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36: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理论观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要:为探讨教育学的有效教学,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主要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出发,提出在教育学实践教学中运用情境、协作与会话、意义建构的策略,使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更知道为什么做,从而克服在教育学实践教学中低水平重复的机械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教育理论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论文关键词:教育学;实践教学策略;建构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教育在传承社会文化、经验,促进人类的发展进步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以这一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教育学,本应在实际场景中发挥更大的效用,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教育学作为导引人们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而作为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专业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则更是屡受责难和拷问。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现实场景,当下对教育学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日益增多。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强调实践教学。而在实践教学的实施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策略的问题,也就是怎样做才是有效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学的实践属性。目前比较多见的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实践改革,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单纯地强调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所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尽管学生通过训练后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一些方法的操作要领,但是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得到的很多反馈却是和愿景不一致的,这些方法并没有得到有效地使用。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方法、手段只是在一个低水平的层面上不断地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表里不一,很多学生只知其表,而不知其“理”。这些方法什么时候用,用在哪里,怎么用,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需要从道理人手,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把教学策略和教育学的内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在实际教学中,灵活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达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在这方面,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学的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能由表及“理”,提高在实践中运用教育学知识的能力,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策略。
二、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认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做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三、情境、协作与会话、意义建构在教育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情境,有效实施案例教学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情境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有效避免教育学课堂上抽象的概念、理论充斥的现象发生,有效创设情境,为学生展现教育的鲜活场景,使学生能从感性逐渐地上升到理性,案例教学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教育学的教学中,要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首先要做好案例的选择。一般认为,一个好的案例应包括三大要素:(1)案例必须是真实的;(2)案例总是基于仔细而认真的研究;(3)案例应该能够培养案例使用者形成观点多元化的能力。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作为教育学教学中的案例应该是:教育学案例就是对在真实的、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完整叙述。在叙述中阐明了具有针对性的教育问题及其解决,并隐含着问题解决的多元化方案。用理查特(Riehen.A.E)的话来说,“教育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综上所述,高师教育学的案例教学应该是教师在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撷取典型、真实、两难、可供争辩并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案例,指导学生进行透彻的观察和深入的剖析,以阐释、验证和运用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和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创设情境、分析讨论、理论升华、应用评价环节的设计,提升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协作与会话,开展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
在教育学的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进行有效协作与会话的重要方式。通常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应具备如下特点: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真理的标准既非教师,也非权威,而是理性;全体成员应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即应提倡不同思想、不同见解的充分交流,乐于进行自我批评,善于接受各种合理的新思想。
学习是一种个体现象,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必然发生在个体的内部并最终由个体来完成。但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在一定的社会场景中进行的社会对话过程,因而学习也具有社会性。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和建构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在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开展合作学习非常必要。在学习共同体中,不同认知特点、不同个性、不同状态的成员可以就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典型问题进行研讨,成员可以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进行思维碰撞,激发教育热情,触动教育灵感,塑造教育教学的正确理念,深刻领悟教育的实质。
3.意义建构,学思践结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在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对教育的本质、规律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联系的正确理解,并能用这种理解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也正是教育学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实践证明,在达成教育学“意义建构”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学思践相结合,是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学,指学生的学习过程。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建构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结合上面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对话,充分交流思想、观点,提升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应注意设计和提出典型、生动、具体的教育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并且要注意对学生的适时的正确引导。
