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36: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幼儿教育理论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中职 《幼儿教育学》 有效教学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主力军。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就要具有科学、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并且能够娴熟运用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幼儿教师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形成离不开《幼儿教育学》的指导,因此,《幼儿教育学》在学前教育专业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传统《幼儿教育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这样的教学不能很好的实现《幼儿教育学》的目的和要求,不能真正发挥《幼儿教育学》的学科价值,往往导致“教而不学”“学而无用”两种后果的发生。可以说,当前《幼儿教育学》的教学处于低效的状态。因此,拓展《幼儿教育学》有效教学途径迫在眉睫。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钻研、尝试、反思,在探索《幼儿教育学》有效教学途径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见习、实习
当前,中职《幼儿教育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因为教育对象――幼儿的特殊性,需要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等,这些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进行培养、发展。因此,教育见习、实习是《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补充,也是教学效果检验的一种方式,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执行。
教育见习分为常规见习和随机见习。常规见习一般安排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见习之前制定详细计划,做好充分准备,布置相应任务。见习任务根据《幼儿教育学》每一章节的重点知识设置,让学生带着任务观察和思考,避免见习流于形式。整个见习过程都有相关老师指导,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认真思考。见习完毕让学生提交听课记录、见习记录、见习日记等相应作业,评选出优秀学生,以此激励学生。学期初见习为期两周,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幼儿教育学》之前了解幼儿园真实的教育情境,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便于在后续的学习中深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学期末见习为期一周,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幼儿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随机见习是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幼儿教师的发展需要,随时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见习,随机见习范围小、时间短,一般安排一个上午或下午。比方说,在教学《幼儿园环境》一节时,实践性很强的章节,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讲完课之后,就带领学生去见习,观察幼儿园环境创设,分享好的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学生进步很快。
实习期一般为期一年,安排在中职生学业第三年。以往的实习学生处于完全放手状态,实习学生分布在本市各地幼儿园,很难集中管理教育,由于在教育过程中缺少老师的指导和引领,更多的依靠自己摸索和琢磨,所以走不少弯路,浪费很多时间,所学《幼儿教育学》知识也不会运用于教育实际,导致《幼儿教育学》学而无用。2013年开始,笔者建立实习学生QQ群,和学生网络互动,拓展教育渠道,实习生遇到相应问题在群里共同探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受益匪浅。
二、讲座、报告
讲座、报告是《幼儿教育学》有效教学途径之一。讲座、报告邀请一线优秀幼儿园管理者和教育者,报告主题兼顾保育和教育方面的知识,既可以选择幼儿园常规工作进行介绍,也可以选择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专题性的讲座、报告随机性强,一般根据课程和教学需要安排,比方说要开展虚拟课堂比赛,就要邀请相关的优秀教师通过讲座、报告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一般情况下,讲座、报告还要设计一个学生与幼教专家互动的环节,通过学生的自由提问,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困惑。
讲座和报告,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每次开展学生兴趣盎然、认真聆听、收获颇丰。通过讲座报告的开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优秀幼儿老师的教育理念,学习她们丰富的教育经验,了解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也能够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人生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事业心。
三、班会活动
班会活动可以与幼教实践紧密结合,是《幼儿教育学》又一有效教学途径。班会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由班主任、教师主持,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由学生主持;既可以采用小品、角色扮演、现身说法、辩论会等形式,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分享从教心得。
笔者在本学期就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班会以《合格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为主题,以理论联系实践为指导原则,由学生主持、讨论,通过学生现身说法、小品角色扮演、师姐经验分享、班主任倾情寄语等几个环节构成,内容深刻、实用,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受益匪浅。此类活动是《幼儿教育学》教学与班会活动的巧妙结合,拓展了《幼儿教育学》的有效教学途径,加强了《幼儿教育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另外,在每届幼教专业学生毕业前,都可以通过班会活动组织几次模拟招聘,让学生熟悉招聘环节和面试流程,熟悉常见的面试问题,让学生提前进入面试状态,对学生顺利就业有很大益处,充分发挥《幼儿教育学》的学科价值。
四、竞赛活动
【关键词】中职教育幼儿教育理论课程教学难点对策研究
伴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各地政府针对学前教育都有不同的规划政策导向,为推进幼儿教育专业的建设,我校更是不断探索,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创新发展教育教学模式,针对发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笔者长期在一线教学,以学生实际现状对幼儿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中面临的困惑、暴露的问题深入思考希望得到更好的解决对策。大环境对实践课程的重点强调让本就是薄弱环节的理论课程教学变得愈加艰难,而理论课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一地从某一方面来判断这个复杂的教学环节,我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投入时,也不能“捡了西瓜,丢了芝麻”,要做好理论与实践两手抓的教学工作。
