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思想与政治论文

思想与政治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7 14:55: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思想与政治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思想与政治论文

篇(1)

仅仅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构的必要,还不足以有其文化建构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回答“文化建构何以可能”的问题。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建构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有两大因素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世界和人的心理机制的存在。而且这两大因素必须相互契合,才能使得文化建构得以发生。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世界作为一个有意义的世界而存在。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必须确保我们身处一个有意义的文化世界之中。所谓有意义,是指它总是承载着特定阶级或集团的主观需要、愿望、目的,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它所承载的信息传递出来。这种有意义的文化世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世界首先是由特定阶级或集团所创造的负载着意义的文化特质所组成。文化特质是文化世界的最小存在单位。文化特质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它都是特定阶级或集团对于外部世界存在的价值思维肯定,因此它总是承载着一定的特殊意义。同时,各种文化特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有意义的文化价值体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世界是一个有意义的关系世界。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方方面面相联系的,最终渗透到人的各种关系中。因为,文化特质和文化体系一旦被人创造出来并受到肯定,人们就会成为特定文化特质和文化体系的载体。这就意味着人们具备了某种文化意识并按照它去思维和行动。人们在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文化特质和文化体系的交流和互动的过程。最终人们结成的社会关系必然带有相应的文化印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世界一经创造出来,它就对人的本质、存在和发展赋予意义。也正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世界的存在,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文化建构具备前提性的资源条件。这就是说,特定阶级或集团的主导文化所蕴含的目的性要求及其所蕴含的内容和条件,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所属阶级或集团的主导文化彰显和发展的过程和活动。其次,人的心理机制具有先天思维能力和道德本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只有文化世界的存在还不足以形成对人们的文化建构,还必须具备人的心理机制这一接收条件。所谓人的心理机制是指人脑的结构和机能,其中主要包括神经中枢和感觉器官。随着人类心理机制的不断进化和发展,人类的心理机制最终成熟到“不仅能够接受外部世界的价值和意义,并进行思维、体验、理解、联想、想象、了悟、感知、推理等等知性活动,而且能够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意义进行价值思维、判断和选择,即明义、知义、识义、集义的功能。前者即是人的先天知性思维能力,后者即是人的先天道德本性。”[5]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人类的心理机制成熟到具有思维能力和道德本性,才使得人们能够运用思维能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世界所折射和传递出的意义进行接受和解读,并能够把这种接受到的价值和意义上升到道德高度,对其进行选择和升华,最终转换成特定文化对人们的建构与人们对特定文化的选择、接受、遵守和创造。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世界与人的心理机制的契合原理。具备了文化世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提供的资源性条件,同时也具备了人的心理机制的接收机制,就要求我们分析文化世界与人的心理机制契合的原理,从而分析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对人们进行文化建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文化世界所包含的意义是丰富多彩和富于流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世界是杂乱无章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世界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这种规则表现为文化世界具有自我组织能力。这种自我组织能力表现为特定阶级或集团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文化世界的价值和意义进行选择、加工、吸收,并利用自身所占据的各种优势尤其是权力优势将特定的文化意义进行传播和扩散,以便特定社会成员去理解和接受。当特定阶级或集团所传播和扩散的文化与社会成员接触时,社会成员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特定的文化产生互动作用。这就意味着特定的文化与特定的主体在特定的时空中通过特定的方式结合成为了一个“文化场”。在“文化场”中,特定的文化与人们的心理机制发生了作用,即特定的文化在人们的心理机制上不断发生意义和价值。同时,人们根据自身的文化需求和道德本性,通过自身具有的思维能力对特定文化的意义进行理解、体验和觉悟,最终把特定文化的意义整合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意识。

