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时间:2023-08-31 16:22: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由若干全国性、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及部分政策性银行一起组成的银行体系。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不良贷款额巨大、资本充足率偏低、信贷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通过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发行特种国债、实现上市等手段得到了改善,但信用风险的管理仍旧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当前,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贷款的审批与发放主要凭借个人主观判断,无论是贷前调查还是贷时审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且缺乏完善的贷后检查机制。贷款资金发放后,银行极少就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及企业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等进行检查、监督和参与。
3.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时,采用定性方法者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也主要是由各个银行自己进行,主观性强。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管理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少关于企业详尽完整信息的数据库。
二、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1.资本有效配置。随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资本能否足够应对风险而不被风险所侵蚀,这同时也是监管当局最关心的问题。为了避免银行资本不足而设置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是对银行自有资本的硬性约束,同时也制约了银行无限扩大杠杆作用的冲动。假设在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前提下,能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本配置,从而节约资本,增加收益,就能成为提高薪用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2.战略、偏好、架构、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风险管理的战略是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无论战略如何表述,都必须清晰地指明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承担的风险水平、预期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风险偏好则是风险管理战略的具体表现。在承担风险的水平与收益期望对风险容忍水平一致的前提下,它体现了银行总体及各个业务部门承担风险的性质和水平。而这些战略和偏好的组合能否成为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行为的指南与管理组织架构设计和运作是否得当息息相关。管理的架构一定要服从风险管理战略的需要,合理的架构设计和运作必定是涵盖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识别、度量、监控在内的风险管理过程要保证所有的信用风险都被有效管理,不留“死角”。
3.风险管理工具的综合运用。如果说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架构、过程和文化的统一为强大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功能提供了制度保证,那么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是实现强大管理功能的技术保证。风险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风险管理工具,这就决定了风险管理效率的整体不取决于任何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的单独运用,而是所有风险管理工具综合运用的结果。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零为运用信用风险。越来越多的银行界人士认识到,信用风险是与商业银行贷款及各种投资业务、表外业务共存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无法回避。放弃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可能获得的收益。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逐渐拓展,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广度和深度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更加巨大的信用风险,应该摒弃保守的回避和分散策略,采取更加积极的、富有进取型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以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水平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银行将在长期内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内部控制发展到外部交易。随着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有关信用风险管理观念的转变,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如严格的授信标准、规范的贷款条件、要求提供抵押等内部措施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外,商业银行还通过各种交易对手进行交易来实现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如采取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工具等新方法来管理信用风险。从发展趋势看,它们将逐渐取代传统方式而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3.商业银行从单纯的信用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各种金融创新的出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再表现为单一的、独立的金融风险,而是日益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信用风险暴露和交易对手的违约都会受到市场风险的深刻影响,商业银行的很多损失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日益结合。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努力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各种风险纳入到同一体系。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进入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参考文献:
[1]邹新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技术经济,2002(7)
[2]章 彰 于雅宁: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新金融,2002(7)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
从信用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分析,有“逆向选择类型”和“道德风险类型”两方面原因的影响。
(一)逆向选择类型。逆向选择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交易发生前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上存在许多风险不同的企业,由于企业与银行在信息方面的不对称,当银行不能观察到企业信用风险的真实情况时,银行只能根据企业平均风险状况来决定利率水平。低风险的企业由于银行利率高于预期水平而退出借贷市场,剩下的愿意支付银行利率的全部是高风险企业,从而抑制资金流向高质量的借款人,使得一些信用质量差的借款人反倒可能取得资金,这必然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程度。
