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9-01 16:36: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院科室物品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效率 医院感染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7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器械、物品回收、清点、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发放等工作,每日有大量的数据需记录存档,工作量较大。我科自2008年5月起配备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开始使用,该系统的应用对灭菌、消毒物品管理、物质管理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将信息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在去污区、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敷料仓库、一次性物品仓库、化学消毒药品仓库及办公室等各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实行了科室内联网。各区域工作人员可通过自己的工号和密码进入该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该系统有物品管理、物品查询、物品统计等模块,其主要功能是完成消毒供应中心二级库向设备科一级库请领和向各临床单元三级库物品的出库操作,实现物品的内耗及报废录入、物质盘点管理、物质库存管理以及物质的整个流动过程监控,同时实现物资流通过程的综合情况查询和统计以及实现消毒灭菌物品管理,如各种灭菌物品的换领,消毒费用的收取等。
使用方法:①各种物品代码和收费单价的设置及修改:在数据维护模块中,要设定各科室代码、各种换领物品及各种物资代码,并对所有需产生费用的物品设定好收费单价。此项功能只限于护士长或仓库管理员等少数人使用,可根据具体情况修改代码及收费单价。②消毒和灭菌物品的管理:由各临床科室根据需换领的物品填写换领单,交由我消毒供应中心,由去污区人员对照换领单清点各科回收来的物品,如不相符时,应电话与有关科室沟通,复核后交由录入人员。录入人员进入物品管理模块下的消毒管理选择物品回收,对物品进行录入。录入内容有单号、日期、换领人员、复核人员工号、换领物品代码及数量等,录毕交由另一人核对。对无菌物品存放区在物品管理模块下的消毒管理选择物品消毒,提取回收单,同时系统自动完成物品的收费。工作人员根据发放单取物打包,交由下送人员送达各临床科室。各临床科室核对其换领物品并在发放单上签名,一份留科室,一份收回消毒供应中心留底存档。各科室自备包消毒费用的收取,在包装区由工作人员在物品管理模块下的消毒管理窗口直接录入科室代码、自备包代码及数量即可,系统会自动完成费用收取。③入库管理:录入向一级库领取的物资代码和数量以及物品型号、进货信息、价钱自动生成累计。④出库管理:根据临床科室物品申请单进行录入,工作人员照单发货,同时系统自动完成费用收取。对没有库存的物资限制了出库,系统会自动提醒,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提高了效率。⑤物品盘点:在物品管理模块下,点击盘点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各物品库存数量,有利于仓库管理员根据盘点单制定物品领入计划,减少了库存过多、过期浪费或库存量少而影响临床科室供给的情况发生。⑥查询和统计模块的使用:进入该模块可按科室、按物品、按不同时间段来消毒灭菌、库存、出入库查询及统计。包装人员根据发放统计单进行包装,并核对实物与统计数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则说明去污区清点或录入有误,应予及时修改,以便及时向临床科室补发或退回物品,确保包装数量准确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各物品基数的相对稳定性,利于物品的临床供给。
应用效果
数据统计准确和查询方便:与以前手工操作相比,大大节约了时间,数据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可随时根据需要,查询统计、各科室及各类物品的信息,为物品的进购储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从而避免了物品积压和过期现象的发生[1]。同时还可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满足了经济管理部门核算的要求,把会计和仓库管理员从繁琐的账务处理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通过物品换领的网络化传输,一改过去污染的物品换领单在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的传递,使污染范围缩小,确保了无菌物品的安全,避免了污染的换领单与无菌物品的接触以及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的交叉感染,同时也省去了反复、多次传递换领单的时间,减轻了工作强度。由于信息实时传输,可使无菌物品存放区及时提取发放信息和发放物品,保证了物品的及时供应。
信息储存准确且成本低:传统的管理方式通过纸张储存各类数据,不仅成本高,且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与破坏。而采用信息化管理,则可以通过低成本保留大量的数据,使这些数据方便查询和统计。
减少了科室工作量:物品换领单不需临床护士录入,改由供应中心录入,因此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避免了污染的换领单被传到临床科室而受污染,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讨 论
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管理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消毒供应中心的科学化管理,并将消毒供应中心的物流与高科技信息流相结合,为此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2],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使物品的消毒与灭菌效果得到了保证,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几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直接控制质量,将数据质量控制贯穿于物品回收、清点、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发放等全过程,实现对无菌物品的监控及成本核算,准确地表达工作效率,确保了临床科室所需物品的优质、高效以及低耗的供应[3],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 周智萍,杨丽霞,刘萍,等.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消毒供应室核算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2):955-956.