二、生成过程: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生成过程表现为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即促进文化的活化与人的文化生成的同时,达到人与文化的认同和融合。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特定文化的活化。美国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指出:“思想—宗教的、道德的、实践的、审美的,……必须由强大的社会集团来承担,才会发挥强大的社会作用。必须有人尊崇它们、赞美它们、维护它们、贯彻它们。为了在社会中找到一个不仅是知识上的存在,而且还是一个物质的存在,它们必须被体制化。”[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正是特定阶级或集团所主导的文化实现传播与创新体制化的重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通过有组织、有目的和我计划的对特定阶级或集团的主导文化进行选择、整理、加工和吸收,从而使特定文化得以活化和获得新生。这种活化的过程为,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文化内容与个体的心理机制相接触,从而使得社会成员将特定文化放置在个体的心灵深处,最终达到相应文化的复活、传承和创新。也就是说,原本处于自在状态的文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而被一定社会成员认识并观念化为个体的思想因子。这种被转化的思想因子通过参与社会成员的建构而成为了新的活化的文化。总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在接受既定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对其进行整合和创新,从而推动特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文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文化建构过程表现为,处于自在状态的社会成员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成为特定文化的有效载体。社会成员并不是机械的充当特定文化的有效载体,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社会成员用自己的心理机制对特定文化进行思维、体验、理解和感悟,从而实现了特定文化对人的重建和塑造,使特定社会成员成为新型的文化个体。这一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用特定文化去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文化实践过程。正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个体融入了特定文化中并向更具独特性与文化性的文化个体转变。特定文化也通过人实现着保存和传承,并通过活化过程而实现发展的新动力。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生成过程中,既有特定文化的活化、传承和发展,也有人的人格塑造和社会性发展。特定文化的活化过程与人的文化成长过程同时发生,齐头并进,从而实现特定文化的再生产与个体再生产的同一。这表征出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与文化双重建构的同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外在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内在生成揭示了其文化本质的生成逻辑。但这不足以让我们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全貌。因此,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外在表现进行论述,从而加深我们对其文化本质的理解。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内容表现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内容表现,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人进行文化建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具体文化建构内容。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文化的直觉建构。所谓文化的直觉建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礼教传统等文化对人们进行文化建构。之所以把它们称之为文化的直觉建构,是因为,一方面在内容上它们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教育方式、手段、制度、谚语、故事、诗歌、仪式等的集合体,是绵延不绝的民间教育智慧,是鲜活的教育文化遗留物。”[7]因此,他们具有经验性和不自觉性。另一方面,他们对人们的文化建构方式表现为以直接的方式作用于人们的日常思维。而人们的日常思维是缺乏自觉性和批判性的。这就导致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存在“只知道其然,不知道其所以然”的状态。也就是说,文化的直觉建构告诉人们“向来如此”、“一直是这样”,但对于“为什么是这样”缺乏深入的剖析和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文化的直觉建构之所以可以对人们发生作用,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朴素的信仰。二是道德的压力。具体而言,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礼教传统是经过历史的积淀和检验,最终被确定为正确的文化内容。它们在给人们心中留下一定文化印记的同时,势必会让人们对它们产生朴素的信仰。也就是说,人们会秉承它们所传递的文化意义去建构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且,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礼教传统一般在所传承区域是被普遍遵守和执行的,如果谁不遵守的话,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承受一定的舆论压力。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直觉建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逻辑性和自觉性的。但是,即使在现代社会,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礼教传统都以一定的方式弥漫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对人们产生影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对其高度重视。第二,文化的逻辑建构。所谓文化的逻辑建构,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特定阶级或集团在一定方式的指导下,用体系化了文化价值观念对人们进行系统建构。之所以是文化的逻辑建构,首先在内容上表现为用体系化了价值观念对人们进行文化建构。体系化了的价值观念是代表特定阶级或集团利益的理论化和抽象化了的文化理论体系,因此它具有高度的逻辑性。体系化了的价值观念作为有价值和意义的系统,是需要我们给予特别的理解和了悟的。因为,唯有努力理解和了悟,才能真正认识和享有它的意义。在理解和了悟的过程中,体系化的文化价值观念会形成对人们的体系化建构。其次,文化的逻辑建构过程是与人们的非日常思维作用的过程。虽然文化的逻辑建构会有日常思维的参与,但是这种建构只有与人们的非日常思维进行互动,才可以真正发挥其作用。人们的非日常思维具有自觉性、批判性、创造性。在文化的逻辑建构中,人们会对特定文化所传达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思考、反思和判断。这使得人们对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且还会追问“为什么”,并通过自己固有的思维能力对其进行判断和选择。第三,文化的实践建构。