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互联网科技创新

互联网科技创新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8 16:28: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互联网科技创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互联网科技创新

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泰州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281-02

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是一个开放式的资源对接平台,在整个行业的科研管理提升和生产制造业的科技创新中,打造了最优的线上线下资源对接。平台主要为企业找技术、找专家、找项目,为企业提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网上交易,并且定期举行网上科技洽谈会。对于高校、研究机构来说,是一个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合适的项目能够被孵化为相应的产业;对于企业来说,则是一个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平台。

1 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目标

泰州市科技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是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创新型信息服务集成。宗旨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该项目从科技促进创业入手,利用目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及通信技术,并投入开发应用。在此基础上,提供线上及线下交流沟通和信息共享服务。此平台通过建设服务机构库、人才库,打造移动互联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信息交互平台,构建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和辐射网络,解决了创新创业者在创新过程中资源共享不足、信息不对称、创新内容与市场需求不适应,协同互动不通畅,创新合作不对位,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不匹配,创新成本高等问题。[1]

2 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思路研究

基于“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实施,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紧紧依托互联网技术,提供了良好的互联网线上交流载体,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化。构建该平台需要从开发平台的选择入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是面对创业导师、服务基地、平台和创业者的信息服务体系,因其便捷、稳定的特性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能够方便构建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所以选择主流的软硬件开发平台。[2]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因此该平台是基于 Web 的应用,原因在于该平台还要满足良好的互联网和移动平台无缝对接。

2.1 通用数据访问层的设计

在实践的应用中,由于平台需要不断地应对各种应用需求,因而在设计数据库访问时需要融入分层设计理念,将数据库访问层设计成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之间的媒介,数据信息可以直接通过数据访问层进行业务逻辑层的访问。也就是利用 ADO 实现数据库访问层的设计。本平台选择 数据库访问模型,以便于切实完善对数据库的访问。这种模型提供与 .Net 框架无缝对接,同时还支持Internet 上的多层应用程序的功能。具体的设计如下:根据客户需求及时切换服务实时模型,同时修改客户端代码;为不同数据提供独立的程序数据服务,因此能保证 Web Service 的独立;客户端调用采用透明接口的方法,从而保证客户访问数据库能方便快捷。

2.2 系统应用界面的设计

前台网站和后台管理系统构成了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界面。前台网站主要是面向客户而言的,主要包括注册用户的接口,包括单位用户和个人用户。[3]其中个人用户主要是获得服务,包括导师信息填报、问题咨询、信息展示以及相关资料的查询等;而单位用户在处理上述的权限之外还享有平台申报、项目申报以及科技创新创业需求征集等权限。

3 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

构建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除了要设计完善的平台系统之外,还需要做好系列的保障措施。从而保证系统平台平稳的向前发展,综合性线上服务于科技创新。主要有如下保障措施:一是依托基地、服务平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梦想基地和服务平台的交流、互动。[4]服务平台的信息整合包括对创新创业梦想导师、创新创业梦想孵化器及创新创业梦想服务平台的信息采集,服务情况的记录和宣传、动态服务过程的跟踪。信息采集包括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两个类别,线上信息和线下信息两个方面。线上信息可以分析和记录在线的交流沟通服务系统,线下的服务内容就需要专人跟踪采编服务者和服务对象。因此,内容获取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二是政策支持,拓宽渠道。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离不开政府的有力引导,政策、资金的支持,其中后续的运维保障是关键,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保障制度和完善的保障体系;三是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为了保障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功能的有效实现和数据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具体就是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选择性能完善的设备、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工作等。

4 结束语

泰州市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是为创新创业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全要素创业扶持与服务的众创加速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打造了一个创业知识分享、创新创业者社交以及创新创意碰撞的线上活动空间。在这里创新创业者将获得创业加速能力、创业承载能力、开放支持能力、辐射带动能力、教育培训能力等的全方位支持。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努力营造适合泰州地区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和“互联网 +”的环境,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要求,利用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以“互联网 +”模式来搭建实时信息沟通和互动通道的桥梁,为泰州市科技创新梦想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杉,孙滔.移动互联网下科技查新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5).

[2] 王炎.“互联网 + ”视角下科技型知识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15(8).

