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安全生产问题

安全生产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9 16:22: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安全生产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安全生产问题

篇(1)

1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①化工生产行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占据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国家的支柱产业,安全问题更不可忽视,企业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确保生产的安全。②关系到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化学工业的生产环境充满刺鼻、有毒,强腐蚀的化学气体,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化学生产的工艺和过程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生产难度[1],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给企业,给国家带来财产损失,所以企业必须采用一定的安全生产策略加强安全生产。③安全生产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有利于确保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化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是化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2化工企业生产特点

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比其他行业更具危险性,化工企业生产具有以下特点[2]:①生产过程工艺复杂,生产条件苛刻,化工企业生产从原料加工到最重的成品,要经过很多的工序,经过多次化学反应和分离工序,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变化很大,稍有偏差就会产生爆炸,引发安全事故。②生产规模大,连续性强,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化工生产装置规模越来越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但是庞大的规模就储存了更多的危险物料,潜在的危险也就越多,容易引发安全事故。③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大规模的装置,连续化的生产,复杂的工艺和严格的工艺参数,需要自动化的生产控制系统;但是没有定期对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降低了控制系统的使用性能,滋生许多的安全隐患,为安全事故埋下祸端。

3化工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1)企业员工缺乏安全意识[3]由于企业对于化工生产的操作技巧不熟练,不能正确的操控生产设备,不能有效处理工业生产产生的垃圾废料,再加上自身严重缺乏安全生产意识,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损害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所以员工的安全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但是有的企业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任,生产管理非常混乱,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2)对于安全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化工企业管理者只是把安全生产挂在嘴边,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深刻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同时管理者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虽然大部分企业指定了严格细致的安全管理规定,但安全事故还是不断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能力欠缺。化工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大于安全,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对于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又普遍存在人情大于规定的现象,所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3)员工违规操作现象普遍,增强了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企业员工不熟悉生产工艺和技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经常违规操作,没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安全事故埋下了祸端,严重影响了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另一方面,化工生产的储存、运输也要遵守严格的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步骤出现失误,将会酿成难以估计的安全事故,在所有的安全事故中,员工违规操作占到了30%,是安全事故的主要隐患,所以企业必须采取措施杜绝员工违规操作现象的出现。(4)企业没有合理选择生产设备不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使得企业不能合理的选择生产设备,为安全事故埋下了隐患。由于化工生产大多处在高温高压的生产环境,其中有的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设备选择的不合理,会出现设备被腐蚀的现象,导致有毒气体渗漏,引发安全事故。

4加强化工安全生产的有效对策

(1)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化工企业应当基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实际发展状况,建立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化工生产的岗位职责、义务,管理层应该以身作则,为企业树立良好的表率作用,对员工进行引导,随时检查化工企业生产情况,从管理制度上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环节,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人人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企业氛围。(2)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人是化工企业生产的主体,所以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根据权威调查表明,国内目前化工生产过程中,因为人为因素引发的企业安全事故比例非常高;在经过对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研究之后,总结出企业管理层缺乏安全生产管理意识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要检验一个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是否细致、全面,主要看该企业管理者是否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且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安全意识过硬的企业管理团队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可靠保障,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化、规范化,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履行好自己的责任,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严格把控生产安全关;如果有员工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要严肃处理,全面细化企业各项制度和规定,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重视对企业员工素质的培养,深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3)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生产培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任用人才,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生产能力,定期的对员工组织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所有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减少和防范化工安全生产问题的发生,安全生产教育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真正的在生产中把安全放在第一位[4]。(4)强化企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纠正员工的各种违规行为,对违章者要依法处理,严肃对待,防止人情处理的现象发生,维护好生产现场良好的管理状态,企业各部门、各员工要相互合作,协同工作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各部门相互监督,共同完成生产目标。(5)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安全生产不能光放到嘴上,要展开实际行动,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该花的钱就得花,及时更新生产设备,及时给员工发放劳保用品,定期全面检查生产车间安全防护装置,彻底排除安全隐患,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

5结语

篇(2)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TQ086.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8日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规范方面的法律体系刚刚得到初步完善,虽然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具有了整体稳定的局势,但是也依旧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作出阐述与分析,对于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安全意识问题。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企业欠缺安全意识是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在企业的发展中,强化产品安全生产需要投入资金成本,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产生了利润与安全之间的冲突。所以在安全意识方面,危险化学品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具有侥幸心理,重视经济利益追求而忽略安全生产投入;二是在欠缺安全管理意识的基础上企业使用滞后的管理办法,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混乱。

