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一历史知识点笔记

高一历史知识点笔记精品(七篇)

时间:2023-09-01 16:36: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一历史知识点笔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一历史知识点笔记

篇(1)

一、影响衔接的原因分析

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基本还停留在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面对全新的教材、更高的要求,出现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认为历史很难,甚至有同学开始决定要抛弃这门课程,这就比较严重了。为什么会在衔接上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大部分高一新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理论认识,这是影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主观原因。这种状况是由功利观念所造成的。功利性使得初中历史所有的教与学都围绕考试指挥棒进行。历史教学中,中考要考的就教,否则就不教,同时,在中考总分中,历史科所占的比重有限,这就在学校部分领导、教师和部分学生及家长心目中,历史似乎是“副科”,由此,使初中历史课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学生态度上的轻视也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中考范围一般只选取中国史、世界史的部分单元进行考核,学生最后只需对较少的零碎的考试内容进行强化复习、训练,从而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把握。

第二,初高中课程设置的巨大差异和跨度,这是影响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这种差异和跨度主要体现在:

1.课程体系的设置:初中采用通史体例,中国史、世界史分编,基本按照从古至今的时序,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基本规律。而高中则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模块+专题的体例。这种体例跳跃性大,时序颠倒,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

2.课程内容的编排: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重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内容编写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而高中课程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占一个模块,三足鼎立;内容偏深、偏难,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可读性不强。这样的差异和跨度,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一新生来说,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一旦由此产生畏难情绪,则十分不利于历史教学的进行。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成为高一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二、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一,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师在面对高一新生时,要对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中考的范围等都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知晓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第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针对高一新生历史知识零碎,缺少知识结构的状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尽量将三个模块的内容融会贯通,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空间中联系。比如在讲授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整理一个中国古代史的朝代更替表,接着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三个方面,把必修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构成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全貌。同样,对于某一个单元甚至某一课,我们都可以帮助学生去构建知识体系。拥有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复习,还能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第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高一新生的学习方法基本还是沿用初中那一套,习惯于机械背诵,总以为读读背背是拿高分的法宝。其实,高中历史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初中大的多,知识结构也更复杂。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保证学生学习各个环节的科学、正确,以此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意识。比如在做笔记环节,可以指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重点、难点和一些相关的说明,而不是全盘记下。这样既节省时间,也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将笔记记在书本空白处,这样便于结合教材理解掌握。

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习效率 预习 听讲 复习

提到历史,有的同学就说:我们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学历史,而且,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的内容大体相似,没什么好学的,读读背背就解决问题了。其实,大家的认识有很大问题,在学习中就感觉出来了,知识点记不住,线索理不清,或者前后颠倒,同类事件区分不清等等,所以盲目学习是不行的,必须有好的方法指导,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想从课前、课堂、课后、课外四个环节提出一些看法。

一、课前,注重预习

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新课内容,对照注释或例题,参考课后练习题。预习时要读懂词句,联系有关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难点,划出生字新词或概念。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前预习中如果发现有与新知识相关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旧知识时,应先回头来重温旧课,并弄懂旧知识。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坚持每天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仅当作任务完成,而要将它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用笔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课堂上,学会听讲

上课的时候,先准备好需用的课本、资料、作业本、及学习用具等。上课时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思路要跟上,要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都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尽量记课堂笔记,记学习要点,理清本节课知识线索,要记得正确、完整。把自己自学的心得和老师对新教材的阐述加以对照比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若有疑问,可以及时提出或课后探讨。另外,课堂听讲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理解记忆课堂内容,当堂解决一部分,剩下的难点,课下再用很短时间攻克,记住,历史课永远离不开记忆

三、课后,温故知新

所谓“温故”,即不断的复习回顾,而复习又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总复习。不同的复习有不同的目的与要求。

