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36: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华传统文化思想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其中包含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借鉴的精髓,我们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找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从总体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位,以道德取向(儒家)为主导,以功利(墨家)和权力(法家)取向为两翼,以自然无为(道家)为补充,以群己和谐、天人合一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的多元价值取向体系。其中包含义利、德力、义生、德智、理欲、公私表示具体价值取向的范畴,真、善、美,表示人际和谐、天人合一美好境界的范畴,各范畴和诸要素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彼此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即人贵于物、义重于利、德高于力、人际和谐、天人合一、义重于生、德高于智等。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一直主导着世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以反映人的自身发展为中心的社会需求和价值取向,具有超阶级和时空局限的生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1 “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文化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它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生态问题上最经典的智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古老而科学的原则,是我国哲学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易经》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平,民无能名焉。”,其主张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谓“推已及人”、“成物成已”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庄子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苟子对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更是有一段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传统文化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守天则,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至天人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概括起来,他们的理论的共同点即在于“溶小己入大我”,或“化小己为大我”。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问的万事万物。
2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思想
自强不息精神包括艰苦奋斗,勤学苦读,励志自强等。《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君子以此为榜样,要自强不息,努力向上,以便能够与天的这种气质协调一致。孔子积极倡导并实践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提倡人应当高远其志,发奋向道,不耽于衣食而无所用心。他在《论语》中曾经指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礼记・大学》倡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是反映了儒家曰新不已、奋斗不止的人格观念的重要文字。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西伯拘盖里,演《周易》;孔子厄阵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记载恰恰说明了中华民族愈是遭受挫折,愈是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日新奋斗的文化精神,可以被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及辩证法思想在中国人的生存态度上积极的价值渗透与塑造最集中的反映与结晶,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状态的历史概括与准确写照,它标明了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性的高度自觉。
3 “修齐治平,国家为先”的文化思想
现代教育倡导要提高人的基本素质,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讲求“德学并重”,就要从“修身”做起。中国传统文化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大学》讲:“一切皆以修身为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德行为先,求知学文为后。古人把修身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如《中庸》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它强调了一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自律原则,也高扬了人的主体性。
4 “讲情重义,诚实守信”的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义忠恕、道德诚信、重情守义。《周易。系词上》说“一人同心,其利断金”,讲的就是朋友问心灵相通的巨大力量。《论语・坦仁》也说“夫了之道,忠恕而己矣”,就是要求人们要讲究忠贞和宽以待人。自从这一观点提出以后,经过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发展,到宋明理学得到进一步强化。诚信是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规范之一。《管子》就提出过“诚实”的要求,强调“非诚实不得食于贾”;苟子也推崇“良贾”,以为“商贾敦懿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职业领域长期信奉“诚实守信”、“买卖公平”的行为准则,同时寺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尺度。因此,“仁、义、礼、信”作为君了交友的重要原则无疑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急需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系。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内部结构完整,彼此之问的关系明确,既互补又协调,能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准绳或依据。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具有时代烙印和局限性。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教育对象在价值趋向,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必然产生新的嬗变,因而不免与传统文化思想产生矛盾和冲突。而这种矛盾和冲突又集中表现在受教育者对自主意识的提升和主动选择性的发挥上。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进步性的同时,克服其消极性,实现其自身的优化和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体系,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深层次问题。
1 道德化与功利性的冲突
