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22: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理教学风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在高中地理教学模块中,我认为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因为高中地理教学模块的创新,必然需要教师自己切身实践,将自己的教学技巧与教学性格相结合,更好地举一反三,创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体现在灵动的备课上,对教学手法的设计上。在高中地理的教学模块中,地理的教学特色反映了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及其能力。为了更好地进行高中地理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进行地理学科与教学魅力的融会贯通,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风格的凝练。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模块的创新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地理教学艺术的应用,进行地理教学体系的优化,从而提升教学效益。
在我日常的教学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尽管很多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一样,但是其教学效果都是很不错的。我发现他们时常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经过笔者的细心观察,这些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都是建立在自身教学魅力的凝练上的,再就是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有的教师性格比较内敛、稳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风严谨,课堂教学模式稳定,并且这种教学风格的教师在教学情景设计上偏向于一丝不苟,这种教学方式就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升。又如,有的教师个人比较有文采,善于将文学与地理相结合,这也是一种教学特色,也实现了教学模块的创新。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中国的某些文学作品。比如桂林山水章节教课时,他们时常会引用一些非常有文学情趣的诗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这种教学模式,特别注重课堂情景凝造,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我们要重点分析的是,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可以不断创新的,创新的前期是教师要把握好自身的教学风格,而后再进行教学情景设计体系的健全。这与教师的自身能力、思想品味、思想方式、性格等存在极大的关系。
2.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益,在高中地理教学模块中,地理教师要注重对教学情景的设计,也就是要注重地理知识的环境营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强大的课堂把握力,紧紧地把握住学生的心态,进行学生注意力的抓住,进行情景设计推理模块及其设计模块的结合。这样教师就能根据教材、学生的心态,更好地进行教学,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切实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
1.在创新式教学模块中,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就自身教学模式及其情景设计模式进行创新。我就十分喜欢外向式的教学模式。由于我的个性比较活泼,兴趣广泛,在实践教学中,我常常会打破常规进行教学,也就是不墨守成规。在情景教学设计中,我善于利用悬念进行提问教学,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提升课堂的积极性。我认为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精神面貌学生是一清二楚的。一般来说,高中生的情感比较丰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对情绪背景特别的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学生情绪体验的唤醒与放大,从而进行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其兴趣的激发,这样必然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习惯用特殊的教学语言方式。针对不同章节的内容我会利用不同的感情模式进行教学。比如在讲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我习惯用感情饱满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这种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澎湃的、无尽的。这种以情动人的方式非常有利于进行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这也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一个方面。在长久的教学过程,我认为针对一些抽象性、逻辑性的章节知识,教师有必要进行感性教学,这样就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工作,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点。根据日常的地理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生兴趣的激发,进行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从而保证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这也需要进行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保证教学语言的激情化、感染化。
在日常的教学模式中,做好板书工作是必要的,特别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地理图例、图标等的设计,这关系到学生教材内容的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应用一些道具完成自己的教学,这些道具可能是地球仪可能是投影仪,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器具的应用。比如我在进行地球公转运动的讲解时。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每天的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度的变化等不能单凭理论,因为有些学生空间理解能力比较差,不适于用抽象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情况下,我通常会准备一个简单的道具,利用红线与地球仪的配合,让学生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变化。在这种类似情景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会利用到多媒体设备,通过对音视频的播放,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块下,课堂的教学气氛更容易被点燃,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进行学生积极性的提升。
