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航空航天测控技术

航空航天测控技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31 16:22: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航空航天测控技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航空航天测控技术

篇(1)

主营业务稳步发展、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1、嵌入式SoC芯片类产品。2、系统集成类产品;3、产品。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06-2008年及2009年1-9月,公司嵌入式SoC芯片和系统集成的合计收入占同期营收比重分别达55.16%、77.31%、85.93%和86.11%。其中,在EIPC类产品的拉动下,系统集成产品收入占营收的比重从2006年的12.5%提升至48.7%;而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及其他业务占同期营收的比例逐年降低,产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

突出的创新能力、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智能计算机方面进行了卓有成就的研究。公司为基于SPARE架构SoC芯片的行业技术引导者和标准倡导者,是我国首家成功研制出基于SPARE架构的SoC芯片的企业,2003年共推出的SPARC架构的基础芯片$698,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98系列嵌入式SoC芯片的研制成功大幅提高了我国航空航天及工业控制领域中核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打破了上述领域中核心器件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时,公司根据我国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实际需求,还相继研制了EMBC和EIPC两大技术平台以及由这两个平台支撑的高可靠、高性能的系统集成产品,为我国星载、箭载、机载、工控等计算机系统的标准化、小型化以及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嵌入式SoC芯片和系统集成行业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公司开发的基于SPARC架构的SoC芯片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工业控制领域,近年来我国加大了航空航天领域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我们认为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加速发展将带动SPARC架构的SoC芯片的市场需求。另外,随着我国工业领域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嵌入式SoC芯片产品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多,我国电子行业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将为SPARE架构产品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机会。

公司系统集成类产品包括EMBC和EIPC,我们认为以芯片为基础向集成化方向发展可以进入规模更大的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航空和测控EMBC市场规模将达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00&而由EIPC所构成的终端产品能提供包括自动化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数据采集、传输、管理所需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电力、化工等传统工业自动化领域以及交通、金融、医疗等诸多领域,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篇(2)

主营天花板之上的突破口

之前的欧比特用一句话就可以清晰地描述:“处于中短期天花板下的一个好公司,好业务,现金牛”。欧比特是从事集成电路封装业务的,基于微型化的处理器做一些行业领域的产品,硬件芯片领域。欧比特的产品集中在航空航天和测控方面,业务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西安等航空航天科研院所较集中的地方,在北京成立了欧比特控制工程研究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单位形成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这次在上海成立欧科微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今后将与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开展合作。

欧比特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和客户积累毋庸置疑,竞争力十足,国防和工控领域的客户和订单超过70%,这些都是优质客户,合作关系稳定,坏账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引不起资本市场关注的还是它的业务缺乏增长的空间,即使是国家每年的军费和专项经费的持续增长,但是落实到国防芯片产品这一块的数量却已不多。

由表一可以看到,欧比特最大的一个特征是营业收入、毛利和净利润都比较稳定,每年保持在2000万元的净利润规模,给40倍估值,8亿市值的估值中枢,这是欧比特的基本安全边际。这反映了欧比特缺乏一个打开成长空间的突破口,公司的发展遇到了中短期天花板,2013年下半年开始在重组并购的预期下,市场将欧比特的市值给到20亿以上,2014年开年,公司宣布终止重组,进入短暂的停歇。近期在军工北斗热门之际,公司的市值突破30亿,此时公布上海成立微小卫星事业部门,一下子打开了欧比特的想象空间――以前只是给卫星平台、空间武器、飞弹军机等做配套航电芯片产品,现在自己从芯片卫星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空间平台了。虽然这仅仅停留在一则公告的阶段,仅仅是“星星之火”,但是这解决了困扰欧比特好几年的问题,今后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了方向性的突破,至于能不能写成“燎原之势”,那需要时间和观察,至少欧比特给了笔者一个观察它追踪它的理由。

芯片卫星是未来必争领域

谈到“芯片卫星”和“微小卫星”的话题,请看近两年谷歌的行动:

2013年6月,谷歌公布了Loon项目,通过热气球为偏远的地区提供WiFi网络;

