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22: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艺术传播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传播;高校艺术文化
引言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提出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在文化和艺术交流上也是硕果累累。可以说,“一带一路”为国与国之间的文艺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缘于“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国内高校同沿线国家的文化及艺术交流与合作更为便捷,海内外学子共同探讨优秀的文化成果,相互学习和借鉴,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样,更多的沿线国家对于中华民族优秀而丰厚的民族文化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一带一路”各项文艺交流政策的推动下,中华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开来,高校成为重要的传播主体。由此,我们应当关注高校的文化艺术交流工作,积极探索更为高效的文艺传播模式,在相互学习中积极创新传播形式、丰富传播内容,真正做到对外文艺传播与时俱进。本文正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从高校文化与艺术传播角度展开相应探讨,以期能够为高校对外文艺传播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传播的模式分析
(一)三种文化传播的模式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政治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性,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上具体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即:第一,平等交流模式。该文化传播模式源自欧美发达国家,所谓的平等交流就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双方都要坚持平等、尊重的原则,正视并理解文化差异现象。第二,主动吸收模式。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为东南亚的部分岛国,核心理念是不盲从,力求通过深刻学习和实践的方式来汲取外来优秀文化,从而实现本国文化竞争力的提升。第三,优势发扬模式。典型代表是西方国家的美国以及东方的中国,核心理念为立足自身的文化特点将文化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既能够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又能提高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当下高校文艺传播的模式概述
在传统意义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开展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主要是借助大型商业活动形式实现对外文化艺术的传播,然而,高校的文艺传播模式则主要是以高等院校为主要媒介,通过高校对外的文化艺术学习、合作等形式来实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对外文艺传播的机遇分析
“一带一路”各项政策频出,各国经济、文化及艺术的交流有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以高校为主体的对外文艺传播应当采用包容以及开放的交流模式,积极促进沿线各国高校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深入落实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同时,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学府对于文化传承与艺术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带一路”政策更是深化了国内高校对外文化交流的实践,为高校对外文艺传播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三、“一带一路”时代中高校对外文化传播的作用
(一)有助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工作
高校的目的是培育新时代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借助高等教育的形式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予以更好地传承。由于高校生源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成为了可能,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高校实现了对外文化艺术的传播,突破了地域与民族的限制,创造出“以带传授”的新传播模式,使“一带一路”的沿线人民充分学习到了中华特色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大国文化魅力,为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发展、增强沿线国家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文纽带。
(二)有助于实现中外优秀文艺交流
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承性的特点,任何艺术都具有交融性特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跨国的文艺交流工作能够将更多中华优秀的文化成果、艺术精粹等带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大舞台之中。高校通过对外的文艺交流,国内学子不仅能够领略到域外风土人情,同时更能够将本民族的优秀文艺成果分享给国外友人,让中华文化在沿线国家中生根发芽。同时,也能够在交流之中探索出新的文化传播模式,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打好基础。
(三)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校学子通过接受更为系统、专业的高等课程教育,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本民族优秀的艺术精髓,从而有助于自身人文素养的积淀。通过“一带一路”倡议,高校通过对外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合作,使学子可以接触到更多元化的、更具特色的国外文化、艺术,特别是在人才强校的战略指导下,借助“一带一路”的良好学习交流平台,高校学子的文化艺术视野进一步拓宽,能学习到更多的文艺知识,从而有助于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打造国际化、全方位的高端人才做好准备。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创新路径
(一)注重思想教育工作,提升文化认同感
当前我国诸多高校同国外的高校以及相关文化机构之间都达成了校际文艺交流的协议,如搭建留学生文艺实践基地、在国外开展跨文化交流的讲座以及跨国文艺交流志愿者活动等,不仅极大程度上拓宽了高校师生的文化眼界,同时也在文化交流中增强了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与自豪感。特别是近两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之下,中国同沿线高校之间的文艺交流越发频繁,内容更为丰富,高校师生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应当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因此,注重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引导他们客观认识国外差异化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就显得尤为必要,这样在跨文化交流中才能够排除障碍,更好地理解国外的文化差异,同时,深刻感受中华灿烂文化的魅力,实现留学生由原来的功利文化传播到文化高度认同的转型。
(二)构建立体多元的文化传播体系
高校之间的文艺交流离不开大学生这个核心群体,高校学生的文艺素养对于跨文化交流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教学平台的优势,积极构建立体多元的文化传播体系,在传播中实现教学,促进高校学生文化及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促进高校学生跨国文化艺术传播工作效率的提升。首先,高校在公开课程的设置中强化文化类以及艺术类等课程内容,如中华古典音乐鉴赏、唐诗宋词等,从而令高校学子能够充分领略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艺术成果;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可开设第二课堂或是艺术实践课堂等,引导学生近距离接触国学艺术,切身参与到艺术行为中来,激发其学习热情,从而为后期对外文艺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高校还要做好多民族优秀文化的立体渗透教学,将国内少数民族中的优秀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如侗族大歌艺术、苗族的湘绣艺术等,都可以借助大课堂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关注中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对外文艺的美育工作提升做好铺垫。
(三)积极开展跨国艺术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扩大大学生的视野,还能够使学生从实践中直接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其中社会调研则是很多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可以利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深入交流,开展跨国艺术社会实践,让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在各国年轻学子间推广中华优秀文化,通过调研实践师生互相分享调研结果,不仅学习了相关国家文化,同时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更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带向世界各地;国际间的艺术实践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大学生传播到国外,为促进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打下基础,同步实现国与国之间、高校与高校间的经济文化共赢。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育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是伴随着全球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集中代表了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全球化新兴产业,因此,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实践与理论的勃兴,为各项文化艺术事业提出了若干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讨,将有利于我们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辨清方向,明确目的,增加动力,取得实效。
一、民族声乐教育与文化艺术生产者
21世纪的国际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文化竞争力成为了综合国力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文化竞争力的载体和直接体现,发展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全面提高艺术生产力。
艺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文化艺术生产者。民族声乐教育是培养文化艺术生产者(歌唱者)的具体手段。中国的民族声乐教育为当代中国培养了众多的歌唱人才,一批优秀的歌唱者创造了一个民族声乐的时代,但这却没有构成相应的艺术生产力和文化竞争力——我们的民族声乐作品有多少打入国际市场?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家每年有多少人能在世界各地巡演?这些国际性演出又有多少经济回报?即使是在国内,问题也很严重:民族声乐的唱片出版远不如“通俗”畅销;民族声乐的专场演出很少且影响不大;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风格手法单一且题材近似;而整个声乐教育界更为尴尬的是大多数声乐学生毕业后要改行……这些现象的存在给民族声乐教育提出了现实性的课题——我们到底该培养怎样的文化艺术生产者!