2.在高中地理的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色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自身,进行教学方式的常规打破,创新自己。保证自身地理教学风格的成熟。所谓的成熟就是效率性、创新性、独特性。具体的内涵需要教师动用自己的智慧理解,比如独特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地球运动一节中,如果教师打破课本顺序,在演示地球自转的同时演示地球公转,把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与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放在一起演示和比较,让学生一起演示,让他们自己分析对比得出结论,那么教师会收到事倍功半之效。
初中地理学习的成败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的好坏。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原有的地理水平和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有利于降低许多地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而且还可以避免许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误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对学生来说,可以降低他们对地理恐惧的心理,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自信心,从而更有利于整个阶段地理复习的开展。
对许多学生来说,地理很难,甚至在有些老师当中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地理之难,许多同学会一致推举人教版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和区域地理分析这部分。为什么许多同学会学不好这部分的内容呢。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如对时间问题的分析,在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个对时间计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做很多的难题,本人以为关键在于让学生思考时间的定义,如地方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分析其来源,缺陷以及补救措施,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方时—区时—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思维脉络。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用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1.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理学不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但是不少学生却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导致学生容易在地理学习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无法形成全面的认识。
2.在地理学习中,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知识,但由于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3.运用生活实际?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是很难正确解决这些题目。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3.1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
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得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一切可以利用的头脑中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对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认识,如知道有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但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时老师就应该深入挖掘,提出问题,大陆为什么会飘移,要解决几个问题呢?学生就会逐步去分析,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大陆水平漂移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为什么长期朝一个方向,二是大陆这么重,为什么还会飘移。然后学生会提出一系列的假设,最后归结到目前比较成熟的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也能充分理解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
3.2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打基础
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的内容,对这么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已。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这样学生的地理思维才能建立得比较全面。如对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的分析,即要定位一个物体,需要几颗卫星,就需要和物理中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展地理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对目前进行正在进行的新课改而言,注重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地理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许多学生比较难以适应,部分学生对地理甚至产生惧怕心理,因此对学生来说,加强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4.师生齐动手,演示地理模型提高效率
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关乎地理教师的幸福感和地理教学的质量。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途径包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诚向优秀教师请教、考取地理教育硕士、参加不同级别培训以及参加不同级别会议等。地理教师教学改革专业化成长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为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等维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关系着地理教师的幸福感,关系着地理教学风格的形成,也关系着的地理教学质量的高低。一、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阶段1.初涉岗位阶段这一阶段的地理教师刚刚从高等学校毕业,学习的地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及地理教育理论都比较新,其信心百倍,热情高涨,但经验不足,实践性差。这一阶段中是其产生地理教学疑惑较多的阶段。2.不断磨合阶段这一阶段的地理教师不断积累地理教学经验,逐步提高了地理教学的“三板”技能、分析地理教科书的能力、设计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调控地理课堂教学的能力等。与此同时,也在一线教学中产生了众多疑难和困惑,可能会遇到“高原反应”。3.走向成熟阶段这是大多数中学地理教师的最高阶段。