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发展经济的方式

发展经济的方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3 14:46: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发展经济的方式

篇(1)

摘要:当前,经济学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当然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很大联系。尤其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发展经济学对中等发达水平的研究较少。当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发展经济学具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中国的经济取得了较大成就后,发展经济学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很少了。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前进与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发展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前言

目前,很多经济学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现阶段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显得有点过早。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也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必要对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就进行总结,并且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形成一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旨在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

1.1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

较早以前,很多经济学家并没有完全区分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区别,甚至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两者是统一的。但是,随着经济学发展的更加成熟,人们不仅认识到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明确知道了两者间的关系。因此,在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早期,经济增长优先发展模式在我国受到了广泛地认可和关注,随着经济优先增长发展模式的实施,我国东部沿海等地区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由于优先经济发展模式在随着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一定要促进其他地方的经济共同发展。

1.2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

在任何时代,经济学家都十分关注经济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主要是由于经济学家普遍认识投资带来的资本积累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甚至有的经济学家认为资本积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通过投资驱动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投资驱动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沿海先行经济发展模式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竞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先天条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发展我国经济的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均衡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沿海先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被提出并被实施,很明显,沿海先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当时沿海先行经济发展模式的构想是指优先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然后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旨在最终能够实现全国范围的经济均衡发展。

2.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路

2.1中国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功与带来的问题

随着优先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的实施,我国的经济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采取优先经济发展模式正确性。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近年来,我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第二,我国已经实现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变,加快了我国城市工业化的进程。第三,我国的经济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第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2.2增长优先发展战略向增长与公平并重发展战略转变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初期,采取优先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及其正确的,这种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至少在当时解决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现在的问题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优先发展经济的模式必须要实现转变,进而实现公平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2.3沿海先行发展战略向区域平衡发展战略转变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和人口较大,采取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改革开发初期我国必要的措施。当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取得了优先发展的机遇,因而沿海城市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沿海城市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我国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必须要实行沿海先行发展的经济模式向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转变。

3.总结

总而言之,对发展经济学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理论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因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玉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9(4):26-27.

篇(2)

论文摘要: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然而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继续加以完善和发展。通过研究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观的背景,内涵和不足提出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及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发展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所热切关注的一个永恒课题。发展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发展为核心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不发达的困境。在发展经济学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对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新发展观。因此,对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模式向新模式转变,即经济发展不仅限于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追求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而所谓新发展观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观念体系,它涵盖了当展经济学家对于对发展问题的许多新认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的方式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对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的这一重要缺陷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它认为经济发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必须反对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索取。只有这样,发展才能持续下去;

2.发展的目标应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它们最终是要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新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认为发展过程必须是公民真正参与的过程,是本着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则稳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所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最终都将逐步充分实现;

3、对发展的机制和手段做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新发展观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极不充分,因而,政府和市场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理论上讲这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纠正,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司法成本通常超过了调节争端的预期收入。由此,新发展观另辟蹊径,提出了配置资源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只有实现国家、市场与社区三者的互补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新发展观的产生不仅昭示着发展理论的研究正在向更大的领域扩展,同时也标志着发展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新发展理论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为发展目标的泛化。汲取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惟一发展目标的教训,新发展观把经济增长、分配公正、政治民主、环境保护、人的自由实现等等都纳为发展的目标,虽然面面俱到,却不免使人无所适从。面面俱到的发展目标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各个发展目标并不完全具有相容性,各目标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这方面很大程度上被新发展观所忽视;其次是缺乏对不确定性发展的关注。新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方式和手段基本上都属于确定性发展和随机性发展——尤其是确定性发展,这种对人类发展理性的过分推崇,难免会造成发展的某种迷失;最后为发展的视野狭窄。当今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国的发展都不可能再是国别范围内的封闭式行为。然而新发展观的发展视野基本上局限于民族国家的界限之内。超国别范围的共同体、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新发展观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更缺乏建设性的理论体系建

2在新发展观模式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笔者认为,当展经济学家植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通过系统反思传统发展理论的优点和不足,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新认知。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及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树立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技术观。