其次是思,指对教学与学习的反思。这里既包括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也包括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反思的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在教育学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反省自己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能更理性、客观地理解教育理论知识,并能主动寻找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和撰写论文,既是工作的需要,职责的要求,又是教育科研能力高低的一种体现。它不仅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推广先进经验,也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和撰写教育论文不同于专业理论工作者和专业研究人员,存在着时间紧、精力少、资料不足,接触面不广的局限性。本文试从教师的特点出发,谈谈教育科研课题选择和教育论文写作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课题的选择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英国科学家J·D·内纳也说过: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这充分说明了选题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选好一个课题,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选题呢?下面谈谈课题的来源和选题的原则。
课题的来源
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和撰写论文,课题一般有以下三个来源。
1、从教育实践中选择课题
这是课题的主要来源,它包括四个方面。
(1)教育经验总结
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在某些方面积累较丰富的经验,掌握一定的规律,但这些经验常常是零碎的、粗浅的。我们可以从中选题,进行专题研究,使这些经验系统化、理论化,逐渐完善,形成某种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我们也可以用教育理论去分析、论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使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从而更具有科学性、典型性。
(2)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困难、问题,迫切需要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尽快解决。有的问题还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好了,不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帮助,而且对其他老师也有启发和指导作用,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科研课题。例如: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有效地转化提高后进生等等。
(3)教育实践中的热点和有争论的问题
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入,常常会出现了些教育热点问题。比如:“如何克服片面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教师下海”,“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冲击”等等。这些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特征,很值得进行研究。在教育实践工作中,教师还会对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产生不同的看法,进行争论。例如:“小学作文可不可以虚构?”“教师教案要不要检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培养”等等。
(4)一些教育现象引发的思考
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每天可耳闻目睹各种教育现象,有的尽管很普通,很微小,只要有心,常常会引发我们作一些较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找出一些有普遍意义,反映本质问题的课题来。比如,小学生喜欢告状,经常来找老师说×××同学怎么怎么,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但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小学生喜欢告状?如何对待学生告状?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评价别人?类似这样的现象很多,只要有心,都可以从中找到我们科研的课题。
2、从教育理论文献中发掘课题
我们经常要学习一些教育理论文献,阅读各种教育刊物,这些文章都是他人研究的成果。我们在学习阅读时,不仅要了解学习掌握别人的教育思想,观点和方法,还要结合实际进行思考,从中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来。比如:别人已经研究了结果的课题,我们可以再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观点;对己有定论的观点、方法,可以重新实验论证;可以运用文献的理论观点来解释,论证自己的教育经验或剖析各种教育现象;还可以把文献中的一些观点方法迁移到另一方面,从而确定新的课题。
3、积极参加各个教育部门和教育刊物组织的论文评选活动
为了推动教育科研,许多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刊物经常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论文评选活动,提出一些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这些活动紧密结合当前教育实践,结合教师特点,选题范围比较集中单一,针对性强,很适宜教师进行研究和撰写论文。
二、选题的原则
1、需要性。教师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因此,要选择那些紧密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对自己工作改善和业务提高有明显帮助,能帮助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课题。
2、实用性。选择的课题要有实际价值,对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可操作性强,容易仿效推广。那种比较空玄的纯理论性的阐述推导论证,不适宜教师去搞。
3、可能性。选择的课题必须是自己具备了进行相应研究条件的。具有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熟悉有关这一课题的情况,有较丰富的感情认识和实践体会;已经或可以获得所需要的材料、数据等等。
4、专题性。教师进行科研的课题涉及的范围不应太大,最好集中某一专题研究,容易钻深钻透。范围较大的课题,对教师来讲,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占有众多的材料,也没有科研经费等等,不容易早出成果,甚至会中途而废。
5、典型性。所选的课题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普遍性。研究的成果对多数教师来说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启发作用、推广价值。
三、教育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理论性。要用理论统率材料,不是就事论事泛泛而谈,不是堆砌材料,谈谈体会,而是注意用理论去分析教育现象、教育过程,把感性认识、经验体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揭示教育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概括出一些带有规律性典型性指导性的观点和方法来。
2、科学性。材料真实、数据确凿,观点正确,说理透彻,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特征,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3、新颖性。角度新、观点新、材料新、见解新,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充分运用新思想、新的成果、新的方法,揭示新的内涵。
4、逻辑性。论据充分,推理严密,因果相承,前后联系,环环紧扣,浑然一体。
5、辩证性。实事求是,辩证分析,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防止观点偏颇和绝对化,或是全盘否定或是全盘肯定,或是贬损别人以证明自己的正确。
关键词:终身教育思想;教师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这一重要且对现在社会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的一种教育思潮。这一伟大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法国著名成人教育专家保尔・郎格朗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认为“将人的一生机械的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不合理的,学校教育只是受教育的一个最初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应该贯穿个体一生,成为生活的必需。终身教育应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有机结合。”终身教育的概念,重要一点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所以要使教育和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①
