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26: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第三方物流行业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企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市场运行中,部分制造企业通常会采取将物流业务承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方式,减轻自身的业务负担,从而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工作中。物流企业十分注重货物的运输和存储,因此,第三方物流将负责业务流程的协调和编排,在制造生产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
1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加之我国在此方面的相关人才严重缺乏,物流管理模式与时代的发展潮流不相符合,使得第三方物流产业对市场的把握不准确,难以充分满足客户的诸多需求,不能使客户对企业产生依赖,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阻碍。
1.2物流功能不全
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中,功能不全的最大体现是增值服务的欠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物流企业无法充分满足客户的相关需求,造成客户流失。第二,部分制造企业没有完全体会到物流企业的优越性,通常自己开展物流工作,不需要第三方物流插手,这严重阻碍了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
1.3信息不对称
目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相对独立,没有与传统的物流运输进行良好的结合、取长补短。同时,在互联网的使用方面也不够充分,系统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客户信息缺失问题频繁发生。此外,物流企业在与客户合作时,只是单方面运作,没有做到信息资源的同步共享,因此难以取得客户的信任,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十分艰难[1]。
2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内容
2.1合同管理系统
物流服务中的每一种业务都需要有合同贯穿始终,合同管理系统能够为业务的质量提供参考标准,也是计费的关键.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中,合同管理模块与其他模块的关系十分密切,同时也是系统中的核心模块。它为每项业务的应收款和应付款提供结算标准。在事故发生时,也可以根据合同中的规定进行理赔。在实际的运作工作中,物流企业、供应商以及客户三者将会以书面形式签订合同,但是,由于合同签订三者受到历史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在合同签订的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普遍存在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因此,建立一种规范化的合同管理系统十分必要。合同管理系统中的主要内容包括运输管理、仓库的管理和租赁、日常的杂物处理以及设备的租赁等,这样做能够实现对合同的规范化管理。
2.2运输管理系统
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运营的业务就是运输,运输管理系统负责运输服务计划的制订、工作执行以及质量监控,主要采用的方式是空运、陆运。为了使运输成本降到最低,应采用计划运作与实际运作相结合的形式。其中,计划运作指的是客户提出的方式,实际运作指的是实际上物流公司采用的方式。在满足客户所需的时间和质量的前提下,物流企业将采用最低成本的运作方式进行运输。除运输整车或者整箱的货物之外,通常采用的是配载方案,配载优化是在启发信息基础上的装箱算法,是将路线作为启发信息,在固定的容量中以添加更多货物的方式进行装箱的Package算法。
2.3质量管理系统
质量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监督服务质量,为物流运作提供参考标准,并对运作时发生的投诉现象进行管理。在质量事故的处理方面,应通过运输质量的接口查看相应数据,并对其进行质量评定和分析,最终与客户进行联系,商讨处理方案,同时将发生质量问题的残次品进行妥善处理。在进行物流运作时,可以事先制作出部分样品作为质量参考,并且定期评估物流运作质量,这样做既能够使物流服务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也使客户投诉的概率得到极大的降低。从质量管理系统的功能看,主要包括违约清单、残次品处理以及客户投诉等方面功能[2]。
2.4保险管理系统
保险管理系统主要为运输和存储业务的保险工作服务,在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中,保险的收支类型可以分为收入保险和支出保险两种,从业务类型方面可以分为仓储保险以及运输保险。物流企业对于运输和仓储数量的计算通常以年为单位,其中的支出保险是指与保险公司协商得出的包络价格,收入保险是指在车辆运输和库货物保险中获取的收入。
3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发展措施
3.1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为了促进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的迅猛发展,政府应积极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增加配套设施的供给数量,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扶持计划,并且制定活动制度。政府对第三方物流行业的扶持将会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够使我国的物流行业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因此。政府应制订一系列有关物流行业的发展规划,使政府中各个部门的职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配套设施的供给方面,政府应加强力度给予第三方物流行业大力支持,使其实现一体化的运输和配送,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政策支持。
3.2多渠道吸收资本
目前,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投资资金的短缺问题。因此,为了实现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营,需要其通过多种渠道吸收更多的投资资金,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资金动力。针对此种情况,政府可以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为物流企业制定银行贷款条例,提供政府方面的支持。除此以外,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向银行抵押固定资产等渠道,获取所需的贷款,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3]。
3.3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
我国目前的第三方物流行业具有规模小、服务项目单一的缺点,同行业在市场的竞争中日益激烈且没有秩序。对此,政府应根据物流行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例如,精简审批程序、提供相应税收政策支持等,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与其他相关企业的合作。从物流行业的整体来看,中小型企业最应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使自身市场的竞争力逐渐提升,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已来临,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积极与新型信息技术融合,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管理也不例外,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管理平台,使我国的物流行业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此外,相关专家和学者应加大对信息系统的研究力度,使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第三方物流行业中的应用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岩,李辰,马健.基于J2EE的三层B/S模式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储运,2015(3):45-47.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第三方物流市场营销出现于工商企业市场营销之后,是发生在物流领域内的市场营销,对于物流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其他的市场营销相类似,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也需要根据市场以及企业发展目标,做好市场营销活动,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应该以市场的顾客需求为主,并且通过制作、定价、促销和流通等活动,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进行市场调研、细分市场、产品开发、促销意思售后服务等经营活动,满足市场上的顾客需求。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概述
