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1 16:22: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自信的要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英语教学文化自信
1中国文化自信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中国文化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不仅对人们的精神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也体现出了重要的价值:
1.1文化自信是促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动力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培养技术能力扎实的人才,而且还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动力:第一,树立文化自信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充分认识到文化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可以利用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第二,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与国外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自信能够更好地提高英语课程中文化教学内容的比重,使得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更好地将文化的相关知识纳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中,依靠文化的力量推动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1.2文化自信能够应对文化交流中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世界交流的不断加快,国外很多文化开始对本土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而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感和自豪感,能够应对文化交流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避免产生盲目崇外西方文化的现象发生。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过分崇拜西方文化,例如:忽视本国传统的节日,但是对国外的圣诞节、感恩节等非常崇拜。由于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很多学生没有对自身进行合理评估,就去出国留学。第二,文化交流是世界发展的大方向,为了更好地发扬本国的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必须要树立文化自信,对国外文化采取包容的态度,学习优秀的部分,摒弃消极的部分,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三,文化自信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与国外有人进行文化交流,拓宽英语学习的途径,不断提高公共英语的应用能力,发现英语学习中的不足,推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
2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象非常严重
对于大学生来讲,树立文化自信对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高职公共英语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本文对目前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情况调查发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首先,很多大学生对本国文化不够自信,盲目崇拜国外的文化,没有考虑到自身能力和家庭实际情况等,毅然决然地选择出国留学。然而数据显示很多学生无法适应国外的生活环境,也无法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其次,很多大学生盲目崇拜国外的节日,对情人节、圣诞节和感恩节等节日的庆祝活动趋之若鹜,但是对于本国传统的中秋节和春节等节日不感兴趣,认为这些节日已经过时。
2.2大学生英语教材缺乏传统文化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中加入国外文化的相关内容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材普遍缺乏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描述:第一,在高职英语教材中缺少传统文化的内容,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表达也不是很清楚,过多地学习国外的文化,从而导致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忽视,不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第二,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往往是根据教材进行讲解的。如果选择的教材缺少传统文化,那么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也会缺乏传统文化内容。同时,大多数的英语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了解国外的文化,但是却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3高职院校没有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
文化自信表达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和自豪感,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并没有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第一,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方面没有体现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和宣传内容也比较少,没有利用校园文化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第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没有体现出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所以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培养内容,无法更好地利用传统文化的力量,帮助高职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第三,课程的设置方面缺乏传统文化课程。高职院校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培养,导致语文课程、文化课程等等沦为选修课内容,由于选修人数有限,使得传统文化无法发挥广泛的感召力。
3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文化自信对于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缺失,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没有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因此,本文总结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相关策略,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3.1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和语言学习的关系
文化自信和语言学习的关系,公共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无论是在形成和发展中还是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相关的文化。而文化自信和语言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第一,树立中国传统文化自信,才能够正确看待国外的文化。在进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国外文化能够促进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将对语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换为语言应用的学习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公共英语的学习效果。第二,当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对公共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够在国外文化与传统文化产生冲突时,更好地选择和保留文化中积极向上的部分,摒弃文化中消极的部分,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文化的内涵。
3.2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中加入传统文化
课程内容中应该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可以将传统文化的内容用英语知识表达出来,让国外友人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对于树立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能够对传统文化起到继承和发扬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寻找英语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教师应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展示出对传统文化的强大自信,更好地感染和影响学生。大学生不仅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且为了更好地提高英语成绩,需要不断学习国外文化。而当两种文化产生碰撞时,学生应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用包容的眼光看待其他国家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国外文化的先进之处,补充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可以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3.3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高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其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和自豪感。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发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责任,从而肩负起学习他国文化和学习本国文化的重任。大学生可以观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影片,通过视频和音频的方式可以更加全方位地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另外,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或者写作比赛等等,设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题目,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上面。
3.4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提升中国学生文化自信,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文化自信的培养。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中突出中国文化的元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能够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第二,高职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需要将文化自信的内容纳入其中,充分认识到文化育人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利用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育人能力,更好地帮助高职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第三,选择合适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教材中应该突出国外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国外文化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然后,利用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将民族文化进行推广和传播,完成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使命。
