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6:28: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校德育基本途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由于有的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可以制定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长远目标,并能够有效地付诸实施。但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人本位,在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彰显个体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德育教育内容选择标准的差异。中国在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上坚持中央集权,由政府颁行标准化的统一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指定统一的教材、大纲、参考书,这样就突出了学校德育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美国学校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美国一直以来就没有统一的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任由各州制定,内容趋多样化。因此,美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公民教育、法治教育和所谓人类共同价值观教育等。
二、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施途径的比较
(一)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施途径的共性
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决定了实施效果,尽管在中美两国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及内涵上有较大的区别,但其实施途径是有共性的。第一,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实施德育教育。中国学校通过开设专门的学校德育教育课程进行道德教育的,向学生进行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的教育。美国学校也开设独立的德育教育课程,主要讲授讲授基本的道德准则,向学生宣讲正义、宗教和自由及职业道德与团队教育。第二,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生活都渗透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中国学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文体活动等、及社会实践活动如军训、实习等,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等,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美国的校园生活也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其主要包括内容广泛社团活动和丰富多样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社会交往、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自立、自信、开朗的性格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途径的差异
关键词:高校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德育
生态文明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义无旁贷地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担。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又提出了新的社会道德规范,即自然也是有道德存在的。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纳入可以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也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效。
1 学校德育的概念
本文认为,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对道德价值理解、道德品质素质体系建构和道德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促进德育对象个体素质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1】
2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对德育体系的影响
学校德育体系涉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德育内容的丰富,对德育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得以重新建构。下面主要论述德育目标、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2.1 德育目标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定德育目标,要从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遵循受教育者对象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在生态文明社会背景下,既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按照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又要遵循受教育者自身道德品质发展的规律,来重新确定德育的目标。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德育也要遵循这一总目标,为社会培养包含生态道德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接班人。
而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又是分层次的,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每个阶段的德育都有各自的内容和目的。高校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又可以把德育的目标有所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使德育目标最终、一步步得到实现。
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公民。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成熟,而且确立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更加全面,也更容易理解接受。那么在生态文明时代,新的社会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所提高,更要确立其正确的自然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纳入到德育体系之中,高校要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中有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感受自然美景、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和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洗礼。
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目标具有新的内容:使大学生掌握有关生态和环境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和意志,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并且能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自身实践行为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生态道德素养的人,最终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做出贡献。
2.2 德育方法和途径体系的重新建构
德育途径体系是以完成德育任务、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以我国的国情和各级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提出的。学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结合家庭与社会德育等等。而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时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需要创新。
德育的途径要对应德育的内容,且一个内容可以对应多个途径。对于生态科学知识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高校公共政治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其他各科教学进行教育,也可以通过讲座、知识竞赛、校园广播宣传等途径,并且在此过程中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情感、信念、意志等,已达到内化的结果。而对于生态实践教育,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学校工作、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并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家庭和社会德育相结合、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等途径来进行。
德育的途径要有重点,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重点在实践教育,让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摒弃过去的消费观念、有节约意识,最终将理论知识消化并内化,对此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了解。另外要与其他德育途径进行结合,重点有分工,对低年级学生适当地进行理论教育,而对高年级学生重点在实践,最终实现分工协作,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生态道德养成教育作为生态道德理论转化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识别“绿色标志”意识的养成教育,它既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也标志着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教养。【2】
除此之外,对于德育内容,要在大学生原有的生态科学知识基础上,强化他们的基本知识,让大学生了解支撑生命的基本系统,以及掌握认识、利用、保护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懂得,世界上的一切生灵都是千丝万缕地联结在一起的,个人的幸福与整个地球的幸福密不可分的。【3】
总之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被纳入到高校德育之中,是顺应时展的结果,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路琳,康月磊. 论新时期先进文化建设中学校德育的走向[J].教育探索,2009,(1):106-108.