国际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具有2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当前的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也不断发展。当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逐渐受到企业、学术界、政府的重视,为了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进行深入认识,从而解决市场与企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物流行业的建设与发展。与一般的市场营销相比,第三方物流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都包含产品、顾客、渠道、价格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与一般的市场营销不同的是,第三方物流市场营销提供的无形的服务产品,在市场过程中,需要通过物流等方式,将有形的产品传递到客户手中,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既包含无形的服务产品,也包含有形产品营销,但是与两者并不不同,具有本身的特质。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当前的营销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合资企业的市场营销已经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而一切国内的企业的营销水平还处于相对原始的阶段,主要表现在:(1)对营销物流产品的认识不足,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是作为物流专家出现的,其市场营销应该展现出个性化、专业化水平,但是当前国内企业对于市场营销的认识不足,所以在开展营销的过程中,难以发挥物流整合信息以及服务管理的能力。(2)缺乏服务于营销理念,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从事物流服务,为了确保服务质量,必须采用精细化管理进行管理规范,提升管理质量,但是当前的我也经营管理粗放、管理规范化不足,而且服务质量较低,不能够应对国际综合物流公司的竞争。(3)营销手段较为单一,第三方企业的营销手段是实现营销价值的重要方式,但是当前的营销手段并没有太大的发展,基于顾客满意的影响因素分析沟通不足,无法实现市场化需求的促销方案。(4)竞争策略主要以低价竞争为主,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必须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应对当前市场的发展。但是当前的一些企业主要将低价作为竞争策略,在市场竞争中采用价格战的方式进行竞争,影响物流企业发展,创新以及企业服务意识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企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但是当前的物流企业仍然停留在以产品为主导的4P营销策略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需要根据国内外的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的发展状况制定市场营销发展策略。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分析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在于客户,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市场营销。提供优质客户服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开衫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环境对客户需求的影响、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以及宏观环境下自身优化,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促进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1.市场分析
市场是客户需求的宏观体现,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而言,需要通过市场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当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国际化程度以及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当前具有生产和零售领域的大量企业在我国建厂并且设立销售网络,这些企业是第三方物流行业潜在的客户群。同时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对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不仅带来了更多的竞争,也为国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管理理念。(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当前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竞争主体主要为承担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对供方和需方意外的物流活动进行专业组织与管理,提供仓储、物流加工等服务性工作。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国外物流企业以及一些生产商、零售商逐渐成为第三方物流的竞争者,而且一些传统的储运企业也开始了转型实践,这些都使得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3)社会化基本压力已经形成,从企业的成本、服务的角度而言,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需求逐渐增多,但是一些企业在服务水平与管理能力与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存在差距,影响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2.客户分析
传统的物流企业主要是被动的接收客户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合理化的建设为客户开展服务,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以降低客户经营成本作为根本的经营目标,从而促进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当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第三方物流客户运作现状,第三方物流客户主体部分是工商企业,其中的一部分企业自身能够承担物流业务,造成物流的成本高、产品积压、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造成了企业成本提升,这类企业本应该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但是这些企业构建物流子公司,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者。
(2)第三方物流需求特征,与国外的物流企业相比,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起步较晚,社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物流业发展的内在动机不足,限制了物流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需求产生的因素包括跨国企业的投入、国内企业降低成本的压力以及国家的激励政策,当前的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的市场潜力较大,但是客户的需求层次不高,而且当前的第三方物流的行业与地域的分布非常明显,不同行业的需求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汽车制造业的要求为及时配送、服装业的需求为最大程度的缩短周期。随着国际化建设与发展,对于第三方物流全球化和快速响应的需求逐渐增强。
3.环境分析
从上世纪90年开始,我国政府已经开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物流配送工作,从二十一世纪开始重视第三方物流行业,当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环境表现如下:(1)政治环境,2001年,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此为标志,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同年《物流术语》开始实施,国务院研究室翟凯物流问题座谈会,而且随着铁路、公路的建设发展,为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提供必要的条件。当前河北省、云南省、上海市以及深圳市都已经开展物流业的发展规划研究,为地区的物流发展提供保障。(2)法律环境,当前我国各个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运输条例》、《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的若干意见》、《关于降低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意见》等,为第三方物流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法律依据,但是当前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而且法律位次较低,效率较弱,各法规的协调性不足,造成当前的法规规范性不足,而且各个部门的行政法规存在冲突现象,不利于形成物流业行业优势。(3)经济环境,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是第三方物流不断发展的经济基础,除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之外,产品流动的需求引发了物流业的需求发展,对外贸易的增长、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都极大的促进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建设与发展。(4)技术环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技术引入物流企业建设中,为第三方物流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与准确传递,能够实现订单处理、仓库管理以及采购一体化,同时采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物流行业的统一化管理,提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与技术化水平。近年来国内的死单方物流整体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代物流理念逐渐深入物流技术中,而且企业的物流系统集成、技术装备水平与系统设计能力得到提升依次构建合理的存储模式、存储规模以及物流建设水平。
