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经济理论与经济

经济理论与经济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5 16:30: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经济理论与经济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经济理论与经济

篇(1)

会计经济观是对权益主体范围及归属的认识,由此设计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对相关会计和会计信息进行最基本记录、计量和报告的观点。传统会计经济观主要有业主权理论、主体理论(称实体理论)和经济理论,其他的会计观包括基金理论、剩余权益理论、投资者理论、企业理论和指挥理论。传统收益计量思想“收入费用观”的显著特点是“面向过去计量”,该思想坚持收入实现原则和稳健原则,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属性,以交易法确认收入,很少考虑企业未来的环境变化,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全面收益。新会计经济准则体系以反映企业全面收益为直接目标,其指导思想部分放弃收入费用观,而大范围使用资产负债观这一收益计量思想,更多考虑企业未来面临的环境变化,充分揭示企业的风险,全面反映和计量企业的收益,以反映企业的价值,“面向未来计量”是该思想内核的集中体现。本文旨在对传统会计经济观进行研究的同时探讨新会计准则下的经济形态的转变。

2.文献的搜集和选取

2.1文献数据的来源

本文基于对相关学术期刊的分析,在相关文献的搜集过程中,主要搜索范围为6种会计类核心期刊及5种经济期刊中的相关文献,检索的时间段为1995—2013年。如下表所示。

2.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对表中所示的期刊从1995到2013年进行检索,筛选条件为论文名称中至少有一个词为会计观或经济理论、业主权理论,然后对筛选出来的文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30篇在会计观方面有一定代表意义的研究文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现阶段的传统会计经济观主要分为业主权理论与经济理论(也称实体会计观)。业主权理论的理论来源是复式记账法,认为企业的唯一主体是企业的所有者,基本原理是资产-负债=业主权益,这一原理也是资产负债表观的理论基础;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企业与业主是两个独立主体,业主并非唯一的权益持有人,会计信息以企业为中心,基本原理是资产=权益(债权+所有权)。基于相关学术期刊与文献,现作如下分析:

褚洪生、卜华认为这两种理论在以下四个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3.1起源不同

业主权益理论是围绕业主权益展开研究的。业主权益理论最初形成于对13世纪地中海沿岸各国出现的复式记账法的解释,复式记账是从业主立场上看待账户的意义,对复式记账的这种解释标志着业主权益理论的形成;经济理论是围绕经济实体展开研究的,企业主体理论产生较早。

3.2企业目标不同

业主权益理论下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和分析业主的净财富,主要内容是以业主权益为出发点保持会计记录和编制财务报表;经济理论下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其核心思想是净收益归企业所有,而不是业主所有。

3.3主体不同

业主权益理论下的主体是单个企业家或股东(即业主),他们通过人经营企业;经济理论认为企业是经济实体,企业单位是经济利益的中心。企业与业主是不同的实体,企业作为一个法人在法律上是独立的实体,在经济上是独立于业主的。

3.4会计等式与会计要素的含义不同

①业主权益理论下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业主权益,企业主体理论下的会计等式为:资产=权益。②业主权益理论下会计要素的含义。业主权益理论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和分析业主的净财富,因此对于要素的解释以业主权益为中心;经济理论下会计要素的解释是以企业实体为中心的。

胡红梅认为,在业主权理论下,债务利息和所得税都代表业主的一项费用,应在决定业主的净收益之前予以扣除。企业某年创造的价值就是收入大于费用(包括债务利息和所得税)形成的净收益,即在宣告红利(股利)前公司的全部净收益都是企业价值的增值;在经济理论下,企业赚取的收益是企业自身的财产。利息、所得税及股利都应视为收益的分配而非费用,即是对各种权益持有人进行的分配,均属于公司收益的分配。因此,企业某年创造的价值应视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即在支付利息、所得税及股利前的利润额。

业主权理论是一种净财富概念,即代表所有者(业主)拥有的净财富(净价值)。按照业主权理论,收入即为业主权益的增加,费用为业主权益的减少,收入大于费用而形成的净收益直接归属于业主权益的增长。发放现金股利应视为业主资本的撤出,留存收益则是业主权益的一部分。股票股利仅表示业主权益之间的内部转移,并不代表股东的收益。然而,债务利息代表业主的一项费用,应在决定业主的净收益之前予以扣除。公司所得税在业主权理论下也应视为一项费用,或者说它是股东应纳的所得税而由企业代为支付而已。

