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2 01:41: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学创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铁凝在演讲的第一部分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摄影记者在山林里迷路,并遇到了狼群,他边用闪光灯吓阻狼群边拼命奔逃,最后借助架在山谷中的一个摇摇欲坠的水槽逃到了安全地带,这个水槽也就成了摄影记者逃生的桥梁。摄影记者面对腐朽陈旧的水槽时也曾忐忑过,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水槽是否能承担起他的重量,但是身处绝境的他别无选择,只能勇敢的骑在水槽上向前挪动,终于到达对岸。铁凝从这个故事中联想到了作家的文学创作,作家有时候必须让自己的写作遭遇危机,从而激发创新的勇气,“山谷水槽”也就成了逼迫作家打破常规、超越自己的桥梁。这让我们联想到了铁凝本人的文学创作之路,她从香雪、安然、朵朵这些纯情的少女,渐渐地走出“个我”的小世界,走向社会,由单纯的人变为“社会的人”,从而在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下创作出孟北京、司猗纹、韩桂心等一系列复杂的有时代烙印的异化人物。在转变与超越的过程中,铁凝是否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山谷水槽”呢?试想,古语中面临“才尽”的“江郎”若能直面创作窘境,在“才尽”之际挖潜创新,找到并勇敢地闯过自己的“山谷水槽”,大概也就不会陷入才思枯竭的境地吧。
第二部分由法国画家库尔贝的一幅名作《为死者化妆》引入,探讨了法国另一位画家巴尔蒂斯与库尔贝绘画风格的传承关系。铁凝认为,巴尔蒂斯是一个成功的“剽窃者”,他用大师不经意的“下脚料”铸就起自己的辉煌,并使自己成为大师。巴尔蒂斯从他的前辈那里“借”到了通向自己的江河湖海的桥。歌德曾经说过:“各门艺术都有一种源流关系。每逢看到一位大师,你总可以看出他吸取了前人的精华,就是这种精华培育出他的伟大。”作家的文学创作也是如此,每一时代有成就的作家都是在汲取前辈丰富的营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铁凝也不例外。我们认为,铁凝的启蒙老师应该是她的父母,铁凝出身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里,父亲是一名画家,母亲是一名声乐教授,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她后来的写作灵感和敏锐度是有一定影响的。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以“大老粗”为荣,视音乐、舞蹈、绘画为资产阶级情调,但铁凝却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音乐和美术的熏染下长大。铁凝自己也曾说过:“我所谓美术对我的熏陶,便是借助于父亲吧。”可见铁凝对绘画艺术有一定研究,因此她在这次演讲中对库尔贝和巴尔蒂斯绘画风格渊源的论述是有自己理解的,可以说,铁凝从她父母那儿“借”到了通往文学艺术之路的第一座桥。铁凝的文学创作从1975年开始,她早期的创作受到孙犁的影响,她很注重从日常生活里捕捉细节,以善良的目光注视着农村那些普通而又平凡的农民,尤其是那些青年女性质朴、美好而又纯洁的心灵世界。在写作风格上,铁凝同样朴素、简洁,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这与孙犁的风格极为相似。然而,要实现超越,必须要形成自己个人的特点和风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铁凝开始冶炼属于自己的金矿,创作出《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一系列作品,探究新时期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价值,从而也凸显了铁凝自我的审美主体意识。八十年代末期,《麦秸垛》问世,其中蕴藏着的民族意识与现实主义精神依然流淌着孙犁大师的神韵。可以说,“继承与创新”是任何艺术创作走向辉煌的必由之路,在新与旧之间有一座看不见却又能清楚感知的桥梁。
第三部分铁凝以精炼的语言探讨了三出中国传统戏曲:京剧《乌盆记》以及两出地方小戏。《乌盆记》说的是一位名叫刘世昌的商人被歹人杀害,但通过一只乌盆昭雪复仇的故事。铁凝从中看到了中国传统戏曲中极为先锋的一面,这种先锋性沟通了传统戏曲与现代文学。第二出戏曲是一个地方小戏,讲的是封建旧中国一位长者充当红娘促成了一对不能自由恋爱的青年男女。舞台上的演员想象力丰富,长者把男人和女人无形的眼光像有形的丝线一样一束一束收集起来,捏在手中将它们衔接,仿佛搭起一座桥,既沟通了两颗真心,也使观众踏着这情意绵绵的“桥”,走进了剧中人的心。第三出戏曲叫《借髻》,讲的是旧时乡村妇女王嫂和小四姐为借不借髻而发生的一场极其琐碎的对话,王嫂本来是不愿意把髻借给小四姐的,但是不借又于心不忍,其心理矛盾通过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铁凝从《借髻》中受到启发――语言和目的之间的距离可以很短,也可以很长,于是她在写作中想用说话来表现某个人物的复杂内心时就会想起这出地方小戏。三出戏曲虽然年代久远,但铁凝从中发现了一座座崭新的桥梁,在赋予传统戏曲现代意义的同时也激荡着新的创作灵感。对于作家而言,传统戏曲与现代文学之间的联系需被更加深入的发掘,从而发现其中关于人性的共通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灵感 实质 作用 获得
