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1 16:36: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

篇(1)

a.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b.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c.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教学建议

“内能”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先由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与动能概念相比,提出内能的概念,再进一步运用实验揭示内能与温度有关,最后将内能与机械能进行了区别.

分析二:本节知识可看作分子运动论的应用,可充分运用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对教材进行分析.

“内能”教学建议

建议一:在做扩散速度比较实验过程中,为使实验更明显,应使两杯水的温度差大一些,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观察,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建议二:在将内能时要注意内能的普遍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要注意纠正低温物体没有内能的误解.

建议三: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它们在概念上极其相似,要注意区分,可以从概念、组成、运动形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区别,并举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建议四:温度与内能的关系是一个要点,要教会学生从温度变化去了解、理解内能的变化,为后面章节讲解内能变化做铺垫.另外,在讲解温度与内能的关系时,可先做实验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速度,得出实验结果后,启发学生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猜测温度与内能大小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内能”--示例

课题

内能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教学重点

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具

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

二、内能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

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能,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

答案:选项B、C

五、小结

内能与温度有关

六、作业

P17—1、2

教师引导

实验比较在不同下扩散现象的快慢(对比红墨水在冷水与在热水中的扩散)

引导

讲评

回忆分子运动论的三个基本观点

观察实验现象

想一想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并自己得出结论: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多

比较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做题

篇(2)

1、知道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2、知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分子速率按一定规律分布,这种规律是一种统计规律.

3、知道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以及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能力目标

通过用微观解释宏观,提出统计规律,渗透统计观点,以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气体分子定律以及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尤其是统计规律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建议

用微观的方法解释宏观现象,对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模拟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统计规律的意义.理解气体压强的产生并解释气体的实验定律是本节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总体设计

1、教师应借助物理规律和课件展示,准确讲解,注意启发点拨,以学生自己讨论归纳.

2、学生应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参与讨论、总结规律、解释现象.

教师通过动画模拟引入微观对宏观的解释、渗透统计思维,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分析特点,总结统计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气体压强的产生和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2、难点:用统计的方法分析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3、疑点

(1)气体分子运动与固体、液体分子运动有什么区别.

(2)气体的压强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

4、解决办法

用小球模拟分子碰撞器壁,联系实际,从实例出发理解气体压强的产生机理,并分析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1、气体分子运动特点(条件允许,可以播放动画进行模拟演示)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①气体分子间距较大

②气体分子充满整个容器空间

③气体分子运动频繁碰撞

④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分析气体分子运动特点及联系实验得出:

①气体分子间距大,作用力小(可认为没有),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形态和体积(由容器决定).

②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③速率分布是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其速率分布与分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2、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就对器壁产生一个持续的均匀的压强.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

例如:雨滴撞击雨伞的例子.

再比如:用一小把针刺手心,当针刺的频率很高时,手心的感觉就不是痛一下,而是成为一种连续的均匀的痛感了.

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分子的平均功能有关.经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得出:

为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E为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3、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1)玻意耳定律

(2)查理定律

(3)盖·吕萨克定律

4、总结、扩展

(1)气体分子运动有什么特点?

(2)气体的压强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

(3)怎样从微观的方法解释气体三实验定律?

5、板书设计

五、气体分子动理论

1、气体分子运动特点

2、对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3、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教学设计示例参考

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并能知道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与所对应的微观物理量间的相关联系.

(2)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宏观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渗透“统计物理”的思维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分析,对学生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维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用气体分子动理论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2、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它需要学生对微观粒子复杂的运动状态有丰富的想象力.

三、教具

计算机控制的大屏幕显示仪;自制的显示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计算机软件.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先设问: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特点是:(1)气体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及与器壁碰撞外不受力作用,每个分子都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分子可以充满整个容器空间.(2)分子间的碰撞频繁,这些碰撞及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都可看成是完全弹性碰撞.气体通过这种碰撞可传递能量,其中任何一个分子运动方向和速率大小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杂乱无章的气体分子热运动.(3)从总体上看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因此对大量分子而言,在任一时刻向容器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是均等的.(4)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且这个分布状态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平均速率会增大.