总括收益观是基于业主权理论的,因为这时的净收益包括期间内影响业主权益的全部项目,仅排除股利发放和资本交易。业主权理论特别适用于独资企业组织。

经济理论认为,企业主体本身是独立存在的,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企业的创立者和业主并非与企业的存在相同。主体理论主要适用于公司组织。

其理论依据的会计恒等式是:资产=负债+业主权益,即资产=权益(负债+业主权益)。根据主体理论,负债是企业自身的特定义务,资产代表企业自身收受特定物品和服务或其他利益的权利。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看,企业赚取的收益是企业自身的财产,只有股利分派部分才代表股东的收益。因此,留存收益应视为“公司自有的权益”。经济理论还为债务的利息应视为收益的分配而非费用,即对各种权益持有人进行的分配,均属于公司收益的分配。净收益不被视为直接属于股东的收益,收入和费用并不代表股东权益的增减,这样,收入只是企业的成果,费用就是企业为获得收入而消耗的物品和服务。

篇(2)

[关键词] 假设 实证 非均衡效应

一、引言

许多经济学提出并论证其经济理论及其经济政策的目的,是探索经济运行达到均衡或最优的途径。但是,某些理论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完善,或是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使得在研究方法上的缺失引致其研究目的出现偏离,即构成某一经济理论基础的假设条件与现实严重脱节,而学术界或实践过程对这种在虚拟假设前提下推导出来的理论的实证检验往往滞后,不能在当期得到检证并对其误差及时予以纠正,在某一特定理论主导经济学派和经济决策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经济活动出现跨期非均衡效应。

本文主要对古典经济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比较优势理论静态研究方法的某些不足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二、古典经济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假设

以斯密,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为代表的古典经济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对经济学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其研究方法的不尽完善,也对经济活动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具体反映在上述理论的两大重要假设及其推论。

假设及推论1:市场完全竞争,价格充分反映供给与需求状况,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支配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全过程,和实现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国家的过多干预不必要。

假设及推论2:只有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完全专业化的生产两种产品,两国物质条件与需求相同,一国(如A国)拥有丰富和价格便宜的劳动力,适宜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国(如B国)拥有丰富的价格便宜的资本,适合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A 国和B国各自专门生产和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便都能从中受益获利。

三、对古典经济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条件的历史验证与实证分析

1.古典经济学家对市场结构,市场机制的假设与现实(包括古典经济学家所处现实)不符。首先,由于存在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和垄断,市场结构通常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价格也随之被扭曲。其次,价格扭曲及其信息的不对称,使长期和稳定的供需平衡难以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达到。再次,既然市场不能总是出清,国家适度的干预作为一种次优调节手段是必要的。最后,依靠市场只能实现一部分人的利益最大化,而非所有市场经济参与者都能实现其利益的最大满足。

然而,古典经济学家对市场调节机制理想化假设及其推论,主导了西方经济学界和政府决策一百多年,使国家对经济的必要调节弱化和滞后,直到凯恩斯主义出现,才对古典学派的某些不足进行了纠正或补充,但这是通过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一严重的经济失衡作为强制性的校正因素来实现的。

2.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对比较优势的假设及其推论,仅仅指出不同国家按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和相互通过国际贸易能够获利,但是没有涉及对国际相对价格的确定及其贸易利益的分配均衡问题。按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和推导: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应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似乎就能使具有丰裕资本的发达国家,和拥有丰裕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经济均衡发展。但是实际上,比较优势理论曾经已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使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日益恶化,与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南北国家经济失衡的调整和差距的缩小,很大程度上是后来依赖于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次序,80年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出口产品结构,融入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过程来逐步达到。

另外,里昂剔夫(1956)用定量方法对赫克歇尔――俄林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美国这一资本最丰裕的国家大宗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美国出口商品比其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出6%[4]。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世界各国基本上都从事相对专业化生产,而非绝对专业化生产。

四、小结

与现实不符的理论假设及推导一旦主导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其正确性在实践和理论验证滞后情况下,会导致经济运行跨期失衡,背离经济研究的目的――使经济运行达到均衡。经济理论仅仅采用简单抽象法,静态研究法等排除一些重要现实因素以达到模型最优是不够的,尤其是重要经济理论的假设,需要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前瞻性,以便减少由于纠正理论误差的时间滞后而产生的跨期经济非均衡效应,降低经济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李天德主编:国际经济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第26页

