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22: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地理教学反思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反思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曾经指出:学生的学习以及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学生依靠学习资料和学习伙伴自主形成的,不是经过老师的传授获得的。这一理论指导下的新课改强调师生角色的大转换,更新了教学理念。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师生角色的转换,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不再是一人独掌课堂,而是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交流,民主相处。所以对教学的反思,首先应该思考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否实现了转变,是否改变了过去把知识传授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做法,是否关注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否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上而忽视了激发、引导、组织和合作的新型教师功能。所以,通过反思更加确定教学氛围和情境对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中提升认知水平,从而发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二、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鼻祖皮亚杰曾经说过,学习的意义在于打破学生大脑图示中的平衡,由同化到顺应再到同化,学生在这个循环往复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积累。长久以来,高考指挥棒指引着高中阶段乃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因此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一直是围绕着应试教育开展的。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因素,教师只是一味地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教育和教学思想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被动地形成。一味地忙于教,缺少对教的过程的反思,审视自己的教学意识淡薄。教学活动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中形成固有的经验,就在这样的经验支配下,进行简单的重复或沿袭传统的教学,所以大量的学生成绩很高,能力很低;知识很多,思维很差。自从新课改以后,教学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课改理论和素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教师进行了大量的和积极的教学实践探索,彻底改变了长久以来形成的教学观念。其中对自身的教学观念的总结就是一种积极的思考活动,对教学观念的及时反思,既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表现,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措施。使自己能够在教学观念上实现转变,同时应用反思后的结果指导教学实践。
如,对“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以矿产资源为例,首先利用搜集来的实际资料向学生说明,我区矿产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等情况,同时说明矿产分布对工业布局的区域影响,依托矿藏促进工业的发展,矿藏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业也呈现发达态势。这些内容是在向学生说明“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涵义。当然,一些特殊案例也是存在的,一些大型钢铁公司虽然成为著名工业区,但周围并无铁矿山,如我国上海宝钢等。通过分析,学生明白了自然环境可影响工业的发展和布局,但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完全能够影响的,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这样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观念和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发展。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关键词:乡土地理;地理教学;应用;反思
乡土地理是地理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泛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尽量结合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的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地理课的质量。
一、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乡土地理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乡土地理材料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是学生时常接触的素材,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要经教师点拨,这些素材便可言传,所以乡土地理材料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得好,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起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的过程。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地理问题意识。
2.乡土地理能使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的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讲到“区位”这个概念时,就“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列举了大家熟悉的老爹工业园,让同学们分析它的区位:老爹工业园位于湘西自治州州府吉首市的境内(第一层含义);厂前有国道209线、湘渝公路和包茂高速公路经过(第二层含义),附近有自治州猕猴桃栽种区。最终总结、断定一个事物的区位。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区位”这个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区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的农业、工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乡土地理既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不可能都前去观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材料,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如在讲“降水量年际变化”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平时的观察来回忆,每年当地的河流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水水位高低的变化情况,从而加深对“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印象。
4.乡土地理可以增强学生对本乡本土人地关系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起爱国爱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善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只通过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是难以真正确立的。要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比如在讲旅游开发时,列举了黄果树大瀑布和凤凰风景区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举了茶洞由于开发过程中管理不当,人为破坏严重,对花垣的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通过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实实在在的例子使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使他们能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与他们有切身利益的实际生活当中来。
二、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反思
把花垣乡土地理教材应用于地理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尽量做到扬长避短。
1.切忌牵强附会
乡土地理教材在地理教学应用中,确实起着良好的作用,能在课堂中合理地进行利用,效果也十分明显,但在地理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章节和知识点都有乡土地理教材与之相对应。因此,在乡土地理教材应用过程中,应避免与课本知识点没有较密切关系的材料;避免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并不能典型地说明问题的材料;避免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本身内容过多、理解较难、学生较不熟悉的乡土地理教材,牵强附会地应用到教学中。
2.避免喧宾夺主
在地理课程中,对于其中的知识点,教材自身已有较多而且典型的实例,如何处理课本实例与乡土教材实例的关系成为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解决课本自带实例与乡土地理知识的矛盾时,应遵循以课本自带实例为主,乡土地理教材为辅的原则,应注意避免喧宾夺主。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课本自带实例与乡土地理材料在时间的分配上有矛盾,在解释一个知识点时,是否要利用较多的例子就值得考虑了。学生的精力有限,过多的例子容易造成学生识记时的混乱。
因此,乡土地理材料作为一种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应建立在学生对课本自带实例的掌握的基础上,切忌花过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造成喧宾夺主之势。
3.注意与时俱进
乡土地理材料有个共性:由于地方政府较少进行本土详细地理数据的宣传和公布,材料较难收集,一般要到各地方政府的各个主管部门进行逐一收集才能较为全面。因此很多乡土地理材料中的数据、所描绘的事物、所表述的现象等更新较慢,误差较大。因此,在乡土地理教材的应用中应注意材料的实效性,要经常更新,减少误差。
参考文献:
1.李桂芝.乡土地理教材编写与探究[M].地理教育.2005.