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都依赖或取决于科技进步。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政府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正副总统任正副主任,以加强国家对科技的领导作用。根据经济学家的测算,二战后的50年中,美国生产率增长的1/3应归功于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就亚洲来讲,日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1959~1979年,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854项,居世界第一位。因而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观念,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2)具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之一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实现的,而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保证。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从美国等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看,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这是使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措施。而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其开发和投资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积极促进结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广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将农村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出来,并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引导,进而实现工业现代化。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我国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造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以促进投资结构的演进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政府具备较强的驾驭经济的能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进行适度干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进行发展管理来弥补以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应主要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西方国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从产业合理化入手,在政府的干预下,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则可能实现经济集约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因此,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扩张,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却造成矿产资源和能源日趋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后果。据统计,2003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实现GDP却仅占世界的4%,并使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陕西省在石油和煤炭等能源开发上也经历了同样过程,付出了沉重代价。因而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6)依据经济发展的进程科学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

综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一国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甚至效_果会适得其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立刻全面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现阶段我国选择集约化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扩大要素投入,更具有客观现实性。当然,在投入时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组合的优化程度,逐渐提高经济的集约化程度,为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高效率型转化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7)具备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

我们所谓的体质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发展经济学研究体制应把体制作为发展的因素。构造合理的经济运行模式,实际上是寻找一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机制。以发展为纲来研究体制问题,使体制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空间和环境。市场状况如何,市场体系是否完善,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也是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败教训之总结。

参考文献

[1]常修泽.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理论参考,2004.

[2]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0.

[3]李国.自主创新任重道远[N].经济日报,2005,(4).

[4]张意翔.建设循环经济实现新型工业化[J].特区经济,2005.

篇(3)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 经济增长方式; 技术创新;人力资本; 现代产权制度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九五”期间就提出来了,十四届五中全会的两个转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为什么十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说没有真正转变?为什么现在到了非转变不可的地步?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靠什么来推动?笔者试图用发展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

一、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实践发展经济学在不同的时期为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不同的经济增长路径。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强调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属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路径,很符合发展中国家早期的经济发展实际,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家特别重视研究技术、人力资本、制度等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属集约型的经济增长路径,很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笔者试图把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践结合起来说明,作为经济发展初期的手段,劳动和资本的作用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已出现递减,潜力不大,而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等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巨大的,说明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和所依靠的手段。

(一)贫困的恶性循环论与引进外资和政府投资

贫困的恶性循环论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一个关于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上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循环,这两个循环相互影响,使经济增长难以实现,使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的境地之中不能自拔[1]。

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模型如下:

低购买力低收入低储蓄

投资不足生产率低资本形成不足

该模型的含义是:资本缺乏造成了低水平的供给和低水平的需求,低水平的供给和低水平的需求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不能自拔。

这个理论真实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是缺乏资本。有没有办法呢?有,政府集中投资和引进外资是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的有效路径。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巨大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政府对资本在初期的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与纳克斯的理论是一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大量引进外资,借助外力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借助政府力量进行集中投资。来自这两方面的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著名经济学家张军在讲“从上个世纪80年代经济起飞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长,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多数中国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率在整体上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之中,而且至今没有造就许多与中国经济规模和增长率相称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自己的企业。于是问题就变成:在微观经济基础上看来比较薄弱的条件下,中国经济何以保持高速增长?结论只能是中国经济高增长,主要不是靠本土企业,而是靠政府每年规模庞大的基础建设投资与外企投资”[2]。但是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外资的经济增长路径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外资在给中国经济带来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民族经济的安全隐患,这可以从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总量影响和对某些行业的垄断控制进行判断。商务部测算,如果按照现在的招商引资速度,到2009年直接外资依存度,即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将达到50%,若按投入产出比1:1计算,一半GDP是外资企业生产的,外资反客为主,左右的我们的经济,这是非常危险的。从行业看,目前外资已在我国的一些行业形成了垄断,控制了定价权,从而控制了这些行业,造成了对消费者不利的局面。明显的是啤酒、水泥、感光材料和汽车,这是外资带来的利与弊。中国因为传统体制的惯性,政府投资主导经济增长的特点比较明显,下面以7年积极财政政策为例说明其利与蔽。