灵感源于古希腊文,原意为神的灵气,表示一种神性的着魔,由古希腊最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用以描述诗人创作时的那种热情奔放的精神状态,至今已经沿用了两千多年。自古以来,灵感就与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人类文明史上传为佳话。作为一种最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文学创造极需通过灵感的点化和突破,极大地丰富写作材料,拓宽内容,升华主题,感染读者。
一、文学创作灵感的实质
灵感的产生带有突发性,事先毫无预感,是很多文学创作家苦苦追求的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它能使作家在创作时“灵光一闪”,文思泉涌,势不可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王勃的《滕王阁序》、李白的“斗酒诗百篇”都是受灵感的顿悟而发。很长时间以来灵感一直被认为是外在于文学创作家的一种无从把握的神力,是一种神灵感应。实际上灵感酝酿于潜意识之中,是任何创造性工作都会发生的复杂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特殊形态,建立在长时间的准备、经久的实践和沉思之上。它是思维运行发展到关节点时产生质的飞跃,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久酝酿的产物。作为一种思维突变性飞跃方式,灵感对文学创造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文学创作灵感的作用
文学创作决不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繁杂多变的信息刺激作简单地拷贝,它必须逐步渗入事物的里层,穷其本源,获取根本性认识,通过语言文字载体,使人类的一切得以相互传递和交流,并使人类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后人对前人的成果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突破、超越。这些都得借助于灵感,它能帮助探索事物发展的奥秘,获得本质的认识,推动认识的发展。文学创作过程中闪现灵感的火花,它将燃亮作者的思维,平添文章的新意,强化写作的质量。我国晋代文学评论家陆机在《文赋》中写道:“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际,来不可遏,去不可止。”“应感之会”指的就是文学创作过程中文思豁然开朗,情感突然强烈,形象突然清晰,语言畅达的灵感爆发阶段,此时灵感如一道闪光,突然照亮作者的思路,使之茅塞顿开,文思如泉涌。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特别是其中的神来之笔,如一句绝妙的话、一个精彩的戏剧场面、一个动人的艺术形象,都常发端于灵感涌现之际。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文学创作灵感的获得
灵感需要文学创作家的辛勤付出。文学创造是一个艰苦的劳动过程,作家在获得素材后,必须苦心经营,几经推敲,方可成文。“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艺术大师列宾的这句名言揭示了灵感的本质特征,即:灵感以创作家们热烈而顽强地致力于创造性解决问题为基础,需要以劳动的热情培育和辛勤汗水的浇灌。任何成果只能从辛勤耕耘、奋发进取中获得。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不管什么人,如果闭目塞听,无所事事,灵感决不会垂青于他。
灵感需要文学创作家大量的知识积累。任何灵感触发的佳作都是作家调用平生的记忆信息,厚积薄发而形成的。知识,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文化财富和认识成果,它正确反映了作为认识对象而存在的客体自身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是灵感产生的直接土壤。大量知识的日积月累,在作家头脑中建立起许多间断的、暂时的联系,这些联系在作家长期研究和思考某一类问题的过程中,挥之不去,驱而不散,时而有序,时而无序,不断撞击,经常变换,一旦受到某种情境的刺激,就可能像接通了电源,立即大放光明,这就是灵感的闪现。大量知识的积累为灵感的产生做好了准备工作。
灵感的产生离不开文学创作家的实践经验。作为最有突破性、创造性的一种认识,灵感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植根于创作家们的实践经验。文学创作家的生活和写作实践经验越丰富,灵感越有可能出现,一个经验贫乏的人是很难产生灵感的。俄国画家列宾曾说,人们在那儿高谈阔论着天启和灵感之类的东西,而他却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联接起来。去除空谈与幻想,踏踏实实地前进,对自己追求的目标进行坚忍不拔的劳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生活经验,这样才有可能获得灵感。
总之,灵感散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期待我们去发现它。艺术大师罗丹就曾一语破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人都不应当抱怨没有灵感的青睐,而应当培养一双“发现”的眼睛,博览群书,积累广博的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敏捷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进行艰苦的实践。只有对创作的孜孜追求和不畏艰难的长期努力,尊重灵感发生的规律,才有可能在无法预定的某个时间,迸发出“顿悟”的灵感,使认识攀上一个新的高台,在文学创作领域获得灵感之光,取得成功的硕果。