篇(2)

目前,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已经成为一种趋向,其是现代经济进步的显著特征,创意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一方面,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文化场域已经不可避免地要与经济场域相融合,只有在不同行业交织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市场经济机制的有序运行提供充足条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互联网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其不再简单笼统地受到传统文化产业的约束,其需要及时适应全新的产业形态打造创新概念,利用新意赢得市场,开创新生产业实现内在价值的提高。除此以外,互联网创新打破了常规的工业发展模式,在不断变动的创意设计、策划、营销以及消费中实现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其满足创意经济时代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消费主义在全球的蔓延,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在消费社会的基础上赢得了最佳时机。由于人们消费的产品不仅包括物质,同时还包括广告、影像、符号、品牌、欲望等等,这使得消费的社会文化意义开始强调人们对于社会分层的追求,使得阶级差异日益显著。互联网作为抽象消费的直接生产者,可以为其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也就是说,互联网的创新实现了人们希望借助抽象消费消除内心焦虑的愿望,为人们获得一定的自尊感和安全感提供了技术力量,为创造和谐的创意经济时代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科技与传播融合视角下的互联网创新发展的路径探讨

企业一切的经营行为本身就是媒体与符号,在科技与传播日益紧密的今天,促进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对于转变社会经济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以下将从三个方面一一探讨科技与传播融合视角下的互联网创新发展路径,希望可以抓住时代潮流,实现国民经济的大幅提升。(1)构建文化创意视域下互联网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为了能够明确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其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的力量,及时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保障支持互联网产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政府应及时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体系,为开展互联网创新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思想指引。例如,在信息产品供给方面,国家支持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通过推进平板显示创新工程,使得科技与互联网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为突破新一代显示技术,完善互联网产业配套体系奠定了基础。其次,政府应不断完善互联网创新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政府应将互联网创新归入科技研发工程,通过设置技术改造资金、科技专项经费,不断完善互联网产业资金链,引导、鼓励更多的技术型人才投入到互联网产品研发中。最后,政府应不断加强互联网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政府应引导高校进行相应的专业改革,通过在课程中增设媒体、设计、传播等新概念,实现更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被及时挖掘;另一方面,国家应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通过加强激励机制,实现互联网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2)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必备要素,需要进行有机整合。一方面,文化创意应与技术创新保持同步。文化创意为企业赢得的效益以及竞争力大多源自创意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意产品的新鲜性和有益性,互联网产业应将重点集中于产品的技术研发,尽量避免文化创意的重叠。例如,随着互联网的运用,消费者在某些时候也充当了设计者和生产者的角色。因为用户的参与,SecondLife正在拥有更多的内容。林登实验室更像是创意平台,来此消费的用户在进行自我生产,反过来又刺激了这个产品的品牌度;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应积极吸收民族特色。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历史文化的沉淀下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民族文化。互联网在创新发展中应及时做好市场定位,与文化特色资源进行有机结合,通过研发既具有中国特色,又拥有时代审美要求的设计,赢得大众眼球。例如,以追随者姿态进入移动网络时代的小米不乏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完美产物。为什么在短短时间内小米可以成为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主要是由于小米研发的创新点与中国消费市场紧密相关,“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特色,同样也是其成为“中国制造”新偶像的着力点,在过硬的科技保障中小米冲出国门指日可待。(3)互联网在媒介融合中走向创新。互联网创新之路如果想要更加平稳、持续,不仅需要争取强有力的外部资源,同时还需加强自身建设,逐渐在媒介融合中走向创新。首先,在差异中寻求创新。在媒介融合时代,互联网要想突破自我,并不能选择一味地做强做大,其需要具体分析用户的内在需求,抢占市场份额,及时站稳脚跟。例如,上海一位工程师将百度和Google的搜索结果创造性地在同一个网页中展示出来,并取名baigoogledu,由于其不具备一定服务功能,导致该创意只能成为网友评论的话题。其次,紧抓传播创新环节。随着新型事物的不断涌现,互联网的便捷性、时效性以及互动性被沉寂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中,要想更快地与媒介融合,互联网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分解信息传播中的各个环节,在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下求变求新。最后,互联网产业链正呈现大融合的发展态势。中国互联网产业链目前正呈现出相互割裂、彼此互不链接的分散化状态,为打破此种局限,推动互联网产业的大融合是当前网络经营的重点发展方向。例如,AskJeeves虽然是一家小型搜索引擎公司,但是由于与Google重合度不高,所以其为了能够获得更多客户,开始与Google合作。Google获得AskJeeves客户渠道,而AskJeeves则在第二年获得1亿美元的收入,其实现了双赢目标。

三、结语

篇(3)

一、引言

近年来,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持续不断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推进技术进步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创新主体。适应力强、成长性好,现在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发展成为“巨无霸”企业。微软、中兴、海尔、阿里巴巴、苹果、联想等知名企业都是依托科技型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500强公司中,科技型小微企业也占据了一席之地。科技型小微企业就如同一颗颗种子,有充足的阳光、丰沛的雨露、肥沃的土壤,就能破土而出,直至成长成材。这就是说,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成长壮大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创新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模式

创新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构架,需要组织构架、流程管理以及制度创新三方面的合力作用,关键是构筑全方位多角度的金融支撑体系,把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专业金融机构作为支撑点,不断创新金融支撑体系,推出各种金融创新产品。

(一)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科技企业

传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本原因是融资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导致双方信任不足。而基于互联网建立信用与金融服务平台能够使融资机构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小微科技企业的信用评价状况,使金融机构及时进行授信及风控。

