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1 05:03: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室内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创新实验室;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管理
作者简介:符运良(1964-),男,海南临高人,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羊大立(1974-),男,海南儋州人,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海南 海口 571158)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师范大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研究项目“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学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编号:2012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12-02
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当前高校普遍探索的问题。[1-5]另外,为了推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教育部每年都会举办各类设计竞赛实践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智能汽车设计竞赛等。此外,各地区部门也会举办各种竞赛活动,如计算机应用设计竞赛等。海南师范大学从2000年起一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06年起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设计竞赛。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建设了创新实验室。学院不断总结实践活动经验,积极开展电子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不但可以利用创新实验室进行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设计竞赛的准备工作,还可以进行电子类单独开设的课程设计,进行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进行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实践证明,创新实验室建设有效推动了海南师范大学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的开展,建立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模式,营造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创新实验室已成为学生自主向往的地方。
一、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的建设
在传统实验室进行的实验项目基本上是验证性的实验项目,是基础性的实验。而要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实验环境,为此,学院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电子创新开放实验室,实验室里有新的实验仪器设备,如通用的直流电源、信号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万用表、电脑、打印机、小型电钻机、电烙铁、制板机、电子设计实验箱等。此外,实验室里的木柜还放置了多年来电子设计竞赛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中学生制作的实物,以提供给低年级学生参观学习。创新实验室实行的是开放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学生在传统的实验室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后,如果学有余力,还可利用开放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更深一步的实验研究或电路设计,而且实验研究不受时间限制。
二、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完善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促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
在海南,由于电子工业基础较薄弱,电子及相关工厂企业较少,因此,电子信息专业学生要找到对口的工厂、企业进行实习较困难。为此,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也成为学院重要的校内实践基地。学生在校外实习之前,已在实验室经过了2~3年的技能和工程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已有所提高,同时学生也养成了严格、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爱护公物的品质,养成了讲究科学实验方法、遵守操作规则、注意安全的良好习惯,为到校外顺利实习提供了保证。
2.促进电子专业学科建设
创新实验室建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团结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但要满足单一性质的实验,更重要的是满足电子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由此,学院在硬件建设方面,投入100多万元,用于购买电子仪器设备,如电源、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逻辑分析仪、电路仿真设备、单片机、PCB板制作工具等。学生在实验室可进行电路设计、仿真实验、制板、焊接、编程、调试,最后制作出电子器件。另外,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直接参与科研活动,完成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完成教师课题的子课题、完成企业的攻关项目,促进了电子专业学科的发展。
3.促进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
创新实验室促进了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6-7]多年来,学院积极利用创新实验室开展校级电子设计竞赛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活动,通过选拔成绩好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海南赛区的比赛,以及全国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的比赛,学生利用创新实验室的优越条件,在竞赛中,均设计出性能优良的电子实物,曾获得海南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华南赛区的二、三等奖。对于在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让其免修电子课程设计,期末成绩直接定为优秀。
4.促进教学特色形成
在创新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要求大一新生可随时进入实验室,由高年级的学生对一年级的学生传授技术和知识,以对一年级学生在做人、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言身传教。一年级的学生在高年级学生和教师的传授下,辩识各种类型电子元器件,购买、焊接、设计和制作简单功能电路。在这种互相帮助、互相带动的良好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一年级学生参加电子竞赛、毕业论文设计或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促进实践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设
在培养计划的修订中,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加创新实验及其所占课时的比例,增加课程设计的门数及选修实验的项目。选修实验是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通过选修实验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实践活动。如电子专业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增加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PLC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等。在课程设计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电路、独立完成实验、独立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只起着引导作用。这种自主学习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12]而对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也可由校外相关企业出题,校外工程师也可作为学生的论文指导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学生利用创新实验室的优越条件完成毕业论文。通过对实践教学培养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
6.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在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或智能汽车设计竞赛活动时,学院都安排相关的教师定期给参赛学生进行辅导,而辅导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师,要求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此,为了提高这部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学院定期安排相关教师在省内参加电子或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或到国内名校参加工程实践的培训等。