(二)道德风险类型。道德风险产生的前提是交易发生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就会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从而导致了“道德风险”。借款企业对银行的道德风险分为三个方面:(1)当企业在贷款后违反契约规定,私下改变资金用途,从事高风险活动或因经营不善而导致亏损,难以还贷;(2)企业故意隐瞒经营收益,有意逃废银行债务;(3)企业本来就处于濒临破产的状态,明知其贷款收益不足以支付到期本息,通过政府的干预获得银行贷款。
由此可以看出,在贷款发放前和贷款发放后,银行都处于“劣势”。贷款发放前,银行了解企业的信息不全或者不真实;贷款发放后,企业信贷资金的运用和回笼,银行无法控制。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改变银行在信贷博弈过程中的不利地位,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历史数据库。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尚不成熟。从评级要素的设计看,多侧重于财务指标分析,而忽略了财务信息的质量问题,忽略了企业发展前景在信用评级中的作用,因此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资信质量。从评级时间看,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每年进行一次,不利于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变化,不能为风险管理提供动态信息。
(三)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然而,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相当匮乏。
(四)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国内不具有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提供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使用的数据商业信用评级机构,也不具有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评级标准和评级方法,以使银行内部信用评级能与之衔接的商业信用评级机构。
三、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良好的信贷文化。成功管理信用风险的第一要旨是坚强有力的信贷文化。在一个优良的信贷文化中,可以让管理者充分理解:风险和回报之间的权衡、预期损失的思想、规定的回报率、可持续增长的经济限制以及投资组合管理的原则。我国银行业往往风险控制的效果很不理想。原因是我们最缺的不是规章制度,最缺的是理解、支持并最终能贯彻执行的信贷文化。优良信贷文化的建立更多的是对信贷人员从道德层面上说的责任心的一种要求,一定要认识到在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上达到谨慎均衡的重要性。
(二)通过立法,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防范银行信用风险,社会的信用环境很重要,所以立法要先行。在现阶段,需要同时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力量,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为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打下基础。其次,要建设信用记录制度。根据过去的记录和经验对借款人进行评价。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建设信用记录制度的经验,按市场化运作,建立经营银行信用信息的专业化公司,开展联合征信业务,从企业、银行、税务等部门全方位地收购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诚实守信情况等综合信息,形成客户信用调查报告,同时建立企业信用公共信息平台。
(三)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1、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与企业在整个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沟通状况,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确定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取舍或进行合理定位。对那些银企信息交流渠道畅通的客户,银行信贷可定位于积极介入;对那些银企信息交流渠道较为狭窄的客户,银行信贷可定位于限制性介入;对那些银企信息交流渠道闭塞的客户,银行信贷应定位于不介入。
2、加强行业研究,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商业银行必须按照行业进行适当分工,通过对不同行业的长期、深入研究,了解和把握不同行业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和主要风险因素,可以为借款人在同一行业内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比较创造必要条件,从而为信用级别的决定提供参照。同时,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完善内部评级系统,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同时,借鉴国外先进模型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建立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风险管理模型,在实践中渐进地总结和完善自己的评级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评级管理系统。
1、确定借款人。大多数国际性银行采用一维的评级系统,即仅对借款或交易对手进行评级。有一些银行则使用二维的评级系统,即既对债务人评级,又对金融工具评级。
2、选择评级方法。可供选择的方法有以统计为基础的方法。
(五)建立外部信用评级机构,并对其严格监管。一是完善评估机构的准入机制,通过立法加强对评估机构的管理;二是建立评估机构的行业协会,并由行业协会公布最高信用等级的评估标准,各评估公司参照执行;三是由行业协会及时公布评级机构评出的信用等级的违约率统计,对不重视评级质量的评级机构及时取消其认可资格;四是可考虑定期随机抽取被评级的对象接受两家评级机构的评级,这样可以增加对评级机构的约束;五是设立相应的专家委员会,对资信评估机构的工作质量定期进行监督,以促进评级机构的行业自律;六是加强评估公司外勤人员管理和素质教育,组织评估公司评估人员业务考试,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通过上述监管措施,评级机构为了保持自己在市场及投资者中的威望,扭曲评级结果的冲动将会有所收敛。
【关键词】信用卡 信用 风险管理
信用卡业务的运营中,风险主要存在于发卡行、持卡人与特约商户三者之间。发卡行鼓励持卡人正常的消费透支,但伴随而来的就是持卡人的恶意透支行为。银行对于透支的催收不及时,对于恶意拖欠卡债的追索缺乏力度,以及风险保障的机制不健全等都是形成信用卡风险形成的原因。各大商业银行不仅要增加信用卡的发放量,发展和扩大信用卡业务规模,同时还要竭力识别、控制并化解信用卡透支所造成的信用风险。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类型
从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来源出发,可以将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分为三种,即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和技术性风险三类。
外部风险是相对于内部风险来说的,它是独立于银行体系之外的,不易被银行所控制的风险。包括信用卡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及特约商户操作风险。
内部风险具有隐蔽性强、难以防范、数额巨大等特点,甚至还可能累及其他金融业务,因此比外部风险更具危害性。具体包括决策风险和操作风险。
技术性风险主要指业务系统风险、设备性能风险和软件设计风险。如POS和ATM等计算机终端设备不够完善而带来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
(一)信用风险的概念
信用风险是指因持卡人信用不良、违约拒付而产生的坏账风险。发卡银行发放信用卡给客户的主要依据是客户当时的经济状况和信誉程度。如果客户申请信用卡时的经济状况欠佳,无力还款,就很可能引发信用风险。
(二)信用风险的评价指标
信用风险对发卡银行来说,是其风险损失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发卡银行应该做到能够及时识别信用风险,及早防范与控制信用风险。对于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大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指标来进行评价。
1.持卡人负债比率。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当持卡人的资产负债率低于规定值,银行才会给持卡人提供信用。现在中完全信息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这代表了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2.持卡人工作单位的信用。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以及资产报酬率三个指标是银行提供信用时首先考虑的三个重要指标。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银行其实更愿意为大型企业的员工提供信用。因为持卡人所在企业规模的大小对银行来说相当于信用担保的作用。
