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22: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围绕着历史《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入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围绕着历史升学考试而展开,特别是教学进入到高三总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能够对于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之外,还要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与教材内容相互贯穿,形成清晰的教学脉络。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够衔接成为一个脉络。作为文科高考重点学科,历史以知识运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主。从对《考试大纲》的解读中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都体现在每一项具体能力的要求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以其为核心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随时考查。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提问的重点,并围绕着知识点回答问题,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所掌握。相反,如果考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已经偏离了《考试大纲》的逻辑脉络,甚至已经出离了《考试大纲》,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重新学习,以充分掌握。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四、结语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程教学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71
历史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科目,不仅担负着传授历史知识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的灌输和培养,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引导和启发之下,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思想情感,在提升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
想要达到上述的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一方面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有效的历史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扩展学生的历史专业知识储备,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关的历史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影响和感染之下,真正的进入到历史课程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体会蕴含在历史知识之中的情感因素,在加深学生的历史认知的同时,激发起学生的情感理解和情感共鸣,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历史课程专业素养。可以说,教学情境的设置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发挥着重要的教学作用,应该受到高中历史任课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传统历史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桎梏,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在情景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教学问题和教学缺陷,影响了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以及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从整体上来看,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时,由于受到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限制,很少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营造,而是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历史教学步骤,对学生进行单纯的历史知识点的讲述和灌输,有些教师即使认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对于教学情境认识的不足和片面性,导致教师所创设的历史课程教学情境,脱离了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割裂了教学情境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存在生搬硬套的情境创设情况,片面追求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忽视了对历史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展开,从而影响了历史课程情境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改进。那么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使情境教学能够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教学作用,有效的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中历史课程的情境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出发,创设学生能够理解到和体会到的教学情境,拉近课程教学情境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避免无效教学情境的营造。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历史知识看起来很好理解,但是实际运用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给学生造成不小的理解和学习障碍。高中阶段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知识点的学习和积累作为基础,但是对于一个班级内的学生而言,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历史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和差距性,每个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
很多教师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时,习惯于运用和借鉴他人的情景教学成果,而不是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具体历史课程学习能力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种一味的借鉴他人的情景教学模式,一方面会导致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影响情景教学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还会给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增加不必要的学习难度和学习障碍,打击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动性,使学生逐渐丧失对教学情境进行探索和体会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学习情绪。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营造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出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情境,避免教学情境脱离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水平,使学生在面对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情境时,根本无法真正的融入其中,体会不到教师的教学用心以及教学内容的指向性,从而导致课程教学时间的浪费,影响学生历史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改进和提升。
其次,在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教师应该拓宽自己的情境创设范畴,丰富自身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和手段有很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进,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更是因此具有了无限操作性和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情境创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进行相关历史图片的展示和播放,使学生能够在观看历史图片的过程中,消除自身和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隔膜和距离感,利用图片直观形象的教学特点,将学生拉回特定的历史时期之中,使学生在进行历史课程学习时形成一种历史真实感,拉近历史知识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印象。
除了利用图片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营造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歌曲的形式,进行教学情境的营造和渲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和分析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和历史事实,并且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相关音乐和歌曲的选择和播放,使教学内容和歌曲的旋律、意蕴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曲,使学生在歌曲的曲调和歌词中,多方位的感受其中涌动的爱国热情,从而使学生受到音乐的鼓舞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融入教学情境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解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本;“历史纵横”;“学思之窗”
历史课本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材料,是最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本文试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等板块进行分类整合,使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技能,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两个板块都是根据高中历史的内容、特点、师生教与学的需要而设置的,“历史纵横”栏目主要介绍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历史知识,是对本课重要知识点的阐释、拓展、延伸,以加深、巩固历史知识,加强历史的联系性,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学思之窗”板块分为阅读内容和思考题两部分,提供了与正文重点内容有关联的历史材料,如原始文献、历史故事、人物评价等,通过思考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将这两个栏目的内容有效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对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 、必修II、必修III)中“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板块的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一)对“历史纵横”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在《历史》(必修I、II、III)中的“历史纵横”,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对正文内容的拓展、延伸
