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16:22: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绿色低碳经济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0世纪化学燃料的过度消耗,引发了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由此产生的能源、生态、水资源以及粮食问题,一方面严重地冲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隐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国际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全球变暖现象,进而合理引导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一问题引发主流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正是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以“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为口号的全新发展模式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冲击和影响旧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孕育着全新的变革和突破。
一、绿色会计
(一)绿色会计的产生及其内涵
1.绿色会计的产生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工业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使得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呈现出日渐衰竭的征兆,从而使全球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遭到破坏。为解决这一矛盾,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1999年,联合国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各国政府也纷纷开始研究建立本国的环境会计体系,我国于2001年3月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经财政部批准,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绿色会计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绿色会计的内涵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是在修正和批判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长期以来,传统会计理论只从人类经济活动的角度反映和监督企业资本及其运动,按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和复式记账这三大会计基本支柱对发生的经济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未涉及环境所引发的经济问题。绿色会计则以人类的全部活动过程和整个生态环境资源为出发点,围绕着自然资源的耗费如何得到补偿的问题,努力对环境管理中各个层次的职责履行情况做出确认、计量和报告,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会计理论对整个会计要素的界定。
(二)绿色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
1.绿色会计的目标
绿色会计目标是在环境会计目的指引下设定的对绿色会计职能作用的要求,是绿色会计目的的具体化。绿色会计目标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协调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使它们能够均衡发展;具体目标是向环境利害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状况和环境行为方面的信息。
2.绿色会计的基本原则
(1)政策性原则。社会资源环境成本与收益的确认要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的约束,所以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要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2)社会性原则。绿色会计要揭示企业对资源环境的责任,必须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业绩,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要为企业内部服务,而且要有助于宏观管理和调控。
(3)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原则。该原则是指绿色会计核算时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兼顾生态和社会环境效益,要综合反映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效益、资源环境、废弃物及生态环境,将会计主体置于生态环境之中,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中,综合计量和揭示企业生产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以规范企业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原则。该原则是指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中,政府相关部门或组织应对企业最低限度的环境资源信息披露做出明确的、强制性的规定,同时鼓励企业自觉向社会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或组织提供尽可能多的环境资源信息。
3.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
(1)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绿色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中蕴含了大量生态环境的内容,要求经济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尽管绿色会计中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核算和监督的程序和方法都应当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会计建立的基本前提,是构造绿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根本条件。
(2)环境价值假设。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环境资源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形成的价值和价格,不属于传统会计核算范围,但要进行绿色会计核算首先必须承认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虽不适用于劳动价值理论,却适用于边际价值理论。
(3)多重计量假设。由于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和绿色效益的模糊性,若仅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状况和绿色效益,因此绿色会计在计量上应是多重的。应以货币计量为主,辅之以实物、百分数或指数等,有时候甚至可以用图表和文字附注加以说明,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确性与模糊性相兼容的计量方法。
4.绿色会计要素
(1)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指特定的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环境资产的界定须符合资产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此项资产可以在将来给企业带来收益;第二,资产的所有权必须属于本企业,另外还须具备一个特殊的条件,即此项资产须是自然资源,如海洋、土地、石油、森林、煤、天然气或者它们的使用权,或者是生态资源,如水土保持、环境美化等。
(2)环境负债。企业由于过去或者现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导致的尚未支付需要在将来支付的债务即是企业的环境负债,另外,还有一个或有环境负债的问题,或有环境负债或潜在的环境负债是指过去和现在的环境行为,按现行的行为规范无需企业承担任何责任,然而未来可能会为之承担的责任。
(3)环境费用。环境费用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与环境保护等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4)环境收入。环境收入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在一定的时期内,利用环境资产获得的或者即将获得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环境效益。环境效益计价是指以货币计量实现的效用价值。由于直接环境效益和间接环境效益形成的过程不同,其计价方法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直接环境效益渗透着人类劳动,其效益可按劳动量的货币表现计量;间接环境效益通常没有人类劳动的直接参与,其效益的确定带有很大主观性,可按模糊数学的计量属性和包含效用的货币表现计量。
5.绿色会计的计量
绿色会计的计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实际成本法、机会成本法、人力资本法、重置成本法、防护费用法、边际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替代性市场法和生产率变动法等;二是以非货币为计量单位的有指标体系法、图表法、文字叙述法等。具体使用哪一种计量方法,应视企业具体的事项和涉及的会计要素而定。
6.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
绿色会计披露的信息是为了向有关各方提供准确有效的绿色信息,以满足决策者分析、决策的需要。现有的会计报表只披露能用货币计量的会计事项,主要提供的是经济效益指标,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均未披露。鉴于绿色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重大影响,而单独编制绿色会计报告难度较大,有必要在日常核算的基础上,通过在会计报表中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的办法披露有关绿色会计信息,应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列明企业对环境损害情况及其治理措施等,必要时应针对特定的信息使用者,编制特定的环境信息报告。
二、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产生
“低碳经济”一词始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该白皮书中,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作为岛国的英国资源并不丰富,对能源供应正从自给自足走向依靠进口。因此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应对未来发展。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发表了《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每年用GDP1%的绿色投入来回避未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美国未来将力图走低碳型的发展道路。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在本次大会中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25%-40%。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目前国际学术界对此概念尚未统一。从广义上讲,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狭义上讲,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效率的利用问题和结构问题,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能源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因此,我们既可以将“低碳经济”视为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目标,通过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品来建构新型低碳市场、贸易规则与财税体系的一种国家政策,也可以将“低碳经济”视为一类涵盖各类国民活动,通过建立经济高效、能源节约、低碳排放的生产、消费方式,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形成整个国家的全新消费活动的国家活动。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是解决发展经济与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根本。未来世界经济的竞争必将是低碳经济的竞争,低碳经济必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探索大幅度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英、德两国都将发展低碳发电技术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切入点,认为煤炭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内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日本投资化石能源减排技术装备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切入点,如开发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建立烟气脱硫环保产业。美国政府则把开发创新型污染控制技术、先进燃烧系统及碳收集封存技术的研制开发作为低碳排放的切入点。
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模式,结合我国学者的研究,归纳如下:
第一,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立法体系,加速碳减的实施。通过立法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低碳消费变成自觉行为,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管理制度,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上升为基本制度予以规范,强化执法监督,确保低碳经济各项规定的贯彻执行。
第二,加大低碳经济理念宣传,强化民众责任意识。通过宣传可以使民众树立与低碳消费相协调的正确价值观与消费观,感受绿色消费的好处,倡导绿色产品,减少化学物质在生产上的使用,鼓励使用节能环保的家用电器,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
第三,国家财政扶持低碳技术研发和节能产品的生产。利用低碳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转化技术研究,鼓励生产、使用清洁节能产品,提高社会碳减的技术含量。
第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现有能源结构,对原有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现阶段我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当前的经济建设也绝不容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对那些排放不达标、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和停产;对于低碳技术不高、污染不是太严重的企业可以被低碳技术较高的企业并购,实现资源的整合。