传统文化思想具有一种明显的泛道德倾向,从人伦意义而不是从功利角度,传统文化对道德的过份倾斜造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道
德完善也一直是个体和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而经济发展则让位于道德建设。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强调对物质利益关注,必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泛道德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性的冲突与对立,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一个焦点问题。
2 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
个体性是指在群体与个体、公与私的关系上,主张突出个体的主体性。现时代是人的个性充分张扬的时代,人的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主义或整体至上的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整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社会中的一个角色强调个体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整体是目标,是最高的存在;个人只有在被整体所包摄、消融中才有价值可言。而当前,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成为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尊重自我、关注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众多社会个体的人生理想,对此,在整合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传统文化思想必须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3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在思维方式上追求“善”。求善的思维则重在制定规范、形成约定、讲究求同。要求众多的人有一个相同的思维指向,这就造成了人们的从众,趋同的思维心理,它通常以是否合乎规范,是否与别人一致,别人能否接受为思维前提,处处遵守外部规则,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思维方式就容易造成个体人格的不鲜明和个体行为的僵化保守。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多元的生活也带来了多元的思维,人们已不再追随他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更追求一种个性化、有色彩、有特色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传统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对这种在思想上和理论上表现为推崇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有明确的认识和辨析。
以上冲突和表现是当前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人们诉诸新理念的体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有所为,对这种现实是不能回避和不容忽视的。应当看到,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深化,随着人们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和自主意识的提高,这种冲突必然在现实生活中凸现出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思想精神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适应时代潮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积极更新观念,善于因势利导。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才能在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把握中有破有立,卓有成效。用中国传统文化重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世界和精神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玲菘:中国文化的几个基本精神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价值[J],广州师院学报,1998(8)
[2]黄钊:中国道德文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4
[3]陈少岚:大学生思想教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4]孟万金:中国传统德育观与当代西方德育观的比较[J],教育研究,1992,(8)
1、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有巢氏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 ,到夏朝建立。之后绵延发展至今。
2、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为历代儒客尊崇;道学以顺应自然为核心;佛学以慈悲、大爱、解脱为核心,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来源:文章屋网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深受西方的影响,在造型、工艺、材质乃至创新方面都一直尾随着西方家具设计的模式,摈弃了传统的家具设计、制作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现代家具设计进行审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望。
一、文化“自我意识”的复苏
近几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家具设计无论从造型到结构都受到西方家具设计的强烈影响。在中国文化悠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民族、宗教、风俗而产生的传统文化是这样的博大精深,这些丰富的元素资源理应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大宝库,但事实是,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元素一直未被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应用,对于西方几何造型和抽象造型的一味的盲目地追求,已经造成了对传统文化和元素的无视。设计师盲目地追求时尚与流行,缺少站在本土文化角度进行自我意识的思考。现在许多高等院校都极为重视西方的构成课程,而忽略了传统文化元素和图案的教学。传统文化元素正不知不觉地被弃于故纸堆中,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反思。
文化是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人类的思想产物,是物质文化之后的精神文明的体现。现代家具设计的各种造型、结构、材质、工艺、装饰及家具的陈设无一不表现着现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不同风格的家居设计都以科学为依托、以文化艺术为内涵,它的发展往往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时代的发展有其脉络,但现代的家居设计在追求时尚、流行的同时也有必要注入民族的灵魂与血液,有必要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到现代家具设计中去,既能在视觉上观赏到也能亲身感受到民族文化和现代设计生活的结合。
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家具设计的共存