例如(1)必修I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在讲中央集权的发展时,正文是按时间顺序说明历朝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在“历史纵横”中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补充说明,既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必修II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在讲“世界市场拓展”时,正文主要说明拓展的途径、手段和作用,课文结尾的 “历史纵横”中,用当时英国人安东尼-培根从事黑人奴隶贸易的具体事例,来说明世界市场拓展的实质和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也将市场拓展与需求增加以及技术进步联系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对与正文相关的重要概念、内容的解释说明
(1)必修II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在讲到“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时,正文讲到“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微商和晋商。”而在其下的“历史纵横”中,对晋商从其名称、产生和发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说明,使学生具体了解了晋商以及商帮在商业发展中的作用。
(2)必修III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在讲述“人是万物的尺度”时,正文对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的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以及代表人物进行了讲述。而其下的“历史纵横”对“智者”及“智者学派”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世界古代思想史的热荩大多数同学都是陌生的,在课本中涉及到的内容经过教师的讲述,学生才有所了解,而课本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通过“历史纵横”栏目内容的拓展,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内容。
3.对历史事件的场景进行描述
例如必修I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在讲述“光荣革命”的历史背景时,正文讲到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英国议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英国国王的矛盾突出,最终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大增。关于英国议会,仅靠正文的内容,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而借助“历史纵横”来介绍英国议会产生的背景、上下议院的构成及议会的权力,学生在了解之后就不难理解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及《权利法案》的颁布是矛盾斗争的结果了,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上下文的联系。
因“历史纵横”栏目的设置,枯燥的历史概念变成了通俗易懂的故事,改变了以往过于抽象、理论性强、晦涩难懂的现象,淡化高中课程“学术化和专业化”色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正文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对“学思之窗”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
在《历史》(必修I、II、III)的“学思之窗”,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原始文献资料
部分内容提供与正文相关的原始文献资料及问题。例如必修I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讲述“伟大的开端”,学生在读懂“学思之窗”原始文献资料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正文所讲相关内容思考回答问题。这一过程可以训练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深化和拓展重点的历史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历史故事及其思考
用历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究历史本质。例如必修I第11课《运动》在“天国悲剧”这目中“学思之窗”的内容通过历史故事的真实再现,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并结合正文内容,由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3.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论及观点
有35个“学思之窗”涉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论及观点。例如:(1)必修II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一目 “学思之窗”的内容, 学生对持不同观点的历史评论,通过思考阐明个人的思想观点,对学生形成客观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引导作用。(2)必修II的第5课《开辟新航路》、必修III第23课《美术的辉煌》的“学思之窗”以图片和问题的形式展示,这样的设置与课本内容相衔接,为教学服务。
“学思之窗”的设置,解决了历史课本中各个板块之间分裂的问题,通过提问思考,学生对重要的历史问题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该设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合作性、探究性和自主性学习,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教育理念。
二、“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板块的实际运用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趋向于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了解,对事件、现象背后的问题只看现成的结论,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缺乏思考,关注不多,认识不够。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对历史事件、现象多讲解,又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的思考。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 “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栏目所提供的历史资料,可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启发学生通过这些历史资料探究历史知识,提高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例如:
必修III第8课“历史纵横”据这段材料,可提取的信息有:西汉以后至唐朝时造纸技术不断进步,唐朝通过战争的方式使得造纸术外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这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材料,搞清材料的基本内容,这样的训练过程对于学生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自身的有意义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理解能力和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段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造纸术传入欧洲,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使学生理解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以及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借助问题对材料做出进一步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能力在各种历史材料中发现、汲取、整理具有史学价值的信息,提高理解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设置也为接下来本课教材内容的学习及与“学思之窗”中“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做了铺垫。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纵横”、“学思之窗”的史料,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历史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概括与归纳、联系与比较、判断与评析等,对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组合,训练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必修III第1课“学思之窗”结合教材正文内容,学生根据材料从多种角度对问题进行相对全面的认识,并由此认识这些观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加深理解,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而且也要知道“这是为什么”或“为什么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再如必修III第12课“学思之窗”的材料,学生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再评价,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出别人的评价,然后再做分析。学生在评价别人认识的过程中,确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价值标准以及评价方式,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认识。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独立自主地评论历史、发现历史问题的价值体系,激发学生乐于研究和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一过程贯穿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历史知识是一个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对历史整体的认识就来源于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但就历史知识本质而言,历史材料只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媒介,而历史课本中所提供的材料是有选择和经过编者加工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学生要通过对历史材料进行研习,形成对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学生直接接触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通过研读获取有效信息,独立做出相应的结论,有利于养成探究的习惯,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主动去思考、理解、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总体上整合教材的内容,依据课标要求调整主次、恰当取舍,根据教学需求,重新整合知识,并注意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正文资料和辅助内容,合理利用、开发历史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煜 张连生: 《从“教本”到“学本”――论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和趋向》, 历史教学,2003年第2期.
[2]刘永青:《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优缺点及其使用建议综述》,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2年3月.