所谓文化的实践建构,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实现特定文化的创造和特定文化对人的文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于文化建构发挥着重大作用,正如卡西尔所言:“正是靠着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才能产生出了一切文化,同时又塑造了人之为人的东西;人的本质与文化的本质,只是以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为中介、为媒介,才得以结合和统一为一体。由此可见,只有这种能动的‘活动’,这种自觉的‘创造过程’,才是真正第一性的东西。”[8]文化的实践构建具体表现为:首先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在特定文化意义指导下的进行的实践。特定文化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始终,指导和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价值和意义。这体现了特定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为特定文化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制约和支配。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人的各种需要、欲望和愿望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发展着满足这些需要、欲望和愿望的文化。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新的文化需要与新的满足需要的文化不断被创造出来并相互发生作用。也正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进行选择、判断、反思和接受,从而建构着自己的价值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形式表现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形式表现,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给人们呈现出的一种工作状态和形式。曾经指出:“党的思想政治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也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9]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作用于人们精神领域的一项活动。就此,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形式表现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和精神生长的统一。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是指这样的一项活动方式,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将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传递给受教育者,从而引导受教育者依据所接收到的文化意义去调整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生产“一词作为大工业的产物,体现出了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色彩。自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生产也体现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精神世界的统一化规约。这种统一规约之所可能,是因为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人的心理机制具有同构性。也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的重要表现,它体现出特定阶级或集团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而对人们进行文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再生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维系在低水平、低效率、无激情、无创新的状态下简单重复和循环。”[10]在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再生产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缺乏主动态度和创新精神,最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没有创新的、流于表面的、简单重复的被动活动和过程。这样的效果势必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和精神境界没有显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趋于零。思想政治教育扩大再生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种精神生产要素的潜力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和质量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扩大再生产表征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创新精神与受教育者稳定的精神状态和能力的融合,因此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长。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长,是指这样的一项活动方式,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对教育者所传递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进行选择、理解、感悟和吸收,从而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长。“生长”一词本身是指植物的培育过程或动物的发育过程。杜威则把“生长”一词用于教育领域。在杜威看来,“生长”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最起码意味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长”意味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成长,而与别的无关。真如杜威所言:“实际上除了更多的生长,没有别的东西是和生长有关的,所以除了更多的教育,没有别的东西是教育所从属的。”[11]另一方面意味着,教育过程要与受教育者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相结合,从而实现受教育者的属于自己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长揭示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单单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且要把人的发展放在其中。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长预示着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表现在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世界中不断确证、实现和发展着自己的价值。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人的心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也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的重要表现,它体现出特定阶级或集团对社会成员发展的积极关注以及社会成员所进行的自我建构。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产和精神生长并不是一分为二、非此即彼的。它们之间本身存在着许多交叉和交融的方面。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发展状态和发展需要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出的状态会有所差异和侧重。