参考文献:
[1]于光远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0,文学类:524.
[2]路德庆主编.中国写作大辞典.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390.
一、寻求美――锻炼一双识美的慧眼
文学作品不但要掌握观察、感受、体验生活的方法,还要锻炼从细微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琐事中慧眼识美的能力。例如朱自清先生从细小的生活琐事“车站送别”、“买橘子”一事中寻求到美,通过“买橘子”描写父亲的“背影”,角度新颖,写出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写出前无古人的描写父亲的名篇佳作。杨朔通过对自然界里小蜜蜂的动情观察,找到了自然界里动物生活与人类生活的契合点,找到蜜蜂创造生活与人类创造生活的相似点,产生了创作灵感。所以有句名言这样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可见我们写出来的文章之所以没有新意,选材角度不新颖,关键是缺少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仔细观察,没有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点,没有很好地从中发现美的事物。这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生活环境和作者阅历所限;二是对生活的体验不足,没有产生灵感;三是缺少审美的意识和感受美的能力。因此,我们作者必须把视野从家庭或单位引向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使作者到广阔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去观察事物,体验、感受生活,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审美素质。训练寻找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描写美――提高歌颂美的素质
我们要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自然和社会中美的事物,这只能为创作提供必要的写作素材,而要把眼前的、心中的美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有描写美的能力。自然和社会中的美都能够感受得到,但要把美景描写下来,把心中的感受写出来,却往往六神无主,无处下笔,无话可写,只用“美极了”、“太美了”这类句子来表达,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写不出来,这正是缺少描写美的能力的表现。因此,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描写美的能力。
(1)多阅读名篇,提高描写美的能力。通过阅读作品,从中摘抄描写生动逼真且感人的美的词语和句子,并把它们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培养描写美的能力。
(2)利用名著中美的材料,训练描写美的技巧。文学创作和绘画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离不开一定的技巧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内容和技巧的美,值得我们去模仿和借鉴。我们应从中挖掘美的内涵,分析写作特点,有利于培养描写美的能力。
(3)强化写作训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工多艺熟,养成多写、多读、多修改的习惯,把平时所见所感随时写下来,成为写作时所需要的素材。如果被动去观察、去思考、去动笔,那么我们平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灵感由于没有及时把它捕捉到手,就会很快消失,成为我们写作中的一大缺憾。因此,我们在创作中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要经常写日记,把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记录下来,对今后的创作是很有用的,创作时就有写的,也能够写出感人的作品,也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三、创造美――挖掘塑造美的潜力
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不像摄影,生活是什么样的,就完全真实地把它拍摄下来。创作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的真实。因此,我们挖掘创造美的潜力,是非常必要的。
美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主要是通过想象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许多美学家曾经这样说过;“曲线是最美的线条”、“圆是最美的平面图形”、“球形是最美的立体图形”、“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实际上这些都是美学家们从自然和社会中通过实践和想象挖掘提炼出来的美。文学创作离不开想象,写作是把想象通过文字再现出来,所以想象是写作的灵魂,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作品。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可见培养自身的想象力是创造美的关键,其途径是很多的。