政府投资以1998―2004年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为例,中央政府共发行了9100亿人民币的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大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等,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国债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平均每年8-9%的经济增长中大约有2%来自国债投资。但是巨大的国债造成财政安全存在隐患。因此,无论从财政安全上考虑,还是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虑,中国经济增长不能再依赖政府投资。不仅外资和政府投资不能无限依赖,任何资本都不能作为长期的无限的经济增长手段,可以永远依赖,因为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目前发达地区已出现了明显的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现象。因此,贫困的恶性循环论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无视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一味依赖资本就会出问题。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发挥劳动的比较优势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来的,比贫困的恶性循环论晚几年,也属于早期的经济增长理论,但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经济增长路径比贫困的恶性循环论要宽。该理论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只是资本,还有劳动,并且劳动和资本可以相互替换,二者的比例由市场上两种要素的价格比决定[1](P30)。即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选择劳动替代资本的低成本之路,实现经济增长。这无疑对劳动力丰富的中国是很有意义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引进外资,另一方面企业采用劳动替代资本,发挥劳动的比较优势,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走低成本、加工业为主的发展路子。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道路,使中国变成了世界的加工厂。但是,在繁华的背后,我们也依稀看到了比较优势的悲怆。商务部统计数字显示,出口工业创造的利润中中国只获得了8%,其余92%都归外国了 [4]。尽管如此,反倾销此起彼伏。我们气愤,但我们更应该反省和深思。长期依赖劳动的比较优势,以农耕经济的心态忙于计算如何以更大量更低的价格占领地球另一端的低端货铺,却不知道这种做法越陷越深,乃至无法脱身,一旦国际经济有任何风吹草动,一旦对方不乐意,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贫困的恶性循环论都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经济增长理论,这两个理论提供的经济增长路径对发展中国家早期的经济发展很适用。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以及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现象的出现,主要依靠增加资本和劳动的早期的粗放的经济增长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转向以技术进步为主推动的经济增长路径。

(三)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理论与购买技术和市场换技术

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理论还是索洛提出来的,库兹涅茨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率=资本贡献率×资本增长率+劳动贡献率×劳动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 [1](P31)。198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发展阶段越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技术进步不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因此,技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我国在引进外资、增加政府投资、充分发挥劳动的比较优势时,深知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但是,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的因素潜力还较大,另一方面技术研发成本很高,风险很大,因此,理论界和政府部门都倡导进口技术和市场换技术。购买技术和市场换技术的选择是理性的,但结果却是悲凉的,总体上说,付出很大、收益较小,虽然既有企业的因素,也有体制的因素。但是,它告诉我们别人的技术不能成为我们发展经济的杠杆,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的内源型的发展之路。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传统要素的潜力越来越小,主要依靠自有技术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共识。但是,除技术以外,还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等。

(四)全要素经济增长理论与产权制度改革

全要素经济增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又叫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其含义是经济增长除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以外,还取决于技术、制度、人力资本、知识、生产规模等。其经济增长模型为:经济增长率=资本带来的经济增长率+劳动带来的增长率+全要素经济增长率。即全要素增长率是指除资本和劳动这些传统要素以外的其他要素带来的经济增长率[1](P32)。全要素增长率的提高反映着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全要素增长率的高低是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综合指标。我国以农村土地和城市公有企业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举世瞩目的。目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促进提升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等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潜力是巨大的。

二、发展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

通过前一部分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更新经济增长理念

库滋涅茨对经济增长下的定义是最经典的,其含义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而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的基础上的”[6]。该定义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其一是,经济增长的实质是提供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即经济增长不是单纯的供给量的增加,而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供给能力的提高,而且这种能力具有持久性,抵抗外力和不确定因素的能力较强;其二是经济增长需要的条件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思想意识的进步,即经济增长表现为全要素增长率的提高。