今天我们就是要从气体分子运动的这些特点和规律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关于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教学

首先通过设问和讨论建立反映气体宏观物理状态的温度(T)、体积(V)与反映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状态物理量间的联系: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对确定的气体而言,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有关,温度越高,反映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越大.

体积影响到分子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对确定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而言,分子总数N是一定的,当体积为V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与体积V成反比,即体积越大时,反映气体分子的密度n越小.

然后再设问:气体压强大小反映了气体分子运动的哪些特征呢?

这应从气体对容器器壁压强产生的机制来分析.

先让学生看用计算机模拟气体分子运动撞击器壁产生压强的机制:

首先用计算机软件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如图1所示的图形:

向同学介绍:如图所示是一个一端用活塞(此时表示活塞部分的线条闪烁3~5次)封闭的气缸,活塞用一弹簧与一固定物相连,活塞与气缸壁摩擦不计,当气缸内为真空时,弹簧长为原长.如果在气缸内密封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于在任一时刻气体分子向各方向上运动的分子数相等,为简化问题,我们仅讨论向活塞方向运动的分子.大屏幕上显示图2,即图中显示的仅为总分子数的,(图中显示的“分子”暂呈静态)先看其中一个(图2中涂黑的“分子”闪烁2~3次)分子与活塞碰撞情况,(图2中

涂黑的“分子”与活塞碰撞且以原速率反弹回来,活塞也随之颤抖一下,这样反复演示3~5次)再看大量分子运动时与活塞的碰撞情况:

大屏幕上显示“分子”都向活塞方向运动,对活塞连续不断地碰撞,碰后的“分子”反弹回来,有的返回途中与别的“分子”相撞后改变方向,有的与活塞对面器壁相碰改变方向,但都只显示垂直于活塞表面的运动状态,而活塞被挤后有一个小的位移,且相对稳定,如图3所示的一个动态画面.时间上要显示15~30秒定格一次,再动态显示15~30秒,再定格.

得出结论:由此可见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连续不断地碰撞所产生的.

进一步分析:若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平均速率为v,分子与活塞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则在这一分子与活塞碰撞中,该分子的动量变化为2mv,即受的冲量为2mv,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该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也是2mv,那么在一段时间内大量分子与活塞碰撞多少次,活塞受到的总冲量就是2mv的多少倍,单位时间内受到的总冲量就是压力,而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压强.由此可推出:气体压强一方面与每次碰撞的平均冲量2mv有关,另一方面与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受到的碰撞次数有关.对确定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而言,每次碰撞的平均冲量,2mv由平均速率v有关,v越大则平均冲量就越大,而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既与分子密度n有关,又与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分子密度n越大,v也越大,则碰撞次数就越多,因此从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气体压强的大小由分子的平均速率v和分子密度n共同决定,n越大,v也越大,则压强就越大.

2、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实验三定律

(1)教师引导、示范,以解释玻意耳定律为例教会学生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实验定律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简易符号表述形式.

范例: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玻意耳定律.

一定质量(m)的理想气体,其分子总数(N)是一个定值,当温度(T)保持不变时,则分子的平均速率(v)也保持不变,当其体积(V)增大几倍时,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因此气体的压强也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之若体积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则压强增大几倍,即压强与体积成反比.这就是玻意耳定律.

书面符号简易表述方式:

小结:基本思维方法(详细文字表述格式)是:依据描述气体状态的宏观物理量(m、p、V、T)与表示气体分子运动状态的微观物理量(N、n、v)间的相关关系,从气体实验定律成立的条件所述的宏观物理量(如m一定和T不变)推出相关不变的微观物理量(如N一定和v不变),再根据宏观自变量(如V)的变化推出有关的微观量(如n)的变化,再依据推出的有关微观量(如v和n)的变与不变的情况推出宏观因变量(如p)的变化情况,结论是否与实验定律的结论相吻合.若吻合则实验定律得到了微观解释.

(2)让学生体验上述思维方法:每个人都独立地用书面详细文字叙述和用符号简易表述的方法来对查理定律进行微观解释,然后由平时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口述,与下面正确答案核对.

