化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的变化,即短期内LNIN变动1%,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化0.15%。误差修正项的系数较小,对非均衡误差的修正作用较小。
(二)河北省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本部分数据选取2001~2015年河北省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in1、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in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in3作为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的指标,分析河北省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合理性问题。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其他平稳性检验等同上。
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之后发现各量是一阶平稳,然后对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Lngdp=5.521479-0.039889Lnin1+0.239133Lnin2+0.279074Lnin3,其中R2=0.995161,DW=1.589970,F值=754.0188,回归参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模型拟合得较好。随后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表明河北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减少0.04%;河北省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增加0.24%;河北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增加0.28%。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711625%。短期固定投资的变化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的变化,即短期内LNIN变动1%,将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化0.15%。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但是,河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过大,且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差异也较大。河北省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增加0.24%;河北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增加0.28%,河北省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强。而值得关注的是,河北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GDP减少0.04%,原因可能是用于第一产业投资就会减少二三产业上的投资,从而使得增加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会导致GDP减少,这也反映了河北省投资效率的差异以及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二)建议
1、继续加大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放力度。尽管河北省面临经济调整和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仍较为明显。应当继续加大固定资产的投放力度,尤其是投资一批对河北省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项目,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附加值高的产业,增强河北省经济发展后劲。
2、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由于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同,对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河北省要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推进河北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提高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合理推动河北省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第一产业,河北省尽管是农业大省,但是农业利用率不高、农产品增加值较低,农业发展仍处于薄弱环节,仍需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河北省农业的发展结构。此外,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在各市县的合理投放,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
主要参考文献:
[1]宋丽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再检验:1980-2010年[J].宏观经济研究,2011.11.
[2]沈秀双.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学术交流,2003.1.
[3]周腾,杨煜.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0.
【关键词】 新时期 固定资产 管理 对策与思考
1. 企业固定资管理的意义
固定资产是固有企业完成各项经济的重要基础,除此以外,它还是国有经济进行改革,实现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不管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或者是其他的经济活动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固定资产的数量及功能对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市场的竞争力有着重大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的作用。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功能越多,企业的经济效益可能就越大,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可能越广阔。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1.1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保证企业资产完整性的同时,促进固定资产的快速增值,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使企业资产固定的条件下,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样既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为国家节约资源。
1.3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4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利于预防固定资产的快速流失。
2. 企业固定资产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投资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没有进行有效的可行性分析。很多时候,投资者进投资仅仅是从某一方面、近期的利益入手。追求的资产配置模式也是小,但很齐全的模式,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没法确切的掌控资产的增值的方向、所属的领域以及结构,从而忽视整个企业的的整体发展,进而使投资者盲目的投资一些受益很低的低端项目,使投资和预期的生产能力产生出入,导致了一些企业投资紧张,另一些企业则有过多的资金没有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资产浪费。
2.2约束机制不完善
由于统一的管理机制还没有得到完善,再加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出现了交叉的状况,这使得各部门的职责不清,当各个部门遇上难题的时候,就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在投资形成之前,职能部门包揽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责任的情况,资产进入运行的时候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开始接受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这就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应有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有些固定资产本来已经进入专人的管理范围,但是,当专人进行更换或调配的时候,固定的资产的管理情况没有交接清楚,使得下一任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的时候不清不楚,进而使固定资产没有在账面上及时的反映出来,有时即使反映出来了也很片面。
2.3管理方式比较落后,没有充分的发挥资产的作用
固定资产形成之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仅限于账面的上的非动态管理。资产的管理也仅仅限于实物和平常的维护上。对固定资产的技术状况无法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于固定资产运行的情况,也不能进行及时监控。对资产的运营的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常常比较忽视资产的运营效益。
2.4对于闲置资产的不善管理,易造成资产的流失。
企业固定资产的增值能力十分有限,对于一些闲置的资产的运营路径应该积极进行探索,充分的发挥固定资产应有的价值。怎么样把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产品和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并且把专业化的重组以及改制的分流相结合,以促进固定资产的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是当下的重要任务。