关键词:集体备课;高中地理;教学方式;问题情境
一、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团体共赢
集体备课能够将学生们的思想和观点聚集起来,显示出集体的优势,将个别人的不足得到弥补,达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通过集思广益能够共享资源,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构建友好和谐的地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快乐学习。在收集大家的想法时要通过分组进行,随后根据学生的想法构建一个大众的教学模式。为了促进活动的开展,小组组长要有责任感,在活动中要积极参与,起到表率作用,将自己作为小组的桥梁,有效协调小组成员的关系。
二、利用图像教学
在地理学科中,由于它研究的地域范围较大,知识内容较复杂,有些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图像教学。图像比较直观,一目了然,能够确切地表达内容,将各种地理现象和一些地貌特点和规律表达出来。它是学习地理比较常用也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图像教学能够灵活掌握地理范围较大的事物特点和分布,能够对不同地域进行对比,比文字叙述更具有说服力。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要重视图像教学的重要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创设问题情境来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新课改的教学大纲,教师可以为课堂教学内容设置几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和讨论解决。同时,还能勾起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教学灵活掌握地理学习的思维与学习规律,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的逻辑思维较差,为地理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尝试,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来展现集体的优势;通过创设地理情境和图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地理,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一、反思是否已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的问题。”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同时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合理按排,尽量变讲授内容为探究内容和活动内容,给学生提供发现和掌握知识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二、反思是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材和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学习观的基础上的,即教师是劳动者,学生是产品。而新型教学模式应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地理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其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从“学会”走向“会学”,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反思是否强化了地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作为教师,你想过没有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四、反思是否注重了活动课教学
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探究,使听、看、说、思、做有机配合,培养学生各种习能力。地理新课程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如七年级上册有34个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有小制作、模拟演示、读图分析、动脑思考、填表、计算、绘图、谈感想看法等。我特别注重活动课的教学,每一项活动内容我都结合当地特点精心设计组织,每一项活动内容都注意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我对活动的总结,重点并不放在知识结论上,而是放在引导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的过程上。重在肯定同学们的参与过程和鼓励、赞扬同学们敢于发表意见,尤其是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行为。之后,我又把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延伸到课外,要求学生平时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把它们和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探究。事实证明,这样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掌握 得更牢固。
五、反思是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记得前些时上"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一课时,我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让学生结合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洁净的空气?现在绵阳市尤其是大街上空气如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能有什么好的建议来改变这一现状?"。经过一番热烈地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观点新颖,建议颇有创造性,这让我感到学生的创新意识犹如埋藏在地下的一座金矿,急待老师去发现、挖掘。
六、反思是否联系了学生现实生活
在目前的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学步骤习惯于复习知识、导入、新课讲解、练习和布置作业,而每一个步骤教师也主要是通过口述知识点和让学生划重点来进行。首先,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意识,不能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迁移应用,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其次,地理教学都是根据单元进行教学,这使得某些地理教师习惯教某一单元就备课某一单元的知识,没有把整个高中地理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对地理知识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脉络。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教师都深知教学包含了“教”与“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是教师的“满堂灌”,教师掌控教学中的一切活动,而学生只是一个配角。这些都是高中地理课堂的现状,也是我们急需改进的问题。教师只有好好地了解高中地理课堂的现状,才能进行深刻、深入的反思。
二、对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具体反思
首先,教师应该对教学的主体进行具体的反思。在我国几千年来一直认为“师道尊严”,教师习惯把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进行言传身教,没有认真思考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处理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对现在的高中地理教育来说教师同样面临着教学主体的问题,假如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高中的地理教学就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就不能进行教学创新。因此,教师对于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最应该反思的是教学的主体到底是谁。
其次,教师还应该对自己的知识框架系统进行反思。大部分教师不能全面梳理整个高中地理知识,这个问题也意味着教师的地理专业水平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理解课本上的好课。教师也要反思如何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清晰内容脉络,这才是最重要的。教师只有不断地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找原因,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
最后,对于中学地理课堂的反思,还应该反思当代学生对地理兴趣逐渐减弱的原因,是不是由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对等原因造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构建有趣生动的课堂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有兴趣、愿意学,并学以致用。这些都是教师需要反思的。