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科技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平台已经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功建立。去年末,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安平安银行高新分行联合推出了“橙e税金贷”,其是通过提取政府征信平台的相关信息,评价企业的诚信度,并根据诚信度设置贷款指标。

高新区还与招商银行等机构基于信用平台推出了多种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为小微科技企业提供纯信用、低成本、随借随还、网上办理的信用小额贷款。这些创新之举基于高新区设立的金融与信用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注册的国内各类金融机构211家,金融产品312种、136家中小微科技企业通过平台达成融资协议,该平台作为高新区科技企业信用和融资的线上平台,将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挥重要作用。高新区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信用体系是一个着力点。从今年开始,区内企业申报事项、享受政策等都将需要在信用平台上办理,从而纳入高新区的整体信用体系,并最终汇成高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大数据”中。从以上信息得知,2015年,高新区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抓手就是互联网金融。对于地处西北内陆的西安高新区而言,互联网金融是实现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最短途径。

(二)建立专业支行,支持科技创新

专业化机构追求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限度的收益。对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而言,追求在不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实现利润最大化。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科技园区内通过专业化经营、批量化作业不断减少融资成本,是降低风险、增加效益的必由之路。

现阶段,科技型小微企业把商业银行作为自己的融资首选渠道。专业支行是在目前金融产品缺乏差异化的情况下,专门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市场进行细分的金融创新。掌握并推出产品有效满足其融资需求,为其提供一系列金融产品,包括融资服务,制定服务方案、营销方案和管理方案,信息,金融与财务咨询,财务专题培训,制定发展战略、授信业务、风险管理以及不良资产管理。其还组织专业力量对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进行评估,解决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目前,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建立多家专业支行,不断支持科技创新。比如交行于2015年初在综合支行全面增设小企业业务部,增加31个小微企业专职服务团队,形成以专业支行为龙头、综合支行为补充的重点营销力量和专业服务优势。为更好地服务科技小微企业,交通银行在分行层面设立小微企业营销支持团队――小企业业务部,小微企业授信审批团队――零售信贷管理部。其中,小企业业务部专职负责制定小微企业营销服务方案,直接参与小微营销服务,实现分、支行两级服务团队的业务联动;零售信贷管理部负责审查审批小微企业授信方案,实现专业化、批量化、标准化的授信审批流程,提升小微企业审批效率。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网络经济;网络外部性;普惠性;生态圈

一、引言

在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共同推动下,互联网已从信息单向传播的1.0时代,双向社交互动的2.0时代,逐步进入到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引领,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3.0时代[1]。在这一时期,互联网作为生产工具,将在传统经济领域形成新型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产业发展路径,甚至导致竞争格局的嬗变[2]。具体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则是,自阿里巴巴2003年设立支付宝,引爆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后,互联网金融已扩展至理财、借贷、保险、众筹、消费金融等领域;全面涉足银行、证券、保险等主流金融业态;并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逐步形成“互联网+科技+金融”的新金融形态,改变了传统金融业的运营模式;而在销售端,则逐步向信用评级、金融产品定价、风险控制、欺诈识别、投资决策、客户服务等金融业务的纵深渗透,全面推进金融业转型升级。同时,业界已认识到,随着经济活动及新一代富裕群体不断向网络空间迁移,金融活动互联网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互联网银行、保险、支付、消费金融等主要金融牌照,并率先进行产业布局。而以中国平安、工商银行等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将互联网金融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通过自建平台、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从技术、商业、市场等多个方面,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因此,互联网空间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竞争的重要战场。传统金融机构正确认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演进关系,并在复杂的经营和技术环境下,将传统经济中的优势向网络经济迁移,成功完成互联网化转型,是建立面向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全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演进研究

(一)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指互联网企业及传统金融机构,将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相结合,依托互联网及互联网思维开展服务,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金融业务模式。在便利性、普惠性和收益性等方面为用户带来切实的利益[3]。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认为,它虽然没有改变金融及金融体系的本质功能,但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物理形态、资金周转速度和市场结构,提升了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在我国金融业的利率市场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4-5]。同时,它也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展业渠道、存贷体系、理财市场、支付方式等带来不小的冲击[6]。从长期来看,由于传统金融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新环境下经济发展的需求,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先进思维和技术的代表,将日益挤压传统金融业务的空间。因此,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制度变迁不可避免,当前传统金融机构应加速互联网化[7-8]。

