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31 16:22: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

篇(1)

1建立的一般过程

建立与完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主要要经历规划设计、培训指导、文件印发、试验运行、总体认证五个阶段。①规划设计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做好体系诊断、建立贯标机构、列出文件清单等几项主要工作。体系诊断包括确定后勤主要的工作流程、哪些是关键过程、哪些是薄弱环节、主要的接口是否协调;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是否精干有效,有无职责交叉不清、人浮于事等内容。为此,要和请来的咨询专家一起通过查阅文件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后勤的整体情况,调查、总结现有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了解最高管理者经营观念和对品质系统的期望;并对以前的管理工作进行诊断,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在此基础上写出体系诊断报告。②培训指导阶段。培训指导是改变人的理念、思维和行为的有效手段,而这些对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开展培训指导是建立与完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非常重要的阶段。全员培训应该让全体员工对于ISO9000的基础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但最主要的内容应是指导实践的工作手册,对涉及自己岗位的职责、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等内容则要烂熟于心,不仅要能理解,更应会操作。③件印发阶段。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十分着重文件化的管理,文件化的管理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将质量管理体系运用文件形式表达出来,形成一套书面的体系文件,并以此作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准则及其运行状况审核的依据,这就是文件化管理。因此,建立一套规范、完整、和合理的文件化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④试验运行阶段。体系试运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编写的文件是否有效、过程的运作是否协调。体系试运行阶段的重点在于执行。在试运行期间,高校后勤应该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和处理,这样才会发现暴露出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最后,对文件进行修订,修改文件不合理的的内容。⑤总体认证阶段。在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后,若通过内部审核、模拟评审认为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的,就可以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在通过审核后,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随后,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建立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的误区

首先,避免贯标目的偏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它是一种通用的国际标准,具有很大的国际权威性,它具有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引进它能有效提高管理组织的总体水平、工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很明显,高校后勤倘若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肯定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但如果只是为了一味追求它的“名片”效益,则不仅不能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带来任何好处,相反地,只会带来极大的负面效果,产生严重的管理弊端。其次,贯标过程理解不深。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是对贯标过程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如果对其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粗浅之上的话,就会造成对咨询公司的过分依赖与建立的一系列体系文件与后勤管理实际情况十分不相符的现象出现。最后,大众参与不全面化。大众参与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一大原则,各级部门员工是管理体系建立起来的基础,只有让高校每一个员工都积极参与进来,才能为体系的建立制造强大的影响力,并加快推进体系建立的进度,那种把后勤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认为是某个部门或某些人的事情的想法,都是对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大众参与的一种曲解。概而论之,建立与完善高校后勤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和后勤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后勤管理上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十分必要,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在高校后勤管理建立体系应遵循其一般过程和规律,尽避免出现执行过程中产生误区现象,为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目标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为实现高校社会化的后勤管理提供切实办法和依据。

作者:王梦婕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篇(2)

[关键词] 储备粮 存储 检验 质量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也是国家战略储备的必须物资,在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储粮垂直管理体系的建设,给我们直属库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央储备粮的质量管理需不断的强化、充实、更新和完善,在储备期间,切实做好粮食的质量管理,有效的延缓粮食陈化劣变,科学合理的储存和轮换,以达到绿色储粮、节约成本的目的。经过几年的粮食仓储管理,对中央储备粮质量管理工作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确保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是中储粮的最根本职责,要想做好此项工作,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内容包括: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内容涵盖: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质量手册、操作流程、操作指导书籍及质量报告和原始记录等,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档案。

2.化验室工作的日常管理

化验室作为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出具的检验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中央储备粮质量管理工作的好坏,检验数据是否准确、公正、可信,能否起到真正的证明作用,是中心环节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就要按照文件要求,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对设施设备、化学试剂、标准物质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使用,及对扦样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的内部审核,以保证其结果准确性。尤其是在人员变动、标准更新及仪器设备更新后,多做试验,以确保检验数据可信度,切实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3.检化验人员、保管员的培训

中央储备粮在收购、整理、储藏及轮换出库的各个环节中,粮食检验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参与质量管理的全体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根据新的检测方法,新的仪器设备不断的更新知识。培训内容涵盖:职业道德、思想意识、化验室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标准、法律、法规、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和检验基础知识。由浅入深,为提高质量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打好基础。