一、终身教育整体性观点引领教师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整体观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人格的全部和有机的发展,谋求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综合统一。②
(一)促进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与实践教学技能、素质的统一、协调、有机的发展。我国目前大规模运行的教师继续教育基于对以前教师素质能力、学历水平、教学技能不达标而展开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来临,教师为适应这种社会变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再一次的职后培训。在培训中一方面根据教师基本理论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的开展理论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的教学,以促进教师对理论的深入理解、掌握并运用到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以前由于理论不足而不能深刻理解的原理、原则;另一方面,在理论教学同时更迎接和相关理论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针对受训教师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能力的不足有针对性在继续教育中开展情景式的案例教学模式,以提高受训教师处理实践教学的素质、技能。在此,笔者强调指出,在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教授应辨证的对待,既不能过分的以理论为主导也不能过多的以教学实践为主进行培训,应根据终身教育整合性观点使理论与实践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以理论的讲授而因势利导过渡到实践技能的培训,以具体情景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升华到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高度。
(二)使师范教育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统一起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谋求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综合统一,对于我国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具有重大启示。当前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主体一般为各大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培训学校等。但在教师职后培训中实施机构一般不重视对参训教师的学习能力、知识背景结构等进行广泛的调研,只是一味的强调知识中心论,把学员以前在职前培养过程中已学的知识进行重复,教学内容陈旧,方式单一,有照搬全日制师范院校教育模式的趋势。这样不仅使学员学不了需要的东西,同时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重复建设。笔者认为,以终身教育观点整合教育资源应做到职前师范生培养与职后教师继续教育统一规划起来,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师范院校与培训机构的教育内容档案,明确职前、职后教育机构的职能,对两类教育机构进行不定期的质量评估,最大限度的防止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终身教育创造性、合作性观点引领教师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创造性、合作性观点强调其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每个人的创造性――同他人合作,相互进行教育。③在目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中,这一观点的运用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对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最好诠释。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点,(1)创造性观点在于引导受训教师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在学科领域内外借鉴多种观点以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显然这一点的运用显得十分必要,教师在进行继续教育之前因个体有着不同的学习、工作经验,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有着对看待问题、内化外部知识的不同模式,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培训者和继续教育机构应充分注重学员这种特殊性,应把知识、技能的教授基于学员已有知识结构上。教师可通过在广泛征求学员需求、爱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方式的更改,还学员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应注意避免使用全日制普通院校传统的理论知识的大量灌输以及把学员看作“知识理论接受器”的做法。(2)合作性观点在于引领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的合作而不是竞争。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帮助、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再是知识、能力的权威,学生同时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形成与教师的合作、互相促进、互相成长的模式。在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这种合作性观点的运用更显优势,在此过程中因受训教师来自教学的不同岗位,所教不同学科,已有的知识、经验各异,通过合作性教学(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培训者之间)能加深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更深层的认识,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合作性教学过程中培训者应摈弃自己的知识、能力权威地位,真正做到是受训教师的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提高教学效率、效果。
三、终身教育系统性观点引领教师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系统性观点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时间和情况的不同,是由社会整体提供教育机会。④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从外部来说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需通过几方面的合力才能把继续教育搞好;从内部来说包括学员任职学校、继续教育机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通力合作,只有这样继续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我们从终身教育系统性观点来看,在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受训教师任职学校与继续教育机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有效的合作、交流。在教育行政部门政策的指引下,继续教育机构可以适当增加进修教师的数量,将终身教育正式列为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部分。由于学员来自教育教学第一线,具有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一直在继续教育机构工作的教师具有重要价值,培训者可以通过学员反馈来验证教学内容、方法是否过时,是否脱离实际需求。
四、终身教育把教育视为成长的手段引领教师继续教育
传统教育功能是把教育视为传授文化遗产、传播知识、技能的手段。对此,终身教育认为自我不断的发展过程就是教育,将教育视为成长的手段。⑤继续教育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职后培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实践教学能力以及思想、职业道德等各素质的全面发展,把一个新手型教师逐渐转变为专家型、甚至研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对象是具有不同知识基础、知识结构、思维、观念的学生,所面临的教学环境也是复杂多变的,在此过程中我们最强调的一点就是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对成功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包括对失败教学实践的反思,通过反思教师能找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有效处理和运用各种教学技能,达到教学质量的优化。从终身教育关于把教育视为成长的观点引领教师继续教育这点来讲,继续教育机构在培训教师过程中应有的放失的针对某一教学情景或案例对学员进行时间反思训练,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使教师与学员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在教学和管理中不仅使教师对自己和学员进行反思,也应使学员与学员之间就某一问题进行相互反思,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员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周继良.也论教育学研究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现代教育管理,2011,(11).