7.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把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往年的论文题目由教师出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题目,学生可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能否完成毕业论文任务而选择学生,但学生用于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较少,论文的质量难以提高。而利用创新实验室,学生或参加教师的科研,或参加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或参与校外企业的科研项目,或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实际上也相当于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了较早的准备。学生的论文可以是其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研究工作,也可以是参加竞赛活动时设计制作研究的部分工作,这样,学生用于毕业论文的研究时间较充足,可以做出更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三、电子设计创新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方法
1.制订规章制度
制订创新实验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创新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管理制度有日常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图书资料使用管理制度和电子元器件使用申请制度等。
2.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
创新实验室建立了教师与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管理为辅,教师为专职实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而学生主要开展自主管理。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由学生负责,实验室建立值日生制度,值日生负责当日实验室的卫生。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要关好门窗、电源、水龙头,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对实验室实行监控
创新实验室内有各种仪器设备,如实验箱、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电脑、打印机等,还配有手电钻、台钻、小砂轮机等,且实验室实行24小时开放,由学生自己掌握钥匙,学生自由进入实验室,进行各种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因此,实验室内应安装监控视频设备,对实验室内的电子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
4.创新实验室的电子元器件使用管理
学院在创新开放实验室内建立了一个电子元器件仓库,存放各种常用的电阻、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块等,学院每年均从教学维持费中拿出近十万元,用于购进各种电子元件,供给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另外,器件仓库存放的都是在海口市难以买到的,而在本地易于买到且价格便宜的电子器件,由学生自己去选择购买,然后拿回发票,集中在学院报帐。为了规范学生使用仓库中的电子元器件,以避免出现浪费器件的现象,学院开设了电子元器件选用申请网上管理系统,[13]网上管理主要由学生自主管理,管理员为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竞赛活动或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各种型号的集成电路等,学生先上电子元器件管理库网进行查询,申请登记所需的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型号、数量等,而后经过指导教师确认同意,由元器件使用管理小组到仓库进行领取,并进行登记。这种元器件使用网上管理的目的是在统计各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频率,同时也避免学生随意使用电子元器件,出现浪费器件的现象。
四、结束语
创新实验室建设以来,学院成功地申报了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学生利用创新实验室,开展电子实践设计活动,发表学术论文20篇,实验室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条件,使得学院每年举办的电子设计竞赛和智能汽车设计竞赛,吸引了大批的电子和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参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得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各种学科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院电子和自动化专业学生连续十年获得海南省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设计竞赛中,学院学生连续三年获得华南赛区的二等奖。学生经过创新实践活动,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多数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内知名企业工作。另外,通过创新实践活动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推动了学院的学风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尹仕.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育人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4):28-31.
[2]郑春龙.实验室层次开放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78-80.
[3]滕红丽,林爱英.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35-136.
[4]赵亮方,周学君.电子设计与创新实验室的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00-201.
[5]田裕康,罗维平.创新实验室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30-32.
[6]初福民,李明弟,张普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4):31-33.
[7]李耀刚,石国英,王宏志.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92-94.
[8]严薇,袁云松. 加强实验室开放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支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6-17.
[9]陈斌,张晓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110-113.
[10]黄沃才.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3):13-14.
[11]贾玉瑛,崔桂梅.自动化专业开放性实验室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8,(2):48-49.
本文综合了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几年来多位老师指导本科论文的经验,力图从多范围选题、错时利用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等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些困难。
开展本科毕业论文实验及撰写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环境科学专业作为现在社会所急需的一个专业在很多高校都开始设立。
然而该专业属于理工科性质,需要毕业论文实践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支持,另由于专业性较强,相关的指导教师又较少,因此容易造成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时候选题困难、毕业论文实验由于硬件问题难以开展、指导教师难以照顾周全等问题。本文综合了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几年来多位老师指导本科论文的经验,对该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1 端正认识,教师和学生都应认真面对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大学之中的最后一个学分内容,应该把它的严肃性与课程等同起来,要以对待上课的责任心去对待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的文献报道已有很多[1,2,3],在此不多表述。
2 利用环境科学的大方向,加强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自主设计能力
国内外对中国学生的普遍认识是解题能力很好但提问能力或者创造能力很差,因此我们更希望毕业论文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或者设计能力,而不是像应付普通考试一样按照老师的安排和设计按部就班的一路做下去。如何选题就成为毕业论文指导模式调整的主要内容。