新课程 高中历史 教学方法
一、注意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上。在课程内容上,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着眼破除旧课程繁、难、深、重的知识体系,大量删减知识点,展现出简单浅显的特点。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拓宽知识面、深化知识点上,展现出的特点是分量重、内容深。因此从课程内容上看,这轮历史课程改革使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距离拉大,有所脱节。在呈现方式上,旧课程初、高中都是严格地依照时间顺序从古到今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它的弊病在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新课程改革克服旧课程的弊病,高中历史课程采用模块与专题的方式呈现。但受所规定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历史是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时间是串联历史的线索。时间的顺序性反映着历史事物的纵向次序或因果关系,注重时间概念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忽视了这一特点,历史就会变成一团难理的乱麻,“新课标”规定的“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课程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初中历史的学习基础关系着高中历史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与高中历史的链接,防止学生感觉到高中历史知识混乱的现象发生。
二、教师要注意改革教学方法
1.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2.要引导学生合作解疑。开展多彩的讨论是其重要手段,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
3.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积极鼓励学生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三、以新的课程标准指导教学
1.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面向生活,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焕发它的生命力。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要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设计好学案,让民族地区学生在学习中不再迷茫
藏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中三门语言类学科(藏语、汉语、英语)和其余多个文化科目同学成为学生学习中无形的压力,其汉语理解能力的不足也突显无遗,加之学习习惯和方法的不足,其在学习中的畏难情绪逐渐滋生,这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为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高中历史的习惯和方法,历史学案教学方式的引入和实践成为必然。如何发挥好学案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设计好学案是第一步。针对民族地区学生,笔者认为学案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明确的知识目标。民族地区学生之所以对高中历史学习感觉迷茫首先是因为不知道学什么,其次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学,所以学案设计的第一步应设计明确的知识目标,明确告诉学生本课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让学生有的放矢。
2.设计完整的知识脉络。高中历史教学中网状知识结构的形成对学生学习尤为重要,故在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学案设计中第二部分即知识脉络设计极为关键,在这一部分设计中应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应注重将重要的历史时间、历史地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历史意义等通过要求学生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找得到、填得上、做得来。同时让学生在学案的指引下将知识脉络标注在书上,对学生学习习惯、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3.设计清晰的合作探究。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学案的第三部分即合作探究学习设计极为重要。在这一部分设计中,情景创设应清晰,问题设计要有高度但不宜过难,应让学生觉得需要讨论但经合作探究后能够得着,还应注意切合教学重点和难点,能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对教学内容形成突破。
4.设计分层的体验成功。体验成功是历史学案设计的第四部分。成功的起点在于相信自己,成功的终点在于坚持到底,这是成功的一般心态。所以,这一部分的设计应针对本课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设计应相对简单,应让大部分学生对大部分习题能动得了、做得来,应让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从分层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强一点的学生应设计稍难一点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应用好学案,让民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游刃有余
设计好学案只是完成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第一步,如何发挥学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应用好学案成为了重点。在学案的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步:
1.第一步:课前预习。利用学案进行教学的关键步骤是学生的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应提前一至二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学案上的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查找资料、仔细思索、积极展开讨论。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学案,做到上课时有的放矢地进行听课。此举重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协作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
2.第二步:学案检查。学生预习后,教师要及时把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程度,特别要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案上加以注明,以便于在课堂上加以重点解决。同时,要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及时修改教案和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课,提高课堂效率。此举目的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3.第三步:课堂解疑。对学生在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认真进行分析和讲解,也可以让对此问题有一定理解的学生起来发言,再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再进行纠正和补充。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第四步: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种快捷有效途径。通过师生互动,用题目作载体,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加深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5.第五步:课堂讨论。讨论时要求每位学生必须积极发言,小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走动。同时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在课堂上来回巡视,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加以适当的点拨和指导。然后让每小组派一名学生起来进行总结发言,让小组之间相互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6.第六步:提高拓展练习。提高:在掌握规律后,让学生应用方法或规律进行解题;拓展:在学生做完题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归纳,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点评自己的思路过程和解题方法,从个性扩展到共性,以此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第七步:学案批改。下课后要把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批改,最好能全批全改,要对全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了如指掌,以便于下节课再次进行简单提示和解决。
8.第八步:课后复习及反思。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灵活多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让历史学案成为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
历史学案教学方式,实则是将学生学习前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民族地区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实现减负增效的良好方式。在历史学习中,学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关乎一个民族未来的命运。当前,素质教育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基于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如何在高中历史课程上进行有效性的教学是值得严肃探讨和反思的,主要围绕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展开论述,分析和研讨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反思
人才济济的21世纪,只有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那么,为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授课结果的最优化,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怎样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达到高中历史教学的高效率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的意义
效率教学是教育的根本,有效教学能够指导教学实践并且能够为其提供理论支撑,所以,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是对原有课标的一次彻底变革
在课标变革的大环境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对现有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清楚认识,它具备了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模式。那么,站在有效教学的立场,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能够改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品质,让学生获得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当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需求,我们需要研究创新、有效的课堂教学。在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展开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成果