(二)安全投入问题。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安全投入问题集中体现为人才投入以及资金投入欠缺。在人才投入方面,具有较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以及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生产技术人员是预防安全事故产生的重要保障,但是在企业生产中安全管理人员往往具有较小的升值空间,这导致了安全生产人员工作积极性欠缺。而缺乏在企业技术人员方面的组织与投入,也导致了技术人员对生产设备的操作以及工艺欠缺了解,从而为安全事故的产生埋下隐患。在资金投入方面,主要表现为安全生产环境有待改善,如企业管理机构有待健全、企业现金生产设备等配置不足、企业在老化工业区的改造方面存在不彻底现象、生产技术落后或者设备超负载运转等都是导致安全生产隐患存在的重要原因。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策略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安全意识欠缺以及主体责任不明确是导致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从强化宣传与提高认识等方面来构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在此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对安全生产进行高度重视,并对生产流程做出全面防范。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安全风险防治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理念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最为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实践中,企业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重视处理向强调预防转变,通过邀请相关行业专家来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应急处理知识作出讲解来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以及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认知。另外,可以利用网络、电视等宣传媒介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从而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要重视培训的规范化以及考核的严格化。在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宣传以及培训的基础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有必要确保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在企业中有必要开展企业、车间以及班组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特种工作人员能够做到持证上岗,企业负责人也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以及安全知识素质。生产过程中则有必要依靠禁令来对员工生产行为做出规范,从而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条例的贯彻与落实。另外,企业有必要对安全培训教育情况以及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做出严格的监督与考核,以便确保培训工作以及安全生产制度的有效性。对于培训机构工作的开展,企业有必要实行动态的监督与管理,可以通过对培训机构课堂秩序、教学情况以及到课率做出抽查来对培训机构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与监督。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培训教师队伍听课、讲课比赛来推动教师在安全生产培训方面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在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安全培训工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来提高企业领导以及各级员工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视与认知。

(二)对应急体系进行完善。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其目的在于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然而,危险化学品企业规模以及储存规模的扩大和集中生产导致了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如果对安全事故所进行的应急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方法不当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升级以及失控,并在社会中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对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做出完善十分必要。

首先,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要重视应急机制的构建。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构建统一指挥、合理结构、灵敏反应、高效运转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体系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此过程中,地方安全管理委员会要发挥出自身的参谋作用,通过调动企业安全管理主动性与积极性来构建合理的安全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工作考核机制以及联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安全管理格局。

其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要重视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善。应急预案应当作为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作出动态调整是应急预案体系完善中的重要内容,在此方面,要强调危险化学品存储以及集中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在对应急处理体系进行完善的基础上提高安全事故处理能力以及完善安全事故预防体系,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对事故进行有效且快速的控制,从而将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降低。在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中,需要确保应急预案本身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应急预案要具备针对性。即应急预案的编制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这要求在应急预案的标志中要广泛听取管理专家、技术人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意见;二是应急预案要具有及时性。一旦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安全生产问题,即需要针对潜在的风险编制应急预案,从而确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能够以应急预案为依据来进行及时的处理;三是预案演练要具有有效性。预案演练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事故处理的成效,所以针对应急预案中的内容,各个企业重视预案演练的定期组织,从而通过预案演练来对预案中的缺陷以及不足进行查找、分析以及修正,以确保预案体系构建中的科学性以及预案本身的有效性,并可以实现企业工作人员面对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反应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安全投入。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与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安全投入是重要的基本保障。在此方面,企业作为安全生产投入的重要主体,应当构建资金投入机制,在依据相关规定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提取的基础上重视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设施设备以及宣传资金。同时,有必要重视人才投资,通过提高管理队伍素质来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政府财政部门以及安监部门有必要对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进行监督,合理引导和增加企业投入安全生产费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企业对安全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对安全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其中,安全生产资金应当优先用于安全隐患的检查与排除、危险源的分析与监控、安全生产设备与设施的构建、安全管理队伍以及应急队伍的构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以及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与宣传中。另外,有必要将对企业的安全评价与企业的经营生产许可证颁发与更换进行结合,从而确保在准入门槛方面紧抓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安全生产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首先有必要对专家培养、引入以及退出等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形成各专业人才结合、结构合理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家管理队伍来发挥出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监督作用。同时,企业管理部门需要对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引导,鼓励企业通过定向培训以及校企联合等模式来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并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启敏.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危险源辨识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2.