环境科学的内容涉及面广,而且专业性较强,毕业论文选题要顾及专业性、研究性、时限性等多个方面,现有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主要是依靠专业导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的,也有少数同学是自主选题进行研究的。
我们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题的研究,在我校也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给予资助,但由于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还比较差,因此需要相关导师更费心的进行指导。特别是对于环境科学这样覆盖宏观到微观的综合性学科,一方面要避免出现选题过大过空工作量来不及做,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研究过细过深导致经费缺陷的问题,必须先选好合适的题目,订立可行的实验方案计划再开始实验。
避免出现因为缺乏经验导致遇上难以解决或者过于复杂的问题导致实验失败的情况。而对于大多数跟着老师做课题的同学而言,我们建议导师让学生先动手制定实验方案,然后与其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开展实验。并坚决反对将本科生当作洗碗机,仅仅跟着研究生洗洗瓶子到时候由研究生抽出部分数据写本科论文,这种做法虽然导师和学生都很省心,但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却可能什么都学不到,可以说是教师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3 因材施教,使得毕业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方向
环境科学专业的涉及面较广,而且应用性操作性较强,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工作去向与实际兴趣对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控制。如对动手实验能力较弱,今后也仅希望从事环境规划或者环境评价工作的同学,可以给其设定规划或评价方向的论文课题,鼓励其查找资料,或者去相应公司实习,通过整个论文过程能取得相应的理论经验,为其今后踏上岗位打好基础。
而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其生物或者化学的基础能力不同进行分科,分别参与到环境化学或者环境生物学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如让其参与水质指标监测、或者进行生态学的监测、调查等等课题,在整个毕业论文的课题中能找到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4 采用多种模式结合的手段合理分配现有的教学资源
由于环境科学毕业论文指导的时候经常需要进入实验室开展论文,且本科论文大多都在毕业前集中开始,容易造成实验室资源不够分配的情况。因此必须合理利用现有的高校教学和科研资源,努力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毕业论文实验。
具体的内容包括:(1)按照第3点所述,将学生进行分科,对于部分把握不准自己论文方向的学生进行均衡性调整,减轻各个实验室的压力。(2)将学生实验安排错时调整,如室外水质监测的一般一个月采样一到二次,而做室内模型试验的则需要连续几周,尽量将室内模型试验的工作期与室外采样期错开进行,或者将同学结合起来,对室内室外相同的指标进行分组测试,提高操作效率。
而需要老师带队的监测、调查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以避免与上课时间发生冲突。(3)鼓励学生到更好的学校或者到实习单位开展毕业论文实践。对于部分希望考入更好学校读研的学生来说,能有机会去这些学校熟悉环境认识导师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与外校老师沟通,参与到相关的研究中去。
进入实习单位开展论文工作可以更快的让学生适应今后的社会工作,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也可以提早培养人才。但由于一般单位的数据会有保密性,而且论文质量的可控性较差,因此该方法尽管可行,但不适于大量推广。
5 毕业论文要严格要求,禁止抄袭现象的发生
由于现在的课程体系设置偏向于理论教学、理论考核,应用教学缺乏等问题,理科本科生的实际动手素质并不高,甚至有四年级的学生不会使用移液器的情况出现,因此本科毕业论文可以说是大学中最后一个可以给学生把关的地方。
在毕业论文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了解从药品配置、监测方法选择、仪器选择和使用等全系列的过程,而不会像课程实验一样,由实验师准备好所有东西,学生直接操作看结果。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应该要求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分析数据。
这一方面是对其在校期间理论知识的回顾与总结,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平时实验课程中照本宣科的写作方式,锻炼了其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体而言,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论文设计既要体现其实用价值,使得学生能为今后的工作或是深造打好基础,又要区别与高职教育,培养有一定分析判断和设计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论文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地方性本科院校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于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从业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1)掌握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3)熟悉WTO规则、国际经济法与国际惯例、国际贸易发展的动态。应具备的实践技能知识包括:(1)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实际工作需要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2)能通过计算机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3)能在外贸企业独立完成国际贸易中实际的业务。这就决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是适应国际贸易和我国经贸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知识并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企业外贸业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要求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直接从事相关外贸业务,因此,实践能力对从事外贸的人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在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是课堂理论教学应用和巩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加入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往往照搬重点或一类本科院校的模式,比如: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能应对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服务的具有全球眼光,能与时俱进,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应用性或实用型对外经贸人才。这样的目标定位没有从高校自身的办学资源、师资力量、生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也没有考虑特定市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定得过高、过泛,缺乏可操作性,最终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定位,高校无法实现培养目标。所以,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而言,应因地制宜突出办学特色,可以立足于地方经济,主要为地方中小型外贸企业培养相关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二)模拟教学实验室相对匮乏
与重点院校相比教育论文,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由于经费所限,国际贸易实验室建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投入不足,不仅数量少且陈旧落后,甚至有些院校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比如,从电脑数量看,实验室不能满足每人一台电脑的需要,甚至两人或三人一台都无法满足,以致实训上课难以开展,以实现对学生上机操作模拟教学。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多与校外的相关外贸企业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和学习外贸流程,完成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地方性本科院校面临着缺少外贸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的问题,虽然也建有少数实训基地,但往往是在搞签约和挂牌议式的时候轰轰烈烈、兴高采烈,雷声大雨点小,过后企业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少真正承担实训基地的培养责任,实训过程流于形式,学生不能真正学到东西。
(四)见习和实习形式化
