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考历史近代史

高考历史近代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31 16:22: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考历史近代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考历史近代史

篇(1)

关键词:新史观;历史;高考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史学观念也逐渐渗透到高考试题中,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命题立意上充分体现了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

例1(2007・广东卷)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年~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关于新史观与新高考,杨宁一教授提到: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要更新史学观念。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考试说明》中也提到:历史学科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鉴于此,在高考复习中,应注重引领学生理解与运用新史观的能力,把握高考动向,理解试题立意,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下面,笔者就谈谈运用新史观应对新高考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导入时渗透新史观,从新史观的角度整体把握知识结构

如在讲授《》一课时,可应用文明史观导入: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 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答案B。

师引导:文明史观是新课改下倡导的史观之一,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主张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文明具有多元性,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交流和冲突,本单元我们来共同探讨近代中西文明的一次交流和冲突,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两大文明,学生完成以下表格。

师引导: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步入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扩张性,古老的农耕文明在面临工业文明冲击时,会出现什么局面?(生: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这即是本单元的主要的三大线索:侵华史、抗争史、探索史。本课就先来揭开近代列强侵华史的第一页――。

如此导入,能使学生以文明史观重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在世界背景下理解。另外,新角度的设计,使学生“凝神、起兴”,并且为分析战争原因及结果作铺垫,还有助于宏观把握本单元结构,从而“点题”。

二、用新史观看待同一历史问题,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1从多种史观分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从革命史观看,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从现代化史观看,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近代化;从整体史观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从文明史观看,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从社会史观看,促使近代中国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趋向于近代化的变化。

例2新航路,被称为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殖民掠夺之路。联系新史观,你如何理解?从文明史观看,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从整体史观看,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从革命史观看,是殖民掠夺之路。

三、以新史观整合教材内容

如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即是西方近代政治文明――代议制。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则以代议制为核心,认识代议制的不同模式如英国模式、法国模式、德国模式等,并认识不同模式的共性及特点,从而在宏观上把握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

四、从新史观角度看历史与现在

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认识文明具有传承性,从现实人类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去追溯历史。例如引导学生认识古希腊、罗马文明对近现代中西方文明的影响。

以上是笔者对新史观下高考复习的几点粗浅认识,目前,新课改新高考已是必然趋势,如何更好地顺应这一趋势,实现高效复习,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孙绍辉,苗懿明.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解

疑与思考[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社,2008.

[3]袁兆桐,田家伟.文明史观与新课程教学

[J].历史教学,2009(1).

[4]杨志才.运用新史观应对新高考[J].

篇(2)

关键词:世界历史;难度;深入浅出世界历史在整个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对高中学生而言,普遍认为世界历史学起来有难度,主要表现在生、难、深、杂,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

世界历史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全新的,其难度是大量的国名、人名、地名,识记、理解起来有难度;世界历史不仅包含历史的基础知识,同时它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也深奥难懂;世界历史教材是以编年为序,同时讲述不同地域的国家的历史,内容庞杂,线索难以理清。正因为如此,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常会有很多困惑。

第一,深度难以把握。学生基础过于薄弱,深度把握不准,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但事实上,只达到大纲的标准学生在高考中难以取得好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历史高考内容不仅是知识上的,还要体现学生发散性思维,考题越来越难,也越来越活。

第二,弯度难以控制。世界历史有些问题有一定的弯度。世界近代史中的一些名词很难懂,介绍的时候就不能简单地说说学生就能够理解,就能够掌握。比如世界近代史中“世界格局”、“沙文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等,都是应该既让学生掌握,又要让学生理解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深挖教材,把生涩难懂的历史知识通俗化、简单化,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教学中能够做到深入浅出。

第三,年代跨越大的历史知识难以驾驭。世界历史分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内容上下联系,有的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书中不可能在每一个阶段都提及到,这样就会出现断代,要做到上下知识贯通,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难度。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呢?