(二)传统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的演进路径

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向互联网金融的演进路径,我国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在交易架构上,传统金融机构应该在增信、风控和合规性方面,着重建设互联网业务的交易架构,这是全面转型的重要条件[9]。二是在业务互联网化方面,可首先通过发展线上网点、成熟的金融业务,进而发展网络借贷和电子商务业务,逐步实现向互联网金融转型[8]。三是在提升经营效率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应充分吸收并借力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发展成果,将其合理应用到客户拓展、服务效率与质量提升及新型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实现降本增效[10]。总体来看,产业界和学术界均已认可互联网金融在业务层面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广泛的覆盖范围,更优质的用户体验,更适应新经济的发展。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及传统金融的转型路径,现有的研究更多是从金融功能、机构和业务的角度出发,对互联网及相关信息技术的认识,主要聚焦在工具层面,较少涉及互联网金融的网络经济属性。仅仅简单地将互联网视为资源、生产工具或信息传输通道,将互联网与传统业务相结合,理解成原有信息系统的扩展,则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只会停留在互联网对生产效率、营销效率提升的层面,难以有效解释竞争格局的嬗变,导致对传统业务互联网转型的必要性和难度认识不够,不利于拓展传统业务转型发展的具体路径[2]。因此,本文引入网络经济理论,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网络经济特征及对传统金融机构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策略。

三、互联网金融的网络经济特征及对传统金融发展模式的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的网络经济特征

1.用户规模具有自我增强性

网络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具有网络效应,它表现为当某种商品或服务使用的用户增加时,其他用户获得的效用将增加。或者说某用户使用产品或服务的效用依赖于该平台的用户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用户规模越大,网络效应就越明显;当用户数超过一定临界值时,网络效应会像地心引力一样,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用户规模将呈指数级增长[11]。同时,由于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较低,使用户规模的扩张具有经济可行性。因此,在网络效应作用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具有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市场将具有较高的集中度,形成寡头垄断和进入壁垒。目前在互联网支付领域,这一特点已表现得非常明显,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合计市场份额已超过9成,其他支付企业难以形成市场机会。所以,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转型具有高度的紧迫性,一旦在相关领域形成独角兽企业,互联网业务就将难以实现市场突破;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要高度重视用户体验和用户规模的扩张。

2.市场具有普惠性

自2004年安德森提出长尾理论以来,人们愈加认识到:网络经济环境下,“长尾”市场的规模可以与传统头部市场相比拟,且能够实现较高的收益,打破了传统经营上的二八定律。同时,新信用理论认为相比于财务和资产信息,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交易行为信息更能体现其信用状况。即利用用户在网络中的行为轨迹、社交情况、交易行为等所产生的大数据信息,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真实地评价其履约状况和信用水平[12],这极大地拓展信用信息来源,进而有效地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推进金融服务向深度与广度拓展,使金融服务大众化、普惠化。因此,互联网金融在“长尾理论”和“新信用理论”框架下,能够在更大用户空间中、以更低的边际成本、更多的风险定价手段,提供金融服务,使金融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小额业务无人问津的问题,使全社会分享到金融发展带来的便利,也为新的市场参与者提供了迅速发展壮大的机会。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体现在业务件均价值较低。如截至2017年6月底,余额宝资产规模达到1.43万亿元,用户数突破3亿,人均持有规模不到5千元,远低于传统银行5万元的理财门槛,具有明显的普惠特征。这就要求经营者具有较低的业务边际成本,建立以用户规模为基础的盈利模式。

3.业务体系具有综合化、生态化特征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平台在业务协同、客户迁徙、交叉销售等方面,能够发挥较大的优势。互联网金融平台将金融业务之间、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之间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形成以综合金融和产融结合为代表的生态系统。一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将相关产品与服务的标准贯穿于这一生态系统中,并确定相应的“交易秩序”,实现“生态系统内部的资源配置”,有效降低风险并提升主体间可协调性,使产品与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降低交易成本[14]。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扩大产品与服务范围,使生态系统的规模日益扩大,利润来源多样化,形成有别于传统金融机构的多种盈利模式,并能够有效降低获客成本,提高用户黏性,深挖用户价值。这种发展方式,使传统的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传统的制度红利空间面临挤压。

4.数据资源与业务能力之间具有往复增强性

网络经济环境下,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帮助互联网金融实现产品创新、改善盈利能力和推动技术革新。有学者甚至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大数据金融。一方面,数据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产品创新、改善盈利能力的基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经营,无论是信用管理、网络借贷信息匹配、保险防欺诈检验、还是用户行为预判等,本质上均是大数据建模分析。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相关领域数据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直接决定了产品竞争力;同样,产品竞争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扩大数据来源和规模,在数据资源与产品竞争力之间形成往复增强型。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技术,均具有以数据为基础的自我学习性,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数据规模越大,技术应用的效果便越好[13]。同时,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资源,将成为下一轮科技创新的重要生产资料,在数据资源与技术创新之间也具有往复的增强性。因此,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良好数据分析能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将在产品创新和技术演进中占有重要优势,并对后进入者或者数据缺乏者,构成数据和技术壁垒,有效巩固其市场地位。总之,在自我增强和往复增强性、普惠性及综合性等网络经济特征的作用下,互联网金融初步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以普惠金融为方向,以数据为核心资产,积极开展生态圈经营和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并依托网络效应形成了新的竞争工具和关键成功因素。