1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幼儿教育专业以其职业分类对应的岗位为幼儿教师,一般在毕业之后在幼儿园任教也就是一个班配备两名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根据教师个人特长分别在语言、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社会以及双语教学活动中进行不同的角色分工从事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通俗说来就是具备“弹、唱、跳、画、说”的基本技能及“教学设计能力”,这两点掌握得好能让中专生在目前的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幼儿教育是儿童启蒙的关键期,对教师的要求还有很多,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资源开发能力、教学资源运用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等,同时更考验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与幼儿的互动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多媒体手段教学能力等等,这些对中职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师在针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课程安排,依次为教育类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艺术类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综合课程。这每一项课程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理论教学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针对不同课程的不同理论教学要求是课程设置的前提。
针对近段时间频发的幼儿园恶性事件,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对幼儿教育事业更是一种极大的冲击,课程设置别加入职业道德课程和职业价值取向及行为规范等纯理论课程,这些对本就薄弱的理论教学环节提出了挑战。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游戏、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儿童文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管理等等的理论课程让原本就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感到逃避,而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导致在幼儿教育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出现很多典型问题,对我们推进幼教专业建设设置了很多障碍,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先要分析出问题所在。
2中职幼儿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难点
2.1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中职的学生让外界联想到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低甚至不愿意主动学习,又或者自暴自弃型认为学也学不会,随着高校扩招及独生子女不断成长,中等职业学校不被很多人选择,生源素质不断下降,这跟中职教育在我国长期处于“次等教育”也有一定关系,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是考不上高中、大学,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尽管近些年国家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支持力度,但是学生和家长选择中职的积极性仍然较低,更为严峻的现状是中职的学历水平已经不符合当前教师编制考试的学历要求,以及更多高学历人才对幼教事业的投入,中职幼儿教育的发展甚至出现盲区和误区。学生本身的综合素质偏低,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对专业知识不了解甚至缺乏一定认知,对理论知识学习感到十分困难。此外,中职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对五项技能了解甚少,即使了解一点点也仅仅是个人爱好,这就加长了理论学习的周期和难度,使得理论教学过程复杂化。
2.2教材理论内容陈旧乏味
传统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包含“三学六法”,整个教材体系的结构和内容都远远落后于幼教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其逻辑性强、需背诵反复记忆的概念、原理等过多,学生难以掌握便产生乏味感;幼教发展的前沿理论无法渗透到理论教学过程中去。
2.3独生子女心理因素干预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少为90后独生子女,由于在家中地位特殊,加之周围环境影响,很多学生性格软弱、依赖性强、自信心差、缺乏毅力和吃苦精神、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面对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如果不喜欢甚至直接放弃,或是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放弃,随着新型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理论课上学生聊天的、玩手机的、睡觉的一大片,老师提醒过一会儿就故态复萌。
2.4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当前中职教育发展本身也处在一个较尴尬的地位,就师资而言,年纪大的教师占多数,使用的教学方式也以传统的为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就变成了学生的一种折磨、一剂催眠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因此而被行业默认。教师过于注重口头讲述,对概念、原理阐述较多,要求学生运用教育教学心理原理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训练少,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加以运用,无法实现理论知识转化的过程,便更容易遗忘。
2.5理论知识交叉学科多
幼儿教育专业要求幼师综合素质强,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科内容相互重复,观点却是各有差异,学生在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极易混淆。在这些不同学科中,对不同的学科又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做好归纳总结工作。
总的说来就是中职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获取知识途径,其培养目标以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人才为主要输出,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抽象思维呢管理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来培养他们,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困难都需要我们去不断克服。
3对策研究
3.1推进幼教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
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过程中,将课程学习任务分解,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问题、操作练习、小组探讨、情景表演、角色扮演、活动设计、辩论等多途径激发学生主动性,以学生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以三段式顺序安排:理论讨论―案例分析―归纳小结,是学生自己发现过程中的相关理论,并让他们在不懂的情况下主要要求弄懂,加深印象,以激发学生对于幼儿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体化教学顺应目前职教发展而产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教师一体化的讲解、演示、巡回辅导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发挥多种教学方式的密切配合,灵活运用。这种融理论的教学改变传统分离的教学形式,解决了理论与实际重复教学的问题,强化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3.2引进多媒体教学入课堂