3、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力资本的积累等

经济增长对科学技术的依赖随经济发展阶段的推进而加深。我国从总体上说处于工业化中期,一些发达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科学技术的作用愈来愈显著,自有技术成为支撑微观企业和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同志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目前,制约我国自主创新的因素既不是人才,也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科技体制。因此,进行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产研结合的体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通过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因此增加对农民的投资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之一。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分析了美国200多年农业发展的历史,得出一个结论:美国农业的成功在于向农民投资,在该书中他提出了两个著名的观点;“一个受传统农业约束的人,不论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生产出很多粮食,节俭和勤劳工作并不足以克服这种农业的落后性。”“发展特别是农村、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有实物资本的投入,更需要在农民身上的教育培训和医疗等方面的投入”[7]。。这些真知灼见对农业人口庞大的中国意义更大,如果我们不加大对农民及其子女的投资,就会导致“盲流的子女还是盲流,民工的子女还是民工”,集约式增长的后劲就不足。

(作者杨宏翔系绍兴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0

[2] 张军.中国经济强大了,为什么企业没有强大?. 解放日报[N] .2003.10.23

[3] 杨继绳. 经济学家茶座第一辑[J],山东人民出版社

[4] 李国.自主创新任重道远. 经济日报[N].2005.4.13

[5] 张五常.经济解释[M].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0.9

[6] 胡希宁.当代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4

篇(4)

[关键词]商品经济学;生产和分配;人生存和发展;人的发展经济学;经济学革命

一、社会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一)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

关于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了,其实不然。在经济学史中,有过非商品经济的思想,这一点在经典文献中是可以找到的,也可以在一些国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教科书中找到已经建立但并不完善的理论。然而,由于西方商品经济学的坚持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放弃,当前的经济学几乎可以说是清一色的商品经济学了。在经济学史中,还有一个问题被中国的很多经济学学者(也包括非经济学学者)忽略,那就是在对经济学的分类中,西方经济学其实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简称。非商品经济的思想源于人们认为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以不通过商品经济的办法,而商品经济学则认为经济学只能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正因为这样,现实经济发展的原因被经济学的目的搞混了,在指导经济发展实践的时候,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目标指向。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后,经济发展的目标指向因生产效率、GDP、资本的利润率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强烈动机所掩盖,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一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被淡忘了,以至于我们今天不得不认真讨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古老而又现实的经济学问题。

笔者在《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一书中曾经提出过“解决人的生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个观点已经包含了“人的生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的命题。而在对观点的进一步阐述中,经济发展的目的被分解为“解决好我们人的生活需求”和“解决好人的发展”两个方面。“人的生存”问题应该说是可以与“人的生活需求”问题相对应的。但“人的生存”条件的保障与“人的生活需求”条件的保障不同,前者包含了后者,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样一个涉及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问题,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笔者所批评的经济学家撇开经济目的让经济学研究脱离现实的状况至今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经济学的研究仍然遵循商品经济学的思路,那就将永远也走不出分析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局限,也就意味着经济学的研究永远也就别希望走到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中来。这就是说,商品经济学不能使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一致。因此,经济学的研究要回到经济活动的本源,即回到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来,使经济学真正成为研究经济发展与人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的学问。事实上,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个事实、一种常识,并不需要经济学来做什么证明。经济学需要关注、或者说经济学要表明自身存在的科学性,得说明清楚为什么只局限于对商品经济运行的研究,而不去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的社会思想基础、不研究商品经济为什么这样运行而不是那样运行?特别是它为什么可以不关心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都应该获得保障?换句话说,经济学必须回答经济学研究关注不关注入的经济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目的相一致的问题。

(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

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行为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其中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最为密切,在没有商品交换即物物交换时,人类就依靠生产和分配的行为来解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换句话说,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自商品经济学产生以来,商品生产、商品分配、商品交换和商品消费就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产和分配的行为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渐行渐远,商品生产的效率、资本的利润、生产要素的分配和商品消费与商品生产的关系成为商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从而使商品经济学成为忠实服务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显学。然而,社会发展对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保障的需要并不因商品经济学对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忽视而减少,它反而要求经济学对自身的理论进行反思,特别是要对现实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作出解释。但是,由于商品经济学在一开始就忽略了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这样一个重要的经济学问题,它有意回避生产和分配行为需要对每一个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负责的问题,用“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来说明商品经济活动以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合理,即认为商品经济活动在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的过程里无形中也使社会福利得到增加、就业有所保障。商品经济学对资本利润最大化的获得需要以牺牲一部分或大部分人甚至未来人的发展条件为代价的事实视而不见,实际上也是不认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这样一个事实。

