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博弈的构成要素

博弈的构成要素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5 16:30: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博弈的构成要素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博弈的构成要素

篇(1)

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是指对体育场(馆)运营企业服务创造和服务提供的系统进行设计、运作以及改进。而体育场(馆)行为运营管理概念的引入是因为:体育场(馆)运营企业在设计或运作其服务创造和服务提供的系统时,其核心的构成要素“系统中有限理性的行为主体”,以及行为主体的有限理决策被忽略了。事实上,这些有限理主体的决策行为,以及主体决策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才是体育场(馆)运营企业应该考虑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的体育场(馆)行为运营管理是指体育场(馆)运营企业为了完成其服务创造和为客户提供满意、优质、高效的体育场(馆)服务(包括公益服务和和市场服务,以下都简称“服务”),而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体育场(馆)及相关的各种资源,所进行的规划、整合、组织、控制等行为决策活动。

2、体育场(馆)行为运营管理系统的构成

从行为科学的视角来看:体育场(馆)行为运营管理系统是由许多体育场(馆)服务行为决策的相互作用构成的。这些决策行为主要指对体育场(馆)服务的各类资源进行规划、整合、组织、控制等。具体可分为服务资源的采购决策、服务资源的集成决策、服务资源的销售决策、服务过程的保障决策这4步相互关联的链式决策行为。

服务资源的销售决策是指对体育场(馆)建筑资源及各种服务资源进行市场开发和销售的策略集合,具体包括: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与销售策略、体育场(馆)各种服务资源的开发与销售策略如体育场(馆)是否需要冠名,与冠名赞助商如何合作?在体育场(馆)举办的某项大型娱乐或文体活动是否需要赞助?赞助合作协议规则如何设定?是运营团队自身实施场(馆)服务资源的销售?还是通过市场机制引入专业的营销公司实施场(馆)服务资源的销售等等。

服务资源的集成决策是指为体育场(馆)各项服务的整合及价值增值而进行规划、整合、组织、控制等的策略集合。例如,体育场场(馆)运营团队针对体育场(馆)的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后,需要决定与这些招商的合作单位的合作规则如何,以及可以给予的优惠政策有哪些?都属于服务资源的集成决策。

3、总结

篇(2)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而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从其宣布独立,到联合国大会辩论,再到国际法院发表了关于科索沃独立的“不违反国际法”的咨询意见,已有69个国家承认科索沃(截止日期为2010年7月22日)[1]。科索沃独立涉及到国际法上的国家构成要素理论、民族自决原则、国际法承认制度以及其独立是否违反联合国安理会有关科索沃问题1244(1999)号决议等方面。但是以上理论和制度在解释上都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具有对立性。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或对立性,才使得国际社会在运用国际法解读科索沃独立时观点纷呈,立场迥异。国家构成要素理论。根据美洲国家于1933年签署的《关于国家权利和义务的蒙得维的亚公约》第一条规定,国家的构成要素有:永久人口;确定的领土;政府;与他国发生关系的能力。西方一些著名的国际法学者普遍持此种观点。而我国国际法学者认为,是国家存在的要件之一,也是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固有的不可或缺的属性[1](P149)。国家的构成要素应该为:定居的人民、确定的领土、政府和。目前,科索沃独立之后,其军队和管理人员都是靠别国的援助,根本没有政权保障[2]。据此,有观点认为,现今的科索沃不具有,缺少国家的构成要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民族自决原则。我国多数学者认为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不具有合法性[3]。主要理由为科索沃独立违反了民族自决原则,从而自然而然地破坏了母国(塞尔维亚)的与。这里民族自决原则为狭义上的理解。根据卡塞斯的观点,在国际法中,只有在三个领域中才能完全确立民族自决权,即反殖民主义、禁止外国军事占领和所有种族团体享有完全参政权。在前两个领域中是一种外部权利,可以自决,即独立;在后一个领域中往往被视为内部自决,即自治[3]。根据这种理解,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其独立明显不属于民族自决。但是,发源于西欧的民族自决原则,在1945年之前,大多数西方法学家认为或声称,自决原则并无任何法律内容,而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政策和道德概念[4](P515)。联合国成立之后,一系列国际法法律文件(包括联合国、宣言等)的通过,才使得自决成为一项法律原则。但民族自决原则至今还是最有争议、最含糊其辞的一个。该原则还有着广义的解释,即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享有自决的权利。如果照此推论,科索沃就有权行使民族决权。甚至于,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实践中,民族自决权理论已被西方国家所滥用,日渐沦为西方分裂他国的霸权话语。