平时复习,其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必须做到当天学的内容及时回顾,我认为课后五分钟回忆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自习课和晚自习时间抽半小时左右记忆当天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消化知识。或者睡觉前简单回忆提纲也是很好的方法。 如果有条件,再进一步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经常复习,牢固掌握。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阶段复习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老师讲完一章后你需要及时总结 、回顾。对单元、章节知识的复习巩固,主要是进行知识归类,把握重点,新旧联系,融会贯通,在这个环节中要做到四注意:

1.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英、法、俄、日等国向帝国主义过渡,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先后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从而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

2.注意事物本身的纵向联系。例如分析美国经济的发展,要考察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是强大的推动力,二次工业革命是美国成为和保持世界工业大国地位的重要原因。

3.注意知识的广度。关于国共两党合作,可以理解为第一次合作是党内合作,第二次合作是党外合作。关于,中国是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4.注意知识的深度。将初步获得的知识加以深化,在更高层次上有新的认识。此外,适时做些概括性强的题目,注意培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的目的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教材的要求,首先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漏补缺,解决疑难,达到全面掌握。其次,提醒大家注意,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是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多找一些理解记忆的小窍门,通过不断总结和完善,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再次,复习时还要注意多看、多练、多想、多问。这要求大家一旦拿起课本,必须人到、心到,复习历史课本知识,不能单纯地读故事,而要多加思考。做习题是巩固知识的最佳途径。做错的练习要及时解决,弄不懂就要发问。“问”的范围很广。可以与同学讨论,可以与老师讨论。

四、课外,培养兴趣

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有了兴趣,学起来就省劲的多,甚至会变成一种乐趣,效率自然会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思想上不要抵制、厌烦。古人常说“学史可以明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史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历史是一门很实用的学问。历史知识纵横几千年,方圆数万里,当你走进历史长河,会发现它的博大、浩淼。

其次,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既能增长见识,提高一个人的知识内涵,还能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历史知识丰富了,对你学习其他学科也有好处,比如:历史知识尤其是外国历史知识的掌握,对外语中的阅读理解大有裨益;科技史中的数学、化学、物理、生物成就有助于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文化史的成就,可以激活你们的艺术细胞。

篇(3)

一、教师教授

1.教授理念

有好的理念指导,使复习有章可循、头脑清晰。高三历史复习首先要树立“从宏观到微观”的理念。其次,针对学生提出遗忘率高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白,要记住知识,必须遵循“及时巩固、多次反复”的生物学规律。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在测试中不敢作答主观题的情况,要让学生知道“历史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理答案”,鼓励学生围绕问题自圆其说。

2.教授知识

知识教授的依据是高考考纲、课程标准。此外还要关注高考动向、史学动态,按照文综模式下的历史高考题进行分析,把握广东历史高考的特点、考试内容和试题难度。作为高考改革先锋的广东省,历史高考以能力立意、突出主干为主,创设新情景,引用新材料,大胆引入各种史学范式,贯通古今、联系中外,内容多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度在0.55左右。基于上述分析,首先要教授主干知识。所谓主干知识是指在教材的知识知识体系中最能反映出历

史趋势和本质特征,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事件、大制度等。其次,教授主要专题。复习时应将大专题细化为小专题,将小专题进一步细化为一个个问题,这样操作性才强,学生才容易接受,复习效果才好。专题复习时,先由学生将教材中或教材后大事年度中有关专题的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罗列,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再次,教授主要的史学范式。对于各种史观复习应该融会于平时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让学生不经意间掌握。

3.教授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某个具体知识点更为重要。方法包括很多:阅读方法、记忆方法、做笔记的方法、分析方法、答题方法等。方法教授要经常性,知识与方法并重。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传授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方法,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进步。

二、学生自学

只有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才能记得更牢,才能灵活运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自学什么?就要看高考考什么,考纲范围也就是自学的范围。历史高考复习通常安排三轮,不同阶段对学生自学的要求不同:第一轮复习要求“全”;第二轮复习要求“通”;第三轮复习要求“联”。