【2】鄢本凤,宋锡辉.生态文明观教育内容及其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73-77.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学校;德育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6-0057-03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德育体系建构,要求我们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落实到德育实践中,从德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及评价方式等方面,整体构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注重学生主体精神和个性化培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其丰富生动的个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全面提升其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自律能力。德育应培养学生在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中学会自律,塑造自主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由)。学校德育要力图扬弃和超越道德教育中两种貌似对立的倾向:一是从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的道德理想出发,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二是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道德教育变为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说二者“貌似对立”,是因为它们共同漠视了发展中的个体作为潜在的或显在道德活动的主体所应有的人格尊严,实际上使德育缺乏内在活力和深沉的感召力。自主性道德人格作为个体生命最为独立、理性、自觉、自由的存在,使个体的道德行为植根于明敏的心灵、无畏的勇气、坚强的毅力成为可能。自主性道德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对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社会公正的确立与维护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看,“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发展的独特领域,以及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① 从根本上讲,发展人的个性应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个性发展是人类自身成长的尺度;没有个性发展,社会就不会有活力,个性健康的发展是形成各方面良好素质的基础,个性化教育可以被看作是最具有典型意味的21世纪的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是通过主体活动来表现的,加强主体的活动(实践)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近年来广泛开展的青少年志愿者行动、生产劳动、军训和其他社会实践,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学生健康发展的内驱力。由于参与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学生得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求实的精神、开放的胸襟和视野,
构建多元化、协调和谐的德育网络
求实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联系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大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城市独生子女,他们心理发展有新的特征,德育应考虑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使学生品德循序渐进螺旋式向上发展。二是联系社会实际。德育应与社会经济形态密切相连,努力用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时代精神和反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思想文化教育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并引导他们从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因此,要求教师进行实践性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形成品德素质,同时也为品德外化提供实际锻炼机会。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德育内容,同一德育内容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为此,我们的德育目标强调四个结合,即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社会性和个体性结合,整体性和层次性结合,继承性和发展性结合。
传统学校德育为减少学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往往通过隔绝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进行“封闭式”教育,导致许多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由于缺乏政治、思想、道德的判断,依然会无法适应,甚至会误入歧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开放胸襟,构建多元化、协调和谐的德育网络。
21世纪的学校德育,要以中国道德教育的传统为依托,以现代化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和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为基础,以世界各国道德教育为参照,建构既有民族精神又反映现代文明,既融合传统又体现现代道德教育本质特征的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我们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的新格局,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学校德育社区化、社区生活德育化,实现课堂内外、校园内外、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的德育体系,把学校德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学校、社会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三者之间始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顺利的和健康的。
开放性德育要求在方法上改管制式为引导式,改单一式为多样式,改封闭式为开放式。学校德育要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负面教育、道德问题讨论等,增强学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使他们真正实现生活上自理、管理上自治、知识上自学、思想上自教。
三、优化德育途径,
构建载体多元化的学校德育体系
德育途径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构建学校德育途径体系,要求综合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管理类、咨询类、传媒类等一系列实施途径,构建各个年级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类德育途径体系。要建立以主题班会为基本形式,贯彻落实“双主体”、“三中心”、“四环节”等德育新理念的班主任工作规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环境类德育途径,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着力提高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规范化水平,精心设计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使校园里每一堵墙,每一片绿,每一棵树都会“说话”,使整个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生活教科书,使德育目标潜移默化地落实。