二、入库环节的质量管理

1.首先在粮食入库前对仓房、机械设备进行清理清扫、检修、清仓消毒,歼灭隐藏的害虫,对检验、计量仪器设备进行校正,确保正常操作使用,制定好粮食入库流程便于管理。

2.在粮食入库过程中,检验员一定要坚持收购质量标准,严把质量关,入库扦取的样品要具有代表性性,并严格落实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实行入库粮食“三次质检、一次否决 ”制度(即检验员初检,检验负责人抽查,保管员复检,一个环节发现问题,拒绝粮食入库),以利于“安全储存,便于国家调用”的原则收好粮,要收质量好,等级高、水分低的粮食入库,杜绝陈化粮、“三高粮”等不合格粮入库,确保入库的中央储备粮达到国标中等以上,并符合宜存粮的要求,为仓储管理打好基础。

三、粮食整理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粮食在收购入库后进行整理,主要体现在烘晒、过筛、除杂及搬倒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烘干前潮粮按照等级及水分段严格进行分开(一般以同等级水分差不超2%为一个原粮存放单位),进行有序烘干,采取低温干燥方法烘干,降低破碎率和延缓脂肪酸值升高,以及避免烘后水分超差,造成夹生粮;晾晒粮食,尽量少使用破碎高的机械,及时清扫现场,避免车轮碾压造成破碎率增加,同时及时准确做好水分检验,防止粮食晒过火,造成损失;在搬倒过程中尽量使用带速低的机械,合理安排搬倒流程,尽量少使用绞龙等高破碎机械避免粮食破碎率增加。在整个整理过程中,严格过筛除杂,及时清理筛底,确保整理后的粮食质量良好。

四、储藏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粮食在储存期间,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生理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储粮水分增加、粮堆温度升高或害虫孳生等现象的发生,影响粮食的安全储存,同时也会造成储粮品质降低,综合以上原因,就要求检验人员在粮食储藏期间对粮食品质进行跟踪检验,第一,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储粮技术规范要求,坚持每半年检测一次品质,按照不同粮食的品质判定指标,全面准确的记录与检测脂肪酸值、面筋吸水量、油脂过氧化值、酸价及品尝评分值等项目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和判断该品种粮是否宜存,提出科学的指导轮换的依据,同时每月进行水分化验,为保管员提供粮食水分变化情况。第二;储粮中对虫害、霉菌的检查要做到“勤”和“细”,按照规范要求检查粮情(尤其对仓内边缘、仓底、四角等易发隐患部位)。在季节转换时期和风雨雪天增加进仓检查次数,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前做好清仓消毒和防护工作,杜绝虫霉、结露等问题发生。第三;要积极探索实施,“绿色储粮”工程,在冬季对储粮进行降温补冷通风,同时做好膜下环流通风等新技术应用,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和防止脂肪酸值升高过快现象发生,尽量减少使用化学药剂,达到少熏蒸、免熏蒸,降低药剂在粮食中残留,最大限度避免化学药剂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与此同时,保管员要严格按《粮食储藏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新技术应用时及时检查粮堆水分,温度和虫害的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防止因发热、霉变、虫害造成储粮品质下降,只有这样,才能随时掌握粮情,防止储备粮品质劣变,避免因储粮事故发生给国家造成更大的损失,确保中央储备粮在储存期间绝对安全。

五、轮换出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储备粮的轮换、调拨是储备粮管理最后一环,其质量管理不容忽视。首先要对需要出库的粮食,以仓或货位为单位进行综合扦样检验,开具检验报告,提供准确的检验数据,作为总结质量管理经验和分析粮食损益的依据。第二,要重视出库作业现场的管理和货物运输阶段的管理,利用喷洒药剂,布防虫线等方式防止虫害感染。第三,要搞好货位铺垫和粮垛苫盖,防止地坪返潮和雨淋。第四,对用于装粮包装物要认真检查清理,确保无污染、无虫害。第五,严格按照《粮食运输管理规则》的规定,对粮食运输车(船)进行检查,坚持作到“五不装”。装车(船)作业时,坚持“工前三铺垫”杜绝粮食在出库运输环节发生质量事故。

总之,对直属库来说,中央储备粮的质量良好,不仅是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体现,更体现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生命力,中央储备粮的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储粮管理的全过程,做好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实现中央储备粮“质量良好”管理目标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庆刚;浅谈中央储备粮全过程质量管理,仓储管理,2003年

[2]张红蕾:浅谈粮食检验与储备粮的质量管理.粮食加工,2005年第1期

篇(3)

关键词 管理体系;数控机床;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121-02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数控机床已经占据了整个加工和制造的半个江山,如此之大的生产和加工规模,怎样做好质量管理成了制约各大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关键,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就务必要针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大力发展我国高端制造业献礼献策,进一步加快与普及数控技术在各大机械加工领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加大我国机床的研发力度和研发水平。

