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应急管理相关知识

应急管理相关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1 16:36: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应急管理相关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应急管理相关知识

篇(1)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应急避险能力 培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人身伤害事故、校园暴力事件也频频发生,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拥有较好的应急避险能力,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面临危险情况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同时能够在其他人遇到险情时获得有利帮助。体育教学拥有教学形式灵活、实践性强、体育教师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更好结合的素质等优势,因此将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成为不二之选。

一、应急避险能力的概念

所谓应急避险能力,就是面对突发事件、处在危险环境时,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有关知识、技能、能力,尽量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自救或互救,使危险环境对人身的伤害降到最低甚至是免受伤害。

应急避险能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应急知识,即了解和掌握一些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特征、危险因素等知识。只有对突发事件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才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不慌乱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救助措施。这是培养应急避险能力的理论依据。(2)应急技能,即面对突发事件和危险环境时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例如基本的防身技能和制敌技能。这是实施应急避险能力的手段。(3)应急能力,即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是运用应急避险能力的保障。应急知识、应急技能、应急能力作为应急避险能力的基本要素,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能力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应急避险能力三个基本要素的要求,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认知能力、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应对技能、应急预案、情绪管理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内容和方法

对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的相关知识的普及;意外事故,如车祸、溺水、触电、中暑等灾害的相关应对知识;人为伤害,如盗窃、抢劫、勒索等灾害的相关应对知识;急救和报警电话的号码、所述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培养方法主要是在体育教学的理论课程上加强以上相关知识的介绍和讲解,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课程上也要对涉及以上内容的方面进行讲解。

(二)生理机能的培养内容和方法

对生理机能的培养,主要是了解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与各器官系统达到的工作效能,如神经系统功能、心肺功能、骨骼和关节的功能等等。培养方法是加强体育教学实践课程中的体育锻炼,利用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方式,如拉伸运动、力量训练、有氧运动等,改善生理机能,使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与各器官系统的工作效能达到最佳水平。

(三)身体形态的培养内容和方法

身体形态是指体型、姿态等,简单地说就是要避免肥胖。在培养方法方面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实践课程中的体育锻炼改善和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

(四)身体素质的培养内容和方法

身体素质主要是指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人体通过以上能力的配合和发挥进行有效的活动。针对每个方面有不同的训练方法,集中在实践课程中进行训练:力量方面可以通过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得到加强;速度方面可以通过短、中、长跑进行锻炼;耐力方面主要是通过长跑等形式,注重过程中意志品质的培养;灵敏度方面可以通过肢体配合的体育游戏得到训练;柔韧性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柔韧练习项目进行训练。

(五)运动能力的培养内容和方法

运动能力主要是一些基本的走、跑、跳、攀爬、游泳等。在培养方法上,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各种突发事件的特点和所需的运动能力,设计不同的情景、模型和游戏,使学生在课堂的实践训练中获得较为真实的体验和提升运动能力。

(六)应对技能的培养内容和方法

应对技能主要包括基本的急救技能、生存技能、逃生技能,急救技能主要是人工呼吸法、心肺复苏法、胸外心肺按压法、气管异物海氏腹部冲击法、止血、包扎等;生存技能主要是学会在野外或危险状况时能够维持生命;逃生技能主要是针对火灾、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这些技能同样主要是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课程上得到学习和练习。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进行讲解,最后由学生进行练习,指出存在问题或误区,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真正掌握这些应对技能。

(七)应急预案的培养内容和方法

应急预案主要是学校的管理部门针对一些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食物中毒、流行病、暴力、偷窃、抢劫等制定好预案。例如,制定地震、火灾发生时学生在宿舍或教师的撤离预案;制定集体性校园卫生事故预案;制定校园安全事故预案等。同时,学校要进行模拟演习以保证预案的有效施行。

(八)情绪管理的培养内容和方法

情绪管理主要是控制不良情绪,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保持自信、冷静的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引导和感染,使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

