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8 16:28: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

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兴趣与能力;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它们是获得感性认识、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激发和稳定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使课堂教W达到最佳效果

兴趣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内部心理倾向,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强劲的驱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兴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学生从“好学”到“乐学”再到“会学”“创造性地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升华和凝华》一节的教学中,由于生活中给学生提供的感性认识不足,所以,学生尽管能顺利地背诵升华、凝华的定义,但到运用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时,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或发生许多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升华和凝华的演示实验:取一个平底烧瓶,底部加入少量萘粉,顶部插入一些枯树枝,用酒精灯对烧瓶底部微微加热,不一会儿就看到枯树枝上已是银装素裹,一场奇异的“六月飘雪”的景致便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无比兴奋。这个实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参与和探索这种物态变化的强烈愿望,又给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提供了足够的感性认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加深对物理概念、定义的理解和掌握通常分两个过程:一是从现象(感性认识)归纳出定义(理性认识);二是运用概念、定义去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如何引导学生轻松地完成这两个过程,物理教育家朱正元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实验现象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在进行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探究实验情景,并以学生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教学活动模式。

如在学习《浮力》一节时,通过图片引入了浮在液面的物体受到浮力后,教师提出问题:沉入水中的石头受到浮力吗?这时,教师出示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物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此时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用手托住物体,再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缩短了,说明物体受到手向上的托力,然后将物体放人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也缩短了,这时,巧妙地利用实验便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思考。我给学生准备了大烧杯、石块、线、水、弹簧测力计等实验仪器,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讨论和反复的实验探究,气氛很热烈,同学们设计出了实验方案:将石块放入水中,弹簧测力计指针缩短了,说明了石块放入水中时受到浮力;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得到缩短的多少都相等吗?从而得出浮力的大小。学生应用此方法,得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物重减去物体在液体中的物重;再引导学生观察,当物体浸没前弹簧测力计指针怎样变化?物体浸没后弹簧测力计指针又怎样变化?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很有成就感。

经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不仅知道了浮力的产生、浮力的大小,还知道物体浸没前浮力大小与深度成正比;物体浸没后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三、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比学到知识本身收获更大,时效更长。教师可以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

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一次在做水的末温的计算题时,通过计算求出水的末温为134.3℃,我巧妙地引导大家一起回忆曾做过的观察水沸腾的实验后,学生很快明白:“喔,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保持在100℃,所以水温不可能达到134.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应用能力,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理现象,巧妙地突破了解题中的难点,学生既提高了物理解题能力,又进行了物理思维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刻性、灵活性。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2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075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响应新课程改革号召,不断探究新的教学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切实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以下是本文对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仅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在特定的情境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物态变化”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通常在下雪时我们并没有感觉很冷,但是化雪时却感觉很冷,这是为什么呢?又如,在教学电学知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们都知道高压电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但却并没有发生我们想象中的触电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再如,在教学“浮力”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我们都知道不会游泳的人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会沉入海底,但在死海中人们不但不会下沉,而且还可以长时间躺在海中看书,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在教学光折射现象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课上准备一个杯子和一根筷子,将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通过积极引导和互动的方式,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在一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学生会因为新鲜感而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知识难度的加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如果教学方法再过于单一,那么学习效率就会事倍功半了。为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克服恐惧心理,掌握物理知识的规律,从而突破学习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教学过程,将学习过程分成实验、总结、概念、形成、规律、定义、理解、意义、应用、问题等环节,这样学生就会掌握探究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了,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另外,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从而突破学习障碍。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就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意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对提高其学习的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用实验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皮亚杰理论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物理思维尚处于具体运算和前运算的初级阶段,这种思维无法脱离具体事物,无法只通过假设或者语言描述进行。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浮力的感性认识,但这些感性认识不是经过科学的概括与分析得出的,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学生掌握浮力知识的障碍。比如学生会错误地认为物体沉到水下是因为没有浮力的影响,因此,铁块所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木块小;气体中的同一物体所受浮力要比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我们很容易发现,初中生所形成的这些前概念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们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具体的物理实验为手段和载体,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利用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让他们充分感知和接收新知识,彻底摆脱之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与思维定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不要用简单的文字、语言描述或者实验公式、过程的写画来代替具体的实验过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如判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影响时,教师可以直接使用称重法,用测力计称重实物进行演示:即先用测力计钩挂起一块铁块,让学生记下显示的数字,然后用手向上托起铁块,学生很容易发现测力计数字会变小,这是因为铁块受到了手的上托力;再把铁块放到水中,发现测力计的数字也变小了,这说明铁块也受到了水对铁块施加了上托的力,也就是上浮力影响,测力计的数字才会变小。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下沉物体也受浮力影响的结论。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物理教师要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大胆尝试新的教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翟扬.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2(2).