当今社会,在全球文化产业的环境下,作为文化生产力基本因素而显现出巨大能量的人已经不再仅仅特指歌唱艺术家群体,而是包括与之相关的策划者、制作者、管理者、经营者、传播者、批评者等等。正是由于众多从事文化艺术生产各个环节的人们的合力,才推动了艺术产业繁荣兴盛。民族声乐教育要成为综合国力发展的强大促进力,就要改变现行的教育理念:其一,民族声乐教育要培养具有声音控制表达能力的歌唱者,更要培养民族声乐艺术的歌唱家,他们作为艺术生产者,应能够完成某些特殊时代或地域文化风格的表达;其二,民族声乐教育在以培养歌唱技能为主的基础上,还要拓展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歌唱者懂得艺术价值的实现途径与手段——策划、制作、经营管理、传播等,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到文化产业的实践中去,改变目前民族声乐艺术产业的外行化和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操作模式,使民族声乐学习者在文化市场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和更为广泛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民族声乐教育与当代科技
当代科技的发展决定着现代文明具有技术品格,从而也决定着民族声乐艺术的生产传播方式的技术化特征。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手段和方法在文化艺术生产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也给民族声乐教育提出了如何使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新课题。
面对激烈竞争的文化艺术市场,唯有能掌握科技手段进行艺术生产、积累和传播的艺术工作者,才能够脱颖而出。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在科技时代已不再是人际传播方式为主,而多为大众传播(广播、电视、网络,CD、VCD、DVD等)方式。现代数字技术为歌唱者创造了无处不在而又简便易用的各种录音、录像、制作加工、编辑合成等设备,每一位歌唱者首先都应该学会怎样使用录音、扩音设备,让自己的歌声符合常规的拾音效果(尤其是那些特别轻柔或特别强烈的声音的表达)。通过录音手段反复磨练具有自己特质的声音,让声乐的传播更富有准确、流畅、细腻、动人的魅力。另外,民族声乐的表演特征可通过数字录像设备得到深刻而丰富的锤炼。歌唱者面对镜头和面对镜子是完全不同的感觉,通过录像,客观地审视自己,才能准确地把握表演的要领和分寸,创造感人的视听效果。这自然需要对声乐教学设备的投入。一架钢琴作为声乐教学设备的全部家当,已显得原始和落后。培养现代化人才需要先进的思想,更需要现代化的设备。学校应对声乐教学提供高科技的教学设备,为培养新时期现代化科技含量高的声乐人才奠定物质基础。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由传播媒体结构而成的信息化世界,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把它称作“地球村”。由于传播技术的发达与普及,人们对于传播媒体普遍具有一种特殊的依赖性:信息、知识、文化娱乐等,都依赖于媒体的传播。民族声乐的发展也毫无选择地依托于传媒。因此,掌握传媒技术方法,提高传播意识和传播能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一切文化教育事业的紧迫任务。当下的网络媒体已经造成了音乐传播的火爆态势,网络不仅传播速度快,且传播面广,影响力之大已超过广播电视。在此情势下,民族声乐为什么要沉默?为什么不去传播自己而甘当受众?是自以为清高吗?不是!这一方面是传播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则是对当代技术比较陌生。声乐教师应熟悉并掌握当代科学技术,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实践。但事实却相反,有些教师对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不去主动了解,沉醉于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不思进取,有的甚至落后于学生,造成了教与学的被动局面。教师队伍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落后,是培养文化艺术生产者的一大障碍。其实,网络艺术传播手段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各类音频视频编辑软件应用十分便捷且效果丰富,流媒体压缩格式的播放效率也越来越高,网络艺术传播已形成了强劲的潮流,冲击着传统的主流媒体。鉴于此,民族声乐教育应当开阔科学教学理念,开拓技术教学内容,加大技术设备建设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从而在人才培养、文化积累、艺术交流、媒体传播、产业提升等各个方面作出新尝试、新探索和新贡献。
三、民族声乐教育与文化资源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但要使文化产业取得强大的竞争力,还必须注重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艺术资源。在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的过程中,文化艺术资源可以超越时间、地域、国家、民族等条件的限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以求得开发利用,同时促进世界范围文化消费、文化交流、文化贸易。
一个有价值的文化艺术作品必须可以和接受者进行对话或交流,尽管在有些情况下这种对话或交流可以是非正向的甚至对抗式的。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艺术的真实性或客观性。这种真实强调的是一种逻辑上的真实,而不是简单的写实主义式的真实。可以说,真实是一种原则,它来自于创作者的诚意和真诚表达的能力,同时也成为接受者理解和沟通的基础。所谓文化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即是说文化艺术作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这是一般再现型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所谓“再现”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实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再现性的文化艺术创作是中外文化艺术史上的主要倾向,其作品平易近人,如实摹写,生动细腻,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一般容易为受众所欣赏和接受,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其特点是感性的现实和冷静的理智在创作中起主导作用,观察缜密,技法严格,细节真实。文化艺术的真实性还体现在表现艺术家主观世界的真实,即真实地表现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包括他的思想、情感、个性、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等等。这是一般表现性文化艺术所特别强调的。所谓“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则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臆。文化艺术中表现的真实,即文化艺术形象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的真诚与真挚。表现性艺术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是中外文化艺术史上的另一主要倾向。不论是再现性艺术,还是表现性艺术,只要达到精品的程度,一般都会具有较高的作品接受难度,但其程度并不妨碍接受者的感受和认知。事实上,思想或形式上的高度或难度并不是阻碍读者或观众接受的根本。创作者充满诚意的言说以及有效的表达,是文化艺术精品产生群体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在这种交流沟通机制中,文化艺术精品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很多时候,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才可以真正地改变接受者,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在这种有价值的交流与沟通中,接受者自身的理解力、创造力和感受力都会得到提高,从而产生对作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完善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机制