3.申请人可支配资本的数量。发卡机构在发放信用卡时,通常会审查申请人可支配资本的数量。只有资本额大于一定数量,才能从银行得到信用支持。
三、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防范
(一)加速社会征信体系与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
1.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发卡银行征信部门的运作效率,节约信用交易的成本。如果由各发卡银行独立完成调查和评估受信人的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不仅信用成本高,且难以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了风险控制能力。
2.征信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声誉机制在信用卡风险管理领域内更大的发挥作用。只有在完善的征信体系中,才会提高信用卡持卡人建立声誉的积极性。
3.个人信用体系就是一套详细记录消费者历次信用活动的登记查询系统,是社会征信体系的基础。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可以作为商业银行放贷的基本标准,从源头上发挥防范信贷风险。
(二)加强立法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与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法律的约束与个人的自律。因此加强信用卡信用风险的防范,一定要加强立法约束与诚信教育。加强立法建设,完善个人信用体系。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的完善需要法律支持,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必须依靠法律手段推进。
(三)树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
1.树立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商业银行应从信用卡的产品特点出发,正确掌握信用卡业务的本质,认清信用卡的资产业务本质,树立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不能照搬借记卡的经营思路,从而忽略了信用风险的管理。
2.实现信用风险管理运作的集中化。相对于分散运作的方式,信用卡业务的经营运作更适合进行集中化运作。信用风险管理运作的集中化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单笔业务处理时间和成本,实现信用卡业务的标准化作业流程。
(四)转移信用卡风险
信用卡风险转移是信用卡发卡机构依据对信用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认识,将风险转嫁给他人,减少自己损失的一种风险防范的方法。一般我们可以将信用卡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如担保人和保险公司
1.向担保人转移风险。由于信用卡的担保人与发卡机构签定了担保协议,当其担保的持卡人不能按时偿还发卡机构的债务时,担保人负有替其偿还的责任。
2.向保险公司转移风险。降低信用卡风险的另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即为建立信用卡保险机制。发卡机构可与保险公司合作,对持卡人欠款行为和信用卡被盗、遗失或冒用进行保险。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信用风险转移业务的一些弊端,信用卡信用风险转移要以承担信用风险金融机构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为前提,因此更容易造成信用事件的连锁反应,这将使信用风险在金融系统中分布的情况更加复杂。信用风险转移业务的目的是分散信用风险,但最终有可能造成信用风险的重新集中。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数据库
任何信用风险量化技术,都需要庞大的历史数据库作为支撑。技术或软件可以买到,但每个国家在每个时期的历史数据是不同的,是无法用钱买的,必须依靠自己积累。目前制约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基础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不统一和准确性比较差,从而使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而且对于高层次的风险分析无法展开。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对金融机构衡量风险的要求,银行的历史数据至少要达到10年,显然中国的商业银行是无法满足的。目前各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真实的信息数据库,银行间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降低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甚至有些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虚报客户信息,给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基础数据库不统一以及准确性比较差,从而使分析结果缺乏可信度。
(二)内部评级体系尚不成熟
商业银行缺乏对评级结果的检验,未进行信用登记迁移,特定等级的违约损失率等的统计,无法做到对预期损失的事先量化,使信用评级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从评级要素的设计看,多侧重于财务指标分析,而忽略了财务信息的质量问题,有时虚假的财务信息给银行带来的损失远远超过缺乏财务指标分析带来的损失;忽略了企业发展前景在信用评级中的作用,如企业所在行业发展状况,市场预期状况,以及不能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评级时间看,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每年进行一次,不利于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变化,不能为风险管理提供动态的信息。银行应该及时地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这些都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缺点。
(三)未建立严格的呆帐准备金制度
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严格的呆账准备金,没有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来设置不同的呆账准备金制度,也没有根据不同风险级别设置计提的呆账专项准备金,因此没有真正按实际风险提供风险补偿准备。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按年初各项贷款余额的1%计提呆账准备金,但这一年中发生的业务带来的资金运动产生的风险资金并没有计提准备金,因此,也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
(四)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人一般是信用评级人员,在职责上缺乏必要的分工和制衡,影响到评级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而且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这将直接影响到信用风险管理的结果。由于中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不长,无论是管理经验的积累,还是管理人才的培训,都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国际先进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拥有数量庞大的员工队伍,但是专业化程度低,风险管理的专业化人才更是匮乏。
二、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借鉴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机制
1、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每个员工都必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并将个人收入与业务经营成果挂钩。一家银行长期以来形成的银行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直接影响银行的风险偏好和资产质量,最终会影响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良好的银行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靠银行一代又一代银行管理人员用自己的言行培养,尤其是银行董事会和银行管理层,要系统设计银行的信贷制度框架,带头贯彻培养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培养正直、坦诚的个人操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诚信守约的良好银行内部文化。还应该明确各个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在风险管理控制流程中的责任,强化个人责任追究制度。