三、体育教学是应急避险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必要的理论讲解外,还需要实际的训练才能够真正掌握应对突发事件和危险情况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体育教学作为伴随学生由小学到大学的必修课程,课程设置具有连续性,能够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系统掌握应急避险能力的相关内容。另外,体育教学具有形式灵活、实践性强的突出特点,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如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应对技能、情绪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形式灵活的实践训练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训练过程中真正掌握教师传授的内容,同时纠正错误理解和实践误区,使学生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进行及时、正确的自救、互救和救助他人,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2012年河北省教育厅项目 编号GH132043

参考文献:

[1]简敏. 大学生应对校园突发事件能力构成及培养途径[J].社会科学家,2006(7):89-91.

[2]王强,闵彬彬.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应急避险能力的培养[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

[3]王强,王莉. 创建学生应急避险课程体系的构想[J]. 科技信息,2010(10).

[4]吴晓蓉,白芳丽. 论应急避险教育的人本价值及施行路径[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3).

篇(2)

关键词:门诊输液;安全管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管理、医护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输液安全,我院不断优化门诊输液室的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优化流程

1.1加强药品管理 以往患者需要每天来回带药,经常发现药品磨损,玻璃针剂裂痕或破损,患者对药品缺乏了解而保存不当,如该避光的药没避光,该冷藏的没冷藏,或者来输液时所带的药品数量不正确,以及药房发错药不能及时发现,造成药品安全隐患较多[2]。为了加强用药管理,我院门诊输液室制作了药品存放柜,统一存放长期输液患者的药物。药柜里将不同患者的药物和治疗卡分隔放置,并在格子前插上相应患者的信息卡,如姓名、性别、开始寄存日期等,并上锁。当患者输液结束后,护士提前摆好患者次日需输入的药物,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等待输液的时间。

1.2自制床头牌 设床头牌信息为:患者的床号(座位号)、姓名、性别、年龄等,电脑统一打印,一式2份,一份插至患者输液药物的摆药盒上,另一份插至患者的座位椅上;以利于护士接瓶时的核对。当患者输液结束后,拔针护士及时撤除患者的床头卡信息。通过核对床头卡信息,能有效的识别患者的身份,同时也避免了护士接错瓶的现象。

2 综合培训

2.1理论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科室每周组织护理人员关于输液有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并于每月月底进行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2.2应急预案演练 科室将"常见输液不良反应的类型、临床表现和处理措施"以及"输液突发事件的类型和应急处理"制成文件夹,供护理人员学习和查看。科室每月对输液相关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行了应急预案演练,并于月底进行抽考或提问,发现合格率低或经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和考核,直到人人熟练掌握为止。

2.3总结分析 ①科室设一名为门诊输液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组长,每天依据医院制订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护理质量的全面检查;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录、反馈问题并及时改进[3];②组织1次/月科室质控会议,讨论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做好记录;③科室建立"护理不良事件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并登记。

3 评价指标

3.1分别于2013年1月(实施前)和2014年1月(实施后)科室对护理人员理论水平、应急处理能力、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等4项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从中抽取60份进行对比。

3.2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

4 结果

通过加强静脉输液质量管理后结果表明,护理不良事件下降、护理人员理论水平提升、应急处理能力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 讨论

5.1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如表1,护理人员通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后,从90%上升到100%。

5.2科室每月对输液相关的突发事件进行了应急预案演练,并于月底进行考试和提问,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如表1,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从83.33%上升到98.33%。

5.3通过加强对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全面质控和整改,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16.67%下降到0.05%,见表1。

5.4优化输液室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对输液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应急突发事件的掌握,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科室不定期对输液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可见,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86.67%上升到96.67%,见表1。

门诊输液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的一个窗口。通过完善输液室的管理,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近年来,输液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减少了护理服务投诉,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周建日.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1):57-58.