1建立健全急救管理制度及组织
1.1加强急救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成立有分管院长为组长,医教科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各科主任、护士长为组员的急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急救制度及各项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考核、整改。
1.2进一步完善急救管理制度并落实修订口腔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口腔门诊常见意外疾病的急救流程,包括过敏性休克、晕厥、循环呼吸停止、缺血性心脏病、窒息、高血压急症6个意外疾病;制定急救物品管理制度及急救质量评分标准;制定急救模拟演练方案及评分标准。
1.3急救管理纳入科室考核及岗位培训一是急救质量管理小组每月按急救质量评分标准对各项急救内容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与科室考核奖挂钩;二是把急救理论培训放入新职工岗前培训,急救技能操作放入轮转培训中,要求新职工必须在每科室学习一项急救操作技能并由护士长考核通过。轮转结束后护理部及医教科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并抽考一项急救操作技能,理论及操作合格后方可定科。
2加强急救物品管理
2.1制定急救物品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药品固定基数、每月检查、距有效期3个月及时更换、药物使用后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做到四定、每班清点检查、不外借。
2.2落实急救物品管理门诊每楼层配备抢救车,建立急救药物品清单,根据临床实际抢救状况调整、补充和完善现有的药品储备品种及基数,合理配套设施。药物品全院统一,按编号顺序摆放,严格做到四定:定品种、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并纳入科室5S管理。由护士长为总责任人,公共班人员为包干人,每月1日对抢救车内物品数量、质量、有效期及功能状态进行双人清点检查,无误后封条封存。公共班每天查看封存情况并登记。遇封条启封后即时补充,双人清点后封存登记,急救仪器按要求定期监测,保证急救药物品处于一级备用状态。
2.3规范急救药品管理在科室每月自查的基础上,护理部每季度联合药剂科人员对各科室急救药品种类、数量、有效期、质量、高危药品存放是否符合要求等情况逐一检查,以确保急救药品万无一失。
3加强急救知识培训与考核
3.1摸底为了解医务人员培训前急救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及应急处置情况,医教科牵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急救基本理论知识考试;护理部牵头确定四项急救基本技能操作(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吸氧、心电监护),每项操作各抽考10名医务人员;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随机抽出6名医护人员进行药物过敏的急救模拟演练。
3.2培训理论培训:一是选派4名医护人员参加省级继教培训项目:2010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指南。二是邀请本市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急救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内容为急救基本理论知识及口腔门诊常见意外疾病的预防及处理,符合口腔门诊工作特点,针对性及实用性强。操作培训:一是医院新增设一个示教室,并购置一套高级成人护理CPR模型人及相应物资。二是邀请本市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长进行4项基本技能操作培训(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吸氧、心电监护)。培训形式为先由急诊科护士长边示范边讲解,之后本院4名护士长现场操作,由急诊科护士长进行指导及点评,确保正确掌握操作方法。三是护理部修订各项操作评分标准,4名护士长由护理部考核合格后,根据操作标准再对科内人员进行示范讲解后手把手教学,学员反复操作练习,以“人人都会”作为教学目标。急救模拟演练: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确定模拟案例:过敏性休克、高血压急症。医务人员按照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每科室组织一个演练组,设主考官1人、医生2名、护士3名、家属1名,要求流程正确流畅、判断准确、用药合理、医嘱执行及操作真实准确、医护配合默契、人文关怀到位、符合院感要求,由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指导并反馈。在此基础上邀请本市质控组的医疗、护理、院感3位专家来院对各科演练进行指导点评,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现场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各组对每个模拟案例通过反复整改,直到能正确、有序、快速的应对所有的病情变化场景为止。
3.3考核医教科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基本理论考试一次,护理部对每项急救技能抽考10人次,急救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4个科室各抽查一项模拟病例进行急救模拟演练。通过考核以加深培训知识,并了解培训后医务人员急救知识的握情况及应急处置能力。