第一轮复习时间最长,复习主要是扎实基础,学生自学主要依据教材。教材按单元—课题—子目编排,系统而全面。

第二轮为通史复习,由于现行教材按专题编写,同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分散于各册教材之中,导致了知识相对割裂,导致学生学习历史普遍缺乏“通感”。为此,教师要编排通史资料以供学生自学。

第三轮复习是考前20天左右,教师指导学生关注一些高考常考热点,如,民生问题、社会转型问题、近现代史问题等。另外就是回归教材,特别是教材的目录、大事年表。看到目录、大事年表把一、二轮所复习知识通过联想的方式回忆出来,如果不能顺利地回忆,则要有针对性地回复问题,最终通过联想达到“纵贯古今、横联中外”的要求。

三、教学测评

检测是高三复习的必须环节,有利于反思教与学。进入高三,月考、周测、限时测验、摸底考、模拟考等各级各类考试成为常态。试题质量、试卷批注、讲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提高,直接影响了高考备考质量。

批注试卷,事半功倍。在测试中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暴露出不同的问题,仅仅统一讲评显然不合实际,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具体点评、批注。这样让学生很快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何处,以后如何克服、避免类似错误重犯。批注试卷看似多花了时间,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既亲和了学生,又提高了效率。

试卷讲评。测后的试题一定要进行讲评,而且要有针对性,主要讲方法、思路。首先选择题无非由题干与选项构成,做选择题要遵循“三看三思”。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其次,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流程可以概括为四部曲,即“读”“审”“列”“答”。读材料和设问,这是解题的前提。审设问,这是解题的关键。列出大体提纲,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在最后的整理答案阶段。遵循原则为精心审题,联系所学;逐问作答,看分给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形式上“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规范”。

历史经验多次证明:教师只有认真落实教、学、测常规环节,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参考文献:

篇(4)

自我介绍:我是个时而安静时而闹腾的女孩,喜欢读书,钟爱写作,泡图书馆是我最大的乐趣。天生喜欢自由的我,经常利用假期出去旅行,开阔自己的眼界,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与历史对话。

毕业计划:出国留学,去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理想宣言: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

寄语: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衷心祝福大家2015年高考金榜题名!

我是差生,但我不服输

犹记得当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时,亲戚们都说“老李家的姑娘准能考上重点大学”。可是升入高中后,我很快便对进度快、难度大的高中学习产生了排斥感,每天得过且过,作业都是应付着做。高一期末考试,在全校1600多人中,我排在第730名。

为了确保自己能够到名校去念大学,也为了追寻自己喜欢的绘画,在和爸爸进行了一次长谈之后,我决定走艺考生路线。

学艺术是一条辛苦的道路,除了要学习陌生的绘画技巧,我还要应付沉重的文化课任务。高二一年,每天早上7点我都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里晨读,而每次放学都是我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为了确保学习更有成效,我养成了“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的良好习惯。通过预习,提前了解课本的知识框架,我基本上做到了在课堂内理解和消化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课后的大部分时间,我都交给了各科的课堂笔记和试卷,保证各科均有固定时间复习。每到周末,我都会坚持做两套数学、英语真题,并对照参考答案对自己的答案进行修正。

凭着认真的学习态度,我确实做到了每天都进步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绘画技巧逐渐成熟,文化课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我的成绩上升到了年级第34名。

弃艺从文,执着的信念支撑我

成为普通班第一

成绩的巨大进步让我认识到我在学习方面是有潜力的,也让我开始思考是不是该放手一搏,以文化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参加艺考意味着我将有8个月的时间与文化课学习绝缘,我担心的是艺考结束后我能否拿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以及我的文化课学习进度能否赶上来。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专心走普通高考路线。