三、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一)绿色会计是实施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
1.绿色会计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会计理论未将个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纳入成本计算,长期如此,势必阻碍企业自身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重视环境因素,实行绿色会计,才能将个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及社会的影响做出科学的判断。
2.绿色会计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备条件
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必定需要健全完善低碳会计制度,以此为制度基础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绿色会计是实施低碳经济的必要条件。
3.绿色会计是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的手段
随着各国对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逐渐深入,人们发现传统的GDP由于没有考虑经济过快发展而导致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不再实用,进而引入了“绿色GDP”的概念。“绿色GDP”从传统GDP中扣除不是真实财富积累的“虚假”部分,剩余的才是科学的、真实的“可衡量GDP”。而绿色会计恰恰是通过自然资源耗费、环境成本和费用的确认、计量、记录来分析环境质量效益,从而有助于“绿色GDP”的计算,进而可以更好衡量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二)低碳经济实施中的绿色会计发展对策
1.设立专门的权威机构,确定绿色会计准则
为迎接21世纪世界经济运行低碳化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利实施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国家战略,我国应立即着手实施绿色会计的各项准备工作,当务之急是成立专门的权威事业机构,尽快制定绿色会计准则,推广开展试点工作。建议由财政部牵头,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负责,筹建中国绿色会计发展改革领导小组,组织法律专家、经济学家、环保及会计实务工作者密切配合,加快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及付诸实施的进程。
2.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绿色会计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既不能以片面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片面保护环境而忽略经济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有机地联系起来,力求做到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即发展低碳经济,而绿色会计正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些都要向全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以加强全国人民努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思想意识教育,使绿色会计尽快被公众、企业和市场所接受。
3.建立绿色税收机制
从世界经济学界着手研究绿色环保经济问题开始,国家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赋予了新的职责。为了从根本上使自然资源、环境得到长远的保护,增加民众环保意识,建立绿色生态税收制度是我国当前绿色会计实施的基础。
4.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严格执行奖惩措施
努力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的惩罚执行力度,破除阻碍企业使用绿色会计的短期利益驱动机制。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手段和实现途径,前者是后者的存在前提和理论基础,它的实现必然进一步推动后者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吉.低碳时代绿色会计新探[J].经营管理者,2010(11).
[2]金莹.基于低碳背景下的绿色会计新探[J].财会研究,2010(23).
[3]黄瑞丽.低碳经济下的绿色会计模式构建初探[J].财会天地,2011(7).
[4]陈留平,张珊珊.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会计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1(1).
[5]王清武.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J].科技创业,2011(1).
[6]路国莲.绿色会计理论与制度建构[J].西部财会,2009(9).
[7]杨妍,宋子义.关于绿色会计体系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
[8]钟卫稼.关于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1(8).
[9]李宗才.我国低碳经济研究述评[J].学术界,2010(6).
[10]刘佳,龚唯平.低碳经济内涵及发展途径:一个述评[J].经济研究,2011(4).
关键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给全世界国家与人民的正常发展与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究其根本,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人类自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刻意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年以后,环境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为了实现经济与自然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我国提出了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绿色经济战略的正常开展可以在不破坏环境与自然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低碳经济作为绿色发展战略实现过程中的的重要举措,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良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尽早的实现我国提出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从根本上革除传统的、落后的经济行为,树立先进的、绿色的经济行为与理念。
一、低碳经济简述
简单来说,低碳经济就是以传统经济发展行为的为基础,将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最终目标的新型、高效经济模式。低碳经济要求我们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绿色发展为基本理念,充分彻底的利用各种能源,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低碳经济的内涵主要包括了低消耗、低污染、低浪费,三个方面共同对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发挥作用。低碳经济侧重能源使用技术的创新与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力求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不破坏或最小程度的损害自然环境。总体来说,低碳经济是当今中国经济实现平稳发展的必要举措,是实现国家长足发展与人民子孙万代长久繁衍生息的基本保障策略。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作为绿色发展战略实现过程中的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改善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低碳环境可以改善气候
气候的恶化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自然过度开采、随意排放工业废气,对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我们开展低碳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减少资源的开采与使用,减少工业废气对于水资源、大气资源的污染,切实有效的改善气候条件。
(二)低碳经济可以节约资源
低碳经济的三个目标就是实现资源的低消耗与低浪费,充分使用各种有效资源。绿色经济战略的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我们在资源过度开采与使用的严峻条件下,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宝贵资源。我国的各项资源储备都是有限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长久性战略。
(三)低碳经济造福子孙
通过上述的内容我们已经简述了低碳经济在改善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突出作用,而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子孙后代提供更加利于发展生存的环境,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繁衍。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不能相互隔离,唯有通过绿色发展战略才能实现两者的完美统一,实现中国社会的长久发展。
三、绿色经济视域下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绿色经济视域下的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不仅需要国家政府政策上的支持,还需要社会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从身边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实现低碳经济战略的良好发展。
(一)大力宣传,使低碳观念深入人心
低碳经济战略的良好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还需要全社会普通民众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借助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大力宣传低碳发展观念,使低碳发展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大力宣传充分调动社会普通民众的低碳环保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实现绿色经济战略的正常开展。我们宣讲的内容应包括低碳发展的正面宣传,同时也应包括环境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枯竭的反面宣传警戒。大力宣传低碳观念对于绿色经济战略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国家大力支持与调控
绿色经济视域下的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国家政策上的的支持与宏观的具体调控。国家要制定详细的产业扶持政策与战略调整战略,切实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可以逐步减少石油、煤炭、木材的使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型清洁能源,逐渐降低高污染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比重。国家政府部门要给与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政策上的支持是基础,物质上的支持是关键。除此之外,国家还要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给与必要的调整与控制。调整与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发展绿色经济战略而造成国民经济的大幅度降低,我们时刻注意保持国民经济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既不要发展过快也不要发展过慢。
(三)调整产业结构,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钢铁、煤炭、建材等产业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提升至关重要。但事实情况下,钢铁、煤炭、建材等产业均是高碳行业,这与我们发展低碳经济是背道而驰的。我国的经济学家曾经指出,要想真正的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放弃钢铁、煤炭这些高碳产业。但这却是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冲突的,国内、国外对的市场对于这些高碳产业需求很大,对提升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具有很大推动作用。长久以来,高碳产业聚居地已经发展形成十分健全的城市结构与模式,低碳产业难以适应与发展。为了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正常开展,我国要对这些高碳行业进行必要的产业调整,逐步的由高碳行业主导地位转变为低碳行业主导地位。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关键就是要摒弃传统的高碳行业,进行产业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四)大力发展低碳城市
高碳产业聚居地已经发展形成十分健全的城市结构与模式,低碳产业难以适应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适合低碳产业生存与发展的中心城市。城市的设计与建造要体现出低碳环保的理念,在城市范围内大力运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除此之外,我们在进行城市功能布局构建时,要充分考虑低碳行业的布局与利用,力求构建一个能最大程度发展低碳经济的城市功能布局。
(五)大力发展低碳交通与建筑
要充分发展低碳交通与建筑。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低碳理念,建筑物的外界冷暖隔离材料要符合节能、环保、低碳的要求。在房屋的内部建筑方面要注意采光与自然通风,减少空调、浴霸等高耗能电器的使用频率。除此之外,在家庭环境中,大力推广节能电器设备的使用范围。例如,节能灯代替白织灯泡、电风扇代替空调等。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全社会普通民众的共同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另外,我们还要对交通方面进行低碳化处理。处理的范围包括了汽车尾气的处理、交通路线的改造、交通工具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对汽车排放出的尾气进行污染处理后再排放到空气中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气污染。提倡步行、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环境的不断恶化与自然的不断衰竭,绿色经济战略下的低碳经济发展可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与统一,实现我国经济的长久平稳发展。绿色经济战略的正常开展可以在不破坏环境与自然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马静.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低碳经济研究[J].绿色科技,2011(04).