2、完善风险管理工具。国外很多先进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还尚未在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发展。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然而,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吸收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风险管理工具以及风险管理的技术经验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时,不能全盘照搬国外的风险工具及技术,必须结合实际,找出真正适合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具。
3、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代商业银行强调风险管理组织具有“三性一化”的特征,即统一性、独立性、垂直性和扁平化。集团董事会下设的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全集团最高的风险管理政策审议机构,不仅全面负责确定全集团风险管理战略,并实行集团风险管理战略。实行集团风险管理委员会-集团风险管理部-分行风险管理部-基层行风险管理部的垂直性监督管理,并在基层分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以及操作风险管理部门,上级风险管理机构负责对下一级风险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任职期限及任职绩效进行审批和考核,并对他们进行监督和管理。
针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及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现状,是否具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决定银行安全的关键。英、美等国金融监管当局早已将内部控制纳入考评体系,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中国银行应当按照有效性、审慎性、及时性及独立性等原则构造起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把内控制度渗透到各个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每当一笔业务生成,其处理程序中都含有稽核功能和授权限制,当超出限制的范围,电脑就会自动拦截,显示并送往主管稽核部门,由主管部门负责复查,通过复查后由主管部门授权,才能继续业务操作。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内部控制应尽快向电子化方面发展,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及风险状况,并及时向监管当局报告业务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尽量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只有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科学规范、能够自动纠正错误的结构,才能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时,一方面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是使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与银行的经营成果紧密结合,确保落实银行经营目标的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必须完善稽核评价机制。依据审慎会计原则加强透明度建设,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董事、经理人员的薪酬与银行绩效和个人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以鼓励董事勤勉尽责,保持经理人员的稳定以及上进心。
(三)适度运用破产方式
企业破产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现象,是正常的。但是破产这种经济调整方式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超出常规滥用破产的方式,不管在何种社会制度下,都将是灾难性的。它不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还将进一步削弱中国本来就相当淡薄的信用观念和信用约束机制,恶化信用秩序。因此,只能对那些确实已资不抵债、名存实亡的中小企业,在履行法定破产程序、法院依法宣告破产后对其实施破产。在企业适度应用破产方式的同时国家也应适当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以减少企业破产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对于资产、债务在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尽量不采取破产方式,以避免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提高资本充足率
随着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不断拓展,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资本在应对风险的同时不被风险所侵蚀,同时又能使银行的盈利能力达到最优状态,这是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避免银行资本不足而设置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是对银行自有资本的规定性的约束,同时也制约了银行资金在创造的能力。假设在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前提下,即理论上认为商业银行的资本已经能够应对风险的前提下,对资本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节约资本,增加效益,就成为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途径之一。同时我们可针对中国商业银行计提呆账准备金比例偏低,呆账准备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依照西方国家实施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制度的经验。
(五)规范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强化信息披露方式,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进一步透明化,接受社会各方力量的监督,避免认为干预,取信于民,使商业银行在股市中有更大的竞争力和可信度。银行应该按照由内到外逐步公开的原则,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银行内部稽核部门也要进一步严明纪律,发挥审计检查的功能,提高信贷信息的准确性。
三、结论
从历史的角度和世界范围来看,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而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一大批资金实力雄厚,市场形象良好,管理经验丰富的外资银行将大量涌入,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各商业银行有必要未雨绸缪,从现在开始建立其内部评级系统,开展数据信息的收集积累工作,建立中国自己的信息数据库,并同其他多种措施相结合,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强化自身的盈利和竞争能力。同时,外资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对中国银行的冲击,《新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以及政府对银行这一个特殊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都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式下,中国商业银行应当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以适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有机的组成部分,信用风险管理不应游离于整个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之外。
参考文献:
1、蔡玉林,刘冰,徐晶.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库,2004(15).
2、陈国辉,刘宗业,刘丽杰.风险度量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关键[J].金融会计,2006(7).