2014年4月,谷歌收购了太阳能无人机公司Titan Aerospace,作为其网络服务的储备力量;

2014年6月3日,《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称,谷歌计划花费超过10亿美元来部署180个近地轨道卫星,为全球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面对苹果和微软这样的对手,先不说这些事能不能做成,什么时候产生效益,就出发点说,谷歌做这些是为了战略未来业务的制高点,抢占先机――空天资源,这本应是政府和军方在做的事情,谷歌如此热衷不由地让人怀疑背后是否有其他的力量在支撑,这也是这几年谷歌在某些国家的业务经常有些意外的原因所在。

一个公司尚且如此,更别说一个国家了,对空天资源的抢夺是势在必行。这个领域的争夺和占领这些年一直没有停止过,抢夺同步卫星轨道资源,抢夺导航系统频率资源,抢夺太空制电磁权等等,这里从来都是暗战不断。大个头卫星独占鳌头的时代逐渐过去了,很多国家研究的反卫星武器性能意见很先进了,四大导航系统,GPS,北斗,格洛纳斯,伽利略,任何一个都对这个隐患着急上火。

不知是否有人记得2013年卫星失踪的事情,前后几天时间,两个国家的两颗卫星相继莫名其妙的失踪了,都相互谴责为对方的恶意攻击实验所导致,当然哪个国家都不会承认的。GPS系统的三十颗星,都是日夜处于很多攻击系统的瞄准之下,只要需要,瞬间的功夫,这个世界或许就没有了“导航”这个词。天空里的暗战正逐步升级。

6月份美国宇航局了芯片卫星的发展计划,芯片卫星和微小卫星将是今后各国都要占领的制高点,与大卫星形成互补和协同的优势。

篇(3)

关键词:现代;测控技术;应用

现代测控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部分,是一种新的科学和技术,作为一个在第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技术项目,它是基于电子,测量,控制和其他学科,涉及电子计算机技术领域技术,试验和测量信息处理技术,仪器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技术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已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影响力也愈发增大,其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好,未来将为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

1 现代测控技术的特点

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涉及许多领域,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分布式化等特征。

1.1数字化

在当代测控技术领域中,数字化的这一特质起着非常重要的功用,在测控领域中体现在通讯、信号处理等过程的数字化控制,控制器远程终端设备的数字控制和数字控制传感器。

1.2智能化

这些设备在现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智能化,微处理器为基础,因此它具有简单快速、使用功能多样性的优点。随着微电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测控技术结合,智能化的设备将会变得越来越好,其计算力与精确性都将能得到提高。

1.3网络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在网络技术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网络化使测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令其超脱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此发展趋势使得测控技术更加完善,令其能够方便的组建网络化的测控系统。而拥有了网络化的测控系统,将会变得十分方便快捷,同时能够提高效率。随着网络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许多相关的功能将不断进步,测量和控制技术可以使重要的气象、通信、航空航天、国防等关键领域得以提升。

1.4分布化

往往由于仪器不能分布在多个地方,而使得测量结果不精确或者成本大幅提高,而现代测控系统应用中的设备可以分布在多地,这样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所需数据同时与所需仪器的要求吻合。分布化测控技术结合于微型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能够将同一系统内所有设备联结一起,组成分布化测控系统。分布化测控系统能降低成本,提高测控效率与精确率,同时安全可靠,单一仪器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2 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电子制造业、军事国防业、自动化业等高速发展都离不开测控技术的推动,测控技术亦广泛应用于农业、电信、石油、化工、宇航等相关领域。

2.1无线传感器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以通信、传感探测及计算机等技术为基础的监测系统,由于其优异的发展前景而备受关注。传感器网络应用中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定位问题,它对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信息的重要现实意义、网络管理协议的设计、目标跟踪、节点间的合作等都起着重要应用。

2.2现代测控技术在航天、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可以测量和控制在太空飞行的目标具体表现为:跟踪航天器,测量运动数据的同时获得内部的一些物理和航天员体征的数据,也可对航天目标控制进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在航天领域得以进一步发展。