三、针对反思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及时改进,才能够不断创新地理课堂教学。
首先,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的属性进行课堂创新,在课堂上运用课堂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将地理问题融入实际生活中。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温带的气候类型这部分知识时,我们的地理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不同气候下的植被的课堂情境,还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这些地方不同风景的视频。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实际联系起来,使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丰富和直观易懂。这样也给我们的地理课堂增加了很多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近年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发展飞快,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能够在教学中突破原有的模式,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
最后,地理教学旨在为生活服务,使学生通过学习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地理必须向重视地理的实用价值方面转变,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一切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比如学习地理课本上中国行政区的简称,如果硬要学生记住这些简称,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省份简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通过关注各地车的车牌号将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既有趣、生动,又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过去的死记硬背变成生活常识来记忆,这也是一种创新,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 要:倡导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目标、选择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进行反思与总结。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49-01
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其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关注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并未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予以真正关注,并未采取有效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中生在地理学习方面均普遍缺乏内部学习动机。在此情况下,其自主学习积极性也往往较为欠缺。为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执教“地球的运动”一节时,地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地球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而要先将该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简言之,即教师不需要凡事都给学生一一细致讲解,一些简单的问题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很多地理教师往往习惯于包办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课堂中习惯于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目标
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养成的。为更好地实现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师应积极引导高中生科学确立自主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定然会得以稳步提升。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语言引导方式,让高中生明确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科学确立自主学习目标。众所周知,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他们的地理学习情况也各有不同。例如,有的学生的初中地理知识学习不扎实,因此,在制定自主学习目标时,应将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学习纳入自主学习目标。又如,部分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阶段还存在很多知识漏洞,因此,在制定自主学习目标时应注重查缺补漏。高中生制定地理自主学习目标后,教师应对其一一进行审视,不科学的地方应引导学生及时修改、调整。有了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后,高中生便可依据自主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地理知识自主学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生在制定地理自主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地理教师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在此过程中,地理教师应扮演好指导者角色。
三、选择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
为有效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地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之后,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以稳步提升。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课余时间应积极搜索和归纳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与学生一起分享。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南方地区红壤的特点描述较多,在自主学习时高中地理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几个简单的字词对南方地区的t壤特点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这样的引导,同学们很容易发现“酸、粘、薄”是南方地区红壤的典型特点。三个简单的字,即将南方地区红壤的特点进行了有效概括,也利于学生记忆。事实上,自主学习方法很多。不同的高中生,他们所喜爱的自主学习方法也往往不尽相同。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自主学习实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
四、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进行反思与总结
在地理自主学习过程中,高中生需要不断反思、总结,反思自身在地理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自身在地理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有益做法。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亦会得到有效培养。高中地理教师可建议每位学生每周写一份自主学习反思总结报告,在反思总结报告中,对本周地理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完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高中地理教师还可采取QQ流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引导学生在QQ群内积极交流自身的自主学习心得,共同对自主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也应积极对自身的地理教学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将自身的反思总结情况及时分享给学生,激励高中生更为积极地进行地理自主学习反思与总结。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目标、选择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进行反思与总结。这里需要明晰的是,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无法做到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坚持方能得以有效培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不应操之过急,而应循序渐进、稳步实施。