就中职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而言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有限,对于教学形式也有更为新颖的要求,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知识,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明了,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加大了教学容量,使一节课的有效知识覆盖整个课堂,节省大量时间。如在幼儿心理学理论课程中,结合课程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动漫形式,以动漫为教学工具,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
3.3以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技能理论考核标准
在现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标准的定制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在理论课程考核过程中创新考核方式,以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实用的技能标准。优化课程设置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中职幼教在学期设置课程之前可以先展开调查,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并结合课时安排,制定出合理的课程安排,这样学生对幼教课程的接受度就能大幅提升了。
3.4大力发展学校特色课程
借助其他兄弟学校指导,整合理、化、生、史、地课程的理论课程部分,精选内容,降低难度,提高常识性知识内容的学习。在幼师中开设多媒体教育特色化课程,为幼儿园提供既懂幼儿教育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端人才是幼儿园的刚性需求。如今信息化社会多媒体社交,理论课程也被多媒体信息技术渗透。以校企合作的形式,与人才输出单位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设置理论课程项目,能更好地与市场接轨,能更快打开中职生的求职的大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做人无我有的实用型课程。
3.5灵活调节授课方式
以活泼轻松的氛围进行授课,根据例子采用最简单的直观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教师给学生直观、标准的示范,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理论知识传授的效率。
模拟教学,让学生成为代班老师讲解一堂课,独立完成教学设计等进行模拟幼儿教育活动,组织班级同学对现场进行实时点评、分析,以进一步理解、运用幼儿教育理论,激发学生学校积极性。
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不同的交际圈子中体验知识,这样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有加强了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3.6加强案例解读,在解读中传授理论
最近大火的《爸爸去哪儿》等几档综艺节目都是以幼儿园大小的孩子真人秀火边祖国大地,我们的理论教学可以加入这些新鲜的元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在这几档综艺节目中,每个孩子的表现都可能是学生将来职业生涯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幼儿教育中,家长和老师是分不开的,他们的互相借鉴能创新理论知识传播途径使理论知识更容易被消化。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着手,以案例解读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达到最好的传递效果,教授内容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流行元素,以崭新的教学过程设计将学习内容衔接起来,使得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紧密了和社会的联系,锻炼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7增强学生理论学习自信心
中职生容易缺乏成就感和自信心,这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善于鉴别和分析其优势,能充分地发现和发掘“新鲜人”的潜能,教师创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与理念来完成理论教学部分,多多树立学生典型,开发他们的智力特长和强项。形成理论学习的奖励制度,以奖励带动学习。构建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系,放权学生,以自我约束为主来形成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去,不轻言放弃,这一切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内心渴望成功的力量。
3.8建立实训基地的理论案例档案
加强学校与实训基地幼儿园的紧密联系,以实际案例来分析幼儿心理学等行为模式,在探索中寻找到真理,建立案例档案能让相关资料更容易被搜集到,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被使用,这样也相当于建立起一本学校的校本课程,以学校的实际数据说话,更具公信力。发展学校特色教育,针对幼师擅长的学科进行一对一管理,这样更能突出理论学习过程的效果。
3.9交叉学科综合性学习
在学生个人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老师多参与一点,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以交叉学科知识易混淆的特点而言,老师整理出相关知识点的异同能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这样做的原因、结果,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这样做。理论的确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以其他的方式渗透将会以新鲜的姿态重新认识一次这个理论知识点。在多次的反复记忆中,记忆才变得清晰、生动最终让你消化。这个时候老师将知识细化的能力就显得非常出众了。如涉及学科广,这样能更好地运用声、光、形、色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再现原理产生的过程,营造轻松的氛围。
研究对策在实际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效果还在进一步的论证中,,现代教育技术综合调动各类手段,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教育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信息的产生、选择、转换和分配的过程,教学手段正式对这一系列动作的运用,促进教育最优化。
结束语