篇(3)

一、总体要求

全县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工作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师生应急知识教育,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培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逃生演练,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努力提升应急综合能力。

二、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一)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全县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二)根据市教育局和县应急办关于应急管理规定,全县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一岗双责、指挥制、首遇责任制的运作机制。

三、切实加强师生应急知识教育

切实贯彻落实《宜宾市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方案》要求,做到应急知识教育教材、课时、师资、评价四落实,同时应急知识融入到学科教育之中。要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充分认识应急知识教育普及的重要性,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开设应急知识教育课,继续通过晨会、班会、安全课、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强化师生应急意识,提升师生应急技能。

四、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培训

今年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对《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各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培训。培训工作要做到部署到位、内容具体、方式得当。通过培训,让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熟悉应急管理的法律依据和掌握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责任、程序、方法、应急逃生线路和相关知识。

五、强化应急逃生演练

一是严格落实市教育局“每期开学一周内至少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应急演练”的要求,抓好每学期开学的应急逃生演练;二是根据时令季节开展防震减灾、防火、防汛、防地质灾害为重点应急逃生演练;三是在全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专题开展一次地震应急逃生演练。每次演练要做好相关工作,杜绝因演练发生安全事故。

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动,认真做好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细化应急预案的工作环节,落实各项处置责任和措施。要建立和完善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踩踏事故、意外伤害等单项突发事件的预案体系。预案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上下衔接,突出自身特点,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控制事态、减小影响和损失。

篇(4)

今年5月12日是全国*个“防灾减灾日”,5月7日—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市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唤起社会各界对公共安全的高度关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的原则,以提升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主题,积极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提高宣传实效,深入开展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宣传各种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活动时间安排:5月7日—13日。

三、活动内容,重点开展好以下十二项活动:

(一)开展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活动。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利用一周时间,在**电台、电视台、**周报等新闻媒体开设专题栏目,在黄金时段和版面,每天一个专题,结合国土、科技、公安、气象、卫生、林业、药监等部门,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防震减灾、消防安全、自然灾害、传染病预防、森林防火、食品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宣传,并及时报道全市防灾减灾活动开展情况。

(二)开展大型街头集中宣传活动。5月12日,由市民政局牵头,组织科技、国土、安监、工促、卫生、水务、公安、教育、商务、林业、矿山、电力、气象、药监等部门和单位,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制作宣传展板等形式,在市中心集中开展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防震减灾、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应急管理、传染病预防、安全生产等方面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各乡镇(街道)也要结合实际,选择安全场所,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营造防灾减灾的浓厚氛围。

(三)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四进”活动。由市科技局、安监局和各乡镇(街道)牵头,分别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标语、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

(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由市科技局牵头,抓住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认真开展以新《防震减灾法》为重点内容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

(五)开展校园防灾减灾专题教育活动。由市教育局牵头,科技、公安、卫生等部门配合,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专题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特点,通过主题班会、应急演练、专家讲座、观看专题片等方式,讲授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由市公安局牵头,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配合,共同搞好消防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要重点加强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教育,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提升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七)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宣传活动。由市安监局牵头,工促、公安等部门配合,结合我市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和安全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排查治理安全隐患、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八)开展传染病防治教育宣传活动。由市卫生局牵头,市爱卫办和各医疗机构配合,结合创建省级卫生城和“健康**、幸福人民”行动,重点开展以手足口、甲型(H1N1型)流感等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九)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宣传活动。由市民政局牵头,气象、水务等部门配合,组织开展有关自然灾害发生、避险等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

(十)开展地质灾害预防宣传活动。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气象、矿山总公司等单位配合,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预防和自救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防范突发地质灾害和应急自救能力。

(十一)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宣传活动。由市公安局牵头,市卫生局等部门配合,组织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典型案例和展出相关图片及音像资料,教育广大群众学法守法,自觉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十二)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由市政府应急办牵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通过编印应急法律法规简明手册、组织专题讨论和应急演练等活动,切实增强公众应急避险意识,提高自助、自救和有效防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四、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领导,市政府成立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各乡镇(街道)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各部门、各单位也要高度重视,把开展好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抓紧成立相应组织,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抓紧制订和细化本部门、本单位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人员、经费和场地,认真抓好各项活动的落实。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积极协调,认真开展好各项宣传活动;其他单位也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共同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创新活动形式,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浓厚氛围。各部门、各单位具体活动方案务于5月7日前报市政府办公室社会事业科,联系电话:********,邮箱:**********@。新晨