优化德育途径,还必须注意德育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德育内容体系的具体化,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以道德、心理、法律、思想、政治等相关内容为横坐标,以低年级、中年级到高年级为纵坐标,理顺德育内容自身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进行合理部署与安排,做到“德育内容,循序渐进;德目规范,形成序列;要素完整,层次清楚;注意衔接,螺旋上升”。② 目前我国德育新教材,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本着系统性、连续性、层次性原则,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这是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的大趋势,也是德育教材编写的原则。此外,将增设德育活动课程、道德讨论课程。日本的《生活指导课》、香港的《想一想》、《开拓人生路》等对我们都有所启迪。在内容方面,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加强爱国主义、艰苦朴素、基础道德、遵纪守法教育。德育教学应体现“双主体结构”,即教师、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坚持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首先,德育内容要具有综合性,把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五大要素融为一体;其次,坚持德育过程的综合性,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第三,坚持德育体系的综合性,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
校本德育体系是根据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理念与研究成果,将德育政策、德育理论与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而构建的具体化、特色化、可操作性的学校德育体系。特色化的校本德育体系紧密结合了学校所处的地区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实际,结合了本校的文化传统、办学优势、师生特点、德育资源与环境的实际,实现了德育的地方化、生活化。校本德育体系的构建过程是实现德育政策、德育科研、德育管理、德育活动一体化的过程。建立具体化的校本德育管理体系,要健全领导机制,稳定提高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学校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四、创新德育的管理和评价
关于德育管理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成立由校长、政教主任、团支部、班主任及学科教师代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研究、指导、总结学校德育工作,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稳定的德育队伍;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的管理职能具体化。二是健全必要的德育制度,如学习制度、活动制度、检查制度、考评制度、档案制度、奖惩制度等,使德育落到实处。德育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取决于教育是否真正到位,以及教育者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强德育的投入和科研。一方面增加德育投入,克服德育“不花钱”的偏见;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德育经费,如购置图书资料及电教片、培训、科研、奖酬等,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科研意识,加强德育科研实践。
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由弱变强的重要措施。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不同,智育评价通过考试,就可以测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而德育评价只考查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进行评价,而这方面的评价不太容易量化。因此,德育评价的原则是:(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2)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3)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4)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评价的主要方法有:(1)评语鉴定测评法;(2)等级评定测评法;(3)综合记分测评法;(4)评语、评分、评等综合测评法。还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制德育评价电脑软件,这是构建一套科学、实用、有效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有益创造。我国大中小学的教学系统,正朝着网络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德育评价向互联网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2001年德育研究中心正式开通了“中国德育网”(http://www.chinamoraledu.com),搭建了德育走向信息化的平台,为中国德育的现代化、网络化作出了贡献。
注释
①孙立春:《素质教育新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然而,德育本身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因为它是专门影响学生心灵世界的事业,又受着众多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也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特别是当前社会正在转型期,社会生活发生着急速的多层面、多侧面的变迁,德育受到了文化和价值多元文化的猛烈冲击,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小学德育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也出现了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德育定位的认识点存在误区。认为德育是一种单独的教育,它可以脱离其他各育、脱离学生的整体生活。使学校的德育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使德育脱离活生生的人际交往,学生缺乏实际的道德体验,对德育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在具体落实中大打折扣,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多年,但不少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出现了德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二是在德育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偏差。在德育的价值取向上出现过多地强调传递既定的道德规范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基础德性、品格的培养。往往是过多地要求学生被动听从、盲目服从,限制了学生对生活中各种道德关系的敏感性,容易形成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把口头的道德言说与自己的生活行为分离的双重人格。三是在德育实践中缺乏实效性。一些学校德育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学校开展的一些教育活动目标目的性不明确,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组织的活动缺乏吸引力。一些活动内容陈旧、方法简单,缺乏创新,留于形式。四是对德育工作的评价软化、弱化。
要尽快解决目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构建有魅力的德育,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入手,大胆探索,变革思路,创新方法。
一是要更新观念,树立德育的新理念。即树立生活的德育观,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生活的德育,树立生态德育理念。树立关怀的德育理念。教育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树立智慧的德育理念。
二是要创新思路,实现“4个转变”。即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的转变,实现由单向式德育向双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变,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转变,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的转变。