首先,对一些地名、人名等可以用顺口溜的形式。比如在讲到历史上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阿尔吉尼亚、民主德国)的时候,可以用“南保波罗、捷匈阿德”,并解释为:波罗这个人很难保住,因为遇到的劫匪是阿德,同学在大笑中记住了东欧八国。

其次,比喻巧妙,通俗易懂。教材中有些内容晦涩难懂。比如讲世界近代史中的两级格局结束后,两虎相争,必不太平。苏联解体后,只剩一只了,世界又相对达到了新的平衡,相对太平了。但是,老虎还是要吃动物的,其他的动物也要有吃的,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天下还是有争斗,会出现新的不太平、新的争斗。在这样的比喻中,化解了知识的难点,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第三,纵横捭阖,理清思路。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以编年顺序综述各国历史,包括了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发展史,学生感到庞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每个国家历史的横向联系,也要注意同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并且在复习时,又要以教材为主线,把每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加以综合和归纳。

历史教学中的深入浅出,也体现了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艺术性,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总结和提炼。(作者单位: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世立主编:《世界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篇(3)

关键词:第二轮复习 加强研究 主干知识 通史体系

对于在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根据教材专题序列复习的学校来说,第二学期应进入第二轮复习,如何合理地、高效地组织第二轮复习便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对2012、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以下简称全国卷)、福建省高考文综卷(以下简称福建卷)历史试题的研究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高考背景下,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以通史为主线,兼顾专题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高三第一轮复部分学校都是按教材的三个必修模块推进。进行专题复习,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但却容易导致学生对时间信息不敏感、历史事件先后顺序不清楚、对历史阶段性特征不明确,而这恰恰是高考要求具备的。2012年、2013年全国卷、福建卷中直接考查时间或利用时间信息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试题,分值总数粗略统计:2012年全国卷58分,2013年全国卷27分,2012年福建卷37分,2013年福建卷55分。因此,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高三第二轮复习需要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本人在复习中的具体做法是:

(1)在新史观的指引下,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中外的历史时期,每一阶段由学生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按教师提供的时间点逐一回忆重大历史事件,而后依据《考试说明》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归纳本阶段的高考主干知识,最后从中概括出阶段特征,以提高学生总结概括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予以指导完善。如世界近代史按文明史观可划分为工业文明的前奏(15世纪末―18世纪末)、工业文明的确立和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中晚期)、工业文明的纵深发展(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三个时期。

(2)以新史观为统领,以问题为中心,按照“展示新材料,新情境―设计新问题―学生回答―延伸并整合相关主干知识”的复习思路,引导学生构建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研究2012年、2013年全国卷和福建卷历史试题,不难发现,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是:基于问题、能力立意和目标立意,高考主观题的设计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小切口、大跨度、高归纳),再围绕这个主题寻找相应的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而后依据《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各层能力考查再设计新问题。因此,在复习中,教师应适应高考试题的新变化,一方面尽量采用史料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另一方面依据学情,从新史观角度以问题为中心,古今纵向联系,中外横向对比,构建起历史主干知识的“立体”结构。

例如,在复习世界近代史的经济时,可强调以下四个问题:

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萌芽、产生(14、15世纪)―初步发展(16、17世纪,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重商主义)―迅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高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2.近代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演变: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拓展(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3. 近代中西方工业化进程的差异:从发展进程、领导力量、资金来源、工业化次序等方面比较。

4.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方面。

新课程高考“超越教材命题,昭示着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成为复习的固定蓝本,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整合意识,重构复习教材”。这样不仅加强了复习的针对性、条理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适度关注热点,强化主干知识

“现实热点问题”是指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对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研究2012年、2013年全国卷、福建卷,可以发现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突出对“现实热点”问题的考查。当今高考文综历史学科命题之所以关注现实热点问题,“新课标”不仅回答了原因,而且也明确规定了考查方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应适当地将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与现实热点问题有机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联结点(切入点),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结合2012年、2013年全国卷、福建卷历史试题有关“现实热点”问题的研究,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年与学科主干知识紧密结合的时政热点;

(2)有利于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的现实热点;