书面或口头叙述为:一定质量(m)的气体的总分子数(N)是一定的,体积(V)保持不变时,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也保持不变,当温度(T)升高时,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v)也增大,则气体压强(p)也增大;反之当温度(T)降低时,气体压强(p)也减小.这与查理定律的结论一致.

用符号简易表示为:

(3)让学生再次练习,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盖·吕萨克定律.再用更短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详细表述和符号表示,然后让物理成绩为中等的或较差的学生口述自己的练习,与下面标准答案核对.

一定质量(m)的理想气体的总分子数(N)是一定的,要保持压强(p)不变,当温度(T)升高时,全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v会增加,那么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一定要减小(否则压强不可能不变),因此气体体积(V)一定增大;反之当温度降低时,同理可推出气体体积一定减小.这与盖·吕萨克定律的结论是一致的.

用符号简易表示为: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首先明确了气体状态参量与相关的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物理量间的关系着重从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认识到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分子连续不断地对器壁碰撞产生的,且由分子的平均速率和分子密度共同决定其大小.

2、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用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解释气体三个实验定律的方法.

五、说明

1、本节课设计用计算机模拟气体分子对器壁碰撞而产生压强是为了使学生有一点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想象,其中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弹簧的形变(活塞的位移)说明活塞受到了压力,二是图中所示的“分子”数只是示意图,其“大量”的含义是无法(也没必要)用具体图形表示.

篇(3)

人们都知道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物理教学而言,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持久把握、不断深入探究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必须始终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挥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人格上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必须抛弃过去那种“教师是权威不能冒犯,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着、服从者”的思维与做法。我们在校园里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进而喜欢他(她)所教的科目,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进而厌烦他(她)所教的科目。那么你想使你的学生努力学习你这门课程,使他们对你教的课程保持积极性和兴趣,那你首先要成为学生所爱戴的人,因为在学生眼里,教师与所教的学科是不可分的,教师是学科的人格化,因此必须让学生从内心上接受老师。应该做到教师与学生“亦师亦友”,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师生关系和谐友善。这种良好师生关系的产生是要双方在共同生活、共同努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二、注重实验教学,通过鲜明、清晰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物理是最具科学性的学科,每一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时,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显著。例如:在演示阿基米德原理时,课前应认真选择好精密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使弹簧测力计所挂的石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的读数显著,另外,选取的石块大小要合适,既能放进溢水杯,又能排出更多的水。由于我课前精心准备,实验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易使学生信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新教材,利用好教材中的各栏目

新课程的物理教材设置了走进实验室、物理学史、课外阅读材料、生活小知识,当代先进科技知识等栏目。课本的插图形象逼真贴切实际生活,并利用很多的彩图代替繁杂的文字等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因。

如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栏目,分别介绍了多彩的阳光,没打击的音叉也会震动,神奇的魔镜,冒着仙境白烟的试管(干冰)等实验展示了自然界中震撼人心的神奇;用吹不掉的乒乓球、折断的筷子、上升的试管、大气压现象等试验展示了人类生活中充满智慧的神奇,以引起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又如物理学史事栏目,用极其生动有趣的故事给学生介绍了物理学科的发展史,讲述了牛顿、法拉第、伽利略等物理学家在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挫折的斗争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动机和兴趣。这些事迹也为物理教学融入德育内容提供了接合点,使学生把努力学好物理知识作为一种自觉行动。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形象思维;归纳思维;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86-0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各种物理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也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本研究以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为基础,分析了探究教学在培养初中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他们获取、处理、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的过程和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法的可行性