2.5资产处置的后续管理环节比较薄弱
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企业资产的品质,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企业常常将没有发挥作用的资产实行报废处理。条件较好的企业将那些已经报废的资产进行集中存放,条件不够好的企业则将那些报废的产品分散存放,甚至露天存放。对于那些已经安置好了的报废品,一般来说都没有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已报废的固定资产遗失、腐化等可能性很大,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固定资产的产出能力。
2.6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现在,很多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资产管理人员的运营意识还有待提高,对于资产先进的管理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目前,中国很多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仅仅是形式化的管理,没有主动的管理意识。底层的管理人员很多时候仅仅是兼职,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知之甚少。
3.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要使企业相关的负责人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与此同时,还要使企业相关负责人转变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从根本上扭转重视流动资产的管理、忽视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这就要求企业单位领带和相关的部门的负责人重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促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的提高,努力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努力协调好各个部门的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
3.2严格界定固定资产的运营权限
企业应该对固定资产的的采购、使用、管理等交给各不同的部门管理,以确定企业部门的各自的权限,这些职能在形式上是相互分离的,在深层的内涵上则相互制约,这主要体现在执行上,这种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防止某些执行者。企业必须要求固定资产的管理者严格的按照已经制定好的规章制度办事。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增强企业的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还要建立健全相应奖惩制度,对于那些能充分发挥企业固定资产作用的管理人员实行奖励,对于违规乱纪的行为要加以惩处,绝不姑息,以便更好的树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权威。
3.3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3.1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要实行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建立完善相应的资产账务管理制度,对于资产的总台账、流动账以及分类汇总帐等,实行固定时期的更新,完善账务的内容,使其准确、齐全,以便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更准确的把握企业的固定资产的运营情况。
3.3.2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要定期和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账务的核对,以便企业内部各账信息一致,促进企业账务的合理化,并及时的准确的掌握固定资产的运营情况。
3.3.3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定期清理。掌握资产的使用情况,使得账务信息和实物相符。如果出现了问题,根据固定资产的清查资料以及企业相关的管理办法,以及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3.3.4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使用,进一步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除此以外,企业要建立相应的资产记录,以便企业更加有计划、有目的的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保养。
3.4强化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由于固定资产经常随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因此,企业的固定资产是动态的,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增值,减值、挑拨等,这些必须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对上述行为的工作顺序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相关的工作有章可循,企业相关部门应该要重视企业固定资产增减原因的研究,并对研究的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除此以外,还注意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理工作,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要真正的做好固定资产的优化工作,应该要注意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分清资产的优劣状态。一般来说,一个企业拥有优秀的固定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夏亚军.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思考[J].总裁,2008,(7):85-86.
[2] 王艳龙.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研究与对策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34):175.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思考
引言
随着事业单位的深入改革,固定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具有积极作用。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价值,但是目前仍有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给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因此,事业单位应当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一、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一)有助于事业单位完善内控制度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有效改进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有一定的约束指导作用,同时内部控制与固定资产管理相互成就,事业单位可根据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内部控制度进行改进,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更好地约束控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事业单位的资金收入大多都来自财政部门拨款,固定资产的采购也使用财政资金,所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实际上也是国有资产,因此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是非常有必要的。事业单位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严格控制各个管理环节,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监督、维修等都有专人处理,事业单位可随时了解固定资产的用途、使用现状以及资产状态,对资产的使用过程和报废处置环节加强监督,避免出现资产闲置浪费、丢失以及处置不合理的情况,最大限度地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1]。