在农业领域,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温度,如果测量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报警,主机将打开风扇通风冷却处理,这大大降低了粮仓粮食储存火灾的发生几率。

2.3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现代测控技术中的新兴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体现在社会工作的多个方面。一个新的传感器,比如智能传感器的小型化的气体传感器、数字传感器、集成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等,主要大量应用在化工、交通、医学、机器人、防伪、农业、工业、军事、环境监测、城市管理等领域。

2.4远程测控技术

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也可用于远程测量和控制,常见的远程测量和控制技术有远程测量和控制技术,线的电话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和无线通信距离测量科学与技术等。主要应用于石油输送管道、核电站和电网检测、机器人等。现代测量和控制技术的设备故障诊断、电、水、气、热等自动抄表远程测量和控制。

2.5虚拟仪器技术

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也较广泛,如:利用虚拟仪器技术测量不同进口压力和转速下的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虚拟仪器技术用于蚕茧无损质量检测。

3 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集成的测量和控制技术正朝着系统化、智能化、标准化和系统功能的趋势发展,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于信息获取与应用,实现仪器仪表、工业生产的全过程自动化控制,使之为人们工作生活做出更多的贡献。与此同时,计算机控制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信号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在推动现代测控技术发生深入的转变,使之变得更为开放化、标准化、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现代测控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改进、高科技测控自动化的成果的应用,为产业的升级和整个社会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广大的推进与提升作用,它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况迎辉, 祝学云等, 现代测控技术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实验[J]技术与管理, 2009, 26(11).

[2] 吕辉. 现代测控技术[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5.

篇(4)

关键词:同步 便携 潜用

中图分类号:P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7-0151-02

1、引言

在过去涉及到潜艇的试验中,船载时统设备在潜艇上使用时会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在常规潜艇上使用时统设备接收GPS卫星授时[3]信号时,由于潜艇尺寸问题导致接收天线难以伸出舱体从而无法正常接收授时信号(天线太长时信号增益下降过多,导致GPS模块本身无法识别信号),时统设备操作员需将时统设备和UPS电源一起在战位到舰桥之间来回搬动,给操作员造成较大负担,且容易产生误操作;二是在新型潜艇上使用时统设备时,通常需要在不同舱段设置两个时统战位。而在潜艇下潜或上浮过程中需要关闭舱段间的通道,必然会影响到时统与时统设备间或时统设备与其它测控设备连接的持续性。

本文提供了一种体积小、设备接口齐全、能够依靠自身电池持续供电较长时间的潜用时统设备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2、水下便携式时间统一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设计

参加潜艇试验的时统设备都是独立使用,没有连接中心站的需求,所以只保留了测控专装必须的时间同步,对时,可编程[9]信号发生,时延返检和设定触发信号时刻功能,并且能够手动设置本机时间;为潜用时统设备新增了可编程信号强迫同步功能;由于不需要接收时统中心站的B码信号,此次设计精简掉了B码传输、分机巡检及手动修正功能。

2.2 硬件总体设计

系统采用整体设计思路,每片DSP的P0口为数据/地址复用口[2],连接片外扩展地址时作为地址低八位,P2口作为片外扩展地址高八位。为了减小总线数据负荷,减小数据/地址复用所带来的信号干扰,此次设计使用3片DSP共同完成所有功能。其中,一块DSP负责键盘识别、屏幕显示、GPS时间同步和修正信息解码处理、中断处理;一块DSP控制CPLD产生可编程信号;最后一块DSP完成时延返检功能并将各项参数信息保存在片内EEPROM内。硬件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

2.3 软件总体流程

系统程序使用C语言[1]在Keil开发环境中编写,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主要由键盘识别模块、屏幕显示模块、GPS时间信息处理模块、中断处理模块、可编程信号产生模块和时延返检模块组成。程序运行流程图如图2所示:

3、各功能模块设计

3.1 键盘识别模块

键盘采用的是非编码行列式键盘电路。P1口与键盘电路连接,使用查询的工作方式。

使用软件去除按键抖动的方法:在检测到有键按下时,执行一个20ms左右的延时程序,再判断该键事后仍保持闭合状态。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长按键只产生一次键值,不能出现连按现象。