(3)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

(4)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实热点。

三、精选习题,规范训练,精心讲评,提高应试能力

进入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阶段,各种考试、练习纷至沓来,如何避免“题海战术”,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显得十分重要,本人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精选习题。现在的各种练习题良莠不齐,如果教师拿来就用,不加挑选,学生会越做越乱、势必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与紧张,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2012年、2013年全国卷、福建卷历史试题来看,虽立足于主干知识,但有相当部分的试题是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方式呈现,且材料的选取广泛,题型多样,有文字材料、漫画、歌谣、表格等,突出对考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师一定要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知识点要求及新课程试题特点,精心挑选、改编习题。此外要控制练习题的数量,作业过多,势必导致睡眠不足,身体疲惫,完成质量不高,结果适得其反。

其次规范训练。从高考阅卷和学生答卷的情况分析,许多考生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非智力因素导致:没有分别轻重,“看分作答”;答题条理不清,没有序号化、段落化;答题速度没有控制不好,时间不够等。这些尽管看上去是很细小的方面,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就应注重训练学生:规范审题,弄清问题的范围、限定词、求答词;规范整理,包括圈画材料有效信息、确定要点;规范书写,力求整洁,序号化、段落化;规范时间,通过文综试卷限时训练形成答题节奏,松紧适度。

再次精讲习题。专家指出:“一次好的讲评课,其功能往往超过多次单纯的习题训练。”教师如果在讲评练习时,流于对答案,缺乏归纳和提炼,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不做本质剖析,这样的讲评过后,学生答题水平往往不见提高。在第二轮复习讲评练习时,要特别重视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结合学生实际做题情况,要有所讲,有所不讲,对学生出错的关键原因及影响学生做题的关键词、限制词、求答词的基本内涵讲清楚、讲透,只要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真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科成绩。

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交流,发掘非智力因素

高考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曾说道:“要想高考获得成功,首先是考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这是‘硬件’,是高考成功的基础;其次是高考前、高考中考生的心理状况要好,这是成功的‘软件’,它能起调节作用,既可以往高发挥,也可以往低,还可以超常发挥。‘硬件’和‘软件’同等重要。”随着高考的越来越临近,学生极易出现情绪急躁、患得患失,自我否定、没有自信心等,这些心理困扰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会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中,直接影响到复习效果和高考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在切实加强对学生复习指导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辅导及心理素质训练。成绩优秀的学生,重在指导他们正确看待每一次考试成绩;成绩中等的学生,重在督促,指出不足,并适当鼓励,增强他们学好历史的信心;成绩差的学生,要特别重视,课堂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哪怕有时只是眼神的交流,同时,在课堂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合理、适当的提问,帮助他们慢慢找回自信,课后与他们真诚交流,帮他们找到差距,加强学法指导,特别是作业面批效果尤佳,要尽量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相信只要我们营造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用微笑去迎接高考,高考收获肯定也是回报我们以微笑的。

美国教育家帕尔墨说:“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理的共同体空间,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真理。”复习方法从来都是不拘一格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教师只要肯研究、勤思考,找准方向,定能为高考的佳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福建省教育考试院.《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新材料;新情境;历史;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79-02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秉承了以往厚重大气的传统,在平实稳重中体现出创新与灵动。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是其鲜明的特点。面对高考命题呈现出的新趋势,笔者以为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选取丰富多样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近年来,江苏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强调:“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几乎全部使用材料。选用的材料包括历史照片、广告、信件、时事新闻、历史著作、人物言论、报纸报道等。选材新颖多样,创新力度大,使卷面更加生动和鲜活,充分发挥了史料的情境性、开放性、层次性等功能。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创设各种新的情境,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文献,介绍各种说法、解释和观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欲望。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多角度地为学生展示历史问题复杂的一面,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学会探索,成为敢于怀疑的、有思想的人。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历史思维的发展,也能促进史料教学由以“引用史料”为主要特征的模式向以“探究史料”为主要特征的模式转变。当然,这也要求教师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关注社会生活,拓宽视野,并以开放性、敏锐性洞悉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样才能让情境教学更加鲜活。