(三)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质量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事业单位利用固定资产管理,不断优化单位内部的各项资源配置,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都能顺利进行,避免运营风险,为事业单位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夯实基础。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人员以及员工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不熟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法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有效建议。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人员较为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忽视资产配置,比如某事业单位根据年度预算计划购置固定资产,但是并未注重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实用性,使得固定资产浪费,占用较多的财政资金。事业单位在分配固定资产时缺少完整的分配机制,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受到影响[2]。另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少独立的管理组织,而且现阶段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岗位职责不清晰,缺少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不到位,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事业单位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严格约束。少数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视不足,固定资产制度的落实不到位,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比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明确要求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清查,对损坏资产进行追责,但是事业单位并未贯彻落实。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固定资产的采购缺乏有效约束,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将资产的价值和技术作为采购标准,忽略了固定资产是否适用于事业单位工作,采购较为随意,导致部分固定资产被浪费;第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账外资产,导致账实不符;第三,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缺乏合理性,少数事业单位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按要求使用和处置固定资产,导致因报废处置不合理使得资产浪费。
(三)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合理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包括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维修、处置等,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未发挥其真正作用。首先,在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事业单位每年都会因采购固定资产申请财政预算,但是在制定购置计划之前,事业单位并未对自身所拥有但还没有投入使用的资产进行清查,导致资产重复购置,占用大量的财政资金;其次,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环节,固定资产仅仅完成了验收工作,还未入库登记就已经投入使用,导致后期在清查盘点资产时,无法准确定位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影响后期固定资产的维修养护及其使用年限;最后,在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事业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前需要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得到批复后方可进行处置,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随意出售或转让固定资产,甚至还有事业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结余过多,为了减少资金结余,私自将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置,重新购置资产,使得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流失,既影响事业单位的社会形象,也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有待加强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但是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少数事业单位虽然引进了较为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但是并未充分应用管理软件,软件中部分功能没有发挥作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幅度较小[3]。而且事业单位也没有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使得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较慢。
三、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事业单位应当强化管理层人员以及其他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使其充分理解学习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事业单位运营发展的重要性,以便于单位管理者能基于战略角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同时事业单位应当组建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为固定资产管理培养高质量人才,以便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根据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出管理制度中不完善的地方,基于政府政策以及单位改革需求,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补充,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日常管理以及资产处置等环节要进行严格要求。首先,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应当完善资产采购内容,要求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调查单位内部的资产情况,制定准确预算计划,明确采购内容,严格要求资产采购人员根据预算计划进行资产采购,不得随意增加资产购置数量和种类,避免出现资产浪费的情况;固定资产购置完成后需要进行登记,同时固定资产的购置要透明公开,避免采购人员出现不合理行为。其次,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进行严格约束,固定资产需要信息登记无误之后,方可使用,而且使用部门也需要对使用的资产进行登记,以便于后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追踪管理,使用部门要对资产承担一定的责任,若是资产由于人为失误损坏,资产管理部门则需要追究相关人员或是部门的责任,不能出现不了了之的情况;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还应当对资产清查和盘点进行规范约束,避免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最后,事业单位根据当前固定资产处置环节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内容,严格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行为。
(三)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事业单位应当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优化固定资产管理体系,避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问题。首先,事业单位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规范固定资产采购工作。采购工作需要由专人负责,采购金额超过一定额度的固定资产需要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尽可能地降低事业单位的采购成本,同时还要加强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保证固定资产的验收工作和采购工作由不同部门负责。其次,事业单位管理层要对固定资产如何分配进行研究讨论,保证物尽其用,同时监督部门要对固定资产在各部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及时发现使用部门在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而且还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抽检;及时盘点资产库存,排查仓库中还未使用的资产,避免资产闲置浪费,占用大量的财政资金。最后是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结合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健全固定资产处置体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固定资产处置时必须要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复,不得出现私自处置资产和报废资产的情况。