四、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策略
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市场营销需要以对市场的认识为基础,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并且根据市场细分选择营销战略选择,从而构建符合市场建设的市场营销体系,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建设与发展。
1.进行准确的市场划分
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购买习惯以及行为等因素,将已有的顾客或潜在的客户分为不同的集群。市场细分过程中,应该以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分类,当前消费市场越来越复杂,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所以物流服务市场细分的工作越来越复杂。在市场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企业的核心能力,集中优势资源集中到一个细分的市场,才能够更容易取得成功。随着第三方物流市场以及社会经济多元化与多层次的发展,市场细分是满足物流市场需求、提升企业效益的关键,为了提升市场细分质量,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市场细分:(1)采用模糊与精确两种方式细分市场,对不具有明确定义的概念时进行模糊细分,而针对一项具体的市场时,采用精确市场划分措施。(2)当前市场与潜在市场细分战略,仅仅对于现有的市场进行细分以及渗入不能够满足物流市场建设的需求,将眼光放在更长远的潜在市场,能够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特性、变化趋势,从而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2.物流营销战略选择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营销战略包括无差异营销、差异营销、集中营销、一对一营销等多种方式,营销战略选择,应该根据企业资源、物流服务寿命周期、产品同质性、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根据相关因素选择合理的营销策略,确保市场营销满足市场的需求。
3.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体系
第三方物流产业具有产业链较长、合作方案复杂、协调成本较高的特点,这就要求该产业必须创新风险,做到产业融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检验、修订,才能实现产业共赢。根据当前第三方物流市场营销环境,建立一只具有一定规模的、稳定的市场营销专业化队伍。确立用人标准,明确职责定位,制定有效激励政策,建立绩效考核标准。打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品牌,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的需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同时做好企业品牌的宣传工作,制定一个中长期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打造企业的品牌。
五、结语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环境良好,当前的经济、政策以法律都给第三方物流提供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对于第三方物流建设提供便利,但是国内的第三方物流发展不完善,为了实现第三方物流市场影响发展,应该根据当前的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发展规律,结合信息化技术,构建符合市场发展的第三方物流系统,保证物流快速、准确的运行,促进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燕,杜劭平.浅议第三方物流的经济意义[J].内蒙古经济出版社,2007,32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工趋于鲜明,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相继寻求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和建立高效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物流业务分散了企业对其主营业务的精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的部分或全部以合同外包给专门的物流公司运作经营,并且通过信息系统对整个物流系统监督控制,由此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发展不仅对于我国物流行业朝系统化专业化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的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建议和对策,进一步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研究;建议对策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第三方物流又称为“物流”、“合同物流”或“外协物流”,英文简称TPL,是Third Party Logistics的简称。是指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精力搞好自己的主营业务,将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的部分或全部,以合同的形式外包给专门的物流企业运作经营。同时通过现代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与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及管理模式。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契约的形式,由发货人和收货人以外的第三方进行的物流。既不同于由货物卖方送货的第一方物流也有别于由货物买方提货的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不是来自运费、仓储费等直接费用收入,而是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的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
第三方物流作为第三方物流作为企业作业管理的协作者、物流服务的整合者以及物流外包的契约人,日趋成为现代物流主流服务模式。一个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代表着本国物流的发展进程。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服务既是推动我国经济质量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我国传统运输物流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伴随现代物流理念传入我国以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主要的特征有:
第一,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潜力巨大。总体上讲,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服务仍然是社会物流的主要形式,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在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从2012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获悉,2011年,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物流专业化、社会化进程在结构调整中明显加快。1月至11月,全国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3%。2011年度50强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达5927亿元,同比增长31.5%。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可达160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约为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4%。预计社会物流总费用同比增幅为18.3%,与GDP的比率可能升至18%,略高于上年17.8%的水平。
第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一方面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产生高端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外资企业物流理念先进、物流外包水平高、供应链管理要求严格且自主性较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要求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先进与落后物流形态并存的现象造成我国物流需求的多元化和社会物流结构的不均衡性。