他们具备了广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教学知识、扎实而悯熟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逐步能较灵活地将地理教育理论运用于地理教学实践、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课堂、形成地理教学模式。4.成为专家阶段此阶段是中学地理教师追求的最高阶段,也是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阶段。此阶段地理教师具备的知识技能特征是: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并能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形成自己的地理教育思想,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因此,此阶段并非容易达到,只有少数中学地理教师可以达到。二、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途径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理教师应树立科学、正确的地理教育价值观,具有为地理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地理教师的价值观和行为,为影响着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下,地理教师平时可以阅读地理教育期刊(《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和《地理教育》),学习同行在地理教学研究中的优秀成果,汲取营养;可以购买与一线地理教学关系密切的理论书籍,提高地理教学的理论水平;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地理教师的博客和地理新课程的视频等资料,领略其他地理教师的风采,激励自己不断成长。虽然外力是推动自己成长的重要因素,但只有地理教师自我积极追求进步,才是真正的成长。2.诚向优秀教师请教善于发现周边亮丽的风景线,积极向优秀的地理教师学习,也可以向其他学科教师请教。年龄较长的地理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地理教学经验和悯熟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还具有一定的缄默知识。年轻的地理教师接受的教育多为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后的理论,教育视野较为新颖。学科之间也有相同之处,其他学科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师德也能为你提供一些启发。因此,地理教师不仅要向不同教龄的地理教师请教,还要向其他学科教师学习。3.考取地理教育硕士中学地理教师可以考取在职教育硕士,获得教育专业学位。在职教育硕士的考试时间多在每年的10月份,考试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且可以采用半脱产的方式、利用暑寒假进行学习。目前能招收地理教育硕士的高校有很多,如华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地理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择校而考。当下,中学期望地理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也越来越高。因此,地理教师有必要进行较为系统的地理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身价”。4.参加不同级别培训目前,省级、国家级培训项目都有很多。如省级高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等。可以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学教师的成长。地理教师在参加培训期间,不仅可以重温当年上学风采,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与思想,还可以认识很多同省的地理教师,与他们交流一线的地理教学心得、困惑。5.参加不同级别会议每年召开的县(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地理教学学术研讨会较多。国家级的地理教学会议当属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综合学术年会。自2009年以来所召开综合学术年会的主题分别是:新课改视野下的地理优质课堂教学、两岸四地中学地理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地理课程评价与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价与地理新课程改革。可以说,这些主题都紧密联系一线地理教学,关注中学地理教师。地理教师参加研讨会,可以与全国众多地理教育工作者交流地理教学问题,不仅拓宽了地理教育视野,也提高了地理教育思想。三、结语综上所述,地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关乎学生的地理素养、关乎地理教学的质量。相信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地理教师会不断提升专业化程度,增厚自身的自足之本,提高地理教学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既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保留了传统黑板的特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教学工具,构造了一个交互性的教学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有效应用必将给初中地理课堂带来新的活力。
一、应用的优势和策略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高密度的交互性、丰富的资源性、多样的工具性特点,使新的地理教学模式的构建成为可能。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地理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其特点和优势,设计好应用策略,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1.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仅靠单一的口语讲授、枯燥的文字说教或者简单的模型展示,不仅地理课堂开放型的多元目标很难实现,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和逆反情绪。利用白板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既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如在学习“巴西”这一知识点时,作者在新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了一组最能体现巴西特色的图片,如亚马孙河、热带雨林、巴西高原、2014世界杯比赛等,再配上热情洋溢的桑巴舞曲,学生聆听着悦耳的乐曲,欣赏着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将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吸引到课堂中来,很快融入课堂教学所创设的情境中。