三是要拓宽途径,改革教育方法,要继承传统的经过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如说理疏导、模样示范式、情感陶冶式、品德实践式等。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应结合实际需要,根据每种途径和方法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四是在学校德育实践中,要做到多种途径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各种途径和方法能否得到实现,则主要取决于教育者能否根据学校德育的具体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德育变量灵活机动地选择使用。
一、推行德育实践性教学,推进德育教学改革
1.在学生顶岗实习中融入德育实践性教学。顶岗实习和实训不仅是实践专业课程、职业技能,也是德育课的一次最重要的实习。在实习实训中,我们的德育实践课可以采取实习实训前召开主题班会、介绍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实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学生实习实训动员,学生实习实训宣誓等形式上好德育实践课。让学生到实习企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当好企业的员工,为成功实习实训专业和技能打好基础。我校自2007年就开始派驻教师到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同步教学实践,教师派驻到生产企业,一方面进行专业实践,另一个重大任务是顶岗实习辅导中融入德育,以完成学校德育这一系统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以便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实现角色成功转换。这种与企业对接的德育实践性教学使学校和校企实现双赢:学校开拓了就业市场,企业也能够在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后顺利留住学生。这就是德育实践性教学的实效之一。
2.在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中进行德育实践课。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活动,也是中职校学生融入社会的一种途径。中职学校学生通过参加社区援助、扶贫帮困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种青年志愿者公益活动,使他们在利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的同时,又能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切实有效地受到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获得新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实践安排内容,利用假期社会实践、寒暑假打工等形式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大胆体验生活,加深对德育理论的理解,特别是增强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体悟,丰富人生阅历。
二、精心准备,务求实效,推进德育实践性教学
在推进德育实践性教学方面学校和教师需要做很多工作:
1.注重信息技术与德育课教学资源整合,整合德育教材。一方面,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整合德育教学资源,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授课过程中拟定一系列德育主题,分阶段组织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课上讨论分析,得出科学结论。另一方面,适当采用集体备课。结合德育课的特点,德育课教师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既有组内统一意志,又有个人风格特色的教案,突出了德育课的教学特色。
2.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校德育中情感的缺失很严重,而那种概念化、教条化的德育,不重视人的生命的内在情感,其效果很有限。虽然学生是教学主体,但不管是在学校德育实践性课堂中,还是在学生顶岗实习或者是校外的一些实践性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引路人,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要把他们当作有感情、有自尊、有人格的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之间所存在的认知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怀,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所谓学校德育功能,是指学校德育应当肩负的职责和应具有的效用。学校德育功能是对“学校德育能够干什么”“学校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的定位和诠释。梳理学校德育发展史可以窥知,人们对学校德育功能的片面化理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德育“万能论”,一是学校德育“无能论”,试分述之。
持“万能论”的研究者认为,学校德育能够统摄和化解所有的问题,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唯一变量,学生道德上的一切发展与进步都归功于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无所不能、无往不胜,进而将学校德育工作凌驾于其他一切工作之上。这种观点看似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实则将超过其承受力度的额外责任强加其身,强为不可为之事,其超负荷运转的最终结果是学校德育的“力不从心”,给学校德育戴上了镣铐,消弭了学校德育的应有魅力,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德育。不可否认,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对青少年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德育是万能的,现实情境中的德育问题,诸如学校德育的知识化、形式化以及低效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学校德育“万能论”必将落入矫枉过正的窠臼中无法自拔。
与学校德育“万能论”不同的是,持学校德育“无能论”的研究者责难学校德育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他们以学校正规教育的影响被社会所吞噬为依据,将学生在校五天的教育被两天的社会教育所抵消的“5+2=0”现象归结为学校德育的不力或无能,在指责学校失职的基础上全盘诋毁学校德育,认为学校德育没有存在的必要,幻想通过学校德育培养道德高尚的人简直是天方夜谭。这种主张对学校德育的攻击是毁灭性的,造成了学校德育地位的衰落。“无能论”的说法之所以经不起推敲,是因为一厢情愿地将学校德育外部环境的影响绝对化了,颠倒了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无论是“万能论”,还是“无能论”,均无法挣脱教条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怀抱。“万能论”泛化了学校德育的功能,使学校德育不堪负重;“无能论”质疑或抹杀学校德育的固有功能,异化了学校德育育人的本真。作为一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青少年学生的活动区域并不局限在学校这方狭小的天地内。因此,将青少年学生表现出的不道德行为完全归罪于学校,以此认为学校德育是万能的或无能的,不仅在理论上无法立足,而且在实践中也将行之不远。况且,学校德育的开放性原则也要求青少年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家庭和社会的大舞台上汲取源源不断的德育资源与养料。杜威的“学校即社会”、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的主张,也表明学校德育与校外德育难以割舍。将学校德育从社会德育环境中抽离出来,学校德育的乏力、疲软将在所难免。因此,我们既不能线性地将学生的不道德行为、社会的道德滑坡等现象与学校德育的效果直接挂钩,也不能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完全归结于学校德育的作用。
事实上,作为一种以育人为主要功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具有自身发挥作用的界限,既非万能,也非无能。针对学校德育“万能论”与“无能论”的误读,我们既不能青睐夜郎自大的理想主义,也不能寄托推卸责任的本位主义,更不能逢迎取消学校德育的怀疑主义,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澄清。