制定精品战略,提倡精品,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和机制才可以最终落到实处。而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首先要从艺术家创造力的涵育入手。我们知道,任何一件文化艺术精品都是由某个或某群艺术家倾力创造出来的,除了生活阅历、个人信仰和创作诚意外,艺术家一般还需要系统的专业训练。艺术家的艺术技能、个人才情,再加上必要的作品物化条件,构成了一件文化艺术精品的“胚芽”。为这些有价值的“胚芽”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土壤、水、阳光等环境条件,并为这些胚芽破土而出、成长为一棵枝叶葳蕤的大树保驾护航,最后设计渠道将果子输送给有需求的人,这就是贯穿于文化艺术精品生产与消费全过程的涵育与推动机制。可以说,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机制是一个需要各方协力的系统工程。
(一)文化艺术精品育成的环境条件
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需要具备必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条件。首先,国家和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为文化艺术精品的生产与推广铺设有效的绿色通道,并借助法律、法规的制定来使之常态化。比如,我国近年来连续推出的文化产业政策、艺术教育政策等新的相关文化政策,都为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除了匹配支持政策之外,某些约束性政策和法规的出台则为文化艺术精品生产的专业化、规范化提供了环境条件。其次,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还需具备必要的经济条件。据有关文化产业研究的论证,某些文化产业类型的兴起与人均GDP有直接的对位关系,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可以带动经济的整体增长。这种文化经济学的分析方式也可以用到文化艺术精品育成机制的分析中。事实上,文化艺术精品的规模化生产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可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系统推进文化艺术精品生产的程度,而且国民购买力也已经可以基本支撑起文化艺术精品的消费。最后,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需要匹配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其一,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需要文化资源的依托。因此在文化艺术精品育成的过程中,应深入挖掘所在环境中的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并借助各种新的文化理念、艺术手段和技术条件,在数量和质量直接推动文化艺术精品的生产。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广袤的地域,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创意,一直是文化艺术生产者探讨的重点。其二,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需要培养创造性的思维环境和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艺术家个体创造性的激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个比个体作品创造还复杂的创意激荡环境。从纵向的角度看,艺术家既有长期积累的惯性优势,也有一定的群体依赖性和个体惰性。真正独立、自主的创作者必须在时代背景下,借助有效的手段激发和培育出来。此外,从横向的角度看,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还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虽然在文化发展史上,不乏“悲愤出诗人”的个案,但一个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才是保障人才和作品井喷式出现的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群星璀璨、盛唐时期文化精品频出充分说明了多元的文化、宽容的环境才是文化艺术精品育成的根本条件。
(二)建立文化艺术精品的创作支持机制
良好的环境条件为文化精品的育成提供了必备的土壤,但“胚芽”破土而出还需要更有效、更直接的支持机制。就目前而言,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应该在国家顶层设计之下,建立相应的引导、激励和扶持资助机制,以提供系统的、长线的、高效的文化艺术精品育成支持。我们知道,艺术家完成一个有价值的艺术创作往往受诸多因素影响与制约。其中,就主观层面而言,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心理诉求、生活阅历、创作灵感、形象及抽象思维能力都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此,对艺术家的“同情的理解”和“适当的管理”就构成了文化艺术精品育成的引导机制。如果这个原则和分寸把握好了,并且在具体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那么,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国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样一来,长期困扰基层管理者的“一管就傻、不管就疯”的窘境才可以改变,而艺术家的精神独立性和个体创造性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此基础上,科学的文化艺术精品激励机制才可以建立起来。要实现文化艺术精品的育成,仅仅靠政府财政补贴和奖励等直接物质激励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在科学评估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尚未确立之际,一味的补贴和奖励或许会走到精品育成的反面。久而久之,趋利的寻租心理将束缚而不是激励艺术家的心灵。艺术家创造的初衷如果掺杂了过多杂质,那么他的创造活力和深度势必会受影响。因此,分类分层管理才有可能实现正向的激励作用。简而言之,设计高效的文化艺术精品激励机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妥善处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找到一个富有成效的平衡点。而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政策、舆论甚至物质刺激等手段,梳理艺术家乃至全社会的精品意识。在文化艺术作品生产过程中,精品艺术也是精品生产的先导。可以说,没有精品意识就不可能有文化艺术精品的产生。精品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不是某个人靠一时的灵感侥幸创造出来的。它需要艺术家不断丰富自己,并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创作完成。在这期间,精品意识始终占据着创作者的头脑,它是创作者精品创作的先决。当创作者怀着一种生产精品的意识去从事创作时,他才会用十分的心思到生活中去选取素材,用十分的心思去结构布局他的作品,用最为真挚的深切的语汇去表现他的作品,而只有这样,那种高品位的、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精品之作才能够产生。