[2]邢娟娟.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响应关注要点[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0.

篇(3)

关键字:配电网;安全生产;常见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来,由于配电网工作不到位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已经意识到,如果配电网安全工作敷衍了事,将会造成电压事故等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配电网的安全生产工作一直是电力系统工作中的重要环境之一,本文从配电网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配电网工作中常出现的安全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配电网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对配电网安全生产中常见问题展开分析探讨。

一、配电网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及形式特点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关键的纽带,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配电网起到的是联系电力系统和普通用户的枢纽作用,所以上到国家发展,下到百姓生活,配电网的安全生产工作都有重要的意义。

配电网安全生产工作的形式特点离不开监督体系的监督和自身管理的完善,建立和健全配电网安全生产工作的体系和加强监督工作,结合时代的发展加大技术的投入,完善配电网安全的各项工作,是配电网安全生产工作在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二.影响配电网安全生产因素

1.配网设备对于配网安全生产的影响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各地的配电网建设差距很多,有地区的差距也有农村与城市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了技术设备的落后,配电网网架布局单薄、技能、相对落后等等,导致安全问题频发,一些地方存在着安全隐患,虽然我国在不断推进电力系统的升级,配电网设备的升级换代,但是人力财力的限制使这种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改观,落后的配电网设备极容易在生产中造成安全问题。

2.电流容量对于配网安全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城市电网改造的问题,电力电缆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一部分的架空线改为电缆,使得电流电容量不断增加,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设备损坏,发生故障导致安全问题。

3.配网消弧线圈系统

消弧线圈的配置不足会导致配网运行受到很大影响,手动调砸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消弧线圈,在运行过程中脱谐度难以得到直接控制,所导致的结果是配网难以适应电网自动化的要求,在通常状况下都会对脱谐度调整至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之间,谐振过电压的出现会导致配网安全生产问题的出现。

4.管理机制和监督工作

配电网安全生产工作中管理机制相对比较简单,在配电网工作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今天,现行的管理机制已经难以满足配电网安全生产的要求,配电网安全生产的监督工作同时还有待提高,监督的力度,监督的范围,监督的频率都需要进一步细化。

三.配电网安全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1.消弧线圈结构的改善

满足配电网对消弧线圈的要求可以通过改造现有消弧线圈的结构来完成,如单项有载开关代替原有的手动开关以达到控制效果,同时在限制弧光过电压的问题上也必须限制谐振过电压,保证消弧线圈电流与电容电流相等。

2.谐振过电压的抑制

通过配网生产工作经验的总结中我们发现,抑制谐振过电压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配网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抑制谐振过电压对于配网工作的影响,这是由影响谐振过电压的因素所决定的。

3.设置过电压保护器

这是针对高压电动机的配电网,通过设置过电压保护器,能够抑制操作过电压,避免操作过电压给高压电动机造成危害,从而降低生产安全的隐患,目前无间隙氧化锌这种较为普遍的设备存在很多漏洞,同样是设备上的问题,由于短时间内无法通过设备更新换代来解决配电网设备落后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所以以现有的配电网为基础,对现有的配电网进行改造,必须时通过一些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配电网的安全隐患,保证配电网的正常工作和安全生产。

4.配网技术管理工作

只有加强配网技术管理,加强对设备的改造和配网技术的应用,才能保证配网工作的安全生产,配网技术管理工作有很多,目的是为了规范管理,保证安全生产,例如:(1)改造。改造目的有两点,一是可以减少人工工作的负担,一是可以保障配网成产工作的安全,改造即改造技能,主要指对配网工作不符合要求或落后的技能和设备进行改造以满足现今配网工作的要求,如今的配网工作以自动化为发展趋势,因此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工作将是配网技术的发展趋势;(2)绝缘。绝缘工作的效果如何是配网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问题,很多配网安全隐患的出现都是绝缘工作不到位所致,例如选用绝缘设备包裹配电线路,工作人员使用绝缘手套眼镜等等。

总 结

电力系统的安全工作至关重要,而配电网的安全生产工作往往会受到忽略,近些年随着人们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配电网安全生产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综合影响配电网的安全因素来看,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解决来避免的,因此这要求我们提高对配电网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程度,保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电网的正常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生产中的安全隐患,电网工作的重要性既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又关系到百姓的生活,相信随着人们对于配电网安全生产工作认识的不断提高,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史洪彬,郭雪丽,李吉浩. 多媒体技术在配电网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 电气应用,2011,02:21-23.