[2]刘思华,方时姣.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的两大引擎――论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两个基本形态[J].经济纵横,2012(07).
[3]秦海英.促进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03).
一、低碳经济视角下的酒店绿色营销
所谓低碳经济强调的是一种用节约应用能源、改进产业转型模式、应用新型产业技术、以及建树先进指导理念等去实现经济发展与能源能耗的协调发展。处于低碳经济模式下,各个产业组织机构要尽一切合理、高效的应用办法或者实践手段、措施等去实现能源能耗的最低化,从而才能科学、合理地降低产业项目开发或投资的运营成本,达到产业经济发展与各项物资、能源使用的制衡点,并长此以往下去实现推动产业经济发展,而这种模式下的产业经济发展就可谓是低碳经济发展。
而绿色营销的观念提出正是建立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强调的是绿色消费与绿色服务的消费潮流。而从环保、节能、绿色等理念出发,它强调的是反对污染、合理并充分利用各项资源,以及立足实际地去考虑应用战略等,这样才能使项目或者产品的研发以及整个研制过程实现一种绿色经营模式,将各项资源的使用达到最大化,做到资源使用的不铺张与不浪费,以此来满足绿色消费需要、绿色服务要求、绿色消费需求等,最终实现酒店企业组织机构的长足营销目标。
绿色营销作为当下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种新型营销理念,固然有着它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由于它的核心理念强调的是可持续经济发展与经济适用原则,进而能够代表酒店企业的发展运营方向,以及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等。此外,在绿色营销运营模式下,酒店营销与服务的对象强调的都是为消费者本身而着想,更加关爱社会与社会各阶层,以创造良好的消费者效应和企业品牌作为主要目标,因此其更利于酒店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性、长足性以及健康性。由此,简单总结低碳经济下的酒店绿色营销是:以规划、经营、建设为主,坚持以节约能源物资、加强环境建设、提倡安全健康为辅的一种经营理念或营销方式。同时,在立足酒店本身角度去考虑,在动员各项技术管理手段时,能够最大化保全酒店经济效益的同时,为人们的饮食安全、客房服务以及其他服务消费等带来了充足保障,是酒店产业实现长足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营销应用理念及手段。
二、我国酒店产业树立绿色营销理念的迫切性
目前,国内酒店产业下的各酒店组织机构发展实施绿色营销或者应用绿色营销运作模式还处于一种初期、起步阶段,所以未能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周全考虑,更有不少酒店不能自觉、主动、积极参与进来,进而使经营发展并不顺畅。同时,加上国内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些技术管理手段等也跟不上时展节奏,所以在大量铺张、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对节能、环保、绿色服务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酒店消费者消费、酒店自身服务等都并不乐观,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总体而言,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以及产生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体现在:
(一)内动力不足
内动力不足其实很好理解,主要强调的是社会公众或者社会各阶层下的人们对绿色消费意识的理解层次不同,进而导致绿色消费意识建树水准都有着一定差异。主要来讲,首先是广大社会阶层或者社会公众缺乏一种环保意识,这种环保意识不单单是节约能源、不浪费物资等那么简单,而是在自身行为约束上并不能时刻做到保持警醒,认识到环保节约的重要意义,进而有损的不光是环境建设方面,同时也是社会公众的自身健康问题。其次,强调的是酒店,不少酒店组织机构未能抓住其产业市场下的绿色服务需求以及重要机遇,往往特别重视短期经营效益的变现,而不顾酒店长远发展考虑,在眼前利益与企业文化、品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上更加看重眼前的成本利益变现,经营目光缺乏远瞻性,故而导致绿色技术的应用、一系列绿色产品的开发仅能成为一种摆设,而没有实际经营、管理成果。
(二)外在力不强
如今,国内资源使用及环境建设、保护等的法规框架已经初具体系,但由于涉及到的一些细节方面未能准确明确,以及方法缺少可操作性、执法不力等,都进一步约束了酒店绿色营销的法制进步。也就是说,虽然国内有关法制条款已经明确了酒店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品处理等相关的约束规定,但法制涉足范围却是比较有限,一些执法工作在实际执行起来还缺少强制力。此外,从社会公众舆论角度看,有关外部约束影响力度还是不够,未能形成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因此,酒店实施绿色营销的外部压力不可谓不大,在特定实施阶段必然会导致开展工作相对滞后。
(三)酒店自身问题
我国酒店产业在实际经营阶段的管理模式相对粗放,当然这是对于绝大多数酒店产业而言,而像国内大型酒店集团产业而言,其管理水准与中小酒店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必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于多数的中小酒店企业而言,要严格做到资源的不浪费、废弃食物等物资的合理处理,以及餐具洗涤制品的科学治理等,以保证人类的饮食健康问题以及自然资源开发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对如今大手大脚浪费物资、资源这种行为而言,更是要加以制止,明确各种细则、条款等,以降低酒店营销的成本费用,创造产业价值最大化变现。
三、提倡低碳经济理念,倡导酒店绿色营销的合理建议探讨
(一)加强酒店内需建设
1.制定长足战略规划。就当前趋势来看,不少酒店提倡的绿色营销口号多半是一种噱头或宣传方式,往往表面功夫非常足,但实践行为执行成果确实不力。其中的一点主要原因表现在:酒店企业并未能结合自身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组织管理框架做出战略调整,绿色营销仅停留在表面,难以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加以创新、改进或者逐步渗透,故而难以有效实施绿色营销。此外,酒店实施绿色营销强调的是长期、稳健的实践过程,需要在人力方面付出大量精力加强其执行、组织管理成效,同时要付出大量财力在绿色产品、代表型绿色产品等方面加强投资,以此才能体现出后期收益成果。所以,基于目前酒店绿色营销的发展前景及市场下的巨大潜力而言,对营销发展战略的规划以及立足实际地对酒店自身组织结构的战略调整非常重要。
2.创建绿色企业文化。酒店企业有效地组织管理环境的建立才能为酒店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对于酒店全体上下员工而言,上到负责人、领导阶层,下到基层清理、服务人员等,都必须在提高服务意识及观念的同时,认清绿色营销的时代意义与重要价值,同管理制度加以结合并应用开来,以此才能明确每个参与进绿色营销的全体员工的主要工作任务及职责所在,最终达到管理、组织目标,使企业文化得以建树。
3.实施绿色组织活动,获得顾客的理解与支持。在向顾客宣传和展示绿色消费的同时,注重酒店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宣传;注意传达酒店参与社区和社会环保建设、节能降耗管理与技术创新等信息;注重采用促使酒店与社会、顾客互惠互利的举措,如进行环境绿化、推广无烟区等,达成与宾客的共鸣。
4.研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及相关项目的研发需要考虑酒店产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发展规模如何。由于每个酒店企业的战略目标、自身市场竞争力以及市场绿色服务需求或是消费需求等的理解均有不同,所以对绿色产品的研发能力与水准等都有着一定差距。但不论怎样,对酒店而言,应当注重在客房服务、绿色餐饮消费以及其他消费服务等方面加以改进,并确立出绿色服务的绿色营销方式,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以此才能保证绿色产品符合大众需求。首先,在绿色客房方面,要讲究客房装饰材料绿色、环保、无害;其次,客房内的应用物品要能够维持人们健康,避免有害物品使用;再者,尽量避免一次性产品的过度使用,维持客房绿色、环保、节能的服务环境等。此外,在绿色餐饮方面,要讲究安全无害、无毒害食品添加剂、安全新鲜、保质保量的食品或食材供应,以满足食物质量管理体系绿色标准要求;同时,在绿色食品输运、储备以及包装等过程中,也要讲究美观的同时,保障人们饮食营养搭配、饮食健康等。最后,在绿色服务方面,不仅要推出酒店的主打绿色菜肴,帮助客户选择合适的菜肴、酒水、饮品等,同时要提供周到的服务,在客人离开时主动提出“打包”服务等,使食材或者菜肴避免浪费等。
(二)制定合理价格
对于酒店服务流程涉及到的经济价格定位,在考虑到绿色营销方式时,必须要立足实际,周全考虑到“环境的有偿使用”“资源合理使用”以及“污染与浪费的预付费”等相关问题,以保证酒店实施绿色营销的“环境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同时,还能让对绿色环境造成损害的不少顾客“自觉买单”,长此以往,可树立良好绿色营销实施环境,促进客人与酒店间的和谐往来。
(二)政府加强引导,酒店积极参与
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提倡和支持酒店绿色营销行为,酒店作为企业法人应同时促进和配合政府部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保证体系。倡导低碳酒店,推进酒店业发展方式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行动的领域。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绿色酒店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排污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污染物治理和排放登记、排放收费与罚款、环境标志认证等制度的执法力度,将酒店的清洁生产纳入法制化轨道。