(三)构建良性的文化艺术传播与接受机制
文化艺术传播古已有之,方式多种多样。从远古就出现了口头传播,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又陆续出现了文字、纸质出版、电子和网络等传播方式。当今时代,传播方式中比较集中、为人们普遍接受和经常使用的传播方式是现场传播、展览式传播和大众传播等。文化艺术作品因其自身的特点,有其独特的接受机制。文化艺术作品通过受众的鉴赏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文化艺术鉴赏指作为文化艺术传播的接受者,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开展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文化艺术作品为了满足更多受众的期望同时又承载了传承优秀文化艺术的重任,不仅仅只停留在外在形式的推陈出新。受众的需求、要求不断提高,促使文化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出精品。精品本身所具有的教化作用、审美功能也深深影响着受众群格调的提升。
三、建立文化艺术精品的判定标准
(一)文化艺术精品的分层与分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文化艺术作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精益求精,力求打造文化艺术精品。然而,划分文化艺术精品和非文化艺术精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此,我们着重将文化艺术精品与非文化艺术精品在内涵层次进行区分。真正让受众感同身受、产生较好审美感受的是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次之,大众流行文化时尚精品也为我们提供了文化艺术社会化的典范;再次之,审美功能一般、旨在填充精神生活的,便只能称作文化产品。其中,传统文化艺术精品在内容上更加具有经典性、先锋性和开创性,形式紧紧围绕内容并为内容服务,同时,传统文化艺术精品更加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大众流行文化时尚产品在内容上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时尚性的特点,形式多样,形态也更加开放,传播手段丰富新颖,注重受众的拓展,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在两大类文化艺术精品中,根据其基本形态又可以划分为视觉艺术类文化艺术精品、表演艺术类文化艺术精品、影视艺术类文化艺术精品、建筑及城市时尚类文化艺术精品、城市民间及公共艺术类文化艺术精品等五种。一般而言,文化艺术精品是文化工作者思想水平和艺术造诣的体现,是对时代生活的思考和再现,是一种复杂的意识活动,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审美需求不断提高的产物。因此,对文化艺术精品的判定标准绝不是单一的、绝对的,而应该是复杂的、辩证的。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的好坏与观众的主观意识和审美水平有很大关系。观众通过用视觉、听觉等感官意识对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和欣赏,经过复杂的审美过程得出结果。迄今为止,并没有专家学者得出绝对准确的审美判定标准,更多的是通过各门类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对作品进行理性和感性分析,从而得出相对合理的判定。例如:对建筑艺术作品的判定,首先应遵循“实用、坚固、美观”的标准,其次看其是否具备形象美、文化性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综合各方面数据判定是否是建筑艺术精品;对影视艺术作品的判定,看其是否有效运用影视艺术的艺术语言,将各门类艺术和谐统一,其作品是否具有情节性、文学性、表演性等艺术特征,是否具有时代感,是否具有创新性。简而言之,判定一件文化艺术精品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仔细探究每一门类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统一性和特殊性,并制定相应的一般标准和特殊标准。
(二)文化艺术精品的判定标准
首先,我们要对文化艺术精品的主要类型进行判定标准的设置,就要对其有所判断。我们必须考虑到的是文化艺术精品的民族性、时代性,同时还要兼顾到各门类艺术作品的本体特性。各种因素下更需找到综合考量的一般判定标准,即文化艺术精品大体一致的评价体系。据此,在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中国文化艺术与西方文化艺术等艺术精品之间,我们势必应当找到一种可能的桥梁———沟通路径。在沟通路径的选择上,通常情况下,我们有艺术创作维度与接受维度的沟通,创作、接受艺术与社会文化判断基础标准的沟通。而倘使我们将其两个方向上的沟通剥离开来,将内核部分抽取出来,弃置差异性,回归共通性,就找到了文化艺术精品的“最大公约数”,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文化艺术精品判定标准。好的文化艺术精品需要具备怎样的“最大公约数”呢?就艺术系统角度而言,文化艺术精品需要同时具备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也只有这三性合一,好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才能真正成为精品。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文化艺术精品判定标准的“最大公约数”。据此,我们可以对文化艺术精品进行一个初始界定,并进而找到文化艺术精品判定的具体方法和标准。首先,文化艺术精品必须具备思想性。所谓思想性标准一般会根据作品的层次和类型而有所区别。比如,对传统文化艺术精品而言,作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就是必备的思想性要求。这类文化艺术精品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者一个时代的精神价值与追求。当这样的精神信息传递给读者或者观众时,往往会起到启迪心智、涵育情怀,甚或提升意志的作用。而对大众流行文化时尚精品而言,作品的娱乐性、消遣性和舒缓性作用就会凸显出来。这类作品所传递出的思想、意识、情感大多已经类型化、正典化,接受难度不高。大众流行文化时尚精品往往会起到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生活品质的作用。在有些情况下,一些有难度的传统文化艺术精品也会向时尚类精品转换,而其富含的思想精神则会在这种转换过程中随着受众的拓展而“稀释”,从而成为某种时尚的元素。例如,早年颇具先锋意识的孟京辉话剧如今已经成为都市白领们的时尚消费品。同样,某些流行时尚精品随着流行性的降低,或许会因其承载的文化含量的上升而为传统文化艺术精品。例如,早年的流行剧场艺术京剧,在今天则成为居庙堂之高的传统文化精品了。其次,文化艺术精品必须具备艺术性。我们固然强调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但事实上,文化艺术精品的艺术性标准主要用来衡量其艺术本体的价值,包括作品的独特性、原创性和有效驾驭同类艺术的技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审美价值等。具体而言,评估一个文化艺术作品是否在艺术性方面已经达到精品的高度,可以有如下两个评估维度入手:第一,其艺术语言是否鲜明、独特、准确,能够有效传递其精神内涵,并且创造了典型的艺术形象或意蕴;第二,其创作手法是否老道、精准或创新,能够创造节奏适当的艺术结构,并在艺术处理和表现方面达到巧夺天工的高度。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方向;创新;思路
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在随之迅速发展。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大力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1当代群众文化艺术的独特属性