1 数控机床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如何加强对整个企业的数控机床的科学管理,属于企业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指标,对于所有的数控设备,科学的管理都是企业对设备是否充分利用风向标,很多先进的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都是依靠它来完成的,每一个生产的任务是不是能很好地,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数控机床设备状况和技术工人的具体水平,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导致了整套设备的使用年限和使用寿命,因此,企业的经济效果是和管理是直接相关的,甚至就连材料的消耗也是与他息息相关的。所以说,企业对加强对数控设备的科学管理是对整个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1 数控机床管理的作用

通俗地讲,加强对企业数控机床的科学管理是确保所有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的前提和条件。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所有的零部件的生产过程都逐渐走向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数字化的数控机床已经对整个行业的生产活动起到了引领作用,数控技术对所有的加工生产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数控机床作为整套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整个生产加工系统或者部分生产加工环节的停产。就会完全制约和限制了整个企业生产链条上的正常秩序。所以,确保数控机床永远处在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是整个企业占据市场和提高效率的最佳保证,良好的生产线是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的先决条件。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把加强数控机床的科学管理作为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唯一手段,在数字化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很多产品的都是进过数控设备一次性完成的,所以,数控机床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效果,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成本、产量、消耗以及企业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设备的限制和制约。

1.2 数控机床管理的任务

数控机床管理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科学的技术、高效的经济和先进的管理措施实现企业的综合性管理,确保整个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对所有的设备都要正确使用、科学检修、精心维护,使设备长时间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之中,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善所有的设备,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延长所有设备的使用周期。

2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是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的依据,也是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由于所有的工序规范操作,都会使产品在整个形成的过程中,有效地将废品率控制到最低水平,同时在辅助材料、用电等方面也将走向合理化,成本有效地控制在最小范围。以质量考核、制度管人,使企业上下责任心有了明显的增强,所有的资源将会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融洽了员工和企业管理层的关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属于继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查管理阶段之后的最高管理阶段,属于国际标准化的组织总结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具体推行的标准化产品、过程、体系、服务的框架性一个模式。这其中包括了GB\T9000所表述质量管理体系的术语和基础知识、GB\T19004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GB\T规定质量管理要求的效率的指南和有效性,以及GB\T19011所提供的审核环境和质量的体系指南等4个方面。ISO9000族标准作为一种载体, 是企业管理的总纲,它告知企业,为什么做质量管理,它也属于企业质量管理的“法”,怎样做好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做好质量管理,它能使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转换整个企业的组织经营机构,从而保护了国家和组织权益。

3 数控机床中的质量故障分析

3.1 数控机床的保养与维护

任何设备都要有实施保养和维护,只有不停地对其进行合理的保养和维护,才能有效地提高他的使用周期。在数控设备的使用过程之中,因为技术程度以及一些不可避免的人为行为总会改变和损坏某些部件,所以说非法操作是不可避免,这样就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如果不能及时的处理,就会导致设备的过早退伍,甚至还会造成一些比较严重的事故。所以,维护和保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定要及时地处理因为技术状态的变化而引起故障问题,随时改善设备的使用状况,才能有效的预防和降低数控机床的故障发生几率,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

3.2 数控机床故障断诊分析

在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首先要判断故障出现的具置和产生的原因,可以目测故障板,仔细检查由于电流过大造成的保险丝熔断,元器件的烧焦烟熏,有无杂物断路现象,造成板子的过流、过压、短路。观察阻容、半导体器件的管脚有无断脚、虚焊等,以此可发现一些较为明显的故障,缩小检修范围,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数控系统的自诊断功能随时监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在CRT上显示报警信息或发光二级管指示故障的大致原因,这是维修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兴起了新的接口诊断技术,JTAG边界扫描,该规范提供了有效地检测引线间致密的电路板上零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了系统的自我诊断能力。

4 结论

针对我国数控加工制造业的现状,在对不少企业进行大量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同时总结了国内外制造企业成功实施车间管理的经验,本文就一般制造企业车间作业生产管理的需要,从数控机床管理、机床故障信息管理、车间调度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数控车间机床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式和总体框架,为系统下一步的实现和开发做好了准备,体现了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篇(4)

中小企业中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分析中小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质量管理;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008-03

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毋庸置疑,全面质量管理已是质量管理的高级阶段,实践已经证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是企业受益、企业员工受益,更重要的是顾客受益、全民受益、国家受益[1]。因此,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是社会重任,中小企业绝不例外。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一)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族标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当今在全世界为实现卓越的组织绩效而对组织的系统进行综合、全面和持续改进的方法论。它并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实施纲领和细则,企业虽然说是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但却没法证明自身质量管理的程度和水平。为此,世界标准化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推出ISO-9000族标准。ISO-9000族标准的实施,是世界质量管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在实施六年之后,世界标准化组织总结经验并提出质量管理的8项原则,这无疑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又一层深入的认识,也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动[2]。