3.4巩固研究证实,培训后学员的急救技能有效保持力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因此以竞赛为载体巩固急救知识。护理部牵头开展一次心肺复苏竞赛,医教科牵头开展一次急救理论知识竞赛及药物过敏的模拟演练竞赛。以竞赛形式激发医务人员学习热情,巩固医务人员的急救理论操作知识,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综合能力。
4效果评价
方法:调整急救药品品规,规范急救物品种类,实行分层管理,统一标识,完善急救物品管理制度及护士培训,加强质量控制。
结果: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
结论:抢救车标准化管理的应用,确保了抢救车内物品的安全使用,保证了护理安全,有效避免护患纠纷发生。
关键词:抢救车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49-01
抢救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极其紧迫的特殊类型的急救,具有任务急、责任重、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抢救的目的在于挽救病人的生命,避免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减轻痛苦,降低伤残率[1]。为了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各科室均配置了抢救车,各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均要求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我院于2010年组织对全院急救车进行标准化管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急救物品配备
1.1规范急救药品品规。经医院药物治疗与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将全院基本药品配置目录调整为23种,包括利多卡因、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间羟胺、尼可刹米、洛贝林、西地兰、速尿、氨茶碱、地塞米松、异丙嗪、10%葡萄糖酸钙、氨甲环酸、碳酸氢钠、50%葡萄糖、甘露醇、5%葡萄糖、0.9%氯化钠、参麦、参附。各类药品均按药品原包装数量配置、保存。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配置专科用药。
1.2规范急救物品种类。按照要求配置了急救用无菌物品以及其他急救用物[2]。将原规格陈旧、不适应急救需求的抢救车更换为ABS急救车,使复苏板、便携式氧气装置全院统一,急救物品能分层放置,并配置速干手消毒剂、锐器盒等职业防护用品。急救包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制作,并予以塑封包装。
2急救物品管理
2.1实施抢救物品分层管理。抢救车分五层,第一层放置输液、采血用物及液体;第二层放置各类急救包及氧气管、吸痰管等;第三层放置注射器及急救药品,按药物类别顺序竖排放置;第四层放置血压计、听诊器、电筒等诊疗用品;第五层放置呼吸器囊、中心氧气表、吸引器等急救器械;随车备记录单、笔、垃圾桶等辅助用品。各层抽屉用隔板分隔,使物品分类放置。
2.2制作统一标识。以A4纸制作了急救药品、物品目录塑封后随车配置;制作了统一贴膜标识粘贴于急救药品原包装外眉栏,内容为序号、药名、剂量;抢救车各层抽屉外序号、放置物品制作贴膜标识粘贴。
2.3建立补充抢救车管理制度,制定急救药品补充登记本。实行抢救车班班交接及每周检查。日交接核对基数,周查对逐项检查质量,护士长每周抽查[3]。抢救车每次使用补充后在急救药品补充登记本上登记、签字。近效期药品及时与药房调换,避免浪费。
2.4修订抢救车质量检查标准。内容包括急救物品按规定分层放置,整洁、有序;按抢救药品登记本顺序放置各种急救药品,药品数量、剂量、规格统一,保存无混装,标签清楚,无过期药品;急救物品齐备,运行良好,无菌物品均在有效期内;急救器材及药品严格交接班,记录完整;抢救车管理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等。
2.5加强护士培训。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内容涵盖急救相关知识与技能;每月护理质量检查将护士对急救药品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纳入科室质控范围。
3应用体会
全院实行抢救车标准化管理后,抢救车内药品、物品标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护士记忆、查对,在抢救病人时能迅速、准确的取用物品。使护理人员打破了科室的局限,在转科或紧急调配时,对各科的抢救车管理不会陌生,不会在抢救患者时影响抢救车内物品的取用[3],有效提高了抢救车管理质量。在院内外多次检查中,合格率均为100%,未发生因急救物品不到位而导致的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参考文献
[1]李宏.急救物品的配备和管理.长江大学学报[J],2011.8(11):219
【关键词】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管理
1一般手术器械的管理
1.1器械丢失的赔偿①手术器械包归手术室所有,器械丢失应由丢失者自己赔偿,丢失的器械从备用器械框内取出补充[1]。②每台手术在器械包打开后开始计时,30min内实际器械数目与每包器械总数不符由供应室护士负责器械赔偿,30min后器械数目不符时,由手术室该台手术护士负责赔偿。③供应室护士在接收到手术室器械时即开始计时,30min内数目不符时,由该台手术护士负责赔偿,30min后器械数目不符时,由供应室护士负责赔偿。
1.2手术器械的报废①手术器械的报废工作由手术室人员负责。②每月底由手术室人员对更换出的器械进行检查、确认,可维修的器械通知相关人员维修;对无法维修的器械进行统一报废处理。③报废器械每月统计后交库管员统一送医院设备科处理并登记备查。