幼儿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当碰上中职学生,会释放不一样的激情魅力。最重要的不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是是否有解决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随着城市楼盘社区的不断发展壮大,高端社区幼儿园的发展竞争越来越大,中职生的求职起点会越来越高,也因此会变得越来越艰难,在这种求职压力之下,为了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不仅仅要做好理论学习,更要有一份打不倒的自信,在幼教专业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应该是面对困难不放弃的精神,中职要紧跟幼教时展,以最近的科技理论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中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必然走改革之路,而改革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处在探索阶段的人们还要不断积极向外吸取经验,能建立自己的标准体系,完成自我管理和教材编写,才能算是开了一个扎实的头,在配套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教师培训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从细微之处开始,不断奉献我们的职业理想才有可能造就未来一批更可爱的明日之星的职业理想,这种精神应该流传下去,以不轻言放弃来完成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完善发展,托起未来之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成长,这些都会成长为教育事业中的伟大丰碑,我想这是每个崇高职业理想的号召。中职教育未来在各种政策协助下会走创新改革之路,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怀抱理想才能更好地投身未来。
参考文献
[1]唐晋. 安徽省中职学校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现状调查与思考[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3(3):68―72.
[2]王义.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五项技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1):3.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学;职业中专;教学思路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由教师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须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探讨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的心理成长.它在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职业教育的一些特殊性,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大教育环境中”的地位不够重要,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的促进当前不断前行的职业教育改革,有必要对当前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探索一些新的思路。而要找到新的思路,首先就要具体地分析一下目前职业中专在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原因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所用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是教育部推荐的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第二版。教材体系科学、合理,例证丰富而恰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当前,适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并不多,而这本教材从总体上来讲内容比较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系完整,因此被多数中职学校用作主要教材,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1)理论性强,表述较难理解。由于大多数中职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心理学,所以在理解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时存在困难。有一些章节理论知识点比较多,但缺乏实例说明,让学生产生困惑,难于理解。
(2)内容繁杂,易混淆。幼儿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教材将幼儿心理发展观和教育观渗透于各个章节当中,人们比较热点关注的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等也编排在特定的章节中,这些内容虽然丰富,但也比较繁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2.学生自身的原因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大学现象,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生多数因为喜欢声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学生更倾向于动手操作能力,在趣味性十足的这些领域当中,学生很容易收获成就感,而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性比较强,相对比较枯燥,因此学生对此学科的掌心兴趣不高。
3.教师自身的原因
由于教师自身存的一些问题,造成教育教学理论不够强大,不能够合理管理教学课堂,做不到幽默灵活的方式处理问题以及教学效率不高等等问题。
二、教学新思路
1.根据职校特点,适当调整幼儿教育心理学教W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和比例
(1)职校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的教学时间具有间断性。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虽然学制三年,但并非是六个学期不间断地进行教学,而是根据社会需求、专业特点,在不同时期存在着间断性的外出实习、社会实践、用人单位提前招聘、参加高职升学考试等因素的影响。这样,不但使教学的系统性、稳定性受到冲击,而且教学总时数相对缩短,难以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及要求。因此,必须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职校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
(2)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专业技能课较为感兴趣并加以重视,普遍存在着对幼儿教育心理学重视不够的倾向。我们必须把学生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把专业技能与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职业学校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对于未来职业素质的各项要求,根据教学的可行性原则及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理论素质的特殊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和比例作适当的调整,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体系,使教学更具有可行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改进教学方法,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经常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与学生相互协调配合,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例如,联系幼儿园实际进行拓展性训练,教会学生写教案,并分组进行教学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做到讲练结合。