中国传统文化其思想起源于先秦的道家和儒家以及禅宗理念,是原始质朴的混沌思维方法。传统文化思想强调各方面的统一和相互之间的联想,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推崇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自然观上,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不分”和“因势就成”。天和人的关系就是自然和人的关系,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则恰好表达出这一哲理,太极图中阴阳鱼合抱、互含,内边缘结合得天衣无缝,外边则为正圆。中华民族文化思想中蕴含的注重整体、和谐、相对、转换等传统思想方式和现代家居设计的许多理念相当吻合,现代家居设计更注重以人为本,都以使用对象为始终的出发点,造型结构上更简洁,并充分利用人体工程学,使得人们使用起来更浑然天成,在材质颜色上,更明快,更环保、更贴近自然,甚至现在许多的设计都以仿生形态出现,让人们和自然更融合、亲近。
三、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现代家具设计的共存
在我国,传统装饰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图案创作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装饰图案。从古到今,传统装饰图案一直流传,经久不衰,不仅因为图案具有欣赏价值,其背后蕴藏着更深的吉祥意义,如鱼代表“年年有余”,牡丹代表“雍容华贵”,明月代表“花好月圆”,通过传统图案其精神属性上的某种特征,来传达设计信息,更能深入人心。
近几年来,在很多设计作品中都能看到中国传统图案的运用。比如北京奥运会,火炬采用的“祥云”图案,奥运会标志采用的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印章图案。很多家具和设施设计就用到了中国传统的“青花瓷”图案,将现代设计与中国传统元素相结合,更好地体现了现代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融汇。现代很多中式风格品牌的家具设计在追求简约时尚的同时就运用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图案符号,比如方与圆造型的结合,方与圆两种图形的对比,隐喻了中国古老的天圆地方的学说,这种以传统文学引申出来的装饰图案如今都遍布于我们生活当中。
四、中国传统装饰色彩与现代家具设计的共存
由于国家、时代、社会、地理环境、年龄、性别、宗教、政治、经历的不同,人们对色彩的联想和喜恶是十分丰富和复杂的。
一、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存在的问题
1.价值取向扭曲
当代大学生是自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以来成长起来的,其大多未经历生活的压力,且人生一直都是较为一帆风顺的,从而导致其个性发展大多注重以自我为中心,反对束缚。这种个性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当中就较容易发生冲突,甚至是出现暴力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代部分大学生在道德判断和价值观上缺乏理性认识。以见义勇为等行为来看,其在观念认知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很难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这种矛盾性的差异,也体现了当前社会当中不良思潮对于大学生思想的腐蚀。
2.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指的是大学生对于自己在承担社会发展责任中是否切合其内心需要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低往往取决于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很多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不损人”且尽量“利己”的这个“不作为”层面上,处于一种非常消极的状态,且没有达到主动帮助他人、以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为己任的“作为”层面。
3.诚信意识淡薄
在全国许多高校里,诚信的缺失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如高校中较为常见的: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利用虚假材料骗取国家助学金、剿窃论文、篡改成绩、伪造个人简历、擅自违约等等,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不但给学生自己,同时也给学校甚至是全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大学生诚信是基本道德规范要求,是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坚定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每个有志青年来说,是其成长和成才的思想基础。
二、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
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顽强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建立在责任意识之上的自强不息精神,己然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生命力与凝聚力中,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精神支柱,才可以使得我们的民族可以万众一心,在历史的长河中披荆斩棘,始终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纵观我国历史,每当中华陷于危亡之际,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这种忧国、报国甚至是殉国的精神就为民族精神,这些无数先烈们的思想与行为也成为我们后人永远的模范与榜样。
3.民本与仁善的伦理道德观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较为重视社会道德伦理建构,且从先秦开始,以儒家和道家作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当中,在这些方面就作出了很多积极有益的贡献。我国的古代思想家们尤其是儒家认为,“义”与“利”间的关系是关系到道德修养的大事。在二者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先义后利”,要“见利思义”,不可“见利忘义”,并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观以及对于“利”、“义”的要求,要求个人“为天下兴利”,从而强调群体的利益,并倡导个人价值为社会价值服务,这种道德价值观在现代社会是值得提倡和很有必要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榜样可以触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敬仰,并且不断激发人的上进心,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失,往往是由于缺乏榜样和奋斗的方向。给大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自觉的效仿,并且朝着理想与价值目标去不懈的奋斗。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若是可以充分的发挥榜样对于大学生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则可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有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大大的提高。
2.适时对大学生灌输传统文化道德规范
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灌输教化法,即通过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利用多种途径,来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灌输,并切实的落实到现实生活当中。当代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了解较少,因此,需要利用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孝道”、礼仪。如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中西方节日,给学生召开以“孝道”为主题的班会;组织大学生学习《弟子规》《论语》等传统经典读本,规范大学生言行和加强思想教育。