3、刘芳.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金融与经济,2005(5).
4、付谣.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9).
5、于兆吉,杜宝贵,郭金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财经园地,2005(10).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波及范围之广、 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世纪 30 年代以来所罕见,演变成为 21 世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受害较深的是被称为经济血脉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成因归结起来主要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和外部监管不力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的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再一次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
一、金融危机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关系
信用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成为金融风险生成的主要根源之一。首先表现在信用的相互依存性和普遍性。如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作为各国经济联系纽带的信用的破坏必然会引起整体的反应。金融危机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关系还体现在大量金融风险产品的创新与金融业的过度竞争。银行盈利水平因存贷款利差缩小而下降,导致许多金融机构通过寻求各种高风险业务来获得较高收益。在这种趋势下大量传统的金融机构进入风险投资行业。还有,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趋势和金融市场的证券化,银行面对许多信誉较高的大公司转向金融市场直接直接融资的情况,银行的经营风险变大。另一方面,银行业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但信用监管制度却跟不上金融创新的步伐。投资者因为传统的货币概念和测量口径趋于失效,受蒙骗上当,使信用风险日益增加,造成了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危机使得商业银行海外业务明显放缓,债券等投资业务大幅亏损,信贷业务明显减少。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一)风险管理手段落后。
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方法局限于财务指标、比率等静态分析上,与国外银行大量应用风险计量模型量化风险的管理手段相比,依然停留在主观经验判断层面,缺乏科学的计量、监测、风险识别、控制、报告等手段。银行缺乏相应的数据库支持和专业的风险管理系统,缺乏精通风险计量技术和风险管理理论的专业人才,没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
(二)未形成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
全面风险管理文化是在在管理层风险偏好内,既定风险战略下,全行员工在风险管理层面上形成的共同的行为指向和价值观。由于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对风险管理理念还普遍比较滞后,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深入到银行的日常工作中。在观念上没有把控制风险和创造 利润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情。与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相比,我们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文化理念还不够普及,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认知范围、认识程度、理解层次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西方商业银行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把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并将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中,制定银行的风险管理战略。
(三)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
我国现在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工、农、中、建四大行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银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其深层次的金融产权制度改革进度缓慢,落后的管理方法、管理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也成为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的障碍。在机构上缺乏创新性工作所需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仍按行政职能设置岗位,普遍没有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之类的全面风险管理部门。没有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机构改革不到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推行也就不能有实际的进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
(一)强化风险管理手段。
首先要做好风险管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才能达到银监部门的风险定量管理要求。通过市场信息和银行内部操作信息,收集大量和连续的客户信息,并通过数据清洗、整合、反欺诈等手段,提高数据可靠性和可用性,为下一步模型应用奠定基础。其次要用内部模型法(VAR)计量市场风险,用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做好量化风险模型的选择和应用准备工作。国内银行业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数据准备情况,还要通过引入国外先进银行的模型开发思想和技术路线,在银监部门的监管下摸索开发出符合国情的风险量化工具,并妥善应用。
(二)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建立风险管理文化,管理层要有具体的风险控制政策和清晰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并将其有效传递至每名员工,每名员工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要自觉防范风险,管理层要自上而下不断强化并推动员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还要树立银行风险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推动全面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并且要提高员工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技能和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还要建立通畅的风险事件报告渠道及风险信息传递渠道。
(三)完善风险管理组织。
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组织,首先,在总行设置首席风险官和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对董事会负责,是整个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构,由银行的一位分管风险的行长作为首席风险官,负责制定全行的风险管理方针、总体战略、政策和目标。其次,在总行设立不同的风险管理部和风险经理,最后在各分行设立风险管理部。
四、结语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更应当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观念,将眼光放远,建立和完善全面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提高自身竞争力。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0秋5班)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次贷危机