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实现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的内在生成与外在表现分别从内核与表现层面揭示出文化本质的面貌。然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质最终需要落实和实现,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其文化本质的实现方式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濡化

思想政治教育濡化是指特定阶级或集团对社会内部的主导文化进行纵向传播、继承和习得,从而实现对社会成员的文化建构。在思想政治教育濡化过程中,有三个至关重要的要素在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第一是个体的内部要素环境。这是指个体的身心要素。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受遗传影响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继而结合每一个体的情感、意志、体验以及知识系统要素,从而形成个体独特的存在空间,我们把这一独特空间称之为个体的内部环境。第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通过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而编织成了文化环境之网,并将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个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特定文化对其影响,并通过对特定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完善而不断超越自身,最终使个体成为所属文化的创造物。第三是现实生活情境。所谓现实生活情境,是个体生存和生活的全部现实环境的总和,包括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等情境因素。特定文化的传递,“本质上是生命系统的复制和延续,生命的活力永远离不开现实情景。”[12]思想政治教育濡化就是通过个体的内部要素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情境三方面的互动来实现的。这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把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体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接受特定文化对的影响,从而在活化特定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道德境界。这一建构过程又会反馈于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发生改变和完善,最终推动特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涵化

思想政治教育涵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特定阶级或集团的主导文化在与其他形态的文化进行接触的过程中,主导文化与其他形态的文化会相互吸收彼此更具活力和对自身有益的文化特质,从而实现主导文化的更新与社会成员的文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涵化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相互接触和作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复杂的。在此,我们从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处理主导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面对不同文化间的接触时最积极的态度是,自身的文化要素积累与价值观念建构处于较为成熟的状态,从而可以用主导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有利因素,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为受教育者如何处理主导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会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态度为同化。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与主导文化是相适应的。面对不同的文化形态时,受教育者会把不同的文化因素进行加工和整合,继而纳入到自己的认知图式之中,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发展。第二种态度为顺应。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所接受到的文化与自己的认知图式发生矛盾,从而不能同化接受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具体引导,最终通过重组和改造自己的认知图式和价值观念,以与主导文化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对自身的从新建构。

(三)思想政治教育自育

篇(2)

在思想政治方面:

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在教学中能够积极学习,宣传并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心国家大事。本期上交了题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学习十报告精神心得体会。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坚持升国旗仪式。积极要求上进,能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9月份,参加了县组织部、县党校组织的建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取得了合格证。一期末,能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顾全学校大局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本人身体和心理健康,能适应各项工作。能做到出满勤,从无无故迟到,早退,旷工现象。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且能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教书育人。贯彻知行统一原则。同时,较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团结同志,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宜章县教师三十个不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在教学工作和教研教改方面。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较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学能力的提高。能积极探究符合学生实际的,先进科学。实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本期在扎实搞好常规教学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施行自主、合作学习方法,深受同学们欢迎真的实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综合能力的培养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均得到了提高,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较明显,所教学生的合格率起过90%,优秀率达48%,实现了本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本期能够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本期实验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四化教改的研究课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结合初三政治的教学内容和新课程的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感性材料理性化,书本知识生活化、语言表达多样化,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多角度化。并能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本期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新教材的创新教学论文获县政治论文评比二等奖。《守护我们共有家园》活动课教案设计。《谈四化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中的运用》一文获市一等奖、省二等奖,能够充分运用教改,教研与教学在互相促进的先进教学理念,和争创质量一流的意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本期观摩了县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课,参加了《新课程改革》培训、全期听课(校内外)达52节。能做到虚心学习、不断进步。

在教务处工作方面:能较快地适应工作性质的变化,进入角色快。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务实、落点。以身作则,不辞辛苦和常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人员少事务多不计较个人得矢,牺牲了大量节日、假日、和休息时间。教务处的日常工作开展正常、有序,每周的工作安排具体全面,各自管理制度不断得到了完善健全。能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争取利益。

能做到勤政廉政,率先垂范;并具有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工作中大胆改革,果断决策:职责、目的明确,能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开展工作,能够积极组织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和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的教学潜能:充分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发展五中。能切实抓好教研、教学各项工作。当好校长的助手和内参。配合协调其它部门搞好各项工作,本期成功地组织了南部片18所中学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各项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在督导评估检查中。教务处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督导评估组的充分肯定。

篇(3)

