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
时间:2023-08-27 14:55: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初中生物学科,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基本的生物学科内容,让学生掌握研究生物科学的思路和方法。现在生物教学重在培养初中生理性思维的习惯和养成积极的科学态度。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把提高初中生生物科学素养作为主要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不断改善。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
生物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而初中生物主要向初中生介绍基本的理论观点和基础的生物常识及生物现象。有效的生物教学可以带领初中生走进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对于初中生物教学重点不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培养初中生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初中生物教师开展教学,重点不是肤浅地复制教材,而是注重学生生物科学思维的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生物学科的发展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初中生物课课时安排不合理。部分学校生物学科仍被视为副科,因此课时安排较少,每周仅有三节课,甚至更少。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一些实验活动因没有充足的时间而无法实施。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知识讲授,轻动手实验能力的问题。还有部分学校因条件限制,实验设备不能满足生物教学的需求,进而导致学生不能展开必要的生物实验,只能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初中生实验探究意识薄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初中生对教师形成依赖,缺乏自觉探究和实践的意识。所以,教师需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学习能力。
二、如何在日常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明确培养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提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使初中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因此,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初中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结合具体学情设置培养初中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教学目标。例如,学习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时,教师备课时的能力目标即可设置为:引导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增强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自觉探究的意识。
2.加强学生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生物实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创新意识。初中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觉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在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源于一个“为什么”。面对学生的不解,我们需要做的是启发学生,为学生创造解决疑惑的条件。例如,初中生对种子萌芽的过程充满好奇。我们则以此为契机,开展“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亲自探索,不仅解答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实验步骤解析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科学实验具有严谨的步骤,生物科学实验也不例外。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总结交流等。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我们主要要求初中生了解一般的实验步骤,并能自主完成简单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中分析观察的能力。我们操作实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证明一些结论或者观察一些现象。分析观察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谨慎细致地观察才能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4.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理论及思想
归纳总结也是实验探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的重要目的是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总结出结论。学生参与实验,根据在实验中观察的现象或者实验结果归纳出实验理论或思想,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理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甚至通过实验能够获得新的发现,实现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转变初中生物教师的教学理念,改革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为初中生提供参与实验探究的机会。抓好实验教学,不仅是现代初中生物教学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初中生生物成绩的有效途径。提高初中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的付出和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激发兴趣;探究实验;多元评价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教育背景下,生物学科对教师以及学生的要求都更高,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因此,老师需要不断反思,学习新课改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促进初中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发展。下面,我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探究性的生物实验和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讨论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学习动机与外在学习动机,其中,兴趣属于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只有学生对生物有了兴趣,他们才可能主动思考生物知识,主动学习探究生物知识的方法。激发初中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是新课标所提出的一项教学任务。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当作教学的重点与基础。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生物学习情境,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建立平等、和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爱屋及乌”,从喜欢老师到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再者,教师要以生为本,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将生物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在“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课中,我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调查,了解校园内所有生物的生存状况,登记每一种生物并制作生物标本。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很多学生表示,他们并不认识很多在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因此,这个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了解生物无时无刻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当学生遇到无法鉴定种类的植物时,可以向教师请教,如果教师也无法回答,他们就需要到花鸟市场或向有关专家请教。
二、开展探究性的生物实验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验是生物学家探究生物的最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开展探究性的生物实验,让初中生掌握科学的生物学习方式。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操作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能够大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后,依然能够学习生物。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中,我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勤洗手吗?”学生回答:“为了洗掉手上的细菌。”我问:“你们看到过细菌吗?”学生回答:“没有。”我再接着问:“细菌属于微生物,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这些微生物呢?”然后,我让学生展开预习,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知识。接着,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课堂上利用显微镜,观察一些植物细胞。在实验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看到物像,我让其中一名学生讲述他们是如何操作显微镜观察物像的。然后,指出他们的问题,并让一些能够成功观察物像的同学讲述他们的操作步骤。在实验开始之前,我并没有将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现象告知学生,所有的实验结果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出来的。