第三,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咨询机构的分析,2006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18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3%(这可能是很粗略的估计),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在竞争模式上主要体现在成本与价格竞争,而对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左右,行业利润空间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问题分析
物流需求不足,观念落后。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西方发达国家相对较短,不少企业还是保持着多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而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找有率不高。第二方面不少企业领导和员工习惯于传统的物资营销方式,能力创新不足,专业化较低。
改制改组为到位,企业机制不适应。改革开放后 ,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存在稍许企业约束机制乏力,财务、、资金管理上薄弱、经济效益低等问题。
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高等教育不能满足对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导致现阶段我国专业的物流人才却缺乏,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对人才创新性专业性的要求。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物流企业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物流企业职工的物流意识。物流企业解放思想与市场经济接轨,同时企业在管理理念上,压在思想观念、经营战略、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根本改变,是现代物流观念深入人心。
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同时在围绕和抓住企业主要优势的基础上,向相关领域延伸,发展现代物流。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我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是技术、资金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人才和观念知识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辨,同时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同时还需要政府和各行业协会发挥推动和调控作用,尽快建立健全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为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近年来,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形态,受到产业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尤其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物流对企业发展的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因为物流对企业竞争三要素(产品质量、价格、产品供给)直接起作用,影响企业竞争力;同时,世界经济在纵向上对工业、供应商、顾客、销售和物流公司进行了重新分工,介入生产和销售环节的专业化物流公司出现将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世界各国,领先的物流模式已向第三方物流转变。
1 第三方物流企业现状
1.1 第三方物流概念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或TPL)的定义为:“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契约的方式,在一定的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所有的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1]
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活动,而只是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为其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服务,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从广义讲,第三方物流包括一切物流活动,以及消费者可以从第三方物流经营者得到的其他一切增值性物流服务;狭义上讲第三方物流专指本身没有固定资产,但仍借助外界力量承接物流业务,负责代替消费者完成整个物流过程的一种物流管理方式。
1.2 第三方物流企业现状
我国第三方物流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物流企业大多数由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转变而来,企业规模比较小,服务功能也比较单一,物流专业化程度较低,资源整合能力差。同时物流从业门槛低,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有些报道称我国的物流从业人员缺口将达到600万之巨,按照德国220多万物流从业人员计算,这个数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
伴随我国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国外物流企业正逐步向我国渗透,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刚起步的第三方物流业受到巨大冲击,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最大利益,必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独特优势,为企业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2.1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支撑企业可持续提供竞争优势的能力,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迅速模仿和超越的技术或能力。核心竞争力是通过整合企业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协调生产技能和整合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第三方物流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取胜,必须在核心竞争力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强更好。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物流企业在参与物流市场竞争过程中,通过自身要素的优化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能够在有限的市场资源配置中占有相对优势, 进而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能力。[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提供物流服务过程中,整合企业资源,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并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物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物流业中,保持企业的市场份额,并且能够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面对国外知名物流企业和国内同行的竞争,其生存发展已显现出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相关性。
2.2 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构想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的一种经营业态[3]。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作为刚刚兴起的行业,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还是比较落后和缓慢的。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的潜力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使第三方物流业拥有大量服务提供者,而我国物流企业多数从运输、仓储企业转化而来,这种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并且一般不具备现代企业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近年来,国外的一些大型物流企业纷纷涌入我国物流市场,使得物流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抓住有利商机,才能抢占市场份额。此时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建设也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将帮助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认清物流行业发展的方向及进程,选择恰当的竞争战略。
对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有以下几点构想:
2.2.1 形成企业战略联盟,塑造物流品牌