1.1公益性
当代群众文化艺术的公益性主要表现在活动场所、设施等均为公益开放。政府制定的群众文化的相关政策有利于鼓励群众文化的发展,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财政方面,还是活动政策及场所设施维护建设等方面,都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因此,政府的政策、投入与市场经济运作积极结合起来,公益性就成了群众文化艺术的第一属性。
1.2群众性
首先,群众艺术内容通俗易懂。群众文化艺术是最贴近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其内容一般通俗易懂,具有简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具有教育功能。群众艺术内容上的通俗性有利于拉近艺术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其次,群众基数大。群众文化艺术参与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庞大的基数决定了文化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另外,群众艺术是博众人之长,所以应该注重民间艺人的挖掘和培养,加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第三,形式多种多样。群众文化艺术是形式最为丰富的艺术,广场舞、健美操、书画、体育运动、群众艺术馆、唱戏等都属于群众文化艺术的种类。最后,传导方式更温和。群众文化艺术是群众自发式的艺术形式,其传导方式更温和,一般是潜移默化,润物于无声之中。在群众中传播的时候,用温和的、群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疏导宣传。
2群众文化艺术建设与发展的途径
2.1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与空间
新时期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文化意识以及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应趋向多样化发展模式,不拘泥于一个环境模式,拓宽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内容。例如,校园可以作为社会群众艺术文化发展的空间之一。校园里有浓厚的学习气氛和艺术气氛,校园之间应该注重交流与合作,举办“校园机器人大赛”“足球联赛”等活动;同时,校园文化可以走进社区,与社区文化相结合。有效利用这些空间发展群众文化艺术,可以使群众文化艺术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2.2注重通俗文化发展
通俗文化,是指内容通俗易懂,接凡人生,易于被人民群众接受和吸收的文化艺术形式。通俗文化能更贴近民生,亲切反映普通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例如,社区内举办关于离退休老人的艺术活动,红歌会、戏曲比赛、老年人舞蹈等都是通俗的艺术形式。同时,通俗文化中往往包含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这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例如,皮影戏、当地戏曲等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元素,将其建设和发展为群众文化项目,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传承了文化技艺。另外,当地文化馆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体育竞赛、人民书画展、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节等,这些艺术形式多姿多彩,妙趣横生,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
2.3文化场馆和文化中心建设要紧跟文化发展的步伐
群众文化氛围的塑造,艺术活动的参与形式,除了人民群众自发参与之外,还可以通过文化场馆和文化中心的建设,对人民群众积极引导,起到培养和教化作用。各个城市通过建设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社区和单位通过建设活动室、报告厅、阅览室等,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提供了足够且多样化的空间。同时,在这些活动场馆和活动中心的建设开放过程中,要注重公益性,避免彩色过浓和过于功利化,否则便失去了辅助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2.4引进专业艺术人才
基层文化艺术者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建设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人才的引进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为当地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提供“走出去”学习的机会,从而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例如,开设声乐、舞蹈、书法、美术等专题培训讲座,提高文化工作者的专业能力;面向高校和社会,采用积极的就业政策,引进新人才,为群众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活跃因子;不断吸收民间文艺人才,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加强城乡之间、社区之间以及社会各界之间的人才交流,让文化流动起来;深入开展文化进村、进社区、进军营等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3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性思考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化,都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思想观念方面,在汲取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要有创新意识;在活动形式方面,根据群众需求,不断更新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给人以新鲜感;在文化传播方面,积极适应“互联网+”的社会模式,用“互联网+文化”的形式,传播群众文化意识,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创新建设群众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代代人共同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结语
群众文化艺术,是以人为本的艺术,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论从艺术形式、宣导方式、场地建设还是思想传播,都应该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同时,将实践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尝试,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每一个基层文化者应尽的义务。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应该以群众文化发展为己任,用自己的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郑子儒.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与发展——以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为例[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3):212.