见习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见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但由于或校外实训基础建设少,或理论课安排太多,或教学培养方案根本就没有安排,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见习的机会非常少,即使也多停留在让学生到某企业参观参观的程度上,不能真正触及操作流程,学生真正能掌握实践知识的机会很少。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大多学生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于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对于实习,学生自身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性不高,以完成任务得到学分为目的,或由于被安排到同一单位实习的学生人数太多,实习单位难以管理便放手不管,任其自由学习,学校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学生也难学到相应的实践知识。另者,有部分学生在自主实习时间,根本没有真正深入企业实习,而是找单位盖章写评语以应付学校毕业材料的上交。
(五)毕业论文要求过低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学习情况的汇报和对大学综全素质的总结,是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大学生毕业的要求条件之一。但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全,缺乏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往往教师和学生都持敷衍态度。比如:由于专业教师资源匮乏,一名教师同时指导10多个学生,很容易顾此失彼,指导效果欠佳;学生本身重视不够,认为是否认真撰写都能够及格,能够毕业,缺乏认真撰写态度,这样就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去完成论文,不能将实习见习阶段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互融合,往往在网上复制、抄袭、拼凑应付完成;学生选题范围过大、不切实际、闭门造车,没有经过实地调研,论文提出的观点空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等。
三、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和能力,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自主地完成外经贸业务活动。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而言,在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突出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外贸人才,需要构建集实验室模拟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验室模拟教学
国际贸易实验室模拟教学,是将国际贸易业务引进实验室教育论文,在实验室内利用计算机和教学软件,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的全部流程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实验室模拟教学教师讲授完理论基础知识后,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拥有更大的主动性的模拟操作教学过程。教师只是起指导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充分练习和了解在国际贸易实际中商品进出易的全过程。学生可以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银行、保险公司等),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环境和需要处理的各种问题,了解国际贸易合同履行的基本步骤,学会各种外贸单证的制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业务操作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模拟流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多与当地或周边的广大企业联系,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各种社会关系,在一些有条件的企业、银行、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利合作的原则,积极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 签订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为学生搭建见习、实习等实践平台。比如:以当地工业园区为实训基地,向其周围地区的企业拓展,建立区域的实习片区,片区内每一企业都作为实习联系点。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调查是提高应用型人才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地方性本科院校应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实际效果,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内容,分配一定的学分,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在放假期间让学生针对新农村建设问题,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农村医疗保险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进行实地调研,并撰写调查报告;可以针对某一项目,如地方的特色产品出口,特色产业发展,地方旅游业发展等问题进行调研;也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实践基地企业的某一职能部门展开调研,例如销售部、储运部、生产部、财务部,采购部的基本情况,针对某方面的问题写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让社会实践活动贴近生活、服务大众、关注民生,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弥补不足,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余,由学校组织,教师带队,带领学生到外贸企业或是有外贸业务的生产企业,进行观摩学习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和外贸从业人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通过交流和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产品外贸形势,了解外贸企业发展历程及其业务,熟悉产品进出口的运作流程,了解正确使用各种外贸单证,了解外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行业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增强实践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实践教学,专业见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大一到大三,每个学期至少应组织一次学生到不同的企业见习。
(五)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所有理论课程之后,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的实习活动课程,是所有专业学生毕业前的必经阶段。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应学会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分析和解决外贸业务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形式,毕业实习的效果要真正落到实处。由于实际的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从开始到完成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时间不能过短,可以通过与企业签订合约的形式,本着双赢互利的原则,延长实习的时间,采取就业实习形式,既有利于增加学生收入,减少学生实习成本教育论文,提高学生工作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企业降低劳动成本。就业实习时间可以从大四寒假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的论文答辩前,大约从1月开始至第二年的6月结束,共个6月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掌握全面完整的外贸业务流程。毕业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机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行业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等。(2)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处理过程,制作各类单证。(3)参与实习单位的经营活动,分析其经营活动的特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六)毕业论文设计
大学生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论文写作历经选题、开题、查阅资料、实地调研、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答辩等环节,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性训练。对毕业论文的指导,要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一名教师指导的论文最多不应超过6篇,强化过程管理,把好论文关,从选题到最后答辩各个环节都要从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实际调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结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选定论文题目,去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最后提交的论文,经审阅通过,方可获得参加答辩的资格。建立严格的评分标准,各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必须严格执行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态度、实践能力、论文质量等要求全面衡量,客观评分,要克服和避免走过场及弄虚作假等问题,对不合要求者可按规定执行重新答辩或直接给予毕业论文不合格处理。