有效的历史教学研究可以使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高中时代是培养学生思维成长的关键时期,有效的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分析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对教学实践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3.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环境下,新课改旨在增效,它不仅仅局限于生硬、死板的理论教学,而是更加注重效率性和实践性,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能够解决历史教育在以往应试教育中出现的形式化问题,确保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当今学生思维敏捷,具有很强的洞察力,他们的兴趣是多元化的。然而,传统固有的教学方法过于老套,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点,进而打消了他们的主动性。它的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学模式较为固定,往往采用灌输的方式,这样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当代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兴趣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化以往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这才是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思想。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应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历史,领悟历史的真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2.针对学生特征,采取差异性教学
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中生的阶段性特点,针对这一特征而采取差异性的教学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引导方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扩展他们历史性的思维逻辑。相反,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在学习中教会他们脚踏实地,努力前进,这样对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另外,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要把握学生的差异性特征,注重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关注和成长。差异性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不同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这也是实现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一种必要措施。
3.依据课标内容,适当地整合教材
历史课堂教学主要依据历史课程标准授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他主导着整个课堂教学工作。那么就需要教师有效地掌握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更为清晰地传授给学生。教本教材是依据课标而编写出来的,它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历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很强的连贯性,比如依据某个时间点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是围绕某个专题而展开,一旦将知识点分散开来,就不利于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所以,这对历史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他们需要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并进行合理的编排和调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知,对教师本身来讲也是一种突破。
4.创新思维能力,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1)多媒体辅助教学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多媒体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体教学更符合时展的需要,它给现代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显著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它在运用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教师盲目依赖课件、课件占据大部分的课上时间,还有学生对于抽象的事件并不能真正领悟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发挥其辅助作用,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2)小组讨论法和课前引导法
针对某一历史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就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还可以很好地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课前,老师可以播放相关音乐或者展示某个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或者通过课前的提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有效的课前引导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使课堂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的反思
高中历史的有效性教学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灵魂。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在不断反思中寻求发展和进步。怎样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掌握扎实的历史知识,努力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开拓者。此外,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历史教师应该摆正心态,不要急于求成,盲目地制订策略,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还要虚心地向老前辈学习,定期参加培训研讨,吸收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有效性教学落实到实处。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推动着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地走向成熟。也就是说,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对象,我们应该在不断地反思和探索中成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21世纪的应用型人才,是教师任重而道远的使命。所以,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研究将会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前进的动力。只有实事求是,不断地思考和领悟才能在反思中寻求更大的发展,做到提升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果,以至于在更深、更广的教育领域结出硕果。
作者:杨焕云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6(06).
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教材,熟悉教材。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贻"考场如战场,但不管试题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因此,熟知教材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这就要求充分尊重教材,全面接受教材所选择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的基本结论。历史的枯燥性往往会在这最初的步骤中出现。我们会发现历史教材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知识构成的体系;一是历史史实;二是用的哲学观点分析历史史实所得出的历史结论。历史学习过程也因此分解为:历史史实-哲学观点-历史结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强调的问题是:熟知教材,不等同于死记硬背这些历史知识,因为背的再多,也只是书本知识,而是要抛开本本主义,接受你所理解的东西,不理解的,则要大胆质疑,求教查证直至理解,却不能盲从于节本结论,通过质疑,在熟知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教材,达到掌握并巩固历史知识的目的。
第二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
如上所说,质疑是理解的需要,是进一步熟知教材,深挖历史内涵的需要。事实上,任何学问都是从疑问开始的。质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学者陈献章进一步解释"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对于史实的品评,只看书本上的结论而不经思索,就都不折不扣地死记硬背是懒惰的思维。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思考问题,有问题才真正掌握。对于历史学习来说,只有持有这种批评精神,才能深刻理解史论立论的依据。
第三步,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课的知识体系。
如果说熟知教材、大胆质疑更多的是关注历史知识点的突破,那么构建知识体系强调的则是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告诉我们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板块,比起孤立、零散的知识来说,理解记忆起来容易很多。历史事实中蕴涵着大量可资比较、鉴别的事物,应尽可能连贯、细致、准确地将历史事实梳理清楚,建立历史事实的因果联系的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之中的相关知识有序地加以聚合、整理。这样,我们学到的就不单单是孤立的历史现象,而是结构化了的历史科学知识体系。
要做到构建知识体系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把人类历史看作以时间为序列的总线索和以地域为区位的横断面相互交织而成的柱形历史舞台。二要把每个国家的每一个历史横断面看作一幅时代政治、时代经济、时代文化相互交织的历史画卷。三要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沟通古今中外的历史,把具体的历史知识看作是可以从一定的序列中分解开来,又可以用新的线索串联起来从而组成新的序列的链条。这种"构建"决不是对所有知识的累加、罗列,关键是捕捉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各个阶段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关节点",形成知识链。这种"构建"不是停留在知识上,而应扩展到历史分析法上,形成历史的思维模式,因为对同一类问题进行分析,必须形成相对稳定的视角、立场和方法。
第四步,引导学生辩证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