关键词 健康人格 自信 培养策略
军事院校在不断强调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指导学员做人的道理、注重青年学员的人格发展方向的引导。
一、健康人格与自信的定义
健康人格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是个体人格协调、健康和完善,以积极向上、正面开放为根本特征,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和谐而相对稳定的健康状态。
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
二、军校学员健康人格与自信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格障碍问题
军校严明的纪律,高强度紧张的军事训练,高负荷持续性的学习竞争,使学员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非常大。学员年龄普遍较小,大部分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受父母溺爱的程度大,这些是造成军校青年学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较弱的原因。
1、人际关系恐惧性人格障碍
军校实行的是末尾淘汰制,高强度的学习压力、高要求的军事训练使学员心理出现焦虑,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与他人产生磨擦后不知道寻求解决方法,不会找人倾诉或者咨询老师,对组织对同学产生逃避心理。
2、自我的认识性人格障碍
部分学员因为家庭背景条件优越,受父母亲朋溺爱程度深,容易产生一种自我优越感。主要表现为行为上自大、过分自我关心、自我中心和自尊自夸,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 军校的上学环境比较舒适,学员生活实行供给制,不但所需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伙食费和服装都是国家支出,每月还有相应的津贴补助和工资。较安逸的学习环境使得一些学员一遇到困难和挑战就有想逃避的心理,一旦认知失衡,就会造成心理负担,心里紧张、不安、恐惧。
三、影响军校学员养成健康人格与自信的因素
1、院校环境因素
少数的不能适应或者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是要求他们很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老百姓到军人到警察的转变,一些学员面对严明的纪律、严格的制度、超强度的体能训练,特殊的制度使学员出现担心学习跟不上,考试过不了,军事不达标,产生过度焦虑,甚至怀疑自己当初选择上军校的价值判断,越来越不自信。
2、学员自身的内在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自我塑造的结果。多数军校大学生都是怀着理想和胜利的心情以同辈佼佼者来到军校的,自我感觉良好。但是高度紧张的学习生活,高标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以及严格的日常生活管理,加上军校中高手如云,强者林立,竞争激烈,原先高傲的姿态,底气十足的自信一下子就消散殆尽。特别是现在的军事院校都是以提高任职能力为主,知识与能力并重,很多学员之间的差距渐渐显现出来,当达不到预期目标和要求时就顿感失落,不能正确看待批评、表扬、荣誉、失败、进步,一旦受挫折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精神抑郁。
四、军校学员健康人格与自信的培养策略
健康人格与自信的培养是一个双向责任工程,军事院校要切实改善教学、训练、管理的方式,切实以“以人为本、因才施教、依法令治学治校、以情理带兵练兵”为原则,使学员能够排除心理上的障碍。学员自身,在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方针下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引导,把自己引向自知、自尊、自爱、自强与自我完善的健康人格与自信的道路上,才能适应军队新阶段的发展。
1、完善现有的心理辅导专业服务性设施
军事院校应对学员的健康人格与自信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避免军校学员心理变态和人格障碍,完善现有的心理辅导专业服务性设施,如心理咨询室、学员心理测试模拟实验室、同伴心理疏导室等,及时了解和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对学员思想上出现的人格偏差能够及时及地的予以矫正和引导。
2、创建良好的军事校园文化环境
军事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于人才培养质量和学员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着力加强军校文化建设,是促进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形成良好人格,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一方面要努力打造正规的学习生活秩序,整洁的内务卫生,温馨的起居环境。另一方面除了在走廊、荣誉室、学习室等场所布置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外,还要增加爱国主义、法纪道德等内容,使学员们在享受到美好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的熏陶。
3、教导员的正向反馈和肯定评价的引导与给予
目前,军校的学员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又并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心理成分充满着特殊的矛盾,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并存的同时无法实现转化。
教导员对学员有意识地多做肯定评价和正向反馈,学员个体就会趋向于肯定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由于教导员的信任、理解与肯定,学员也会更加悦纳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自卑情绪就不会长期主导学员心理。作为军事院校的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员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与评价,了解自身反馈方式经过个体自我概念折射后所产生的实际作用和意义,采取有助于学员个体健康人格与自信培养的方略,对学员多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和正向反馈,逐步培养和建立起学员坚强、稳固的自信,完善人格。
4、鼓励、支持和引导学员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的实质是发挥个体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作用的教育。健康人格与自信是每个优秀的军事人才必备的条件,学员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恰当的自我认知与评价,了解自身的优势,对自己的缺点和弱势采取理智的态度,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现实。对于自信、勇敢、勤奋、坚毅、正直等要坚决发扬,对于自卑、胆怯、抑郁、任性、冷漠等要学员学会自我转化。学员只有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事情上去,学会分散烦恼,学会变换角度去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
五、结论
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是人性的升华与体现。健康人格与自信是身心健康的需要,是学员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军事院校适应新军队新阶段的发展,是国家国防安全、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生活要素的需要。
关键词 概率判断,过分自信,跨文化差异。
分类号 B849;C934
1 “过分自信”概念的提出
“过分自信”(overconfidence)现象是在美国和欧洲最早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的[1]。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此项研究,因此也出现在很多关于判断和决策的文章中[2]。Klayman等人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研究者达成广泛共识:在二择一的题目和信心范围的任务中,人们的判断表现出一致的真实的过分自信[3]。Lichtenstein等人指出当被试说他们对自己答案的正确性有70%的信心时,其实他们的正确率比60%还要低;当他们说有90%的信心时,其正确率大概只有75%[4]。
在决策领域里,“过分自信”会影响决策质量而被公认为是不好的特质。一个过分自信的人将决策建立在失真的设想之上,则无法做出理想的决策。因此,研究“过分自信”的意义在于探索人们的自信水平以及过分自信和不自信的原因,以帮助人们在做决策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效地避免错误。
2 “过分自信”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2.1 “过分自信”的定义
引起研究者关注过分自信这个领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如何定义和测量概率判断(probability judgment)[2]。大多数人认为“过分自信”是一种偏离校准(mis-calibration),是指人们关于一般知识问题的概率判断通常以某种方式偏离校准(mis-calibrated),这种偏离都偏高[1]。校准是指如果一个人的校准是最理想的,那么在所有情形下,他的平均概率判断将与目标事件实际发生的比例相等[5]。
2.2 “过分自信”的测量方法
长期以来,对过分自信的测量多采用以下方法:
偏差(Bias)= 被试认为自己选择正确的平均概率(Accurate Judgment)- 被试选择的实际正确率(Percentage Correct)。其中,偏差越大意味着越过分自信。实验材料多为常识题或有客观正确答案的题目,题目形式包括二择一、信心范围(confidence-range)和分类任务等。
2.2.1 采用二择一任务进行测量
二择一任务是指被试在包含两个选项的题目中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并估计自己答对题的概率。
例如:以下哪个城市人口多?
A) 新奥尔良
B) 纽约
请选择一个答案:A / B
我的答案正确的概率是(50%~100%):_________%
采用二择一任务的研究诸多,最近有研究者利用此方法研究“当下自信”和“总体自信”。“当下自信”(local confidence)指在回答一个问题后立即评价自己的自信水平;“总体自信”(global confidence)即估计自己答对题的百分比。1988年,May首先发现这两种自信是不同的,前者比后者水平高[6]。此后有一系列此类研究[7]。研究认为前者表现的是过分自信,而后者表现的是不自信。此外,研究者给出了一些差异的解释[8]。其一是元理论(meta- theoretical approach)不同而不是方法不同,其二是在当下自信的任务中材料取样的偏差,其三是人们在做总体自信判断时忽略了猜测的成分[9]。2004年,Liberman的研究[10]证明“当下自信”比“总体自信”更真实的反映人们的自信水平,而且人们在做总体自信判断时没有考虑到随机猜测的影响。
2.2.2 采用信心范围任务进行测量
信心范围任务是要求被试给出一个单一的数字评估。即通过置信区间(credible interval)来研究过分自信。置信区间是自信心水平与时间间隔的结合。例如,项目经理需要预测90%肯定能完成项目的时间,即很可能这个项目在4到8个星期内完成[11]。研究者把自信分为给定自信(assigned confidence)和估计自信(estimated confidence).给定自信是指研究者给出的自信水平,例如:我对于西班牙的人口是…到…百万有90%的自信,其中90%就是给定自信。而估计自信是在给出答案范围后再填写对答案的自信程度,例如:我对于西班牙的人口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有 %的自信。测量方法与常规的测量公式相似但有不同之处。在大多数此类研究中,时间间隔的过分自信多是由正确率与给定自信而不是估计自信比较得到的。研究发现时间间隔的估计会造成更多的过分自信[12]。这一现象被称做“形式依赖”(format dependence)[13]。Teigen等人[14]研究表明,为了避免过分自信,应将时间间隔的上下限做分开估计。另外,Sieck研究发现选择的包含在内原则和相关的频率调查会降低过分自信,但是其交互影响是次加性的(subadditive)[15]。
2.2.3 采用分类任务测量
此类研究的标准任务是被试根据特定的症状表现把假定的患者按疾病类型划分,并估计患者患该种疾病的概率。通过对患病概率的估计测量自信程度。
例如:患者姓名:K.M.