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言传身教
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需要通过言教灌输,更需要以身立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切实按照所授的传统文化去做,会让大学生崇敬进而模仿,从而形成较强的号召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带头人,只有其精通了传统文化知识,才会充分的利用传统文化,来对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意识加以正面积极引导。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高校是关乎培育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加强大学生道德规范与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让大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让我们的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延续。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国亮.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
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起源最早的。但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类型,它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一直保存、延续、发扬光大到今天。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因为异族的入侵而中断。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 曾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惟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上说,这是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大陆性地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格局、宗法社会组织结构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但主要的原因则是源于内部,即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多样性的生机力、统一性的同化力、包容性的融合力、伦理性的亲和力、变易性的创造力和民族历史意识的延续力等,构成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之源。
中华文化在这强大生命力的延续中,又表现出极强的同化力和凝聚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类型的文化,伦理性是其基本特征。这种伦理性固然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但深深地积淀在国人意识中的一些伦理观念,如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务实奋进、勤劳节俭等,无疑在铸造国人灵魂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发生着久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性所造就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至强至深。这种认同感和亲和力体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越地域、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它使海内外华人能够产生“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的共同情感。无论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都有“同根共祖”的民族观念。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许多人已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没有被完全西化,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仍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有着与国人相似的价值追求。这说明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它代代承传,无时无刻不在制约和影响着炎黄子孙,在广袤的土地上展示了精神文化的共同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既是一种炽热的强烈的民族情感,又是一种自觉意识和冷静的理性思考。它使本民族的每个成员对自己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对其前途和历史命运有深刻的认识和崇高的责任感,这激励着人们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努力奋斗、无私奉献。
二、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功能
中国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汉字及其音义系统,而且还以方块汉字为载体独创了自己的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思想体系,形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礼仪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特质。但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多样一体”的文化,既涵化着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又吸收着多种外来文化,是长期以来在同异质文化的碰撞激荡、选择融合、吸收借鉴、“和而不同”中发展起来的,是多种文化积淀的结晶。
在吸收各种外来文化时,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具有自觉的主动意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影响、改造对象。从历史上看,每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经过几百年的改造与吸收,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消化了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并吸取其思维方法而形成了崭新的学说――宋明理学。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吸收与改造远远超出宗教的范围,广泛地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如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天文、医学、建筑乃至民俗等,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印度佛教如此成功的吸纳,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开放性、高度坚韧性和善于消化的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强大而鲜明的主体意识,即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实现了成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自其发生期始,就呈现出多样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极为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其次,缘于中华民族血缘成分的复杂性。作为汉族前身的华夏族,并不是由单一的部族发展而来,而是在许多部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既非单一,文化也就不会是单元的。民族血缘的复杂,是形成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励性与动态的延续、创新功,能