二、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需要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来保障

(一)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必要前提

由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是因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那么,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就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必要前提,即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产生就是为了要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所谓生产行为,指的是人用自身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并生产出生存和发展必需品的过程,亦即人创造并保障自身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一种行为。生产行为有三个要素:人、生产资料和人的劳动。生产行为的目的是创造并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谓的分配行为,指的是按照生产条件和生产目的对生产出来的产品(或产品的价值形式)进行分配并使人生存和发展条件得以具备的行为。由此可见,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商品经济学因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获得的生存和发展。在商品经济学里,因资本收益最大化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每一个人不一样,一些人(主要是资本家及其聘用的管理人员)会得到很多,一些人

(主要是雇佣工人)勉强维持生存和获得一定的发展,一些人(失业者、待业者和无业人员)被作为自由市场竞争的条件而大量“储备”起来,要靠社会救助或靠别人供养。

(二)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给人造就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从商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经济行为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造成不同后果我们不难看出,在不同的社会思想下产生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其给人所造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是经济学不能忽略的。不幸的是,现有的经济学,特别是商品经济学,并没有把这一点当作其研究的重要方面。即便是在研究人的发展经济学问题的学者中,能够这样看的也不多,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

我们这里讲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给人造就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就是要我们的经济学研究特别关注“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是一定社会思想影响下人的行为,带有主观色彩,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商品经济学把生产和分配行为定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上,非商品经济思想把生产和分配行为定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上,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经济学指导下的生产和分配行为造就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学指导下的生产和分配行为造就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可是,一些经济学者却在不遗余力地宣称经济学与意识形态无关,并有意回避自由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希望用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来造就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转贴于

(三)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取决于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

从上文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人的“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条件”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思想影响下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来保障,即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取决于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这就是说,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保障得好坏,取决于人对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选择。好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才能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得到真正保障;不好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将导致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受到破坏,人将得不到好的生活,更谈不上全面自由地发展。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否得到好的保障来判断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好坏,从而判定经济发展方式的好坏。现实社会中许许多多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不等同于人的发展,而判定人是否得到好的发展似乎找不到一个客观标准。因此,长期以来人们无法很好地评判经济发展方式的好坏,当然也就不能及时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的偏差,更谈不上纠正。其实,这是商品经济学理论误导的缘故。商品经济学把人们评判经济发展方式的好坏放在商品经济活动收益的最大化上,资本收益的好坏、GDP的增加的快慢和财政收入的增加速度等一系列经济指标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经济发展好坏的标准,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已经被掩藏在这些指标背后,让人错误地认为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实现、GDP的增加、财政收入的增长也等同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获得了保障。不可否认,没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获得保障的,经济发展是人生存和发展得到好保障的前提。但是,从经济发展是为了保障人生存和发展这样的本质要求出发,在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取决于相应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思想指导下,把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能否很好地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得到保障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方式好坏的标准是有必要的,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经济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以商品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学传统是使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相脱离的原因

(一)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是商品经济学错误导引的结果

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是商品经济学的显著特征,与人们认为经济学只能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有关。笔者认为,把经济学定义为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这是西方经济学因要服务于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偏见,由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泛滥,它又转变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个偏见。这个经济学偏见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是正常的,在社会主义中国出现就很不正常了。社会主义国家把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经济学当作显学、作为主流学科,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不管它是通过什么办法做到这一点的。

毫无疑问,在以商品和资本利润为中心的经济学影响下产生的生产和分配行为,必然要以(不择手段、不顾资源浪费、不断增加无效消费和大量耗费社会资源)获取商品最大价值和资本最大利润为目标,因而使生产和分配行为严重背离其要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初衷。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要相脱离,完全是商品经济学错误导引的结果。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150年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中就已经有所揭示。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行为如何为获取资本的最大利润而牺牲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分析就更加透彻了。