患者有如下症状:皮疹,耳朵疼
患者没有如下症状:手肿胀
诊断(选择一个):Trebitis, Philiosis
患者患这种病的概率(50%~100%):%
人们在分类任务上表现的过分自信与在常识题上表现的过分自信不同。因为这两种任务是在不同的记忆系统的帮助下完成的。常识问题的外显事实信息储存于陈述性记忆系统。而在此类任务中,被试重复地根据一套固定的潜在线索把患者分入两类疾病中的一类,并在完成每个分类后得到反馈。所以,人在分类任务上的表现是被程序记忆系统调控的[16]。
2.2.4 采用文字表达的方式测量
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言语来表达自信程度和概率判断,如:很可能,有可能,不确定等等,所以有研究者试图把对于概率判断的数字的表达和言语的表达联系起来,找出言语表达和数字表达的一致性以及言语表达是如何造成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的等等。此项研究起源于1967年Lichtenstein和Newman的工作[17]。从此,其它研究者也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如1990年Clark的研究[18],Budescu和1995年Wallsten的研究[19]等等。研究者给被试呈现一句用言语表达概率判断和自信程度的话,如:我考试不通过是不可能的,然后由被试评估事情发生的概率,并给出数字的表达。Teigen和Brun在研究中发现当目标结果确实发生时,甚至在正面短语和负面短语被认为是传达同样的信息时,正面的短语被认为是更积极的、更正确的[20]。短语的选择是由语言框架所决定的。正面数量词支持表达积极意义的概率短语,而负面数量词支持表达消极意义的概率短语。由数字频率表示出的正面框架暗示表达积极意义的概率短语,而负面框架暗示表达消极意义的概率短语。这表明短语的选择不仅依赖于概率的水平,而且依情况和言语线索而定。
3 产生“过分自信”的原因
不同的研究者曾给过分自信以不同的解释。其中两大观点是信息加工偏差和无偏差判断错误的影响。
大多数早期的研究者认为过分自信是信息搜寻策略和动机造成的。他们假设人们首先寻找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并得到一个可能的答案。然后记住答案并继续寻找相关信息。联想记忆机制使与第一印象一致的信息容易提取,这些印象也将改变对于后续模棱两可信息的理解。然而人们相信他们判断的过程是无偏差的,因此更加支持最初的判断[21]。在许多情况下,动机因素会加大这种偏差。人们认为自己有智慧、知识渊博,这种想法使他们在处理信息时有意无意地优先处理与自己想法一致的信息[22]。
另一派解释强调产生过分自信过程中无偏差判断错误的作用。错误的可能来源包括不能很好地学习不同信息来源的预定效度[23],即过分自信是由随机误差和不可靠的测量手段造成的一种回归效应,不能正确地评估获得的信息[24],不能很好地把主观感觉的信心用实验要求的方式表达出来[24]。正确率和自信心都受随机变化的影响。对于正确率,有时即使高质量的信息也会造成错误的判断,这种现象发生的概率是机遇的问题。对于自信心,人们对他们信息质量的判断包含一些随机错误。考虑到准确率与自信心相关不大,较低的正确率与不低的自信心同时出现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产生的“错误校准”的典型现象:当自信程度高时可能出现过分自信,而自信程度低时可能出现不自信。同时,这也导致了难度的影响:对于准确率低的题目表现出过分自信,当准确率高时表现出不自信。人们在估计整套问题的平均正确率时也犯错误,因此过难的问题往往被认为是更难的。这导致了在较难问题上的更加过分自信[25]。这些解释并不认为判断是系统偏差,而是认为它们是不完美的。
还有研究认为研究中明显过分自信的表现不是广泛的认知偏差造成的,而是有研究者选择较难问题造成的[26]。为了检验这个假设,Gigerenzer等人[6]和Juslin[26]用从一个领域里随机选择的二择一问题进行实验,这样可以使选择的问题水平与一般难度水平相当。他们发现过分自信消失了。然而,一些常见的分析把系统的心理影响和统计影响混淆在一起。如果判断不完美,这种统计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有研究者试图把系统的心理影响和统计影响分离。实验中仍然发现信心和正确率之间的差异以及整体上的过分自信。另外,利用25个研究,Juslin等人在1997年证明过分自信与任务难度的影响只有较弱的相关。难度与过分自信的相关是否能被判断不足全部解释仍有争论[27]。Klayman等人认为过分自信和不自信随问题领域的不同而系统变化而不是问题的难易程度[3]。所以研究者的选题是否是明显的过分自信偏差的唯一原因仍有待验证。有很多研究表明即使问题不难,过分自信依然存在[19]。但过分自信是随判断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的。在二择一的问题中,被试表现出一些总体上的过分自信。而在主观置信区间的问题上表现出更高的过分自信水平[3]。另外,选择性的取样会使适度自信的人表现出过分自信。
其次,1980年,Koriat等人认为过分自信是因为人们偏爱正面的证据而不是负面的证据[21]。另外,Buehler等人[28]认为在“计划错误”中表现出的预测问题是由于对外界不确定性的低估。而Klayman 等人认为在常识问题中的自信程度反映了个体内在支持和反对某一知识的论点的平衡[3]。2001年,Arkes研究表明过分自信是缺少全面的、及时的和准确的反馈造成的[29]。2005年,Teigen等人认为过分自信反映了人对自身知识的信任程度和目标价值的可变性程度[14]。
另外,很多证据表明储存和提取于程序性记忆系统和陈述性记忆系统的的信息类型是不同的,这暗示人们在分类任务和常识题上所表现出过分自信的原因是不同。所以随之产生了一些解释分类任务上过分自信的模型。例如,联结主义学派坚持认为分类和自信心是基于症状与疾病学术上的联系强度。还有Sieck和Yates的范例提取模型(ERM)(exemplar retrieval model)[16]。它发展了Medin和Schaffer在1978年提出的分类内容理论,它除了考虑分类行为还考虑到自信心的判断。根据ERM,范例是指人们记忆中对于类别的表征,包括各类个人经历概要。当测验开始时,一些范例被提取,越接近于测验内容的记忆的范例越有可能被提取。然后被提取的范例进入一个提供证据的评价过程,在这里人们评估证据的重要性并权衡它们[9]。
4 “过分自信”的跨文化差异及其原因
4.1 “过分自信”的跨文化差异
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表明华人在过分自信和追求风险的表现与传统的“中庸”“谦逊”刻板形象大相径庭。亚洲人在常识问题中表现出的“过分自信”更甚于欧洲人。例如,1984年,Wright报告了多国决策行为比较。他发现英国学生对不确定性的评估能力强于香港、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学生。同样,英国的政府职员的不确定性评估的能力也强于香港和印度尼西亚的经理。Wright认为比较教条式的文化,例如:马来西亚,往往比较没有弹性,也比较不能够去估计事情产生的概率[30]。又如,新近发表的跨文化系列研究表明: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追求风险;面对常识和概率判断问题,中国人比美国人更过分自信[31];Yates等人1996年的研究表明外行人很可能认为美国人比亚洲人在常识问题上更过分自信,然而真实的判断数据却与之相反[1]。
Yates等人的研究想要确定已观察到的东西方的差别是否也存在于中国被试和美国被试的判断中。怀疑这种差异的普遍性的原因之一是,在某些判断情景下,美国人和欧洲人的确信程度也有差别。曾要求瑞士驾驶员和美国的小汽车驾驶员比较他们的自信程度及其同胞的开车技术。69%的瑞士驾驶员感到他们的水平比中等水平高,但是却有93%的美国驾驶员认为其技术高于中等水平[5]。Yates通常采用概率推断的任务来比较判断质量的文化差异。他的研究大部分是依据常识题,被试在两个选项中选一个,然后做出一个对于自己给出答案的正确性的判断(50%―100%)。
例如:土豆在什么气候下长的更好?
A) 温暖的天气
B) 凉爽的天气
请选择一个答案:A / B
我的答案正确的概率是(50%~100%):______%
如果其判断的百分数比其答题的正确率大且差异显著,这表明被试过分自信;如果其判断的百分数比其答题的正确率小且差异显著,这说明被试过分不自信;如果其判断的百分数与其答题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则说明被试的校准水平较好,即不过分自信也不过分不自信。例如:一人回答对了60%的问题,但他推断自己答对了70%的问题。研究者则认为他过分自信,因为他的判断百分数大于他答题的正确率[32]。这种过分自信水平在大多数亚洲国家比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高[1]。
另外,Lee等人借助以下“同伴比较问题”,对新加坡、中国台湾、日本、印度和美国被试的过分自信进行测量,并发现其中新加坡被试的过分自信水平最低。
如:请设想随机选取100个大学生,他们的性别和你相同,毕业的学校也与你一样。假设你是这100人当中的一个。如果按照这100人找到工作的日期给他们排序。你认为有多少人(0-99)会早于你找到工作?