[2] 赵桃林.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 沉浮条件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74-01

在浮力一章,对于物体沉与浮的理解及其应用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于沉与浮关系的界定与实际联系的应用问题也一直是历年中考的常见题型。但笔者发现,教师对沉浮相关知识的讲解更习惯分情况探讨沉浮的条件,罗列对应公式,再利用大量练习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教学容易导致学生混淆情况复杂的沉浮关系,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倦怠感。其实沉与浮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复杂,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明确概念的界定,把握沉浮的实质,科学探究应用过程,化繁为简,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沉浮的条件和应用。

一、探究实质,厘清沉浮的相关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初中生要掌握的“沉与浮”,因此,引导学生厘清沉与浮的相关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了迎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在讲解类似沉与浮相对性较强的概念时,教师可采用“排除法”让学生准确地理解目标概念,排除相关概念的干扰。

在《沉与浮》一节中所涉及的几个概念(即上浮、悬浮、下沉、漂浮、沉、浮),它们在实验中的表象相似又相对,极易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干扰和迷惑。教师可采用排除法依次对概念进行梳理:对于上浮和浮,教材所给出的定义是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很明显,这里的上浮指的是一个运动的状态,而我们理解的浮则是一个物体漂浮于水面的静止状态,可见浮不等同于上浮。同理,下沉与沉也是如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研究的是物体仅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影响,以及物体由静止发生上浮和下沉的条件,而悬浮和漂浮是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在水(空气)中的特殊情况,不属于上浮和下沉的过程。这样,学生明确了沉浮的条件是物体运动的条件,有效地排除了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干扰,为接下来条件的判断在思路上获得了清晰的认知。

二、挖掘实质,掌握沉浮的对应条件

通过厘清沉浮的相关概念,我们对沉与浮一节的下一个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沉浮的条件是什么?谈及对条件的学习,我们会联系到分情况讨论。因此,教要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发生沉浮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这时,教师可以积极地采用联想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挖掘内容实质,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内化。

通过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我们知道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决定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沉与浮。所以可以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推导。物体在水中悬浮时,浮力与物体重力相等,即F浮=G物,因为F浮=ρ液gV排和G物=m物g,可以得出m物g=ρ液gV排的关系,又因为m物g=ρ物V物g,所以可以得到ρ液gV排=ρ物gV物的等式关系;对于物体悬浮的特殊情况,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即V排=V物,所以可以得出物体在悬浮时,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ρ液=ρ物的特殊关系;当物体由悬浮开始上浮时,此时物体的浮力大于重力,则ρ液>ρ物;而当物体由悬浮开始下沉时,此时物体的浮力小于重力,则ρ液

通过联想教学,帮助学生利用数学关系,掌握了物体发生沉浮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三、运用实质,破解沉浮的实际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利用浮力原理进行实际的应用,如飞艇、潜艇等,它们也反映出通过控制物体的重量或密度实现飞艇或潜艇的升降。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实际模型抽象为物理模型,通过受力分析,运用物体沉浮的实质来解决物理问题。