二、创设新情境应与主干知识紧密依存

知识与情境相依存是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的显著特点。试卷在史实和史论上注重现有教科书知识,材料情境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注意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基于新材料情境来使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迁移所学知识得出答案。试卷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行省制、重农抑商、印刷术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近代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化)的历程,涉及、、、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变迁;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经济建设、外交和思想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世界古代史的古希腊民主政治;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启蒙运动、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殖产兴业政策,突出强调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世界现代历史中考查了20世纪上半期美苏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现代科技成就、经济全球化等等。这些都是推动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这样的命题思路照顾到教学现状,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推进新课改。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应突出与主干知识相依存,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实现能力立意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重点,体现了考试说明中“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原则。试卷突出考查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学科基本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阅读、分析、归纳、概括、说明、比较、迁移、阐释、论证等能力。涉及面广,考查角度多,重点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对概括归纳能力要求很高,同时第一次系统地考查到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第22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设题,要求学生“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试题从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来区分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考查学生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鲜明地突出了史料在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中的地位。试卷还通过精心设置选项、精心设置问题,使材料真正成为能力考查的载体。如第23题世界近代史上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英国,该题四个小问围绕英国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紧扣材料,精心设问,层层推进,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即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梯度、有思维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考查了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在大量运用史料教学时,应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计一些高质量、有梯度、有思维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并能说明史实与史实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使材料真正成为能力考查的载体。

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体现三维目标融合

篇(5)

什么样的教学才能适应当前高考的命题要求呢?答案就是“高考怎样考,我们就怎样教”。那就是要按“能力立意”的要求组织高三历史教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进行变式深化,加以拓展利用,努力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下面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复习为例,抛砖引玉,进行简要说明。

一、“站得高”是指教材的处理上要有全局意识

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二轮复习要求教师不能仅停留在某一章节、某一专题“一亩三分地”上,要求教师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要高屋建瓴,以通史意识为引领,及时打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模块相关专题之间的关节,构建基本知识脉络体系。在教学内容处理上要提纲挈领,从关注细节知识向关注主干知识转变,培养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就“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复习而言,在教材处理上,站在全球史观的高度,将它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专题建立有机联系,将其放置在“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这个高度处理。在实际复习中,可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提供的“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反映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经济侵略)的材料”和反映“前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图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能真正理解二者之间的因果联系,并以此为挈合点,构建彼此关联,将其贯穿于整个专题复习过程,从而更系统地把握“工业革命逐步将全世界囊括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受工业文明冲击,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西方经济附庸,近代工业艰难起步并曲折发展,中国经济向近代化迈进,虽然处境艰难,但的发展为政治民主化及新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并促使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这一主干知识脉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刻理解,才能从容应对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时代要求。

二、“看得远”是指教学视野、教学资源的整合要有广度

现行人民版普通高中课标实验教科书,除正文外,还增加了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和学习思考等辅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教材现成资源,设计各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课堂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高考相关的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例如,在本专题复习中,近代中国各阶段的原因、发展状况、特点;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是如何压迫与剥削的,这些内容教材都有了详细表述,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以概括,就能使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此外,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民族工业西迁”、“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等资料培养学生学会“调动和运用知识”去说明或证明某些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教学资源的整合要有广度,还体现在教师要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适时补充各种素材,拓宽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适应高考命题“新材料、新情景”的要求。这方面的材料相当多,教师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教学需要加以采用。比如,有关“发展的特点”,我们可采用地图、饼状统计图、表格、文字材料等多种素材;又如,有关“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处境”,我们可利用漫画、简图、文字材料等多种素材加以设计,开展教学。教学视野要有广度,体现在要求一线教师拓宽历史教学的视野,及时关注最新学术动向,关注最新史学范式和史学成果,不断更新知识,更新史观,以适应近年来高考命题向社会史观等领域拓展的现实需要。本专题的复习可以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不同角度加以拓展。不同的史观,着力点不同,“全球史观”侧重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附庸;“文明史观”要从文明的多样性角度入手,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与碰撞――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碰撞,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生变动,中国开始了社会转型;“近代化史观”主要讲述伴随近代工业艰难起步,中国开始向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方向迈进。社会史观与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有所不同,它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社会现实问题,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找到历史依据。它关注的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社会意识的变迁过程,其本质就是大众化p生活化。社会史观,为高考命题提供了崭新视角,为高考命题提供了新颖、鲜活的材料,丰富了高考命题的内容,值得关注。

三、“挖得深”是指教学设计、教学立意要有深度

篇(6)

一、了解福建省近几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和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具体要求。