篇(4)

关键词:建筑管理 安全生产 措施

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各个部门依法行使监督职责,由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工作,群众可参与监督举报。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由企业全面负责整个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而施工现场的安全负责人就是项目经理,然后依次下去是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和工长、组长等,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的负责人网络,明确落实到人,形成一个人人注意,齐抓共管安全生产的局面。可是这样的模式仍然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分析

(1)外部威胁/客观因素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是比较大的,而各个地方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也是高低不一。首先撇开人为的因素,就外部因素来说,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面对的客观因素威胁也是巨大的。建筑工程的产品本身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多采用流水作业的施工方式,因此施工班组的工作环境是处在经常变化的状态下;再加上天气、温度等对于露天作业的影响,施工对象的体积和规模等因素,都使得建筑管理的安全生产威胁防不胜防。

(2)安全监管不到位

市政工程和房屋建筑的安全监督管理都由建筑主管部门负责,而实际的监管工作常常没有完全到位,对于各项建筑生产安全监察职责也没有很好的履行,再加上本身存在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漏洞,安监职责不够明确以及没有有效的指导、协调等手段,实施监督的工作也存在较大的困难。此外,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也非常多,有勘察单位、施工单位以及采购供应单位等等,各个参建方都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以及足够的安全意识,而业主方往往更为重视工程进度,对于生产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则比较忽视;承包商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或者充足的监管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也无法得到全面的安全知识培训。

(3)安监措施不到位

一些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标准已经明显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再加上执法监督的松散,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和负责人也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因此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迟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门槛低的建筑行业更是农民工的聚集地,很多的农民工根本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上岗操作,或者即便有的进行了一定的业务培训,但是在安全生产方面却没有足够的针对性和重视性,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这也是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对于建筑事故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制定了专门的规范,但是一些企业并未按照规定进行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进行设计方案和安全专项方案的科学性论证,使得操作上埋下了不少隐患。安监防护措施的不到位,施工企业盲目追求高利润、低成本的情况下,对于安全设施、劳动防护用品以及安全培训等方面无法落实都造成了许多本可避免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改善建筑管理中的安全生产问题的措施

(1)落实安监责任

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首先就要落实安监的责任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完善相关惩处措施,对于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时予以排除和处理,尽量避免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监察工作,督促企业积极认真的履行各项法规制度,切实按照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管理,将安全监察的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别是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也是需要进行重点检查的,只有将安全监察的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纠正施工中的不规范行为。

(2)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在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方面,又分为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两个方面。安全宣传教育就是要通过培训、教育的手段使得所有参与建筑生产的职工都能够提高安全生产的素质和意识。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悬挂安全条幅,张贴安全标语等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的认识方面要加强对国家相关安全管理条例和监理责任意见的学习,吸收各项事故的经验教训,强化主体意识,抓好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其都处于受控状态,保证项目的安全的进行。

(3)长效安全机制的建立

长效安全机制的建立需要一个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按照规定配备专职的安全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且开展各项内部的安全检查工作,对于查处的隐患要坚决予以清除,不留死角。还可以借鉴一些其它行业或者国外的经验,培养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安全生产的中介机构,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各项安全相关的技术咨询、培训和危险评估等服务,有效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切实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长效安全机制除了日常的安全监管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有全面落实责任制度,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确保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

(4)安全生产的专项治理

要在最短的时间治理存在的乱象,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专项治理工作。要使得我国的建筑生产管理尽快走上良性和持续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主要方针,对于安全生产的各项法规制度要进行大力的宣传,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企业是建筑管理的主体,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安全管理的各个层面。最终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经济情况的长效安全机制和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整体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以适应我国的社会经济变化需要。

在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上还要注意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把控,从前期论证以及项目可行性调研,到物资采购和施工质量验收以及操作规定的制定等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控制,将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任何违章可能性扼杀在萌芽状态,发现管理中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并且避免再次出现同类问题,积极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做好预防措施。

(5)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

在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能作用方面,可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项目经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项目经理人是整个建筑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只有首先提高项目经理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才能整个提高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实施对项目经理的安全生产的考核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成绩优劣,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或者警告处罚,严重者还可取消其招投标的资格,降低其资格等级,更甚者吊销资格证书等处罚。二是建立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综合评定联动机制。将企业的法人代表作为安全责任的第一人,提高整个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使企业由被动的实施安全管理到主动积极的实施安全管理,实行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机制,严格市场准入,清除出不符合资质的企业。三是严格施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意外伤害保险的办理情况对于政府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或者民众监督来说,都是很好的备案材料,还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施行浮动投保费制度,若连续两年安全生产管理都搞得很好的企业,可以在下一年降低一定比例的投保额,而搞得差的企业则要提高投保额,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的觉悟。

