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30 16:26: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白蚁预防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白蚁产生的原因:
(1)目前有大部分建筑没有进行白蚁预防施工,容易引起白蚁蛀蚀,造成白蚁生存环境。
(2)目前部分建筑虽然进行了白蚁预防施工,但因为价格不到位,或者因为行业恶性竟争所致,造成施药不到位,起不到预防白蚁的目的。
(3)新建楼房时,许多施工单位没有将地下的模板及其它杂物清除干净,(预防药物失效后)给白蚁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4)现代人寻求时尚,在建筑物内装修装饰时大量使用木质材料,没有进行白蚁预防施工或药效消失后给白蚁生存带来有利条件。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白蚁危害地区城市房屋的白蚁防治管理。
本规定所称的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是指对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等房屋的白蚁预防和对原有房屋的白蚁检查与灭治的管理。
凡白蚁危害地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装饰装修的房屋必须实施白蚁预防处理。
白蚁危害地区的确定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辖市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三条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工作应当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四条国家鼓励开展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科学研究,推广应用新药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设立白蚁防治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和组织机构;
(二)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及场所;
(三)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
(四)有生物、药物检测和建筑工程等专业的专职技术人员。
第七条建设项目依法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当将白蚁预防费用列入工程概预算。
第八条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与白蚁防治单位签订白蚁预防合同。白蚁预防合同中应当载明防治范围、防治费用、质量标准、验收方法、包治期限、定期回访、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内容。
白蚁预防包治期限不得低于15年,包治期限自工程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
第九条白蚁防治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白蚁防治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程序进行防治。
第十条城市房屋白蚁防治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剂。白蚁防治单位应当建立药剂进出领料制度。药剂必须专仓储存、专人管理。
第十一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商品房销(预)售时,应当向购房人出具该项目的《白蚁预防合同》或者其他实施房屋白蚁预防的证明文件,提供的《住宅质量保证书》中必须包括白蚁预防质量保证的内容。
建设单位在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时,应当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按照本规定实施房屋白蚁预防的证明文件。
第十二条原有房屋和超过白蚁预防包治期限的房屋发生蚁害的,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者房屋管理单位应当委托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灭治。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以及房屋管理单位应当配合白蚁防治单位进行白蚁的检查和灭治工作。
第十三条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的规定,从事白蚁防治业务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白蚁防治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九条规定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白蚁防治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使用不合格药物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3万元的罚款。