[2]…李岩.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J].中国职工教育,2014(8):117.
[摘要]在现代化科技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型媒体加快了丝路染缬文化的传播,拓展了染缬文化艺术的发展空间。为更好地体现我国染缬文化的艺术价值,需要有效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将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融合其中,彰显传统民族工艺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染缬文化;现代化新型媒体;传播
一、现代化媒体传播与丝路染缬文化
现代化的媒体传播方式得益于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包括3G、4G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促进传媒领域进一步分化,从而产生各种新型传播媒体。目前的新媒体主要是指数字电视、移动电视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各类便于携带的数据处理手持终端。现代传播媒体已影响并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即时性、广泛性、互动性以及内容海量性优势,对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染缬技艺是我国传统的丝绸印染工艺,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世界范围内,染缬文化艺术的传播与纺织品贸易密切相关,是丝绸之路构建起了古代染缬文化艺术的交汇中心,尤其是在汉唐时期,形成了庞大的染缬文化传播体系。距今为止,在丝绸之路上发现的染缬艺术实物,仍然是年代最为久远的染缬艺术佳作。丝绸染缬有唐三彩般绚烂和流动的色彩,丝绸之路多元交融的气质,生动展现了汉唐艺术醇厚、洒脱、大气、瑰丽的艺术魅力,集中体现出中国古代最为盛世开放的时代风貌,与明清以来婉约清丽的蓝印染缬风格迥异,但也因时代变迁被历史封存。近几年来,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传统染缬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染缬文化的历史研究,以及染缬技艺的不断挖掘创新,日渐提上日程,尤其是对染缬文化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化科技领先的新型媒体时代,染缬文化的传播,除了自身加强传承与创新,也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媒体传播手段,使染缬文化的传播达到最优效果,并顺应时展潮流。
二、现代媒体条件下染缬文化的传播特征
1.现代传播媒体的虚拟性与公共性
现代化新型媒体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任何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现代化媒体平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准入门槛,普通大众也可以参与到传播活动中。结合染缬文化的传播,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快捷地接收到关于染缬文化的各种信息,如染缬文化的历史追溯、染缬文化的作品及制作技艺。传播方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传播平台可以是染缬文化网站、微博等。染缬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其中,而新型传播媒体的运用,促使染缬文化艺术由精英走向普通大众,有利于染缬文化的推广发展。
2.现代传播媒体的交互性与综合性
现代新型媒体能够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形成日趋紧密的交互性关系。运用各种网络媒体将信息之后,受众能够及时接收到相关信息,而此时,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仍然在继续,受众会针对信息进行点评、转发等,受众浏览信息时也可进行再创作、再,如此循环,使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一种交互关系。染缬文化的传播需要运用新媒体平台,通过多向互动的传播方式,针对染缬文化艺术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研究。另外,各类新媒体平台信息准入门槛降低,也使得新型媒体传播平台出现牛骥同皂的现象。具体延伸到染缬文化的传播上,在虚拟网络空间,无法避免虚假、错误、曲解信息的出现,从而影响到面向大众的正常传播。这需要传播者充分重视,否则,运用新型媒体传播染缬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工艺的初衷将无法实现。
3.现代传播媒体的开放性与自由性
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相比,现代化新型媒体传播更加便捷,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这种全面开放的特性,也使信息传播的容量大幅增加,对于传统工艺传播来说,增加信息量是基础。另外,新型媒体传播平台,还具有高度的自由特性,几乎每一个接触网络的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于是也造成了信息传播日趋多样化、多层次的现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势必引发个体传播时代的到来,广大受众的参与意识也不断增强。在科技的依托下,文化传播形式多元化,使得传播领域格局发生变化,尤其是现代各类新媒体的便捷性,使染缬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推动我国染缬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感受到这一传统工艺的艺术魅力。
三、丝路染缬文化运用现代化新型媒体传播的策略
1.加强对丝路染缬文化的保护与深入开发
我国传统的民族工艺,在传承民族文化以及带动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促使华夏文明走向世界,提升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从这些层面来看,加强对我国丝路染缬文化的保护与深度开发十分必要,这也是在现代化高科技的依托下,进行丝路染缬文化传播的先决条件。从文化范围上看,丝路染缬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形态的染缬艺术实物,二是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染缬技艺。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承载着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华夏文明,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价值观念与审美理念的呈现,更是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延续传承的载体和传播工具。在现阶段,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更需要加强对传统丝路染缬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新型媒体传播平台,使丝路染缬文化彰显其内涵与文化价值,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2.在现代化新型媒体环境中推动丝路染缬文化创新
伴随着各种新媒体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以及鉴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视频网站、播客、博客、手机电视、微信等各种新型媒体,以及通信网络、光电网络等,使新型媒体的传播环境大大优于传统媒体,人们也更偏向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发表观点并进行交流。因此,将丝路染缬文化引入新型媒体传播领域,对于染缬文化艺术传播能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使其抢占传播领域的制高点,也是进一步推动丝路染缬文化传播的必经之路。在尊重传播者与受众双方意愿的前提下,满足双方诉求。染缬文化自身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能够拉近大众与文化艺术之间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导权,从而达到广泛传播染缬文化的效果。对于染缬文化的发展,需要立足于现有的染缬技艺资源,吸收和借鉴其他传统工艺的特点。伴随着以高科技为依托的新型媒体不断出现,传统的文化发展环境受到挑战和冲击,并发生着改变,与新型媒体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传播的缺陷。通过在现代化的媒体环境中,打造染缬文化的知名度,对受众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文化浸礼,更是借助新媒体环境,构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文化观念。在各类新型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开放、自由、快速、交互、综合等特点,是广大受众偏爱新媒体传播的原因。对于染缬文化传播而言,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不管是在染缬文化的传承,还是在技艺发展创新方面,都需要高素质的媒介人才,因此要加强人才的培养。