2.有利于优化内容、提升能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它的可视化优势大大增强了地理教学的视觉效果,从而优化了地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如在学习“地图的阅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行政区划图、交通图、气候图、地形图等各种类型的电子地图。课堂上不仅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进行直观展示,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辅助工具进行聚光重点、填绘文本、勾画线条、缩放图像等功能,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读图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用地图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3.有利于调动感官、活化方法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主要是“粉笔+黑板,板书+挂图”。而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随意的圈画、拖曳、旋转、缩放、隐藏、强调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线索”。如在学习“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暂停播放的视频,以美丽的长江流域的静止画面为底图,教师直接在底图上用魔术笔边讲解边描出长江的各个河段,利用荧光笔突出长江流到了哪个省份,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填注长江流经省区的简称和上中下游的划分,并适时从资源库中调出各河段的特色景观。描、绘、填、涂等方法具有很大的直观性,可以引起学生关注,促进课堂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流畅和谐。
4.有利于地理演示、突破难点
突破地理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如果仅靠教师的讲解,即便再借助挂图、板书也无法跳出静态模式。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点时,地球的公转特点及地理意义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播放地球公转运动的演示动画,学生能形象直观地看到地球公转的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的规律。演示时,教师还可以适时停止动画,标注并讲解什么是“二分二至”,帮助学生记忆,从而使以往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通俗易懂的演示化解了学生学习的瓶颈,增强了教学实效。
二、应用的“三忌”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的新阶段,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有效平台,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师生教学相长的工具,如果应用不当,其实际效果必将大打折扣。作者认为以下三个误区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1.课件制作要与教学风格融合,切忌太僵化
交互式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高质量的课件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收集并优化组合好各种素材,不能将网上下载的课件不加修改和整合就直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水融,很难顺畅地进行下来。可见,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精心制作课件,唯有如此,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2.课件制作要与教学目标融合,切忌求花哨
在教学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与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切忌为了追求华丽的视觉效果而忽视了“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道理。有些知识点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能够讲清楚,就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另外,如果把一些中看不中用的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引入课堂,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可见,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应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宗旨,应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
3.课件运用要与其他手段融合,切记满堂灌
以“名师成长的摇篮、资源辐射的中心、师生对话的平台、教育科研的基地”为宗旨,深化我校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深入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研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提升我校全体地理教师素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而开展工作。
二、工作思路
以课改研究为核心,打造新型课堂、狠抓课堂教学效益;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创优秀教师团队;通过互学互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工作室。
三、主要举措
1、重视计划落实。
按照工作室的发展计划,在网上建立工作室博客,并定期上传优秀教案、试题和教学心得。通过对博客上资料的传阅、学习,强化工作室的团队作用,发挥工作室的教育引领和辐射作用。
2、服务高三考试。
搜集、整理、分析近三年全国高考题,并进行分析、研究,利用全组老师集体智慧,摸清三年高考题的命题规律,把握考查动向,进而分析2016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的走向,为我们赢得明年高考的胜利奠定基础。同时地理名师工作室成员在网上采集各地优秀试题,包括全国名校的期中试题、诊断性考试试题,采集并筛选出优秀试题,发到地理名师工作室的博客上。通过这些试题可以让各年级的的复习备考工作更有针对性。
3、加强校本研究。
继续加强进行校本教材地理必修1、必修2和必修3的辅备纠错工作,完善《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地理的校订工作。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集体智慧,并吸取备课组教师的建议,不断完善教案,形成优秀的公案并上传到博客上,供全校地理教师参考使用。
一、三尺讲台写春秋
王树声先生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战线堪称典范,为广大中青年地理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王先生的教学语言艺术、板书艺术、板图板画艺术、演示艺术、仪容动姿艺术和组织教学艺术均十分出色,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艺术特点,具有高效果、高激励和高审美功能。这些功能全面体现了王树声先生的教学艺术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出王先生的教学特色是“育人为本、不断创新、突出能力、重视过程、方法灵活、务求实效”。
教学中认真钻研是王先生的一大乐趣。时期即使不能正常上课,他也在抄写“气象学”以弥补知识的不足。王先生订阅了多种杂志并关注地理学和教育学的新发展,1979年北京地理学会恢复活动召开年会时,王先生就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1982年高中开设地理课,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来讲,人地协调、环境保护的理念被引入地理教学中,王先生认为这是突破“高原期”的极好机会,更新教学观念、学习新知识,是他当时经常思考的问题。
教学创新是王先生的一贯主张,他认为这样的课堂才有生命力。“不能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地把课教下来,而应该考虑学生是否听懂了、学会了、做对了、熟练了、能用了。当今的教学不是满足于记忆、理解就够了,而是要求会思考和应用。学会容易会学难,会学的关键在于会想会用,教师就要会教,会设计问题并给学生提供思路。告诉学生怎么想,大家可以讨论从哪儿去想,先想什么后想什么?”