第十六条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单位未按照本规定进行白蚁预防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或者房屋管理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房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的罚款。
第十八条白蚁防治单位违反本规定从事白蚁防治工作,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造成重大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键词】水库堤坝;白蚁危害;防治
我国南方的水库堤坝经常发生白蚁危害,发生白蚁危害的原因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在于当地处在亚热带,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十分适宜白蚁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土筑型堤坝也为白蚁在里面筑巢繁殖创造良好条件。根据调查资料可知,危害水库堤坝的白蚁种类主要为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和海南土白蚁、台湾乳白蚁,其中危害数量最多的是黑翅土白蚁。
土栖白蚁是水库堤坝的大敌,它直接危害水库堤坝安全,在堤坝内活动,为寻找食物和水源,向外修筑四通八达的蚁道,建巢穿洞,随着汛期的到来,在高水位的情况下,进而会发生堤坝渗漏、管涌、滑坡、塌方、垮坝等险情事故,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由此可见,水库堤坝的白蚁防治是关系到水库堤坝安全运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大事。然而目前针对水库堤坝的白蚁防治主要采用人工挖巢法、掺药灌浆法、烟剂熏杀法、毒土层法、物理屏障法等。这些方法都有它优缺点,比如人工挖巢法优点是可以将白蚁巢挖走,除去坝体内空洞隐患,缺点在于找蚁巢技术难度大,挖巢费工耗时。掺药灌浆法是用把调好的毒泥浆从蚁道灌入主巢和其他空腔,一般的灌浆技术很难将白蚁灌死,无法根除堤坝蚁害。烟剂熏杀法是在婚飞季节之前对分群孔或大蚁道用化学烟剂熏杀,抑制白蚁的分飞扩张,减轻白蚁的分族危害,达到抑制成龄巢的目的。烟剂药物主要由硝酸铵、氯化铵、敌敌畏、木屑等成分组成。比人工挖巢省力,其缺点是安全性差,难免药烟污染空气,造成对人畜健康的伤害。毒土层法是在背水坡取出一层土层,平整后,在表面喷洒防治药剂,在药层上覆盖经过检查没有白蚁侵染的新土,其优点是在坝面上形成均匀有效防蚁毒土层,可灭杀堤坝表层幼龄白蚁群体,并阻止其另立新巢,缺点是对药剂的选择、用量、施用技术有严格的要求。物理屏障法优点绿色环保,缺点造价高。
综合比较以上几种防治方法,本文认为水库的水质安全关系到社会和人民的用水安全,白蚁防治必须遵循环境保护与白蚁治理相兼顾的原则,环境保护是关系到全人类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在做好防治白蚁工作的同时,不仅要保护水库堤坝的完整性,还必须保护其周围植被及其它生物的安全。市面上灭治白蚁药剂很多,而不是每种药剂都能用于堤坝,水库的特殊作用要求在水库堤坝隐患治理过程中,新采用的技术措施和材料包括药剂,不能造成对环境污染。目前先进的投饵诱杀法已引入害虫综合防治概念,形成白蚁监测控制IPM技术,采用监控诱杀系统防治堤坝白蚁是未来的趋势,本文建议在水库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中重点引用白蚁监测控制IPM技术,其优点在于以生态学为基础,通过白蚁诱饵技术对白蚁的活动进行监测,结合喷粉灭蚁技术,因此本文建议白蚁单位可根据植入监控点的定位资料,按时做好检查,对于监控点中所引诱到的白蚁,适时地利用利用少量有效、残留与持效时间短、容易自然分解的白蚁杀灭药物进行灭杀。最大限度地替代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达到控制白蚁活动的目的。
为了替代化学药物,北海市白蚁防治管理所研制出一种环保、经济、高效、安全型中药粉剂来灭杀黑翅土白蚁。由于我国中药植物资源丰富,取材加工方便,该所研究出环保型中药防治黑翅土白蚁药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所经过试验效果表明,自制的中药粉剂对黑翅土白蚁没有驱避作用,中药粉剂的毒性可在黑翅土白蚁中传递,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所以在水库堤坝防治白蚁时,应以环保、高效、灵活、安全为原则,根据水库堤坝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用中药粉剂与白蚁监测控制装置技术相结合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该技术以白蚁监测控制装置与中药粉剂为主体,对黑翅土白蚁进行预防和灭治,具有操作简单,无污染,可以在白蚁常活动的水库堤坝坡面多点埋设监控诱杀装置,内置白蚁喜食的木材以及杀白蚁饵剂,它对水库堤坝设施损坏较小,对整个坝体的白蚁危害可起到长期预防效果。其中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内装有白蚁诱饵,平时可以起到对周围的白蚁起到长期监测预防作用;一旦周围有了白蚁,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白蚁引诱到装置内取食,当取食的白蚁达到一定数量时,将中药粉剂喷到白蚁身上,白蚁将白蚁粉带回到巢内并在群体之间相互传播中毒,最终使整巢内白蚁死亡,达到杀灭控制白蚁和确保大坝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标明,农春莲,丁成彬等.中药粉剂对黑翅土白蚁的毒效研究[J].安微农业科学,2015,43(4):137―139.