篇(5)

关键词:安全生产;化工;问题;应对策略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化工行业,社会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在这种现状下,更要强化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及时的化工服务。同时,加强对化工行业生产安全的管理,为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一、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化工生产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安全隐患较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事故一旦发生,其危害程度较大。比如2014年,我国化工行业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11起,伤亡人数上达数百人。由于化工生产时会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一旦生产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火灾甚至爆炸,所以为降低化工安全事故的概率,化工企业一定要采取加强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确保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化工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当前,一些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因而为化工生产埋下安全隐患。化工企业部分员工在操作设备时,不按照规范执行,而且对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垃圾未能及时处理,缺乏安全生产意识,进而严重影响了化工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化工企业的发展。

(二)生产设备及材料的影响。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具有较强的毒性以及腐蚀性。因此,当化工企业在原材料的运输以及保存的过程中,未按照国家以及行业标准执行时,则将会为化工生产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同时,部分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未对从业人员配备齐全的个人防护措施,进而造成从业人员直接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长此以往,将会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现阶段,化工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大幅提升,设备类型多样化。然而,假如所使用的机械化设备未达到国家标准,或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疏于检修时,则将会较大程度影响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当设备出现问题时,会影响化工企业的生产进度,使企业蒙受一定的损失。

(三)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存在生产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极大地安全隐患。一些化工企业过于重视生产,忽视对生产安全的管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而且在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未能按照《新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展开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化工生产安全隐患。同时,部分化工生产企业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从业人员对应急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培训,导致一旦发生事故时,多数从业人员并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因此,在事故发生时,从业人员并不能够安全的从事故现场逃离,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

三、应对化工安全生产安全漏洞的策略

(一)全面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合理的控制安全隐患,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并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全面增强了安全生产意识,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学习安全生产法规,通过为员工播放一些近期发生的化工事故案例来警醒员工的安全意识,然后将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在实际生产中,在实际设备操作时,严格安全规范进行。总之,全面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能够有助于化工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加强设备的日常检修力度以及原材料的管理力度。在对设备进行选购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严格依照国家以及行业的标准,结合化工生产实际的需要,对设备的性能、规格等进行细致的挑选。当设备运抵作业现场之后,化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应对该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并进行试运转。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相P技术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杜绝各类设备出现“带病”运转的情况。在对原材料进行运输以及保存的过程中,应严格依照原材料的状态、挥发性、腐蚀性等指标,对运输工具、存放位置进行科学的选择,并制定专人进行管理。

(三)增强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管理人员应不定期的对生产现象进行巡视,发现从业人员存在不符合操作规范的行为时,应立即予以制止,并对其进行严格处理处罚。管理人员应结合技术人员,对安全生产制度进行详细的制定,使其能够符合实际生产,并将各个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

(四)强化对消防设备的管理。优化配置消防设备管理人员,保证每个管理人员能做好自身保养消防系统、消防设备,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使用;二,加强人员的消防学习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三,为各个岗位职工普及消防法律法规、消防知识、消防设备使用方法,为日后消防设备的维护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是各个行业正常生产或运营的前提条件,也是要遵守的最根本原则。化工企业要充分认识自身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优化生产工艺,及时检查维修生产管线,及时更换来就的消防设施,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安全生产专项使用长效机制,从而确保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安全生产信息信息资源开发 1信息化的核心是开发信息资源

信息化有6个要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其中,信息资源处于核心位置。

信息资源开发要面向生产、面向企业、紧密结合国家安全生产建设、经营管理中提出的关键技术问题,及时、准确地提供国内外有关信息和分析建议。信息资源的开发要按照市场化要求,打破部门、单位分割和封闭的状况,开门合作办信息,建立信息采集、加工与的完整机制,要建立多层次的信息资源采集渠道,形成多种形式的信息采编队伍,建立和保持与国际劳动安全及职防信息机构的交流合作关系,要形成多层次的信息加工体系,通过电子刊物、光盘产品及网上等形式提供服务。