作者简介:宋风菊(1968-),女,河南许昌人,讲师,从事地理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戴京丽.高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与培养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学习模式。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展开,合作学习模式作为能够适应新课改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步被各个学校引进和运用。本文以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为例,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反思和探索,以期提高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成效。
关键词:高中地理 合作学习模式 反思 探索
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的培养途径有很多种,例如,社会观察、市场调查、网络搜索、文献查阅和自主试验等,通过这些手段培养学生的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展开,合作学习模式作为能够适应新课改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步被各个学校引进和运用。本文以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为例,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反思和探索,以期提高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成效。
一、高中地理合作学习模式的反思
虽然高中地理教学在采用了合作学习模式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合作小组的分组随意且学生的分工不明确。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模式最主要的形式和途径,为实现合作学习提高了必要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必须遵循相应的分组原则,平衡各组之间的实力和水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分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分组的不均(即小组的人数多少不均,小组成员的水平能力不均),导致合作学习不能顺利的进行。同时,由于组内成员的分工不明确,导致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跟不上能力好的学生的速度,在小组中没有形成互帮、互助,相互依赖的合作学习关系,使得在合作活动中出现了不分享、不倾听、不友好的现象,影响和阻碍了合作学习活动的正常、顺利开展。
2、合作学习同集体教学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的一种辅助补充形式,它不能替代集体教学的作用和地位,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应同集体教学形成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关系。然而,在很多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合作学习而忽视了对集体教学的加强和掌控,使得合作学习没有了知识主体,影响了它的作用和成效。
3、弱化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合作学习模式虽然是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在其中的引导、控制等重要作用。在有些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是游走在各个合作小组之间,无所事事、一言不发,无法发挥自身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的指导和监控作用,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4、设计的问题缺乏内涵性和合理性。用于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是要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分析,查阅相关资料后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但在有些地理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较为简单,缺乏深度,学生基本能从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不到锻炼,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标和意义。
二、高中地理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
针对上述提出的在高中地理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成果。
1、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并明确各成员之间的责任和分工。教师要本着平等、均衡的原则进行小组分组,平衡各学习小组之间的人数、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结合小组内各成员间的差异,设置组长、记录员、主持人、检查员等角色,明确各个成员的角色职责和任务,使成员与成员间、小组与小组间形成互帮互、相互协作的良好、和谐的学习合作氛围,提高合作学习的作用和效率。
2、要将合作学习同集体教学结合起来,做到教学任务和目标的统一。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读书同自身的精讲结合起来;学生的置疑同教师的提问结合起来;教给方法同教授知识结合起来。将精讲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知识基础,鼓励和引导学生先独立的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另外,教授再讲授知识时一定要注意简要清晰,讲解的形式要有引导性和启发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3、明确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正确定位。合作学习虽然是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但并不是简单的集体自学,教师在其中的意义和作用是合作学习能够成功开展的条件和保障。其角色的定位应该是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担负着整个合作学习活动的调控职责和管理职责,需要把握学生从任务选择、目标设置、问题的分析、策略匹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评估等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在监控管理时,要着重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通过旁敲侧击的暗示和启发把握合作学习的进展过程,避免出现小组合作讨论的冷场、卡壳现象。
2)要通过引导和调控及时的避免偏离主题的现象,避免学生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
3)要及时进行学习的小结,使学生能够对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科学的了解和把握,以便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4、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其价值性和难易性。教师在进行讨论问题的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有探究价值的、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主题。其问题一定要具有明确性、生活性、趣味性、层次性和情境性,紧扣课程教学的要求和标准,要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开发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去探究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兴趣。
结语:
合作式学习模式是一种科学、严谨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对事物和问题的科学合作能力。在高中地理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合作学习模式的内容和作用,完善合作学习中的组织分工和职责分配,明确自身的教学定位,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的主题和讨论的话题,以便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达到提高地理教学成效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宇强.地理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刍议[J].考试周刊,2009(27)
[2]王晓峰.初中地理合作学习初探[J].考试周刊,2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