[2]廖婷等.南宁市水库堤坝白蚁的发生于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关键词 台湾乳白蚁,土壤,pH值,穿透,取食
白蚁广泛分布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台湾乳白蚁危害含有木质素的建筑物和植物,同时在觅食时也破坏不含木质素的材料,比如塑胶、沥青和薄软的材料(铅和铜)等。台湾乳白蚁主要利用土壤为生存条件筑巢于地下,对我国华南地区的房屋建筑物、林木果树、交通设施等造成严重危害。它们还在地下蛀蚀电力电缆的PVC和PE护套,且其分泌的蚁酸还可腐蚀金属造成漏电和短路,引起输电中断故障,甚至酿成火灾,全国各地通讯电缆和高压电缆被白蚁蛀蚀造成的输电故障常有发生。台湾乳白蚁入侵建筑物内蛀蚀木质结构的装饰材料和家具更为普遍。
目前,国内外对白蚁防控主要采取化学、物理和生态3种方法。3种方法中,以化学防控为主,采用该措施对建筑物、园林、电缆等白蚁进行预防和对农林等白蚁进行灭治,较有效地控制了白蚁对国民经济的危害。但用于防控的化学药物毒性大、残效期长、容易对环境和水资源造成潜在的污染进而破坏生态平衡,已引起各国政府和有关学者的极大关注。为此,研究出一种既可达到防控白蚁效果,又可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和技术,便成为白蚁防控研究的新方向。
关于白蚁蚁巢与土壤的关系有大量的研究,但主要着重于生物降解因子方面。白蚁取食活动受温度、湿度及其组合因素影响;白蚁对木材偏好也有一些研究,但土壤pH值对白蚁筑巢及生存影响报道甚少,尤其利用土壤pH防控白蚁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测定台湾乳白蚁的活动对土壤pH的选择性,以期探索通过改善重要建筑物和周围的土壤酸碱度来预防白蚁危害的可能性。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黄粘土 挖取广州市某建筑工地离地面1.5~2 m深的黄粘土晒干后研碎,用孔径为1.5 mm的钢筛筛去碎石和杂质成黄粘土粉。
1.1.2松木块 把新鲜松木板切成大小2.2cm×1.6 cm×1.6 cm木块,将各小木块的表面磨光滑成规格均为2.0 cm×1.5 cm×1.5 cm,放进100℃烘箱中烘干60 min,取出逐块称重,记录木块重量。
1.1.3不同pH值黄粘土泥饼的制作 分别取300 g黄粘土粉与80 mL不同体积分数的H2S04或KOH溶液混合均匀后搓压,做成中7.5cm、高4.0 cm、表面平滑的不同pH值圆柱型泥饼。在每个泥饼中间放人1块2.0 cm×1.5 cm×1.5 cm表面磨光滑且已烘干称重的松木块,木块表面与泥饼的上下表面和左右表面分别是2 cm和2.75 cm。
1.1.4黄粘土泥饼pH值测定 (1)泥饼料折算为干泥粉重:称取搓好后的泥饼料5 g,折算成干泥粉重时采用5 g×(干粉重/干粉+水重)=3.95 g。
(2)各泥饼pH值测定:采用l:5的土水比,用5 g泥饼料加19.75 mL的蒸馏水,搅碎搅匀5 min,静止10 min,用PHS-3C型酸度计测定。
1.1.5台湾乳白蚁采自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蚁害监控研究组在室内饲养的健康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工蚁。取白蚁的方法是,试验前20 d左右将新鲜松木块用清水稍湿润后放在与饲养室设有通道的小饲养室内,整齐叠好,加盖保湿。待大量工蚁取食松木块时,取出整叠松木块,轻敲木块收集后剔除兵蚁。
1.1.6试验饲养缸 选用标准的15 cm×10cm加盖的玻璃养虫缸,将做好的泥饼放在饲养缸内,每缸投放工蚁3 g,加盖。置23~25℃室温下试验观察。试验共17个pH酸碱值,每个酸碱值设5个重复。
1.2方法
试验开始后24 h观察记录白蚁穿透泥饼情况和未进入泥饼的白蚁活动情况(24 h后白蚁不能再进入泥饼)。
试验第20天解剖泥饼,取出木块,用清水洗刷掉粘在木块上的泥土,自然晾干后放进1000C烘箱内经60 min烘干,取出逐块称取剩余木块重量。
2结果与分析
2.1 白蚁对各pH值泥饼的穿透力