(2)由于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新旧联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讨论中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职校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加强课外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仅从培养特点上看,职校主要是为社会输送中等专业合格人才。因此应该通过不断实践,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真正做到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如平.学前教育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调查;提升策略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师是幼儿园教育的专业人员。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提高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幼师十分重要。幼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好坏,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幼教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幼师专业化提升将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现阶段汉中地区幼师专业素质的现状
对汉中市幼师素质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小型座谈的调查。共发出教师问卷432份,回收368份,回收率为85.2%。通过调查发现幼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和专业反思是影响幼师走向成功的桥梁。[1]
1、幼师的专业知识
作为幼师,应该掌握相关的儿童心理知识、教学理论知识以及通识知识等。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这一题目,受测教师的平均答对率只有35.3%,这显示了幼师的相关理论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2、幼师的专业态度
(1)幼师对儿童的指导方面存在差异
幼儿教师在对待幼儿时应该有爱心、耐心、信心、责任心,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数据显示,只有32%的教师会对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幼儿进行耐心指导,而45%的教师会置之不理。
(2)幼师的职业热爱度不高
3、幼师的专业反思。
专业反思是幼师经常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的相关情况以及活动结束后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的反思。调查显示,有45.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写反思总结,32.5%的幼师偶尔写反思总结,10.6%的教师从不写,只有11.4%的教师会经常写。
三、在职幼师的专业素质所存在的问题
当今幼师专业素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幼师自身方面分析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脱节、专业能力不足、专业情意淡薄三个方面。
1、专业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我国高校设置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具体的实践课程较少,但很多理论都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深刻理解,因此学生大都不理解其实践含义。
2、专业能力不足
(1)专业技能
大多数幼师入职后表现为专业艺术技能差。[2]因为我国高等院校对幼师的培养过于注重理论,因此专业技能课程较少,学生得不到有效锻炼,学生自身底子也弱,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减弱,自信心不足,自我学习的效能感也降低。
(2)教育教学能力弱
当前的高等普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设置了教育实践课程,但由于实践时间短,且学生态度差,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3)教育研究意识缺乏
大多数在职幼师认为教育研究研属于教研工作者的事情,这种想法制约了我国幼师的发展。
3、专业情意淡薄
相关调查发现,我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生源大多数是被调剂的。他们对这一专业的兴趣不高,且幼儿园工作过于繁琐,幼师易产生厌倦心理。
四、影响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的因素
幼儿园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依赖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然而由于目前幼儿教育队伍存在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偏低,教研能力欠缺,职业倦怠现象突出,敬业、奉献精神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
1、R邓匮偏低,综合素质不高。
幼师她们大都是本科以下学历,缺乏相关的职业训练和实践锻炼,他们专业知识不够深厚、专业技能不够扎实,而且在教育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不足。
2、敬业精神不强,奉献精神缺失。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部分教师出现了拜金和享乐倾向,敬业奉献精神缺失。
3、职业倦怠现象出现,缺乏职业幸福感。
幼师工作任务全面细致、繁琐且幼儿数量多,家长要求易多变,使得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也感受不到幸福。[4]
4、专业素养较低,教研能力差
许多幼师不仅教育理论素养不高,还缺乏实践中的反思和探索,以至于难以运用理论知识探究问题的成因、条件及解决途径,教研能力乏力。
五、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策略
1、重视对幼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针对现任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情况,建议教育机构采取措施促进幼师专业知识发展,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具体实践中深入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含义,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
2、大力提倡奉献、敬业精神,展示幼师良好风貌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幼师应严格以教师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展示幼师良好风貌。
3、幼儿园应该注意在职幼师的职业情绪,给予自由时间
幼儿园应该适当给予教师自由,时间发展兴趣爱好,陶冶情操;或者通过在园开展一些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丰富幼师的生活;还可以鼓励幼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参加一些比赛,实现自身价值。
4、引导幼师进行科学研究,注重和外界的交流
鼓励幼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提倡幼师发挥自身特长、优势进行学术研究。并提供幼儿园教师学术自主的空间,邀请专家学者来园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与外界的交流沟通。
六、结语
幼师是幼儿园中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专业人员,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幼儿园最基本的力量和保证。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幼儿教育的好坏。因此,培养一支高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杨玲,孙晓轲. 常州市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调查报告[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02).