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在当前情况下,尤其要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这是因为:首先,存贷利差还是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经营收入的主要利润来源,信用风险的加大会减少银行的盈利,恶化银行的资产质量,增加银行的坏账呆账,使得银行经营发生困难;其次,在次贷危机的发展蔓延下,我国的经济受到影响,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利润下降,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堪忧和信用质量下降,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关注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影响,监视银行的资产质量,防止银行呆账坏账的大量出现,加强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2008年9月,以雷曼破产和两房被接管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进入了更为严重的时期,迅速冲击着全球的金融市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剧烈的动荡,各国央行纷纷降息和注资以稳定金融市场,重振投资者信心。我国也受到了次贷危机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1)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年初的双防(防通货膨胀和防经济过热)到年中的一防一保(防通货膨胀和保经济增长)再到年终的一保(保经济增长),以及现在的双保(保增长保就业);(2)宏观经济政策本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货币政策由紧缩性货币政策转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开始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投资支出,减少税收,提高出口补贴;(3)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准备过冬,说明次贷危机已开始影响实体经济,各企业纷纷出现了经营困难和流动性不足,尤其是出口企业,需要大量的融资。在目前情况下,向银行贷款融资是最好的选择。
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很大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原有的贷款面临着日益增大的信用风险。由于次贷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放缓,很多企业出现了订单减少、存货增多、生产萎缩、资金周转困难等经营问题,甚至出现破产倒闭,尤其是中小企业,使得商业银行的已经贷出的款项无法按预期收回,这些贷款随着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加深信用风险日益增大。(2)新增贷款的信用风险大。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企业经营的困难会日益加大,其经营风险也会加大,当然,银行向其贷款的信用风险也就越大。一般情况下,发生金融危机期间,由于银行坚持贷款审批条件会出现惜贷的场面。但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属于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在国家政策面前,商业银行会降低贷款审批条件去支持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如为不严格符合贷款条件的经营困难企业或者信用级别低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甚至为了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为风险很大的正进行产业转型的企业或新建企业进行贷款。(3)金融危机期间,社会资产价值缩水,这也会导致商业银行各类资产信用风险加大,一旦真的发生违约事件,银行资产难以保全,发生损失的程度加大。例如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如果贷款违约,由于抵押物或质押物资产缩水,不能够完全清偿银行的贷款,银行就会发生损失。
根据以上分析,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大,为了银行的稳健经营,势必要加强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商业银行存量贷款资产和新增贷款资产的质量控制
对于还没有到期的存量贷款资产,应密切监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企业生产的是没有什么市场的产品。生产落后,应同意其破产,并进行破产清算以保全银行资产或减少损失;如果企业很有发展潜力,只是出现了暂时的资金困难,银行应允许其提出贷款展期申请,甚至于对其新增贷款以帮助其度过难关,企业救活了,银行的资产也就安全了,这是个双赢的结果;对于一些其它的特殊的企业,银行可采取增加抵押和担保的方式降低信用风险。
对于即将发放的新贷款,银行应严格执行贷款审批条件,加强银行的内控制度和强化外部监管,做好贷前调查和审查,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的监督、检查和引导,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估体系。应主动积极争取支持国家建设的大型项目贷款融资,对于国家出台的降低贷款条件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银行应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制定出各自更为具体的措施和细则,对于数额比较大的贷款,应组织银团贷款以分散信用风险。
2 大力降低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效率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成本过高且效果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科技支持落后,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的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使得信息管理延伸到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功能强大的信息数据库,实行信用管理的量化分析和管理,从而降低信用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落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起高效并且相互监督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3 创建自己的信用风险实时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
信用风险管理事前预防效果最好,实行谨慎的贷款政策,但是,过于谨慎的贷款政策在减小了信贷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利润。其次是信用风险管理的事中监测,一旦监测到某种贷款信用风险过大,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分散和转移。一旦信用风险发生,虽说进行事后的补偿是必须的,但已发生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实时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
4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切实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减少行政干预,维护商业银行微观主体经济责任
我国的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国外的商业银行相比,在资本结构中,我国的商业银行国有股或集体股独大,导致所有人缺位,银行的领导也是由政府任命的,银行内部按照行政级别管理,贷款的发放人为影响因素很大。银行管理层的信托责任不强。易受政府控制和影响,这会导致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大,我国本世纪初两三年银行坏账比例很大,国有企业贷款不还,就是因为银行承担了政府进行经济改革的成本。