四、结语
现代酒店产业的持续化发展运营,必须要立足实际,考虑到时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逐步将组织管理结构、营销管理方式等加以改进或者完善,以此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在效益上与管理水准上提高层次。因此,倡导绿色营销对酒店产业而言,它所具备的时代意义与导向作用非常重大,需要酒店企业高度重视与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梁海聪.酒店未来之路——低碳酒店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22).
[2]吕盛华.给家电企业低碳营销的三点参鉴[J].广告人,2010(08).
[3]高南林.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绿色营销策略[J].经济师,2010(09).
[4]朱元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低碳营销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5]刘道精.绿色营销:低碳经济时代营销方式的必然选择[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3) .
[6]赵杨.低碳营销——低碳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营销新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7).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会计;意义;阻碍因素;对策
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内涵看,低碳经济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这种理念不能排斥发展和产出最大化,也不排斥长期经济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共识,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
2.绿色会计的含义及其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亦称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和实物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全新的应用科学。
在当前“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下,中国必须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在实施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通过实施绿色会计,能够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资源利用不合理而造成的诸多问题通过事前、事中控制而降低其限度,更好地增进企业自身的效益,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实施绿色会计可以充分考虑社会生态环境的成本,准确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绿色会计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只有结合低碳经济,重新审视绿色会计的体系和内容,才有可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3.低碳经济下推行绿色会计的意义
3.1 顺应了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
当前,价值规律对有关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无能为力”,因此加剧了我国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恶化,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会计则把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等问题当作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3.2 便于政府部门了解企业环保方面的贡献
充分披露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环保部门对环境总体情况的掌握,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低碳化发展规划、探索低碳化模式、落实低碳化发展措施的责任,把低碳化发展的指标纳入对企业的考核体系,从而对企业的社会贡献作出公正的评价与决策。
3.3 帮助社会公众、债权人了解企业环境情况和环保形象
社会公众逐渐摒弃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奢侈的消费观念,积极响应低碳消费,不断增强构建低碳化社会的社会责任,促使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和低碳化发展的道路。因此,社会公众只有了解了企业与环境有关的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债权人也只有了解了这方面的信息,才能真正把握企业的偿债能力。
3.4 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顾及环境和社会的决策
首先,企业必须努力适应不断上涨的能源、交通、废物处理和原材料价格对其生产成本的影响。其次,企业必须理解并遵守日益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减排政策。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是主要排放者,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必须面对来自投资人、雇员和消费者关注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当然,低碳也带来了机会和新的市场,而提高效率所需要的技术进步将使企业可以在减排的同时提高效率、增加盈利。
3.5 有利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方面,大量外资涌入中国,要求我们尽快建立绿色会计方面的准则。由于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因而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把那些污染严重和破坏掠夺自然资源的生产项目搬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我们应该培养我们的企业适应对外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需求,从而使其适应某些投资所在国的要求。这些都迫切要求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实施绿色会计,以便在国际贸易中维护自身权益,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4.低碳经济下推行绿色会计的阻碍因素
4.1 缺乏对绿色成本的认知
在对待环境成本时,很多企业单纯的只是对企业的排污费以及其他防止环境污染开支费用简单核算。一般只在年终报表进行简单的披露,还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将环境成本单独立项。其环境成本核算只是被动的进行计量。
4.2 绿色会计的理论体系相对不完善
由于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复杂性,目前绿色会计还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理论体系,在确认、计量及环境成本的核算上多数处于空白阶段。目前我国企业对环境支出的核算主要是在环境费用的处理上。大部分企业为了简便快速计算出成本,在发生与环境有关的支出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或在金额较大时作为待摊费用处理。这样的处理模糊了成本发生的动因,对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很不利,是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目前规范会计行为的《会计法》和会计制度中并没有与环境相关的核算、监督、披露及处罚等相关绿色会计内容,也没有对绿色会计信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虽然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绿色会计的重要性,也有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动机,但由于绿色会计研究还停留在学者们的书斋里,还未形成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还不能满足实务工作的计量要求。
4.3 理论与实际不符,实际情况达不到理论的完美化
目前依然有很多企业的环境责任理念尚未真正形成,环境报告信息披露严重不足,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对于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相关事项才予以考虑,另外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环境监测费用不一定计入环境成本中。资源的破坏程度和类型的确定困难,可利用的技术及恢复标准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难以量化。