[2]赵方方,张桂荣.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策略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3]刘小林. 基于《专业标准》的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4.
[4]陈文东. 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职前培养[J].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
[5]李嫱.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J].幼儿教育,2016.
【关键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期望;幼儿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5-0041-04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者,是直接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人。没有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成功的幼儿教育改革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叶平枝,2004)。社会发展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次性的职前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师需求,继续教育能弥补职前教育的不足,已成为提升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但对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较少。已有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多为质的分析和理论思考,且侧重从教育管理部门(教育者)的角度来研究,很少从幼儿园教师(受教育者)的角度进行思考。笔者认为,从“受教育者”立场出发,关注教师的期望和需求,能更好地提升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本研究着重考察幼儿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期望及其与现状的差异,以期为教育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计划方面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随机抽取北京市7个城区(海淀、丰台、西城、崇文、东城、朝阳、通州)的不同级别(市一级一类示范
园、区一级一类示范园、一级一类园、一级二类园、未评级园)的公、私立幼儿园的120名教师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109份。被试构成情况见表1。
三、研究结果
(一)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期望
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前主要包括三大类内容: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知识、现代化信息技术。其中,教育理论知识指教育学、心理学、幼儿教育教学等理论课程;教育实践知识指与教学教研实际相关的课程,如五大领域教法、艺术技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指计算机应用课程。调查发现,教师最期望学到的是教育实践知识,其次是教育理论知识,而现阶段教师受到的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教育理论,这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期望不符。
从整体上看,不同学历、职称、教龄的教师都注重教育实践知识,对现代化教育技术重视程度则普遍偏低。同时,不同职称、学历、教龄的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需求又有差异。具体数据见表2。
(二)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期望
笔者将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分为四类: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自学(如:远程网络学习)、幼儿园实地观摩和研讨。调查表明,教师最期望的教学方法为课堂讨论,其次为幼儿园实地观摩研讨。而目前,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与教师的实际期望差距较大。
不同职称、学历、教龄的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期望基本相同。其中,二级教师更为重视课堂讨论法和教师讲授法(43.75%、16.07%);本科学历的教师更希望采用远程自学方式(45%,专科为18.18%),专科学历的教师更重视教师讲授法(17.05%,本科为2.5%);5~10年教龄的教师对课堂讨论法的期望最高(48.15%,10年以上的为39.19%,5年以下的为39.13%)。
(三)教师对课程师资的期望
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师资不同于一般师资,他们是教师的教师。调查显示,目前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主要由区(县)教育部门领导、教委(教育局)教研室的教师授课。大多数教师表示,更希望那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职称幼儿园教师来授课(各层次教师对高职称教师的选择比率均在50%以上)。
四、讨论
从以上可以发现,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期望与现状存在较大差异。教师期望的继续教育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继续教育课程的内容:实践重于理论
当前幼儿园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以教育理论知识为主,而教师对实践知识的期望远远高于教育理论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知识是幼儿园教师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然而现阶段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讲授的教育理论知识多为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宏观概念和理论,往往比较陈旧。这种重复学习对于教师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收效甚微,因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理论与实践难以有效联系、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不足,因此,以教育理论为主的培训内容很难调动幼儿园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实践知识的课程内容就成了继续教育的一大弊端。因此,幼儿园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制定应注意融合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并适当加大实践知识的比重。这样才能提高幼儿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能提高继续教育的有效性。
(二)继续教育教学的方法:以讨论交流为主
传统的集体讲授教学法可以使知识的学习具有系统性、连贯性,但存在受训教师参与程度低、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等不足。而小组讨论法可以弥补集体教学的缺陷,能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之间、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互动,为教师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提供机会,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参与程度因此大大提高。因此,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可以将集体讲授与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既保留集体讲授法的优点,又可以提高教师的学习兴趣。