根据Lee等人1995年的研究,如果被试既不过分自信也不过分不自信,他们对相对于同伴的自己排名的平均估计应该是50%。过分自信表现在高于这个点的估计,不自信则相反。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被试回答的数字越大,过分自信的程度越低[33]。
4.2 “过分自信”跨文化差异的原因
4.2.1 “论点采纳模型”
Yates等人在1992年建立了一个“论点采纳模型”(argument recruitment model),用来解释过分自信在常识问题上的文化差异。研究者认为,当一个人在面对常识问题时,他首先要提出一些支持和反对这一问题的论点。例如,对于一个二择一的常识题,被试要提出支持和反对这两个选项的论点。然后,他要权衡和评估这些论点。如果这些论点都支持其中一个选项,他就会认为这个选项是对的。另外,论点越支持这个选项,被试做出概率判断的百分比越高。过分自信被认为是来源于这一模型的一些特别的特征。例如,因为认知启动和工作记忆的能力有限,这一过程被局限于首先呈现于被试的论点[34]。
4.2.2 “论点采纳模型”的后续研究
Lee等人[32]认为在论点采纳模型中,常识问题上过分自信的文化差异至少可部分地归因于教育传统的不同,因为它影响了论点采纳的习惯。研究者分析出了两大教育策略[35]。一个是“直接指导”(direct instruction)的方式。此方式强调教师把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另一个是建构式(constructivist)学习。这个方式不鼓励记忆和背诵,而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原则和规律。建构式学习一个共同特点是辨证思维,教师要求学生在面对不同的事物时要考虑事物正反两个方面[36]。所以,人们有理由认为在建构式学习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比在直接指导式学习方式下的孩子更能锻炼广泛地平衡地提出观点的思维方式。因此,根据论点补充模型,后者比前者在常识问题上更加过分自信。人们普遍认为西方国家的建构式学习者多于东方国家,然而日本例外[35]。这正可以解释Yates, Lee和Shinotsuka在1992年对中国台湾、日本和美国人的研究结果。即,在1992年Yates的研究中,尽管中国台湾被试已经很努力,但他们能想出的论点比日本和美国的被试明显地少。而且,中国被试对于自己认为是错误的选项提出的论点更少。一个简单解释就是中国被试几乎没有理由认为他们的答案是错的,所以他们表现出对于答案正确性的强烈的自信。
Li的研究认为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或叫做“应试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提出更多的观点,而是提高答题的准确率[34];以提问题为基础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更多的观点,而不是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在西方国家,家长在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经常问他们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和“你今天都提了几个问题?”。但是在大多数亚洲国家,孩子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你得了多少分?”。在西方国家,一个教授对于问题回答“我不知道”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值得称赞的,但在大多数的亚洲国家是不能被接受的。亚洲的家长和学生希望的是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另外,中国传统的文化鼓励人们坚定信念。即,无论其它的观点是多么支持另一个选项或多么反对已做出的选择,这个决定都不应改变。正所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外,Li和Fang在2004年做了关于预测美国人、中国内地人、中国香港人、中国台湾人和新加坡华裔在估计Y2K问题是否引起空难时的自信心程度的实验,结果表明,预测冒险的排序与预测过分自信的排序是相同的。预测的最过分自信的群体是美国人,其次是香港人,然后是台湾人,再次是新加坡华裔,最后是中国大陆人。这个结果与1996年Yates 等人关于外行人对跨国的过分自信的判断均与事实相左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实验还发现预测过分自信的排序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高相关[37]。
另外,依据Yates的论点采纳模型,能提出更多论点的家庭决策应该可以降低过分自信的水平,然而Li 和 Fang[34]在有关个人决策与集体主义家庭决策的对比研究中,并没有找到家庭做决策可以降低过分自信的水平的证据;也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选择的论点数量与过分自信水平之间有联系;而类似谚语的“远景口号”(如,家和民旺)则更鼓励、促进被试规避过分自信,使得被试的过分自信的程度有了明显的降低。在李纾和房永青2002年的实验中,被试阅读《新加坡21》后明显地表现出规避过分自信。其原因可能是《新加坡21》的五大核心价值确实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之导向:自信而不骄傲,谦虚而不自卑[38]。
5 应用与展望
5.1 “过分自信”研究的应用
对“过分自信”所做的研究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概率判断精确性的跨国变异对投资经营实践有着现实意义。设想以下商业对话:
A: “如果他们按时交货的概率大于75%,我们就达成协议。概率是多大?”
B: “我猜大约是 80%。”
A: 好的。那么我们就同意。
如果决策者B是美国人,那么B所报告的概率判断是70%,意味着得不到合同。然而,如果决策者B是中国人,那么B趋于坚信及时交货的概率是80%,意味着很可能会得到合同。
再如,不同人群,如企业家和管理者,推论时的自信程度不同。研究表明个体的年龄,公司决策的全面性和外部的资产净值资金影响企业家过分自信的程度。另外,奠基人-管理者比没有建立自己公司的管理者更加过分自信[39]。这都表明这个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前景。
另外,Wright等人指出,由于亚洲人处理不确定性似乎与西方人不同,因此,决策分析可能对亚洲人不那么有用。概率判断校准的偏离毫无疑问降低了决策分析的价值。然而,由于亚洲人的概率判断的相对差的校准就认为决策分析不适合亚洲人,这种结论还是为时过早。一个原因是校准的偏离可以仅仅通过个体判断的数学转换就能改进。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被试的判断有好的分辨。西方相对差的分辨至少和差的校准一样会损害决策分析的效用。而且,改善分辨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如果亚洲人判断的分辨的确强于西方人,那么决策分析在亚洲的研究将是十分重要的[5]。不管怎样,亚洲人和西方人在做决策时都要谨慎,西方人要注意改善他们的分辨,而亚洲人则要注意改善他们的校准。
5.2 “过分自信”研究的展望
本文作者认为以往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关“过分自信”及其文化差异的证据多是混合的。现有的研究尚不足以为了解文化取向的过分自信行为提供令人信服的预测和解释模型。亚洲人比西方人更加过分自信的原因可能在于亚洲人对概率没有正确的认识。例如,中国人自古不用概率表示概率判断和自信程度。随着对概率了解的增加,也许人们会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
致谢:文章的完稿得益于与李岩梅、刘长江、郑蕊、许洁虹、梁哲、李珍、施维等人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参考文献
[1] Yates J F, Lee J W, Shinostuka H. Beliefs about overconfidence, including its cross-national vari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6, 65: 138~147
[2] Keren G. On the calibration of probability judgments: Some critical comments and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Behavior and Decision Making, 1997, 10: 269~278
[3] Klayman J, Soll J B, Vallejo C G, et al. Overconfidence: It depends on how, what, and whom you ask.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9, 79 (3): 216~247
[4] Lichtenstein S, Fischhoff B, Phillips L D. Calibration of probabilities: The state of the art to 1980. In: Kahneman D, Slovic P, Tversky A.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306~334
[5]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8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68~473
[6] May R S. Overconfidence in overconfidence. In: Chikan A, Kindler J, Kiss I . Proceedings of the 4th FUR conference.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8
[7] Gigerenzer G, Hoffrage U, Kleinbolting H. Probabilistic mental models: A Brunswikian theory of confid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98: 506~528
[8] Gilovich T, Griffin D, Kahneman D. Heuristics and biases: The psychology of intuitive judgment.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9] Griffin D, Tversky A. The weighing of evidence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confidence. Cognitive Psychology, 1992, 24: 411~435
[10] Liberman V. Local and Global Judgments of Confid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4, 30 (3): 729~732
[11] Moder J J, Phillips C R, Davis E W. Project management with CPM, PERT and precedence diagramming. Wisconsin: Blitz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12] Seaver D A, Winterfeldt D V, Edwards W. Eliciting subjectiv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n continuous variabl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78, 21: 352~379
[13] Juslin P, Wennerholm P, Olsson H. Format dependence in subjective probability calibr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9, 25: 1038~ 1052
[14] Teigen K H, Jogensen M. When 90% confidence intervals are 50% certain: On the credibility of credible intervals.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5, 19: 455~475