[2]吴晓鸣.体育科研中唯物辩证法的主要方法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1).
[3]任洪荡.论哲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4).
[4]蒋磊.建构・反思・公共性――陶东风近年学术思想的三个关键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一、目的:为什么要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
(一)当前教育技术生态观研究概况——“有其事,无其名”
南国农先生曾说:“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先有其事,后有其名,再有其学”[3]。这话一点都不假。在国内,笔者以中国知网为资源库,以教育技术、生态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188篇文献,这些文献有不乏博士硕士论文,也有期刊杂志论文,其中教育技术领域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远程教育杂志》《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以及《中国远程教育》和《外语电化教学》等主流期刊都有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关注,这表明研究人员已经用教育技术生态观来进行研究,正好印证了南先生所说的“先有其事”这一说法。但是,目前由于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因而没有个人能将其完整地阐述,故当前仍没有到“后有其名,再有其学”这一层面。以往的研究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捅破了教育技术学生态视野的窗户纸,也只是“后有其名”的一部分,还需要广泛地去研究。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而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4]。生态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是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5]。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解释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即“教育生态学”。将网络和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则始于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份《浮现中的数字经济》的研究报告[6]。鉴于此,国内有学者提出了“互联网生态(InternetEcology)[7]”的概念作为研究互联网生态的指导。通过搜集并整理近几年教育技术学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这些文章或多或少都以生态观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发展、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却没有从全局理论的高度提出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也没有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例如,在《教育技术学的生态观研究》里面,作者仅以生态观的观点来解释了计算机在学校教育应用的问题[8],而没有将生态观纳入教育技术学大范围,即把教育技术学的各个要素考虑进去。在《信息化教育软件资源的生态资源观及其成熟度模型》《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当中更多的是讨论关于学习资源的生态观的问题,提出了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的模型;《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索》中作者重点论述了“生态哲学”的整体观以及强调普遍联系性为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思维[9],其重点是运用哲学方法论解决教育技术学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样没有深入探讨教育技术生态观的意义。然而,令人感到高兴的是,目前已有文章或多或少都对教育技术生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究,例如杜娟[10]等通过生态视野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进行构建,余胜泉[11]等通过生态观的视野论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问题,梁丽娟[12]通过生态观视野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语言测试深度融合的问题等,这些案例无不表明,教育技术生态观“后有其名”也在进一步完善之中。
(二)学科交叉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教育技术生态观可以认为是一种学科的交叉,而学科交叉,往往会大范围引发学科研究范围的变革,促进该学科强有力的发展。例如,16世纪瑞士医生把化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相结合,开创了医疗化学(现在称医药化学)领域;17世纪笛卡尔将代数学和几何学结合开创了解析几何;18世纪里希特将数学与化学相结合,开创了化学计量学之先河;19世纪化学家们把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相继产生了化学热力学、电化学等学科。进入20世纪,特别是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影响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一时期相继产生了如信息哲学、文艺美学、进化金融学、行政环境学、应用伦理学、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型化学)、绿色会计学、网络语言学、生物信息学等数种学科。社会科学、思维科学领域的大多数学科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北京诺贝尔奖论坛上,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教授在《信息技术背后的科学》一文中指出:“常常当不同学科、不同理论相互交叉相互结合的时候,同时一种新技术达到可用达到成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理论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创新……一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需要学科的交叉结合”[13]。生态化思考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考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丰富和完善。
二、定位: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一)为什么是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的交叉