4.4 缺乏绿色会计专业人才储备
绿色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科学交叉渗透而成的边缘应用学科,它要求运用者不仅要具备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具备与环境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然而由于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主要是专业学者进行的,目前与绿色会计相关的专业及其培训较少,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并不多,大多数现有的素质只是具备普通的会计知识。导致企业中懂得绿色会计的人才并不多,这成为我国企业中实行绿色会计的障碍。
4.5 审计机构缺少对企业环境报告的跟踪审计
企业环境问题对财务核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确认和计量时就要求审计人员有更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更多的经验。目前在风险防范上还没有全面深入开展绿色审计,以及在尚未制定相应的绿色会计准则的前提下,环境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后果,同时也孕育较大的审计风险。
5.完善绿色会计发展的对策
5.1 深化研究绿色会计理论体系
将绿色会计的相关内容列入会计法中,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绿色会计有法可依,使绿色会计的计量、核算以及信息的披露有统一标准。将企业环境核算和披露列入会计工作最高层级规范的会计法中,是将绿色会计理论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手段。同时,为了保证绿色会计能够在实践中真正得以实行,可由财政部牵头,吸纳环保、税收等各方力量共同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准则的会计要素中,使之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会计制度也应逐步对企业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做出具体规定,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内容及报告形式,使绿色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
5.2 做好绿色会计的配套工作
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力量,修改《审计准则》,增加绿色审计的有关内容,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环境管理规定(ISO14000)的要求尽快制定统一的中国环境审计指南草案,强制规定对企业必须经过有环境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出具有环境成本报告的绿色审计报告才能有效,实现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再监督。注册会计师队伍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审计融入到常规的企业财务审计之中。各级审计机构应当加强与社会上所有负有环境保护责任的相关机构的通力合作,为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创造条件。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依法对企业的绿色管理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情况进行审查,即进行绿色内部审计。审计内容可以包括核实企业排污数据、调查企业环保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调查企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情况等。
建议在现有的税收制度基础上建立绿色生态税收制度,单独设立环境税,针对那些对环境有损害的气体征收排放税。同时也要采取优惠政策,允许清洁能源企业、污染治理企业、环境公用事业以及环保示范工程项目加速投资折旧,对实施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的企业实行优惠鼓励的减免税收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将单位的环境保护会计记录及其审计结果作为必要的审核程序,加强金融控制。
5.3 构建绿色经营系统
企业如果要对环境成本进行科学的核算,就应该以建立绿色经营系统为基础,绿色经营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5.3.1 营造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密切关注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为全体职工所认同和遵循。绿色企业文化是绿色管理的精神核心,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建立绿色企业文化时,不断向员工宣传绿色理念、绿色价值观,鼓励员工的环保行为,加大绿色投入,让企业的领导及普通员工都以积极的心态自觉参与绿色环保管理工作。
5.3.2 绿色融资
利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战略去吸引投资者的注意,有效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
5.3.3 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
建议在企业内部设立环境咨询委员会,设立社会环境部,在各工作部门设立环境管理小组,全面贯彻落实环境管理工作。
5.3.4 积极参与“企业绿色合作”,将“绿色”推向最广,实行企业“清洁生产”与“零排放”理念
绿色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层面,还应积极参与合作,将企业产品产生的煤渣等废弃物作为另一企业产品生产的原料再加以利用,形成企业产品间彼此相互依靠、互为上下游的工业生态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5.3.5 加强绿色会计相关信息的披露
企业绿色会计的信息对政府、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大众等行为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但目前而言,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建议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增加环境会计信息,可以考虑采用表格、文字、图形等多种方法设置相对独立的环境信息报告段落作专门的报告。在编制初期,为简便和易于操作,可以先以文字、图形等定性化描述的方式为主;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再附以大量的定量化表格,以保证环境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5.4 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绿色专业知识
要想在企业充分实施绿色会计,对于现有财会人员就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绿色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叉相关学科知识,对企业的决策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环境会计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特别是要对企业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培训,从而使有关环境政策被严格执行,绿色会计实务工作能正确开展。
5.5 引进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
作为辅助引导功能,建议企业的领导采用激励机制,鼓励财会人员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修改或扩展环境会计目标,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完善企业绿色会计的理论,从而使环境成本更加清晰。
综上所述,绿色会计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相关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规定。绿色会计是适应社会时展需要的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我们应了解和借鉴国外绿色会计理论,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环保化发展的绿色会计体系。
参考文献
[1]史蒂芬.肖特嘉(德),罗杰.布里特(澳).现代绿色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秀敏,姚建明.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绿色会计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07(12):92-94.
[3]薛增芹,张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构建浅探[J].财会通讯,2008(6):99.
[4]陶月英.我国绿色会计实施存在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122-123.