综上所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院校本身投入更多财力进行硬件设施的建设,更需要建立完整的教学计划,并强化执行力度,并利用好广大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实际可行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邹忠全.CAFTA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7,10
[2]赵立华、陈海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煤碳高等教育,2008,3
[3]刘杨、李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整合的必要性[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9
[4]曾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高教论坛,2010,6.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大连科技学院、辽宁师范大学等十所高校的部分学生,就大连市高校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在中国期刊网上收集近几年的有关乒乓球运动开展的论文。
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向大连市10所高校的部分学生发放问卷为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分别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35份,有效率为90%。
3.数理统计法:在计算机上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检验和运算。
二、结论与分析
(一)大连市高校大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大连市在校大学生对乒乓球运动了解还是很有限的,一般同学只是了解了乒乓球运动最基本的知识,像场地器材、一般比赛规则和其锻炼价值,而像乒乓球运动术语、技战术、有关礼仪、竞赛编程等了解比较少。同时,也表明了大部分学生对乒乓球运动还是相当关注。
(二)大连市高校大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态度
通过对大连市高校大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有16%的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乒乓球运动,有38.6%的同学喜欢,有14%的同学对乒乓球运动感觉一般,有10%的同学认为无所谓,而有21.3%的同学不喜欢乒乓球运动。总的看来,有78.83%的同学还是认可乒乓球运动,仅有21.17%的同学对乒乓球运动比较冷漠。这个调查结果和大连市高校大学生对乒乓球运动喜欢程度是相符合的。
(三)大连市高校大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动机
大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动机主要是锻炼身体和休闲娱乐;其次是拿学分、缓解压力和扩大交际范围、以球会友;再次是提高技术。由此可知,大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动机是积极的,不是被动的;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元化的动机系统,不是单一的,它能够对学生长期坚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四)大连市高校大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形式
大连市高校大学生大部分是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参加乒乓球运动的,有少部分是以体育选修课的形式或二者兼有的形式参与,不容我们忽视的是有4.37%的同学不参与乒乓球运动。
(五)大连市高校大学生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硬件设施情况
从调查可以看出,学校有乒乓球运动场地的占了100.00%,认为本校的乒乓球场馆和器材良好的只占23.3%,据调查,这部分学生大多数来自重点大学和一本学校,这些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好,学校对教学所需的硬件设备比较到位,而认为本校的乒乓球场馆和器材条件一般的占36.6%,相对较差的占12%。虽然乒乓球运动属于室内运动项目,但它即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锻炼。在室外运动,受天气的影响较大,而在室内运动,更能充分的展现锻炼者的技术水平,有助于激发他们锻炼的积极性。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大连市高校大部分学生喜爱乒乓球运动,但对乒乓球运动不是太了解,多是通过体育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的方式参加乒乓球运动,参加的动机多是为了锻炼身体、休闲娱乐、扩大交际和缓解压力。
大连市高校乒乓球运动的教学硬件设施相对缺乏,教学场地和器材相对不能满足要求;学生选修乒乓球课的人数较多,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成绩的评定考核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武汉大学生;伤亡事件;现状调查;原因;建议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矛盾增多并日趋激烈的时期,在外人眼中,大学生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实际上学业、就业、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压力都在考量着当代大学生心理与身体的承受能力。这也导致了许多大学生伤亡事件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5年一年时间内,全国23个省份的100所高校,就有116起大学生自杀事件被媒体报道。\+①随着高校学生伤亡的事件日趋增多,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对高校学生伤亡事件的调查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以武汉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掌握大量案例并进行综合分析,找到引发高校学生伤亡事件的原因并提出减少高校学生伤亡事件发生的对策。
一、武汉高校大学生伤亡事件调查综述
通过走访、资料查询,我们汇集了近年来发生在武汉的有较大影响的大学生伤亡事件。
(一) 自杀性事件
2009年12月15日,武汉某大学一大三女生从宿舍楼跳下身亡;17日,武汉某所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女生,因感情问题在寝室烧木炭自杀;18日,武汉某大学一大四男生在寝室内自缢身亡。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半月之内武汉高校学生自杀人数就超过10人。
2011年1月5日晚8时30分许,武汉某大学一学院男生宿舍7号楼,一名男生从楼顶跳下,当场身亡。
(二) 疾病及意外伤亡事件
2010年9月10日,湖北某学院大一新生徐迅在军训的第一天不幸猝死。
2008年4月4日晚,武汉某大学黄家湖校区校园主干道一学生被飞驰的超速超载摩托车从背后被撞飞,头部着地,当场昏迷。在医院重症监护室熬过6天6夜后,于4月11日凌晨1点离世。
(三)他杀事件
2006年5月8日凌晨2时左右,7-8名青年人突然闯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人教育学院汉口校区一学生寝室,在未开灯情况下,用凳子殴打室内4名学生致轻伤,抢走4部手机、现金700元,并用绳子、电线将4名学生捆绑。
2006年6月1日11点45分左右,在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南湖校区)发生了一起某男闯入女生宿舍持刀杀人事件,被杀者系该校大三女生。
二、大学生伤亡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我们通过以上大量的案例,归纳总结出大学生伤亡事件的原因。
(一)自杀类案件
自杀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武汉许多高校都传来大学生自杀身亡的消息。虽然大学生的自杀率占整体自杀率的比重不大,但这足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悲剧并没有到此为止。大学生的自杀率升高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知识水平较高的年轻学子们选择了死亡?笔者认为,此类事件更多的是由于内因造成的。
1.价值观的偏离
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缺乏精神的支撑,物质观念就极易迷失。价值观的偏差往往带来的是自我否定、自残、自杀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受到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象牙塔”还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学生们容易接受社会及学校宣扬的思想,如果不抓紧学校的思想教育,那么对于整个社会的将来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2.责任感的缺失