1.教育技术学与某一种自然科学有关系——系统论观点的支持联系和发展是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事物是联系的,因而其才可以构成系统。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14]。若以此论之,教育技术学和生态学自然都属于同一系统范围内,它们都是学科领域范畴。依据联系的观点,教育技术学必然与自然科学的某些学科有共性或者联系(至于是不是生态学还待定)。但事实表明,教育技术学处于教育学二级学科的位置且教育学已经有以生态学观点来进行研究的范式,这种上位与下位的关系,是一种派生类属关系,对于教育技术生态学的研究不言而喻,系统理论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理论基础。当然,系统理论的观点仅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的空间与可能,教育技术学经过多元化的发展,不得不让研究人员对各门学科产生带来的冲击进行深入的思考,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联系与否的论证,还需要教育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支持。2.教育技术学与生态学有关系——教育生态学观点的牵桥引线“生态学”一词在教育研究中正式使用可能始于美国教育学者沃勒。1932年,他在著名的《教学社会学》一书中曾提出“课堂生态学”(EcologyofClassroom)[15]。我国的教育生态学最早在台湾地区展开,20世纪70年代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尝试进行教育生态学的研究;1975年,维新书局出版了方炳林《生态环境与教育》一书,被认为是我国研究教育生态学最早的著作;1988年,陈敏豪在《人类生态学——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文化》一书中专门写了“教育与人类生态”一章,试图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来思索、探讨现代教育问题,开辟了教育生态学系统研究之先河[16]。当前,教育生态学已在我国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而纵观人类科学,无外乎有三种:一是自然科学,二是社会科学,三是思维科学。教育技术学中的自主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协作学习等研究可以概括地说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教育技术是在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支撑下的研究。而系统论的观点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大的系统当中,教育技术同样处于该系统之中,并且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中孕育而出的新学科,既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知识构成了人类全部领域的知识,那么以此而论之,教育技术也就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某门学科有着重叠或相似的地方,即可以用某种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或阐述教育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进一步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生态学的观点在教育中的研究促成了教育生态学的发展,既然有教育生态学,而教育技术学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那么是不是具有教育技术生态学的观点——教育技术生态观?因此,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否存在当然是可以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图2所示。图1和图2分别代表以下假设。假设1:人类的知识分为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一定被包括在三种知识领域范围内(黑色多边形代表教育技术学(左)和教育生态学(右)),教育技术学一定与自然科学领域内某门学科有一定的联系。假设2:教育学与生态学形成了交叉性学科——教育生态学,教育学可以与生态学相结合,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分支学科,教育学内部各个学科与生态学的某些学科有联系和关系。
(二)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
1.“学科”+“学科”=“二级学科”虽然研究人员并没有对学科的结合产生这样一种思考:两个学科交叉所产生的新的学科必然属于其中某一学科或属于这两个学科,即成为他们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不可能与其处于同一级,成为同一级的学科。但是事实表明,上述思考是正确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政策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技术学都属于二级学科,都是教育学与某学科结合形成的二级(或次一级的)学科。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热力学、电磁学等学科也都属于交叉学科,也属于二级学科。因此,可以认为:学科与学科的结合,会产生属于某一学科的二级学科(或次一级的学科)。2.为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而不是教育技术生态学?由于生态学(代码0713)属于一级学科,且在教育学当中已经有教育生态学也属于二级学科,而教育技术学自身处于二级学科的位置,其与生态学所结合的学科必然不是二级学科,甚至不能成为一种学科来看待,只能认为是一种方式方法来看待,且某一门学问若能成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研究范围以及概念系统等内容,教育技术生态观的研究显然不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其目前不能成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因此,笔者只将其称为教育技术生态观或者教育技术生态化视野的思考方式。
(三)什么是教育技术生态观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民族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中心问题是探讨特定人群(以民族为单位)社会与自然环境统一体系的结构与功能、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的动态规律性。形成中的教育生态学内部的概念比较广泛,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教育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与整体的生态学环境(社会的、精神的、自然的)之间的相互关系[17],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规律[18],以及教育生态学研究的重心趋向于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的生态环境与教育效能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教育的个体生态与群体生态的关系[19]等认识,虽然教育生态学内部认识不一,但是基本认识与取向还是比较相同的,即教育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那么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就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解释教育技术现象,解决教育技术问题的观点,把生态化因素渗透到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各个环节当中。换句话说,教育技术生态观,即运用生态学观点来解决教育技术问题,借鉴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解决教育技术的诸多问题。
三、意义:教育技术生态观能解决什么问题