一、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

1.是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要求教育通过开放式教学培养更多开放型的人才。思想政治课必须突破自己,走向开放,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并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2.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新课程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双方真诚地打开心扉进行心灵交流和沟通,要求改变以往重知识情感、重知识轻品行、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体验、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无疑,现代教育倡导的教学与社会相结合、与生活相联系、学生主动参与、敢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3.是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性格思想各异的主体的人,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主动寻找和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有计划地主动地参与自身的发展,逐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他才会主动学习,自主发展。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人意识,需要教师倡导民主平等的作风,进行开放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4.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学中,多数教师习惯于封闭式教学,局限于教课书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使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接受式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必将扼杀学生的天性和他们对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为了改变这种形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倡导一种民主的、探究的、开放的教学方式。近几年来思想政治论文的写作评选,研究性学习的兴起,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都给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好的经验和思路。

5.是评价改革的基本方向。近几年来,思想政治学科的评价方法突出体现了评价的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多元性,评价改革立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求进一步突出过程性评价和情意目标评价,坚持评价法的多样统一,进一步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各界在评价的作用,评价的这一改革方向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也要求我们打破传统教学常规,拓宽教学视野,开放教学程序,使教学与评价达到高度统一。

二、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学必须具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这一属性要求它不能只定位于单纯的知识课,在传授道德知识、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趋向,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学必须坚持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立足教育的实践性,紧密联系实际,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中吸取丰富营养,关注学生经历的差异性,才能使思想政治课更加生动活泼和富有生命力。同时,思想政治课又必须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学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展。

4.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学必须坚持教师思想行为方式的文明开放,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发展的教学方式,它不但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要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教师在开放教学中,必须时时保持虚怀若谷的心理状态,不断的感受学生身上的青春气息,学习学生身上的众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思想政治课开放式教学的实施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怎样运用这种民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呢?本人认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人的发展,做到以下六点:

1.教学内容开放,使课堂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

2.教学过程开放,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3.教学方法开放,引导学生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4.教学手段的开放,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工具提高教学实效。

5.教学结论开放,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篇(4)

    [论文摘要]如何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摆在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面前一项崭新的课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即:强化创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塑造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强化创新性教育教学的模式、强化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强化创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创新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改革新的尝试,首先就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建相应的理论和观念为依托。

    在当前高校教学体系中,是以追求文凭为主要目的、以谋取职业为基本取向、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培养行业对口型的专门人才,构造了单一的培养模式,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人文教育落后、学生素质不高等弊端。应该承认,传统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丰厚的知识积淀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教育模式与人类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不相吻合。高等教育在本质特征上,应当是既传承文化,又创新文化;既和谐人生,又激荡人生;既适应社会,又变革社会。为此,我们必须树立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以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专业技能素质为主干,以身心素质为保障,构造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新体系,着力培养会学习、善思维、勤探索、能创造的社会主义大学生。

    (二)强化、塑造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塑造一支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超前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群体。

    因为创新性的教育的主旨是:教师要以创新性的劳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所以,构建创新型教师群体是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那么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呢?第一,教师应具有爱岗敬业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境界以及真挚的教育情感;第二,对未来有超前的预见性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能创造性的获取、加工、输出新的教育信息;第三,能创造新的教单方法和技巧,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开创教研、科研新领域;第四,要有扎实、宽厚、广博、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并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五,要有开放性的人格和宽容理解的良好心境,能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与启发学生思维、点播其思想火花、激发其创造灵感;第六,要了解和熟悉教育教学规律以及人才成长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拼搏向上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强化创新性教育教学的模式。模式是思想理论的简化式,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体。探索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是实施创新性教育的核心。