由于我没有进入年级前30名,因此我没有能进入学校开设的重点班学习。为了证明自己不比重点班的同学差,我要求自己必须比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高三开学后,班上一半的同学都在校外为艺考做准备,班上的学习氛围冷冷清清,课堂的秩序很差。身处于这样一个环境,我全凭着“每天进步一点点,考上重点大学”这个信念硬挺着去学习。我不断地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受外界影响,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不管在哪里,只要勤奋努力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创造人生最大的辉煌。

现在想来,我真的很佩服那时候的自己,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和一群人对抗,这种感觉既孤独又催人奋进。

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排在年级第18名,成了普通文科班里唯一能和重点班的同学一争高下的学霸。但我没有向老师提出转去重点班学习的申请,因为我已经适应了普通文科班的学习环境,并获得了老师的重视。

学渣逆袭秘籍

鉴于我背书的能力很差,所以整个高三我一直在文科综合里面摸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我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借鉴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独特复习技巧。

在地理学习中,我主要是采取通读法和联想法来进行记忆,具体做法是边通读课文边进行大脑风暴,将所有知识点连成一串进行记忆。另外,我还通过画地图来记忆地理知识点。常常是一张地图画完后我就可以准确背诵出地图所包含的内容,从来没有出现过反复背诵还记忆不住的情况。当然,画地图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只要耐心地坚持画完,你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是让我最头疼的一门学科,因为不仅要熟练掌握教科书上的内容,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怎样才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难题呢?我的方法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放在一起比较、分析,进行联系记忆。如将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进行比较,有利于区分繁杂的知识点,从根本上掌握历史知识。

政治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我的方法是进行联想记忆,做好知识的迁移。因为政治知识点是有连带性的,很多新知识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补充,所以只需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补充、整理即可。由于政治考试与时事的联系比较大,因此我坚持每周看一份《人民日报》,仔细阅读学校发的《时事》杂志,保持对时事政治的高敏感度。

另外,文科综合的学习还要做到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遗忘的程度与时间的长度成正比,解决遗忘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巩固记忆。

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我的文科综合成绩从之前的不到200分,上升到250分。而在二月到五月的四次月考中,我的年级排名均排在全校前25名。

乐观冲刺,高考无悔

在高三最后的一百天里面,秉持着“该复习的都复习完了”的乐观态度,我没有和别的同学一样疯狂地刷题,而是在保持平和心态的情况下,重做高三复习时做错的题目,一遍遍理清思路,加深印象。

我知道高考前的自我心理调节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并没有对自己的娱乐时间严加控制,反而腾出了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报纸和杂志,保持对时事的高敏感度,为高考作文和政治考试积累更多的材料。虽然那段时间我的情绪很不稳定,但我从没有想过要放弃我的名校梦。每天傍晚我都坚持和同学一起去操场慢跑,放松身心,缓解精神压力,我坚信,坚持到最后就会胜利。

当高考到来时,我很平静,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激动。最后,我的高考成绩排在全校前十名,以平行志愿A档A志愿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是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在山东省录取的最高分文科考生。高一的迷茫、高二的奋斗和高三的冲刺终于凝结成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向当初嘲笑我的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篇(5)

一、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是在改革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是50年代初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以苏联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融合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方式而成的,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五个环节为结构程序。它的优点是方便了人们对历史教学活动过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指导也更为明确具体。其教学过程由教师直接控制,通过教师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系统讲述,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由感知到理解,然后通过总结新课和家庭作业的完成,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它能使学生比较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比较突出地体现了历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使系统性较强的历史知识得以有效地传授,历史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然而,它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最主要的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造成了“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被动学习的局面。它所反映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为授受关系,表现在教学内容上以知识为主,在教学方式上以传授、灌输为主。

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了教师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积极地接受历史知识,教学双方形成了双向的反馈交流,这一改革后的模式,从其特征上看,可称为“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的教学要素的关系如图(一)所示。

图(一):

附图{图}

该模式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源于现代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信息加工理论〔1〕。它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贮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分析讲谈——接受式,可以形成这样的认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是信息播发者与接收者之间用语言交流的传递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学生接收了教师播放的信息后,经过大脑神经系统的加工,引起反应活动,并把反应活动后得到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再经过教师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加工,对其反馈的信息作出再反应。