(二)在商品经济学中人被作为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甚至沦为商品

商品经济学把手段当目的,就是把发展经济从而得到财富这一创造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手段,当成了发展经济的目的——即以获得财富为目的。这一点,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体现得非常充分,它探讨的就是财富怎样增加得更快的问题。在商品经济学里,由于把追求财富当目的,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问题就被搁置不管了。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变成了仅仅是生产工具(当然不是全部,资本持有人和他的人是生产和分配行为的主体,另外的人只能是生产工具或稍好一些——即生产要素),人的需要就必须服从于利润的需要了。在这个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力,这一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成为资本持有人争夺和充分利用来增加利润的对象,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变成对利润源泉的保护,把劳动力按质论价、当成商品就是其有的保护,即便是这种特有的保护,也只出现在能够为资本带来最大化收益的少数人身上。

(三)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是商品经济学理论的必然产物

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要寻找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的原因,得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结合情况来判定。我们必须承认,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脱离不是从来就有的。在远古社会,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人们是因直接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生产和分配。那个时候,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几乎不可能摆脱依靠直接的生产劳动来解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应该承认,出现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

相脱离的情形是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近现代社会中,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才具备有只为了追求财富增加而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存在。但是,即便是在现代,人类社会也曾经出现过直接按照社会中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要来有计划地开展的社会生产和分配活动,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已经坚持了50年以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朝鲜、古巴,其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就基本上能够与保障本国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现实相结合。与朝鲜和古巴的情况不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目前出现的严重贫富差距、“新三座大山”等情况,就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没有能够与保障本国人生存和发展条件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结果。实际上,出现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相脱离情况的国家,主要是实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国家,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每一个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得到较好保障的如北欧的几个国家,都对商品经济运行的方式进行了较大改革。这样看来,以资本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生产和分配行为,是商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相脱离的原因。

转贴于

四、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要关注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

(一)人的发展经济学应该担当起纠正商品经济学偏差的责任

从上面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应该把以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为中心的研究与以商品分析为核心的研究相分开,即把经济学区分为人的发展经济学和商品经济学。由于商品经济学会误导经济发展的实践脱离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或者说商品经济学会使经济发展的实践脱离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意愿,人的发展经济学应该担当起纠正商品经济学偏差的责任,引导经济学回归到能够指导经济发展为社会中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都得到保障的服务上来。鉴于商品经济学思想已经在社会中造成深刻的影响,许多领域已经被其彻底渗透,为清理和消除商品经济学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做到经济学指导经济实践时真正能够保障好人的生存和发展,用人的发展经济学纠正商品经济学的偏差很有可能会引起一次经济学的革命。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随着以人为目的发展经济的呼声不断高涨,经济学革命的到来是迟早的事。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人们感受得更深刻,也更有经济学变革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人的发展经济学需要把研究的视角从商品分析转向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的好坏直接决定经济活动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好坏,因此,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从传统经济学以商品分析的视角转移到以分析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上来。前文已经指出,经济学要表明其自身的科学性,必须说明经济学为什么只限于对商品经济运行的研究而无需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的社会思想基础?必须回答经济学为什么不关心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生存和发展条件都应该获得保障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经济学不能回避的,因为经济学首先是研究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学问,离开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经济学就不成其为与人关系密切的科学了。由于经济学首先是人的经济学,那么,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解决人的经济活动怎样与经济活动的目的相一致问题。而要解决好经济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目的相一致问题,除了研究怎样的社会生产和分配行为才能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得到真正保障,应该不会有更好的办法。这就是说,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己任的人的发展经济学,需要把研究的视角确定在社会生产和分配如何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上。

注释:

①笔者了解的主要是中国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理论。本文作者对苏联及东欧、蒙古、印支三国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介绍;对目前仍然在实践着的朝鲜、古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则知之甚少。此处讲非商品经济理论的不完善,是鉴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放弃了计划经济而言的。同时也表明,本文所讲的人的发展经济学,与经济学史中出现过的非商品经济学不同,也不同于现有的商品经济学。

②在笔者看来,以研究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商品消费为主的经济学理论,都属于商品经济学的范畴,中国目前正在试验并冠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理论被包括在其中,西方经济学是商品经济学的典型代表。