[15] Sieck W R. Effects of choice and relative frequency elicitation on overconfidence: Further tests of an exemplar-retrieval Mode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003, 16 (2): 127~145
[16] Sieck W R, Yates J F. Overconfidence effects in category learning: A comparison of connectionist and exemplar memory mode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1, 27(4):1003~1021
[17] Lichtenstein S, Newman J R. Empirical scaling of common verbal phrases associated with numerical probabilities. Psychonomic Science, 1967, 9: 563~564
[18] Clark D A. Verbal uncertainty expressions: A review of two decades of research. Current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Reviews, 1990, 9: 203~235
[19] Budescu D V, Wallsten T S. Processing linguistic probabilities: General principl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1995, 32: 275~318
[20] Teigen K H, Brun W. Verbal probabilities: A question of frame?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003, 16: 53~72
[21] Koriat A, Lichtenstein S, Fischhoff B. Reasons for confid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Learning and Memory, 1980, 6: 107~118
[22] Larrick, R P. Motivational factors in decision theories: The role of self-protec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3, 113: 440~450
[23] Soll J B. Determinants of overconfidence and miscalibration: The roles of random error and ecological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6, 65: 117~137
[24] Erev I, Wallsten T S, Budescu D V. Simultaneous over- and under-confidence: the role of error in judgment processes.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4, 101: 519~527
[25] Suantak L, Bolger F, Ferrell W R. The hard-easy effect in subjective probability calibr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ton Processes, 1996, 67: 201~221
[26] Juslin P. The overconfidence phenomenon as a consequence of informal experimenter-guided selection of almanac item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 1994, 57: 226~246
[27] Juslin P, Olsson H, Bjorkman M. Brunswikian and Thurstonian origins of bias in probability assessment: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ochastic components of judgment. Journal of Behavior Decision Making, 1997
[28] Buehler R, Griffin D, Ross M. Exploring the ‘planning fallacy’: Why people underestimate their task completion ti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7: 366~381
[29] Arkes H R. Overconfidence in judgmental forecasting. In: Armstrong J S. Principles of forecasting.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1. 495~515
[30] Wright G. Behavioural Decis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84
[31] Yates J F, Lee J W, Shinotsuka H, et al. Cross-cultural variations in probability judgement accuracy: Beyond general knowledge overconfidence?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8, 74: 89~117
[32] Yates J F, Lee J W, Shinotsuka H. Cross-national variation in probability judgment. Annual Meeting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St. Louis, 1992
[33] Lee J W, Yates J F, Shinotsuka H, et al.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overconfidence. As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5, 1: 63~68
[34] Li S. Decision-making of the collectivist family in risk-seeking and overconfidence. In: Kashima Y, Endo Y, Kashima E, Leung C, McClure J ed. Progress in Asian Social Psychology. Seoul, Korea: Kyoyook-kwahak-sa, 2004, 4: 263~288
[35]Yang Z F. Examinations, coping with examinati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am-oriented educ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1997, 30: 15~17
[36]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Crea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rough academic controversy. American Behavior Scientist, 1993, 37: 40~53
[37] Li S, Fang Y. Respondents in Asian cultures (e.g., Chinese) are more risk-seeking and more overconfident than respondents in other cultures (e.g., in United States) but the reciprocal predictions are in total opposition: How and why?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2004, 4(2): 263~291
主持人简介:周秦,江苏苏州人。幼承家学,通韵律,工诗文,擅恹笛度曲。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院中文系,师从钱仲联先生治明清文学,为入室弟子。1989年主持昆曲艺术本科班教务。2001年出任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泛联络海内外专家学者,筹办并主持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中国昆曲论坛》。2003年,应白先勇先生之请担任青春版《牡丹亭》首席唱念指导,复与曾永义先生合作编演《梁祝》《孟姜女》《李香君》《杨妃梦》。多次赴台北、香港等地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国讲学教习,推动昆曲在海内外的传承弘扬。2004年获苏州市政府颁发的“昆曲评弹传承荣誉奖”,2009年获国家文化部授予“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荣誉称号。现任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昆曲论坛》主编,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寸心书屋曲谱》《苏州昆曲》《昆戏集存》等,目前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有“中国昆曲音乐研究”、“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等。
主持人话语:作为一种成熟完美的综合性艺术,昆曲艺术的遗产价值体现在极其广泛的文化领域中。它代表着中国古典戏曲艺术曾经达到的最高成就,并在世界文化总格局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一席。明证之一便是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不同地区的首批19个文化社区和文化表现形式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昆曲(KunquOpera 0f China)赫然名列其中,它是得到由18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委员会全票通过的4项代表作之一。
“入遗”十年以来,伴随着昆曲存活环境和发展态势的长足改善,昆曲正日益成为文化学者和高校师生关注的热点,与昆曲有关的科研日益繁荣。2001年1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与苏州大学共建中国昆曲研究中心。自2003年以来,中心已在国家文化部的指导下实施五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编出《中国昆曲论坛》8辑。2005年8月,经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领导小组确定中心为“国家昆曲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并正式授牌。2009年6月,中国昆曲研究中心经国家文化部授予“为昆曲艺术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荣誉称号并受到隆重表彰。