试验后第24 h观察发现,白蚁对pH 2.3~10.1范围的泥饼都有不同程度的穿透。其中,pH值为3.5~10.1时,供试白蚁全部进入泥饼;pH值为10.3时,仅1个泥饼有极少量的白蚁进入,大多数白蚁在泥饼外活动。随着时间的增加,白蚁活动能力减弱,第3天开始未进入泥饼的白蚁逐渐死亡,至第7天全部死亡。白蚁对pH 10.6以上的泥饼不能穿透,泥饼平滑的表面无任何穿透孔。结果见表1。
2.2白蚁在不同pH泥饼内蛀蚀木块量
从解剖不同pH值泥饼检查木块被白蚁蛀蚀的结果来看,在pH 2.4以下时,白蚁虽然能进入泥饼,但在泥饼内不能正常取食。当泥饼的pH值为3.5时,白蚁取食量开始增加;在pH 5.6的泥饼中,白蚁取食量最大;泥饼的pH值在6.6~9.8的范围内,白蚁取食量基本相近;泥饼的pH值为10.1~10.3时,木块仅有极微小的蛀痕;白蚁不能进入pH 10.6以上的泥饼内取食(图1)。
2.3 pH值
据试验结果,建立的土壤pH值(x)与木块被蛀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y=-0.899+O.493x-O.00345x3,
(F=150.75,P
根据逐步回归方程,求得的白蚁不能进入土层蛀蚀木块的pH值范围为10.91。
3讨论
关键词 白蚁;堤坝;挖防
中图分类号 TV698.2+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12-02
堤坝白蚁蚁害,是严重威胁堤坝安全的重大隐患。白蚁喜群居,一群白蚁有蚁王若干只,蚁后1只,兵蚁约占群体的5%,工蚁约占群体的95%;主巢1个,副巢若干个,菌匍(和副巢的功能相同,只是其个头比副巢小得多,但是其数量多于副巢)若干个。白蚁的蚁路、蚁巢分布于坝身之内,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网,并且有若干条取水线穿过坝身,使坝体千疮百孔,极易造成管涌、塌陷、溃堤的严重后果。又因白蚁群体庞大,数量惊人(一群白蚁往往数以亿计),并且白蚁分飞后,组合成新的白蚁群体的能力极强。因此,若采取单一的人工挖巢的方法,虽能大量杀灭白蚁,在一定的时间内也能够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还有少量的白蚁会侥幸逃脱,形成新的白蚁王国,使蚁害死灰复燃,达不到防治白蚁的目的。有的甚至会更加严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笔者总结20多年的白蚁防治工作经验,发现只有采取标本兼治、挖防结合的白蚁防治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白蚁防治效果。
1 情况简述
枞阳县马鞍山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位于枞阳县东部,座落于横埠河上游。灌溉面积2 200 hm2,受益乡镇4个,受益人口12万人;防洪受益乡镇4个(尤其是横埠镇,是枞阳县东部的一个重镇,经济发达,地理位置重要,南连铜陵市,北接合肥市)。水库下游有1条国道(合肥―铜陵―黄山市高速公路)、1条省道(合肥―铜陵市二级公路)受其保护,防洪灌溉效益显著。因此,水库的安全十分重要。
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水库坝长448 m,最大坝高21.4 m,水库坝身为粘土心墙坝,上游为块石护坡,坡比1∶2.5;背水坡坡比1∶2.5,为草皮护坡(草皮的根茎是白蚁的天然美味,白蚁活动的踪迹――泥被、泥线,也极易被草皮所遮挡,不易被发现),坝趾处亦是块石护坡。
该水库大坝位于马鞍山和凤凰山之间,二山森林茂密,发现有少量白蚁活动的迹象。该水库大坝蚁害的成因:一是由于该水库大坝建于年代,人们对白蚁的认识和研究较少,对白蚁防治工作的认识十分有限。因此,对上坝土方中是否夹有白蚁未能十分重视,由此将白蚁夹带上坝,形成蚁害。二是夹有白蚁的朽木等杂物,随着上游来水漂浮至大坝坝身,而形成蚁害。三是由于坝址处两边山上都有白蚁活动,并且在白蚁分飞距离的范围内,白蚁由山上分飞而来,而形成蚁害。上述3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有待进一步研究。