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族标准密切相关。两者的指导思想一致,遵循相同的原则,基本要求也一样。两者不同之处是: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ISO-9000族标准是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全面质量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比ISO-9000族标准更广。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

领导作用集中体现于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领导者。一个企业要想发展,没有好的领导者是不可能的。领导作用就是要确立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不断优化企业的组织构架,调动全员积极性与创造性,持续改进内部环境,有效、高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使顾客满意,也使企业得到发展。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世上第一可宝贵的,只要人有,什么人间奇迹都可创造出来。领导作用固然重要,但总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体系所涉及的管理活动和过程,都离不开人,而且这些过程的实现亦非一个人所能完成。因为过程的质量取决于人的工作质量,取决于人的工作理念、意识、责任感和能力,只有人人充分参与,充分发扬负责、敬业精神,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员工的聪明才智,才能利用有限的资源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3]。

2.关注顾客

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指出:“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的机会。社会将能创造财富的资源托付给企业,也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由此看出,企业发展完全依靠于订单,也就是依靠顾客。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视顾客为上帝,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均围绕顾客而进行。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突出的特点。

3.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又一重要的特点。持续改进是企业必须具有的一种管理理念,应纳入企业的质量方针和战略,并在企业内建立统一的方法和制度来推进该项工作;持续改进是企业为适应生存和发展,增强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必须建立的一种机制,是凝聚职工合力的措施;持续改进是一种循环活动;持续改进是企业在竞争中的前进动力;持续改进,应吸收全员参与改进工作,为员工提供改进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应对改进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员工进行奖励。

4.与供方互利和有益社会

现代高精尖产品,技术复杂、分工精细、涉及面广,产品的研制都需要协作配套厂家共同完成,即使是简单产品,也离不开外包(外购)供方。企业与外包(外购)供方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只有企业与供方“双赢”,才能确保本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与供方互利的基础上,必然有益社会,这是全面质量管理非常有意义的特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管理理念

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一般都将产量、销售放到第一位,只注重产量、扩大销售规模,忽视对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者的理念有了变化,他们开始体会到产品质量对企业经营状况、成本控制、扩大再发展有一定关系。他们在困惑中寻找“良法”,开始涉及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但不深入、不全面,具有很大片面性。

部分企业领导把提高产品质量只寄托于质量管理部门,也有部分员工认为质量责任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以致其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难以积极参与,全面质量管理在缺少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的支持下,成为一句空谈[4]。

(二)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

中小企业受规模及质量管理理念的限制,很难找到适合的质量管理人才,更谈不上猎取优秀的质量管理专家。他们虽知道当今的质量管理已进入新阶段,但对许多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全然不知;更不知道采取什么途径去改善管理,不懂得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因此,质量管理仍处于初级状态,即以最终检验为主,忽视预防;他们以为高质量的产品是检验出来的,未认识到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自已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又没有“高人”指点,他们沉迷于陈旧的方法之中难以自拔。

(三)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对于质量管理的方式方法没有系统的认知,只知道要有好的产品质量,而不知道如何实现这种良好的愿望;有些企业虽也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体系文件描述过于简单,以致各级人员、各部门职责不清,部门间难以协调。质量体系仅出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想法,但在整个执行过程中缺少质量控制与改进,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地实现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方针,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也制约了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也有些中小企业把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作为“门面”,他们只知道没有质量管理体系证书会影响承接任务,却没有把取“证”、保“证”看成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出现“买证”装门面的腐败现象,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四)缺乏质量管理投入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需要投入,包括人力资源投入和设备资源投入。一些中小企业,最高管理者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在销售和对外联络等方面,而用于资源的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及检测仪器的配备方面。如:检验人员人手不足,产品批量大时连抽检都来不及进行就放过,检验工序形同虚设;检验员不经培训就上岗,检验技能明显不胜任;检验工具不适应检验基本需要,有的超差,有的空缺,有的甚至无法检验。试验设备就更加缺乏,如电子产品需要进行环境应力筛选试验,连高低温试验设备也没有,怎么进行?完全依靠委外,往往因时间周期不满足而放弃这一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给产品留下隐患。

三、改进的对策

(一)把“理念”放在首位

人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描述事物时,所归纳或总结的思想、观点、概念与法则,称之为理念。理念是企业统一思想,开展一切行动的基础。质量理念是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为提升服务品牌知名度和顾客满意度提出的奋斗目标或行事规则;是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根本;科学的质量理念是支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基石。从大的方面说“质量是兴国之道”,对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命脉”。

经人们多年总结,提出了一些被认可的质量理念,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基础”;“产品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产品质量无小事,质量安全大如天”;“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服务的灵魂”;“过硬的质量是参与竞争的保证”;“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等等。许多知名企业,根据自身多年实践和总结,提出非常切合实际的质量理念,值得学习。