国际法承认制度。承认是国际社会中既存国家以一定的方式对新国家或政府出现这一事实进行确认,并表明愿意与之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行为[5](P55)。对于承认的性质,国际法学界有两种理论,即构成说和宣告说。前者认为,一个新国家诞生之后只有经过既存国家的承认,才能具有国际法律人格,否则不能成为一个国家,西方一部分学者对此非常推崇,而我国学界对此持否定态度。后一理论认为,国家承认的效果是有限的,新国家的成立并不依赖于他国的承认,其是先于独立于外国的承认而存在的。大多数国家和我国的国际法学者对此理论持肯定态度。有意思的是,在科索沃独立问题上,这两种对立理论却有着微妙的效果。按照宣告说,科索沃的独立,任何国家对此事实,不应该持有异议,此种理论对科索沃的独立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构成说却具有了现实的意义,比如认可了科索沃与承认国自身进行交往的能力正是因为全球多于三分之一国家对科索沃独立的承认,才使得其在国际社会里有一定的交往空间。科索沃独立有没有违反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1999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解决科索沃问题的第1244号决议,决议要求“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尊重南联盟的与”。同时,决议还重申应给予科索沃“实质性自治”。对于该决议对科索沃未来地位的影响,解释上也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根据该决议,科索沃的最终地位只要没有得到母国塞尔维亚同意和安理会正式认可,塞尔维亚的完全即行恢复;一种解释认为,该决议只是为塞尔维亚保留了形式上的,还有预设了其他安排[3],承认科索沃独立地位的欧美国家就持此种观点。

二、国际法院有关科索沃独立的咨询意见

2010年7月22日,国际法院发表了科索沃独立“没有违反任何现行的国际法准则”的咨询意见。鉴于国际法院的特殊地位,该咨询意见的公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激烈讨论。我国知名国际法学者朱文奇教授认为上述咨询意见是欠考虑的,并认为如果该咨询意见从《联合国》机制方面研究,甚至是属于越权行为,主要原因是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从法理上说不通。根据联合国规定,联合国大会、安理会以及其他专门机构可以请求国际法院针对某一事项发表咨询意见。因此,国际法院对“科索沃宣布独立是否符合国际法”发表咨询意见自然属于其管辖权范围。至于据联合国第12条第1款之规定:“当安全理事会对于任何争端或情势,正在执行本所授予该会之职务时,大会非经安全理事会请求,对于该项争端或情势,不得提出任何建议。”也就是说,如果“科索沃独立”是一项关乎“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争端和情势”的话,并且联合国安理会正在执行的是联合国授权的上述的“首要职责”,则联合国大会不得“提出任何建议”。而针对科索沃独立问题,国际法院并不认为联合国大会向其提出的是一项“建议”。同时根据上文提到的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内容本身的有争议性,国际法院同样不认为科索沃独立违反该决议,理由是“安理会第1244号决议没有禁止科索沃自治政府临时机构宣布独立”。对此,笔者认为,尽管我国学者不同意国际法院的观点的适当性,但实质问题还是国际法条文的词语解释(比如上述“建议”词语含义)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不等同于判决,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此外,国际社会对此咨询意见的态度也是相互对立的。承认科索沃独立的美、日、欧盟大部分国家对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表现得欢欣鼓舞;俄罗斯则明确表示,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不能改变俄罗斯“不承认科索沃独立的立场”;而中国也表示,中国尊重塞尔维亚的和,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并不妨碍当事方通过谈判妥善解决问题”。但是,从国际法渊源的角度考察,自1947年以来,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因具体案件的不同其影响也不尽相同。就科索沃而言,因为其独立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国际法院针对其独立的咨询意见未必会成为一些企图谋求独立的共和国或者自治省(如南奥塞梯、阿布哈兹等)成为独立国家的在国际法上的依据,其作用也肯定不能同上述一些重要的咨询意见的影响等量齐观。因此,现阶段看来,准确地估量该咨询意见的最终影响也不大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科索沃最终地位的确立并不依赖于国际法理论,而是取决于国际社会大国最后的博弈。