关键词:吉祥图案;装饰纹样;民族文化;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The Na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 of Auspicious Patterns
MA Jun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以其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美和信仰、精神和物质合而为一,通过符号、图像创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吉祥装饰图案及源远流长的吉祥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祥图案以其特有的民俗性、大众化的特点,在装饰造型中历史最长、应用最广,在中国大地它始终具有广泛的基础和极强的生命力。
一、吉祥图案的发展历史
吉祥图案应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装饰艺术,早先以实用功能为主,主要应用在基本生活器皿上,如陶罐、打猎器具,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最低需求,其构成多以土、石、树枝、树叶等材料简单加工而成。继而随着社会的进化、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装饰图形开始应用到生活产品之外的陈设器物之上,兼有审美功能和符号功能。吉祥用语“万寿无疆”、“天子万寿”、“南山之寿”,春秋时期已有记载,吉祥图案的出现最早开始于商周,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画象石、瓦当上,而后在民间流传开来,到了明清时期最为繁盛,虽然表现的体裁不同,有巧拙之分、质材之异,但其表达的吉祥主题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将人类战胜不了的天灾人祸、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鬼神的指意;天、地、水、火、日、月、星、辰、生、老、病、死等现象,在我们今天看似自然的现象,却被神话夸大。“祈福避祸”成为民族心理的共同愿望,目的就是想避开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各种险恶环境,继而将祈盼吉利祥和的心理转成对自然、生殖、鬼神的崇拜,并赋予生命的情感。这就产生了作为精神支柱的崇拜体图腾,被全民族精神所凝固的图腾符号便是最原生的吉祥图案。龙的图形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图腾崇拜物,中国龙集蛇、鱼、鹰、狮、、牛、鹿等多种威猛走兽动物形象特征于一身,是远古时期不同部落多种图腾的综合体,在中华民族的心理已将龙的形象转换成一种精神意志,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凤则是集天上美丽飞禽于一体的吉祥物,是幸福美丽的化身。以龙凤作为吉祥装饰纹样的母题在神州大地被广泛的使用和流传,由此衍生出像“青龙”、“白虎”、“龙凤呈祥”、“教子成龙”、“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吉祥装饰图案以及与之有关的传说故事。千百年来我们祖先对吉祥物的信仰、崇拜以及对吉祥装饰图形的聚合感、安全感、归宿感的心理意识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很大部分成为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渗透到政治、文化、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中华文化中的吉祥主题,不仅表明了中华民族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象征的方式表现着人们对改变生存环境、努力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和热爱生活的浪漫情怀。
二、吉祥图案与传统文化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吉祥图案带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受民族文化传统审美观所支配,而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体系,这在现今遗留下来的许多文化瑰宝中都有所考证。这些图文结合的文字吉祥、数字吉祥、生肖吉祥、日辰吉祥、图形吉祥、风水吉祥构成特有的中华吉祥文化,并不断地繁衍在神州大地,丰富着民族文化宝库。汉字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形式美和装饰美的造型文化。汉字最早的作用是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如“结绳而治”、“刻木为契”、“仓颉作书”就是古代对文字形成的记载,从图形符号到语言文字,这也证明了“书画同源”说。中国汉字造型的平衡、对称、条理、节奏等形式特征,与人的生理平衡相适应,在心理上能够造成稳定的装饰美感,这种有意味的形式美对中国吉祥装饰造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吉祥装饰艺术的图形基础。如吉祥图案中应用双数对称构成的很多,如“双喜盈门”、“双龙戏珠”、“四季发财”、“福禄双全”等图形。还有许多字形结合的吉祥图案,如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蝙蝠的蝠与幸福的福同音,有幸福长寿的意思。正反对称图案,如正反福字、有字,意思是福顺福到、顺也有倒也有,中国农村常贴在收藏谷物的器具及居宅大门上。在传统吉祥装饰造型中讲究“方”与“圆”;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对称纹样被广泛应用到器物装饰上;生活中讲究“圆”、“满”这些都与汉字方型结构的形式美感对人们心理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是分不开的。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政治、哲学、宗教文化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根植的土壤。特别是以儒、佛、道三家“三合而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结构影响至深,在我国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的命题中对此有充分的体现。在以福、禄、寿、喜、财为题裁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图案中, 都融入“中庸”、“礼让”、“德治”、“仁爱” 等儒家文化思想。从传统的“一团和气”、“五子闹弥勒”、“玉女送福”、“和和美美”、“天官赐福”、“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吉祥装饰图形的寓意中都能看到与儒家“人伦”、“礼孝”、“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在联系。数字吉祥也是中华吉祥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有着重要的美学含意,其民俗延续至今散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如双喜盈门、三羊开泰、五子登科、六六大顺、八仙过海、九龙戏珠、十全十美、百吉、百利、百寿等图案,每一个吉祥图案在民间都有着动人的传说,有的成为成语故事广为流传。如五福捧寿图案,图案中五个蝙蝠环绕着一个寿字,五福是指长寿、宝贵、康宁、道德、善终。如百吉图案,也叫盘长,它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可以想象为许多个“结”字,借“百吉”之身作为百事吉祥的象征。吉祥八宝图,则取自民间故事八仙过海中,八仙所用的宝器,人们有了它能逢凶化吉、万事如意。通过吉祥图案使其思想文化内涵得到升华、并在广大的民众之间延续流传。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就业软能力,培养模式
在当今世界,人才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拓展,除了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卓越的技能、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外,“软能力”越来越成为人才竞争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衡量指标,即人才不仅要具备“硬能力”,还应当具备“软能力”。同时,很多高校学生在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的时候,突然发现,“软能力”弱对就业的负面影响相当大。市场需要的是“硬能力”+“软能力”的综合型的人才。