(二)引进“六能”高水平质量管理人才

质量管理是一门学问,需要掌握这门学问的人,去推进、去实施、去落实。“六能”人才应具有扎实的质量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及管理能力,即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企业的质量管理机构;能够合理设置质检岗位;能够评价企业数量检验程序;能够发现程序中的瑕疵并提出改进措施;能够分析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效果,提供最高管理者决策;能够把新的先进的质量理念应用、贯彻于质量管理实践中。

企业可以引进质量管理人才,在公司长期工作,委以重任;也可以聘任有经验的专家或顾问,临时来企业工作或把关,并培养年轻的质量管理人员。

(三)建立完善实用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质量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没有质量体系保驾护航,全面质量管理就成了“空头支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体现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即不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使每个员工都对立良好的质量理念并付之于行动;二是体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即不仅对产品设计过程、生产过程、使用过程进行管理,还要对所有管理(包括辅助过程和后勤支援)过程进行管理,并体现以预防为主、一切为了顾客的思想;三是要体现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即要求企业各个管理层次都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活动目标,并相互密切配合,共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质量管理体系必须用一套完善、实用的文件来体现,即以文件(制度、办法、规定)形式来规范企业的行为。不论是体系的运行,还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与改进,都要依据文件来实施。企业没有编制或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就等于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因此,企业要培养熟悉本企业科研生产流程的骨干,才能编制一套简明、实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四)加强质量投入和管理创新

质量投入无非是两方面,一是人员,二是设备(包括基础设施)。这里说的人员,主要是专职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据现有的统计数据显示,企业中的质量管理人员应占全员人数的5%~10%左右。如投入的质量人员低于5%,就会影响企业发展,高于10%,可能过剩。具体配比数,还需企业根据产品特点和企业管理成熟度来决定。在基础设施和检测设备的投入方面,也应根据企业的性质、产品特点来配比,以不影响企业正常工作和发展为宜。要做好投入工作,关键是企业法人和最高管理者的质量理念和企业的经营状况。

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科学的精髓,企业管理创新是指管理者用系统理论形成创造性思维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是把新的管理理念引入管理系统的创新活动。它主要是对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在质和量上做出调整,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进而促进管理系统综合效益的提高[5]。

企业管理创新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质量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管理本身涉及的面也很广,产品进货检验与试验、过程检验与试验、最终检验与试验,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运行等等,都需要不断探索新经验和新方法,与时共进,不断创新。

四、结束语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这是所有企业都在追求的永恒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企业良好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全面质量管理是这些方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产品是顾客的需求,更是企业利润的来源,而质量就是利润的保障。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在中小企业中实现不仅需要企业管理者们的重视,还需要全体员工的理解以及社会的监督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董文尧,张熙,陈岩.质量管理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叶渭川,吉荣新.卓越绩效―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J].铁道技术监督,2010,(7):6-9.

[3] 沈新明,吴雪松.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精髓与实践[J].电子质量,2012,(12):45-48.

篇(5)

【关键词】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思考

引言

2013年3月17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成立,这标志着铁路运输企业政企分开,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跨入市场化运作的帷幕已经拉开。对铁路工务段而言,更好地运用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是提升企业管理、市场理念和设备质量的有效捷径。以下,笔者通过近几年对上海铁路局各工务段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就工务段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1.1文件(技术规章、管理制度)管理与控制

1.1.1主要问题:

工务段现行有效技术规章和各项管理制度现场管控混乱,科室与车间、班组对纸质或电子文件的保存、换版作废等大都未能做到有效传递和控制。文件管控制度大都未规定或未明确电子文件的流转签收和保存、保密、动态更新等要求,部分技术规章或新的管理制度、要求等上级文件经站段转发或细化后再经车间传达到班组现场时间过长,现场职工对制度要求内容不熟悉,部分文件的落实也无跟踪验证。

1.1.2原因分析:

管理制度未与电子化、信息化同步更新,文件层层传递的过程脱节,制度的执行常常没有安排管理人员去检查验证,导致安全生产现场不能及时获得和学习最新和有效的规章或制度,对车间和班组日常实际工作有明确要求或指导的文件不能在现场得到有效执行。

1.2质量记录管理与控制

1.2.1问题点:

台账记录格式或记录内容与制度要求不一致,保存地点和期限、记录人不明确,现场人员常不能确定自己所需填记和保存的台账;对电子台账认识不够,大都未明确电子台账记录的具体要求,发生安全质量问题无可追溯性。如某工务段线路车间安全防护使用的对讲机设备管理,段均已制定了用、管、修制度,但要求形成的管理台帐未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记录中,制度中要求定期开展的检测或检查核对也未见相应的记录。