(三)硬化措施,确保安全。本次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涉及面广,时间集中,参与人员多。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统筹安排,周密组织,制订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有序组织实施,坚决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各单位活动总结及有关音像资料于5月15日前报市政府办公室社会事业科。

五、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宣传标语(供参考)

1.防灾减灾,和谐平安

2.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依法应对突发事件

3.群策群力防灾减灾,万众一心共创和谐

4.防震减灾,利国利民

5.今天防灾的力度决定明天减灾的程度

6.以人为本,民防为民

7.防灾减灾,公共安全

8.防灾减灾,科学发展

9.严格要求安全在,松松垮垮事故来

10.群策群力科学管理,戒骄戒躁杜绝事故

11.遵章是幸福的保障,违纪是灾祸的开端

12.一人违章,众人遭殃

篇(5)

    ①采取全员训练与应急队员重点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长期、多频次、系统、全面的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和相关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培训,根据疾病出现和变化趋势,及时补充和更新[2]。迄今为止,已组织学习了鼠疫、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猪链球菌感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20多种突发或新发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医护配合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救护演练,演练的形式包括:紧急集合出动、模拟抢救意外事故现场、模拟启动各级预案等[3],并组织专家进行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及时总结经验。②由于夜间救护较白天困难,为提高夜间急救护理能力,我院还特别进行夜间救护训练,包括夜间急救搬运的模拟、演练等。③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征、感染特点,护理部联合医院感染控制科对护理人员进行接诊流程、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处理、标本的采集、转运、职业暴露等制度和规程的培训;抓好医院消毒隔离中易忽略的环节,如后勤人员、清洁工的个人防护的培训等;严格控制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区域划分,在三个区域分别贴有医护人员防护、污染物品处理流程与路线的醒目标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④制定急诊科和烈性楼的工作流程。急诊科工作流程: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呼救后,要迅速、仔细询问事件发生的时间、具体地点、事件原因等,根据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在5min内出车,尽快到达现场、尽快了解病情,开展现场救治及转运,确认应急处置的分级救援要求,同时通知医院急诊科做好相应急诊的抢救工作。烈性楼工作流程:A.一旦接到烈性传染病收治通知,迅速确定隔离范围,划定警戒线;规定进出人员并对所有进出人员进行登记,人流、物流通道设立岗卡。B.应急队长立即通知应急人员到场,打开心电及体温监测系统,根据病人数量,开启体温探头。C.穿防护服、戴防护口罩,启用护士站对讲机。D.准备好病房内抢救仪器设备、标本采集箱及消毒液喷壶、手提电脑(开医嘱用)、病员服及拖鞋等。E.打开专用通道迎接患者至病房,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治疗护理,并用呼叫器通知药房、检验室、放射科、B型超声室等做好相应准备。F.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由专用通道接受相应的检查,完毕后指引患者走专用通道入病房,进出随时关闭烈性楼各通道的门。

    ①特殊时期的应急管理与保障:在突发传染病救治期间,在原有的二线护士和护士长夜间查房外,护理部实行疫情夜间总值班,负责协调夜间的救治工作。同时护理部协同病区护士长加强与各辅助科室的沟通与合作,保证应急物资的供应及设备的正常运转。②重点科室的管理与支持:在救治工作中,护理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每天到病区督导检查护理工作,确保护理人员数量与结构的稳定。护理部根据疫情变化,对应急病区护理人员随时进行调整与补充。③应急人员的管理:传染病突发事件具有疾病的不明确性、患者数量的不确定性和疾病的传染性特点[4],应急人员需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为此,医院领导、护理部主任经常到病区看望医护人员,努力为她们提供安全、舒心的工作环境,并给予情感上的真诚关注和抚慰。考虑到0~3岁的幼儿自身免疫力低,传染病发病率高[5],且又是神经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为此对家有0~3岁幼儿的护士均未安排承担应急工作。