(一)教育技术的生态化思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技术学学科理论的发展,既丰富和完善了教育技术在自然学科领域中的理论,又为教育技术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情形下,科学实证主义屡屡冲击思辨哲学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其学科地位一直不稳,甚至被认为是不科学的学科[20]。教育技术生态观是在自然科学领域对教育技术学认识的补充。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构成了人类的全部科学,依据系统论的观点,教育技术也一定处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所构成的领域里面。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得到巨大的发展充分证明,教育技术也应该深入吸取其他学科优势来发展自己已是既定的事实。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文化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在《礼论》中说“两者相持而长”[21],本意为荀子对“礼”的看法,但结合实际表明,不同学科相结合对学科自身也有一定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李克东教授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指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研究自然、社会以及思维领域内的普遍规律,因而它也适用于分析教育技术应用过程和教育信息传播对象,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基本原理解释、说明某些现象,表述某些规律,使我们对某些现象的本质加以认识[22]。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已经有所萌芽,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在教育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有所涉足,因此提出教育技术生态观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学科研究开展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从新的视角认识了教育技术,同时又为教育技术作为交叉性学科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发展历史角度看,引入教育技术的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新的视角,为解决某些教育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视角,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MOOCs对高等教育课堂、教育生态的影响等,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提供了一种开放性的观点。如上所述,我们不妨简称之为教育技术的“自然科学观”,教育技术生态观仅为教育技术学在生态学上的延伸。与此同时,笔者也不禁产生这种思考——教育技术学可以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自我:其一,教育技术生态观在切实用到解决教育技术问题时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其二,生态学的观点既然可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某些问题,那么是否存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来解决教育技术学的问题?如果存在,又会是什么?基于上述认识,可以这么说,即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
(三)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了教育技术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
教育技术生态观赋予人们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动态性认识,学习活动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而生态系统具有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可以用于解释设计动态的学习资源,要求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动态的、高利用率的学习资源而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孤立的、静止的、低重复率的资源。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习过程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包括可持续和发展两部分。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以及对他对教材编排的思想充分证明了他把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当做动态性和可持续的特点来看待的。“每一次学习过程应该看似与原来一样,却在形式上已经螺旋上升”“看似与原来一样”,即为可持续性;“螺旋上升”,即为发展(动态性的体现)。
(四)教育技术的生态观,为教育教学以及学习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教育技术的生态观应用于教育教学以及学习,产生了以教育技术生态观为基本模式的思考方式,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全面地思考、联系地思考和公开地思考[23],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组织形式,同时也为学习者思考方式给予了一定的启迪。例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思维发展等;在当前网络资源泛滥的互联网时代,借用生态平衡的观点是否可以解决当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等。再如,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在学习资源设计和开发等领域应该遵循自然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原理等,生态观的引入,还为教育技术学中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生态位的观点认为,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24]。利用该观点,我们对技术进行“物种”化考量,即在教育系统中,不同技术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这样可以避免资源的盲目配置、浪费、短缺和地利用率等问题。生态学的诸多观点都能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视角或观点,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来解决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
(五)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本身的影响
如上所述,教育技术生态观的引入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提供了开放性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技术生态观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就教育技术生态观本身而言,教育技术生态观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围绕教育技术生态观又可以提出教学生态观、教学设计生态观、学习资源生态观以及课程生态观等诸多观点。以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技术学,这种方式可能会渗透到教育技术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行为和范式中去。教育技术从创立起初,技术的不断改变及其潜在范式的重大转移就成为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特点[25]。生态学观点的进入对于教育技术来说也无异于新型技术入驻教育技术一样。