讲谈——接受教学模式,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师生谈话的方式逐步展开教学过程、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其中,既有教师对历史知识的系统讲述,也有学生的积极反应、自主探索;教学的过程是信息的传递过程和反馈过程的结合。它继承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重教的一面,又发展了重学的一面,把教与学、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了历史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该模式适应了历史知识因果联系性的特点和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特点。历史知识的各个部分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历史事件既可能是前一个历史事件所引起的结果,又可能是后一个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原因,它们互为因果,环环相扣,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正是从历史知识的本质联系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结构,进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运用这一模式进行历史教学,可以达到以故引新,学新联旧;以旧启新,新旧相连的目的。运用得当,学生的历史认识也就会象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地向前迈进,螺旋上升。

该模式的结构程序为: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总结新课检查巩固新课。

1.导入新课:通过谈话联系与新授历史知识内容有关的旧的内容,既复习巩固已有知识,又引起新知识的学习。

教学示例:(材料选自“人教版”初三《世界历史》第1册第23课《美国内战》,下同。)

师: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何时?它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1775——1783年,它使美国获得了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师:如果说独立战争扫除了殖民统治这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的话;那么,70多年后的美国内战则扫除了另一大障碍,为美国经济强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板书):第23课美国内战。

2.教学新课:通过谈话联系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教学。层层相扣,使新知识逐步呈现,学生逐步接受新知识。

教学示例:(教学目标是引起“美国领土的扩张”的教学)

师:独立战争结束之时,美国的领土主要在哪些区域?后来有了什么变化?

生:主要在大西洋沿岸,后来扩展到了太平洋沿岸。

师:这些变化是怎么形成的?[板书并依次讲述以下内容:1.领土的扩张(时间、方式、结果)]

3.总结新课: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使所学的历史知识逐步形成历史概念和历史原理,建立起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并使之系统化和科学化。

4.检查巩固新课:一般通过口试练习和笔试练习两种方式进行。测试题目,不仅要达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目的,而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讲谈——接受式教学模式,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采用指导阅读、看图、图示、讨论等法,属于接受学习的教学范畴。由于它方便易行,又能起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并可采用多种变式,因而是目前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初中的历史教学。

二、自学——辅导式

自学——辅导式,又称导学式。它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相机点拨的辅导,使自学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教学要素的构成关系,如图(二)所示。

图(二):

附图{图}

错综复杂的教学过程,从理论上可以作这样的剖析:以教师为主体,作用于教材、学生等客体,构成了教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作用于教材、教师等客体,构成了学的过程;教师、学生均具有主客体双重角色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其职业的特点和年龄、智力及知识水平的优势,理应发挥主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即主导作用,主要用于对学生的指导、点拨和引渡上;同理,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理应接受教师的主导。然而,学习活动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一切都有赖于学习主体主动积极地去吸收和消化知识,并构建为自己特有的认知结构。“从宏观上看,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也必然是受动性递减,主动性递增,直至完全能把握自己,达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故学生的主动性必须受到重视和珍重。”〔2〕这样,教的主导性和学的主动性的契合,就构成了“自学——辅导式”的主旋律。显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论是支撑该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实际上,早在80年代,该模式就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试验。

1982年,杭州的茅蔚然老师提出了“四段式历史教学法”〔3〕。他把45分钟的历史课分成四段来进行。第一段,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新课内容,时间约5—7分钟;第二段,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讲课,约25—28分钟;第三段,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教师回答提问,约5分钟;第四段,课堂作业,约5分钟。这一方法明确而具体地安排了各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此后,上海的钱昌明老师将一堂课分为阅读、整理和练习三段,1985年总结为“读、理、练三段式教学法”〔4〕。后来,杭州、兰州等地的历史教师又先后提出了“读、讲、议、看、练”五字三段式教学法和“自学、精讲、练习”三步式教学法等,虽然名称各异,但都具备了自学、辅导和练习的环节,并改变了“讲”的内涵,针对性强,效果好,都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它们都为该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自学——辅导式的结构程序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生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精讲练结。