[5]张晓芳.浅析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机遇和挑战[J].财经与法,2009(38):11.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与日俱增,致使各类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极端气象也多有发生,在此大背景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苏醒,发展低碳经济,推行绿色会计正日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本文站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就如何推广绿色会计建言献策。
关键词:
低碳经济;绿色会计;环境保护;成本;公众利益
一、低碳经济的由来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与日俱增,这反过来又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呼之欲出。低碳经济是指通过高技术生产方式,在提高生产效率、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总量,为社会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其中“低碳”二字意味着要降低碳排放,减少对现有化石能源的消耗,切实降低污染排放总量,“经济”二字意味着要在降低对现有能源消耗的同时继续发展,这种理念现已成为多数国家和人们的共识,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势在必行。
二、绿色会计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绿色会计(GreenAccounting)又被称为环境会计(EnvironmentAccounting),是一种研究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间关系,并采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造成的收益与损失进行计算的会计方法,是环境科学与传统的会计学之间的交叉而成的新学科。在发展低碳经济的今天,绿色会计的重要性正日益得到凸现:传统的会计方法侧重于计算企业内部的生产与消耗,对于组织外部的损害往往忽略不计,从而导致许多企业为了单纯的、片面的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而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偷排偷放,将污染成本转嫁给社会公众。而在推行低碳经济的今天,通过绿色会计,能够将对环境资源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问题通过事前、事中控制,进而增进企业自身效益,提高环境保护效益,能够更充分的考虑企业生产的整体环境成本,准确核算国民经济发展的真实成本。因此,推广绿色会计,是低碳经济战略落地的重要工具。
三、推行绿色会计的阻力因素分析
尽管绿色会计符合当下低碳经济发展的主流,但推广绿色会计并非易事,可谓是阻力不断,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对绿色成本的认知不够。许多企业缺乏主动意识,对待污染的态度是能偷排则偷排,尽量少付甚至不支付相关费用,将所有成本转移至外部,这反映在会计计量方面则至多是将排污费用列入核算,对其生产经营行为导致的环境成本只是简单的进行计量,这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二是当下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仍需要完善。这也是导致绿色会计推行受阻的一大原因,一些企业虽然认识到推行绿色会计体系的重要性,但由于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在计量和确认企业的环境成本方面仍然不尽完善,致使多数运用绿色会计的企业仅停留在环境费用处理层面,目前《会计法》和相关会计制度中缺乏与环境相关的核算、监督、披露及处罚等相关规定,使得绿色会计的可操作性打了折扣。三是人才储备不足。绿色会计涉及到会计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是交叉渗透型学科,对使用者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加之绿色会计目前普及面不广,应用程度不高,致使相应的人才培训数量并不多,这反过来又抑制了绿色会计的推广;四是缺乏对企业环境成本的跟踪审计。由于风险防范方面还没有开展绿色审计,致使审计环节缺失。
四、推广建议
笔者以为,在低碳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推广绿色会计已是大势所趋,虽然目前推广绿色会计有着前文所述的种种因素干扰,但凡事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任何事物的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绿色会计也不例外。针对上述几个因素,笔者建议如下:一是深入研究绿色会计体系,并运用法律保障其实施。建议有关部门深入研究绿色会计体系的有关标准,如计量、核算等内容,并尽早将绿色会计的实施纳入会计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将绿色会计进行强制性推广,从而提升全社会对绿色会计重要性的认识,加速绿色会计的普及;二是加快出台相关的配套管理措施和规范性文件。如修改《审计准则》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增加对绿色会计的审计标准和审计内容,强制规定企业必须经过有环境审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出具包括环境成本在内的绿色审计报告才能够有效,又比如要求企业必须进行内部绿色审计,包括核实企业排污数据、环保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等;三是制定绿色会计人才培养战略,并加强对在职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绿色会计要想成功推广,就需要财会工作人员熟悉绿色会计的全部内容和操作流程,针对现有掌握绿色会计的人员数量较少的现状,一方面要调整高校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另一方面也要组织对现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特别是企业财会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从而确保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能够落到实处,绿色会计工作能够正确开展;四是多管齐下,不断提升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如要求上市公司或经济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披露绿色会计相关信息。由于企业的绿色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具有正相关性:积极推行绿色会计体系,诚实披露相关信息的企业能够树立一个负责任、服务社会的正面形象,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相关信息能够极大地促进企业注重绿色会计相关信息的质量。又比如引进激励机制,对积极推进绿色会计,并认真降低能耗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激励,并可与税收优惠政策挂钩。
参考文献:
[1]史蒂芬.肖特嘉(德),罗杰.布里特(澳).现代绿色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秀敏,姚建明.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绿色会计问题分析[J].生态经济,2007(12):92-94.
[3]陶月英.我国绿色会计实施存在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122-123.
[4]张晓芳.浅析我国发展绿色会计的机遇和挑战[J].财经与法,2009(38):11.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金融;银行;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重要话题,其强调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同步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行,需要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而国有银行作为国内金融行业的支柱,应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关注和重视,加大对绿色金融的创新力度,围绕绿色金融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政策、产品和服务,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地支持。
1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发展意义
1.1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金融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意义。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在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为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施行,必须要加强低碳环保技术的创新,以及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面对这样的经济发展趋势,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响应政府经济号召,解决创新型企业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应借此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保持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1.2缓解经济发展与能耗矛盾
自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烈的。经济发展的背后是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重效益而轻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绿色金融,调整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方向和结构,促进低能耗、绿色和环保企业的发展,控制对重工业和高污染企业的金融政策支持,将显著缓解经济发展与能耗之间的矛盾,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和平稳。
1.3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绿色产业具有高产出、低能耗、低污染等优点,是国内外普遍支持的产业。绿色产业的兴起得益于消费者环保意识和绿色意识的增强,绿色产业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催生的产物。绿色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但绿色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持。推行绿色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绿色产业提供强有力地金融支持,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落实。
2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政府金融政策缺乏
针对绿色金融推广和发展,我国政府在2007年、2008年先后推出了《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具体措施》《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为国内绿色金融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和支持。但是,客观而言,这些制度的框架较为清晰,但可操作性不足,配套政策非常有限。近年来,国有银行有关绿色金融的扶持制度和政策比较缺乏。从2007年开始,国家政府相关部门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信贷指引》等专项政策,为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一定的引导支持,但缺乏足够的激励政策和标准支持,导致多数银行动作缓慢,积极性不足。