1.2.2原因分析:

工务段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不强,对班组现场主动调研不够,发文形成的制度中对现场的台账记录填写要求不明确,发文后的检查验证也未有效进行;班组与管理部门沟通互动不畅,对执行不明确的条款未有效向上级反映。

1.3教育实施评价管理与控制

1.3.1问题点:

工务段教育培训实施后,未能开展有效的效果评估与针对收集汇总意见后的改进实施;专、兼职师资力量的培训和评估考核未按路局职教处2009年文件要求开展;站段教育主管科室对车间、班组一级的培训工作管理过于简单,上报计划、批准,再上报实施情况等,未有效监督和验证车间培训的实际开展情况,车间、班组级等培训记录混乱,追溯不到已实施过培训的有效记录。对管理岗位特别是近年来新提拔干部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培训不足,特别是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欠缺。

1.3.2原因分析:

对培训实施效果的评估重要性和持续改进的认识不够,工务段教育主管部门对车间、班组培训开展实际工作指导、监督不够。只重视现场技术培训的开展,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未开展或流于形式。

1.4现场管理与控制

1.4.1问题点:

“两纪一化”管理制度未有效落实,现场一些职工劳动纪律松懈,惯性违章、群体违章时有发生,“两违”事件数量居高不下,安全工作年年喊,月月抓,日日防,从年终统计资料分析,年“两违”事件发生率没有明显下降。还有一些职工执行“五个环节”(检查、计划、作业、验收、考核)作业标准不力,作业有效率不高,作业中心存侥幸,简化程序、窝工、返工、有害作业现象和材料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设备病害不能有效解决,甚至还扩大了病害范围,从而使设备质量下降。再有是少数职工应急处置能力不足,有些职工对工务特性的“胀轨、断轨、断道、洪水、道口撞车处理等”应急演练不重视,碰到关键时刻不会处理。如我段2011年1月7日,合九线K116+857m地方监护道口上发生机动车故障停车,监护员没有在第一时间按压道口故障按钮,设置防护拦停列车,而是帮助处理肇事车辆,致使列车失去最佳制动时机,刮上肇事机动车,造成铁路交通事故。

1.4.2原因分析:

管理人员未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对现场的制度的缺失、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管不够。现场工作人员素质不够,对作业标准不熟悉或责任心不够。

1.5问题整改闭环管理与控制

1.5.1问题点:

发现的问题未及时进行分析和整改。如我段合武线下行K517+644轨道检查车出现Ⅱ分,工长没有对病害地点进行动静态对照检查,没有用动态波型图分析病害原因,就进行病害处理,结果造成设备病害重复出现。又如某段线路科“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NO.004336\NO.004335)在某工区发现12处线路设备质量问题,有措施,但未见落实人及改进复查情况。

1.5.2原因分析:

工务段有些管理者未能真正理解或按照PDCA闭环管理的方法去采取有效的预防纠正措施,导入新标准时没有充分地准备和传达。因为,实施新标准意味着作业方法将发生改变,这时会引起许多细小的差错,尤其对于将工作划分成许多具体操作,系统性很强的作业现场,一部分工作做了调整,另一部分未做相应调整,会导致现场职工对新标准理解不透,作业时出现的问题不会分析,导致整改不力,问题闭环不严。

2.工务段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

2.1加强文件(技术规章、管理制度)管理与控制

2.1.1工务段文件主管部门做到:明确纸质或电子文件的流转控制,对下发到科室、车间的文件应该在制度中要强调建立文件清单动态补充与更新的规定:纸质文件要定置管理,电子文件要统一电脑保存路径,要明确复制或自行打印的文件控制职责。文件的传达和落实情况应该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落实情况的验证。有效文件应定期进行评审,由文件主管部门牵头,各发文专业科室配合,对失效文件进行整理并公布,日常则保持动态更新,新发制度应该明确同时已作废或替代哪些文件。

2.1.2科室、车间做到:按段文件管控统一要求进行签收和保存,建立科室、车间一级文件清单并保持动态更新,及时传达到班组,对文件定期评审积极保持互动,日常应及时将作废文件按文件管控要求更新或撤离现场。

2.1.3班组做到:对下发到班组的文件与制度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并留下记录并认真执行,需保存的文件按段统一要求保存。

2.2加强质量记录管理与控制

工务段职能部门应明确记录的管理制度,对科室、车间、班组记录清单的建立进行指导和管理。专业科室对新增或变更台账记录,特别是新建的电子台账,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来制定可操作性的填写记录规范。也就是“说到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记录”,同时明确管理人、保存地点、期限等,确保持记录的动态更新。