[2]李天德主编:国际经济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第44,55页

篇(3)

关键词: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今世界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是密不可分,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发挥其技术支撑作用,为服务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积极贡献。城市圈建设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划时代改革创新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1 实施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

目前,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2 实施节能减排的条件

2.1 节能减排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想要节能减排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就要突出“长远性”健全节能减排长效机制体制,节能减排必须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常抓不懈;突出“系统性”构建资源循环利用长效机制;突出“创新性”建立推动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优胜劣汰机制;突出“自主性”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而且当继续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必须满足的土地、环保、节能等“六项必要条件”,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制定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2 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

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减少小锅炉和私自乱建违建的锅炉,一些企业私自排放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原因,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对节能减排目标未完成的企业,加大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的力度,限期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方案,制定和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2.3 强化能评环评约束作用

在城市发展中工业发展占着非常大的比重,工业化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导致气候环境变差的原因之一,所以作为第三方环评机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企业应当完善能评管理制度,规范评估机构,优化审查流程,暂停不达标企业新建高耗能项目的能评审查和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审批,进而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所有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能效水平和排污强度必须达到国内环境监测标准,才能予以审核通过。

2.4 提高认识,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实现

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是低碳发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政府、企业、学校、个人都应提高环保意识参与其中,为节能减排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做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贡献,为了更好的明天和美好的生存环境做出努力。

3 实施节能减排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3.1 节约能源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

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减少煤炭的排废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节约能源,减少碳基能源消耗,对实现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3.2 低碳减排减缓温室效应的产生气候变化

将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温室效应的直接灾难性后果是全球气温升高,地球日益变暖,海水受热膨胀,两极冰雪部分融化,海平面上升,所以低碳减排能削减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而低碳经济正在逐渐步入历史舞台。很多国家着力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制定新的能源政策,倡导低碳经济,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就是为了将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的伤害减少到最小。

3.3 节能减排事关可持续发展

在 2014 年监测的 523 个城市中,空气质量低于二级标准的达1/2 以上,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环境中人口达城市人口的 2/5。我国的经济发展处在工业化进程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历史阶段,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据有关部门证实,如果以世界人均水平为单位计算,我国除煤炭资源占 58.6%之外,其他重要矿产资源均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耕地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32%,水资源为 28%,天然气、石油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05%、7.69%。因此,只有节约资源才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篇(4)

关键词:再生产理论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从简单再生产开始,以商品资本循环公式为基础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

首先,马克思分析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时,是从社会总产品地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入手的。从实物构成上看马克思把社会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而社会生产部门相应地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地部类(Ⅰ)和生产消费资料地部类(Ⅱ),当然两个部类地内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更小地生产部门。从价值构成上看,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c、v、m社会总产品按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和按价值构成分为三个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地基本理论的前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卖得出去,把全部产品卖掉,收回价值,实现价值补偿。二是要买得进来,通过购买,把已消耗掉地各种物质资料买回来,实现物质补偿。

其次,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采用总量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进行了本质地分析,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地原理和分析方法对当前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仍然处于转轨时期,结构性问题是制约市场机制运行地直接因素。我国目前地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体现在对投资品供给巨大和由此引起地消费品供给地连动扩大。生产资料地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投资的结构要进行较大地调整,也就是说,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实现。对一些出现过热势头的行业,应压缩投资规模。

最后,在两大部类的增长关系方面,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资本有即构成将不断提高,这意味着社会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例逐渐增长,可变资本的比例相对缩小,因而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的更快。从实物形式来看,就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比消费资料的生产要增长的更快。虽然生产资料要优先较快增长,但其增长最终必须依赖消费资料成产的增长。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要科学处理几大产业的关系,合理促成产业的演变和转型。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在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发展的自我内在张力,以及社会生产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有助于正确理解和处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如何有效地利用市场无形之手和国家调控的有形之手,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幅度;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的速度、比例、效率之间的关系;如何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如何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等等问题都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均衡性和协调性。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产业之间的关联和所存在的比例关系,保持产业之间发展的合理比例,才能充分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效率。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必须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同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合理干预。