(六)借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26],又因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这一层层递进的关系证明,教育技术学的可持续发展会影响教育的改革进而通过教育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技术复归生态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可以看作是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为同一系统中,使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达到了一种自然、社会化的系统。生态系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某些原理,可以借鉴过来以解释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教育技术生态观的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一)心理学
顾名思义,心理学就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方面的学者,不同的学派都建立在人性观的基础上,对人的行为和内心都有着相同或者相悖的见解。所以,一般而言,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基础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这一关键词的不同理解,它的首要因素就是人性假设以及人性思想。研究心理学要知道心理学的起点与终点是归一的,起点是人,而又归结于人。从人出发的目的就死要知道这个个体对事物的大致看法,这是研究工作的领导方针。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利用科学的观点以及方法阐述人到底是什么,从而可以充分的理解人的实质,这也就是人的本性。
(二)人性相关的争论
我国一些有名的思想家对人的本性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多种人性相关的理论。其中有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1)本性不区分善良与否;(2)本性可以让它善良,有时也可以让它不善良;(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本性,有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的人的是不善良的;(4)人的本性是有善的根源的,可以发展成善良的本性;(5)人的本性天生就是不善良的;(6)人的本性是善良与邪恶的结合体。
(三)人性论假设理论的相关教育观点
显然,各种人性理论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有的学派都认同环境和教育在人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天生的本性实际上就是人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国内外以及历史观点的分析来看,不同教育和环境背景的学者对人性观这个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对于自己施教的教育方法以及施教原则也各有千秋。教育理论的依据就是人性论,依靠教育来发展人性是行善论的观点,而依据教育来改变人性是性恶论的观点,还有第三种观点就是通过教育来塑造人性,这是性无善论的主张。但是无论哪种观点都是针对教育的方法和研究内容提出相应的不同要求。
二、诉求与追问:心理教育的人性意蕴
心理学教育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而言是通过对人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通过对人性的提升而逐渐发展的。心理学教育的本质是最基本的人性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最具有人性化特征的一门艺术,真正的全面体现并构建人性的一种特殊教育。粗略地判定人性的善与恶在心理学教育中已经没有理论意义以及实践价值。所以我们需要成功的转换人性研究的新视角,其中一个比较具有启发性的说法就是人性的积极与消极定向之说。这种说法同性善论和性恶论之说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说法只看重人性里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倘若教育者看待接受教育者的人性定向不同,就非常有可能采用不一样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对于向同一个受教育者施教,对人性持有消极定向的教育者总是习惯于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罪恶方面,而相反,对人性持有积极定向的教育者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对现实的美好倾向。如果是通过马克思注意的认识论来考虑这个问题,那么所达成的一致观点就是:人性这一问题不是给定的,而是发展的、生成的;不是同一的或均质的,而是多样的异质的;不是封闭的或僵化的,而是开放的和变化的。因此当教育者施教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正确的辩证的态度,在全面的理解思考人性的基础之上予以培育和提升。
三、反思与呼唤:心理教育的人性化走向
到目前为止,人们大多所接受的教育目的并不是尽最大可能的开发和完善人性,在这一教育理论下,完全的扼杀了人的主体性存在价值。这种物质化极其严重的教育让教育从业者考虑的只有工资、奖金、职称荣誉、分值等。这种非人性化的教育必然让人们的人性有所缺失,从而相继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网络或者电视新闻、报纸等地方随处可见。现在的人们更加过分的看重物质而请示了精神生活,物质与精神生活很难平衡,每个人都可以意识到,但很难居淤泥而不染,这也是一种现代人的通病。所以我们应该主张以人性发展为目的、以人性的成长为教育目标,培育身心健全的人,最终建立健全的经济与社会。
四、重塑现代人性
关键词:立美;音乐立美教育;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2.03.018
作者简介:杨和平(1961~),男,教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金华 321004);汪薏群(1983~),女,教育学硕士,中国计量学院讲师(杭州 310018)。
收稿日期:2012-02-14
一直以来,受西方美学和美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美育的认识,广泛都停留在审美教育上。这种只强调审美经验,只从接受、消费的视角来看待美育问题的观点是不完备的,在这种美育观点指导下的音乐教育也必然有缺陷。当代美育理论研究成果表明,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也是立美教育。音乐立美教育则是立美教育下的一个子系统,是音乐教育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研究音乐立美教育,有助于我们了解“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这一命题的确切内涵,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音乐课程改革总体的趋势外延,进而从较深的层面拓展我国音乐教育理论的研究视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奠基作用。本文从立美、立美教育、中外音乐审美教育观反思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音乐立美教育的立论基础。
一、立美概念的补足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