(三)继续教育的师资:以幼儿园高职称教师为主
目前,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主要由区(县)教委(教育局)教研室的教师来授课。丰富的经验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继续教育,很好地开展大教育的理论知识讲授,以及师德教育、教师心理培训等,但是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同时负责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对幼儿园教师的状况未必熟悉,这样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就会大打折扣。鉴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综合性和灵活性,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更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幼儿园高职称教师来担当。他们更加了解在职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更实用的解决办法,这将大大提高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
五、建议
幼儿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期望与现状间的较大差异表明,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使继续教育更好地满足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了解教师需求,进行层次多样、针对性强的继续教育
不同层次、水平、阶段的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不同,因此继续教育应因人而异。在制定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前,应先调查了解分析各层次、水平、阶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然后根据专题、教龄等分组,进行层次多样、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例如,对实际教学经验丰富,但缺少理论基础、电教设备应用能力较差的年龄大、教龄长的教师,可以开展有关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的课程培训;对学历高、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教师,可以开展教育案例分析和幼儿个案分析的相关培训;对学历较低的年轻教师,可以开展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培训。
目前,北京市各区(县)都设有新教师培训项目,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做法。例如,崇文区的新教师培训中,理论课程内容占学时很少,而主要根据新教师的实际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开展一些现场观摩和指导活动,使新教师在入职初期就有机会学习有经验教师的长处,提早意识到自己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贴近幼教工作,进行实践指导性强的继续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之一(孙玉洁,1996)。继续教育组织者应不断更新教育理论知识,设置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的、以指导实践为主的课程内容。教育理论知识是实践的指导,继续教育组织者需要思考如何将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讲授过程中穿插案例,使理论形象化,使案例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如可以依托先进教育理论,为教师提供五大领域教学教法的优秀经验、活动区材料的优化设计与合理投放、家园共育的具体建构以及幼儿教育个案分析等与教师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以满足各层次教师的需求。
(三)改变单一的继续教育教学方式
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课程组织形式仍是集体讲授,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讲授多,讨论少,实践研究就更少,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不能得到快速提高。因此,在继续教育课程实施上,应探索“多元化、多层面的实施途径,既深入挖掘传统的集中讲授的价值,又开始探索亲身实践、现场观摩与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1〕一些学者还提出“园本基地、能力本位”的培训模式,〔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宏观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及“师徒帮带”“现场观摩与即时反馈”“专家指导”“微格教学”“双线交叉”等具体操作模式(秦旭芳、庞丽娟,2001)。
如何更好调动幼儿园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能更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和参与式培训是继续教育中值得采用和推广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思维共振,提高学习效率,并在合作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克服片面性,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3〕参与式培训则一改“培训者讲授,学员接受式学习”的教学方式,突出“培训者组织活动,学员发现式学习”的特点,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亲身体验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效果,以促进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参与式培训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录像分析、观察、辩论,以及其他根据培训内容而设计的各种游戏、练习和活动。
(四)依靠幼儿园的优质师资,建立多种组合的教师资源库
目前,北京市幼儿园继续教育师资主要由区(县)教育研修学院研修员构成。由于很大一部分研修员并不来自幼儿园,这就造成了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等不足。因此,完善师资结构是保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有效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名师工程逐渐兴起,一些市区县纷纷建立了名师工作室,让一线优秀教师获得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专业发展。笔者认为,名师工作不能只着眼于培养几个“名师”,而应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带动、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比如名师们可以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介绍职业体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及特色,举行教学学术讲座、开公开示范课、研究课,组织评课、互动交流活动等,展示名师教学魅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断为本区域中的幼儿园教师提供新经验。
参考文献:
〔1〕〔2〕王雪为,何秀英.对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综述与分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刊,2005,(7):4-6.