    在突发传染病救治过程中,护理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反应迅速,带领应急队人员沉着应对,救护流程清晰,物资、设备准备充分,资源利用合理,护理质量得到保障,应急人员能快速进入应急状态,积极参与救治工作。在9年时间里,我院共收治护理人猪链球菌病33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例,甲型H1N1流感573例,手足口病1719例,无院内患者、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病例发生,无职业暴露事件发生,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应急救护任务。3讨论构建系统的护理应急救护体系是有效应对各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救护理能力的关键;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可以使突发事件中的各项工作得到及时的组织、协调和控制,保证救护工作顺利进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编制科学、简明、有效且易于操作的护理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动纲要和有效处置的有力保障。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提高了护理综合水平。我院在应急救治工作中,充分发挥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护理管理经验。到目前为止,我院已成功举办四川省乡镇医院医护人员传染病突发事件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班8期,共有近千名乡镇医护人员受益,其中10名护理骨干在培训班进行了40余次讲课,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传染病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内外在因素影响制约着这项工作,急需从许多方面进行转变。随着新世纪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流行、暴发,各国都加大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投入,但目前,我国虽出台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条例和预案,却没有在公共卫生财政投人方面制定操作性较强、保障有力的具体措施。由于应急经费保障机制的缺位,应急人员只得到很少的医院内部补贴,但所有人员都严格遵守纪律,没有发生接到指令不参加抢救的情况,完全靠的是应急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与团队精神。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亟需出台具体的财政补偿标准和办法,建立规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运行机制,保持长期、稳定的投入比例[6],以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投身于应急救援工作中,促进护理骨干队伍的稳定和护理人才的梯队建设。目前,我国应急护理人员培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缺乏统一的培训和评价工具,遇有应急事件发生时,多数医疗机构均是临时在各科室抽调人员,组成临时应急救援队[7]。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规范的应急救援人员管理模式,授权一定的培训机构,发放应急救护培训合格证书,以适应应急救援事件的需求。

篇(6)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欲探索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就必须弄清楚“突发事件”的概念,《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事件定义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有些学者将突发事件定义为:社会活动中一类事前难以预测、作用范围广泛且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的公共事件。高职院校突发事件指在高职院校中,由于自然、人为等原因引发在校园内部的突发性重大事件,对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危害性和影响。

(二)应急体适能的概念体适能(Physicalfitness)最早来源于美国健康、体育、休闲协会,它是指人们所具有的或者获得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应急体适能是指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人们为了克服和应对重大事件所具有的应急知识和体能。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主要通过书报杂志、学校宣传、广播电视等方式来获得相关知识和应急措施。与学生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得出,4所高职院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停留在书面教育和口头宣传,从未开展过类似于安全演习形式的体验式教育。调查发现,92.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针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当问及“突发事件降临时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选择了自救互救,其余学生则选择报警求助、逃离现场、依据学校制定方案执行。

(二)大学生对急救措施了解程度通过调查,得出被试者对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和技能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各种突发事件(包括地震、火灾、溺水、交通事故、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昏迷)的基本知识和应急技能的了解程度并不理想。选择“了解一点”的大学生的比例最高,选择“一般了解”、“不了解”的比例不高,选择“非常了解”的比例最低。这说明大学生对应急技能的理解只达到“一知半解”的程度。

(三)大学生对应急体适能的需求程度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大学生是否应具备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2.4%的人觉得不一定要具备,97.6%的人回答是肯定的,而无人作完全否定的回答。应对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综合素质。

(四)体育教育是否增设应急体适能课程调查得出,高达84.7%的大学生认为体育体育教育应该增设应急体适能课程,认为没必要或者不一定要增设的大学生比较少,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具备急救意识。在内容的选择上的调查情况详见表2,从选择的频度并累加的结果看出:自救、互救技能、逃生技巧、应对突发事件的身体素质、伤后处理措施所选择的频度都超过了60%。