一方面,厘清学校德育功能的两重性质,明确学校德育育人功能的限度。人们对学校德育功能进行不当定位的重要缘由之一,就在于没有深入思考学校德育功能的性质。学校德育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途径,但其固有的有限性决定了学校德育并不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因而无法解决学生思想品德的所有问题,只能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作用于学生的德性发展。所以,我们不应将视野仅仅拘泥于学校德育促进个体道德品质发展和社会道德进步等正向功能上,同时也要关注到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工具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等阻抑个体道德成长的因素。学校德育的曲折性、反复性以及滞后性也要求我们准确定位学校德育的应有功能。对于学校德育功能问题,我们既不能认为学校德育包办一切,也不能认为学校德育一无是处,而是应该理性认识学校德育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为此,应秉持长善救失的原则,在发挥学校德育正向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反面教材预防与矫正负面影响,扬长避短。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孩育:实效性
自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来,全国各省市区都相继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各中职学校也大力加强了德育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改革德育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构建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到现在,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的实效究竟如何呢?还存在哪些问题?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这些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为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做出客观评价,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采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设计的《德育工作调查问卷(学生部分)》,组织校团委调研部的学生干部,于2010年5月23日至28日,对全校08和09两个年级(07级学生已全部离校实习)共42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校园生活”,涉及42个问题,均为单项选择;第二部分为“德育与学生工作状况”,涉及六个子项共22个问题,有单项选择也有多项选择。
针对08级某班的学生笔者进行了全员问卷调查。抽样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平均每个班5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85.71%;全员问卷调查的班级共发放调查问卷56份,收回53份,回收率为94.64%。
二、调查统计数据分析
笔者下面以调查统计数据为依据,从10个方面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评析。WwW.lw881.com
(1)学生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专业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在对“我觉得德育课比专业课更重要”做选择时,认为“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仅占受访者的25%;而认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的则占到了46%,比前者高出2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改变,甚至完全颠覆了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现在学生只看重专业课而轻视德育课的观点。
(2)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但学习态度差强人意。占6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学习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盲目的”;有68%的学生明确表示“专业技术是我学习的重点”;只有3%的学生坦承对学习目的完全不明确。然而在学习态度方面,只有47%的学生表示“自己会比较自觉地学习”;另有21%的学生表示“只要条件允许,能逃的课我都逃”,反映出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3)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比较端正和务实。主要表现在:有5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我会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将来的职业”,表明多数人(尽管是微弱多数)能够把“服务和服从社会的需要”放在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位置:同时有60%以上的受访者并不完全认同“我未来的工作一定要高薪、轻松而且稳定,和“我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这两种观点和说法,足以表明中职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基本面上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4)学生在最基本的道德认同和道德责任意识方面,不同年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在我认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的观点”做选择时,认为“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的,一年级占62%,二年级占72%,超出前者10%;认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是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观点的,一年级仅占49%,二年级则高达85%,超出前者36%;另外对“我愿意从我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观点做出肯定回答的,一年级为59%,二年级则达到86%,超出前者27%,差异同样十分明显。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正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一定实效的充分体现。
(5)学生的法律意识、纪律观念亟需进一步强化。从法律意识看,分别有21%和27%的受访者对“只要不出事,没必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为了得到对我有用的东西,有时我宁愿触犯法律”的观点选择了“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这意味着有相当部分学生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以身试法”的心态和行为倾向。在纪律观念上,认可“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一年级占28%,二年级占18%;认可“我觉得破坏公共财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一年级占34%,二年级占6%。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中职生总体上纪律观念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年级学生纪律观念尤其令人担忧。
(6)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比较脆弱,缺乏自信心。在意志品质方面,仅有43%的受访者认为“环境中的各种诱惑不会动摇我实现目标的决心”;在自信心方面,只有54%的人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lp~自信心不足还表现在:占53%的学生“做事情经常犹豫不决”;另有近40%的学生“总担心自己的言行受到嘲笑”,其中一年级占到了受访者的一半。心理意志品质和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各中职学校通过德育教育,都在努力地塑造和完善学生心理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增强自信心,但成效不尽人意。
(7)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离德育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受访学生在对“我有时候利用说谎来逃避惩罚”和“只要确信不会被发现,谁都会考试作弊”两个问题作答时,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分别只占54%和50%,勉强过半;而认为“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及“不确定”的,合计分别占到46%和50%。因此,从总体上看,中职生诚信方面的道德品质不容乐观。