王先生对新事物的探索一直贯穿在其教学中。如在课堂上引进讨论、竞赛,设计灵活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设计等。后王先生制作许多幻灯片,并写出“论地理教学幻灯片的分类及其应用”等论文。同时有意识地将一些科普电影引入课堂,如利用《宝岛台湾》影片结合自绘幻灯片在北京电教馆上大型公开课“台湾”。学校建立了白昼放映室,将很多科普影片应用到教学中。
王先生对应用电教手段非常感兴趣,并热衷于尝试应用各种电教媒体,他曾说:“我深感通过声像教学确实可起到黑板粉笔挂图不易起到的作用。”2001年王先生被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聘为综合所所长,有机会接触电脑,于是向往已久的电脑学习开始改变其写作习惯和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那时他已73岁。王先生觉得每天将背诵的诗词、对联敲进键盘是一种享受,看到自己打印出来的“作品”,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后逐渐敲得熟练了,又开始学做PPT,并用电子邮箱发信息和朋友进行交流,上网浏览信息,下载感兴趣的资料,查阅记忆中缺失的漏洞。他外出做报告、录像、讲课,都是自己做PPT。
二、智慧精神润无声
王树声先生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倾毕生精力,影响着时下的教育生态,成就着地理教育的未来。无数学生与地理教学同行都聆听过王先生的谆谆教诲,领教过王先生的严谨治学,欣赏过王先生的时尚思想,享受过王先生给予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营养,时至今日,依然指导着地理教育和研究工作。
王先生教学中非常注意“人”,即学生,强调教书育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他较早就系统地提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使学生建立地理知识结构的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地图能力的方法,并且较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与策略。在此基础上,王先生提出“重视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重视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重视教学情境的创造,使学生思维更活跃”、“开展课外活动,使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手段走向现代化”和“改革考试方法,着眼于灵活运用知识”等见解,不但有利于中学地理教育与教学任务的落实,而且也有利于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
从王先生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他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学基本规律,每一节课都能把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放在突出地位。从他的总结和回忆中也可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生一直对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智能发展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王先生意识到,21世纪的地理教育如何发展,取决于如何转变并确立新的地理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扩展,反映出以王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地理教育工作者对跨世纪社会、科学和教育发展的敏锐审视,以及经过反思后的地理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深化。
进入21世纪后,王先生对综合能力培养和学生潜能挖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高考考场是考生能力的较量,也是考生潜能的展示,潜能的积累决不只是高三年级一年的‘功劳’,各年级都应为积累学生的潜能作出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牢固的空间概念、严谨的时间意识,以及遣词用句、谋篇布局的表达能力,都是平时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王先生的教育语录数不胜数,感染与激励着无数人。如他对“老与少”、“大与小”、“多与少”的认识:“年青时多向长者学习,成为长者时更要向年青人学习,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每人文明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地理教育也是如此,地理教师教学每前进一小步,地理教育事业就会前进一大步”;“团队一员每次带来的一个点子、一个想法,融汇后,带回的却是多项思考与收获”。
三、徐步亦如歌
86岁的王先生(1928年1月出生)正在做什么?他在为《地理教学新论》构思,为《区域地理》修编着笔,为“地理精品课堂”策划,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点津……正如王先生所言“晚霞仍似火,徐步亦如歌”。
此生忙里过,难评苦乐多。
以情参世事,将寿补蹉跎。
履健思能静,心安气自和。
晚霞仍似火,徐步亦如歌。
――自题小像
这是王先生在80岁时写的一首小诗,“感谢这么美好的时代,给予我继续发展的机遇,一定要抓住它、珍惜它。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不断发展,永葆教育青春。”王先生所撰几本书的书名都离不开理论、思考、实践等字样,说明王先生的教学生涯一直在探索、思考、实践。探索正未有穷期,“征帆不落,再启航程”曾是王先生过去的愿望,现在王先生仍然希望自己能再多做些事情、并做得更好。
王先生从未停止过在地理教育事业上奋斗的脚步。退休后,他离开了挚爱的讲台和学生,又成为对青年教师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的良师益友。对于中青年地理教师的成长,王先生给予极大的关怀。他开放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教师,言传身教,谆谆教导,并积极担任有关高等师范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还毫无保留地对身边的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使他们都能热爱并胜任教学工作。经他培养的北京师大附中青年地理教师,都已成为中学地理骨干教师。为系统培养中青年地理教师,王先生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大和中央电视师范学院主讲“中学地理教学”、“中师地理”、“中学地理教材教法”、“中师自然科学基础”(地理部分)、“地理教育研究”和“高中地理复习”等课程,并在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举办的青年地理教师培训班授课,曾为北京教育学院高级教师研讨班、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北师大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班等讲授《地理教学论》等课程。2010年以来,王先生又在教育部、财政部主办的“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多次担任教学专家。
多年来,王先生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区的115个市、县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活动,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从东北到西南、从沿海到内地,到处留下了他的身影。这些活动包括有关教材、教法、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电化教学的系列讲座,有关教学法、教师素质、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教师成长之路的专题辅导,有关思想教育、师德教育、素质教育、学科教学改革的演讲,有关更新教学观念和优化教学过程的学术报告。王先生一如既往地显现出执着追求、谦虚谨慎、诲人不倦、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继续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B-