③参见《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线装书局2007年第1版第198至199页。

④原本的表述是:“把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个问题提出来,是要说明,我们的经济活动、我们要使经济运行良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好我们人的生活需求、解决好人的发展问题。”参见《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线装书局2007年第1版第199页1至3行。

⑤笔者对经济学研究脱离现实的批评,原话是:“在一些经济学家那里,经济学不管经济的目的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经济学研究的技术化倾向也表明这一点。而经济学撇开经济目的不管,只研究经济的手段、技巧、过程,最终就会变成技术表演,探求纯粹原理,与现实的经济运行脱离得越来越远。实际上,正是经济学的这种脱离现实的倾向,使我们忘了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人的生活需求。”参见《经济运行的制度因素》,线装书局2007年第1版第198页最后一段。

⑥据笔者所了解,意识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的,除了笔者本人,还有中国人民大学胡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许建康教授和广西民族大学陆壹东。但把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结合起来并作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的,目前只有笔者本人。

⑦关于中国1978年甚或更准确一点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叶开始以来的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中国的新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学家会得意洋洋地认为是来源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主义经济学,一些学者则坚决不认同,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在指导中国的经济实践。笔者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明显受到具有商品经济学显著特点的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它不同于纯粹自由主义经济学行为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验的社会基础为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它不可能象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自由”,但生产和分配行为与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脱节,存在较大问题,“新三座大山”在中国的出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⑧为了弄清资本积累的问题,马克思分析了不以财富仅以需要为目的那个年代的生产。“我们在古代人中间,根本找不到有谁去研究哪一种土地所有制形态是最生产的,是能创造最大财富的。虽然伽图曾经很详细地研究过哪一种耕地方法可以取得最大的收获量,甚至于布鲁图(Brutus)还曾研究过把他的金钱怎么样贷放出去才能弄到顶多的利息,但并没有把财富看作生产底目的……所以在古代,尽管处在那样狭隘的民族、宗教、政治境界里,毕竟还是把人看作生产底目的;这种看法就显出比现代世界高明得多,因为现代世界总是把生产看成人底目的,又把财富看成生产底目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苹稿)》(第三分册),刘潇然译,人民出版社1963年6月第1版第104页。)——参见巫文强《论以人为目的发展经济及新时期经济学的使命》,《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12期第4页。

篇(5)

关键词: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相关性 思考

宁夏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差异比较大,适合于发展各种特色经济产品。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宁夏经济,保护和改善宁夏的生态环境,实现宁夏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宁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需要解决和处理的关键问题。只有很好地把握经济和环境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解决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各种矛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宁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多年来,宁夏人民艰苦奋斗,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缓减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但由于宁夏是全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省区之一,森林覆盖率只有全国的一半,森林调节气候、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功能较弱。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宁夏又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变暖程度在0.8℃左右,尤其是近10年来全区平均气温已达到了有历史记录的最高阶段。在气温升高的同时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干旱日趋显著。干旱的频繁发生,加剧了荒漠化进程,也给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巨大困难。生态环境整体改观的态势还没有形成,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从根本上改变恶劣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

2、水资源日益紧缺,发展节水农业投入较大

宁夏是水资源极缺的地区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也低于西北其他省区。据水文资料统计,近10年来,宁夏黄河来水与正常年份相比减少近30%,灌区遭遇了50年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困难。面对严峻的缺水形势,全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大灌溉设施老化失修、田间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滞后、先进的节水措施难以推广等主要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加之近年来宁夏工业用水逐年增加,为加快工业发展,自治区采取农业水权转让的方式,提供工业用水。虽然农业节水潜力大,前景好,但从根本上改变引黄灌区灌溉条件,投资大,任务艰巨。

3、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不足

尽管宁夏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产品、马铃薯、粮食、蔬菜等产业比较优势明显,但因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生产效率和营销管理比较落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种、口味、保鲜、深加工和安全性不足,制约了优势特色产品产业的发挥。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经过近30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南部山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2008年,宁夏山区8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8元,比上年增加388元,增长17.7%,已基本解决了温饱,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07年底,宁夏全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总数为33.6万人,西海固地区贫穷和落后的面貌依然存在,特别是中部干旱带还有20多万人居住在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偏远分散、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全区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二、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