第一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问题,阅读教材课文。通过阅读,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并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和能力。

教学示例:(材料选自“人教版”高一《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二课时)。具体实施如下:

教师用幻灯或小黑板等教具,向学生展示阅读本课内容的要求:(按一课时的量进行)①、阅读第1、2自然段,归纳16—17世纪早期英国国内经济领域的变化;②、阅读第3自然段,总结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及其在阶级关系方面的变化;③、阅读第4、5自然段,思考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各自采取了哪些措施,怎样评价?④阅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目,概括英国革命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主要采取了哪几种形式?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说明了什么?“光荣革命”的实质是什么?怎样认识英国革命的功绩和对内对外的影响?

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试作课题笔记。

第二步:同桌学生或相邻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其间,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那些基础知识薄弱、历史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要作重点的辅导,并作方法论上的指导。

第三步:教师精讲。本环节着眼于对全班学生的辅导。主要针对学生在前面环节中所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所谓精讲,一是讲授的内容要精,教师主要讲本课的知识结构和重点、难点问题;二是讲授的语言要精,教师的语言要点到为止,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

其中,知识结构的讲授尤为重要,要使学生明确各教学内容的历史知识体系、框架和线索,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常常采取图示法进行。

第四步:练结。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通过让学生完成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评价、小结等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得到及时的巩固。如上例,既可以针对阅读要求上所出的题目检测学生,进行总结;也可以针对课文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进行练结。

自学——辅导式在功能目标上突出强调了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但是,这一模式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它比较适合于高中的历史教学。此外,它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问题,而且要善于概括知识的结构,熟谙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作出精要的表达;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要善于和学生交流,并作耐心的辅导。

三、参与——活动式〔5〕

参与——活动式是近年来出现的较为新颖、同时也是引起较大反响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教学要素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图三):

附图{图}

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主张〔6〕。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扮演的角色不是学生的导师、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知识的顾问。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这一模式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活动。所谓参与,一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二是指师生共同参与包含了教学活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所谓活动,则是指学生的主动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自己找资料,定课题,做实验,搞制作,既动脑又动手。它既表现于课堂教学,更表现于课外活动。

历史课外活动的推行,特别是历史“活动课”课型的确立,以及历史情景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的实验,为该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推广创造了条件。

参与——活动式的基本结构由三个环节组成:创设历史情景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

第一步:创设历史情景。该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多种具有生动形象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情绪,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创设历史情景的方法很多,可以采取创设模拟历史场景的方法,如把教室布置成手工工场、历史会议的会场;也可以采取再现历史背景的方法,如展现文物、音乐渲染、电视和电影播放等;还可以把学生带入社会,选择典型的历史遗址或博物馆,作为学生活动的场所。

第二步:师生在预置的场景中,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活动。可以采取由教师一边讲课,一边指导活动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教师指导的方式。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既有听课、学习的过程,又有参与活动的过程,既动脑,又动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第三步:总结转化。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感悟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使这些认识、经验转化为指导他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其方法可采取教师与学生一边活动,一边点拨的方式;也可采取活动结束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内容,加以启发讲授的方式。

例如,上海有位教师曾经运用这一模式教学“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上海版”初一《历史》新教材,二课时)。大致情形如下:

第一步:在教室里创设宋元时期民间风俗的模拟场景。墙上贴满春联、年画,桌上摆满春卷、月饼、腊八粥及烟花、爆竹等。经过布置,教室俨然成了宋元时期的一个“小社会”。

第二步:师生双方在模拟的“小社会”中学习。活动开始后,教师以一“长者”的身份向学生讲述春联、春卷、腊八粥等实物的来历和嬗变,并概略介绍有关的宋元时期社会生活的文化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等。学生一边对照实物,一边听故事似地了解有关知识。接着,师生一起在“小社会”里开展活动:观看年画,学写春联、学做元宵、学包春卷……个个忙忙碌碌,人人喜气洋洋,师生仿佛正在忙着过年。