三、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与旧课程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制定了多元的课程目标,突出学科的完整性。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就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初中生的多维发展。《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在上述“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的评价中,我并非只评价学生是否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还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否爱护显微镜、是否对一些实验能力较低的同学施予帮助、是否能够使用生物语言正确表述实验过程等。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对初中生物教师与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师生要通力合作,不断促进生物课堂的健康发展。教师要激发初中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前提;开展探究性的生物实验,培养初中生的探究思维;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提高初中生的生物能力。
参考文献:
改变传统“毒霸课堂”的陋习,但是又不能过度放任学生,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度。简单的来说,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开展的规律出发,正确把握好讲,在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还要做好点评,把素质教育下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显现出来,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打下扎实的环境基础。
2.教师进行充分准备
侧重科学性的初中生物课程除了对教师具备一定的生物专业技能知识外,还有具备生物知识迁移转变能力。目前,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对生物课程知识仍然是以口传授为主要来源。所以,教师的生物专业知识和自身的个人素养非常重要。初中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授之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专业知识技能并完善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如:在对八年级生物“生命的起源”的课程准备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自然发生论”和“神创论”产生的背景和区别带来的影响解释给学生听。并让学生逐步对生命的起源加深认识和理解,以完成教学目标。
3.完善教学方法
3.1对教材进行探索调研。教材是贯穿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主题,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其教材也不例外,是贯穿整个学习的主体,且其对教材的应用还停留在传统的照搬照抄模式上。在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下,二次开发和深入探究调研教材已经成为了一个必要的过程。如:在七年级生物课程“皮肤与汗液分泌”中,其中除了固有的皮肤知识是教师必须教授,教师还可以充分将这些知识扩展到人体学、医学等相关领域中。使学生了解教材与生活紧密联系及教材的重要性。
3.2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终也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联系学生原有的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具有真正意义。
4结语
关键词:初中生物;语文特点;课堂教学;策略
生物是一门直观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利用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生物的特征进行观察,因此,生物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对于初中生物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加系统的要求,即学生不仅要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情感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塑造。而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学语言营造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学科的融合,发现生物学科和语文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充分发挥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势,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生物课堂语文特点
课堂教学氛围是对学生进行教学渗透的主要途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一方面,教学语言基于学科的特点要求严谨和科学;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学目标又对课堂氛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其语文特点主要体现在运用语言的艺术性营造课堂氛围上,具体表现为:(1)科学性。生物知识都是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而得出的结论,例如,对细胞结构的阐述就是历代的生物学家利用显微镜对动植物细胞的细致观察而得出的结论,因此,其语言不仅要符合科学的逻辑,更要符合科学的精神,而这与语文表述的逻辑性密切相关。(2)严谨性。生物学科语言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是相辅相成的,科学性的语言通常都有深厚的逻辑作为支撑,因此,生物语言在实验的基础上,为知识论证找到了大量的事实根据作为论据,以有效地确保了生物现象、生物规律解释的严谨性和逻辑性。(3)生动性。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内容是现实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许多生物规律包含着深刻的抽象逻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出发,在保证知识准确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缓解知识理解的难度,提高学习的热情。(4)情感性。生物学科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而这与语文学科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艺术性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在情感教学中陶冶情操、进而激发其心灵共鸣,提高对知识的感悟,并树立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思想观念。
二、目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创设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许多教师在教学方法运用中常常脱离人文理念,使教学过程陷入僵化单一的困境:(1)课堂导入不够准确,即有些教师在新课导入中,往往不能抓住已经学过的生物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课前导入的过程中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恰当的语言沟通,从而造成了学生在简单、乏味、缺乏针对性的语言中失去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2)教学切入点选择不恰当,即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找到生物与语文学科的切入点,就可以让整个教学环节水到渠成.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抓住时机切入语文教学,从而错过了教学的良机,使学生难以顺利实现知识点的突破。(3)教学评价缺乏激励性。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教师利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是情感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实践中却忽视学生的情感,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讽刺,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三、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有效性
(一)找到教学切入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该重视知识与学生主体之间的联系,准确把握知识切入点,为不同层次学生的难点突破找到思路。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特殊的实验语言,让学生融入教学环节。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器材、实验物品以及观察任务,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在任务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二)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
教学实践既是知识的传播过程,也是情感的融入过程。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重视对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使得许多学生难以真正融入到学习中来,进而影响了学生情感的调动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应该通过对语文特点的运用,在教学中融入人文情感,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进而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激励
课堂上的语言激励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进而调动其学习的兴趣,诱发其主动学习的动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语言的艺术性,并通过融合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让学生在恰当的语言语气中得到情感的安慰和思想的启发。例如,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不自信心理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指导,从而帮助其突破心理障碍,树立主动学习,敢于挑战的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其学科特点,生物课堂语言也呈现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效地利用生物的学科语言,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节,从而让学生在科学、严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发现生物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生物课堂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代玉杰.多元化教学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效率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2):129.