一、软能力与就业
所谓“软能力”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既有“硬能力”。也有“软能力”。所谓“硬能力”,是指知识、经验、技能等比较容易评估的素质,有量化的标准;所谓“软能力”,是指团队精神、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创新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等不太容易评估但又非常重要的素养。[1]
首先提出“就业能力”概念是英国人,后来,这个概念被广大的国家所接受,包括许多发达国家,如,英美、加拿大等。许多国家甚至将提高国民可就业能力放在国家政策关注点的首位,并将国民可就业能力作为继GDP之后另一项衡量本国国际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
根据鲁鸣的观点,我们目前最迫切需要提高的软能力是:角色塑造能力、当众言说能力、独处能力、体育运动能力、诚信能力和公共事务参与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软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提高大学生就业软能力的必要性
个人工作能力=“硬能力”+“软能力”。我国国内某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他们选择毕业生的标准主要有几个:
一是注重团队精神,因为很多工作要求员通力合作.特别是现代企业讲求集团式的经营.注重的是团队合作精神:
二是心理素质要好。面对失败不泄气、敢于担风险;
三是具有优秀品质.善于与自己竞争。[3]
只有软硬能力相结合的人才能更好的胜任自己的职业,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而“硬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是大学的重点培养方向;对“软能力”的培养往往不足,而“软能力”需要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逐渐积累。因此,大学在对学生进行的培养时,应当“软硬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软能力”,避免出现“跛子”现象,为将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高大学生就业软能力的可行性
对于“软能力”,从古至今,很多智者都曾涉及。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注重培养培养一种探索求知与优雅高尚的心智;现代的纽曼,都注重对人的素质的培养。
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主要是借鉴苏联,其特征就是高度专业化的高等教育,这种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这种模式在全球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上世界八十年代开始,一些大学敏锐的意识到了人才的内涵的变化,开始推行文化素质教育,其方法之一就是开设一些通识课程,提高学生的“软能力”。
三、建立传统文化思想等通识课程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软能力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确保通识课程走进课堂。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指出,“高职院校办学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都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就给我们指出了作为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学有所成,成为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二)通过就业能力教育提升“就业软能力”
就业工作是大学的重点,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关系着整个学校每一届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是整个就业工作的枢纽。因此,进行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明确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责,对学校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培训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三)开设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程,传承优良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学习对于提高“软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些世界著名企业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当被问到“您所认为的员工应具备的品质是什么”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忠诚”。忠诚是职场中最应受到重视的美德之一,因为每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都要依靠员工的忠诚来维持。忠诚不仅仅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美德,更是一种崇高的义务。忠于自己的国家,忠于自己的企业和团队,忠于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这一切都应该是一种理所应当、自然而然,而又不求任何回报的行为。[8]
培养学生懂得并切实的、自觉的遵守诚信,这必将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及就业“软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在五千年的成长历史中所积累沉淀下来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其内容博大精深,因此,在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因时而定,具体情况具体选择。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等通识课程,一是能够提升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能够契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三是能够提供用人单位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四是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可持续性;五是能够为用人单位的发展带来前展性。因此,传统文化思想等通识课程对就业软能力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备注:本研究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11sku33)》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洁.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软能力”不硬成大学生软肋[J]. 成才之路,2008(30)
[2] 范迪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软能力”之我见[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3] 刘刚.大学应加强学生"软能力"的培养[J].希望月报,2007(2)
[4] 陈小红.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博弈与一致:美国的经验[J].复旦教育论据,2007年第5卷第5期
[5] 刘刚.大学应加强学生"软能力"的培养[J].希望月报,2007(2)
[6] 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