1.3手术器械的请领①由手术室供应部责任护士负责制定常规器械的请领计划。②每月根据备用器械柜内的器械多少及实际需要请领手术器械。③器械请领计划在每月20日前交手术室总护士长、科主任批示,同意请领后,由手术室库管员送医院设备科购买。④器械购入医院设备科后,设备科及时通知手术室领取。⑤器械领入手术室,统一入账与管理。⑥贵重器械的请领按有关规定执行。
1.4常用手术器械清洗、保养、打包流程①器械核对清点完毕,应分类清洗,污染器械需注明并经特殊处理后,方可按常规清洗。需灭菌的器械必须经过清洗、烤干、保养、分类打包后方可送灭菌。②器械在打包前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严格检查,保证每把器械性能良好,无锈、无血迹。③器械打包时应遵循器械分类、摆放固定、先重后轻、先常用后备用、分类排序、先小后大、先直后弯、先短后长、弯头朝左的原则。④常用器械用无齿卵圆钳穿连,备用器械用布巾钳穿连,器械卡上常用器械与备用器械以无齿辱再圆钳为界区分。⑤器械包装时,器械名称与数量应与核查本上的器械名称、数目、每包器械总数相一致。⑥需高压灭菌的器械包内必须放置压力蒸汽灭菌指示卡,需环氧乙烷灭菌的器械包内必须放置环氧乙烷灭菌指示卡;高压灭菌器械包外贴压力蒸汽灭菌指示胶带,环氧乙烷灭菌包外贴环氧乙烷灭菌指示胶带,并在胶带上注明器械包名称、所属科室、灭菌日期、过期日期。奋包者、打包者双方签名后方可送灭菌。⑦各类器械包必须用绿色包装带捆成“十”字包,并保证包装有效,金属器械每包重量应
1.5备用手术器械的管理与维护①备用手术器械由手术室供应部责任护士管理。②器械分类存放在供应室打包间库房内,每月进行一次保养。③手术器械按使用科室分柜放置,在器械领入、更换、报废、新组器械包时,应及时凋整、记录库存器械。
2外来器材出入手术室流程
2.1外来器材进入手术间的流程①外来器材指由科室手术医师自备的器材或因手术需要由公司提供使用的器材。②常规使用的外来器材必须经过主管医师或科室特殊器材保管员的核查、确认后方能使硐。③在手术前一天手术科室相关人员应将器材送中心供应窒进行登记、打包、灭菌处理,包装时应注名该器材的使用科室、使用时间、使用者姓名、手术名称等,以便手术室供应部责任护士及时发放。
2.2外来器材送出手术间的流程①送出手术间的外来器材包括手术使用后、灭菌后未使用的科室或公司自备器材。②术后由科室手术人员或公司人员自行填写器械交接卡一式两份,一份自行保存,另一份随器材经污梯送中心供应室进行处理。③更衣后由公司人员凭卡到供应室领取器材。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手卫生依从性 医务人员
随着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增加,手卫生受到关注和重视,品管圈为全面品质管理的一环,运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员参与,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我科于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开展了应用品管圈实施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活动,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于2015年5月开展品管圈活动,精心设定了圈名为:同心圈。共8名圈员,成员组成分别为:辅导员1名(护士长),圈长1名(护师),圈员6名(护师2名,护士4名)。采用矩阵表,从护士重视程度、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等4个维度评价法进行评价,( 5 分为最高 1分为最低)。
2. 1.2方法
1.2.1制定活动计划及目标:
制定内容包括: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评价、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内容的时间甘特图,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015年5月―2015年11月。将目标设定为科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有明显提高。
1.2.2现状调查:
参照《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标准,以准确的六步洗手法作为首位评估标准,由圈长负责登记查检表,记录上班护士接触患者前、接触周围物品后、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接触血液、体液后的洗手方法是否正确。在QCC活动前,实施、完成及改进是进行评估、对照,分析造成科室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低下的原因是:护理人员方面、手卫生的意识不强、未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等。 调查结果手卫生依从性显示为44 %。
1.2.3目标设定:目标值设定:提高24%;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X圈能力)接触患者前=103-(103x76)=25 ; 接触周围物品后=88-(88x76)=21 ;改进措施是根据现状调查得出的数据绘制成柏拉图,在柏拉图中根据80/20原则得到相关目标值。
1.2.4要因分析:依据现状,通过绘制鱼骨图:①护士因素:意识不到洗手的重要性。②培训因素:培训对象存在盲点。③管理者因素:手卫生培训不到位。④设施等其他因素。
1.2.5拟定对策并实施:
1.2.5.1 对策拟定 (1)提高护士手卫生意识;(2)落实手卫生设施的完善;(3)指导和监督护士正确、合理、规范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2.5.2 对策实施
活动期间由圈成员监督,定期统计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把握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和纠正。建立有效培训计划:①目标;②时间安排;③课程安排;④学习的具体内容;⑤效果评估。