其次,有助于形成我国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虽然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关注的是物质生产部门两大部类之间的生产与交换关系,两大产业的划分与现代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划分有本质上的不同,但是,无论是对两大产业还是三次产业,都是对国民经济总体产业的研究,都是要加强产业之间发展的协调,促进产业的合理化与运行的高效化。这一理论思想在今天仍然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产业,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同时,在发展现代产业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降低产业发展不平衡的效率损失,保持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高效。

再次,有助于指导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中,资本表现出自我扩张的冲动和能力,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表现出资本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诱惑下不断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也是一种扩大再生产,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就是这一扩大再生产发展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和鼓励这一资本内在的扩张动力,可以使我国经济充满活力,刺激经济快速增长。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合理指引下,我国经济一定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最后,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步实现管理现代化。企业资金循环、周转速度的快慢,除取决于生产中的物质技术条件外,又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在自然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差别,企业资金的循环周转速度和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极不相同的。为了从管理中找效益,我们要力求做到:企业根据本身的技术构成情况和市场情况,合理地安排好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部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协调关系,建立和健全财务、生产、供销等职能机构,使生产设备、原材燃料和劳动力实现最佳的结合,使供、产、销三个环节相互衔接好和配合好;加强市场调查和预测,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减少流通环节,从而缩短流通时间;不仅搞产品经营,而且搞资产经营,更有效地提高企业总资金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朱方明,张衔.政治经济学(上)[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经济增长与失业是宏观经济永恒的主题,但是在宏观经济学中,这两者通常是分开进行研究的。失业被普遍看作是经济周期的结果,在长期,失业率由自然失业率来确定,而经济增长对自然失业率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作为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奥肯定律,实际上只是对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统计结果数量关系的描述,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只关注长期增长的动力,并不研究增长对失业的影响,其模型假定经济是充分就业的。

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会对失业状况的变动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这一点早就为熊彼特(1934;中文版:1990)所关注。他认为资本主义是通过创新的竞争不断地创造并进而破坏经济的均衡结构的过程,即“创造性破坏”的过程,而这种“创造性破坏”会导致技术性的失业。[1](144-150)1980年代以来,将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思想内生化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思潮,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是以Aghion和Howitt(1992,1998,简称A-H)的理论为代表的熊彼特主义内生增长理论。Aghion和Howitt(1992)在新古典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包含随机因素的,由垂直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2](323-351)也被称为新古典熊彼特主义的增长理论(Mulder, et al.2001)。[3](151-171)在此后的十几年中,A-H以及一些学者在这个“创造性破坏”的框架下研究了与经济增长相关的一系列经济结构问题,其中包括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问题。A-H(1994)在1992年基本熊彼特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技术进步背景下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4](477-494)其他一些学者则对A-H的这一研究扩展至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情况下的增长与失业,就业政策对增长与失业的影响等方面。本文将在 “创造性破坏”的基本模型基础上介绍新古典熊彼特主义增长与失业理论的这一重要进展。

一、体现“创造性破坏”的基本模型

A-H基本模型(1992,1998)[2][5]假设社会中存在三种可交换的物品:劳动力L、消费品y和中间品x。劳动力可用于两种用途:中间品的制造和研发,在研发中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为n。消费品的生产投入只有中间品,其生产函数为:y=AF(x),其中A为生产力参数。中间品由劳动力一对一的生产,所以可以用x代表中间品制造部门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研发部门主要从事中间品的研发,创新的到达是一个泊松过程。创新的泊松抵达率是:λn,即在研发部门投入的劳动力越多,创新成功的概率就越大,λ为固定参数。模型中假设新技术会完全取代旧技术,拥有新技术的中间品制造者成为中间品市场的垄断者,并且专利法对技术进行永久性的保护,所以直到有更先进的技术出现,这种垄断地位才会消失,这就是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的思想。t表示创新发生的次序,中间品创新的结果是推动生产力,具体地,是增大消费品生产函数中的生产力参数A,At+1=γAt,γ为创新对生产力提高的规模。

模型主要是通过研发者、中间品垄断者以及劳动者的最优化来确定劳动力在研发和中间品的制造这两个领域的配置,进而得出在这种均衡配置下的经济增长路径。

劳动力通过比较中间品制造部门和研发部门的工资决定自己在哪一个部门工作;中间品创新成功后,中间品的垄断者的优化决策决定x的产量。研发者通过研发活动的优化确定研发的投入。研发的期望利润为:λntVt+1-wtnt,其中wt为研发部门劳动力工资,Vt+1为第t+1次创新的价值。因此,研发部门最优化的条件是:

这个方程表示某一次创新的价值是在其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垄断利润流的净现值。nt+1为第t+1次创新之后的研发投入。方程体现了“创造性破坏”的思想,即第t+2次创新成功后,第t+1次创新所获得的技术将完全被替代,所以第t+1次创新的未来的利润流要减去将来可能的由下一次创新造成的损失,并且,nt+1越大,第t+1次创新的价值就越小。进一步:

[AKx-D](ωt)为经生产力参数调整过的制造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联立(4)和(5)两个等式,可以得出均衡时的n和ω,并且这个均衡([AKn^],[AKω^])是唯一的。得到均衡值[AKn^]就可以得出均衡增长路径。因为At+1=γAt,并且yt+1=γyt,所以可以得出对数化后的平均增长率为:g=λ[AKn^]lnγ,由此公式可以看出研发投入n是增长的唯一的内生的动力。由于工资、利润和最终产出都是以γ的规模增长,所以这也是一个稳态均衡。

二、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和资本化效应

Pissarides(1990)在均衡失业理论框架下,借助搜寻匹配理论比较早地探讨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6]他认为更高的生产力的增长,会提高企业创造新工作岗位的回报,这会引致就业的增长,最终降低自然失业率,这个过程被A-H(1994)称为资本化效应,但Pissarides(1990)并没有把失业与技术进步联系起来,在其模型中,经济增长是外生的。

A-H(1994)在“创造性破坏”的内生增长框架内,以Pissarides(1990)的搜寻匹配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即“创造性破坏”效应和资本化效应。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破坏”了使用旧技术的部门和企业,导致劳动者的失业,这被称作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当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时,技术进步使得创建一个生产单位的报酬也增加,投资者被鼓励依据新技术去创建新的生产单位,赚取新的技术可能带来的利润,与此同时会吸收新的劳动力,这被称为资本化效应。

对于“创造性破坏”效应,假设工人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匹配速度为m(1,v),其中1表示参与匹配的总劳动力,v表示空缺的总岗位数。m为v的增函数。在稳定状态,总的空缺岗位数保持不变,均衡的失业率由下式决定:

其中u为失业率,S为生产单位的生命期,p(v)为失业工人重新就业的流量,等于工人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匹配速度,即p(v)=[SX(]m(1,v)[]1[SX)]=m(1,v)。上面公式的左边表示工人失业的流量,用生产单位老化的频率([SX(]1[]S[SX)])乘以当前仍在生产的生产单位数目(1-u);右边表示失业工人重新就业的流量。

(1)式可变形为:

当由技术推动的增长速度加快时,生产单位的生命期S会缩短,对工作岗位的破坏速度也会加快,使均衡的失业率上升。这是“创造性破坏”的直接效应。另一方面,生产单位生命期缩短时,生产单位的投资的回报期也相应缩短,这阻碍了新生产单位的建立,空缺的岗位降低,失业工人找到工作的流量(即p(v))减少,这又使得失业率上升,这被称为“创造性破坏”的间接效应。

对于资本化效应,在模型中,研发的自由进入条件为:

其中,d为经过生产力参数调整过的研发沉没成本,λV为研发的瞬时预期收入,λ为创新的泊松抵达率,r-g为资本化该项预期收入的净贴现率。当增长率提高时,净贴现率下降,意味着创新的净现值上升,这会刺激研究机构的进入,而当更多的研究机构进入时,就有更多的未来生产单位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即v会上升,从而降低了失业率。这就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资本化效应。[7](733-753)在模型中,当p′(v)很大时,g接近于r,资本化效应起主导作用,当p′(v)足够小时,“创造性破坏”效应占主导地位。

A-H(1994)的模型中只有技术的全面的更替,没有逐步的技术更新,Mortensen和Pissarides(1998)则引入了技术的逐步更新进一步讨论了Pissarides(1990)、A-H(1994)所提出的资本化效应。[7](733-753)在他们的模型中,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区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摧毁旧的工作岗位来采取新技术;另一种是企业保存旧有的工作岗位,使用原有的劳动力,更新原有技术。采用更新技术的方法要承担一定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购买体现新技术的机器设备以及培训原有工人操作新技术的费用。在模型中,这种技术更新成本比较低时,企业倾向于保存原有工作岗位,使用原有工人逐步通过内部革新来更新其技术,结果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降低了失业率;而当这种成本高于一定的值时,技术的进步会导致更多的工作岗位被破坏掉,这样,经济增长会提高失业率。