探究教学是指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个人、小组、集体等通过多种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初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众多内容为探究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应用、物态变化、压强和浮力等不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更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听得见,而关于电与磁、功率、运动和力、机械能等众多知识点也为学生所熟知,其实验条件不苛刻,探究过程不复杂。由此可见,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施条件非常成熟。而运用探究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假设、抽象、类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课程,而且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使得他们习惯使用形象思维去思考物理问题。而形象思维能力是一切思维能力的基础,因为抽象思维、归纳分析总结思维、创新思维无不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而物理学科是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的,它的很多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对物理事实的观察或实验获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引用形象思维的生活型、形象性、二维性、动态性等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探究法,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在讲述分子运动知识中,其“看不见”的特性让学生非常迷茫。因为在他们生活习惯中运动的东西都是可见的。对此,笔者也从生活中入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那些看不见得,或者是很微小的运动。对此,学生列举出风、烟、雾等常见的现象,但是为什么烟、雾是可见,而风是不可见?考虑到学生的物理基础,笔者初步介绍了色素及其混合的效果,并引申出单纯的气体是有颜色的,然后让学生探讨如何观察气体的运动。学生:既然烟、雾是可见的,用瓶装的烟雾就可以观察了。老师:雾本质上是水,水大家是可见的。既然空气是可以运动,如果用瓶装空气就可以观察了。学生:空气是无色的,看不见。老师: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体,但是纯色的气体可能是有颜色的,如二氧化氮。学生:那就用瓶装二氧化氮,观察其如何运动。

讨论到此暂时结束,教师开始进行试验,用两只是广口瓶,一只装有空气,一只装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两个瓶口对置,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书写实验结果,如现象、时间等。该过程通过现实的实践,让学生从微观上理解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事实上,探究教学还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如“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运动与压强压力的关系”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力去证明这些物理规律,如通过加热、压缩气体等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分析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2.归纳思维能力的培养。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一般原理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在形象思维分析的基础之上找出它们共同点,发现其一般规律的过程。物理学是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运动和物质结构的一门基础科学,而物质运动和结构的都是以一定规律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学生必须具备分析、归纳这些物理规律的能力。初中物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就非常注重通过提供感观材料,进而到分析其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如在分析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如果直接让学生记忆电阻R=电压U/电流I,就失去了一次探究的机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方法:(1)组织学生根据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池组一对,电阻随机5欧、10欧、15欧各一个,测定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后,各个小组根据已学知识和经验,画电路图,组装电路。该过程教师不做任何提示。结果:每个小组都按照图1(或类似)的方式组装了电路。(2)根据改图,让学生分别测量电阻为5欧、10欧、15欧时电压和电流。记录结果如下(当电阻为5欧时):

篇(5)

关键词:激发兴趣 课前预习 教学互动 及时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7

质量是教学的根本,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课堂教学是教学当中的重要一环。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为了能够脚踏实地的改革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尽量少走弯路,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总结中学物理教学的优秀传统,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教学改革才能健康发展,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重点,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物理学科本身比较抽象,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应是学科间相互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课堂是提供给师生研究探讨问题的场所,可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以对话、聊天、讨论的形式取代传统的空洞枯燥的理论学说的说教形式,可以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弊端。而良好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兴趣的提高。一堂生动而幽默的物理课,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心情中接受和理解新知识。例如,在讲解固体、液体、气体分子运动状态时,由于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学生很难理解这三种不同状态的分子运动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在课堂上打比喻:你们每个同学都像一个分子,在上课时学生不能随意走动,只能在座位上有一些学习的小动作,这种情形就和固体的分子运动相似。课间同学们的活动范围增大了,但还受限制在校园内,这种情形就像液体的分子运动状态。周末放学每位学生都可以回家,四面八方都可走,他们活动的范围很大,这就像气体分子的运动状态。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学生都表现出理解和认识,事半功倍。

课前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疑难或模糊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对这部分知识给予特别关注,直到通过讨论得到解决。这种教学活动面向最广泛的W生群体,注重每个人的参与,尽可能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和理解知识,自学能力可以得到加强,同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使他们集体提高、共同进步。具体地说,在老师讲到预习时已经初步领会的部分时,就可以学习老师讲课的思路,并和自己预习时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是怎么分析问题的,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老师的思路比自己的思路高明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当然,也少不了验证一下自己对知识的领会是不是正确。经过这么一番比较,就可以取长补短,不仅使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而且可以提高自己学习的自觉性。所以,表面看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听课,实际上每个人听讲的起点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没有预习的学生,如果再加上基础差,上课时,要想听懂就很困难了,因此他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