[2]黄日顽.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生物教学特点分析[J].求知导刊,2016(11):3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育教学;有效;途径
引言
生物学科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发挥着不可逾越的作用,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几年来,生物科学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象征性标志。初中生物是替代小学教学中自然科学,开启学生重新对自然、人文、社会进行思考的必备学科。它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对生物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树立学习生物学的奋斗意识,成为我国未来生物学科的栋梁之才。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就必须立足课堂、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让他们有更坚定的信念和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教育教学素质,实现生物课堂的有效性工作势在必行。
一、创设环境,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们就要根据生物教学的具体内容,从生活实例入手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创造“我爱学”的氛围,让他们能够愉快的接受新的知识,潜移默化的领悟到生物学中的种种乐趣,从而爱上生物学。打破传统以教师灌输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采用做实验、猜谜语、公益广告、游戏等等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兴趣,创设好的学习情景,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知识系统化策略
在学习中,知识组织的好与坏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很大影响。每一个班级都存在学生成绩的个体差异,成绩优秀的学生与成绩略显不足的学生在知识的组织上是不一样的。在成绩稍微落后的同学脑中知识是零散孤立的,然而优等生脑中存在一套有组织的系统的知识网。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有层次的知识网链必然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网链。目前比较流行的“概念图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它主要是在表现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时采用综合、分层的形式,将某一个主题、概念层次化,用连线的方法将相关的知识连在一起,这样形成命题网络。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印象,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思考、表达。概念图法正好适用于学习生物学科,因为生物学的知识点比较零碎,概念繁多,通过此方法绘制概念知识的联系网络对学生学习非常有帮助。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在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地进行创造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要点。彻底根除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抵制偏重讲授、偏重演绎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将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总体把握知识的整体性,促进思维、技能的有效迁移。例如在初中二年级生物课程中有这样一个探究实验“动物的先天和学习行为”,然而在课本的设计中采用了“菜青虫的取食和绕道取食行为”。这个实验材料很不容易准备,观察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上我就积极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的实际,寻找生活中的相似实例。最后通过大家讨论得出了:狗、小鸡、小鸭游泳的行为是先天还是后天学习行为来替代上述实验。在过程中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假设,这样学生们增加了想象和交流的空间,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与学习知识相结合的方法,既增强了兴趣,又提高了创新能力。
四、与时俱进,有效运用科技成果与教学手段
生物科技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会给未来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正如一位伟人所说,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超前发展的时期,生物科技将会显著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按照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时,还要与时俱进将最新的生物科技发展成果引入到课堂中去。让学生们意识到生物学的无穷力量与重要性。其次,教师还应该使用多种教学设备,选择有效的多媒体资料,利用视频、漫画、图片等把知识、概念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简单,抽象问题具体化。对于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制作不同的课件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是他们能够接受,让学习变得轻松、快乐。
五、结语
有效,一个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一个学校深化教育教学的基础任务。加强生物课程教育的有效性就要协调好学生的脑、手、口的全面参与,积极从感性材料入手,从思想上抵消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排斥感。任课教师也应该用心教学,改良传统的教学模式,认真研究体会新课程标准,课堂中生动形象的讲解,对学生有耐心。真正的做到让学生爱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师生间互相交流、探讨,在有限时间内得到最有效地成果。
参考文献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生物课程倡导以观察、调查和实验为主的探究型学习方式,生物实验是探究型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既是过程,又是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物教师要积极地改进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新课程在现代教育中相对于传统教育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而初中生物学,是基于实验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加深对于该学科相关的理解与掌握,由此来提高学生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因此,在新课程的前提下,研究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后提出自己的想法,亲身感受实验中的变化,从而提高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一、教学之效率性
在全国新课程推广的时候,教学有效性对于新课程的效果起到加强作用,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在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一)高效率理念及意义
教学的高效率是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而言,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出色、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因而让学生受益,让教师从以前的“授之以鱼”变为现在教学的“授之以渔”,形成让学生成为主体,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完成自主学习。
(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影响
对于现在新课程的推行,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以多元教学为目的的教学目标,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而教师通过改变教导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所得到、有所改变、有所进步,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以前的枯燥学习转移到现如今的兴致学习,从以前对于学习是应付心态转移到现如今的热爱学习,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在教师手下学习的人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的良好改变。
二、关于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传统教学方法机械单一
现在初中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造成的。在以前,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机械性的灌注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麻木地学习,并不能让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改革传统教师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变是基于教师观念的改变,从以前的死板教学转变为活学活用教学,因为相对于传统教学中课堂的沉闷,活跃的上课氛围,让学生处于精神饱满的状态,刺激学生的脑细胞进行思考,在教学前期,教师充分准备教学课件,精彩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好奇涉猎心思,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投入到学习的海洋中来。