2 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过程
1984年,该水库管理人员在进行例行巡查时发现坝身有白蚁活动,当即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详细汇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着手开展白蚁防治工作。
2.1 施工准备
1984年秋天,采取的第1项措施是全面加强巡查工作,坚持每日巡查,查看白蚁活动的范围是否有改变,查看白蚁活动的重点区域是否有变动,并且做好标记。将每日的巡查情况记录在案,为以后的白蚁防治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1]。采取的第2项措施是在每日的黄昏时分,尤其是要变天的时候,观察坝身范围内空中飞翔的小虫子的状况,若发现有个体较大、飞行距离不大即落地的虫子,要追踪观察,以确定是否为白蚁分飞,并做好记录。
2.2 人工挖巢除白蚁
白蚁的生活离不开水,而坝身上亦无其他水源,白蚁必须穿过或者绕过坝身至迎水面进行取水。利用这一特点,在早春3月时进行人工挖巢除白蚁。因为白蚁活动范围小,一般都在其主巢附近活动,其取水线更是靠近主巢,这为寻找主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大降低了寻找的难度和寻找的工作量,即便如此寻找取水线仍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
1985年3月7日,经过2 d大面积的细致排查寻找,终于在大坝东端0+060 m处发现其取水线。随之展开人工跟踪追挖,追挖至0+120 m处时,出现大量疑似和主巢相关联的线索。3月8日,继续进行追挖,追挖约5 m,挖至主巢。破巢时抓获一只长10 cm,直径2.5 cm的白蚁蚁后(蚁后是白蚁群体的繁殖工具,专伺繁殖,日产卵上万只),工蚁、兵蚁数以亿计。该主巢直径为1.2 m,埋深0.7 m;经过3 d的追挖,又挖出副巢7个,副巢直径在0.5~0.7 m,埋深0.5~1.2 m,最远一个副巢距主巢150 m,菌匍12个,直径在0.10~0.25 m,埋深0.5~1.2 m。对在追挖时漏网的残余白蚁采取喷洒杀虫剂的方法,继续剿灭残余白蚁(这是利用白蚁有互食死在白蚁巢内的蚁尸,以保持蚁巢内清洁的习性,使得药物的药性能继续传播,这就是药物防治白蚁的基础)。
2.3 防治
2.3.1 预防。预防的主要方法:①沟槽的开挖:在大坝的背水面,顺坡,在不同的高程点,纵向布置5条平行于坝轴线的沟槽,槽深1 m,槽底0.5 m(以便于工人操作为原则),槽长应超过白蚁最远活动点处150 m(这是白蚁的分飞距离)。②喷洒药物:在已经开挖好的沟槽内,用配好的10%氯丹溶液,均匀地喷洒于沟槽的槽壁上,以形成一道药物防护层[2-3]。③药土回填:用氯丹溶液拌和回填土,用量60~80 g/m3。药土拌和要均匀,不能有遗漏。回填要分层回填,回填要密实,并且要预留20 cm的保护覆盖层,以防人畜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④安全防护:因为氯丹溶液是剧毒药物,施工过程中要严密做好防护工作,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眼镜、口罩和防护手套,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4]。
2.3.2 人工和药物防除。白蚁怕光,因此白蚁在露出地面活动时,都必须先修好泥被、泥线,在泥被、泥线的遮挡下进行采食、取水等活动。人们可循着泥被、泥线来发现白蚁的踪迹,这为人工杀灭白蚁提供了前提条件。
白蚁喜食带甜味的植物(如草根、树皮),这就为药物诱杀白蚁提供了前提条件。将白蚁喜食的植物拌上杀虫剂,埋放在蚁道上,引诱白蚁来食。或者将白蚁喜食的植物物粉碎,拌上杀虫剂,搓成细条,塞入蚁道内引诱白蚁来食以达到杀灭白蚁的目的。
3 参考文献
[1] 郭建强,龚跃刚,孙吴俊,等.监测控制技术在水库堤坝白蚁防治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6(5):49-51.
[2] 毛海峰.堤坝白蚁防治的重要性及防治措施[J].广东水利水电,2004(2):47-46.