例:一根绳子向上拉着一个实心铝球浸没在一个水槽中,铝球的体积为1×103cm3,铝球的密度为已知,求铝球浸没在水中时绳子的拉力是多少?解析:由受力情况可知,铝球浸没在水中时竖直向上F拉+F浮的和等于竖直向下的铝球的重力,即:F拉+F浮=G球,所以F拉=G球-F浮,又因为浸没时V排=V球,所以F拉=(ρ球-ρ水)・V排・g(解题过程略)。变式一,如果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N,铝球露出水面多少体积时,绳子被拉断?解析:拉断时,绳子达到最大的承受拉力,同样F拉+F浮=G球,则F浮=G球-F拉,而F浮=ρ液gV排,所以G球-F拉=ρ液gV排,得出V排,可以求出露出的体积。变式二,将铝球改为乒乓球,拉力的方向改为向下,求乒乓球浸没在水中时绳子的拉力是多少?解析:因为F浮=G球+F拉,所以F拉=F浮-G球,则F拉=(ρ水-ρ球)・V排・g。这样教学让学生对浮力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篇(4)

一、做好课前准备

1.掌握课标,吃透教材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学的基础,而课程标准又是授课的准则。因此,教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弄清教材中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物理这门学科在中学课程中的地位以及与数学、化学等学科的关系,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并与中考联系起来研究,这样才能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随意性。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考试的要求对学生的训练各有侧重,需要引导思维,强调想象能力,培养抽象能力,引导其发现规律并善于归纳总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采取正确的授课方法

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包括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以及心理特征的不同,通过个别谈话、提问、作业批改及课后辅导、单元测试等,了解各个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

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现象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现象背后的实质问题,正确判断,从而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于动脑、动口、动手。

3.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课前必须仔细研究教材,认真明确备课的目的、要求及内容,要抓住关键,分清重点、难点,重点是由教学内容而定,难点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定;教学方法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力求启迪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二、不同类型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1.基本知识运用讲解法

一是讲清概念,指出其关键词语,分层说明。由于物理学科中概念、定义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比如,在《物体的质量》一节中,质量的概念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这样的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比较抽象,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例如一根铁钉比一根大头针要重,就是因为一根铁钉比一根大头针含有的铁多,即质量大的原因。

二是要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如《物质的密度》一节中对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这样的定义对学生来说也很抽象,为了加深理解,可以列举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铁比塑料要重”“铜比铁重”“铁比木头重”的例子,然后要学生思考“一根铁钉和一大块塑料哪个重”“一枚铜板与一把铁锤哪个重”“一个小铁片一张木头桌子哪个重”,指出这种通常的说法存在歧义,引出密度的定义,即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从而加强了学生对密度定义的理解。

2.综合训练运用练习法

解题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思路教学方法,每道题都应该让学生弄清已知、未知,然后恰到好处点一下,把学生展开的思路引导下去,因势利导,而不是包办代替,也避免囫囵吞枣,训练学生在解题中自觉灵活应用定理、定律。如《浮力》一节中的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解题时学生对轮船从海里驶入江里所受的浮力都等于其自身的重量不理解,因为学生知道海水与江水的密度不等,根据浮力计算公式得出了不相等的结论。这时候教师只要点一下“此时轮船排开水的体积是否相等”,相信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三、指导学生阅读,培养自学能力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创新教学模式,营造出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合作、交流、质疑、参与的机会。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分析现象获得的。但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都是在课堂中完成,没有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不能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优势。有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紧密结合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识。

一、科学设置物理实验,明确实验活动的目标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准确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设定实践活动课的时候,不仅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设定目标之前,加强对实验要求的研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同时,充分考量实践活动展开的形式和方式,从而设定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摩擦力实验》的时候,除了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定义,以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外,还应该让学生知道怎么克服摩擦力,以减少对物体运动的阻碍。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为其以后的学习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拓展物理实验的时候,应该注重增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在空气中做平移运动,然后可以放在桌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平移运动。通过两种不同形式的对比,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于摩擦力的理解。这种亲身参与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二、准确把握教学核心,重视实验教学的过程