在法律中,责任就是人必须承担的一种义务。作为一个人,就要有所担当,这不仅是对于社会的贡献,更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对责任的强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当下的社会中,舆论则过分的强调个性,尤其突出个人的自由。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责任感正是当今许多大学生所没有的,很多人到了大学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多年的填鸭式的学习使他们失去了找到目标的能力,没有了需要,只剩下空虚,将美好的青春寄托在一些简单的、低俗的物质化的东西上面,一旦他们厌倦自己所追求的或者是追求的东西崩塌了,他们就会转而选择死亡或者去伤害周围的人而获得存在感。总的来说,没有责任感导致他们精神空虚、盲目的追求人生价值,然后自我否定,甚至做出极端的事情来。
3. 逆商的欠缺
逆商是指人在逆境下对于外界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继续拼搏的能力。我国的教育历来就是重视智商,忽略了情商,更加没有注意到逆商的培养。现代社会竞争日趋白热化,各行各业都在比拼,更高、更快、更强早已不再仅仅是奥运会的独有内容了。大学毕业摆地摊、北大博士卖猪肉早已不是新闻,但是这一切都在刺激着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们绷得紧紧的神经。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工作,是出国还是留下,怎样才能成功或者是往成功的方向行走……当然,这些还只是一个关于发展方面的问题,还有人际关系、恋爱关系等等,高智商显然已经无法应付了,而逆商又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与锻炼,面对失利与失去甚至是失败,许多大学生就选择了伤害别人或者自己作为惩罚。
(二)疾病及意外伤亡
1.身体疾病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许多学生从小就被灌输了“学习第一”的思想,完全忽视了体育锻炼。据不完全统计,某高校在开学前组织的军训第一天竟然就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倒下,或中暑或病发,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学生不到一半。近些年这个数据有增多的趋势,在那些优秀的、重点大学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们没有运动的意识,体质只会变的越来越差,难以抵御疾病的侵袭。对此,我们呼吁高校切实抓好体育锻炼这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运动的习惯。
2.意外事件
可以说意外事件是导致许多大学生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车祸,溺水,火灾等等。据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天津等十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天就有四十名学生非正常死亡。\+②意外事件无法全部避免,它属于“飞来横祸”,是人基本不能预料的。意外事件是客观存在的,它不是必然发生的,它的偶然性让我们防不胜防,但是可以尽量减少。我们建议要加强对高校学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将意外事件的偶然性减少到最小。
(三)他杀类案件
1.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基本都是“九零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出生那一刻起,注定着有一大群人围着他转,这导致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对待他人则漠不关心,不能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在大学寝室这个小环境之中,大家都在互相忍受着彼此的冷漠与棱角,等到累积到了一定量,量变就必然引起了质变。我们建议学校多组织并鼓励寝室活动,加强交往,增强感情,融化冷漠,避免惨剧的再次发生。
2.社会安全存在隐患
我国的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成为社会上的一大构成主体,一些犯罪分子利用大学生的激情、冲动、好奇,将他们陷于危险的境地,以达到犯罪目的。例如:打着招聘的幌子,将大学生的钱财骗走,更有甚者,将大学生作为人体器官的提供者,非法获取大学生的器官,轻者致残,重者致死。另外,不少大学位于城市的郊区,校园周边环境不容乐观,抢劫、等恶性犯罪屡有发生。这些犯罪不仅对涉案的大学生影响巨大,对于学校的师生也有着巨大的心理、精神压力。我们建议高校加强保卫工作,邀请派出所在学校设点,24小时保护师生的安全,以此来弥补高校开放式管理的弊端。
三、减少或杜绝大学生伤亡事件发生的对策
(一) 完善管理机制,尽早实施干预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分析了大学生自杀事件的主要原因来自其心理方面的因素,外因因为其容易干预,可以较早发现,所以比较好解决,真正难以解决的问题来自学生的内心。心理问题在很多人看来是十分深奥的,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实际上大约三分之二的人自杀之前都有一定的征兆,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些特殊的现象,一场场惨剧完全可以消弭于无形的。\+③目前许多学校管理学生的方法都是依靠辅导员、班级导师制度。而在实际中,辅导员、班导往往只接触少数的学生干部,他们是把具体的工作分配给学生干部去管理的,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恐怕只会与自己的辅导员只有数面之缘,如此短暂的见面根本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还略显被动,通常只是在部分学生提出心理问题之后,以“诊断式”的形式对这些学生作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因此笔者建议:
1、构建大学生心理咨询调查数据库。主要是收集每个学生在做调查问卷时候的选项,通过一定数据的积累,然后有针对性的去关注部分学生。
2、设立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辅导中心有专门的老师来管理、领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地方可以去倾诉;对前来咨询的学生有系统的进行跟踪调查,特殊关注,避免悲惨事件的突发。
3、每个班都设立一位心理委员。学校组织这些心理委员定期去心理辅导中心学习,他们可以作为学校心理机构的延伸,在老师们看不见的地方发挥作用,从教室到寝室,都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况。
4、定期举办关于心理健康的活动。帮助那些有心理问题却不愿主动提出的学生进行自我疏导
(二)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近期,不少学校传来大学生在跑步的时候突然死亡的悲剧。一个1000米短跑,运动会10000米长跑都有学生猝死,现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可见一斑。据我们的调查,计算机的大量普及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最直接原因。大学生们几乎一有时间就会坐在电脑前,体育锻炼基本上被忽略了。将体育锻炼上升到制度的层面,要让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体能、体质都得到锻炼。针对身体疾病的问题,各高校可以定期开展体检,对在体检中发现的特殊体质学生要进行建档,给予重点掌握,并辅以特殊保护措施。同时学校还可以引进保险机制,改善医疗状况。
(三) 树立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伤亡
学校要注意意外伤害的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火灾,溺水,车祸等都是学生可能遇见的危险,学校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求生知识也必须同时进行。例如,可以请相关人员来学校讲授有关火灾、溺水,正确自我救助的方法。这并不是无的放矢,目前的大学生基本是没有遇见什么大的灾难,很可能在发生灾难的时候手足无措,坐以待毙。在学校中通过模拟可能发生的危险、灾害,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应对外来灾害的方法、技巧,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学基本上是人一生中最后的有固定学习的场所,利用大学安全教育传授学生防范意外事件的知识,对人的一生都是有利的。树立安全意识,就是要做到未雨绸缪,在意外事件来临的时候,学生能够通过日常学习的知识来减少或者避免伤亡,这样的话意外事件对大学生造成的伤害就会大大降低了。
(四) 加快安保立法,构筑法律保护
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山东济南的人大代表王丽就提交了关于制定《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条例》的提案,她认为现在高校的治安工作形式日益严峻,急需要法律法规的出台才能更好的做好高校的治安工作。\+④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及周边的环境已经十分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加强校园安保工作势在必行。目前安保工作唯一的依靠是1997年的《高等学校内部保卫工作规定(试行)》,15年的时间过去了,新的问题、新的犯罪层出不穷,规定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因此早日针对高校保卫工作立法,将此问题上升到法律的角度,定然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的。
尽快进行相关的立法,细化责任到个人,既以预防为主,又不会出现学生出事没有人管理,各方推诿责任的现象。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权益。如果能将学生权利的保护上升到立法的高度,这对一些以高校学生为对象进行犯罪的人也是一中震慑,这才是从根本上减少校园犯罪案件的发生,能有效的减少社会人员伤害大学生事件的发生。
[注释]
①张 静 大学生非理性认知对自杀的影响研究 【期刊论文】-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04期.