从2009年福建省高考实行自主命题以来,历史高考命题呈现平稳推进、稳中有新的发展趋势。试题特点:第一,反映历史思维的特征,即对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具有时代意义的认识和思考。第二,以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体系为依托,以考核能力要求为指导,以试题提供的材料为情境组织考试的内容。从试题选材来看,试卷遵守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总原则,按照以史为鉴的角度从时政热点、地方特色、重大历史事件等方面选择历史素材。第三,试题设计符合史学特点,既尊重历史事实的确定性,又注重历史认识的多元性。第四,试卷材料呈现形式以文字陈述为主,辅之图、表和其他方式对历史概念和主干知识进行考查。近几年来,福建历史高考不断呈现出注重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对历史理性的认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发展趋势。

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历史高考命题要实现对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高考命题将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重视“新材料”的运用与“新情境”的创设。在试卷创设的新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历史学科素养。

二、依据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对考生历史素养的考查要求,对历史复习策略进行调整,提高历史复习效率。

结合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从“史实、史观、史识、史述”四个角度对考生历史素养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调整复习策略。

1.史实。也就是《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历史高考的考试范围及要求。历史的主干知识包括史实性知识和结论性知识。史实性知识是历史现象的记录,结论性知识包括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评价。考生系统掌握历史主干知识是体现历史学科素养的基础。针对历史主干知识的复习策略对历史主干基础知识进行“清点联网”式复习。“清点”就是对重要主干知识点、重要历史概念内涵的把握。以课标和《考试说明》为依据梳理考点,全面把握教材主干知识,特别注意理解教材结论和历史概念。“联网”,就是按照一定逻辑线索从不同角度构建历史知识网络。近年来福建高考非选择题都是在一个鲜明主题下整合古今中外史实的综合性题目。因此,考生要按通史的形式整合所学知识,做到“贯通古今、关联中外”。《考试说明》按古代、近代和现代的顺序编排历史知识范围,这就要求我们按通史体例整合教材,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把握阶段特征,形成历史知识结构体系。这里,尤其强调的是虽然在复习过程中,注重按照通史体例构建知识网络,但在实践教学中还要组织选择具体的小专题内容进行复习。通过小专题复习方式把握历史概念之间的联系。

2.史观。即观察、分析历史事物基本理论和新观念。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在史学界广泛流行的文明史观、近代史观、整体史观、生态史观等新观念在福建历史高考试题中都有反映。总之,注重历史基本理论在认识历史问题过程中作用的考查,已成为福建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基本走向。针对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对历史史学观念的考查,我们的复习策略是首先培养学生的史观意识,关注史学研究新动势,对不同史观的概念内涵进行准确理解;其次,运用新史观整合历史主干知识。近几年福建历史高考试卷大多以文明史范式指导历史试题的设计和命制。在复习过程中,我们以文明史范式重构历史知识。以文明的纵向发展历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及文明的横向组成部分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的视角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理解历史概念,理清历史线索。最后,注重对考生运用不同史观的概念内涵解析历史概念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如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学会以多种史观认识的伟大意义:(1)从革命史观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从现代化史观看,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近代一次政治民主化革命。(3)从文明史观看,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引进西方工业文明,促使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明发展。(4)从社会史观看,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5)从整体史观看,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在这一复习实践中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3.史识。就是运用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结合历史史实分析、阐释历史事物获得的历史认识。《考试说明》通过考核目标与要求的分析形式阐述了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是史论结合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思考模式、史论结合的表达方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表述历史的根本方法与途径。依据学生史识素养的培养目标调整历史复习策略,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从历史认识论角度教会考生历史学科的基本方法,如历史分析法、计量史学法、人物事件评价法、观点材料论证法等。其次,福建省2014年历史《考试说明》的示例选择题表明,2015年高考选择题将突出考查材料的阅读与理解、历史学习与研究方法等学科素养,同时凸显人文素养的历史学科价值,将以新材料、新情景出现,试题设计将会在以往基础上有所创新。这就要求我们依据考试说明的新动向选择经典、形式多样和能力全面的材料解析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最后,引导考生及时反思,对试题题型种类的反思和对自身答题过程思维的反思。考生通过揣摩体会材料与设问的关系,自己答案与评分标准之间的差距,找出适合自身水平的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