1、抓住机遇,发展经济

宁夏必须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创造一切条件,大力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使其他事业同步发展。经济的大发展,使科学、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有了经济保障,也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也就有可能发展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才能使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广泛提高。因此,宁夏社会发展的根本是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宁夏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要统筹兼顾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环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它有其固有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人类只有引导和顺应其发展变化,才能够从生态环境中不断获取人们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才能够与自然环境和睦相处,和谐生活。由于历史的原因,宁夏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做到时时、事事不忘生态环境保护。宁夏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了,宁夏的经济发展才有了保障,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西部大开发为宁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条件。当然,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也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大力发展经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二者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加快宁夏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1、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环境保护的意识

要通过对领导干部和公民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要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牢固树立环境意识,坚决防止那种将环境保护只挂在嘴边,只当作一句口号,而不付诸实施的错误做法。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要狠抓落实,真正做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合力,共同改善和恢复宁夏美好的生态环境。

2、加大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增大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对宁夏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动员各方的力量,通过引进外资、发行国债、发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采用投资补贴、减免税收、财政贴息等政策,积极引导民间闲散资金、企业和个人投资,实现宁夏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资的多元化。

3、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

森林、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对宁夏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植树造林、种草种树工程,全民动员,开展植树造林,植树种草。进一步加强林地和草地管理,开展荒漠、沙漠土地的综合治理,逐步实现沙漠绿洲化,使宁夏人均绿地面积有大幅度的提高,以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步伐。

4、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

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是宁夏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宁夏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有着发展生态经济的巨大优势和潜力。通过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能够使宁夏的经济、环境统筹兼顾,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能够把生态资源的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正回馈,使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宁夏的经济发展必须打破常规,决不能重走以生态环境恶化作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发展”的老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使宁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生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循环利用,其基本概念是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该模式是建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在人类的环境和资源意识非常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极大地发展社会经济,实现资源的经济、节约利用。环境优先,尽可能地保护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实现工业发展和农业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实现生物物质链的循环利用,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实现资源利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友好发展,为人类生存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的能源结构、资源结构、环境状态已不能支撑现有的发展模式,特别重要的是随着煤、石油等能源的耗竭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如果没有基于科技进步的大力开发,能源和资源将难以支撑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不久的将来,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定走到尽头,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道路。基于碳氢化合物的经济将逐渐转变为基于碳水化合物的经济,逐步地将工业革命世纪转变为生物技术世纪。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要依靠生物技术才能将来源于太阳能的可再生资源―碳水化合物转变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这种能源结构和资源结构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宁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宁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决定了宁夏的经济发展必须走生态的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5、进一步加强生态产业经济的发展

在宁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及资源特点,使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产业市场的调节作用,大力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真正实现宁夏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宁夏生态环境的现状决定了宁夏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发展生态的循环经济。只有充分认识宁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预见性地提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并着力实施,才能使宁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为08校级课题《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研究》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 胡仪元.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模式选择――生态学的视角[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篇(6)

论文摘要:在分析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提下,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流派作了回顾,着重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发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法论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篇(7)

1、林业行政机构职能定位不科学林业行政机构职能定位跟不上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越位、错位和缺位同时存在。

(1)林业行政机构职能界面过宽,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

(2)是责任泛化,模糊了责任主体。

(3)是职责不到位,应由林业行政部门履行的职责没有很好地承担起来。

2、机构设置不合理。机构的设置和精简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科学性、法制性。我国的行政机关虽然经历了5次机构改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3、管理方式、手段落后。在管理方式上,主要表现在重事前审批、轻曰常管理,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忙于繁琐的行政审批。

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提高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要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快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现代化,并以此为契机,重组优化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整合共享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现代办公手段,如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移动通讯、远程办公等,改进办文、办会、办事方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要以门户网站为政务信息、网上办事服务的总平台,通过内网改造和业务系统建设,逐步构建全天候、一站式的“电子”,从而极大地提升林业行政效能。

3、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4、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5、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1)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

(2)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3)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6、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