〔3〕傅永曙.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The Study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Expectations to Continuous Education Courses
Zhang Yingqian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No.2 kindergarten, Chongwen District,Beijing, 100062)
Li li, Xu Xiaohui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幼儿教师提高其专业能力水平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效完成幼儿教育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师已呈现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以适应时代当前教育模式。很多人都对幼师缺少全面的认识,认为幼师教授的对象都是小孩子,所以没有什么专业难度。这种观点忽视了幼师专业的基础性、广博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降低了对幼师专业的基本要求。经调查表明,人的幼儿时期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幼儿教师的教育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幼儿教师提升其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2提高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主要内容
2.1拓展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
深厚的专业知识是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前提条件。拥有教育的智慧,并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每一位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目标之一。理论知识指导教育活动,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实践知识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可以增加教学活动的艺术性以及实用性。幼儿教师拓展专业知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学习,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2.2发展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直接体现在其教育能力上。因此,实现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需要幼儿教师从教学设计、组织表达等教学能力方面进行提升。与其他阶段的教师相比,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比其他教师要求要高,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的技能,还要学会唱歌、弹琴等可以吸引幼儿注意力方面的艺术技能。因此幼儿教师在学校学习时,要充分掌握相关的技能,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深化,确保其作用的发挥。
2.3提高自主培养专业能力的意识
提高幼儿教师培养专业能力的自主意识,首先需要拥有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热爱。只有拥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才能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保障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其次,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幼儿教师只有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开展幼儿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其身体状况是不可忽视的。另外,优秀的幼儿教师在长时间的实践教育中,会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对于有效调节当前幼儿教师的工作及生活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3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措施
3.1定期组织幼师的在职培训工作
当前一些幼师从学校毕业以后,不能有效地适应幼儿园的工作,还有一些幼师从事该职业多年,教学模式老化,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实施。因此,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让幼儿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方法,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为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幼师进行专业的指导,促使其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幼师的职业转换。在职培训还有助于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先进的幼儿教育技能,促进其工作更加科学、完善地进行,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
3.2加强团队交流,做好反思工作
每个幼儿教师阅历、经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其教育手段。为此,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交流会等,让每位幼师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进而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此外,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在交流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从而改善幼儿教师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幼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有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幼儿教师在对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常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可能就会使得幼儿教师在解决的过程中,出现方法不当的问题,幼儿教师在课后进行反思,可以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反省,进而提高自身的教育管理能力,在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实现对幼儿的高水平教育。
4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艺术类院校的教育机制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笔者认为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工作着手。
1.音乐学习环境多元化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需要好的学习环境和帮助。幼儿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初始阶段,幼儿教师的素养会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应从源头抓起。首先,要深刻的认识到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自身素养的同时,还需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机会,带领学生深入到幼儿教育机构,真实的体验幼儿教育的全过程,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教学风范,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遵循身正为师的道德标准,在教学中发挥出人格魅力,同时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艺术展、欣赏音乐会等高雅艺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艺术审美为核心,突出教育的示范性,从而为我国幼儿教育培养更多出色优秀的幼儿教师。
2.音乐教育内容实用化
艺术教育是一种可以使人终身受益的教育,艺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创造能力,从而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目前,重音乐技能训练、轻音乐技能实训是艺术院校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在声乐、钢琴等音乐技能课程教学中,过于重视演奏基础系统化训练和演奏技巧的高度,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音乐技能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与现实中的幼儿教学实践相脱节。在学前教育中不可否认系统演奏技能培训的重要性,但是针对学前专业特点,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基础,应在学前专业教育中加大学生技能实训,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幼儿教育的需求,加强学生弹唱能力、视唱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学生的实际表演与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出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
3.音乐理论知识广泛化
艺术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艺术美学和音乐欣赏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音乐理论知识较为枯燥,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所以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不能单独孤立的讲解某个单一的理论知识,而要将所有知识系统的联系起来,任何一种音乐形式的发生都离不开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的相互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典型优秀的艺术作用,将作品中的情感表达、知性表述等元素融合起来,实现音乐理论知识的广泛化,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形成永久性认知。
4.音乐教育格局大众化
在艺术院校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会感叹现在的学生个性化太强,太难教,多数学生唯独情有独钟于流行音乐,对于教学内容学习兴趣不高。我们不能否认大家都喜欢流行音乐,比如流行歌曲《时间都去哪了》,歌词中述说了岁月流转中的种种故事,歌词句句戳中每个人的心扉,将父母恩表述的淋漓尽致,多少人听的热泪盈眶,这也体现出了艺术中的真善美。因此,在教学中类似这样的好作品应积极的利用,通过优秀的作品使学生学会有表达的弹唱、有感情的歌唱,对音乐进行深层次的解析,感受并领悟到音乐作品中的那种艺术美。由此不难看出,大众化发展路线是适合学前音乐专业教学格局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才能够积极的学习和参与,从而真正实现音乐教学目的。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