物流企业联盟包括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联盟,也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与货主企业间形成的战略伙伴关系,整合各企业的核心能力。加强我国第三方物流与国外物流企业合作,进行优势互补,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熟悉当地市场,反应迅速的优势,而国外物流企业则在资金、设备、行业和专业经验及品牌效应等方面有优势。物流企业之间组建战略联盟,不仅可以降低各自企业的经营风险,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品牌现已经成为占领市场的法宝,每个品牌都是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共同体。通过品牌服务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形象凝结在品牌服务之中,品牌服务是占领市场的法宝。物流企业只有经营好品牌服务,才能为生存和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1]。
2.2.2 注重企业物流人才培养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适应日益发展的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需要物流从业人员不断提高素质,学习先进的科技、方法才能。目前国内主要的物流人才缺口是物流战略研究人才、中高层物流管理人才、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和操作技能型物流人才[4]。
企业要有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一般的方法是与大专院校建立物流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以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既精通物流产业实际运用,又有理论研究的人才。
2.2.3 建设完善的物流信息技术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增加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提高了服务的响应速度、减少物流费用。我国物流业要提高中小物流企业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尤其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完善信息技术管理,实现信息共享,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准确、方便,以期更好的服务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149-03
第三方物流,简称3PL,是供需方之外的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模式,又称外包物流、契约物流或合同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与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即企业把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出去,利用专业物流公司提高物流质量并降低成本,同时通过专注于核心业务,形成并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三方物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后发展迅速,已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被视为继IT、金融之后最受追捧的行业之一。但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仍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发展阶段,难以满足经济生活快速发展的需求,也难以应对国外物流企业的强大挑战。为此,本文拟从市场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对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
一、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存在问题及对策
有需求才有供求,只有稳定、充足、理性的市场需求才能推动第三方物流良性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尽管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热门话题,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的大力追捧,但其服务对象仍主要局限于外资企业,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如,中海物流的客户主要有IBH、美能达、诺基亚、三洋、东芝、三星等企业;宝供物流公司的客户主要有宝洁、飞利浦、雀巢、沃尔玛等。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供求状况调查结果也显示,商业企业通过第三方物流完成的业务仅占17%;生产企业只有19%的原材料采购和31%的成品销售由第三方物流完成。而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日本约为80%,而尚未使用的企业中也有较高比例表示已积极考虑使用。
受传统经济体制和经营观念的影响,中国企业习惯于自办物流,对物流外包缺乏了解和足够的重视,导致第三方物流需求严重不足。首先,中国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阶段普遍形成了自己完成采购和销售运输的模式,多数企业拥有较完备的物流设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后,已有运输能力严重阻碍了企业寻求高效率、专业化物流的积极性,限制了对高效率、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服务的需求。其次,传统的“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经营观念使企业不愿意外包物流业务。这部分企业普遍认为,利用自有物流不仅可以不用直接付费,还可以分流员工、节约成本费用,甚至通过承担外来业务获得一定利润。最后,中国尚未建立起社会化的信用信息体系,使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时因担心风险而迟疑不前。如因对物流行业缺乏了解,担心物流企业介入采购、生产、分销、配送、仓储等环节后,或泄露商业秘密,或物流失控,从而加大企业运营的风险。
针对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述几方面着手解决。首先,通过各种宣传工作,深化国内企业、尤其是传统大中型国有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了解,促使其物流观念的转变。宣传工作应由政府主管部门、物流协会和物流企业共同完成。一方面,通过引进和推广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改变企业的传统经营观念。如使企业接受核心竞争力理论,在审视自己经营实际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在明确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尝试将物流业务外包。另一方面,通过宣传使企业了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营方式、优点及特点,培养企业对专业物流公司的信心与兴趣,尤其是正确看待物流企业的利润来源,改变物流外包就是将企业利润让渡给物流企业的错误认识。其次,强化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规范其运营。从目前情况看,物流企业缺少规范和引导,从而导致信用低下、服务质量不佳,也是物流市场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政府主管部门和物流行业协会均有责任加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改善其市场形象,扩大其市场需求。最后,加强物流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扩大市场需求。和国外相比,中国普遍存在企业缺乏信用意识、社会信用环境较差、对信用违规行为缺乏惩治机制的现象。这不仅加大了物流服务需求双方的交易成本,使企业在考虑物流方式时囿于风险而被迫放弃质高价低的3PL。从目前情况看,建立全社会范围内的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还需要较长时间,更具可行性的做法是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如开发标准化的信息读取装置和货物追踪系统等,在明晰责任的基础上强化惩罚制度,提高企业的违约成本。另外,需方企业也可以依据可行性原则,对物流业务外包确定一个渐进的方案,如初期选择自己较了解的、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且只将物流业务的一部分外包,在经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外包范围,并让物流企业更深层次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从而既提高了物流外包的可行性,又降低了外包的风险。
二、第三方物流市场供给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后,企业数量、企业规模和服务水平都有了较大进步,但与经济生活的需求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下述问题。
1.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在一定范围内,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与生产数量成反比,所以,物流企业规模越大,其运行成本则越低。除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中国物流企业大多数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以致企业规模过小。2003的数据显示,中国物流企业平均员工人数为259人,美国为432人;200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物流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仅占总数的13%左右。虽然近年来中国涌现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物力企业,如中远物流、中海物流、广州宝供物流等,但总体来看,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仍然偏小,局限了物流企业的运输能力、仓储配送能力和服务范围,并最终导致服务成本高、服务质量差的后果。