关键字:孤独情绪 原因 积极作用 文学创作
1.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对孤独的科学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Robest S一west发表的《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此后许多心理学家对孤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对孤独的研究发展较快。
李传银等提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这一观点较为全面。
虽然国内外对孤独概念的界定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但实际上都集中在以下四个基本假设:一,孤独源自社交不足与人际关系缺陷;二,孤独至少是部分主观并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和感觉;三,孤独的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四,孤独会促动个体努力去减轻孤独。 [1]
已有的研究使用的工具有Russe U等编制的UCLA孤独问卷(第三版)和Wittenberg设计的情绪与社会孤独量表。得出的结论有:有时感到孤独和经常感到孤独的大学生人数超过了三分二,其中严重孤独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2%。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显示:在991名大学生中, 有146人经常感到孤独, 占14.7 %,有686人偶尔感孤独,占69.2%,说明大学生中孤独感的覆盖面很广,情绪孤独成为当前大学生孤独感的主要表现[2]。
2.孤独产生的原因和机制
对于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不同的理论流派对孤独的解释[3]:
特质论认为,孤独感作为一种个体内部的主观情感体验, 势必受到人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孤独感与神经质和精神质成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外向性成显著的负相关。
早期的精神分析者把孤独的形成归因于包括婴儿期的自恋和敌对,儿童时期对于亲密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而新弗洛伊德主义者认为后来的经历,特别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经历在人格形成上也非常重要。
人本主义马斯洛认为如得不到归属和爱的需要,就会强烈地感到孤独,内心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罗杰斯认为“随着越来越短暂的人际体系代替在老家过稳定的生活,人们也越来越了解他们的孤独”,而且孤独是不能够承认、接受别人情感的病态的结果。
行为主义在分析孤独时,更多主张孤独的形成是由于缺乏对于发展适当的亲密关系和社交关系时所必须的社交技能。
而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孤独是起源于个体己经获得的人际关系与期望获得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差距;也有将孤独看作是由一系列消极、内向而稳定的归因引起的;此外,也有学者把孤独产生的原因归就于那些支配个体生活的不合理信念。
总的说来,孤独的人可能发展了一种不准确的人际标准和不切实际的社交期望,而且严重依赖这种自我标准、期望及社交水平,感到其他人不理解自己,同时又害怕与他人比较,暴露了自己的社交无能,因而隐瞒自己不满意的感情或避开讨论社交问题,其结果是难以获取交往中的正常体验,造成感情上与他人的隔膜与疏离进而愈加感到孤独。
3孤独的影响
3.1消极作用
孤独量表上的高分与社交焦虑、自我意识的高分和自尊和果断性的低分相关。孤独者更可能性格内向、焦虑和对拒绝敏感,更可能受到抑郁的困扰。他们很难信任他人,并且在别人对他们敞开心扉时感到不自在。和不孤独的人相比,孤独的人在交朋友、发动社会活动、加入社会群体等方面有困难。此外,孤独的人更容易有健康方面的问题[4]。
3.2积极作用
英国的医生安东尼•斯托尔在其所著的《孤独》一书里面,在肯定人际关系价值的同时,论证了孤独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源泉,对具有创造天赋的人来说,甚至是决定性的源泉[5]。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之所以需要孤独,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基本的孤独体验是思考人生意义问题的前提,唯有经过这个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即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孤独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孤独使老年人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它有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坦然地面对死亡)。有尊严的正视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项荣光[6]。