为纪念昆曲“入遗”10周年,2011年5月间中心在昆曲发源地――昆山千灯召开第二届国际高校师生昆曲研讨会。来自海内外36所高校的百余名教授、研究生应邀与会,提交并宣读了65篇论文,内容覆盖昆曲史论、传奇文学、声腔音乐、场上表演、剧本翻译以及昆曲艺术的教育传承、昆曲文物的保护修复等广泛领域。本期专栏选刊千灯研讨会发表的部分论文。其中陈学凯教授从遗产守护、文化自信的高度对昆曲的历史文化内涵重新加以认识阐发,将昆曲传承的意义归纳为“既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中华文脉继承延续的工程,又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为中华文明在现代的崛起,做一种基础的扩展、强化、巩固与铺垫的工程”,进而就昆曲的传承发展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周秦教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通过为时五年的深入调研,基本理清了昆曲艺术的场上遗存现状,并以苏州昆剧院为基地,实施“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初步建立起一个高校与剧团合作互动的工作平台,藉此“为昆曲遗产的保护传承积累经验,并产生实在的推动促进作用”。随着对外开放和国力的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海外学者的关注和认同,近年常有外国名校博士研究生选择与昆曲有关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题目,并来到中国进修。美国耶鲁大学博士研究生Kevin Schoenberger采用国内学术界尚不太熟知的“混音文化”理论,分析研究明代戏曲家徐渭的杂剧《歌代啸》。立意新奇,方法独特,启人深思,颇值得一读。
摘要: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历史与艺术文化价值,而守护昆曲的历史与艺术文化价值。则是守护昆曲遗产的核心任务。昆曲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中华民族最古雅久远、积淀深厚、且包含有大量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信息的重要载体。昆曲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古雅的艺术气质,唯美精致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感召与震撼人们心灵与情绪的艺术境界,是昆曲自身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从昆曲本身所具备的深厚艺术与历史文化底蕴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满怀这样的文化自信。昆曲的发展与创新必须以自我为中心,以充分彰显昆曲的文化自信。只有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彰显自己的文化自信,昆曲未来的任何创新与发展都不会失去其本真,昆曲才有大好的希望和前途。
关键词:昆曲;历史文化;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陈学凯(1954―),男,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2)01-0136-05 收稿日期:2011-10-15
保护昆曲首先是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持与守护,其作用是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性,以保障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并为世人所认同。除此之外,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更为重要的还是昆曲作为中华民族最古雅久远、积淀深厚、且包含有大量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信息的载体的重要性,尚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对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也还远远不够;对于什么才是保护、传承昆曲的的最佳途径,尚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分歧。
昆曲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昆曲的出现虽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元明之际,但是,戏曲的产生显然要早于这个时期,因为昆曲作为最精粹的戏曲艺术是戏曲成熟后的产物,在此之前的元杂剧就已相当成熟。昆曲是元杂剧的发展者与继承者,是高则诚、施解元“易北为南”的结果,也是魏良辅、梁辰鱼雅化昆山腔的结果。昆曲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是中国戏曲经历漫长的历史形成的,因此,认识昆曲的文化价值也应从中国戏曲的源头开始。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史》中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是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人神者也。商人好鬼,故伊尹独有巫风之戒。及周公之礼,礼秩百神,而定其祀典,官有常职,礼有常数,乐有常节,古之巫风稍杀。然其余习,犹有存者:方相氏之驱疫也,大腊之索万物也,皆是物也。”戏曲史家徐幕云先生则认为:被称为“优伶”的古代艺人,“优字始见于春秋之世;而‘伶’字则自黄帝时代。考‘伶伦’为黄帝乐官。”‘乐虽始于黄帝,至舜乃益备。史称舜作五弦之琴,又孑L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舜乐也。”徐幕云的“优伶”说似乎将戏曲的源头推到了传说的黄帝时代。而穆凡中先生的《勾栏瓦舍》一书则认为:“百戏起于秦汉,两晋隋唐也很盛行。”
王国维、徐幕云和穆凡中在戏曲的历史渊源问题上,看法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只能说明中国戏曲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深厚难测的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内涵,对它的研究,存在着认识和观点上的多样性分歧则是必然的。
从中国戏曲史的角度来看,元明之际钟灵蕴秀的昆曲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数千年戏曲文化发展与积累的必然结果。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昆曲是从上古到元明这数千年来,戏曲文化演变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枝艺术奇葩,也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所能达到的最后一座高峰。而昆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就在于此。因此,昆曲的研究必须从戏曲的源头开始,这不仅是为了搞清昆曲之前戏曲演变发展的源与流的问题,更关键的还是要通过它们来认识昆曲背后所存在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进而才能够树立起支撑昆曲不断走向未来的源源不绝的文化自信。
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为了延续我们民族的文脉,其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我们今天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不断地从昆曲中汲取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之伟力,古典艺术精神之气质,古典艺术技巧之神韵,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更伟大的文化艺术成就。因此,昆曲守护与传承的作用和意义,既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中华文脉继承延续的工程,又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为中华文明在现代的崛起,做一种基础的扩展、强化、巩固与铺垫的工程。以昆曲本身所具备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来看,我们是完全有理由对她满怀这样的文化自信的。
对昆曲的文化自信,也就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我们拥有这种文化自信的理由源于昆曲悠久的历史,唯美、隽永、深厚的艺术魅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永远珍重、保持这一份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持志”精神,一种对我们钟爱的文化的淡定和自守。刘熙载在其《古桐书屋六种・持志塾言・叙》中说:“孟子始言‘持志’,志之赖於持也久矣。持之义不一端,大要维持之欲其正也,操持之欲其久也。持之之方亦不一端,大要善其志之所以养也,慎其志之所以发也。每念古人之学,无不以此为兢兢,而即可准此以见吾人之失。”“持志”是一种文化艺术能够永续传承的精神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守护昆曲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必备的精神意志与思想认识。
刘熙载认为“持志”的首要问题是“欲其正”。所谓“欲其正”就是要永远秉承守护一种艺术文化的正统和正宗地位,保持其正确的前进方向,而且要从始至终都毫不动摇。而难就难在能够使它久而不失,持之以恒地传承与延续。“持志”的方法同样也是要发扬其优长才可以保障其久而不失,只有充分发挥其文化艺术之优长,养其正气,慎其志趣,兢兢业业,才可以守之不失,才可以充分地张扬一种艺术传统自身所具有的文化自信和艺术魅力。
昆曲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毕竟不同于其它一般的文化遗产,它之所以能够在我国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的评比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昆曲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古雅的艺术气质,唯美精致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感召与震撼人们心灵与情绪的思想艺术境界。从这个方面看,昆曲的唯美精神,昆曲的艺术魅力,就是她自身的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今天要守护昆曲,就必须坚持对昆曲的这份文化自信。
昆曲的美学思想和美学价值,是在中国文明历史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她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既是昆曲艺术的源泉,又是昆曲赖以延续与传承的文化基础。同时,昆曲又是中国古代非物质文明的一座高峰,她把中国古代诸多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汇集综合于一身,尽显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以昆曲的音乐声腔为例,它的曲牌体的音乐结构,上承古代庙堂与宫廷音乐的余绪,还包括唐宋大曲以及宋词、元曲、诸宫调、唱赚、民歌、甚至于玄妙的宗教音乐在内。昆曲汇集了我国古代音乐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数千年优秀音乐的大宝库,是真正融合了百代之优长的华夏之音,是名副其实的雅乐正声。因此,从音乐文化的视角来看,昆曲相对于当今时代任何一种中外的音乐文化,包括中国其他所有的戏曲声腔在内,就其音乐文化内容的丰富与精美而言,无与伦比。昆曲以她的音乐文化之深厚、久远,以她的音乐文化蕴藏之丰富多样而冠盖群乐。我们应该看到,这是昆曲在音乐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自信之所在。