3.推动染缬文化走向世界
提高文化软实力,就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我们要把它贯穿于国际交流与传播方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实现本土文化的繁荣发展,就要实行对外开放。跨越国界的各种文化信息交流与融合,会促进各国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在染缬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要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汲取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相关工艺,取其精华,加以创新。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新型媒体的优势,加强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播,使染缬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当然,还要充分运用新型媒体手段,大力弘扬染缬文化,并创建多姿多彩的新媒体文化产品,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翠,史启新.新媒体时代芜湖铁画文化传播策略探究[J].神州,2011(10).谢然.染缬艺术彰显生机[OL].
[2]张新宇.试析新媒体时代的大众文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3]夏天.浅析新媒体时代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策略[J].新闻战线,2015(8).
(一)没有稳定的课程体系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在国内相对于其他历史悠久的专业而言,它没有长久的文化积淀和理论积累。当然从80年代到现在,也已经经历了20多个年头,在热衷于文化艺术管理事业的学者的努力下,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程体系逐步建立;但是具体到一个又一个开设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院校就未必都有着科学的课程体系来进行文化艺术管理的学习。课程的学习是核心竞争力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如果基础没有打好,核心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缺乏专业技能的培养虽然文化艺术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涉及多方面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是也应该意识到,在你是一个杂家的同时你要先是一个专家。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要先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一门专业的技能能够给自己找到合适的定位;然后才能更好的进行全方面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艺术史、艺术欣赏等的熏陶也只是表面上的接触,怎么样去培养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某一技能,也是以后文化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缺乏理论建构一个学科的理论建构有多深厚就意味着这个学科能走多远,能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同时理论建构也是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基础和硬件。说到底还是发展时间短,着力于文化艺术管理的专业研究人才缺乏。不过随着社会的的发展,精神文明的提高,对于文化艺术的欣赏也越来越高,继而对于文化艺术管理者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管理者,我们应该对文化艺术管理的前景看好。努力学好知识,为文化艺术管理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没有针对性的招生学习文化艺术管理应该是有一定的艺术基础,热爱艺术事业的人,如果一个学习文化艺术管理的学生对艺术都不感兴趣怎么能够做好文化艺术的管理。所以文化艺术管理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招生,最好是招收艺术生并且热爱管理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艺术基础,而且热爱艺术,培养的时候也更容易实行针对性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塑造,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文化艺术管理者。他们会针对自己原有的艺术基础来定位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在的招生都是泛泛的招生,继而再进行艺术的学习和熏陶,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专业的迷茫。
二、塑造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找准自己的定位现在文化艺术管理专业分为文化产业、文化法、文化经纪人、艺术传播、对外文化交流管理、体育文化等方向,更加拓宽了学科领域。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做公务员、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还有的去做文化产业,从事各种文化的经营现象。那么,就需要学生在自己进行学习的时候,确定自己的方向,进而向自己的领域倾斜,着重打造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全方位的拓展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应该懂得艺术活动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应当有敏锐的洞察力了解与时俱进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基本态势及其前景;懂得各类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了解各类艺术的创作过程和发展历史,能够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分析鉴赏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具有深厚的人文与历史素质和修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了解艺术经济与市场的基本规律,以及艺术制作、传播与营销的运行方式;具有较强的组织与策划能力,懂得项目策划所应具有的规则与流程;懂得不同地域、民族人们特有的接受心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什么需求;还有就是要懂得国家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在专业技能稳定的情况下,对于其他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和收录,都将为核心竞争力的建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应该投身于实践,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引导实践。文化艺术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味的去学习理论知识而不投入实践,只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分节,从而不利于踏入社会。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核心竞争力将会凸显,这就会成为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突出优势。