    笔者认为,在构造创新性的教育模式中,应努力掌握以下五个原则: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同时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实践的基础上,又能充实和发展理论,如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实物教学、影视教学、模拟教学等等,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大大增强感性的理解和认识;二是探索性的原则。要求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应具有探索性,为学生创造探索情境,提出探索问题,提高学生思考和探索正确问题的能力;三是动态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动态处理,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科学的结论;四是个性化原则。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更要培养创新性的个性,把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各具特色的个性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五是双向交流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吸收,更要重视为教育者知识的创新和运用,既培养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差异,既要发挥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学生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争取“互动式”“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授人以渔”,运用双向化交流的原则,是一种开放的、民主的教育观,充分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强化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要求与之相应的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而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创新性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大大地不相适应,它存在着直接或间接遏制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很多因素。因此,审视和检讨这些因素,冲破它的束缚,对于构造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非常重要。

    第一,明确课程体系创新的价值。课程的创新价值是课程本身具有的功能,在传统的课程功能中,课程只重视知识的传递,是师生接受知识的媒介,而忽视了课程内容中的创新,课程体系分得过细、知识面过窄,与社会、现实实际联系得太少,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目标注重了对学生基本素质发展的塑造,而忽略了对最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创新素质的塑造。

    第二,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当前我国的课程结构虽然经过几次调整,但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结构上的单一的学科课程倾向,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忽视实践活动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重视专业课程,忽视综合课程等现象。这些却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创新能力上的塑造一般说取决于课程结构的设置是否科学,是否有助于师生创新性的发挥和培养;是否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宽松适宜的空间条件和环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

    第三,构建创新性人才的新模式。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普通高校要以修订本科教学计划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内容,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加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力度,面向新世纪,着力构造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新模式。

    第四,注重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主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三个层次上着手来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科研实践活动,将创新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全过程,同时在教学计划的校级选修课程中设置奖励性的创新学分,奖励那些在科研和学习中具有创新精神、取得创新成果的学生。在培养创新能力中,主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生存能力。文科院校可以实行学年论文制,毕业时可实行“双论文制”(即政治论文和专业论文),在优秀学生中实行科研导师制对部分优秀学生,允许跨院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允许有一定专长的学生减免一定数量的必修课程,在课外科技研究方面取得成果的,可折算学分,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从事创新能力拓展的社会实践,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创办科技型公司等等。

    (五)强化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广泛地实践空间和良好的办学条件的支持。首先教育行政管理各部门和高校机关要转变职能和机关作风,克服过去统得过多,管得过细标准划一的思维工作定势,实施学校特色建设工程,指导校系从各学科建设的实际出发,选准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同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速教育设施建设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为信息化远程教学创造条件。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社会实践是学生创立的源泉,高校应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应建立若干个德育、科技、劳技企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广泛地去接触社会,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灵感,并制定“创新工程培养计划”,让60%以上的学生有课题,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有条件的可以出国考察深造。高校还可以设立学生创新基金,奖励有新意的学生研究课题,对在正式刊物上公开的学生,学校给与奖励和资助,校院系要建立若干能向学生开放的实验室,对在指导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中承担较大工作量的教师和实验室人员应计算工作量,开展“优秀创新导师”奖评选活动,并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评估院系和教师学生的重要内容,真正让学生在创新教育成才中成长。

    参考文献:

    1.于文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载《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16日。

    2.张德祥:“小康社会与教育创新”,载《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16日。

    3.高翔、蒋道军、王德光:“与时俱进,扬科学人文大风”,载《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25日。

篇(5)

关键词: 中英动物习语 关系 对比分析

语言是一种人类用于进行现实观念交流的一个体系,是用于表达事物、动作、思想和状态的一个系统,是认识事物的根据,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英语和汉语都是高度发展的语言。在经过多年的历练和传承之后,它们都沉淀下一些语言的精华,比如说习语。习语是人们长期使用,提炼升华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结晶(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俚语、习惯表达法等),它们不仅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也经常出现在政治论文,以及其他的应用文中。习语是“一种意思不能从普通语法结构或者是从它构成部分的字面意义来预测的表达方式”(“an expression whose meaning is not predictable from the usual grammatical rules of a language or from the usual meanings of its constituent elements,or construction or expression peculiar to a language.”Random House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1995)。