3.2 GPS时间信息处理模块

采用串口中断的方式接收处理GPRMC[6]语句,得到GPS时间信息[4]。GPRMC语句的格式是#GPRMC,hhmmss,A(V),……, *hh。其中“#GPRMC”是固定帧头,“hhmmss”是时间信息,“A(V)”代表定位状态,“A”代表有效定位,“V”代表无效定位, “*hh”是校验位。利用串口中断的方式接收每秒一帧的GPRMC语句,判断是否接收到一个完整的GPRMC数据格式的帧头:如果是,则保存接下来的9个字节的数据(包括逗号),再判断定位状态是否有效从而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不是,则舍弃这一帧数据。水下便携式时间统一系统本机晶振分频产生1ms脉冲与GPS的PPS1秒脉冲比对后,产生高精度同步1秒信号。

3.3 中断处理模块

共设置了3个外部中断源[10]GPS时间信息串口接收中断,毫秒中断INT0和秒中断INT1。毫秒中断和秒中断都是由CPLD器件分频产生。其中毫秒中断优先级最高,其次是串口中断,秒中断优先级最低。

3.4 可编程信号产生和时延返检模块

可编程信号的产生依靠DSP和CPLD配合完成。CPLD通过晶振分频得到10us,1ms和0.1s三个基准周期。DSP记录键盘设置的可编程信号脉宽和周期的参数,通过数据/地址总线写入CPLD再分频得以产生最终的可编程信号。

时延返检模块主要的工作是将返检值从指定的口线上读出。返检值采取循环查询的方式读取,每当口线上测得一组时延返检值,保持口线此刻的状态;DSP读取此刻口线上的状态,通过算法将口线状态转换为时延返检值,再将口线拉低以启动下一次返检操作。

3.5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包括220V转5V、220V转12的电压转换芯片及电路,同时加装一块12V,36000mAh锂-镍充电电池,从而实现了不依赖外部电源长期工作的目的。

4、关键技术

1)信号自动同步。本次设计改进了可编程信号同步算法[7],不仅所有可编程信号每等待8分钟后会进行一次同步操作,还能够通过软件算法,在最短时间内自动对两个可编程口的可编程信号进行同步。具体实现如下:由于信号周期为0.1s的整数倍,每当重新设置某一可编程口的信号周期值时,DSP将从EEPROM中读取未改变的那个可编程口的信号周期值,采用取两个值的最小公倍数的算法,求得640s内两个值的最小公倍数,在当前时间的基础上,确定最终两个信号自动同步的触发时刻(如果两个信号值的最小公倍数大于640,则两信号8分钟内无法自动同步,实际试验中通常不采用此类周期的信号)。

2)加一秒技术。屏幕是在接收到当前的各类时间信息后再进行显示,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因为数据接收带来的延时[8]。为避免数据接收和处理带来的时间延时,当接收到时间信息报文后,根据当前时间的状态,对时间信息进行处理生成下一时刻的时间信息,而后用下一时刻秒信息或者下一帧的帧头触发显示。

5、结语

本便携式时统设备专为潜艇在水下使用而设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使用方便的优点,系统硬件设计遵循了精简、可靠、实用的原则,软件设计上保留了上代设备绝大部分单机功能,并新增了可编程口强迫同步功能,模块化设计使系统功能易于扩展,为今后增加北斗对时模块和扩展系统功能提供了便利。经测试,系统可以在只靠内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可靠工作6个小时以上,能够很好地解决船载时统设备在潜艇上使用存在的问题,满足潜艇潜航过程为测控设备同步对时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周兴华.单片机C程序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10.

[2]苏涛,吴顺军,李真芳,等.高性能DSP与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吴坤,张君.基于GPS的靶场时统系统技术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2009年03期.

[4]贺洪兵.基于GPS的高精度时间同步系统的研究设计[D].四川大学,2005年.

[5]刘艳萍.DSP技术原理及应用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2.