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既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老师的民主、师与生的平等。笔者在课堂实践时,一是经常对学生进行智力激励。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每位同学都能学好;不断地激励他们,哪怕点滴的进步,学生在得到表扬之后,兴趣会得到大大提升。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就会更加自信,从而争取得到更好的成绩,超越自己。二是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平时作业和考试反应出的问题来看,有许多同学概念模糊不清。因此,课堂上有必要把此作为重点,师生通过讨论进行“打假”、“排雷”。这些误区的来源一般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的错误观念,老师根据经验提出来让学生分析;另一方面是学生头脑中的主观误解。老师可以随机提问,找出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取出来剖析、讨论,既可以警醒学生本人,又可引起一些思想不集中者的无意注意,最大面积地澄清并扫除学生脑中的错误观念。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老师可以先在讲台上竖立一面大镜子,请一些学生上前来照镜子,做些动作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解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就会带着激情进入学习。再如在探究音调和频率关系实验中,我让学生自己将尺一端紧按在桌面上,改变钢尺另一端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让学生用耳朵听它拨动发出的声音,又用眼睛注意钢尺拨动快慢.通过眼、耳、手、脑的配合感知几次实验现象的区别,最后才能[楚的认识到音调和频率关系。又在讲《升华和凝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碘的升华实验,过会冷却后又产生碘凝华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再以主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进入本课的探究教学.一起得出物理现象.教学有法,也无定法.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内外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问题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等等,均可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篇(6)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探究式教学 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广阔的探究空间,但是部分教师因为担心学生探究会耽误时间,担心实验的成功率等问题,忽略学生探究的过程,反而反复强调公式,大量做题以提高成绩,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实践的过程。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当今,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由传授知识逐步转向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由探究知识的结果逐步转向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立足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方案,并实施这个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问题,不断发现问题,进而不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质疑、思考、实验验证、总结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二、创设探究情境,促进探究式教学

探究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进入的过程,不是被动和强制的过程,教师要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的情绪处于急于探索未知空间的状态,从而产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营造探究氛围是进行探究教学的前提。《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并学会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动机和探索需求,创造宽松和谐的探究环境,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心态。

例如在进行《分子和原子》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糖加到水中,整杯水都是甜的,为什么?”教师打开香水瓶,向空中喷洒然后提问:“香水的气味是如何进入你的鼻孔的?”学生回答:“香味儿飘入鼻孔的。”教师引导把“飘”换成一个词“运动”,学生提出猜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提供给学生实验仪器:酒精灯、烧杯、试管、量筒等。试验用药品:水、高锰酸钾、香水、糖、品红等。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选择实验所需器材和药品,自己完成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探索交流实验结果等。

三、善于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展探究式教学

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猜想、假设、验证的过程。善于质疑体现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是学生探究能力的表现。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的意义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同时在关键时候能够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探究过程。

例如在“分子原子”教学中,学生在初步探究出“分子不断是运动的”这个结论后,教师可以适时提问:“牵引力的大小影响汽车运动的速度,那么,什么能够影响分子运动的速度呢?”把学生探究的过程推进到另一个问题层面:“分子的运动受外界的影响吗?”学生对这个新的问题马上表现出浓厚的探究欲望,利用上述给出的实验材料继续探究,有的用酒精灯加热水后,加入糖,糖迅速溶解,品红在热水中明显比在冷水中溶解要快;有的学生震荡或者搅拌溶液,发现糖和品红溶解速度加快,从而得出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速率,震荡和搅拌是加快分子运动的方式。教师最后把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提出问题:“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夏天衣服为什么干得快?”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改变着生活。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不能出现学生不需要参与探究也能够得到答案的情况;也不能出现问题太难,学生不知道从何下手进行探究的情况。

四、运用多种探究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

知识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使得教学方法不同。探究式教学方法有多种模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1.启发诱导式探究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关键处设计激发探究兴趣的问题,启发和诱导学生揭示事物本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分子原子”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时,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约20毫升水,在水中放入一个糖块,迅速在容器外壁沿溶液面画一条水平线,那么当糖块溶解后,液面和水平面那个高呢?请猜想,并验证你的猜想。

2.对比分析探究教学。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知识之间的对比联系,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解决矛盾冲突的欲望,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对比问题: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各是什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各是什么?你如何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篇(7)

一、抓回顾

回顾化学知识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也可以将教材与课堂笔记结合起来看)的方法去回顾。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新授课时圈点过的内容,留心教材上给出的习题(好多中考试题总可以在教材的习题中找到“影子”)。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可以从面上减少对课本知识的遗忘,避免知识漏洞的出现。