②肖建国 高校意外事件与学生的自我防范 【期刊论文】-理论・教育2006年第09期.
③申屠江平 应对高校学生意外伤亡事故的几点思考 【期刊论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05期.
[论文摘要] 本研究试图从社会学视角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研究,探寻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危险行为干预的切入点,结果显示:主观上学生自我健康状况定位不清,健康意识淡薄,导致运动时间和次数不够,选取运动项目趋向于室内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低的项目;客观上受网络文化影响,学生减少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家庭方面存在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支持不够;学校体育教育过于追求体育娱乐化和休闲化。
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体能素质和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1]。学生的体质健康的发展是一项多领域的综合体系,很难从个体角度去干预或预防。不是简单的某个方面就能独立改善提高的,因此,本文试图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学生个体、家庭、社会环境等不同社会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寻求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社会原因。为改善学生体质提供一个新思路。
研究对象与方法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编制的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yrbss),参照国家卫生部 2005 年建立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2],设计并制订《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因素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体质概念的认知、有无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阶段、喜欢与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原因、余暇时间安排、家庭体育锻炼养成环境、家长对子女体育锻炼精神和物质支持,体育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作用等一般情况。选取了8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有效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问卷具有有效性。本研究以陕西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选取对象分布全国各地。调查为期两个月,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6份,有效回收率为95.63%。其中有效问卷931份,有效率93.1%。
结果与分析
1.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主观因素调查分析
(1)学生自身对体质健康的认识及锻炼习惯相关调查
表1 大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情况一览表(%)
从表1可以看出,能正确理解体质真正概念的学生只有15.9% ,可见大学生对体质健康目前还存在模糊认识。没有正确的认识可能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自身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改善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首先必须从观念入手。体质是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机能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3]。具体指: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生化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状态、适应能力等的综合。
表2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一览表(%)
从表2可以看出,初中阶段是学生锻炼习惯养成的最好时间段,这段时间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可能是由于中考时加试体育,体育成绩的好坏直接和升学挂钩,学校强化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有关系,但高中和大学阶段锻炼习惯逐步减弱,这与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一致。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中,运动技术差是大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直接原因,其次是没有锻炼习惯和不知道锻炼什么,运动场地或器械不足不是大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2)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时间及项目调查
表3 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每次活动时间和活动时段情况一览表(%)
注:经常参加(每周两次以上),有时参加(每周两次)很少参加(每周2次以下)[4]。
通过表3可以看出,有67.8%的学生是经常或有时参加体育活动的,男生多于女生,有32.3%的学生是很少或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女生多于男生。大部分学生每次活动的时间在30min以下。因此可以推断出,陕西省普通高校大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体育活动,但锻炼时间较短,因此锻炼效果可能不明显,锻炼的质量不高。然而,还有近1/3的学生没有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所要求的每周不得少于两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因此可以断定,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和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有直接关系。必须加强对学生锻炼次数和时间的要求。
表4 大学生喜欢参加运动项目(可多选)一览表(%)。
从表4可以看出,大学生选择体育运动项目呈多元化,但男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次的调查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室内项目明显比以前的人数增多,这可能是室内课一般可以避免外界天气的刺激,因此导致一些学生转向室内运动项目。新兴运动项目越来越吸引学生,这也从侧面说明学生选取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总体来说,出现两种不好的趋势。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时,喜欢选择运动量小,上课环境舒适的运动项目,这种趋势可能也是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之一。
2.社会因素对学生体质的影响分析
(1)家长对子女体育锻炼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有88.9%的家长支持子女进行体育锻炼,36.8%的学生与家庭成员有一起锻炼的经历。但就爱好体育锻炼的原因,受家庭影响(16.8%)却排在个人爱好(61.3%)、同学影响(31.6%)、教师影响(30.9%)之后,显示家庭影响力不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在大学阶段,家长对学生投入排序分别为智力投资(58.5%)、营养投资(25.5%)、穿和用的投资(14.8%)、其他(1.2%)。受经济或其他原因的影响,家庭在实际行动中对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支撑力度不够。
(2)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
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是以增强体质为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教育过程。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虽然和体育课教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当前体育课的某些缺失却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人本主义教育提出了课程要适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虽然这种改革思路重视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主张教育要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加上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影响,学校越来越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片面强调情感安全的重要性等,而不重视掌握多少知识技能。体育课降低对学生的要求甚至对学生没有任何要求,学生单纯从兴趣出发,把体育课变成休闲和娱乐课,这违背了学校体育的初衷。
(3)网络文化对学生体质的影响
调查显示:学生业余时间的安排上网排在第二位。网络文化的兴起使学生将网络作为交流对象,而网络又将室外的“游戏”转入室内,提高了“手眼能力”,退化了“腿脚能力”。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体质。再加上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松懈,绝大多数学生有通宵上网的习惯,过度的通宵上网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3.对策研究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的发展是一项多领域的综合体系,很难从个体角度去干预或预防。不是简单的某个方面就能独立改善提高的,因此要建立校内与校外、个体与群体协同支持的深化干预系统,以维护和改善大学生群体的健康。首先全社会都要重新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建立合理有效的学生健康教育机制,彻底改变家长、孩子的观念,需要通过思想教育,正确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其次走出应试教育模式的怪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新观念。
4.结论和建议
(1)学生体质健康概念的缺失虽然不是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直接原因,但学生对体质健康概念的理解对改善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的学生没有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所要求的每周不得少于两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而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和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锻炼次数和时间的要求。
(3)大学时代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环节。网络文化,网络游戏造成部分学生过度的通宵上网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业余生活的正确引导。
(4)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不同于竞技体育,也区别于休闲体育和娱乐体育的一种模式,它是以增强体质为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1]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 [m].教育部教体艺[2010] 3号.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db/ol].http:/phsciencedata.cn,2008.