[6]GARMIN GPS SENSOR BOARD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Z] 2000.

[7]孙东,顾鲁青,赵彦东,方建勋.实时应用中软件时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控技术,2006年01期.

[8]赵亚东.靶场测量设备时统信号延时的系统误差[J].遥测遥控,1995年04期.

[9]杨蕾.基于FPGA的靶场时间统一系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4年.

[10]张洪润等.单片机应用设计200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篇(5)

关键词:卫星测控;无线通信;运用

神舟系列飞船的连续发射成功向全世界昭示出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技术能力,也体现我国卫星发射水平与科技攻关能力的强大实力。但许多人却不知道,在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群人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而其中,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就是工作最为繁重的部门。近几年完成的载人航空航天飞行任务中,由测控部所组成的船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进一步加强工作质量,我国海上卫星监测部门统一使用了无线通信技术来解决在卫星监测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隐患。

1 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1.1 无线通信技术基本概念

无线通信的主要形成原理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信号能在空中进行自由传播并进行信息交换的特性而产生的一种通信技术手段。在目前主要通用的信息通信方法中,无线通信技术是其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光的一种技术。

目前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执行的原理是802.11标准,主要对网络的物理层和访问控制层拟定相关规定。在802.11标准当中,还实现了针对发送和接收的三种先进技术,分别为扩频技术,窄带技术和红外技术。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3g,wlan,uwb,蓝牙,宽带卫星系统,数字电视等都是无线通信技术为我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便利。

1.2 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应用范围

⑴蓝牙。蓝牙技术是实现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之间建立通信环境而建立的一种近距离无线接口,通过蓝牙的使用能将计算机融合到通信技术当中,从而实现近距离的操作与实时通信。⑵wifi技术。在无线通信协议当中,wifi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其正是名称为ieee802.11b,也可实现短距离无线通信操作,而且其速度更快,达到11mb/s。⑶irda技术。irda技术是以红外线来实现点对点无线通信的技术,也是无线通信技术当中最早的一种,在小型移动设备上得到广泛使用。⑷nfc技术。这种技术与非结束时射频识别所形成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相类似,其主要是以双向的识别和连接手段,能够实现无线网络的自动获取与建立,还可以为蓝牙、蜂窝以及wifi设备提供支持,形成虚拟连接,形成电子设备的短距离实时通讯。

2 无线通信技术在海洋测控上的具体应用

2.1 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海洋测控的原因

因为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通信宽带化和高速率的要求,目前已经在许多国家的海洋测控上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国的卫星海上测控工作也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建立了专门的海洋测控无线通信系统来加以应用。该系统以ip为基础,实现分组交换网络和软交换核心网络架构,具有覆盖范围广,高保密性,高带宽,支持高速移动等先进优势。能有效满足海上船队之间的高数据业务的传输需要,最远传输距离甚至可以达到50km,调制方式不拘一格,采用了64qam、16qam、8psk等自动调制方式,传输带宽达到了5mhz,数据吞吐率在10mbit/s,分为基站系统和远端用户站系统两种双工方式,既可以单基站组网,又可以双基站组网,实现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传输功能。

2.2 无线通信技术在海洋测控应用的工作原理

该系统由1个基站和5个船载站构成,通过以太网接口与系统中心进行连接,通过视频传输设备与指挥中心大屏幕实现相互贯通,总指挥员可以在指挥室中就能全面的看到各船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准确性和效率。在进行海洋资源监测与管理过程中,我国海上卫星监测相关部门可以第一时间准确的掌握船队工作情况,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和需要紧急保障的困难,就能第一时间加以调控,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我国海洋测控执行过程中,无线通信技术所拥有的高速率传输,抗干扰抗多经等技术优势都对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等航空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无线通信技术的覆盖范围更广,保密性更强,移动速度更快,其带宽也更高;同时还拥有非视距传输、终端漫游等功能,使海

洋测控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各项任务都能得到很好的完成,它也必将成为未来我国海洋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

[参考文献]

[1]西蒙赫金.现代无线通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刘乃安.无线局域网(wlan)—原理、技术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器CAN总线现场总线