关键词:白蚁防治;工作困局;策略
白蚁的危害一直困扰着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寻找一个可以有效治理白蚁的方法,白蚁的生存和繁衍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进行破坏,在治理白蚁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的白蚁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防治的理念和方法日益更新,不断进步,大大减小了白蚁的破坏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白蚁治理工作不断加强,也需要我们加强白蚁的研究和防治工作。
1 白蚁防治方法
1.1 化学处理法
化学方法就是使用化学药剂对白蚁进行治理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毒杀法和药物屏蔽法。药物毒杀法,就是使用药物对白蚁进行灭杀,这种方法见效快,但药物毒性强,有严重的残留,近年来,国外的很多国家停止了这种方法;药物屏蔽法就是采用持续性药物喷洒或注射到土壤中造成有毒化学屏障,而控制白蚁危害的方法。这些方法大量使用氯丹、砷制剂、DDT、灭蚁灵等,对环境危害大,持续时间长,污染效果不易去除,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所以这些方法现在在一些国家已经停止使用,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展了研究低毒高效的白蚁防治剂,减少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损害,现在已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氟氯氰菊酯乳油、氟铃脲、除虫菊酯等就是研究出的白蚁防治剂。这些试剂的使用,由于其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好,正逐渐得到推广
1.2 种群控制法
种群控制法就是使部分白蚁带上有毒的杀虫剂或者是饵料,回到蚁群进行传播,从而导致,整个白蚁群体死亡的方法,主要是粉剂灭杀和毒饵诱杀:粉剂灭杀的方法是使用引诱物质,将白蚁引诱到提前设置好的诱坑中,这时喷上慢性的白蚁粉剂,是白蚁回到族群,在群体内传播,从而导致整个白蚁死亡;毒饵诱杀法与之类似,把白衣喜欢的饵料,放在白蚁经常出现的地方,在工蚁取食之后,回到蚁巢,这些有毒物质会在蚁巢内的其他成员之间传递,进而杀灭白蚁种群。目前使用较广泛的系统有,(恩斯特)蚁巢灭杀系统和(心居康)蚁巢灭杀系统。我国生产的主要有晔康、江枫等。这种方法只需要少量的饵剂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我国引起了广泛关注。
1.3 物理屏障法
物理屏蔽法就是指借助金属网,沙石颗粒,护板,做物理或者是机械屏蔽,防治白蚁侵入室内或建筑,阻止白蚁危害的方法。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把白蚁和建筑彼此分开,而不是驱走或者杀死白蚁,利用这种方法,没有环境污染,能够长期保护建筑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不会造成危害,不需要重复使用,一次奏效,从长远效果看经济的效益显著。其主要方法有:(1)沙土屏障法;(2)防水薄膜屏障;(3)金属屏障等。现在,我们正积极地探索新的方法,尽量节省成本,简化操作步骤,以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1.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白蚁自然界中的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的,达到控制白蚁数量的目的,当前,生物防治白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白蚁;(2)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治白蚁;(3)从植物中提取的防治白蚁的方法;(4)利用植物内的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白蚁。
总而言之,利用生物防治的天然杀虫剂相对于其他防治方法,具有持续效果较好,危害小,可以长期控制,不需要人为干预的独特的优势,同时这也有望成为白蚁防治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之,传统的化学方法防治白蚁的有效期短,对环境破坏严重,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并且需要多次试药,工作量大而且复杂,所以现在正积极探索用其他方法尤其是化学方法防治白蚁的研究工作,物理屏蔽法及生态防治法成本较高,对气候和环境要求也比较严格,在防治效果好,持续时间长,生物防治法具有其天然的优势,中旬防治法符合环保要求,效果显著,将会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2 白蚁防治工作的困难
2.1 应用错位
现在社会的环境日益变化,白蚁防治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防治人员水平有限,不能根据具体环境使用适合的方法。
2.2 化学药物使用较有限
我国对化学药品在防治白蚁危害过程中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在种类上,能够使用的药品有限,很实用的方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很难摆脱这种摆脱这种限制,扩展防护思路。