也可以根据章节的目录去回顾。以教材的章节目录为线索,书面整理或口头复述每一节的所学内容,发现遗忘,再打开教材或笔记进行温习。这一回顾方式,能有效诊断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还可以按照知识的模块去回顾。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制备原理、所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操作要点等几个方面一并回忆相关知识。这种回顾方法,能使零散的知识由点变线、由线成网,增强知识回顾的系统性。

二、抓归纳

知识的归纳可以局限在某一章节进行,也可以打破章节的限制,按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由于后一种归纳方法的跨度大、综合度高,因此,总复习中大多采用此方法。如对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我们可以作如下归纳:

归纳是将所学知识并线织网的过程,该项工作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也可以自己尝试进行。

三、抓梳理

知识网络的产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重温中考考点的新背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对网络中的重点知识加以梳理。

1.对比法

对比既是强化记忆的良好途径,也是加深理解的有效方法。化学中可以对比的知识为数不少,如上述网络中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物质分类网络中的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身边化学物质网络中的氧气的密度、溶解性与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氢气、一氧化碳与碳的化学性质;实验网络中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与验满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等。复习过程中,我们要采用让它们“成对亮相”的方法,找出异同,寻得联系,从而使相关知识深深印记在脑海之中。

2.提炼法

对于网络中的重要概念,在叙述其主要内容、抓住其关键字词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提炼其核心内容。如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其概念及常见考题中提炼出其核心内容:六个一定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一个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抓住了概念的核心,也就找到了解答概念试题的金钥匙。

3.串联法

所谓串联,就是以某一知识点或某一个话题为中心,将某些概念或原理集结成小型知识块。如以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为中心,可以将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分类、子所带电荷等知识串联成块;以概念判断结论成立的前提为话题,可以将分子比原子大的前提(分子和构成它的原子相比)、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前提(对于原子和非原子团子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前提(相同温度、相同溶质)、固体溶解度大小比较的前提(温度、溶质、溶剂三者中至少有两个相同)等连成一片。知识的成块出现,能为解题过程中快速联想带来便利。

4.延伸法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复习过程中,我们很有必要把握这种延伸关系。知识的延伸关系包括知识结构的完善,如物质的构成,学习分子、原子的知识时,只知道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学过子之后,物质构成的知识体系才得以完善:物质由分子、原子或子构成。知识的延伸关系还包括知识内容的递进,如对化学变化的认识,由浅入深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宏观)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构成新的物质(微观)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因此,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微观整合,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四、抓感悟

实验考查是化学中考的重头戏。对于实验的复习,我们不能只将重点放在规范的基本操作、实验操作的要点记忆上,还应放在探究实验设计思想的感悟上。

1.化隐性为显性的思想

实例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用足量的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然后再让水去填补氧气的体积空缺,从而测出了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实例2: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探究――向盛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软瓶中倒入约瓶体积三分之一的水,盖上瓶盖振荡。由瓶变瘪的现象推出瓶内气压变小,再推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元素守恒的思想

实例1:电解水的实验――通过对水分解产物(氢气、氧气)的检验,确定产物中含有氢、氧元素,然后用元素守恒的思想,推出水的组成。

实例2:甲烷组成的探究――将甲烷气体点燃,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发现烧杯内壁有水珠(得出燃烧产物中有水);将烧杯翻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根据燃烧产物含有的元素(C、H、O),可推出甲烷中一定含有C、H元素。

3.对比探究的思想

实例1: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将相同质量的品红(也可以用其他能够溶于水的有色物质)分别放入50g热水和50g冷水中,比较品红的扩散速率。通过对比,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实例2:探究酸溶液中的何种粒子使紫色石蕊变红――在稀盐酸(含水分子、氢子、氯子)和氯化钠溶液(含水分子、钠子、氯子)中分别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通过现象对比,可得出是酸溶液中的氢子使紫色石蕊变红。

4.追踪探究的思想。

实例: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由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现象,可推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上述探究思想的感悟,对于领会探究性试题的命题思路、提高探究性试题的解答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五、抓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