中图分类号:TN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023-01

一、引言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几种现场总线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以及各种工业控制系统中。TI公司推出2000系列电机控制DSP TMS320LF2812属于最新产品,适合工业控制、机床控制、伺服控制等高精度应用。本文介绍了以TMS320LF2812为处理器,采用CAN总线模块CTM1050T,进行了CAN总线接口设计。

二、系统硬件设计

(一)芯片介绍

TMS320F2812PGFA是TI公司推出的2000系列DSP芯片,是目前国际市场上比较先进、功能强大的32位定点DSP芯片[1]。该芯片既具有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又具有强大的事件管理能力和嵌入式控制功能,特别适用于有大量数据处理的测控场合,如工业自动化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智能化仪表及电机,伺服系统等。它的主要特点:采用高性能的静态CMOS技术,主频可以工作在150MHz(时钟周期可达6.67ns);改进的eCAN2.0B接口模块;高性能低功耗,采用1.8V内核电压和3.3V接口电压。

CTM1050T是一款带隔离的高速CAN收发器芯片,该芯片内部集成了所有必需的CAN隔离及CAN收、发器件,这些都被集成在不到3平方厘米的芯片上。该芯片符合ISO11898标准,因此,它可以和其他遵从ISO11898标准的CAN收发器产品互操作。

(二)电源电路设计

TMS320F2812采用+1.8V内核电压和+3.3V接口电压。TPS767D318

具有可单独供电的双路输出:一路固定输出电压为+3.3v,另一路固定输出电压为+1.8V,输入电压为+5V。电路图如图1所示。

图1TPS767D318接口电路原理图

(三)CAN总线接口设计

TMS320F2812的eCAN模块是TI公司新一代32位高级CAN控制器,它完全兼容CAN2.0B协议,可以在有干扰的环境里使用上述协议与其他控制器串行通信[2]。其与CTM1050T的接口电路如图2所示。

三、软件设计

这个程序的实现分为以下几个重要步骤[3]:eCAN模块的初始化,信息发送,信息接收。

ECAN模块初始化,主要重新设置为配置寄存器,初始化邮箱。信息的发送程序要对以下寄存器或寄存器的某些位进行操作:发送请求寄存器(CANTRS)的相应位、邮箱使能寄存器(CANME)的相应位、信息标识符寄存器(MID)、信箱控制区寄存器(CANMCF)、邮箱方向寄存器(CANMD)的相应位;信息的接收程序要对以下寄存器或寄存器的某些位进行操作:邮箱使能寄存器(CANME)的相应位;信息标识符寄存器(MID);局部接收屏蔽寄存器(LAM)、邮箱方向寄存器(CANMD)的相应位、覆盖保护控制寄存器(CANOPC)的相应位、接收信息悬挂寄存器(CANRMP)的相应位。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图2CTM1050T与TMS320F2812的接口电路原理图

四、结论

经过长时间测试,采用自发自收方式,TMS320LF2812eCAN模块中发送邮箱和接收邮箱的值完全相同,可见该设计运行正常。且CTM10

50T有CAN总线必备的隔离模块,可靠性高,对于DSPCAN总线开发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万山明,TMS320F281xDSP原理及应用实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卫宁译,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MS320C28X系列DSP的CPU于外设(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饶运涛,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 前进中的中国航天 前景广阔的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城 SpaceX叫板中国航天集团 雷达“眼睛”助力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继续给力! 中国航天的“太空” 中国航天的2013征程 中国航天模型运动概览 中国航天的可能任务 中国航天起步的时候 中国航天与哈尔滨 中国航天新动力 中国航天第一港 首个航天日后的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已具备五大能力 魏俊华:中国航天的“发电者” 叶永烈记录的中国航天秘史 论中国航天业知识产权归属 新时代的中国航天之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中国航天如何突围 中国航天如何突围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齐岳峰")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14年12月12日,工作人员查看正在建造的五号火箭整流罩