三、结论与建议

(一)目前大学生应急体适能知识、技能缺失当代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急救技能匮乏,亟待提高。造成目前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低与多种因素有关,高职院校在大学生中开展必要的急救知识技能教育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足,所有高职院并未把应急体适能作为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多数大学生仅有的急救知识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零散地被动获取的。这势必导致学生应急体适能的不系统、不完整、不规范,更缺乏实践和操作。

(二)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应急体适能课程需求很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有必要掌握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了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体育教育应增设突发事件应急体适能课程。

(三)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技能的培养,缺乏体验性、实际操作性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对措施两个方面,对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大学生进一步调查当问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时,只有6.3%的大学生回答“能”而有66.3%的大学生回答“能,但不熟练”。具备运用能力的大学生比例过低。

篇(7)

一、强化应急值守,规范信息报送工作

1.加强应急值守规范化建设。出台《市政府系统应急值守工作规范》,推动政府系统应急值守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信息报送工作,实行定期通报制度,规范信息报告的时限、内容及责任,确保不出现迟报、瞒报、漏报、谎报等问题。

2.健全预警信息平台。重点协调市气象局推进全市气象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特别是设施农业小区的沟通和衔接,实现信息提供及时准确,信息顺畅有序。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和手段,使预警信息实现有效覆盖。

同时,各乡镇街、各部门尤其是应急核心部门要定期做好各类突发事件趋势的预测分析,认真做好研判会商,提早做好防范准备并及时上报市政府办公室。

二、强化预案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3.做好市级总体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省市有关要求,做好市级总体预案的修订工作。

4.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依据《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做好市政府及各乡镇街、各部门应急预案的修编工作。结合实际,不断改进、补充、完善各类预案,形成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相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

5.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各乡镇街、各部门要制定全年应急演练计划,结合各自实际组织演练。市消防大队、地震局、教育局、卫生局、水利局、住建局、安监局等应急核心部门及重点设施农业乡镇全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并组织相关应急管理干部观摩培训活动。

三、强化能力建设,健全应急资源保障体系

6.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整合现有综合及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以公安、消防等骨干队伍为主体,以各专业应急队伍为基础,形成符合我市实际的应急救援队伍格局;加强市应急办与应急核心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协同处置能力;加强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市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提高“第一时间”处置能力。

7.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各乡镇街、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主要风险源和应急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进一步开展应急物资调查摸底工作,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规模、布局和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多种方式开展实物、协议、生产能力等多种形式物资储备,形成储备形式多样化。

8.推进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把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作为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智力支撑,组织专家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基础工作调研,指导应急处置事件活动;通过开展政策法规咨询、会商研讨及参与处置等活动,发挥应急专家队伍的辅助决策作用,进一步增强应急决策的科学性。

四、强化资源整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9.完善市级应急指挥平台。逐步完善市级应急指挥平台硬软件建设,切实发挥应急指挥中心的决策指挥作用。发挥小型移动平台通信优势,建设基于手机、平面电脑的移动指挥平台,实现应急指挥的即时化和便捷化。将各乡镇街、各部门联络方式、专项预案处置流程、物资储备、专家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等各类信息进行电子化整合,提供全面的数据统计查询,紧急情况下可以按照需要快速提供各类数据,逐步实现掌上应急指挥功能。

10.完善应急指挥系统数据库。各乡镇街、各部门要积极开展应急资源普查,全面掌握并及时报送应急管理干部、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危险源等方面的情况,加快推进应急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应急信息查询系统功能,逐步实现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

五、强化宣传培训,提升应急干部工作能力

11.完善分层应急培训体系。通过专题培训及市委党校培训,邀请省市应急办领导及专家前来授课,在市级层面抓好应急管理干部培训,努力提高各级应急领导干部的决策指挥能力;各乡镇街、各部门要采取专题培训、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抓好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应急值守人员等相关知识培训工作,广泛普及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应急救援队伍要抓好基本业务及技能培训,提高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各地区、各部门遇人员变化、职能变动要及时调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并及时报市政府应急办备案,推行应急管理人员报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