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应对来自发达国家的挑战,就必须走规模经济的道路发展。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作用,帮助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如,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物流企业转变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物流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激发企业活力,使企业有足够的动力做大做强;鼓励企业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组建跨区域的大型物流集团;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和市场准入等,限制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注册,引导已有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作、相互持股或者相互转让股份等组建大中型物流企业;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扶持国内主要物流企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市场主体等。其次,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应通过一切合理合法的措施扩大经营规模。如在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型扩大再生产基础上,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或者凭巨大的市场容量和潜在的高额回报吸引国内外巨额资金进入,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
2.服务功能单一,缺少增值服务。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只占15%。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等。另据调查表明,美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有39%直接或间接地为客户提供合同制造服务,有67%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包括客户存货融资、应收款融资、资本设备融资等等;有44%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采购服务,包括办公用品和资本货物、生产物料、包装材料、存货采购和供应商选择管理等。对比显示,美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发掘“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既开拓了市场,又获得了丰富的利润,而中国物流企业的服务由于仍局限于传统业务范围,在业务量和利润率等方面都难以取得好的业绩。
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观念落后、实力不足,是形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现代物流和传统运输业的不同之处在于,物流企业不仅仅是客户物流业务的承包人,而且是与客户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战略联盟,其服务不仅是客户运输业务的外延,更是客户普遍意义上的经营活动的外延。为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改变其观念。首先是改变客户观念,确立战略型客户关系。传统模式下,运输业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是单纯的买卖关系,甚至是一次性买卖,因此,双方关系较为被动、短暂和淡漠,加之物流企业观念落后,因此主动提供增值服务的可能性很小。战略型客户关系要求企业以长远合作为目标,主动把客户的生存发展与自身发展相关联,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己任,按客户需求完善服务、增加或调整服务。战略客户关系的确立不仅能使企业正确看待客户联系,赢得稳定型客户,还能促使企业自觉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其次,物流企业不能仅仅关注物流业务,还必须主动了解客户经营的方方面面,在适度的范围内积极主动地参与客户的经营管理,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不同行业,其物流需求不同,如汽车制造业日益看重通过“及时配送”降低库存水平,服装行业更重要缩短生产周期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流行趋势,家电行业则关注降低物流成本以确保盈利。为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应根据行业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拓展和延伸物流功能,通过为客户提供物流方案的策划与运作,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一体化和全程化的服务。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不仅能充分客户需求,同时还强化了服务的不可替代性,这对稳定客户和赢利均至关重要。
3.物流设施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中国长期以来的“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使物流企业在硬件等方面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难以发挥第三方物流凭借其现代化设备满足客户需求的主要优势,并直接导致了服务质量差、客户满意度低的严重后果。上述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资金对物流行业基础建设投资力度明显不足。中国物资流通基本建设投资占GDP的比重仅为2.67%,低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二是物流企业技术设备落后。大部分物流公司虽拥有普通平房库、普通楼房库、简易仓库和货场等传统设备,但高层货架、冷藏库、冷冻库、保温库等仓储设施保有量较低;部分大型物流企业虽拥有全自动立体仓库,但多数设计水平低且主要采用手工操作等。三是中国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和网络硬件设施不足,直接影响了物流行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调查显示,仅39%的物流企业有信息系统,且功能不完善,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条码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自动化库存定位和货品分拣等现代科技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从而难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和交换,影响了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
对此,物流企业应依据企业发展和客户的需求,在国内外先进的物流设备中进行选择,逐步实现设备的现代化。同时,鉴于多数企业资金实力不足,物流企业可通过协议方式联合采购设备,实现设备共享。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企业要有超前意识,在扩展增值业务的同时推动信息网络的建设,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与客户和其他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通过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此外,政府也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推动物流行业的设备更新,如推动与国外制造企业的合作、提供低息的采购贷款、鼓励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物流设备的租赁业务等;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尤其是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物流行业基础设施和装备的通用标准制定;对物流安全和环境制定强制性标准,如环境保护责任法等;支持并敦促行业协会制定物流作业和服务的标准,统一物流用语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标准等。
第三方物流在中国虽已经历了十余年发展,但其现状难以令人满意。充分认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尝试解决,不仅有利于中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将促使企业将物流外包从而加快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提升中国整体经济实力。但国外物流企业的巨大挑战和历史原因形成的种种束缚,使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既需要各方的努力,也需要在理性认识问题的基础上谋求长期的、稳妥的、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徐熹.中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4).