(二)与传统金融业务发展模式的区别及影响

1.在用户发展方式方面

传统金融机构更多注重的是效益因素,重视高净值客户的大额金融需求,用户发展更多依靠客户经理的推荐及线下的口碑传播。而互联网金融业务平台,为了充分借力网络效应所带来的用户规模的自我增强性,在发展之初,优先解决的往往是用户规模问题,而并不是首先考虑用户价值、用户贡献等效益因素。因此,实践中,部分具有互联网背景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争抢客户资源,往往通过股东资源、交叉补贴等方式,促使大量用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向互联网平台迁移。传统的用户发展方式,用户规模的增长速度远不及网络效应所带来的指数级增长,在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用户维持成本也将大幅提高,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用户流失不可避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2.在业务和产品创新方面

传统的金融产品创新主要是利用金融技术和法律工具,设计具有新的现金流、风险和收益特征的金融产品,创造新的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产品创新往往依托于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将金融和非金融要素结合在一起、与具体消费或生活场景联系在一起,由被动式的“需求服务型创新”过渡到主动式的“业务创新”,使金融产品向简单实用和自适应性方向发展[15]。

3.在技术发展路径方面

传统金融机构更加注重如何提高经营效率和业务数字化水平,侧重于对业务流程的技术改造;而互联网金融更侧重于金融产品层面的技术升级,以数据分析为手段,信息技术与金融产品的深度融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风险定价水平,目标是使企业以更低的边际成本、更高的效率服务于更大范围的用户。同时,以往金融机构对信息技术更多的是采取“拿来主义”策略,通过购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方式,解决技术发展问题。在网络经济环境下,由于数据资源的核心地位及新技术所具有的自学习性,使传统金融机构难以直接获得技术优势,而需要在一定数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检验-修改”过程,才能最终消化吸收新技术,形成优势。

4.在盈利模式方面

传统金融机构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利差、费差和死差这三差,而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综合化、生态化的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服务链,从更多的维度,场景化服务于客户需求。以互联网为平台,连接了金融产品与非金融的产品及服务,利润来源多样化,在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价格回旋余地。总之,传统金融机构应意识到,网络环境下互联网金融业务在用户发展、业务和产品创新、技术获取及盈利模式等方面均已发生变革,以往发展中所倚重的资本优势、专业优势、网点优势及政策优势,已不能适应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业务发展。

四、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业务发展策略

传统金融机构需要摆脱路径依赖,遵循网络经济的运营规律,从用户拓展、数据资源与金融科技创新、生态圈建设等互联网金融的关键成功要素入手,才能有效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

(一)树立网络时代的企业价值观和品牌形象

首先,传统金融机构应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满足用户需求,改善金融服务水平,而不能为转型而转型。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应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时代企业价值观,在满足合规性要求的前提下,一切从用户出发,在制度、业务和技术等方面加强金融创新,适应用户网络活动的需要。其次,打造互联网金融品牌。传统金融机构在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同时应注重打造标识性强的品牌效应,避免用户提及传统金融机构时,与保守、职业、高门槛等让客户有距离感的形象产生联想。当然这也需要传统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使品牌真正的名实相符。第三,加强互联网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传统金融机构的人才优势主要集中于专业的金融业务领域,缺乏互联网运营、信息技术、与互联网金融资产负债管理相匹配的人才,更加缺乏既有金融专业知识,又懂互联网运营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养,专注研究网络市场中的用户需求和竞争动态,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二)重视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用户迁移和引流

本质上,互联网金融业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就是用户,平台之间、机构之间竞争的焦点就是用户资源的争夺。而传统金融机构本身拥有雄厚的客户基础。所以,首先应以现有业务痛点为抓手,通过改进服务、创新产品等多种手段,将存量用户向自身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金融平台迁移。其次,应加大资金支持,以股权投资或者战略合作的形式,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互联网用户入口的布局,提高主动获客能力。从存量和增量两个角度,解决用户发展的种子资源问题,避免用户的单向流失,借力网络效应,将互联网金融业务引入正轨,在用户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以数据为中心,打造金融科技创新体系