1. 信用风险比较严重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信用风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管理,但是由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工具、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落后,信用风险管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缺乏有效管理,在实际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信用风险总体规模巨大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不良贷款当中,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货款一直是比较严重的。中国政府在1998年发行特别国债2700亿元,以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金。1999年又成立信达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从四家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近1. 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减轻了银行的负担,从2000年起基本遏制了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快增长的势头,并从2001年开始出现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双下降的局面,2003年12月,由汇金公司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和200亿美元,2005年4月向中国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尽管如此,截至2007年底,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高达为6.7%,不良贷款额为12009.9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8.0%,总额为11149.5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情况好些,不良贷款总额为860.3亿元,比率为2.1%;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11.5亿元,不良贷款率3.0%;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0.6亿元,不良贷款率4.0%;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2亿元,不良贷款率0.5%。全部不良贷款中82.8%都是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按照五级分类标准这些贷款是必然要遭受损失的。
(2) 存款活期化、贷款长期化,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差距加大
虽然存贷款期限主要属于银行流动性指标,但是由于中长期贷款具有更高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结构也能反映出信用风险的大小。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根据吸收存款的期限来合理配置自身贷款等资产的期限,从理想的状态来说,短期贷款/短期存款、中长期贷款/长期存款的比例应该大致与各项贷款/客户存款的比例相当,但从下表可以看出,2004年以来,银行存贷期限错配趋势明显,从风险角度来看,存款活期化趋势严重,银行资金来源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大量增加中长期贷款就会给银行运营带来潜在风险。
2007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合计277,746.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18,8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9%,中长期贷款额138,58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6%,中长期贷款在新增贷款中占比较高。全部贷款比上年增加39466.7亿元,其中25571.2亿元为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比例64.8%。而2006年和2005年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分别为63.8%和65.3%。贷款期限的延长,令奉行谨慎原则和一向以发放短期贷款为主的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潜在风险,因为中长期贷款比短期贷款具有更高的信用风险。
(3)信用风险比较集中
在信用风险的分布上,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绝大多数,2007年其不良贷款余额达到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87.9%,经济体系中的信用风险大多集中到国有商业银行。此外贷款投向过于集中而且行业重叠,银行信贷在各个区域及各个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2007年末,商业银行贷款投向位居前5的几大行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的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接近58%。同时,商业银行的大部分贷款都投向了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有59%的贷款投向了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山东、福建地区。贷款集中度过高,一旦地区或行业出现周期性衰退将引发大量信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2. 新的信用风险不断产生
如果说巨额的不良贷款主要是历史形成的,不能说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缺乏有效控制,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过多方面改革后的今天,尤其是工、中、建三大银行在股份制改革前经过财务重组,政策性剥离大量不良贷款之后,至少应该控制新的不良贷款产生的速度,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据银监会统计,截止2008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654.3亿元,比去年同期(12517.8亿元)新增136.5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173.8亿元,比年初增加24.3亿元,不良贷款率7.35%;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31.6亿元,不良贷款率1.59%;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0.8亿元,不良贷款率2.54%;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8.8亿元,比年初增加73.7亿元,不良贷款率4.44%。这说明即使经历了多方面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总体上依然缺乏对信用风险的有效控制,新的信用风险在不断产生。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信用风险过程事前阶段的问题和原因
在信用风险过程的事前阶段,识别信用风险,防止引入高风险业务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指导思想。信用风险的直接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不确定性,获取翔实的信息是化解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出路,是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一方面征信系统建设滞后,影响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识别;另一方面有的信用风险并非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而是人为主观引入的,在贷款发放前,银行或者银行的具体工作人员就知道该业务具有较高信用风险是不该开展的,然而实际中却顺利地通过了各个环节,这种风险单单依靠健全征信系统是难以防范和化解的。实际中这种情况往往被认为是操作风险,但是最终发生资产损失是与信用风险相同的,所以人为主观因素也是引入信用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在做出信贷决策时由于受到来自政府、股东、上级、自身利益等多方面的影响,明知信用风险很高却会批准该项信贷业务,只要这种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信用风险是最能防范和化解的。
2. 信用风险过程事中阶段的问题及成因
(1)信用风险未实现动态评级
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评级以前实行的是贷款的四级分类方法,这是一种完全静态的方法。目前实行的五级分类方法,己经不单单以贷款逾期的天数划分某笔贷款的信用等级,但是对每一笔贷款的评级分类并非真正动态实时进行的,而是按期间(如会计报告期)分类的,依然属于静态方法,而且有可能出现借款人单笔贷款的信用风险不大,借款人所有贷款总的风险却很大;前一笔贷款风险不大,这一笔贷款风险很大;昨天风险不大,今天风险很大的现象。有的商业银行在贷款前对借款人采取综合信用评级统一授信,但贷款发放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的变化依然难以监测。不能准确掌握借款人信用状况的变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借款人可能在下一个评级时间前已经破产。
(2)信贷资金使用缺乏监控