2.2绿色金融回收周期长
与传统金融业务相比,绿色金融回收周期相对更长,对应的银行风险更大、收益更为缓慢。低碳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展重心,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传统企业发展时间较长,企业资产较为雄厚,市场也更为稳定,金融资金回收周期更短,收益也更为稳定。虽然,部分国有银行试图尝试制定绿色金融产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但受风险和价值等因素的制约,往往缺乏足够的产品信心,这也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
2.3信贷标准不规范
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需要一整套规则和标准予以支持,以切实保障业务的正常开始和实施,有效控制产品风险,维持银行利润空间。但是,国内绿色金融政策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国家政府并没有出台具体的贷款规则和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等,贷款的手段、方式、利率、期限等都没有明确,严重影响到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和实施。虽然,部分商业银行尝试信贷产品的开发和操作,但信贷标准的不规范使金融机构背负较大风险和压力。
2.4资金使用追踪不彻底
为提升信贷产品的使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化和落实,制定健全的资金追踪制度和体系至关重要。但是,多数银行金融机构并没有针对绿色金融构建专门的追踪机制,致使资金使用情况得不到有效控制。许多企业以“节能减排”为口号向银行申请贷款,但是并未将所贷资金用于采购和引进节能设备,这种行为显然损害到了银行利益和正常的市场秩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资金使用的追踪,为银行提供对应的政策指导。
3低碳经济下绿色金融发展对策
3.1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政府必须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各金融机构的开展积极性,使金融机构自觉加快相关业务产品的开发和实施。第一,政府必须要尽快出台配套法律法规,用于保护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对率先推出绿色金融产品的银行提供收益保护期以及专利应用保护期,充分保障创新者利益。第二,对信贷企业予以严格控制。绿色产业相关企业申请绿色金融产品,必须要严格按照产品要求使用资金,禁止资金滥用。对于滥用资金的企业,应取消其信贷资格,同时降低企业征信。第三,必须要制定市场监管制度,杜绝违规金融产品。特别是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放开,必然会有部分金融机构盲目地进行金融产品开发和推广,这势必会对正常金融秩序构成影响。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市场秩序的控制,约束金融机构的不良行为。
3.2重点扶持,控制信贷风险
为推动绿色金融的高效发展,政府应采取重点扶持措施,通过试点方式总结产品种类、利率和期限等标准,维持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发展。首先,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选取业务需求量较大的省市地区确立信贷试点区域。其次,选取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较强、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健全的国有银行实施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针对试点,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风险封单,并提供一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并借助各类宣传渠道加强绿色金融宣传,确保市场的活跃度,保证地方试点效果,并从中积累丰富的金融经验。
3.3创新信贷评价标准
信贷评价标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控制业务风险的有效手段。信贷评价标准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信用情况,为银行信贷发放提供相关支持。针对绿色金融业务的信贷评价标准,银行首先应充分借鉴现有的征信系统,了解客户的资质。另一方面,银行金融机构必须要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类型,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污染治理能力等,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分析,提升信贷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我国相比,发达国家绿色金融业务早已实施多年,因此在信贷评价标准的制定上,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信贷评价标准,对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信贷评价标准提供丰富和补充。
3.4做好资金使用追踪管理
绿色金融业务资金的根本目的在于扶持绿色产业发展,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对应的资金支持。因此,绿色金融业务资金必须要关注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坚持专款专用,以充分发挥资金价值。对此,银行金融机构应建立科学的资金使用追踪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资金使用的全面了解和监督。资金使用追踪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必须要构建资金信息反馈系统,用于企业资金使用信息的录入,由银行予以审核和控制。针对追踪管理,银行必须要组建专门的资金监管小组,定期就资金使用情况对企业进行核查,并对检查结果予以汇总和评估。对于资金滥用的企业,银行可根据相关法规和制度收回资金,同时追究企业责任,切实保障资金使用效率,维护银行合法权益。此外,为降低和控制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制定对应的风险分担策略,保证银行资金风险,同时约束企业行为,使绿色金融能够更为平稳、健康地发展。
4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低碳经济有利于缓解环境市场发展与生态治理之间的矛盾,降低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和落实。为更好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政府方面应积极出台对应的鼓励和指导政策,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完成产品创新,帮助绿色产业解决融资问题,促进绿色金融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刚,贺章获.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现状、挑战与对策[J].环境保护,2016,44(19):18-21.
[2]高清霞,吴青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1):18-20.
[3]李淑文.低碳发展视域下的绿色金融创新研究——以兴业银行的实践探索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1):14-16.
[4]崔文馨,胡援成.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信贷模式剖析——基于兴业银行的案例视角[J].武汉金融,2014(12):9-12.
[5]陶黎,孟庆军,唐勇军.基于网络分析法的银行绿色金融业务风险及对策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7(5):14-19.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造纸;科技创新;循环经济;低碳节能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中国造纸业无疑要对产业模式进行变革升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在提升产能和效益的同时增强竞争力,从而完成从传统造纸业向现代绿色产业的转变。一些具有战略前瞻性的国内大型制浆造纸企业,也已开始从低碳经济的视角,积极寻求可循环经济发展和减排节能的有效途径,尝试破解一直困扰造纸业的提高产能和降低污染的环保悖论,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金东纸业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设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造纸工业为目标,充分发挥造纸工业绿色、低碳、循环的特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在造纸大国向现代造纸强国转变中迈出实质性步伐。
1 低碳经济在纸业
自“低碳经济”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开始,其涟漪效应开始显现并逐步扩大。从昔日的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峰会;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正式施行,再到2010年两会的重要提案―“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不仅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日益成为党和国家制定相关策略方针的重要参照之一。因此,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一种经济模式,不同程度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绿色经济,其实质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而这种根本性转变,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努力。企业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的细胞,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要实践者。
对于中国造纸业,低碳发展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造纸工业曾是传统制造业中能耗较大、环境污染较重的一类,但当前国际上,已普遍认可现代化的造纸产业是符合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现代造纸业具有的行业优势,使得低碳经济生存土壤很广阔。“造纸行业以生物质纤维资源为主要原料,是典型的低碳经济产业,并且其生产过程中能自己产生能源。”中国造纸业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林纸一体化”等政策的不断推进,而且需要造纸企业自身不断创新和实践,提高造纸业的技术水平,进而实现清洁生产和造纸业的低碳发展。《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造纸工业绿色、低碳、循环的特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长期以来,造纸产业饱受传统的“两高一资”的困扰(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近几年,以金东纸业等为代表的大型现代化造纸企业,秉承“低碳造纸、循环造纸、绿色造纸”的理念,引领造纸行业走出了一条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循环经济型的低碳发展“纸”路。