[3]王占春.也谈“学生体质下降该怪谁”[j].中国学校体育,2005,6: 8-9.
[4]周建伟.宁波市大学生体质监测及参加体育活动状况的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2,11:34-36.
[5]任平社.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社会学分析[j].价值工程,2011,9:290.
[6]乔培基,等.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体育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69-1371.
1.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科研选题、文献检索、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处理、统计软件应用、论文撰写与答辩等方法与能力。我系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有以下要求:综述:查阅文献30篇以上,包含一定数量的外文文献,然后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完成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少于3000字的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书: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开题设计书,包括立项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路线、研究计划进度、研究基础、经费预算和人员组成等。其中立项依据主要描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课题设计的指导思想、课题设计应解决的问题等。
毕业论文:首先由指导教师重点向学生讲解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具体内容,使其掌握毕业论文写作的方法和要求;然后由学生写出毕业论文提纲,经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后才能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应从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等多方面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由学生进行修改,直至符合要求。
2.正确、合理的选题是保证毕业实习效果的前提
选题是毕业专题实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同学们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后进行选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文献查阅和文献阅读能力,而且从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的原动力。对于毕业实习的科研选题,一定要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如“石河子市高中城食堂蔬菜中农药残留测定、分析及评价“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膳食调查和评价“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室内空气中细菌和TSP的测定及评价“预防医学系在校本科生学习及就业需求调查与分析“原花青素对氟致雄性小鼠生殖毒性的干预研究”。这类课题的研究,充分调动了本科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他们以积极的兴趣查阅文献、搜集资料,从而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设计。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本科生的研究课题,要注意其工作量及难度应适宜,使同学们能够在近14周的时间内在老师的带领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研究,并能获得一定的成果。
3.科研训练是保证实习论文的重要手段
在毕业实习带教过程中,指导教师对本科生按照规范的科研程序进行严格训练,以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和综合创新能力。指导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设计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注重后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如对学生进行文献查阅、文献阅读的训练,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大量文献后做出课题设计。课题设计一旦做出,将由指导老师进行修改,然后举行全体实习学生参加的开题报告会,并邀请其他教师针对课题设计中存在问题进行交流。开题报告一经确定,教研室提供研究现场和实验室,以保证学生完成收集资料、获得数据的工作。学生们获得大量资料和数据,指导教师此时应指导学生运用卫生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目的。通过此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了统计学方法的正确运用,为撰写毕业论文提供了切实可信的资料。
4.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论文撰写、答辩过程
为了保证学生撰写的论文质量,指导教师要对论文反复审阅,指出论文不足,令其反复修改。修改后的论文提交后,由教研室资深评阅教师把关,以便从不同角度分析论文水平。评阅教师对论文的立题依据、观察指标、技术方法、统计处理、结果结论以及讨论分析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价,评阅过程注意细节,从论文写作格式、统计图表制作、参考文献引用到标点符号、小数点的使用,都有评判标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作风。
论文答辩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是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关联知识掌握程度、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5年预防医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必须要规范科学、合理、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评判标准。成立由3~5人组成的答辩小组,成员由副教授以上职称并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担任。答辩工作开始前,答辩小组会组织对学生完成的论文进行评阅。论文的评阅由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分别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研究成果的水平进行全面评价;评阅教师着重评判学生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水平。评阅结束后写出书面评阅意见。答辩要求学生在15~20分钟内运用简洁的语言,配合必要的文字、图表,以PPT形式介绍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提问时间为20分钟左右。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学术交流的能力,在正式答辩前会组织课题组相关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预答辩,使学生事先熟悉答辩的程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其克服心理紧张、胆怯等因素。
5.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