(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展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引进先进的信息软件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开发信息管理软件中的功能,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和传递。事业单位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需求对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功能进行开发,确保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适用于事业单位。同时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严格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员工的系统管理权限,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影响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事业单位管理层人员也可根据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实时了解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以便于对固定资产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运用新技术对系统中功能进行补充完善,事业单位可以选择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中,以便于提升事业单位员工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另外,事业单位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内部环境的变化,对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进,保证信息系统中的功能完善,能够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需求,事业单位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优化对策;分析阐述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前言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获得快速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为人民服务的物质基础。它在医院发展的过程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时,医院在当今形势下增加自身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医院的继续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二、新形势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的增加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医院是非常有利的一项措施同时也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所服务。但是,医院在对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为了更好地认识与了解医院的固定资产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我们很有必要来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介绍。
1.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责任还不明确
医院在对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一套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责任还必须非常的明确。因为,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工作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院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当中,具有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并且责任也非常不明确。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医院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当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来对其进行管理,而是实行多个部门同时对其进行管理。除此之外,相关部门没有指定专门的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第二,医院的固定资产在采购的过程当中所制定的一些相关制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制度可行性方面还及其的不完善。第三,财务部门在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过程当中,所采用的核算方面还比较传统,应该进行及时的更新。第四,医院固定资产在报废过程当中所制定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第五,医院在接受社会捐赠的物品之后,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总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2.医院没有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社会对其监督力度不够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确保医院能够长期正常运行下去的重要保证。但是,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只是非常地注重管理货币资金而没有将一些非货币资金的固定资产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这也就导致了医院没有一套比较健全的内部控制以及监管方面的制度。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医院在对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审计的过程当中,所安排的人员数量非常的有限。现阶段,大部分医院从事固定资产审计的工作人员的数量普遍的偏少,而大多数工作人员则是从事行政方面的相关工作。有的医院甚至将固定资产的审计相关工作完全来交给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来对其进行处理。这也很大程度上使得固定资产的审计监督力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第二,医院固定资产在进行外部审计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没有做到位,只是出于形式而进行固定资产的审计。因此,医院在固定资产的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受到阻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对策
医院要想科学合理地对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必须具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优化对策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1.注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的强化以及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了使得医院固定资产进行很好的管理,医院相关部门必须对固定资产管理所发挥的重要性进行强化并且还要不断改进与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医院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以及改进与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医院固定资产在进行使用的过程当中,使用固定资产的人员应配备固定资产的相关卡片,以此来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明细更加的清晰。第二,医院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审计过程当中所采取的审计方法必须进行及时的更新,使得能够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第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医院应该逐渐将一些计算机相关设备逐渐的引用到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当中。总之,医院要想方设法地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进行强化并且还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2.注重完善固定资产的维修、采购以及报废制度
医院固定资产的维修、采购以及报废等相关工作是组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并且还要充分发挥维修、采购以及报废的作用,医院相关部门必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的改进与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的维修、采购以及报废等相关制度。
3.注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教育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与从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医院相关部门必须对从事固定资产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从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人员还要在平时加强自身的学习,从多方面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四、结束语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相关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医院相关部门还要具有针对性的及时提出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对策,以此来确保医院固定资产相关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吴红伟,邓军,李青.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价值工程,2012(3).
[2]王韦.浅谈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现代商业,2009(2).
关键词: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校固定资产的迅速增长,为提高人们工作效率和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因此,人们对固定资产的依赖心理和使用欲望显得越来越强烈,凸显了固定资产在教学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固定资产在高校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而对其如何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其安全完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等问题,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主要工作。本人现就结合工作实际,对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做粗浅探讨。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由来及管理模式