三、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情形下增长与失业的关系

Boone(2000)、Lingens(2003)以及Meckl(2004)在“创造性破坏”的框架下研究了存在工会讨价还价、效率工资等因素的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

Boone(2000)研究了在选择不同的创新方式时企业的决策对失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8](581-600)他将创新区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是指产品质量的提高;过程创新是指缩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的创新,即新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更省人工。在劳动力市场不完全即存在工会、效率工资等因素的影响下,工资偏高,此时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决策是更多地采取过程创新,削减劳动力成本,而较少地采取产品创新。这种加重失业的创新方式会导致长期的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的经济增长率。

Lingens(2003)的模型引入了工会对工资的讨价还价,讨论了失业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9](91-104)这成为其显著的特点。在他的模型中,劳动力分为高熟练工和低熟练工,中间品制造部门既使用高熟练工也使用低熟练工,研发部门仅使用高熟练工。工会只针对低熟练工的工资进行谈判,在工会讨价还价的影响下,低熟练工的工资会上升,这一方面会降低企业进行创新的现值,降低企业家研发的意愿,也就不利于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低熟练工的工资上升会使低熟练工失业增加,又因为低熟练工与高熟练工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这样制造业部门低熟练工数量的下降会降低高熟练工的边际生产力,所以制造业部门的高熟练工的工资会下降,促使高熟练工从制造业部门流向研发部门,从而提高创新的泊松抵达率,经济增长率也会相应提高。这两种效应哪一种占主导取决于中间品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如替代弹性小于1,则后一种效应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工会的作用有利于经济增长;如替代弹性大于1,则前一种效应占主导地位。

Meckl(2004)在A- H(1998)[5]的框架中,引入了效率工资,分析了长期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其结论是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相互消长与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相关,高工资部门即研发部门的劳动力就业份额越高,则失业越严重,同时经济增长率也越高。[10](65-82)

四、就业政策对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影响

Mortensen(2005)进一步把搜寻匹配理论与A- H(1994)的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容纳经济增长与失业相互联系的分析框架,并在框架中融入了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的因素,试图分析政府的就业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失业的影响。[11](236-258)在经典的“创造性破坏”的增长理论中,自由进入条件即均衡条件是[SX(]w[]h[SX)]=V=[SX(]π(w)[]r+δ[SX)],其中w为工资,h为技术生产力的参数,[SX(]1[]h[SX)]为研发活动所花费的时间,r为利率,δ为创造性破坏率即创新的泊松抵达率。在Mortensen的模型中,劳动力市场是存在摩擦的。创新成功的企业进行中间品的生产要花费时间寻找劳动力,这样创新的资产价格方程变为:rV=η([SX(]π[]r+δ[SX)]-V),η为厂商找到劳动力的速率,寻找工人所花费的时间服从期望为[SX(]1[]η[SX)]的指数分布。工人在寻找工作时资产价格方程为:rU=b+λ(W-U),U为工人进入失业状态并搜寻新工作的收益,b为工人就业的机会成本,W为工人在生产部门就业的收益,λ为工人找到新工作的速率,W由下列方程决定:rW=w+δ(U-W)。这样前面的自由进入条件就变为:

因此由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情况下的自由进入条件和均衡失业条件可以得到稳态增长路径上创造性破坏率δ与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θ之间的对应关系。在δ与θ的空间中可以画出自由进入条件和稳态的匹配条件(见下图)。[CR9T5]

EE线为自由进入条件曲线,0M为稳态匹配条件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是稳态增长路径上δ与θ的取值,δ为创造性破坏率,代表经济增长状况,θ为市场紧张程度,代表失业状况。这样就可以通过研究就业政策如何影响两条曲线的变动,来考察就业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失业的影响。