0011-03
为了解广西地理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我们于2012年5月至8月对广西各个市县的地理教师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8份,回收问卷38份,有效问卷38份。接受调查的对象中,男性18人,女性20人。调查对象所在地分别是:钦州市、桂林市、南宁市、桂平市、玉林市,一共调查了18所中学。下面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一、广西中学地理教师自然现状
(一)学历状况
所调查教师100%为在编教师,高级占21.1%,一级占47.3%,二级占31.6%。共调查高中地理教师28名,其中本科学历25人,研究生2人,占所调查高中地理教师总数的96.4%;大学专科学历1人,占所调查高中地理教师总数的3.6%。据教师任职资格的有关规定,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方可申请高级中学教师资格,所以广西高中地理教师合格率为96.4%,还有3.6%的高中地理教师学历不合格。本次调查初中地理教师共10名,其中,本科学历6人(地理专业2人,其他专业4人),占所调查初中地理教师的60%;大学专科学历2人(地理专业毕业的0人,其他专业2人),占所调查初中地理教师的20%;专科以下2人,占所调查初中地理教师的20%。有些学校是由工作量不饱满的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地理课教学任务。
从统计数据分析(见表1),按照国家教师资格管理规定,广西高中地理教师学历合格率较高,而初中地理教师有20%学历不合格,学历合格教师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为非地理专业。
(二)年龄、教龄结构
所调查教师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年龄绝大多数在45岁以下,占所调查人数的92.1%;50岁以上的仅2人,占所调查人数的5.26%。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教龄在10年以上的占60.5%,5年以下的占15.8%,这说明大部分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应聘地理教师的大学毕业生产生就业压力,因为大多数学校想聘用教龄高且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您在本校工作的时间”的调查中,5年以下的有48.6%,而10年以上的也有40.5%,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还是想留在本校继续工作。
(三)从业态度
关于中学地理教师的从业态度(是否热爱中学地理教师岗位),仅有1人(占调查人数的2.7%)表示不感兴趣,但“非常感兴趣”的也只有21.6%,这表明地理教师从业态度方面还有待提高。由月收入表和图(表2、图1)可知,月收入1000~1500元的教师占总人数的33.6%,大部分在玉林地区,月收入2500元以上教师的占总人数的5.3%。这说明各个城市的教师工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问及是否想换工作时,“非常想”的占21.1%,“一般想”的占28.9%,“不想”的占50%。大多数教师认为地理教师的工资偏低,待遇不如其他学科好,学校有偏科等现象。而因个人兴趣想换工作的教师很少。
(四)师资力量
超过一半的地理教师每周所教课时数达到12学时以上。而在所调查教师中,有50%的地理教师任教年级为高三,这与课时数多相符合。这样安排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参加高考的学生在地理学科上能拿到高分,同时让学生进行合理的复习备考。由于某些学校师资紧张,有些地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每周课时数也在12课时以上。
二、广西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效果分析
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体现出来。本次调查中绝大多数教师较满意自己的教学效果。有18.4%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很满意,73.7%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较满意,7.9%的教师觉得自己的教学一般。
(一)对目前教学条件的满意度
教学条件对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较大影响。由表3可知,有44.7%的教师认为现行地理教材有待改进,只有18.4%的教师认为现行地理教材符合现阶段的教学水平。可见,大部分教师对现行地理教材不太满意。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教材与教学条件不符合,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符合等。65.8%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在地理教学方面的教学条件一般,28.9%的教师认为教学条件有待改善,只有5.3%的教师认为教学条件非常好。目前,广西的教学条件还较落后,特别是那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城镇,大部分乡镇中学还采用传统教学工具,即“课本、粉笔、黑板”。而配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学校,对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利用率也不高,原因之一是大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老教师不熟悉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操作;只有少数县城、重点中学能够把传统教学工具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相结合。在调查中,高达89.5%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很需要使用电脑或多媒体教学,这跟较落后的教学条件相矛盾,使得教师的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由此可知,目前广西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在教学条件方面受到一定的阻碍,使得教学水平和质量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见表3)。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
由表4可知,传统教学工具与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平分秋色,而能够把传统教学工具和现代化教学工具结合起来的教师仅占2.1%。可见,广西中学的地理教学方式两极分化严重。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引导式的参与型,占接受调查的人数的61.0%,感染性的激情型占26.8%,命令式的权威型占9.8%,100%的教师都认为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不同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相互讨论,调查表明,63.1%的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发言机会,55.3%的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经常给学生预留自主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时间。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太重视学生的发言、自主思考和讨论,从不给学生思考、讨论时间的教师占2.6%,给学生发言机会较少的教师占5.3%。由此可见,目前广西地理教师的教学还有所欠缺,有的教师只注重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却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考、发表观点的机会。各学校应该对这一部分教师进行教学培训,使其改变教学方法。