篇(7)

关键词:高考历史试题;特点;教学应对策略

一、高考历史试题的新特点

(一)以主干知识为中心,突出能力立意

知识是能力的依托,能力是知识的运作。离开知识,能力是空洞和没有意义的。目前高考阅卷普遍是采点不采意的办法,高考试题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主干知识。教材主干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能力立意”是永恒不变的高考原则。新课程历史高考主要考查四项基本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读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迁移辨别;“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阐述历史;“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论证问题。

(二)转变史学观念,充满时代气息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的高考命题,主要体现了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是检验历史、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色。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则体现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具有长久价值的热点问题,通过试题内涵领悟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性原则,试卷充满时代气息。历史学科的本质功能有两个,一是资政,二是修身。历史要发挥史鉴的社会功能,它总是要考查社会热点,新课改尤其如此。

(三)渗透人文价值观,凸显地域特色

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主要从六个方面考查。逐步加重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引导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认识,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地域色彩不断凸显,题目要确定符合本省教育发展水平的命题指导思想,命制的试题具有较强的指向性。能够根据本省教育、教学和考生实际以及当年招生计划结构和生源结构情况,把握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针对本省教育、教学的特点,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查.在试题的内容和选材上能体现出当地历史、地理、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色。

(四)淡化题型特点,引入研究性学习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问答题与材料解析题的界限已经消失。材料式选择题已经成为命题的主导趋势。本质突出历史学科特点,重视史料作用,考查学生对史料进行多方面的、真实的解读能力,发展趋势是让历史教学、历史学习回归史料。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二、历史教学应对策略探讨

针对高考历史试题的新特点,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必须坚持以下总体策略:落实好课标和考纲的区别与联系;贯穿好新的史学观念教学与练习;认真研究新高考材料与时政;按规律进行教学创新,注重实效性。

(一)调整历史复习方法,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

1,“基于教材、立足考纲”教学法

教学要紧扣课标和考纲,根据教材顺序,通过知识落实和能力培养,达到课标和考纲要求。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部分,古代史包括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史包括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对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并注意调节学生考前心理。

2,“基于考纲,重整教材”教学法

建立基于考纲和课标的整体搬家式的通史复习架构。即按考纲的内容时序体系,将按课程标准所设专题编写的教材知识整体分配到这一复习体系中,不作大的改动,保证原有教材的完整性,但又使学生能够有一些通史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和考纲进行全面复习、扎扎实实、逐专题逐课地复习;知识求面、求广暂不求深;求基础暂不求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线索求大暂不求细;同时注重学生识记、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二)更新观念迎接新试题,注重对能力培养

用新的史学观念统筹复习内容,比把历史内容分为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同时要用全新的学习观念贯穿整个历史复习过程,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模式,以学生为本为宗旨;争取从课本单调的内容中解脱出来,从新整理属于自己的课本;把握细节内容,杜绝浮于表面;最后要积极关注热点,注重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能力的培养。针对历史新课程高考要求,必须培养学生四项基本能力。获取和发现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将有效信息提炼成完整、准确、合理的观点。其次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别”哪些是历史现象和事实。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全面、客观、清晰地叙述历史事物、现象的能力。培养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批判地、独立地表达自己观点、自己看法的能力。

(三)反思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它是教学系统的深层次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估三个基本环节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技术等多个影响因素。改革必须坚持观念的不断更新,发挥教学内容优化的核心作用,正确推动教学评估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教学观念的转变,必须树立一种“好奇与求知是人的本能,学习是人的天性”的理念,只要教学方法有吸引力,所有学生都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其次,教师要富有创新性思维和批判精神,不能迷信于传统和权威教学方法,要始终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最后,要坚持具体学生具体对待的方法,由于学生的个性和资质以及学习习惯不同,改变“填鸭式”、“一刀切”等传统教学方式,不是学生适应老师,而是老师能够适应每一个学生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结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历史试题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那学生从死记硬背和题海中摆脱出来,必须不断革新历史教学方法,探索试题规律,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更新观念迎接新试题,注重对能力培养;反思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考要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

参考文献:

[1] 朱继军.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