35岁,这是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年龄。

以1990 年 4 月 7 日“三号”火箭将“亚洲一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为标志,中国航天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这时,长城公司正好10岁。

但如今,中国离开这个市场已经有一段日子了。

作为中国火箭的商业发射服务提供商,长城公司几乎与中国国际商业发射活动共同进退。这对于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来说,压力不言而喻。

这些压力,大多与这样一条规则有关:1999 年起,除非美国总统特批,美国政府禁止美国制造以及含有受美国 ITAR(国际武器交易规则)控制的部件的卫星,用中国火箭发射。也就是说,只要是美国制造的卫星,都不能用中国火箭发射。即便是他国制造的卫星,只要有美国零件,亦不能用中国火箭发射。1999年至今,长城公司尚未拿到一份与美国制造的卫星产品有关的商业合同。

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副总裁付志恒对《t望东方周刊》说,他们只能选择不断提升自己,寻找机会。

机会并不常有。2015年4月,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在巴西航展首秀,希望撬开南美商业发射市场。但几个航天大国都在想办法挤进去,摆在中国航天人面前的,恐怕又是一场硬仗。

美国阻挠让我们退出国际市场

《t望东方周刊》:国际市场对中国航天商业发射的影响体现在哪里?影响商业活动的是否也是商业因素?

付志恒: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航天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的定位,就是用中国的火箭发射国外制造的卫星。

但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对中国航天商业发射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990年,“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的“亚洲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航天高科技服务自此进入国际市场,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市场空白。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航天商业发射的黄金时期,那些年中国航天在国际市场上争取到了26颗卫星的发射合同,成绩可谓不小。

但隐患也不小,那些卫星除了一颗欧制卫星,其余都是美制卫星。

很快,国际政治的变化就影响到了卫星发射市场。冷战结束后,美俄这两个航天大国一定程度走近,双方一度合组宇航公司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对中国的商业发射活动构成了不小的压力。

伴随着中美政治关系的变化,商业发射业务也随之波动。1999年5月25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美国国会却抛出了《考克斯报告》,诬称中国通过窃取美国军事技术而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随后,美国政府事实上禁止美国制造以及含有受美国 ITAR(国际武器交易规则)控制的部件的卫星用中国火箭发射,极大影响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商业航天活动。

从1999年到2005年,我们没有实施任何商业发射。

《t望东方周刊》:中国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付志恒:事实上,与中国有着良好商业关系的休斯公司和劳拉宇航公司,对《考克斯报告》指责他们帮助中国提高了战略核导弹的攻击精度,都彻底否认。他们也确实没有泄露任何情报。

但中国面对当时的情况,只能接受被堵在市场外面的现实。

不过,也正因为美国的这种限制,我们走出了一条用火箭发射欧洲化卫星和我国国产卫星的道路。

比如,法国泰雷兹公司研制了不含受控美制零件的卫星,这样我们就可以合作了。

不过,美国并不罢手。2011年底,中国宣布将为土库曼斯坦发射它的第一颗卫星。但2013年,在美国的多重压力下,“中土卫星项目”终止,土库曼斯坦最终选择了美国公司发射这一卫星。

我们基本退出国际市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美国的阻挠。

国际发射服务市场可能重新洗牌

《t望东方周刊》:政治因素之外,市场的变化是不是也对中国航天国际商业发射活动构成了压力?

付志恒:也不能说是压力,即便被排除在国际主要市场之外,我们还是要积极争取。

当前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中,来自商业部分的贡献已达 60%以上。欧洲的“阿里安”火箭、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等都在角逐商业合同。

2012年5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制的世界首艘民营飞船“龙”飞船搭乘该公司的“猎鹰9号”发射升空,成为第一架飞往“国际空间站”的商业运输飞船。

此后,“猎鹰9号”作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商业轨道运输服务平台,正式开始其太空之旅,取代航天飞机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和人员。

2013年12月3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地向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通信卫星,成为美国第一家进入商业卫星发射领域的民营企业。

“猎鹰9号”异军突起,对国际航天商业发射市场的影响不小。SpaceX采用创新流程和低价策略,已逐步成为航天发射市场上的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该公司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NASA给了它大量合同,它在商业市场上咄咄逼人。如果 SpaceX 继续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国际发射服务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重新洗牌。

工业界都欢迎低价,但市场上只有两家航天商业发射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这是不够的。

谁会成为第三家?目前来看,还是个未知数。

《t望东方周刊》:中国呢?希望能有多大?