(三)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导
根据人的好奇心理,生物教师精心设计实验内容,让学生亲手操作感受生物实验的全过程,相对于只是在以前仅仅观察教师操作实验,学生的实际亲身操作是在更多的感官中熟悉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以前的观望实验到现如今参与实验,成为真正的主导者,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对教学内容记得更加牢固。
(四)多安排自我探究型试验
自主探究型实验是教师给学生在本身基础能力范围内,给予一个研究课题与方向,让学生自我去设计实验,从而来验证实验结果。实验教学中开展自我探究式实验,对于新课程标准下,培养现如今学生的自主独立思考性、学生综合素质性有重要作用。学生自己对于实验的观察和理解,会从自我的特有的方式和视角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也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去涉猎到别的方向实验,从而加深实验与实验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我头脑中对于实验形成一个真正的系统,加深对于生物学科的认知。
(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
对于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能盲目带领学生一味地去做实验,没有加入思考与研究的操作没有任何意义,所以生物实验教学后,教师要根据实验出现的现象和实验记录的真实情况,在实验后及时指导学生分析、研究、思考实验结果,若实验结果出现问题,首先让学生去探查实验过程,思考实验是否有不合适的地方,或者考虑有纰漏的方向,也可以让学生多操作几组实验,来验证产生的问题。然后教师带领全体学生进行统一的讨论思考,教师亲自动手实验一组,在学生出现问题处进行深刻讲解,找出问题所在。让学生养成在实验上一定相信科学、尊重客观真理、尊重事实,让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具有凡事都要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不要对于错误的实验结果报以只是偶然现象,回避实验过程的失误操作问题。
(六)迅速、有效地在教学后进行思考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课后总结和反思,教学课后反思是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有力手段。教师课后对于自己教学中的教学行为进行汇理、探讨、研究、查错,从而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从真正意义上来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学反思也是教师对于自身的提高,让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良好的提高,有利于使生物教学理论与实际统一,让生物教学一体化,增强生物教学有效性。教师也要让学生养成在课后反思的良好作为,学生的课后反思,有帮助于现代学生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实验操作能力、对于问题的探究发展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顾爱明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华歧中学
参考文献:
[1]金利銮.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4(4).
[2]李冰杰.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3(90).
[3]杨梅.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3(11).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学的形式只有一种,就是老师在上面讲授,学生在下面记录,然后背下来,最后考试,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单向教学。这种形式下,学生也许可以在考试中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但是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程的兴趣却会因为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而大打折扣。新课改的推进要求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能使学生更轻松地学习生物,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新课改理念没有深入教师实际教学工作。
新课改相关条例和生物学科实践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增加一些实验环节。比如在讲解细胞结构这一课时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来到实验室,利用显微镜的设备,大胆动手操作与实践。原本课本上枯燥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可见,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应章节的记忆,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方法,仍然以陈旧的单向授课的方式教学。如此一来,原本源于生活实际的内容就容易被人为地与实际生活剥离开来。不但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不到释放,就连教师也会渐渐变得疲惫,教学工作渐渐变得被动,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不到提高,最终阻碍新课改的推进。
2.教学主客体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不同于西方课堂的充分自助,我国教育体制下的课堂往往比较“守规矩”,学生与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客体,他们之间的交流往往只能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短暂的课堂时间也有大部分由老师掌控。如此一来教师就很难掌握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不能对症下药,无法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而学生有一系列疑问也无处寻找解答,长此以往会积聚很多疑问,无疑无益于接下来的学习,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初中生物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1.教师积极开发新颖有趣、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案。
针对这一措施,教师首先要掌握好教学的重点,并且结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的进度及掌握程度制订形式新颖、与众不同的教学计划。具体的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条件的允许而定,比如加入图片、视频、音频的放映,寓教于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印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及热情,进而推动新教改的进程并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生物实验的环节,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单一的讲授往往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及深刻记忆,于是教师就需要将动手实践的部分加入到日常教学中与常规讲授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多动手,亲手证实一项理论或见证一种结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自己亲手证实的结果,学生会更加容易记忆与理解。动手的形式不一定局限于仪器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探讨等。例如在讲解组织液的时候,可以以过敏、水肿等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实验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增强学生生物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对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学生记忆起来会更容易,教学工作的推进也会更顺利。
3.开发更多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
只有在当一个人对于某件事物很感兴趣的前提下,他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生物时也是如此,要想让生物教学工作更顺利地开展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简单来说,教学工作者必须为学生营造不同与传统生物教学模式的新颖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习的地点可以是开放性的,不再局限于教室。比如在讲解生态环境这一章节的时候,内容是完全开放性的,这时候让学生展开讨论一定好于死记硬背。怎么保护生态环境?这个问题远不止一个答案,而群体讨论过后,不仅答案纷繁多样,学生也容易记住,除此之外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结语
生物不同与文科,只靠死记硬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候的核心目标不再是记住而变成了怎么记住。学习生物要求学生具备自主探索的能力,要将常规的教授和动手实践结合起来。我们要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让原本枯燥死板的课堂变成学生求知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康仕川.初中生物的探究式学习[N].广元日报,2010.
[2]徐林军.实验让初中生物课堂更精彩[N].学知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