文化艺术档案既是民族文化、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近年来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不同载高校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的探讨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李 琳体的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整理进展顺利,为国家存留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文化部门收集、整理、保存了数量可观的文化艺术档案,并已在艺术生产、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和社会文化工作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高校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档案价值,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艺术素质。在加强高校文化艺术教育背景下,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也是积极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文化艺术课程的一种有益探索。
二、文化艺术档案课程的相关内容
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程是学校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结合课程目标和文化艺术档案特点,文化艺术档案课程可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和文化艺术档案鉴赏两部分教学内容。
(一)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知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文化艺术档案,学生应初步了解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知识。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内涵十分丰富,课程应使学生主要了解文化艺术档案的收集活动、整理方法和利用检索。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活动是丰富文化艺术档案藏品的重要途径。学生了解文化艺术档案的收集活动,特别是熟悉了解各类文化艺术档案的归档范围,能够初步判断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哪些艺术材料具有保存价值,有利于增强文化艺术档案收集保护意识,促进国家宝贵文化财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传承。文化艺术档案系统化整理便于科学管理。从文化艺术档案发展的特点出发,了解文化艺术档案整理的方法和标准化要求,了解对文化艺术材料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目和数字化处理等工作,可以使学生从中了解文化艺术生产规律,便于迅速地从浩瀚的材料中找出需要利用的内容,提高利用效率。如文化艺术档案要以剧(节)目或艺术活动为单位进行整理。一台剧目必然有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美设计、宣传评论等不同载体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一套完整的艺术作品,不能因它们各自的作用和特点而将这些材料任意分割成若干类别进行组合。了解了文化艺术活动材料的完整性和成套性,学生利用文化艺术档案时会首先想到按剧目中某一项目和活动来进行查阅。文化艺术档案利用工作是文化艺术档案馆(室)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手段,是整个文化艺术档案工作中最有活力的环节。为了更好地使用文化艺术档案资源,学生应了解文化艺术档案馆(室)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借阅、复制、展览、编纂档案文献等各种服务手段。同时,学生还应了解各种档案检索工具,能够利用目录、索引、指南等档案检索工具查找文化艺术档案。
(二)文化艺术档案鉴赏知识
根据课程目标,文化艺术档案鉴赏应是文化艺术档案课的核心内容。文化艺术档案鉴赏主要是对业务类档案的鉴赏,其中可选择艺术表演档案、文学创作档案、美术、摄影档案、社会文化艺术档案作为主要专题内容。艺术表演档案是在戏剧、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电影、电视等各类艺术形式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艺术表演档案鉴赏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剧目档案,主要是戏剧、舞剧、歌剧等表演单位在创作、设计、排练、演出各种形式的剧目过程中形成的档案。(2)曲目档案,主要是曲艺、音乐演出单位在创作、设计、排练、演出曲艺、乐曲(歌曲)过程中形成的档案。(3)节目档案,主要是歌舞、杂技演出单位创作、设计、排练、演出歌舞、杂技节目过程中形成的档案。(4)影视档案,主要是各类电影制片厂和其他电影、电视制作单位在创作、设计、摄制影视片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艺术表演档案的内容比较多,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成套性很强,如一个剧(节)目的创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包括剧本、曲谱、舞美、灯光、服装、化妆、音响、道具、剧照及其他方面的大量有关材料,这些材料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艺术表演档案的特点,在文化艺术档案鉴赏教学过程中,应以艺术表演活动为项目单位开展专题教学。文学创作档案是文化工作者在各种文学创作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材料。文学创作档案鉴赏可包括文学本(手稿与印刷本)、创作素材材料、采风材料等内容。美术、摄影档案是各类美术、书画、摄影单位和个人在创作、设计、绘制、摄影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档案鉴赏内容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民间美术、书法篆刻、美术和摄影展览等。社会文化艺术档案主要是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档案鉴赏内容可包括群众艺术(各种演出)活动形成的材料、少数民族文化材料、传统民族民间艺术材料等。
三、文化艺术档案课程的特色把握
(一)突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档案的鉴赏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档案是文化艺术档案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的宝贵文化财富,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开设文化艺术档案课要突出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档案的鉴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又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突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档案的鉴赏,课程可主要选择以下文化艺术档案类别开展教学:(1)民族民间口头文学档案,是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反映各族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历史、信仰与情感、审美与艺术情趣的民间文学作品。由于这类作品主要以口耳方式传播,又称“口述文学”。(2)民族民间音乐档案,是各民族的传统音乐,可细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舞蹈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乐曲。(3)民族民间美术档案,包括具有鲜明民族个性的绘画、雕塑、剪纸、工艺等。(4)民族民间舞蹈档案,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中形成的传统民族舞蹈。如汉族的龙舞和狮子舞,苗族的芦笙舞等。(5)民族民间戏曲档案,包括古老剧种和流行剧种,如昆剧、梆子戏、秦腔、京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花鼓戏等。(6)民族民间曲艺档案,包括评书评话类、鼓曲唱曲类、快书快板类、相声滑稽类等。
(二)突出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档案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