3.3孤独情绪与文学创作
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 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一般而论, 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的, 长期的孤独往往是被迫的。然而, 正是在被迫的孤独中, 有的人的创造力意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一种情形是牢狱之灾, 文化史上的许多传世名作就诞生在牢狱里,例如司马迁的《史记》。另一种情形是疾病,耳聋造成的这种孤独反而激发了贝多芬、戈雅的艺术想象力。由于牢狱或疾病把人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 人是会因此获得看世界和人生的种新的眼光, 而这正是孕育出大作品的重要条件[7]。
不过, 对于大多数天才来说, 他们陷入孤独不是因为外在的强制, 而是由自身的产质。例如斯托尔所举的卡夫卡、吉卜林,多是优郁型产质, 而孤独中的创作则是一种自我的治疗的方式,如同一位作家所说“ 我写忧郁, 是为使自己无暇忧郁。”开始只是作为种补偿的写作, 后来便获得了独立的价值, 成他们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8]。
具体来讲,孤独情绪能激发文学创作的灵感。这大约有两个原因:一是孤独是触发灵感情愫的绝妙环境。文人常常在静谧的夜里,点一盏孤灯,让孤独洗涤自己的灵魂,使自己平静地感悟内心深处;二是文人需要孤独,愈孤独,愈发有时间去审视周围、去发现造物美、去掘取文词组合的妙境![9]然后变幻成一串串或精美或深沉的文字,经久流传。
此外,孤独是贯穿文学创作始终的一个主题。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郁达夫的成名作《沉沦》以及屈原《离骚》等许多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主要情绪都是孤独。孤独情绪可谓催生了文学史上一颗颗灿烂的明珠。[10]
4总结及展望
不同于传统的见解,孤独也可能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源泉,对具有创造天赋的人来说,甚至是决定性的源泉;
人之所以需要孤独,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孤独使老年人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它有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
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 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孤独情绪孕育了一大批精神文明史上的经典之作;在文学创作中,孤独情绪既是激发文学创作灵感的源泉,也是贯穿文学作品始终的一个重要主题;
今后将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更加注重研究孤独情绪的积极作用,并且更加注重孤独情绪在不同的场合不同情境下的不同作用;此外,孤独也有程度之分,不同程度的孤独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也是有待于继续研究的。
【参考文献】
1.[1][2]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3]裴亮、孙得君.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4]Jerry M .Burger.人格心理学.陈会昌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5][6]周国平.论孤独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
5.[7][8]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文学欣赏 文学创作 相互影响 互动
中图分类号:1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87-01
文学欣赏和创作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活动,然而二者又具备紧密的联系。同时,文学欣赏以及文学创作还可以相互构成影响。在文学领域内,文学欣赏延伸了作品的创作,有助于推进文学创作;与此同时,文学创作也决定了读者欣赏到的文学作品质量。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作者槎琳哒瓜至颂囟角度的人生体验,而读者则需要通过阅读来感知并且认可这种体验[1]。由此可见,文学欣赏在整体上构造并且解释了生活现象,有助于延伸文学创作。只有明确了文学欣赏和创作的深层关系,才能够寻求二者的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提升文学欣赏以及创作的整体水平。
一、文学欣赏对于创作带来的影响