2.3 研究开发领域有限,系统性研究不足
在如今的白蚁防治工作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防治工作不能做到综合治理,传统技术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求,科技研究水平没有达到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化学药品研制,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与环境科学的结合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实际上能应用的成果少,不能保证环保和性能相适应的平衡,这些客观问题为防治工作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3 白蚁防治工作策略的选择
3.1 化学防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化学药品因为其高效性,经济性和快捷性,在防治白蚁方面,是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房屋的结构,白蚁种类,对环境的影响,更好的选择使用药物的种类和方法。
3.2 新技术器械的选择和应用
如今,在市场中,呈现出多种厂商开发的防治白蚁的器械及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蚁群种类,气候地貌,经济条件以及环保要求,选择适合的器材和系统。
3.3 坚持以防治为目标,选择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措施
在实际防护中,具体策略的选择,充分注意防治目标具有的客观条件,最大限度的发挥环境,科技,生物条件的作用,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用适当的方法能达到目的就是最佳选择。
3.4 提高自身的研发创新水平
科技创新不但包括技术方面及化学药剂的研究方面,还有防治方法的创新和防治体系的建立,从具体事例上分析,加强防治中的创新和防治体系的创新,比药品和设备的创新更重要。
综上所述,在面对白蚁防治中一个难题的时候,需要在实际过程中不断总结,克服困难,根据当前形势,找出具体的可行对策,提高白蚁防治效率。
关键词:杉木;特征特性;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9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73
前 言
杉木是速生林的重要树种之一,凭借其树木材质好、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成为很多地区的主要用材的树种之一。从近些年的相关统计来看,杉木现有面积约765万hm2,蓄积近2.645亿m?,在我国速生用材树种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从各地区的实际种植情况来看,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对杉木的生长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和限制。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杉木常见的病虫害是我国广大林业工作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杉木的特征特性
杉木,又名沙树、沙木等,属松柏目,衫科乔木。树高可生长到30m以上,胸径可生长到2.5~3m。树皮为灰褐色,裂成长条片脱落。杉木为亚热带树种,多生长于多雾静风、温暖湿润的地区,可在年均气温15~23℃的条件下生存,具有较强的耐寒性,最低可承受-17℃的温度。水湿条件对杉木的影响较大,年降水量以800~2000mm为宜。杉木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很高,喜湿润、深厚、肥沃且具备较佳的排水性的酸性土壤。杉木在我国长江流域和秦岭以南地区具有广泛的分布,这不仅得益于杉木生长速度快、木质材料好的特点,杉木巨大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样不可忽视:杉木木材多为黄白色,具有很强的耐腐力,易于加工,被广泛应用于造船、家具、桥梁、建筑等行业,体现了杉木巨大的经济价值;而杉木树皮、根皮、枝叶、枝干结节等部位都可入药,对止血散瘀、祛风止痛、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痛等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 杉木常见的病虫害
2.1 杉木常见病害
2.1.1 叶枯病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在我国各杉木产地都有发现,海拔300m以上的山区是杉木细菌性叶枯病的多发地带。叶枯病对针叶的危害最大,感染后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和黄色晕圈,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状,最后发展为褐色段斑,致使针叶枯死。对叶枯病感染特别严重的杉木,嫩梢也会枯死。叶枯病多发于5~6月,感染途径主要是伤口侵入,特别是杉木针叶间的互相刺伤是杉木感染叶枯病的重要原因。
2.1.2 赤枯病