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避免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实验的过程。只有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才能够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实验准备,通过有效的先行实验,检验实验仪器、材料,保证实验的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在学生开展实验前,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讲授和陈述说明,让学生有效掌握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仪器使用等。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示范,从而提高学生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体验。然后,教师再通过巡视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错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弹力》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在实验中的知识积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理布置活动任务,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由于物理实验教学相对来说抽象性比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注重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抽象的物理实验学习对于学生的挫折感,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保证任务的难易程度适中,避免因为教学活动任务过难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布置学习任务,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如在学习《浮力》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浮力是什么?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盆水,然后投入一个塑料球,塑料球漂浮起来,这就是浮力现象。这样能够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学起来比较轻松,也能够更加简单地获取成就感,轻松掌握浮力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放入不同的物质,漂浮程度不同,从而使学生明白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所受的浮力不同。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联想到以前学习的密度知识,从而有效保证物理教学的效率。

四、合理优化实验报告,进行有效的成果展示

篇(6)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 培养 发散 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对同一类问题,在不同的条件下提出多向性、多变性的解决问题方案的思维。而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等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能力虽然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思维形式明显偏重于具体思维,发散思维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利用初中物理实验可引导学生广开思路,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所以对初中生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完全可行的。下面就如何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谈一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从基本公式、定义出发,多途径、多方位地寻找处理实验问题的方法。即我们实际教学中常见的“一题多解”

也就是说,在基本原理相同的前提下,从已学知识出发,尽可能地挖掘出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可行测量方法。

例如,在测量固体(如圆柱形金属)的密度试验中,可以从公式ρ=m/V出发,用天平直接测量或用弹簧秤间接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用刻度尺或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V,并指导学生将这几种方法进行组合,这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就可以有四种。随着学生物理的知识面的逐渐扩大,在学生接受了压强、浮力的概念及杠杆原理后,可引导学生用弹簧秤进行浮力称重法、用杠杆间接称质量法、天平等质量法来测。不仅固体密度测量方法很多,液体密度测量方法也较多,如密度计直接测量法、天平等质量法、杠杆法等。最后,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这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都依然是密度的定义式:ρ=m/V,从而达到“殊途归一”的效果。

二、相同实验目的,通过变换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变换思维,将多个知识点进行相互沟通和综合,灵活地处理问题

例如,现要求用实验测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

(1)如果给你的器材中电流表、电压表均齐全,则可用“伏安法”来直接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x及通过的电流Ix,后用公式即可求得待测电阻Rx。

(2)如果给你的器材中缺少了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但多给了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则要用电压表来直接测量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x,并设法利用串联式电流处处相等的性质来进行间接测量通过Rx的电流大小Ix――串联等流法。当然也可用串联短路法。

(3)如果给你的器材中少了的是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但多给了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则要用电流表来直接测量通过电测电阻的电流Ix,并设法利用并联式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的性质来进行间接测量――并联等压法。当然也可用并联开路法。

(4)如果给你的器材中只缺少了电流表,但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则我们可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值处,把这个滑动变阻器当作是定值电阻R0连入电路中。除了这种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充分运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R0,最小阻值是0Ω”的性质来帮助我们达到测量目的。

(5)如果给你的器材中只缺少电压表,但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0,则我们可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处,则可把这滑动变阻器当作是R0连入电路中。除了这种方法外,我们还可以充分运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R0,最小阻值是0Ω”的性质来进行测量。

三、介绍给大家都较熟悉的仪器的用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例如: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在教学中,除了进行基本的物体的质量的测量外,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还可以提出问题:如何用天平来“称”物体的面积和体积?此时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虽然不能直接测量这物体的面积S物,但可用间接的办法处理:找一张厚度均匀的硬纸片,用复写纸将待测物体的边界印在硬纸片上,然后沿边界将纸片剪下,再用同样的纸片剪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后用天平称出两者的质量分别为m物和m正,再根据同种物质密度相同而得到公式S正/S物=m正/m物,就可以求出待测物体的面积S物=m物S正/m正。用类似的方法还可以测出许多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面积。同样,我们虽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但也通过测量这已知密度为ρ的物体质量m,后用V=m/ρ求得其体积。

四、多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一物多用,发挥学生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实验潜力