政府可使用两种就业政策:工资税(payroll tax)和失业保护政策。就业政策是工人就业的机会成本,也构成了厂商建立新工厂的成本。在加入工资税τ时,企业主雇用一个工人需要支付w(t+τ)。工资税会降低厂商的利润也会降低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工资税的存在会导致EE曲线向左下方移动,0M线向上平移,所以工资税上升提高了厂商的成本,这会导致市场紧张程度上升,也就是失业率上升,而对创造性破坏率从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就业保护政策是指企业在倒闭时要为工人支付一笔费用。就业保护政策的存在会降低企业进行创新的现值,即创新的现值变为:V=(π-δT)/(r+δ),这意味着技术垄断企业在下一次创新到来时的损失会增大,所以EE曲线向右上方平移,0M曲线不动,这样导致δ与θ同时增大,也就是说就业保护政策一方面由于雇佣劳动力的成本增加会导致失业增加,另一方面也由于降低了厂商的创新的积极性使得增长率下降,或者说就业保护政策的存在使得经济增长与失业呈现负相关关系。

五、简短的结语

Aghion和Howitt形式化了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的思想,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分析了经济增长对失业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即“创造性破坏”效应和资本化效应。以后的文献主要循着两个思路对A-H模型进行了扩展。一个思路是更加细致地讨论了创新的模式,如创新可以区分为技术完全替代的创新和逐步的更新,也可区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而不同的创新模式对增长与失业的影响也不同。另一个思路是引入劳动力市场的摩擦和就业政策等劳动力市场的因素。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如效率工资和工会针对工资谈判一方面会影响厂商对前述的创新模式的选择,另一方面又会影响劳动力在制造业部门和研发部门的配置,这两个方面又都会影响增长与失业。就业政策主要通过加大厂商的成本来影响经济增长和失业状况。这一系列的工作在宏观经济两大主题,即经济增长与失业间架起了桥梁,为研究两者关系奠定了微观基础,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和失业关系的认识。

主要参考文献:

[1][ZK(]约瑟夫.熊彼特(1942).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ZK)]

[2][ZK(]Aghion P, Howitt P,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J]. Econometrica , 1992, Vol.60.[ZK)]

[3][ZK(]Mulder,P. , Henri L.F. De Groot, Marjan W. Hofkes,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A comparison of insights from a neo-classical and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1, Vol.68.[ZK)]

[4][ZK(]Aghion P, Howitt P,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4, Vol.61, No.3.[ZK)]

[5]Aghion P, Howitt P,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M]. Cambridge : MIT Press, 1998.

[6]Pissarides,C. A.,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Theory[M]. Oxford: Blackwell, 1990.

[7][ZK(]Mortensen, D.T. ,Pissarides C. A, Technological Progress, Job Creation, and Job Destruction [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998, Vol.1, No.4.[ZK)]

[8][ZK(]Boone,J. Technological Progress, Downsizing and Unemployment [J]. The Economic Journal,2001,Vol. 110, No. 465.[ZK)]

[9][ZK(]Lingens, J. The impact of an unionised labour market in a Schumpeterian growth model [J].Labour Economics, 2003,(10).[ZK)]

[10][ZK(]Meckl, J. Accumulation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wage differentials, and unemployment [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 2004, (26).[ZK)]

[11][ZK(]Mortensen,D.T. Growth, Unemployment, and Labor Market Policy [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5, AprilMay 3(23).[ZK)]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conomic Growth and Unemployment:Development of Neo-Classical Schumpeterian Economic Theory

Liu Zhiming1 Guo Huiwu2Abstract: Aghion and Howitt combined Schumpeterian model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the Search-match theory of labor market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Under the framework, economic growth has unemployment-enhancing effect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and unemployment-mitigating effect of capitalization. Some scholars discussed relation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in incomplete labor market and employment policy's effect on them. The framework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focuses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provides us a new perspective for analyzing relations between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Key words:technological progress; creative destruction; economic growth; unemployment

篇(6)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汽车制造业在欧美国家迅猛发展,这导致了汽车运输方式开始进入社会,并向铁路运输产生冲击与挑战。同时,航空、管道运输也兴起。各种运输方式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力已经被人们重视。经济学家开始全面讨论包括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问题。交通运输业也已经成为独立的新型产业受到人们的关注。二战以后,各种运输业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学理论在宏微观理论方面的进步,吸引了更多的经济学家逐渐加入运输经济研究。从二战前夕到50年代,运输经济理论开始形成,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已经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由于世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虽然受到二战一定影响,但是在二战后欧美国家迅速复苏,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必然对作为国民经济的流动载体的交通运输业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各国铁路、公路建设里程大幅提升,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在竞争中开始出现一定合作机制,交通运输业形成了初步运输化模式。