[2]潘福,林王卓.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冯文龙.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5).
[4]公斌.中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科技,2008,(8).
[5]张彤.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百科,2005,(6).
[6]梁婵卓.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企业导报,2009,(8).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制约因素
一、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现状
当今,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与国际发达企业相比,尚有非常大的距离。外国企业进入我国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导致各类企业深化认识物流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对专业化、多种服务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依据之前的统计,如今德国的第三方物流成本已下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日本更是下降到6.5%,但是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成本却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而且在我国企业的全部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占的比例又显然更低。根据我国仓储监理会于2010年对全中国境内内的供应与需求状况展开的调查,所有从事生产的各类企业原材料的物流中,第三方物流占据的比重只有21%,而从事商品业企业的物流中第三方占据的比重少之又少,只有比例的6.1%。目前,外资企业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其次是民间自营企业和部分改制后的国有企业。
(二) 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起步较晚,经验不足
如今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由原来的仓储、交通运输企业改制而行成,传统业务仍旧是其主要业务。因此,较为低下的机械化程度、简单的交通运输方式、规模小、市场占有量小、融资能力弱、货源的不固定性、服务功能单一、竞争力小是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特有现象。其中最重要的问题还则是缺少高效和大众化的服务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网络以及监管管理的程序软件,而且高素质的物流人才缺乏。同时,在商品的处理、配送计划的制订以及资产运用管理的实际操作方面,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行业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营运保证。
二、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我国的物流需求不足,观念落后
物流需求不足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历程较短,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而使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市场占有率不高;另一方面,我国的物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领导和职工习惯于传统物资营销方式,与物流企业要求的创新发展能力差距较大,再加上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尚未完全破除,专业化程度低。据中国仓储协会2011年对1000家企业的调查,第三方物流业务在生产和商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23%和15%;况且以往的物流主要强调通过内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赚取利润,而第三方物流更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强调与供应链中其它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委托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两者间的利益是一致的。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管理策略,在认识上还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应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二)我国的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
第三方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要求,提供综合物流业务;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还缺乏有关业务素质。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企业管理自身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有在复杂情况下(兼顾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而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三)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条块分割严重,企业规模偏小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四)我国的物流渠道不畅
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五)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功能不全
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据中国仓储协会2011年初的调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业中,有25%的生产企业和10%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的物流服务不满意。
(六)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仓储或运输能力欠缺。物流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时间盗用和空间效用。就目前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有些公司偏重于仓储,运输能力不足;另外一些公司则是运输车辆很多而在全国没有多少仓库,靠租用社会仓库来完成对客户的承诺。
2.网络问题。我国有几家大的物流企业拥有全车性的仓储网络或货运网络,但是这个网络的覆盖区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客户在选择物流合作伙伴时,很关注网络的覆盖区域及网络网点的密度问题。有关网点的建设问题应引起物流企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徐天亮.马永光.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商贸经济,2015(10).
[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2016(8).
[3]李彦萍.管政・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环境研究.中国仓储物流设备网,2015-03-19.
[4]祁怀锦,阎正国.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6(5).
[5]郭玉林.以现代物流理念促进物资流通企业的机制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15.
[6]田雨.浙江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构建与运营模式[J].上海经济研究,2016(11).
[7]胡健,孔伟.第三方物流概念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11):128.