例如:空的塑料饮料瓶虽然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废品且结构非常简单,但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却有其独到之处,可演示许多物理想象:可演示物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实验、固体的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的实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实验……又如:生活中常见且价廉的医用注射针筒也可以用于进行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的模拟演示实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关系的演示实验、连通器原理的演示实验以及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的演示实验等等。通过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学生用生活中常见、便宜的器材(或废物)来做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就会使学生倍感亲切,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以及提高其动手能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巧妙地利用物理实验的多元性、多变性,不断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不但能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更加完整和深刻,也能使学生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拓宽思维范围,使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7)

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等自主学习方式,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而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注重挖掘学生潜力,注重学习内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深受学生和物理老师的欢迎和青睐。“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内在兴趣,通过生活现象对学生想象和发散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学好学精初中物理课程的目的,为高中物理以及后续物理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完成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新课改教学目标。

1 探究式教学要立足学生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抓住教材中的关键点

1.1 因人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面对一些基础性的常识性的问题可以向基础差的学生提问,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对物理学科的好感,而不是畏难情绪;面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提问时,问题要有深度,起到开发思维、鼓励钻研的目的,提高他们对物理学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比如在讲授力和机械这一章节时,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提问生活中的杠杆现象都有什么,请举例说明,对基础好的学生则要让他们解释杠杆原理的适用范围和工作原理。

1.2 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人主动性

课堂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要让这个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不仅要让教师发挥领路人的作用,还要让学生释放他们的天性。初中生,相对小学生心智已逐渐健全,而相对高中学生则还不够成熟,对物理课程所讲授的一些原理和知识,介于半知半懂之间,心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在课堂中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这时候就需要让他们释放出来,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疑惑,这也就是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角色,教师通过学生的疑惑也能更加明白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问题讲解也会更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在面对学生的疑惑时,教师要呈现出赞赏,即时是一些很浅显的问题,教师也不能伤害他们的积极性,毕竟这是他们心存疑惑的地方,这种情况下学到的知识会让他们记得更牢,当学生提问时,老师不能直接进行解答,而应是根据情况和学生进行逐步探究,最好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真正理解知识点和问题的答案,这才是探究式教学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1.3 根据具体事例和生活常识,对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重新解读

教材中,一些定律、定义,往往都是言简意赅的一句话,直截了当,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很高,而如果能抓住知识点的关键,对学生知识点的学习以及自我延伸都是很有意义的。譬如,在讲压强和浮力这一章节时,对浮力的理解就要建立在浮这个字上,让学生明白浮是漂浮的意思,这时候可以以阿基米德原理来具体引入浮力的概念,以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浮力的应用,譬如救生圈、轮船等;对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可以用一些生活常识进行概念的引入和过渡,譬如惯性可以用乘坐公交车时,车辆启动和急刹时身体的表现来进行讲解说明;失重和超重可以用乘坐上下电梯时身体的表现来说明,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思维启发和开拓,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2 学以致用是探究式物理教学的目标

2.1 要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物理学科作为讲授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涵盖了生活中的很多科学道理,初中生在学习课程之后,要通过解释具体问题来提升对学科的认识以及学习兴趣。譬如在讲授能量的守恒和转化这一节时,可以通过蒸发、升华、凝华等几种物理现象将其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解释,会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的神奇之处。既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2 要实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新时代背景下,物理课程教W更注重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最终将知识上升到能力。这样的一个过程,便是探究式教学模式所要实现的目的之一。通过这种探究式的自我成长,学生既收获了书本上的知识,也收获了生活中的技能,可谓是一举多得。因此就需要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不仅要探究,更要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

2.3 要坚持自学和外培相伴生

在多方面收集资料,开展学习探究外,不失时机地请教外校资深教师,学习经验,拓宽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自学、讲座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开展课题研究。如,每周进行一次集体教研,每学期召开汇报课、研讨课,还经常请其他老师及时指导,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以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业务水平,开拓了思路,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微博、微信、QQ等等信息化平台,及时相互交流、学习,方便教师随时查找相关资料,深入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迎春.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与评价研究[J].学周刊,2016(28).

[2] 刘莉.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D].延边大学,2014.

[3] 王克.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