昆曲是“百戏之祖”,中国后来兴起的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剧种,都曾经以它为师。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昆曲与京剧的区别绝对不像其它地方戏和京剧的区别那么简单,昆曲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的区别并不仅仅停留在剧本、唱腔、调式这些方面。最为重要的是,昆曲是我国古典音乐和古典词曲的活化石,因而,昆曲所拥有的文化底蕴与文化价值是其它任何剧种都无法比拟的。以昆曲的曲牌为例,它承袭了唐诗、宋词、元曲的艺术传统。因为曲牌和词牌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在艺术形式上具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律。昆曲曲牌在格律上,要求曲有定拍,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京剧与地方戏则以板腔体为其声腔特征,板腔体的音乐结构与曲牌体的音乐结构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板腔体是由民间音乐乱弹发展而来,它是地方戏的显著特征。诚如傅谨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严格地说,除了昆曲以外,其他所有剧种包括京剧在内都只能称为‘地方戏’,因为除昆曲之外的所有剧种,都是基于某种地方趣味发展而来的。更局限地说,京剧几乎在所有方面都与昆曲构成鲜明的对峙――就其艺术上的地域特色而言,京剧无疑更接近于北方而不是江南,它在音乐声腔体系上,是梆子乱弹系统在其流变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方言土语相结合而衍生出的地方声腔中的一种,由源于湖广、安徽加上北京本地的诸多地方声腔发展演变而来,既为特定地域的民众所喜爱,同时也充分体现着这一特定地区的美学趣味。”
而昆曲却不同,它是数千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所创造积累的戏曲雅文化,并成为跨越所有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表,是我们民族精神高端和艺术高端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的绽放与显现,也是中国传统优秀艺术的一个总汇集。因而,昆曲在与任何中外戏曲剧种相比较和相对垒的过程中,都应该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才是正确的,而这一切都是由昆曲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我们认为,昆曲的文化自信是历史赋予的,是中华数千年文学艺术的积累赋予的,她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改变和杜撰的一种艺术。作为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戏曲经典,她能够继续存在于今天,本身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她更无需改变自己,也无需为了适应现状而模仿别人。这就是经典存在的价值和经典存在的意义,也是我们守护文化遗产的基本态度。因为昆曲是今天的中国人传承中华文明、延续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立足之点。所以,对于原汁原昧的昆曲的坚持守护与永续传承,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自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真正的中华文化能否得以继续生存,以及她的未来命运将会如何的重要问题。
我们坚信昆曲的传承,必须首先树立起对昆曲的文化自信,并通过这种文化自信以达到繁荣与复兴昆曲的目的。而如何提升人们对昆曲的文
化自信,坚守这份文化自信,以及永久延续这份文化自信,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对昆曲抱有坚定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就是说昆曲的文化自信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寻找与实践的,只有我们不断地去努力展示与充分地实践,才不会使昆曲的文化自信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老子・三十三章》)昆曲的守护与传承只能是有志者的理想和事业,只有把昆曲看成是自己理想和终生事业的人,才适合于这一项工作。老子的“不失其所者久”就是指一种内在的自信力,有了这种内在的自信力量,方能走向久远。亦如孔子所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篇》)
同时,昆曲的文化自信不是一种外在的期待,或者完全依靠外在的恩赐,而是一种自我的不懈努力与追求,这是我们永久保持对昆曲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我们在两个方面不断地继续努力:一是昆曲的理论研究要更加深入,对昆曲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探讨应更加注重;二是演艺方面应不断地汲取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将其转化为真正的舞台实践,并传播给戏曲的广大受众,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成长繁荣的一个重要基础。
其次是守护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
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是昆曲区别于其它戏曲剧种的本质之所在,是昆曲的内在规律的外在展现,也是昆曲艺术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它是不容我们作任何背弃与改变的。守护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是保持昆曲的文化自信,维持昆曲生命永续存在的大前提。亦如明代学人屠隆在其《梁伯龙鹿城集序》中所说的那样,“草木之华必归之根本,文章之极必要诸人品。”背弃了根本,丢掉了人品和灵魂,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丧失,实则是对昆曲的根本放弃。守护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是对昆曲艺术信念的坚持,是对原有程式的维护,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一种文化自信才能坚定起来并自持下去。
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一言以蔽之,就是对民族数千年来优秀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崇敬。亦如孔子在对待三代传统时的态度一样,坚持“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篇》)孔子决心守护周公之道统,并声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篇》)孔子的伟大与不凡即体现在这里,那就是他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孔子最终以三代传统的不朽而成就了自己的不朽。孔子不是企图通过舍弃和贬低传统来张扬自己,孔子的圣智是基于对民族优秀传统的敬畏,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崇拜,对传承华夏道统的历史使命感,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因此,孔子的人品是尊贵的,孔子的文化品位是高尚的。孔子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此。
其三,昆曲的文化自信在于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理念与原则。
明代昆曲曲师钮少雅在其《南曲九宫正始・凡例》中说:“大凡章句几何,句字几何,长短多寡,原有定额,岂容出入?自作者信心信口,而字句厄矣。自优人冥趋冥行,而字句亦厄矣。试就《琵琶》一记,夫句何可妄增也?南吕宫【红衲袄】末煞,妄增一句,不几为同宫之【青衲袄】乎!夫句何可妄减也?南吕调【擎梧桐】末煞,妄减一句,不几为同调之【芙蓉花】乎!夫字何可妄增也?仙吕宫【解三酲】第四句下截妄增一字,不几为南吕宫之【针线箱】乎?夫字何可妄减也?正宫【普天乐】第一句上截妄减一字,不几为双调之【步步娇】乎!”钮少雅还指出:“凡歌曲必先正其文句,而又合调依腔,方为正体。”钮少雅以一个昆曲艺术家的眼光与立场,不仅坚守了昆曲的艺术理念与原则,亦在于通过理论影响和昌明自己的思想主张,来充分地展现与强调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强化昆曲艺术的本真,从而坚定人们对昆曲的文化自信,达到永续传承昆曲艺术精髓的目的。
其四,昆曲的发展创新必须以我为中心方能彰显其文化自信。
任何文化艺术的生命延续都必须关注发展与创新的问题,昆曲亦不能例外。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讨论这一问题更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守护文化遗产与发展创新之间,有时的确是存在着一些尖锐的矛盾与对立。至于古老典雅的昆曲应该不应该有所创新,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昆曲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和条件下,才可以畅言发展和创新的问题,因为创新与发展不是一个可以不可以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哪一种成熟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的问题。我以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昆曲作为文化遗产还处于频临消亡的低潮时期,是不宜提倡发展创新的。因为它会干扰文化遗产的抢救与挖掘工作,而削弱和分散本来就非常稀有的昆曲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应该说在当前的形势下,积极地保护,倾尽全力地坚守,只争朝夕地抢救、挖掘与传承才是当务之急。等到昆曲步入了繁荣甚至于异常火热的时代氛围时,等到我们对昆曲的认识和把握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时,创新必然会在内部发生,而且会自然天成,合情合理,没有做作,到那时更无需我们刻意去提倡创新了。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昆曲能否借鉴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艺术元素,来装扮、修饰、美化自身?我们认为:凡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规律性,艺术文化尽管不可同类,但其内在的精神总有相通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同艺术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与借鉴的。问题是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间与恰当的地点上,找到一种自然的交集,而且这种自然的交集又能为昆曲的发展和创新预留多大的空间,我们能否做到既无不及,又无太过,使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嫁接融合达到一种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的水平。
但有一点是必须确定的,那就是昆曲的发展与创新必须以自我为中心,以充分地彰显人们对昆曲的文化自信。只有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张扬自己的文化自信,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昆曲未来的任何创新与发展都会不失去本真,那么昆曲才有大好的前途和希望。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nnis, the commercial value of tennis is gradually manifest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development road of any sport must be determined by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ings of the spor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the expert interview law,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ethod, reveals the inherent factors affecting tennis commercial value as well as the commercial value of tennis.