从当前高校经济规模和发展模式来看,大家在重塑教学理念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和加强高新科技的开发与利用,并以此推进教学和管理现代化,使之形成了相互配套的先进教学模式。但在长期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固定资产的申购与管理,逐步形成自身规律,一直延续至今。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种:
(一)部门申报
由于目前各部门工作业务量加大,种类增多,设备的需求量也在逐步扩大,特别是教学部门资产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部门申报资产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有的部门没有考虑资源使用的最佳途径和最佳效果等情况,而是一味地追求和满足本部门资产使用需求,造成大量的同类设备重复、堆积和浪费,给学校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同时,有的部门只管使用,不顾管理,也造成了设备的损耗。
(二)资产审核
按照责、权、利界限划分,资产审核属于资产管理部门权限范围,但实际上它起到的作用却类似“中介机构”,即你有什么样的要求,我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对象,不管需要对象的种类是否重复或必要,只要你要,我就同意采购,从而造成了资产购买界限混淆。由于缺乏一套较为完整和科学的管理流程,资产审核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且未尽到自身应有之责,以至有效控制资产非正常增加。
(三)财务监督
在资产购买申报与审核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只管是否帐物相符和手续完备,而不管所购资产是否重复或者造成浪费等情况发生,特别是贵重资产的调控与规范管理等,尚未制定明确的范围和标准以及可供所用部门资源共享的工作平台。实际上,财务管理不仅是要做好管钱管账的工作,而且要使之贯彻于整个经济活动之中,切实发挥好“内当家”的作用。但由于机制和制度问题,财务部门的职能作用未能得到正常发挥,只能按部就班,顺势而为。
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既消耗了设备正常使用,又不符合开源节流的要求,因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甚至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并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冷静思考,找准问题,消除隐患。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投入、轻视管理
由于目前高校建设发展速度较快,也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只要下属部门需要增加资产,上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一般都是有求必应。但是设备买回来以后,谁来管、怎么管等涉及到管理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界定,造成了缩短设备使用寿命或资产流失等现象。长此以往,即使有再多再好的设备,如果没有必要的管理手段作保证,那也是一种变相损害。投入与管理的相互依赖关系,决定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
(二)机构分散,职责不明
目前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普遍存在着机构分散,职责不明的现象,并因此制约着高校固定资产规范管理。特别是有些院校下设分校或校区较多较杂,固定资产管理者和使用者“南辕北撤”,脱节严重,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上的“盲点”和漏洞,如,管理者如何检查监督、使用者如何保养保管等相关制度尚不健全,这些都是造成管理混乱的直接因素。而一旦出现问题纠纷,必然会引发互相推诿责任或扯皮拉筋等情况,不仅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而且影响了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价值。
(三)制度不全,约束力差
制度不健全是缺乏约束力的具体表现。就目前情况而言,有些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制度建设往往跟不上发展速度。由于制度的缺陷,就很难让人做到令行禁止,照章办事。即使有些高校制定了相关制度,但由于约束力不够和执行力不强,也只能流于形式,以致削弱了管理功能。
(四)核算不当,监管不力
会计核算上就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的“收付实现制”进行的固定资产核算,它只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历史成本,而说明不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新旧程度,所以造成浪费现象在所难免。同时,会计核算方法对固定资产的认购与报废等增减变动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把关,才能充分发挥“管”与“用”的一体化双重作用,保证固定资产的有效增值。
三、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
提升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重在制度创新和措施到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相应对策,可以实现上下互动、责任到人、相互制约和保障有力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系。
(一)强化意识,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要求高校领导者要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并将其纳入正常的议事日程,积极在学院上下营造良好的舆论阵势,大力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影响和促进全体师生加深认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自觉性,为规范管理奠定基础。提高大家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有意识到增强意识的认识过程,并使之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强化与重视。
(二)理顺关系,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界定
规范管理的前提是理顺关系,而理顺关系的必要条件就是责任界定清楚。高校作为资产管理主体,更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一方面要切实发挥好资产管理处的作用,做好固定资产增购与报废的界定和独享或共享资产的划分以及购进资产如何管理等相关工作,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组织和协调财务处、资产处等相关部门人员,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形式,深入到二级单位核对固定资产的账、卡、物,确保台账、账卡、账实相符。只有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界定,同时做到层层把关,人人有责,才能有效地保证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三)创新制度,加大固定资产管理过程监控
制度创新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有着积极引领作用。为此,要在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验收管理、登记保管、使用制度和建立固定的资产账目、卡号等相关制度的同时,严格固定资产的转让、出租、出借、报损、报废的处置程序和办法,并切实做好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记录或说明等相关工作;坚持做到推陈出新,务真求实,使制度的过渡性和连续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切实做好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监控工作,坚决减少和杜绝因管理不善和制度缺陷造成的严重损失,努力将制度约束与管理监控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
(四)科学决策,完善固定资产核算机制
固定资产核算是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所在,必须严格遵循财政部门颁发的统一固定资产分类标准,科学合理地确定其入账价值,并不得轻易改变,防止账务核算与资产管理出现混乱。同时,要注意把握好“三个要义”:一是引入权责发生制;二是实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充分而合理地核算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三是充分发挥财会部门的职能作用,从“严、管、卡”入手,从“人、财、物”着眼,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凝聚开源创收共识,并通过多方面配合与努力,加强和完善核算机制建设,不断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努力提高其价值上升空间,积极推动学院建设发展。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大胆尝试,开拓进取,努力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取得固定资产管理的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徐晓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6(05).
[2]蒋泽生.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9(15).
[3]吴兰.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