目前,广西中学的地理教学还仅限于理论教学,50.0%的教师只布置笔头作业,38.9%的教师会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但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现阶段,中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这种情况的产生,跟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联系。这也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法表现出来,有51.9%的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要单凭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
在调查中,教师们还提供了几种他们觉得比较好的增加地理知识的方法,例如上课、上网、看电视、看报纸等。
(三)教师的教学情况
由表5可以看出,所有教师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地理教学大纲上课,有55.3%的教师完全按照,44.7%的教师部分按照。由此可见,广西的地理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有深层次的了解,能比较系统地讲解知识点。这也可以从教师的备课情况中体现出来:76.3%的教师认为备课一般,不算困难;21.1%的教师认为备课容易;只有2.6%的教师认为备课困难。能够没有困难地备课,更加充分说明了这些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调查显示,大部分地理教师都没有在课外带补习班,教师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准备、课程创新和学生教育等方面,保证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见表5)
三、外部教学环境分析
外部教学环境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热情、工作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教师与学校的关系
高水平的地理教师队伍主要靠继续教育来实现。当今时代,人人都需要终身学习,教师职业尤其需要接受继续教育。从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吸收传统教育观念中的精华到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都需要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得到解决。从调查中发现,有34.2%的教师近年来没有外出进修学习,34.2%的教师只外出进修过1次,31.6%的教师外出进修学习2次以上。总的来说,68.4%的教师外出学习进修非常少甚至没有。可见,这些地区的地理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还亟待提高。调查显示,学校提供全部培训经费的占11.9%,部分提供培训经费的占76.2%,全部自费的占11.9%。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地理教师的外出进修热情,如果学校能多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机会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相信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
(二)教师与教师间的关系
人际环境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在工作中,除学生外,接触最多的就是一起共事的其他教师。调查结果显示,86.8%的地理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关系融洽。可见,绝大部分的地理教师可以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工作。和谐的人际环境可以给人好的心情,而浓厚的相互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63.2%的地理教师每个学期有10次以上的听课次数,平均两周1次。92.1%的地理教师经常与其他地理教师探讨有关地理教学的问题。可见,大部分的地理教师能积极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感兴趣程度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有关。调查发现,进行师生交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31.6%的教师经常进行师生交流,师生交流甚少的教师占到18.4%。
四、对策
(一)改善教学条件
改善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办法。我们可以根据现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学水平,选取不同的教材,充分做到因材施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电脑、多媒体教学工具,改善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改变只使用传统教学工具的教学方式。学校应组织教师学习电脑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学习培训,让教师懂得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操作。配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学校应尽可能使用这些现代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通过组织学校教师培训,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新课程教学方法,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促使教师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方面进行创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思维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打好基础,掌握知识点。
第三,进行教师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三)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使教师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科学文化修养,更新专业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吸收传统教育观念中的精华,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要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从在职教师的实际出发设置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促使教师既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师范大学教改重点项目“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