虽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与在语言习得方面的很多经验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世界各民族之间存在着诸如历史、地域、、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生活习惯、风土民俗等差异,由于中英两国文字词类不同,句法结构不同,文法与表达习惯不同等原因,翻译过程存在重重障碍。这一点,在英语动物习语的翻译上就尤为突出。英语和汉语的习语之间存在很多半对应或者不对应的东西,从而给我们的交流和沟通带来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中英动物习语的这种对应、半对应或者不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希望对跨语言交流和沟通有所助益。

一、半对应关系

从宏观上着眼,整个人类文化有其共性;从微观上着眼,各民族的文化更具有其个性。英语习语富有民族特色,更能反映其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思维特点、审美观念。在遇到半对应的英语习语时,我们一定要采用灵活处理,采用半对等理解。例如:A penny’s worth of quality,a penny’s worth of price.理解这句习语涉及英国的货币单位,如果按照字面来理解,就成了“一便士的钱,一便士的货”,这样中国的读者可能会感到陌生。如果借用汉语的“一分钱一分货”,就比较容易理解。

再比如: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如果理解成“要检验布丁,就要吃一吃”也可以,但中国读者肯定觉得生涩,还是“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自尝一尝”更富有汉语色彩。

其他半对应关系动物习语的还有:

Kill a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杀鸡取卵。

One swallow doesn’t make a summer.独木不成林。

In like a lion,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

A rat in a hole.瓮中之鳖。

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

As stupid as a goose.蠢得像猪。

As stubborn as a mule.犟得像头牛。

As wet as a drowned rat.落汤鸡。

As drink as a mouse.烂醉如泥。

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人靠衣装。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二、不对应关系

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结构、价值观、行为准则不同,有时相同的事物可能会给两个民族带来不同的联想。了解这一文化差异对于习语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类习语无论在意义、用法和文化特征上都毫无相同之处。他们有各自的含义和用法,表达了不同的文化色彩。

比如说“狗”(dog)。狗在汉语里面名声并不好。中国人一般都具有厌恶鄙视这种动物的心理,所以,一些不好的、令人厌恶的东西总是和狗联系起来,这类习语比比皆是:狗仗人势,狗急跳墙,走狗,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狐朋狗友,鼠窃狗偷,狗尾续貂,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头军师,等等。

而狗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比起中国来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从“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这一习语中就可看出狗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就可看出他们爱狗的程度。狗在他们的眼里是勇敢的斗士、能干的帮手、忠实的朋友。英语中出现了很多关于狗的习语,除了一小部分因受外来影响而具有贬义之外,大部分没有坏的含义。有些英语习语中的“dog”就无法对等翻译。例如: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a lucky dog(幸运儿),work like a dog(拼命工作),top dog(精英),等等。

三、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是指有时候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无论在意义还是在形象上,都是相应一致的,这是由于人们的经历和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是相似的。人类本身及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季节更迭、气候变换,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背景都存在着种种共性,这种种共性形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种种认识。因此,尽管中国人和讲英语的人文化背景不同,但英语和汉语习语仍然存在着对应关系。例如:Barking dogs never bite(叫狗不咬人),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A wolf in a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A dog worrying a mouse,(狗拿耗子,多管闲事),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等等。

四、结语

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一种人们通过长期社会实践形成并在人类之间广为流传的语言的精华。汉语习语和英语习语都被抹上了鲜明的民族色彩。尽管习语的结构非常简单,但是它们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意义。通过在文章开头时对《蓝登书屋韦氏大学词典》里关于“习语”释义的引用,我们已经了解到,习语的意思不能简单地从字面意思或者语法结构来预测,习语里面的陷阱很多,这就给我们跨语言的交流和沟通带来很多麻烦。在英汉动物习语的翻译中,要从原文文化和译文文化的背景、习惯等去理解、翻译习语中的喻体。处理好喻体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对中英动物习语的三种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希望对读者的跨语言交流和沟通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吴有富.英语动物词汇用法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