第三步:临下课时(下午二节课连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内容,启发学生通过宋元时期社会生活的“参与”和“活动”,自然地感悟到我国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化传统的神奇魅力,并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情感和爱祖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参与——活动式特别适合于地方史和有关专题史的教学。它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学效果明显,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实施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较好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一模式的运用要求较高,它不仅要有恰当的教学内容,明确的主题思想,还要有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最好与校、团、队的活动结合起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进行。

此外,在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和目标教学模式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注:

〔1〕参阅: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1992年10月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杨小薇著《中小学教学模式》,第127页,1990年4月版,湖北教育出版社。

〔3〕茅蔚然:“四段式历史教学法”,《教学月刊》,1983年第1期。

〔4〕钱昌明:“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加速历史教学改革笔谈”《历史教学》,1985年第2期。

篇(6)

[关键词] 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 学生

课堂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新知识,实施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的核心工作是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关系,其指导思想就是主体教育思想,其根本宗旨就是落实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参与学习过程,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智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利于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堂教学。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说,历史讲述的是过去的事情,时空相隔太远,学生对悠远迷离的历史知识不易理解,学习起来难度大,为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探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师观

传统的教学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秩序的维持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维护教学秩序的井然有序,用严格的纪律来限制学生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低底,担心讲漏了知识点,学生忙于记笔记,划重点。从表面看,教学秩序井然有序,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多少时间在思考、学生又真正理解了所学的知识,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有独特的人,他们在兴趣、爱好、需要、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有自己的观察、思考与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清楚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

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递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发展,健康发展;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要求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向更高不目标前进。

二、建立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问题,“亲其师,信其道”。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催化剂,师生只有取得心灵的沟通,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一个对学生漠不关心,讽刺挖苦的教师是得不到学生尊重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爱增。如在高一新生刚入学时,有一位学生特别提问和给教师提意见,对教师怎样上课,应该如何解决教学问题都提出了许多建议。作为教师我立足于尊重学生,注意研究教材与学生,对学生能够大胆的向教师提出的建议,给以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经过认真的思考学生提出的建议,选择了一些适合教材与学生的建议实施后,使这位同学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自觉性比较强,能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开展探究性活动,他感于质疑的的课堂行为又带动了班上的其他同学,通过这个事例,使我意识到要使教学提高,师生平等对话,先要建立良好的民主和谐师生关系。

三、注重学生实际,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教师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才会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

由于每个学生思考的方式、学习优势、学习的需要、学习风格不一样,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也不相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组织中兼顾到成绩好、中、差三层学生,对各个层次的同学提出的问题难易要有区别,目标也要有区别。有一次,让一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时,这位同学一问三不知,教师心里也挺别扭,后面的课堂教学是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的,后来问这个同学,为什么上课精神状态不好,他说:“教师提问回答不出来,觉得自己太差,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对上课也就没有兴趣。”通过这个事例,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相应的问题,使绝大部分同学在经过思考后都能够回答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对于暂时后进生,提问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平时多给以他们鼓励,使学生有学习的信心。

四、课堂形式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变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有时可以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有时也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开展一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意思,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起指导作用。开展的的活动有:(1)举行历史知识故事会;(2)组织专题辩论;(3)进行历史故事的角色扮演活动;例如在学习到卓尔不群的雅典,让班长组织同学进行了“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通过自己溶入角色,教师不讲,学生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了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撰写历史小论文;(5)组织讨论。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例如,关于在教学中有一问题:有人说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第一次就不会爆发,是吗?为什么?学生对此类问题非常感兴趣,立刻展开激烈的争论。这样,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应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去了解历史,感知历史。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更加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