(8)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仍需强化,行为习惯有待改善。“随地吐痰”既反映出一个人的卫生行为习惯和文明程度,更体现其社会公德意识:同样,“按时起床,不睡懒觉”,既是一个人意志力的体现,也是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反映。然而,统计数据表明,对“我从不随地吐痰’,和“我每天都能按时起床,不睡懒觉”两个问题做出肯定回答的,均不到受访学生的6成。这充分说明中职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薄弱、行为习惯散漫是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9)学生在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等方面的道德品质值得肯定。首先,占半数以上受访者对“我不喜欢我的班级,更不可能为它付出”的问题做出了否定回答,表明多数学生懂得顾全大局,关心班集体,处理问题较为理性,不以个人好恶为转移。其次,占76%的受访者表示,“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可见大部分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可贵品质。再次,在尊重他人方面,二年级学生中,高达86%的受访者表示“我尊重每一一位老师和同学”,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懂得自尊和相互尊重,非常值得认可。
(10)学生在情感交流方面的表现喜忧参半。作为在校生,情感交流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在学校里,我经常感到孤独”,这是占1/3受访者的真切感受。学生为什么不主动与老师交流呢?48%的受访者认为,“我觉得老师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所以,有42%的学生表示“我有心里话绝不会向老师说”,同比在一年级学生中竟占到~半!问题还不仅如此,一年级学生在与父母沟通方面也存在较严重的障碍,表示“我和父母沟通良好,关系融洽”的仅占51%;二年级学生同比则为83%。此外,高达86%的二年级学生表示“我有一些很谈得来的朋友”;而一年级学生同比只有62%。从而说明二年级学生在思想、情感沟通与交流能力上都更加成熟,一年级学生则需要学校方面主动给予更多的关心。
总起来看,被调查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及其实效是持基本肯定态度的。这首先表现在占71%的受访学生认同“目前学校最重视的教育是道德教育”,体现了“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的职教理念;其次,多达79%的受访学生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对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第三,占65%的学生从班级教育活动中,“感受到同学们真正成了学校的主体,老师们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第四,有76%的受访者认为,通过德育活动,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德育理念上,1/3以上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自己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部分教职工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失去了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从而降低了德育实效。(2)在德育管理上,德育管理机制最受学生诟病,成为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德育管理机制包括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存在严重弊端是不争的事实,也必然会影响德育工作实效。(3)在德育课程建设上,近1/3学生喜欢某门德育课的主要原因是“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有兴趣”,而德育教师“教法灵活、启发引导”。这说明,德育课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师作为对学生思想言行影响最大的人员之一,其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4)在德育环境上,学生对包括社会环境、校园文化、校风班风等在内的德育环境认可度不高。调查显示,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中,社会环境占59%,位居第一,而学生恰好对社会环境的负面感受最为强烈。对校园文化生活的感受,觉得很满意和较满意的学生仅占39%,觉得一般和不满意的占61%。校风班风方面,52%的受访学生认为“问题比较严重”或“问题非常严重”。(5)在德育队伍建设上,学校领导、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其他任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干部等,构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然而,调查显示,除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对学生思想、言行的影响位列三甲外,其他人员都远远不及‘‘同学和朋友”的影响力。
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建议
(1)树立德才兼备,“德为本、才为用”的德育观念和全员德育理念,强化师德建设,把德育渗透到任一学科的任一课堂、任一活动的任一环节和任一场所,同时建立便于操作的检查评价标准和方法,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要求硬性化。
(2)改革和完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成立由校长挂帅、副校长分工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研究制定全校性德育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和重大措施;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强德育工作的具体指导意见;定期测评德育工作成效,加强德育工作的信息反馈;实行副校长挂专业、科长主任挂班蹲点制度,切实解决德育过程中若干重、难点问题;完善德育奖惩制度和保障机制。
(3)充分发挥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德育培养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特别是班主任,国为与学生关系较密切,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班主任教育”是对一年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因素,比例高达8l%;同时,“班主任”“同学和朋友‘德育课教师”也是对学生思想、言行影响位列前三的人员。因此,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加强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要通过培训和传帮带,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发挥好骨干作用。
(4)改革德育方法和途径。学生的德育培养需要正确的途径,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旧有的方法与途径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调查显示,在学生喜欢的德育形式中,排列前五位的依次是观看影视资料、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公益劳动、大型教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从前面的评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学生对德育课以及德育活动并无抵触和反感情绪,问题源于德育手段较为简单化,故此德育活动收效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改革德育方法,使德育形式多样化就势在必行。
(5)加强以德育为中心、体现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学校有较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开展是息息相关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显性和隐性的教育作用。中职学校应在重视校园文学和校园文化艺术培育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包括壁画、雕塑、文化长廊、宣传画廊、休闲亭台、观赏景点等)建设,打造出秀丽宜人和富有特色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