[8]王国颖.第三方物流企业组织设计模式探析[J].商业经济文荟,2015(6).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仓储管理 内容 趋势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
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库存控制、仓储作业操作,是构成第三方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虽然它们之间是三个相互区别的层面,然而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于它们之间。
(一)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
所谓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指的是,以铁路、公路、大型船舶的固定航线为运输主干线,以区域配送为中心,形成一个系统的枢纽的布局模式,从而改变物流系统的复杂纷乱。所谓枢纽指的是一个配送中心,只不过这个配送中心的基地是仓库。除此之外,专业的对配送中线的选址规划、设计仓储系统内的设施设备的安排、设计规划区域的功能,也是仓储系统布局设计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物流供应链的设计上,物流建筑的设计上,物流设施设备的配置上,都必须有专业技术,因为,它对接下来的物流程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说,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不仅是顶层设计,同时,它更是供应链设计的核心。
(二)库存控制
在控制库存时,我们必须以上一层的设计,也就是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为依据对本仓库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系统模式进行确定,这是确定仓库商业模式的必然要求。
第一、将控制目标定位在服务质量和运营成本上,如果成本中心是供应链上的一个执行环节,从而使库存的合理性和零库存率得到保证;
第二、服务质量、运营成本、计费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将会成为控制目标,如果将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作为供应链的一个执行环节,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第三、执行、反馈、分析,是第三方物流仓储管理中库存控制的主要功能,因而,相对于供应链的整体来说,它处于后端位置。
(三)仓储作业操作
进仓、盘点、账务处理、出仓等是仓储作业操作的传统作业流程,因而我们说,它是整个仓储管理中的基础部分。在第三方物流的仓储管理中,主导管理是以仓库管理系统为中心的。与其他管理软件不同,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储作业操作是信息化的,因而,对库存控制和信息集成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为基础仓储作业流程:
第一、进仓作业流程
接单审单―检查车辆―卸货―验收货品―系统指导上架―贴标签/扫描―单据处理―入账确认;
第二、盘点作业流程
制订盘点计划―盘点实物―实物与标签核对―盘点表与系统账务进行复核―计算库存准确率;
第三、出仓作业流程
接单审单―系统分配―分拣备货―发货―复核―交接―单据处理―销账确认;
第四、账务处理
实时记录和检查每次进出库作业、质量状态、数量的改变,同时分类、整理、归档保存、备份相关凭证,这是进行账务处理的主要目的。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的深度结合
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在途费用的有效手段。WMS作为由一系列计划模块有机组合并产生相应预期结果的系统,它是集员工、流程和环境于一体的系统集合体。在国外,WMS功能的强大和专业性通过实践的充分证明。在国内,WMS得到了广泛运用,但仅限于其初级功能模块。
对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而言,仓储管理必须通过WMS作为工具,开展充足的辅工作,以便为完善系统的配套设施作好准备。例如自动存货、补给系统、RFID、产出相关报表、库存控制指标等运用进行了重新组合,以适应仓库管理运转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运用,仍需要通过管理中成熟的理念支持和贯通。
(二)贴身个性化行业化服务意识
第三方物流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行业是物流外包潜能最
大的行业,如食品饮料、服装、化工、IT、电信和汽车行业。行业发展速度比较低的传统行业,是支撑物流行业现阶段生存发展的支柱力量,调查显示,物流行业中比较大型的企业非常重视传统行业的物流需求,因为抓住这些行业的需求,是保障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物流行业生存的根本。
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要站在客户企业的角度,提供有利于物流合理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前提是必须熟悉客户企业、物流活动的发展规律、流程,具有物流系统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在清晰地识别客户需求后,结合行业特点,分析归纳行业需求,并结合自身运作特点,为客户贴身制订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提升服务方案。
从而,突破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往被动接受整改完善指令的局面。
(三)人才的战略型、管理型、技能型
现代物流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是结合整个物流业的成熟发展联系在一起,必须具有提供从物流计划、系统设计、物流管理到实施一整套物流服务能力。满足以上发展的需要,不能脱离高素质的人才。从理论而言,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管理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分为3个层次,一是战略型物流人才,二是管理型物流人才,三是技能型物流人才。在企业当中,对以上3个层次之间的复合性人才需求更为强烈。这也意味着,企业更需要具备“专业素养+实践经验”的人才。这类人才一方面来源于先通过学校培养,后阶段实践中磨炼形成;另一方面来源于在实践工作中已经掌握技术技能,再通过专业化理论提升的修炼而成。人才的培养和战略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长远发展的另一块基石。
参考文献:
[1] 叶梅:仓储管理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