传统金融机构,虽然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交易结算数据,但这些数据并不完整,对用户自身的行为偏好、交易周期、交易对手的信息掌握不够,并不能形成足够立体的用户画像,也不足以支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金融科技的发展。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可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在合规的前提下,加强对客户信息、网络行为、社交网络等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并加强对数据的研究和挖掘,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同时,要积极拥抱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一套以科技为先导的金融业务创新体系和评价标准。一方面,顺应技术进步的趋势,围绕信息技术对金融功能的重构,优化升级产品、服务及商业模式;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技术与用户,技术与金融业务之间的融合,打造符合传统金融机构的用户管理、风险控制模型,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以用户为中心,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发展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多元化经营是互联网业务发展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重要优势和成功运营的关键。首先,传统金融机构,应不断拓展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提升对上下游的掌控能力,避免被其他互联网平台“再中介化”;其次,依托多元化的产业链合作模式,如战略联盟、兼并收购、股权合作等方式,打造内容丰富、秩序规范的产业生态系统,提高综合竞争优势;第三,维护生态系统的交易秩序,强化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规经营,确保生态系统的经营和发展更好的服务金融主业。总之,传统金融机构不能囿于金融业务来研究发展互联网金融,而是要从网络经济的运行规律出发,从企业发展的价值目标、品牌形象、用户和数据资源拓展、生态圈建设与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探索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吕廷杰,李易,周军.移动生产力丛书:移动的力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

[3]胥爱欢.互联网金融创新挑战:大数据、跨界经营与权利异化[J].西南金融,2016,(6).

[4]白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演进及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4.

[5]赵洪江,陈林,李平.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改变与不变[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4).

[6]李明远.互联网金融产业及其对传统金融冲击的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7]徐二明,谢广营.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制度变迁:相对价格与路径依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

[8]杨芳,.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化转型架构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改革与战略,2017,(8).

[9]蒋伟,杨彬,胡啸兵.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态结构与系统培育研究———基于平台经济学视角[J].理论与改革,2015,(4).

[10]耿丽君.以供给侧改革推进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转型的发展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6,(6).

[11]凯文•凯利,著.刘仲涛,康欣叶,侯煜,译.新经济,新规则[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12]吴晓求.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财贸科技,2015,(2).

[13]杜云,叶崴.网络经济下的市场驱动力研究———基于新技术扩散OOP实验数据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4]罗珉.价值星系:理论解释与价值创造机制的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1).

篇(5)

(①菏泽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菏泽 274000;②菏泽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菏泽 274000)

(①Hez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stitute,Heze 274000,China;②Heze Social Labor Insurance Business Department,Heze 274000,China)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引入创新2.0模式,总结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新框架,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功能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it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By using the innovation 2.0 model, the article summed up a new framework which can be used to structu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Furthermore, the framework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关键词 : 成果;成果转化;创新2.0;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Key words: achievements;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innovation 2.0;the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147-02

1 背景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完善成果转化服务的重要载体。“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将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1]为响应纲要精神,国内各地掀起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已建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种类繁多。从级别上分,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平台;从领域上分,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提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平台服务。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从传统的成果转化需求分析,应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提高现有成果的转化。作为服务性的中介平台,在实现过程中重点突出了信息共享性特点,强调现有成果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对接,以及企业与其相关的科研机构、科研人才之间的联系,忽略了网络平台的无限共享性的作用,以及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创新模式应用。创新2.0模式是当前网络技术创新模式的主流,平台引入创新2.0模式,可以深化平台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提高平台的创新、服务能力,完善平台的服务功能。

本文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创新2.0模式理念,总结出基于信息技术的社交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框架,为完善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功能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3 创新2.0介绍

创新2.0即Innovation 2.0,由WEB2.0引申而来,是面向知识社会的新一代创新,是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传统科技创新模式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用户参与科技创新模式的新转变。[2]创新2.0模式强调以人为本,让所有人参加创新,利用科技手段,形成知识、创新共享和扩散的良性循环。创新2.0不再是少数生产者专利,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民主参与。[3]

创新2.0模式以网络技术为基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全球性的虚拟社交化网络不仅突破了人类的地域性限制,同时延伸出人们在网络背景下的新的思维模式——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强调人的价值实现。[4]创新2.0模式是互联网思维背景下的新创新模式的思考。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为创新2.0模式的实施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环境。创新2.0模式的“以人为本,人人创新”的新理念诠释了互联网思维的创新模式发展的新方向,为传统的创新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使网络技术更好的为创新活动的发展服务。

4 创新2.0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以优化资源系统整合,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目标。[1]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是为了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驱动转化成果的产业化生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4.1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现状分析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构建过程中,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传统创新模式的简易结合,强调了信息技术的信息共享特性,对现有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创新成果的研发效率也有很大的改进。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上,科技的创新依然以技术发展为导向,创新的主体依旧是科研人员,转化推广依然是对技术有需求的企业,强调科研人员与技术需求方的沟通交流,忽略了网络平台的全球化虚拟社交环境的效应,以及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创新模式应用。

4.2 创新2.0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中的应用思考

现有的服务平台重点考虑的交互对象是对成果有需求的企业和拥有成果的研究人员,忽略了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最终使用或受益者的创新和参与作用。由于缺少成果终端用户的参与和评价,最终会影响成果的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的成功率,而平台的服务功能也达不到最优效果。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需要以互联网思维去思考,采纳更适合网络发展的创新2.0模式。全面考虑平台服务的交互对象,构建出人人参与创新的交互环境,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人人创新”,才能最大化人们的创新能力,使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贴近最真实的需求,提高平台的服务功能。