读者在欣赏某个文学作品时,需要透彻领会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和主旨,在此基础上遵照特定的审美标准来扩展联想,同时也融入了自身情感。经过初步的欣赏,读者就会进入再创造的思维过程中。由此可见,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应当属于精神层面,欣赏文学作品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趣味性和可读性。读者在欣赏作品之前,先要在思维深处设置一种阅读期待。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也融入了潜意识的期待。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唤醒深藏于读者脑海的记忆,然后促使读者融入感情气氛中,进而体现脑海中的阅读期待[2]。
针对作品中描绘的特定人物形象,读者应当唤起与之相关的阅读感受;在唤醒感受的基础上,读者与作者才可以深入沟通,探求深层次的文学作品意蕴并且净化读者心灵。实质上,读者欣赏文学作品不仅是为进入情节,更是为获得高层次的审美满足感。从表层来看,文学欣赏并不直接关系到文学创作。然而实际上,二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在欣赏作品时,读者就仿佛与当时的作者展开了沟通,因此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作者传递的信息。通过这个过程,文学创作就能够达到应有的社会效应。文学创作紧密联系了读者和作者,文学作品源自日常生活,然而只有通过读者的反复阅读和品位才能够体现出作品的意义。
二、文学创作对于文学作品欣赏的影响
从艺术角度来讲,文学欣赏应当建立于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作为读者本身,先要透彻领会作品最基本的内涵,透过表层的文字才能深入主旨。因此,文学欣赏并非直观性的欣赏,而是透过文字来塑造特定的作品形象。因此可以得知,欣赏作品的过程也就是读者重构文字形象的过程。在转化文字时,读者自身拥有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功底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此,作者在创作了特定的作品后,并不能确定将来产生的阅读效果,这是因为文学效果的产生有赖于读者的密切配合。
文学作品能否发挥预期的审美效果,并非作者本身就能够决定的,而是需要作者与读者的紧密配合。然而,文学欣赏的前提仍然是优良作品的产生。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如果没有塑造优良的文学形象,或者没有选择生动且恰当的语言予以表述,那么读者通常就很难收获应有的阅读质量。针对特定的文学形象而言,文学创作能达到的程度也直接决定着读者的鉴赏效果。一部优良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震撼读者的心灵,在这种基础上让读者发自内心认可作者描述的文学意境,表达了对于美好境界的向往[3]。
三、探析二者的互动模式
其一,文学欣赏应当属于再次的创造过程,欣赏者凭借自身的感受和理解,再创了文学作品的新意境。作品中表述了特定的人生意向,而读者负责参照这种意向来剖析自身的生活,从而达到反思人生的目的。在解构的过程中,文学作品也能够满足读者特有的审美体会[4]。实际上,文学作品的欣赏者本人并不是空白的,在接受作品的同时也会融入自我的人生体会。受到文化水准、生活经验以及审美层次的影响,这种解构和再次创造的结果都会有所差异。
其二,文学作者在初期创作作品时,也会考虑到读者对于作品的接受程度。通常情况下,作者一旦选择了创作某部作品,那么就必须考虑作品的读者能否认同自身的创作。针对隐含的读者群体,作品的作者有必要加以考虑。由此可见,检验作品质量的根本指标就在于读者的评价。因此,作者有必要综合考虑读者的欣赏趣味、阅读习惯以及基本要求等。富于时代气息的优良作品通常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学境界,同时也符合了最基本的审美需要。
其三,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欣赏具备相同的基本目标,因此应当促进二者的密切互动。创作作品和欣赏作品的根本宗旨都在于安抚现实并且憧憬未来,从而实现对于日常生活的深层反思。在现今的背景下,文学的兴盛繁荣不能够缺少文学创作和作品欣赏的互动。通过优质的文学作品来感染读者,提升读者的文学欣赏境界,在此基础上也能够推进文学作品创作的兴盛和繁荣。
结语
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具有同样的基本宗旨,二者的目标都在于通过文学来折射现实,陶冶情操并且净化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欣赏构成了彼此的必要条件,二者也深刻影响着彼此的进程。为了繁荣文学,就需要同时重视文学欣赏领域以及创作领域,通过提供优质的文学作品来感染读者,以此来提升文学审美情趣[5]。通过探求二者的影响和互动方式,能够培育健康且积极的文学态度,进而推进文学欣赏和创作的整体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高鹏.浅谈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互动[J].文学界(理论版),2011(04):58+63.
[2]冯汝常.文学欣赏课教学模式改革新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02):107-109.
[3]张叹凤.论何其芳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杜诗影响及定位[J].文学评论,2012(04):144-149.