关键词: 网球运动;商业价值
Key words: tennis;commercial value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322-02
1 网球运动商业价值的文化内涵
1.1 文明、高雅、礼仪 网球运动是一种文明、礼貌、高雅的网球文化礼仪。网球运动文化拥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源于传统的习俗,管理者和参与者的意愿。网球礼仪结合了高雅古代网球的文化和现代网球运动文化大众化。球员、教练、观众之间以礼相待。
1.2 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诚实讲信用是网球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多的业余网赛都是无裁判下的信任制比赛,参赛者一定要诚实守信,好球不能出界,出界不是好球。诚信品质的网球运动体现个人的道德风尚也贯穿于运动的全部过程之中。
1.3 培养自信,提高竞争意识 网球能培养运动员更加自信的心理状态。在网球技术相差无几的选手之下,个人的心理状态则有高于技术的重要性,自信的心理状态是一决胜负的关键点。自信相对于自负的那种不切实际的思想,是一种踏实认真、持之以恒、谦虚谨慎、不畏困难的心态。自信的心理状态下努力付诸实践,训练自己不受他人和环境影响,确保赛场上发挥出正常的,甚至超常的水平。网球运动就是要锻炼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
1.4 施展个性、释放压力 网球运动可以展现个人特点,愉悦身心的运动项目之一。实践证明,一定的运动量能够促进人的新陈代谢,增进体能,增强免疫力,比如缓解上班族的工作压力上,学生的学习负担,年轻人的爱情烦恼,已婚者的婚姻问题,老年人的慢性病困扰。由此可见人处于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结合适当的运动并配以良好的作息以缓解压力增强免疫力。经过一天的疲劳和烦躁,当加入在网球运动,摒除杂念全心全意的专注于击球扣杀,舒展筋骨驰骋于赛场,各种各样的烦心事都得以释放。尤其是击球激动之时,嘶声咆哮,乱蹦乱跳,使性的仍拍子完全释放了个性气质。
2 网球运动商业价值的竞技学基础
2.1 网球的场地特点 网球场地有迥然不同的红土、硬地和草地三种。这三种的场地要求不一样的打法,对运动员的要求不一样。因此比赛更加具有观赏性。
草地球场最古老、最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场地。其特点是球落地地面球摩擦力小、球的反弹速度快。往往需要球员反应快、灵敏度高、运行速度和技能高。由此,草地往往被看成是“攻势网球”的天下,想要在草地网球赛场上一举制胜,获得成就就得成为强攻型选手,掌控好发球上网、随球上网等各种上网战术,相较而言的底线型选手则很难在草地网球场上很难一展拳脚。然而,因为草地网球场对草的的品质、规格非常高,而且限制于气候和维修和昂贵的维护成本,很难被扩展到全世界。当下每年的草场职业网球比赛几乎只集中于英国举行,时间集中在六、七月,温布尔登锦标赛是最古老、最著名的一个网球赛。
法国网球公开赛为代表的红土场可以被确切的称作“软性球场”,其它一般性的各种沙地、泥地等叫做软性场地。这种对运动员的体能、奔跑和移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场地在球落地时与地面的较大的摩擦减缓了球速,如果运动员急停急回会造成很大的滑动。在红土场网球场上如何获胜取决于底线球员的费尽心力的艰苦拼搏,而打法凶悍的发球上网型选手则不占优势。
硬地网球球场是最普通和常见的一种场地是目前大多数赛事中占主导地位的场地类型。硬地网球场是水泥和沥青作为铺垫,上面涂增加场地硬度和平整的红、绿色塑胶面层。硬性场地使得球的弹跳很有规律,但提高了球的反弹速度。多数人认为硬地网球更具“爆发力”。这种场地不利的地方是质地比其他场地的弹性弱,地表的反作用强而僵硬而致伤选手。
2.2 现代网球运动特点 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将网球运动推向了更高的台阶,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理等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1、四个自信最核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合称,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投射在人们内心而形成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具有的思想自觉和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
2、“四个意识”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合称,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行为要求和应该养成的行为自觉。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行动上的自觉。坚定“四个自信”,保持理论上的理性认同,对于增强“四个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海洋文化特色建设的价值和内涵
以传承海洋文化为载体,吸取海洋文化的精神,建设民主、平等、关爱、和谐的校园,构建宽容、接纳、自主、参与的魅力课堂,培养学生宽容自信的优秀品格,让学生在海洋精神的感染下,成为宽容自信的人。以大海一样的真挚情怀去爱每一个孩子;以大海一样的渊博文化浸润每一个孩子;以大海一样的博大品格熏陶每一个孩子;以大海一样的宽广胸怀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通过海洋文化特色教育,把孩子们培养成为具有宽容自信品格的大海的好儿女。
创设海洋的校园文化
依托海洋文化特色,打造校园文化景观 着力打造海洋科普教育平台,发动师生,全员参与,投入资金,开辟“海之魅”科普文化长廊、海之灵生物标本室、海之星才艺展示栏、海之声广播站,并在原有的科普活动室里增设海洋科普实验角、扩展展览台,建设成学校的海洋文化教育场所。
弘扬海洋文化,提炼校园精神 学校在打造海洋文化特色学校的实践中,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建立以弘扬海洋品质为灵魂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以文化立校。通过开展快乐德育课堂、海洋科技艺术节、“我爱大海”主题班会等海洋科普及人文教育活动,形成宽容、博学、自信、自强的校园精神。
成就完美的教师团体
海洋的品格特征之一就是接纳、包容、博大精深,学校在这一品格特征的启示下,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全纳教育理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特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爱,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在自我肯定和激励中不断进步。
倾注爱心,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校要求教师要用爱心去播种理想,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去塑造心灵,去呵护创新。真正做到,用真诚关爱打开学生的心灵,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在关爱与宽容的氛围中建立自信。
提高师能,以渊博的知识教导每一个学生 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使每位教师都能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
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
把海洋文化特色教育与学校管理结合起来,力将“尊重、民主、参与”的管理理念真正贯彻到对学校、教师、学生的管理中。
打造“海之魂”魅力课堂 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打造“海之魂”魅力课堂,就是把宽容、接纳的海洋精神品格融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
构建“海之语”课程体系 海洋文化包含的教育内容丰富,学校把海洋文化知识渗透到不同年段的学科教学中,寓海洋博大、宽容、自信的品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具有大海的品质。
实施“海之品”德育工程 海洋的宽容、博大、坚强、热情,正是学校德育教育所需要的。学校实施“海之品”德育工程就是寓海洋的精神品质于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会宽容,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树立自信,做具有海洋品格的学生。
培养优秀的心理品质
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热爱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实际上也是在优化孩子们未来的生存环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海洋文化特色方面,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海洋文化,欣赏海洋文化、创造海洋文化、享受海洋文化的能力。同时,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凸显海洋文化的主题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中,如举行“我爱大海”主题班会、保护海洋清洁活动、海洋主题演讲比赛、故事比赛、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学校认为,对学生教育影响最深的除了学校、家庭以外,社会环境更是一块不容忽视的重要阵地。应该敞开校门,推倒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高墙。学校组织学生到北海银滩、海洋研究所、海底世界、海洋之窗等海洋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经历各种社会实践的锻炼,让学生在亲历中拓宽认识社会的视野,增长见识,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