2 金东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作为APP旗下的最大造纸企业――金东纸业,秉承集团永续经营的理念,不断实践着循环经济和绿色造纸,一直坚持以发展“低碳造纸、循环造纸”、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强力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消耗持续下降、污染排放不断减少、经济效益不断攀升的“高效、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金东纸业在自身的经济活动中,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加强污染预防,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改进管理和推进技术进步,在同行业中率先于2000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活动,实现各个环节的“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同时不断提高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的综合回用率,逐年降低各类废弃物的产生量,减少乃至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污染于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使自己的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自然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目前各类污染物的排放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耗、单位工业产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处于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吨纸排水量为5.9吨,仅占国家排放标准的29.5%(国家排放标准为20吨);目前吨纸COD排放量也仅为0.29吨,仅占国家允许排放量的18%。
金东纸业在环保建设中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中国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 2004年获得了国家环保最高荣誉――“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2006年金东纸业被评为“2006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最具社会责任感”前50家优秀企业,并获得江苏省特别单项奖“循环经济贡献奖”;2007年,获得镇江市“清洁生产审核示范企业”;2011年获中国造纸协会授予“中国造纸工业环境友好企业”,同年获“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2013年获“江苏省首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选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光荣称号。
2.1 “碳足迹评估”升级纸业环保新坐标
2009年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完成英国碳信托有限公司在中国推行的碳先锋试点项目,成为首家遵循国际领先的PAS2050标准完成产品碳足迹测算的中国企业,这是金东纸业继2008年参与APP(中国)集团“碳足迹”评估后,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又一里程碑。实际上,APP(中国)在所谓的“低碳时代”来临之前,就已经在国内制浆造纸业演绎了“低碳先峰”的角色。
碳足迹评估是企业应对低碳时代多个步骤中的第一步,只有全面了解单位产品排放二氧化碳的水平,才能在企业中建立减排标杆,并为接下来设计减排项目提供依据。在全球,作为一项抵御气候变暖的自觉行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将“碳足迹”评估作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目前已有可口可乐、金佰利等20多家跨国公司进行了“碳足迹”评估。应该说,金东纸业的“碳足迹”评估,不但可有效为企业节能减排和降低经营成本,也为造纸行业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参照基准。
2.2 科技创新发展低碳经济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造纸工业实施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要大力推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发展低碳经济,科技创新是根本。造纸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保持与低碳经济同步,并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2.2.1 微米级过滤回收白水技术
采用多盘精细网面过滤技术,利用圆盘两侧压力差原理,通过圆盘外侧过滤毛布去除纸机多圆盘白水回收机回收超清白水中的1um以上悬浮杂质,去除1um粒径以上杂质后避免堵塞高压喷嘴,其过滤水可直接用于纸机网、压部高压喷淋,提高白水回用纸机用途,减少纸机清水耗用。该技术为白水深度处理技术,在传统白水回收粗放式回用模式基础上进行改进,有针对性的去除白水中可以堵塞高压喷嘴1um粒径杂质,以增加白水回收利用点,扩大回收白水使用量。
2.2.2 砂滤深度回收超清白水技术
采用连续流砂净化过滤技术,按水量需求组合成套过滤器,通过石英砂的过滤作用,去除纸机多圆盘白水回收机回收白水中的纤维等悬浮杂质,提升白水品质,可直接用于纸机网部喷淋,提高白水回用纸机用途,减少纸机清水耗用。通过该技术与传统白水回收系统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回收白水品质,提高白水回用使用量,减少清水耗用。
2.3 放流水逆渗透回用技术
将逆渗透膜分离技术引入到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领域。处理后的水回用于电厂锅炉超纯水制造和其它工艺用水。该工艺选择抗污染复合膜,纳滤膜元件具有高通量、高截留率和耐污染等特点,利用纳滤膜对经超滤处理后的放流水进处理,深度回用水的收率可达70%以上。该项目于2009年获得造纸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国家专利,并于2011年通过江苏省质监局组织的“江苏省造纸业排放水回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审核验收,这是全国造纸行业首个建成验收的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
3 “低碳产品”研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意识”将在商业利益领域成为发展趋势, 金东瞄准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加大对环保型、节能型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努力实践造纸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环保型商业用铜版纸
传统铜版纸使用的胶粘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产品相关的产物,而石化产品正面临着日益枯竭的资源问题。因此,研究用天然生物聚合物取代石化产品用于工业生产的趋势应运而生。环保型商业用铜版纸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可降解的胶粘剂及应用其的涂料和涂布纸”、“淀粉胶粘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生物胶乳、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等3项发明专利。
3.2 “无荧光”单面铜版纸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产品要实现由内而外的全面绿色,对包装纸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经过金东研发人员的努力,开发出了无荧光单面铜版纸,该产品荧光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家食品级标准GB/T5009.78--2003的规定。无荧光单铜现已广泛应用于香烟包装、食品、糖果包装等领域。
3.3 高效节能铜版纸
为了顺应时展的需要,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纸需求,金东纸业一直以来在生产过程中对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耗能方面孜孜以求。经过研发、生产等各部门充分反复研讨、规划、准备,通过调整工艺配方,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通过利用白水循环优化,采取良好的打浆处理工艺等手段,研发出金东纸业独有的双面高效节能铜版纸,并荣获2011年度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项目。该产品平整细腻度、强度等性质基本维持在与常规纸张相近水平,在各类杂志、产品目录以及广告单页等产品的印刷上表现非常出色,能达到较高的色彩和层次表现力,实现高质量的信息传递,这也使得造纸行业朝高技术含量、高质量、节能环保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4 “低碳节能“环保实践
作为国家“十一五”千家重点耗能企业和“十二五”万家节能低碳企业,金东纸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近亿元开展节能改造项目,大力实施国家推广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4.1 实施节能改造工程
“十二五”以来,已投入1.5亿元,先后实施电机变频改造、锅炉烟气余热、造纸干燥段余热的回收利用、生产工艺能量系统优化等10多个重点节能项目,年节能量达3.2万吨标煤。
4.2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节能
先后与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了锅炉底灰利用、能量系统诊断与优化、中浓磨浆等一系列研究与成果应用。在节能减排方面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件。与太古电力合作,应用DCM技术实时调配生产线大型电机负荷分配,一期工程实施后每年节降电费600万元。
4.3 大力推进节能管理
建立建全节能管理网络,夯实能源计量、实施能耗考核和能效对标。开展员工脑力风暴活动和提案活动,每年收到员工合理化建议近2万条。开展技改小组活动350多个,有力提升了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每年公司对各项活动的奖励及经费发放近150万元。
5 造纸污泥资源化无害化
造纸污泥是制浆造纸过程当中废水处理的终端产物,由于造纸污泥存在污泥量大,成分复杂,含水量高,处理的难度大等问题,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进一步严格,污泥本地化综合处置已成为造纸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使造纸污泥资源化、无害化,改变污泥的废弃物性质,使得污泥变废为宝,金东科研人员经过市场广泛的调研,决定采用将污泥生产包装用纸盖板方案,即采用将污泥回收并添加适当填料生产纸盖板的技术对污泥进行回收利用,在减少外运处置的同时也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通过引进污泥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我司污泥委外综合处理量,实现造纸污泥的可资源化利用,同时进一步达成减排目标。
6 结束语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生产”。随着低碳经济浪潮的兴起,造纸行业的变革无疑影响着全行业低碳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不是一两家企业可以推动的,需要全行业携手与共,共同协作发展,从而推动整个造纸产业由“高碳”向“低碳”时代迈进,金东作为造纸行业的标杆企业,已走在了低碳发展“纸”路的最前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探寻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来实现行业、产业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发展绿色纸业,既是绿色环境的要求,也是我们纸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讯,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及相关措施[R].2004-11-26.
[2]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局.造纸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