杉木感染赤枯病后,杉苗顶梢的嫩叶和全针叶会出现赤枯的现象,一段时间后会造成杉苗自上而下变为枯褐色而死亡。赤枯病对杉木幼树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些地表热辐射较强的地区,杉木幼树树冠基部容易受热辐射而灼伤,给赤枯病病菌侵入杉木创造了条件。赤枯病病毒可以寄生在针叶内部的组织细胞中越冬,并通过风雨等自然气象进行传播。
2.1.3 炭疽病
杉木炭疽病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发现,以丘陵地区最为严重。杉木最初感染炭疽病时,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染病症状,一段时间后叶片先端开始变为枯褐色,并逐步发展为叶片完全枯死。对于病害较为严重的杉木,嫩茎乃至整个枝梢都会变为黑褐色而枯死。5~6月为炭疽病的流行时期,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土壤结板等环境因素造成了杉木抵抗力降低。
除此之外,茎腐病、溃疡病和杉木生理性黄化病等病害也会对杉木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危害。
2.2 杉木常见虫害
2.2.1 杉梢小卷蛾
杉梢小卷娥幼虫对杉木幼树的危害较为严重,会通过食取嫩叶和蛀入杉木的嫩梢或顶芽的方式使幼树枯梢。杉梢小卷娥本虫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的不同,1a最少可发生2代,最多5~6代。以蛹在枯梢内越冬,到第2年3月左右边羽化成为成虫,并在嫩梢叶背面的主脉边缘进行产卵。1~2龄的幼虫会对杉木的嫩叶进行啃食,3龄之后便会蛀入嫩梢或顶芽危害杉木。
2.2.2 白蚁
危害杉木的白蚁以黑翅土白蚁为主。黑翅土白蚁具有很强的群体活动性,集中栖息于杂草较多的林地地下。在每年的9~11月,黑翅土白蚁的觅食活动加强,会蛀害杉木的树皮、根茎部和根部,严重时会造成杉苗枯死,影响杉苗的整体存活率。
除此之外,天牛、杉木球果麦娥和黄翅大白蚁等害虫也会对杉木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危害。
3 杉木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 杉木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
3.1.1 叶枯病
由于杉木细菌性叶枯病多是靠叶片的伤口进行传播和感染的,而对于处于风口上或林道两旁的杉木而言,针叶间的互相刺伤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叶枯病的防治中,还没有特别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防治叶枯病主要依靠栽培保护树带和加强苗木检疫进行预防,对于已经感染叶枯病的杉木,可通过喷施70%百菌清600倍液、兽用土霉素钙盐500倍液、1000单位的盐酸四环素等药物进行控制。
3.1.2 赤枯病
赤枯病的感染对象主要是一些抗病能力较弱的杉木,所以对赤枯病的防治首先要加强对杉木生长环境的保护,提高杉木的抗病能力。特别是在杉木赤枯病多发的5~6月,要加强对杉木的遮阴和灌溉,加强对幼树的压青施肥。对于已经感染赤枯病的杉木,可使用70%的百菌清700倍液、50%的退菌特600倍液或1%的波多尔液进行喷洒。
3.1.3 炭疽病
不良的环境条件是诱发杉木炭疽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对炭疽病的防治要注重抚育管理,通过深耕整地、加强施肥、科学灌溉等方式改善杉木幼树的生长环境。炭疽病多是依靠风雨进行传播,所以在注重林间管理的同时,还要在杉木造林时要避开风口和迎风面。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喷洒多菌灵、百菌清烟剂等杀菌性较强的药物对炭疽病进行预防。对于已经感染炭疽病的杉木,可采用401抗菌剂进行治疗。
3.2 杉木常见虫害的防治措施
3.2.1 杉梢小卷蛾
对杉梢小卷娥的防治要充分结合生物手段和药物喷洒手段。要注重对杉梢小卷娥的天敌(如大腿蜂)的保护,并通过种植枫杨等其他树种营造混交林,达到减少杉梢小卷娥的数目和侵害率的目的。要注重喷洒80%的敌敌畏乳液900倍液、40%乐果乳剂和50%杀螟松乳剂等药物对杉梢小卷娥的第一代初龄幼虫进行防治。
3.2.2 白蚁
对黑翅土白蚁等白蚁进行防治时可采取食物诱杀、灯光诱杀、压烟熏杀等方式。但为了保护杉木和提高对白蚁的剿灭率,一般选择挖巢灭蚁的方法:在白蚁的主、副巢附近挖一条1m深,0.7m宽的沟,并在横切面上用小刀刮出蚁道,对半月形蚁道进行追挖。若切面上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蚁道,要选择更大的那条进行追挖。根据蚁道进行追挖,可以找到白蚁的主巢,实现对白蚁的彻底剿灭。
4 结 语
本文在介绍杉木特征特性的基础上,针对杉木造林中常见的叶枯病、赤枯病、炭疽病、杉梢小卷娥和白蚁几种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笔者的工作经验和资料的查阅总结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对杉木造林的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和帮助,减少病虫害对杉木林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参考文献
[1] 徐家盛.论述杉木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措施[J].广东科技,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