1.加强手卫生的培训,定期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 2.科室成立院感质控小组,定期每月对手卫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3.将六步洗手法的图片粘贴在洗手处。4.配备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和一次性擦手纸,在床边和治疗车、护理盘配备速干手消毒。
2结果 效果确认表
2.1有形成果:科室对手卫生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护士执行手卫生指征明显由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率的44%上升为85%;护士洗手操作合格率由67%提高至92%,目标值设定由24%提高56%; 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从而设定2.2无形成果:①在QCC活动中,科室平均每月开圈会2―3次,出席率98%,充分发挥了每个圈员的潜能;②在活动中每一个的决策都是由集体决策;③对于患者而言: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健康。
2.3标准化{ 图}
一、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探讨手卫生的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二、通过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了解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定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重视手卫生知识培训宣教。
2.4结论: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可降低50%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责任荣誉感和QCC手法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提高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和杜绝了提高护士的手传播致病菌的情况,从而更大程度的提高护士规范手卫生行为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吁英 ,影响重症监护病房一户人员主动洗手因素的探讨 [J]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2,8:193-196
[2]邵卫东,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0):2953-2954
1一般情况
我科拥有床位110张,大小仓库5个,仓库物品丰富,内有床单、被套、枕套、棉絮、床罩、枕头、蚊帐、大衣、毛毯、窗帘、电视、暖瓶等及日常请领的物品,品种繁杂。
2实施方法
对管理仓库的总务护士进行培训、指导,要求总务护士做到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熟知物品定位、基数,账目清楚。对仓库现存物品进行核实,对存在问题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原因,对照“五常法”的要求,制定措施,进行整改。
2.1常组织(将物品分类,判断物品的使用频率)对仓库物品进行分类整理,物品按照使用频率定位放置,如床单、枕套、被套、打印纸、工作服等摆放在一楼仓库,而电器、字画等不常用的物品放在四楼仓库。清理不需要的物品,报废或转让。如对无法使用的电脑、电话机进行报废,将使用不上的布拖把头转让给疗养灶。所有物品均摆放整齐,并明确标识。
2.2常整顿(将物品定位放置,要求30 s内能取出或放回)物品离地放置,将常用的物品放到容易取到的地方,损坏的物品及时维修,常用的物品依使用频率定位、定量,明确标识,方便寻找(30 s内能准确找到所需物品)。
2.3常规范(完善制度,预防差错事故)严格执行仓库管理制度,每天对仓库物品检查、清点数量,做到账物相符。对无法使用的物品按照程序进行报废,对新请领物品及时登记,防止物品流失、账物不符等差错。
2.4常清洁(保持环境、物品清洁)科室仓库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每天定时对仓库内的货架、整理箱、地面等进行卫生清扫,开窗通风,使仓库保持干燥无霉味。每周对仓库进行彻底清洁。
2.5常自律(加强个人修养,履行工作职责)科室仓库由总务护士负责,总务护士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重视工作场所的安全,养成认真遵守规章制度的工作作风,将“五常法”工作理念自觉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3效果
实施“五常法”后,仓库物品的分类、定点放置更加规范,物品摆放井井有序,干净整洁,清点、补充物品迅速及时,出入库账目清楚,减少了消耗,降低了成本,营造了安全、整洁的工作环境,使仓库管理更加秩序化、规范化,提高了仓库物品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经济核算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132-01
随着我国医院管理规范化,药品管理也逐步迈上了系统化、制度化、信息化的管理轨道。其中,作为减少药品消耗、控制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经济核算方法在药品管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我国药品管理现况