2.3加强教育实施评价管理与控制

教育职能部门应该明确段、车间、班组的培训开展的流程,并明确需保持的培训记名记录、教材等,同时对车间自行开展的培训组织进行有效管控;要对教学质量、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还要有效开展评估后的统计分析,并对师资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加大对管理干部的有效培训。

2.4加强现场管理与控制

2.4.1管理干部要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料,要重视现场管理,因为,现场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是企业“问题病菌”孕育的处所,是提供大量信息的场地,是反映职工思想动态最清晰、最真实的场所。因此,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2.4.2做好两个“突出”。一是突出超前控制,超前控制是对系统安全管理的超前预想,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事前安全控制上,不仅可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最终彻底改变安全不稳定的被动局面,将安全控制纳入良性循环。二是突出动态控制,工务的线桥设备特性是动态控制,因此,必须在常规静态控制的基础上,从抓动态信息入手,建立信息收集、反馈、分析、处理系统,及时捕捉不安全、不合格因素,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及时发现和纠正现场作业各环节上的偏差,堵死安全和质量漏洞,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科学化。

2.5加强问题整改闭环管理与控制

管理者要使用闭环管理的方法来改进工作,通过四种方式将问题一追到底,一是生产现场追踪,追踪整改人要深入到责任科室、车间、班组,对问题整改情况现场追踪核实;二是书面反馈追踪,责任科室、车间、班组在接到路局、段通知书后,要严格按要求在指定期限内以书面分析报告形式向相关科室反馈问题分析整改落实情况;三是.电话核实追踪,追踪整改负责人要利用办公电话直接与问题涉及的科室、车间、班组管理人员通话,了解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四是联合专项追踪,根据工作需要,对重点问题、重要事项、紧急任务等特殊情况,由段职能科室联合对责任科室、车间、班组集中开展专项追踪整改,真正做到“决策闭环”、“队伍闭环”、“执行闭环”、“信息闭环”、“考核闭环”。

3.结语

篇(6)

关键词:护理 远程教育 质量 管理体系

由于现代医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护理专业也由过去的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为先进护理设备的操作和针对全体人群的整体护理,即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需求,提供适合个体的最佳护理。要求护理工作者应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养。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的医院、社区工作的护理人员大多是中专学历,已不适应今天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需求。出现了高级技术护理人员匮乏,社会需要增大的矛盾[1]。应运而生的护理专业远程教育,起到了缓解目前这一突出矛盾的作用。但是确保远程教学的质量,是管理者面临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1.严格要求学生的基本素质

远程教育的优势是能够利用有限的医护教育资源为更多的护理专业求学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但是要做到“宽进严出”,达到提高护理专业人员整体素质的目的,应该严把招生质量关,制定规范的招生章程。因此,坚持以学历资格作为最低入学条件。坚持采取入学考试或入学水平测试的方法。坚持招生过程中考察学习能力,审核工作能力的原则,多项综合评价后确定录取学员。通过切实有效的考核方法,保证招收学生的基本质量。为今后完成学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质量管理系统的首要项目。

2.根据课程设置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护理专业的远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要求去做,只有每个环节都达到要求,才能最终保证教学的质量。因此,科学的进行各学科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制定、执行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参与教学人员的每门课程的授课目标;即每学科按照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部分进行基础知识的讲授。以目标的内容作为讲解的重点,以目标的具体要求作为考核的基础,学生则以目标的要求标准进行复习。其次教学目标还包括对学生管理的具体标准。对学员的出勤、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质与量的具体要求。辅导员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记录成绩。按阶段评价后向全体学员公布。

3.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

这里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学与管理行为的实施过程,包括招生过程、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专业教师的辅导、答疑、学生平时的作业、实验报告、实践教学、考试、毕业审核等。

教学计划是进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3]。教学计划的制定即要符合开放性远程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又要体现远程高等教育的特点。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方面提倡先进性、实用性,注重符合护理专业发展的特色,课程设计和内容编排以引进新技术,提高学员的岗位技能,培养护理职业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学科发展新动态,增加新的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和实验操作项目。

建立健全学生的作业管理系统,根据作业的类型和重要程度,采用机上批改作业与人工批改的形式,及时记录分数,作为学业成绩评估的基础。

严格考试过程的管理,公平公正评卷是整个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措施,严肃考风、考纪,严格监考,确保考试过程的规范。

4.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讲课能力

实际教学显示现成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为讲好课要广泛的涉猎资料、通过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杂志等获得最新知识,而且教师之间要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授课内容。教师要以协调员和参与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感情,这样把伦理课和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感知、领悟到伦理道德的内涵。。同时熟练运用远程教学多媒体技术,自制优秀的教学课件,增进学员对知识和技术的学习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各学科的教学过程。