如果借款人对信贷资金的每笔使用都能被商业银行观察到,商业银行就有能力及早发现并纠正借款人的高风险投资行为,从而控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对信贷资金使用规模、资金流向、使用效率的有效监控,借款人的高风险行为不能及时被银行观察到,等到银行获知信贷资金的使用风险过高时,往往风险损失已经发生。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采取相关技术对信贷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监控,在信用风险发生前将其及时遏制。
(3)缺乏必要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和有效的管理工具
目前,我国还没有商业银行真正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评价基本是各家银行自己的主观判断,无法做出令外人认可的客观评价,因此信贷资产无法量化定价从而也难以进行交易,信用风险就不能在不同主体间进行转移,大量的信用风险只能由商业银行自己承担。此外缺乏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商业银行不能对信用风险规模进行精确度量,不利于控制风险操作的决策。并且缺乏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得商业银行无法用内部评级法计算监管所需资本金规模,无法享受内部评级法所带来的资本节约收益。
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是商业银行具体管理信用风险的手段、途径、渠道和标的物,充足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能使商业银行方便地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分散和转移,降低信用风险,加强资产安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足够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制约了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方面不仅几乎没有任何自主的创新,甚至发达国家己经在使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在我国也没有出现。这种严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情况对于商业银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无疑是巨大的制约因素,必须加以改变。
3.信用风险过程事后阶段的问题及原因
在信用风险过程的事后阶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损失,同时总结经验避免生类似信用风险的重复发生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然而一方面大量不良贷款难以化解,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缺乏对信用风险的事后责任评价,不利于控制同类信用风险的重复发生。
(1)处置不良贷款手段单一,大量不良贷款难以化解
理论上一般有五条途径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a)从利润中提取坏账准备冲销;(b)注资;(c)资产负债表重组,如债转股;(d)外部解决,如卖给资产管理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e)司法诉讼。然而过低的利润率、复杂的重组程序、不健全的法制环境、不良贷款出售的非市场化等因素,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几乎只依靠将不良贷款政策性地出售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来处置不良贷款,无法满足降低信用风险的实际需求。具体而言,2007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684.2亿元,不良贷款率6.17%,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05%,而资产利润率最高的商业银行不超过1. 4%,依靠利润冲销远远不能满足化解不良资产的需要。
政府的注资大大改善了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提高了资本比率,但是注入的资金既不能全部用来冲销不良资产,又根本无法从数目上满足化解庞大不良资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长期无偿获得国家的财政注资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市场机制。债务重组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缓解或减少银行的损失,但是欠账不还的客户多半是出现了财务危机,复杂的重组过程和无法预见的后果都阻碍了商业银行对此种方式的选择。司法诉讼会耗费较长时间和精力,还要到其他各方面的
干扰,即使银行胜诉还有漫长的执行程序,这期间有众多未知因
素影响着最终的结果,也不是效率较高的途径。这四种方式在实
际中都很少使用,相对而言,把不良资产卖给资产管理公司是无疑是最直接和简便的处理方式,但非市场化的行为成本太高,银行要承担较大的损失,损失一般要超过本金的50%。并且如果商业银行就此养成了习惯,出现不良资产就不计成本地一卖了之,而不是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贷款的产生,则违背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初衷,新不良资产的产生会陷入无法遏制的恶性循环。其实降低不良资产、控制信用风险的关键是杜绝新的不良资产大量产生,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历史不良资产的处置上。尽管如此,因为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改革的具体要求中不良贷款率是一个核心指标,不良贷款的处置仍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
(2)信用风险缺乏事后责任评价
信用风险发生后,商业银行应该对事件责任进行客观评价,明确相关责任。对于工作人员的主观责任必须严格根据制度进行处理,对于信贷业务流程中出现的客观程序性责任,有必要调整相应流程,改进操作程序,避免类似事件重复发生。然而目前商业银行缺乏对信用风险事后责任的评价和认定,很能准确划分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信贷业务流程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和完善,相关责任人员不能受到应有的奖惩,不利于对信用风险有效管理。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我们需完善如下工作:
1.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和研究机构开发了一系列的定性主导风险管理模型和定量主导风险管理模型,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和良好的效果。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同时即将面临国际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学习和引用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
2.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资料。
在信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评级数据是完成信用计量的关键。但我国各大评级机构目前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各银行的内部评级机构也无法实现信贷风险的事前控制。目前我国的资信评估业(包括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现状是,实际运作不规范,银行与企业共谋现象严重,暗箱操作和寻租行为应运而生,不少银行款项的贷出与企业的信用评级脱节;资信评估机构各自为政,没有一套统一的评估原则,评定标准和数据指标的定量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评级结果相当混乱,资信评估机构依附于其他经济实体存在,在评估时常常牵涉许多行政因素,无法独立开展评估业务,造成信用信息失真。
3.重视信用文化建立和内部信用制度创新
从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来看,美国为首的西方商业银行首先重视的是内部信用制度创新,也特别重视信用文化的管理,模型只是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工具之一。美国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制度创新为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些创新包括以内部转移定价系统为中心的内部交易信用制度,以风险利润为中心的内部委托信用制度。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积极引进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内部信用制度的创新,积极培养良好的内部信用文化,为信用风险模型的研究和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