付志恒:中国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的“三号乙”火箭的 5.5 吨运载能力,在国际发射服务市场中曾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是,这种优势地位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我的了解是,客户出于全球卫星轨道位置资源日趋紧张的现实和新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多地选择大卫星方案,通信卫星质量不断增加。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火箭已面临“向下竞争激烈,向上无法发射”的隐忧。 2010年11月1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这是当时展出的“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平台模型

虽然中国国产的“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即将首飞,但时不我待,还是要加快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火箭研制。

独辟蹊径

《t望东方周刊》:中国发射服务商是否有其他途径可走?

付志恒:中国正在推进卫星与火箭捆绑销售的方式。我们关注新兴航天国家的相关市场,如拉美、中东、非洲等地区国家,向他们一体化销售“星箭”。2012年,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战胜了美、俄、印等国的宇航公司,赢得了土耳其卫星的发射服务合同。类似项目都要靠市场竞争,实实在在地取得。

此外,在卫星技术方面,目前我们也在推进中外合作研制的卫星。

目前,中国航天国际宇航业务有两大板块,其一是发射服务,其二是整星出口。2005年开始,随着“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问世,我们与相关单位签订协议,通过批量采购提前启动火箭和卫星研制以缩短产品交付周期的方式,提升快速市场反应能力,降低成本,进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增强中国国际商业发射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与“三号乙”型运载火箭的组合策略,已经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我们也在加强与欧洲的合作,希望欧洲工业界能加强自身实力,双方在商业合作领域良好互动。

2014年,“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资源04”星。当年,我们还成功交付了玻利维亚通信卫星及地面测控系统,实现了波兰Brite-PL和卢森堡4M小卫星成功搭载发射。签署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合同并全面启动研制工作。

虽然我们与美国工业界有一定联系,但美方的防范心理很强,不给我们发放签证。

《t望东方周刊》:可否简要介绍一下近些年公司承担的“外星”发射任务?

付志恒:比如说, 2004年12月15日,尼日利亚科技部所属尼日利亚宇航局与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合同》。

2007年5月14日,尼日利亚一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7月16日,长城公司顺利完成了尼日利亚一号通信卫星的在轨交付,与此同时,还交付了卫星地面测控站,提供了卫星全寿命操作支持服务及对尼日利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服务。尼星项目是中国航天为国外客户提供的第一个一揽子在轨交付卫星的项目。

2008年10月30日,中方成功发射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该项目是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拉丁美洲用户签署的第一个在轨交付通信卫星合同,也是中委两国在航天领域的第一次合作。

同年,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SUPARCO)与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在北京签署了巴基斯坦1R通信卫星(PakSat-1R)项目合同。巴基斯坦1R卫星是中国航天与国际用户签署的第三个通信卫星合同,也是中国航天首次向亚洲用户提供卫星在轨交付服务。

此后,我们先后达成了诸如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R卫星项目、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项目、玻利维亚通信卫星项目等合作协议,并逐步完成交付。 2011年8月12日零时1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巴基斯坦1R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图为发射现场

2013年11月22日,公司与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卫星”)顺利完成了亚太九号通信卫星(APSTAR-9)项目合同的正式签署,公司作为总承包商,将会同相关的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测控等分包商共同承担亚太九号卫星的设计、建造、总装、测试和发射任务,并以在轨交付方式向亚太卫星交付该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及相关地面测控设备。

《t望东方周刊》:国际市场相关机制是否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付志恒:国际上的不公平机制肯定是一个障碍,不过商业化的机制下,国际上有些宇航公司会对特定客户出台具体的政策,并很详细地注明发射服务费用(如火箭费用、测控费用等),以利于对外商业拓展,利于商业公司的国际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