5.建立完善的学生各科学习成绩的评价系统

为保证护理教学的质量,需要有一套完整地的监控手段和评价体系,用来衡量教学目标的执行质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评价、教学过程的测评与反馈矫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解决和修正。同时采用检查、抽查、评估等多种手段对学员的学习质量进行监控,以保证按标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既要注重总结性评价,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因为这是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关键。根据质量评价所反馈的情况,对整个管理体系设计的质量、教育资源的开发水平、教学过程的控制进行综合性的调整。构建质量监控、评价指标,完善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作为保证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和管理始终是重要的,是保证远程教育质量,促进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如何保证教育的质量,是远程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长远的过程,需要从教的工作者、管理者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结束语:

总之,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是我国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的新途径,为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培训,提高学历层次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构建护理远程教育质量监管体系为这一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凌玉. 护理人员短缺状况亟待纠正[N]. 健康报, 2009年3月19日5版

篇(7)

2014年8月26日

一、公司基本概况

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组建于2003年12月,下辖7个成员单位和2个直属单位,以天然气化工、轻烃精深加工和表面活性剂生产为主营业务,拥有9套化工生产装置。

公司组建以来,一直以质量和信誉求发展,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赞誉。2011年12月,工业混合烷荣获“黑龙江名牌产品”;2013年12月,工业辛烷、工业用甲醇荣获“黑龙江名牌产品”。我们依靠自己特有的技术优势以及过硬的产品质量,逐步稳固了市场竞争中强者的地位。

二、质量管理情况

(一)严格落实“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的思想

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的思想,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严格质量管理,完善了三级质量管理机构,由公司副总经理主抓质量管理工作,各成员单位成立全面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由单位领导亲自挂帅,做到质量工作层层有人管,质量问题项项有人抓,保证了公司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

公司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质量专题会议”,要求各单位从岗位工人、技术员、车间主任到机关科室,逐级对本单位装置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解决。公司按照中油集团标准要求,严格实施制度化管理,实行严格质量运行和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产品企业标准,各项质量指标、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均符合要求。

(二)建立先进科学的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管理

多年来,公司坚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将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环节,长期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融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公司先后通过了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HSE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将四套管理体系进行了整合,其年度目标与本单位经营总方针及总目标完全统一,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归并了内部管理的职能和权限,以保证体系间的协调一致,使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加强管理,以高标准来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严控内控指标。为确保产品出厂质量合格率为100%,公司实行内部指标控制,在企业产品标准规定的基础上,设定更加严格的内控指标,每月按内控指标对产品出口合格率,化验中心的化验分析准确率、检验计划完成率进行严格考核,奖优罚劣。通过严格的考核,高标准的要求,保证了产品质量。

二是加大技改力度。甲醇分公司先后完成了清排水回收、循环水化冰等二十余项技术改造项目,解决了装置运行的瓶颈问题;通过实施汽轮机调速系统、工艺冷凝液回收、清排水完善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深入挖掘老装置潜力,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消耗。轻烃分馏分公司戊烷精分装置进行了原料加氢脱硫的技术改造项目,以此减少戊烷系列产品的硫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三是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使广大职工围绕生产难题和影响效益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攻关,取得了显著成绩。2009年甲醇生产QC小组的《提高甲醇蒸汽的利用率》获得国优称号,2012年动力维修QC小组的《解决氮压机频繁停车的问题》获得国优称号。

(四)坚持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开展产品创优活动

公司积极开展产品创名牌活动,制定和完善名牌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不断提升产品品牌价值,推进品牌国际化,努力打造高质量产品,演绎完美服务。一是加强市场调研,根据用户需要,不断改进产品性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二是对甲醇、轻烃分馏产品等具有优势的产品大力宣传介绍,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三是组织符合条件的产品申报省、集团公司、国家名牌产品,以及申报省、国家级产品免检。组织完成了市名牌产品申报工作。

几年来,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经历了制度规范、采用国际标准认证、采用ISO9000标准规范等三个阶段,使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不断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公司决心进一步实施名牌战略,强化质量意识,促进质量再上档次、管理再上水平,向国家级名牌迈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夯实基础工作

进一步落实好甲醇、液氨的抽检工作;做好产品内部质量检验及外委物资检验工作;做好QC小组注册、培训、和推荐工作;做好标准的确认、更新、配备工作;

(二)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

为深化质量管理和提高队伍素质,根据国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管理局的有关精神,做好2014年度“质量月”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活动,提升全员的素质。

(三)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自2009年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以来,公司员工HSE意识和质量意识有了显著提高,实现了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和谐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独立特色的企业文化。下一步要在现有平台上,继续加强管理评审工作,严格体系运行监督和绩效考核,以国家危化品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标准为基础,不断持续改进,自我完善,努力实现质量管理创新,把油田化工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