要加强安全生产办公信息、业务信息、决策信息、基础服务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应用。遵循“统筹规划、分层管理”原则,按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等方面开发建设数据中心,满足对安全生产管理、科技、经济和决策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要建设一批安全生产行业性基础数据库,如煤炭、化工、冶金和建材企业的技术参数信息库,安全生产设备产品信息库,安全装备供货厂商数据库等,为信息加工、分析、预测提供基础数据。

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网站是信息交流和的重要形式,网站建设应服务于国家各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经营的需要,注重网站建设的市场定位和公众形象,建设好安全生产宣传网站,跟踪各行业安全生产的改革动向,加大反映经济信息力度,增加网站各类栏目,发挥数据库的作用,丰富上网信息内容,塑造各行业、各企业安全生产的良好形象。同时还要建立为系统服务的商业性网站,促进和完善安全生产商务网站的市场化运作。

加入WTO打破了关税壁垒对我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限制,但是非关税的因素随时发挥着制约作用,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者人身安全、产品对自然和环境的破坏等安全问题需要生产者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改变目前安全生产状况和彻底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使我国安全生产面貌产生质的飞跃。

篇(7)

[关键词] 安全隐患 农机 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09-01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速度的加快,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不断增大,刺激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农机数量的增多,农机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不断提高,超载、逆行、超速等情况经常出现,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无疑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因此为了保证农民能安全致富,必须要采取措施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

一、农机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农机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还是非常多的,首先在法律方面,虽然我国道路交通法确定了交通部门对农业机械上路的检查制度,但是农业机械一般活动在乡村里面,道路交通警察对其行为管控能力较低,而作为主管的农机管理部门,法律没有赋予他们相应的上路检查、纠正违法行为的权利,因此造成了农机生产过程中较大的隐患。其次在农机监理方面监理装备是农机安全检查的物质基础,但是基层农机管理部门并没有足够的设备,例如检测仪、酒精测试仪、摄像机等,光靠农机管理人员不仅会增加工作量,而且可能会出现监测失误,造成纠纷。

2.农机驾驶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较低

农机驾驶员多为农民,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导致其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也较低,一方面因为他们对农机生产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违章后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没有清楚的了解,因此在农机驾驶中常出现违章载人、未满年龄驾驶等情况,甚至农机成为大部分农民出行的主要工具。另外一方面,农机驾驶员的培训工作主要靠农机驾校完成的,但是部分培训学校要求不严,课程安排不合理,或者是部分农机驾驶人员根本未接受过农机培训,驾驶技术较低,最终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

3.农业机械本身缺陷较多

农业机械本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农业机械经常有被私自改装的情况,因为农民本身缺乏机械知识,改装之后的农机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第二,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购买的农机往往价位较低,品质得不到保证,甚至部分农民图便宜购买非法拼装的车辆,安全隐患较多;第三,在农机的使用中对其维修和保养不重视,部分农机带病作业,会导致较多的安全隐患;第四,农机超期服役现象严重。

二、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的对策

1.加强安全宣传

安全宣传工作能提高农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机生产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和现场宣传的方式,向农民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案例法宣传违章驾驶产生的后果,另外可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让农机驾驶员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将“安全生产”的思想全面落实。

2.抓好农机安全源头治理

抓好农机安全源头的治理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要增加农机安全管理的投入,为农机安全管理部门配备相应的交通、通讯、技术检测、事故处理等高科技装备,定期进行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为顺利开展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打好基础。第二,要严格牌证管理,规范农机牌证办法程序,坚决杜绝为非法车辆发牌证,实施严格的年检标准,对存在问题的农机绝不姑息。第三,重视对驾驶员的考核和审查制度,农机培训学校出入门槛要提高,在培训中要加强实地模拟训练,将农机驾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考虑进去,增强驾驶员的适应能力。

3.重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农机管理部门要深入到乡村道路、田间场院等对无证、无牌的车辆和驾驶员进行彻底的清查,对于超过使用年限或者是拼装的农机要坚决取缔,发现违法载人、超速、酒驾、不参加年检等情况要给予严厉的处理措施,另外对违规发牌证、违规培训、伪造牌证等情况也要重点治理,从而将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因素排除。

4.农村地区设置警示标志

实践证实,农村中交通安全警示标识缺乏是导致众多安全事故出现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在村庄的主要入口处设置警示标志,设置安全线,人群密集的地方要安装减速带,给农机驾驶人员提醒,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机安全生产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农村经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农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坚持“安全第一”的观念,从教育、制度、投入等方面入手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对农机驾驶员的培训工作,减少农机生产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和建勇.农机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