4.3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创新2.0模式应用建设框架

以创新2.0模式去思考科技成果创新平台的建设,最终是要构建出一个包含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服务的全程社交化虚拟环境。通过平台环境,将涉及成果转化的所有人群整合在一起,共同参与科技成果创新设计、创新研发、创新转化和创新应用推广的全过程。同时,将创新的成果作为成果共享信息,通过平台继续推广应用服务。

图1框架显示:在创新2.0模式下建设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信息共享和交互功能两部分系统功能。

信息共享功能,继承“综合集成、突出共享”的原则,通过高质、高效的信息共享服务,促进现有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对接,加速现有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交互功能,创新2.0模式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中的应用延伸。以服务平台为依托,将互联网思维的创新模式与传统的科技创新全过程相结合。在每一创新过程中,利用信息交互技术创建如论坛、群、微信等社交互动平台,引入社交化元素,实现“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的目标。创新设计是成果创新的创意征集,通过相关人群的交流讨论,创造出新的更容易被人们认可的成果创意;创新研发是成果创意的设计成型阶段,社交化交流使成果创意实现更具有操作性;创新转化是成果孵化的实现,人们的互动反馈使成果转化更贴近现实社会的需求,成果更具有现实意义;创新推广是成果转化后的产业化生产,大家的共同参与,使成果转化后的产品更完善,更容易吸引人们的使用。

5 结论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是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加速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进程的一项重要措施。从我国各地目前建设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分析,平台功能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的共享特性,通过综合功能集成促进现有成果的转化效率,推动现有成果的转化进程。本文应用互联网思维延伸的创新2.0模式,总结出互动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框架,供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参考和完善其平台服务功能。本框架通过对成果转化全过程分析,引入创新2.0模式理念,以平台互动功能的形态,体现“以人为本、人人创新”的原则。本框架只对平台的整体设计方法提出讨论,未对互动功能的平台技术实现进行详细探讨,平台建设可根据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具体平台具体考虑。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实施纲要[Z].2004.

[2]百度百科. 创新2.0 [EB/OL],baike.baidu.com/view/1923326.htm?fr=aladdin,2014.

篇(6)

定义

2016年8月,瑞银、德银、桑坦德和纽约梅隆银行宣布联手开发新的电子货币,计划在2018年前推出区块链方案应用于交易清算,并试图建立全球银行业的通用标准。这标志着国际金融机构在金融尖端技术领域开始发力,但尽管这样,目前全球金融科技业仍处于初期阶段,甚至对于金融科技的定义实际上也无统一规范的定义。

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于2016年3月了金融科技的首份世界报告,对“金融科技”进行了初步定义,即金融科技(Fi n t e ch)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

具体来说就是金融机构正运用科技积蓄强大的发展动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对传统金融服务与产品进行革新与拓展,并广泛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资本市场等领域。总体而言,金融科技主要包括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网络融资、智能金融理财服务以及区块链技术等四个部分。

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

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科技的初级形态。在信息技术服务普及,传统金融服务缺位、普惠金融需求上升以及利率市场化下居民资产配置需求强烈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在渠道端发力得以快速发展,成为技术变现的重要途径。但近些年,以互联网载体实现金融业务的扩张对金融发展的意义限于前端获客展业,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贡献有限。加之监管与传统服务的缺位,长尾强劲的需求,P2P领域更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信息技术公司从信息中介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号,摇身一变成了“金融机构”,甚至成为非法集资的重要通道,其实质并没有实现金融“互联化”。

现在,以互联网方式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和客户获取方式已走入过去时,当下网络边际渗透能力与空间开始收缩,传统互联网经济进入繁荣后期。互联网金融监管落地为金融科技已悄然从“互联网+”模式跨入技术深度创新与融合创造了必要条件。区块链及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原先前端获客展业的金融业发展原动力将出现深刻转移,更多将聚焦金融服务本质。

提升金融效率和优化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科技成为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和运行方式,对推动金融提质增效,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方的共同受益⒎⒒痈重要的作用,金融业态往更高阶方向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金融科技开始逐步兴起,从电子化办公,将银行、证券交易的手工操作变成电子操作,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效率;本世纪的互联网技术,使得金融的交易可以跨越区域和时空;近几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科技出现了1.0版,即互联网金融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相连接,大大降低了传统金融的服务门槛,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大大提高;现在,金融科技正在进行2.0版的升级,金融科技进入智能时代,传统金融的组织方式将会改变,深度挖掘、提效减支、覆盖盲区将成为主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延伸了金融服务的深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科技有助深挖金融需求,使传统业务更具灵活性与延展性,实现个性化风险定价、服务与精准营销。二是拓宽了金融服务的广度。互联网、大数据与风险分担机制创新使金融服务能够覆盖传统金融机构因杠杆经营风险要求而不能覆盖到的金融需求,扩展服务范围与服务能力。三是改变了金融服务的组织形式。新型科技如区块链通过重构金融组织方式,颠覆性地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方式,优化客户体验,降低了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错配。