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增长所依赖的重要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条件设施之一。随着工业化发展,社会经济体系前进必然需要进行更频繁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交通运输业为这些需求提供支持和保障,从最基础的方向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时期的交通运输业主导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使得对运输经济理论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促进了运输经济理论的系统形成与发展。

二、运输经济理论的繁荣期

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各种运输规划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研究,吸引很多工程专家参加工作,这使得运输经济学在投资和成本———效益分析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这填补了运输经济理论研究的空白,运输经济理论研究进入繁荣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物流业的产生与发展,一体化运输的重视,城市交通与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进一步凸显。经济学家对运输经济理论的研究更加细致全面,产生了一体化运输、运输化理论、运输成本的阀值理论等。这一时期运输经济理论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国内外经济学家对运输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各种运输经济理论。随着一体化运输、运输化、城市交通与区域经济理论等理论在这一时期产生。

但就我国而言,学者近年来对运输经济问题研究已经不断深入,产生了多种运输经济理论。这些学者对运输经济理论的观点可以从“2007年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暨产业经济学发展”学术论坛会议上的报告体现。北京交通大学荣朝和教授《重视基于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输经济分析》的报告中指出,运输资源理论强调交通运输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运输业及社会经济运转体系的影响。运输资源理论与运输产品理论及网络经济理论一起,构成了运输经济分析框架的内源性基础内核。国家发改委郭晓培研究员在《综合运输发展政策》中指出,建设综合运输体系有利于减少字眼占用和节约消耗,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强调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综合利用,运输技术的综合进步。从运输业的成本消耗及内部协调方面阐述运输经济问题。其他学者分别对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区域运输经济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未来运输经济理论发展方向

篇(7)

11月23日,由董辅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等五家单位发起并组织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选活动正式揭晓,“农村理论”以88票高票获奖。

这是由于光远、厉以宁、成思危、张培刚、刘鸿儒、江平、萧灼基等著名学者担任组委会委员;全国148位经济学家、著名大学经济院系主要负责人、主要经济和学术媒体负责人以记名通信投票的方式,对11个参选经济理论进行表决,通过两轮评审专家投票,组委会公开计票后得出来的结果,它基本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和看法。有媒体评论说,这次评选是中国经济理论界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一次梳理和盘点。

除了作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的“农村理论”之外,本次评选活动梳理和盘点出来的代表性经济理论还有:过渡经济学、国际经济大循环理论、股份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如果单纯站在中国经济学范围内来看,这些经济理论思想和顾准最早对于计划经济的反思一样,确实是具有历史性的创新,而且在中国改革实践中确实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以自己的远见和勇气,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开辟了理论先河,其贡献无论如何肯定都是不过分的。

但是,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对于发生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实践或理论的评价,仅仅囿于中国范围之内,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审视才能真正厘清。

自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首次确立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以来,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流派纷繁复杂、蔚为大观。从古典革命到边际革命;从凯恩斯革命到经济自由主义的复兴;再到国家干预主义的重新抬头,被各国政府普遍接受并纳入施政方针的理论创新比比皆是。在一国范围内产生、应用、发展并取得全球影响的经济理论流派也如过江之鲫,从德国学派到瑞典学派、从奥地利学派到再到二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各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但是,如果把“农村理论”,包括过渡经济学、国际经济大循环理论、股份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内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理论创新,与全球经济理论创新群星相比的话,如果说中国的经济理论创新同样明亮,但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如后者耀眼,这是肯定的。

当然,这样比较可能并不公平。正如1492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国际贸易由地中海向大西洋转变,从而触发英国的兴起,到18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才导致了《国富论》出版一样。自此以后,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中心,一直是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小的经济流派的创新,也随着不同国家经济的崛起而产生。这样,在伴随英国革命兴起的新兴工业国家——德国产生了德国学派,在奥地利产生了奥地利学派。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中心决定性地由伦敦转到纽约,经济理论创新的中心也随之到了美国。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二战后伴随着巴西、墨西哥、埃及等发展中国崛起而兴起的发展经济家理论创新。一句话,经济理论的创新是随着不同国家经济实践的创新而诞生的,经济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