(一)药品管理现况
目前,药品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已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在药品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投入了人力物力,加强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我国医院药品管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往医院中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药品保管混乱、用药不合理、药物品种杂、药品价格乱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除此之外,大部分医院还加强了、品、“有效期”药品的管理以及无失效期药品的管理等细节问题,使医院管理的深度和信度有了质的提高。
(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药品管理有向信息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条形码技术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更体现了药品管理的信息化方向。而近年兴起的经济核算方法则是医院药品管理集约化发展的特征。
二、经济核算在药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经济核算的形式
经济核算就是利用价值的形式,通过记帐、算帐的方法,对卫生保健服务的劳动消耗和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分析和对比,力求用尽可能小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经济核算的兴起和发展为医院实现保证一定服务水平前提下,控制药品消耗而降低成本的目标提供了较好的方法。现有的许多医院经济核算系统只是针对医院的整体产出以及医疗科室的效益问题进行经济、成本核算,但却很少涉及到现今医院经营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药品的管理。作为目前我国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忽视了药品的管理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控制成本、增加效益的目标。
(二)药品的经济核算
医院对药品的经济核算要做到“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并制定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会计应设置药品品种、数量、部门单价明细账,并与财务部门的有关账簿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搞好药品经济核算,要抓住采购、入库、库存、出库、领入和售出等环节,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药库、药房、临床科室之间进行明确的分工,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使核算更加严密,务求做到制度严格、手续完备、反映准确。
(三)经济核算应注意准确计算药品收入
药品收入总额包括医院购进药品和自制药品收入,含药品经营成本、加成收入、折扣收入、加工增加值等所有收入。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折扣收入必须计入药品收入。正确计算药品收入保证了药品收支结余的正确性。
三、经济核算管理的扩展方法
(一)物流技术应用
现代物流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医院实现保证一定服务水平前提下,控制药品消耗而降低成本的目标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它可以应用在包括药品的需求分析及预测、订单处理、自制药剂的生产及运输、药品的仓储以及药品的临床使用等方面。其应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核心是各临床科室采用适时的按需实物分配。这样可以在保证服务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实现成本的最低,特别是各科室的库存成本。而医院内药房或药剂科则可以通过这种分配保证低库存水平下的供给,并实现对临床科室高水平服务的支持。
(二)高低限量法
高低限量法在药品的库存管理中是比较实用的方法。核心就是用计算机统计特殊时期药品出库量、新药出库情况、长假期间处方量及药品销售额,根据这些数据确定药品存储量,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药品的高限量是指库存量达到该上限时应停止采购药品,这一库存量将保障药品某段时间的供应;药品的低限量指库存量降到这个点时应及时采购药品,这一库存量保持在下次采购到货之前药品不断药。医院可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出合适的高低限,例如每种药品的高限量可定为该药品20d用量,低限量则是其10d用量。因为药品用量具有不稳定性,可每两、三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调整,平时若单个药品流通数量变化很大,可及时调节该品种高低限量以保证药品供应或防止药品积压。高、低限量的使用,避免了传统上人为凭记忆及经验等方法进行请领药品的弊端,同时也不会造成一些药品的过期积压或漏补现象。但在应用中需注意特殊时段所需药品的高低限量应经常进行跟踪调节,保证没有药品脱销现象发生。
(三)药品ABC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