就目前具体的四类金融科技形态而言,金融效率提升和金融服务的优化各有其特点和差异。首先是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第三方支付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已经比较清晰。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和便利,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进行了补充,推动现有金融体系进一步提高自身效率。

其次是网络融资。以众筹和P2P为代表的网络融资或线上融资活动,定位于小额股权融资和小额消费借贷,填补了金融服务空白,在客户风险和信用评审上进行了创新,提高了金融服务覆盖面。

第三是智能金融理财服务。这主要是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财富管理的咨询、顾问等服务,智能机器人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当然,由于金融市场和产品较为复杂,智能机器人是否能够实现自我学习和提高,提供更优于现有金融机构和专业理财人员的个性化投资建议,还有待市场检验。

第四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点对点高效价值传递是区块链的“利刃”。由于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技术特征使其具有天然“去中心化”的属性,简化一切需要中心化组织的信息获取、甄别和传输过程,缩减交易链条,这意味着在安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完成点对点的高效率的价值传递成为可能。不过,由于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和风险管理的现实障碍,最终在金融体系全面使用保守估计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然而,该技术一旦最终在金融领域全面采用,则可能会彻底改变现有金融体系结构和运行框架。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监管的挑战

金融科技的发展对目前的监管理念和法律法规可能带来了根本性的挑战。

首先,金融科技由于具有跨市场跨行业特性,再加上金融服务供给侧的日益多元化,目前以传统的栅栏方式简单隔离商业银行和网络借贷之间的风险传播途径的方法来防范风险,面临了巨大挑战。

其次,由于金融科技具有无中心的发展趋势,金融风险也以分布蜂窝式的形态呈现,目前采取的对现有金融机构的自上而下的监管路径,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目前许多中外金融科技公司帮助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流程外部化的再造,使用架在云端的平台帮助金融机构提高中后台流程的效率和绩效,而区域公共云中心正在为全球多个国家的分支机构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服务。这带来了数据跨区域的问题,核心业务不得外包、数据本地化的监管要求也遇到挑战。

第四,金融科技的发展使金融交易的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产生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的工具纷繁复杂,对监管部门运用数据分析辅助监管的意愿和能力也带来冲击。

应对措施

尽管监管的方式和手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对金融科技监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致性原则。应根据金融科技业务本质,对其中的金融活动实施监管,要求金融科技创新必须遵循现有金融监管基本原则,以确保标准的一致性。

创新性原则。监管应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培育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三种监管模式,即监管沙盒、创新中心和创新加速器。所谓“监管沙盒”模式,即允许在可控的测试环境中对金融科技的新产品或新服务进行真实或虚拟测试。所谓“创新中心”模式,即支持和引导参与金融科技的机构理解金融监管框架,识别创新中的监管、政策和法律事项。所谓“创新加速器”模式,即监管部门或政府部门与业界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提供资金扶持或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快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展和运用。

篇(7)

2003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牵头启动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组织产学研各界实施了示范网络建设、技术研发、应用示范、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等一系列项目,在取得了CNGI阶段性重要成果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2008年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产业化专项”。“教育科研基础设施IPv6升级和应用示范”是该专项中第一个启动且规模最大的项目,并被列入中央2008年拉动内需计划。该项目由教育部领导,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组织协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0所学校承担建设,是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从技术试验向大规模商用转型的重要工程。

据介绍,该项目在国内率先建成了100个完成升级改造并实现IPv6普遍覆盖的校园网,IPv6用户规模超过200万,提高了CNGI示范网络核心网CNGI-CERNET2/6IX的接入能力和互联能力,实现了中美下一代互联网10G高速互联,构成了全球范围的下一代互联网科技创新试验平台;在真实源地址验证、IPv6过渡等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的基础上,研制完成具有IPv6管控、IPv6过渡、IPv6网络服务等功能的IPv6网络运行管理与服务支撑系统;在100个校园网及CNGI-CERNET2/6IX实现规模应用,支持产学研自主创新,取得多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创新成果,形成系列化国际标准,为公众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及规模商用进行了必要的技术准备。

在应用示范方面,该项目重点开发和实现了包括高等学校网上招生在内的20个教育科研重大应用,并稳定持续对外提供IPv6服务,同时在100个校园网上还实现了1300多个应用系统的IPv6技术升级,为网站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积累了经验。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向华为、中兴等著名网络设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形成国际标准的自主创新技术。清华大学与中国电信成立联合试验室,积极向电信运营企业推广应用技术,基本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推动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下一代互联网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