1.文学批评社会政治化有余,美学自由化不足
当前,很多文学批评作品的政治化倾向明显,实际上不过“以学究之陋解诗”罢了,对作品只是理论上的标示,仅仅用文学理论去解释作品,而不是基于审美或经验主义。在职业批评家看来,也只是“禾”与“莠”在一个田地齐生共长的景致。事实上,其对于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功用微乎其微。20世纪初改良派提出的“小说界革命”,目的就在唤醒民众,启蒙民智,改良社会风气。文学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色彩浓厚无可厚非,而当代文学则必然要求借鉴西方文学的精华,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反映新生活、新文明。因此,文学批评者也必须从美学立场出发寻找安身立命之处,这样,文学批评界的社会地位才能有所提高。
2.文学创作的民族化与文学批评的现代化相互制约
文学发展整体形势不容乐观。文学创作要民族化,文学批评要现代化,大家的思考重心往往都放在“如何改革上”,而缺少对“为何要这样”的深入思考。其实,答案不在于艺术,而在于政治。令人遗憾的是,创作方法可以探索创新,创作原则却难以动摇,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背景必须时刻牢记和体现,那么,在文学批评当中,批评的政治立场显然比艺术方法重要,文学批评的“推陈出新”的实践时隐时现,文学批评的从属地位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二、文学批评的未来与展望
1.丰富批评理论体系,消弭批评与创作之间的无形鸿沟
文学创作从来不源于理论思考,并超前于理论思考,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种“清风自来”的新鲜感,而这恰恰是一般批评家所未能进入的境界:他们往往把或许也曾感受到的这种得之不易的新鲜感置之脑后,其所看重的只是文学史的知识和材料而已。威尔逊提出,批评家仅仅是批评家也是不够的,他应该首先是艺术家,善于创作诗歌、小说、戏剧,才能真正对艺术创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真挚的同情,才能把作品中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读者。
2.将艺术和审美相结合,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艺术是精神性的,它不是供人换取功名利禄的“职业”,它需要一种活跃的、敏锐的、精深的鉴赏活动,它既关乎文学问题,也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哲学等问题。将艺术与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从某一角度深层次揭示该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及从美学的角度发现该作品的深远意义和价值所在,并能条理清晰的阐述该作品对文学和美学发展的意义,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美学化。
幼儿文学创作应该体现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口语、信息技术多种元素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多学科的协同教学成为必须趋势。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教育中应把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渗透融合入儿童文学课程。通过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多元素的幼儿文学创作实践,提供高职校园幼儿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儿童文学”中绘本创编占着很重要的比例,跟幼儿园课程联系相对紧密,有较强的实用性,所以在学前课程设置中绘本创作必然要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绘本创作。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实现儿童文学教师与美术教师进行互动课堂。注重儿童音乐与儿童文学由于音乐与文学的同源关系,将儿童音乐融入儿童剧本与儿歌的创作,在“整合教育”、“多元文化”的口号下,实现音乐与文学相互融合。在创作儿歌时,可以根据儿歌的内容,意境、情感,编配与之相适应的乐曲,让文学与音乐完美的结合起来。通过欣赏经典儿歌,对经典儿歌仿写、改编,建立学生对儿歌这种文体稳定的心理图式。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儿童文学的协同教育作用来辅助教学,教学课件设计尽量卡通化,以适合儿童的天性和欣赏趣味,为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师工作做好岗前练兵。
二、建构“看、听、读、写”一体化的儿童文学创作教育范式
为了培养符合职业标准的高水平幼儿教师,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学前儿童教育的需要,梳理出儿童教育中亟需的文学要素,多维的设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训练模式,有针对性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儿童文学创作课上可以通过看优秀的儿童影视,儿童绘本,听经典的儿童歌曲,读优秀的儿童文学文本,最后进入儿童文学的创作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开设“儿童影视赏”,“儿童绘本欣赏”“经典儿歌欣赏”,“名作欣赏”等专题讲座,通过经典来研读童谣、儿童剧、绘本、儿童故事等文学体裁的创作方法。欣赏时要深挖形象捕捉的幼儿特点,儿歌抓住了儿童的特殊心态,在简洁的幼儿口语化表达中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在教学中还要提供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研读,将所选文学作品按体裁分类,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本,掌握词句表达技巧,文体特征、积累词汇,进一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感悟文本的审美意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利用学生的期待视野,激发求知欲。在指导阅读时要尊重阅读主体的独立性,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开展对话式阅读教学。为学生创建多种方式的展现平台,如”聊书”活动,指定阅读书目,让学生读出自己的心得,读出自己的审美感悟和体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