三、科索沃问题

《联合国》第四条规定:“一、凡其它爱好和平之国家,接受本所载之义务,经本组织认为确能并愿意履行该项义务者,得为联合国会员国;二、准许上述国家为联合国会员国,将由大会经安理会之推荐以决议行之。”该条的第一项为联合国接纳新成员的条件;第二项为接纳新成员的程序。关于新成员加合国的条件。1948年5月28日,国际法院在有关“接纳一国为联合国会员国的条件”的咨询意见中对第四条第一项做了分析,指出申请者必须同时符合下列五个条件:一个国家;热爱和平;必须接受所载的义务;必须能履行这些义务;必须愿意履行这些义务。并进一步指出,上述条件是详尽无遗的,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足够的条件,不允许某些国家出于政治考虑而对新成员加合国而附加额外条件(包括接纳一申请国时同时以接纳其它申请国为条件)。但国际法院同时认为,该条并不禁止对任何可能在合理和诚意范围内能够证明必要条件存在的因素或者事实加以考虑。判断申请者是否符合会员国的条件权限属于安全理事会和大会,并最终由联合国全体会员国来决定[7](P11)。

关于新成员加合国的程序。国际法院在1950年3月3日“联合国大会关于接纳一国加合国的权限”的咨询意见中指出,第四条第二项的含义也是没有疑问的。在接纳会员国的程序上有两个条件:安理会的推荐和大会的决定,而安理会的推荐是接纳会员国生效的先决条件。当一国依照第四条第二项加合国,如果因该国在安全理事会中未有获得所需多数的投票决议或者因一个常任理事国反对推荐入会的决议案不具备入会推荐时,其入会案不能因联合国大会决议而生效。也就是说,当安理会对新成员入会不提出推荐时,联合国大会无权做出接纳一国加合国的决定,联合国大会也从未获得改变或者安理会的表决的权力[7](P4-5)。同时根据《联合国》第18条第2项的规定,对于新会员国加合国之准许,是属于联合国大会的“重要问题之决议”,应该由到会及投票的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票数才能通过。

因此,根据以上的条件和程序,目前而言,科索沃要想实现其加合国的愿望,几乎是没有可能的。原因:第一,在实际过程中,任何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俄罗斯或中国)可能会以科索沃不具备“一个国家(上述条件1)”的必要构成条件为理由,从而行使否决权,使科索沃的推荐入会的决议案不能进合国大会,使大会无法对其行使入会决议。此环节是科索沃加合国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俄罗斯,由于其在巴尔干地区存有巨大的地缘政治利益,让其轻易地改变反对科索沃独立的立场似乎很难,除非有其他的政治安排或者妥协。第二,即使安理会对科索沃的推荐决议案能够形成,也需要到会及投票的联合国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票数才能通过。也许在支持科索沃独立的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推动下,该条件比之上面的条件更容易实现一些。但是,其最终完成起来,未必就很顺利。总之,科索沃要想最终加合国,同样不是国际法本身所能解决的,而是依赖于国际舞台上的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

篇(3)

关键词: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利益;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5—0017—04

近些年来,随着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成渝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长株潭城市群、中原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圈”、“带”、“群”、“区”的纷纷涌现,构建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便逐渐成为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亦不断涌现。然而,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还鲜有探讨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概念、内涵和结构要素等问题的。而这些问题的探讨对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构建至关重要。期望本文的探讨能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推进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构建有所俾益。

一、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概念、内涵区域是指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紧密和交流频繁的一个特定空间。在一个区域内会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主体(如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等),这些多元主体的利益和区域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多元主体必须相互协调其关系,进行协同合作治理,才能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各地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各个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区域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这些利益矛盾与冲突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协调,就会进一步演化成不同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损害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来推动和保障区域经济合作的健康深入发展,其中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核心。

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指通过有目的的制度安排而形成的区域内多元政府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涵:首先,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具有一定的目的导向。社会领域中的机制一般都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设计的,因而带有明确的目的导向性。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的建立也具有相应的目的,即是为了实现区域公共利益。其次,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区域内多元政府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结。机制一词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被用来借指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较为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机制设计良好,那么当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它便会自动迅速地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的目标。机制是一种联结,是一种有机联系,意味着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也是一种有机联结,可以看做是一种由多个政府主体相互联结和互动的运作系统,并利用这种互动关系产生新的整体功能作用,即通过协调合作来保障区域经济的顺利运行。再

收稿日期:2012—08—1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背景下的北部湾区域公共管理研究》(0896003—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褚添有,男,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桂林541004)。

马寅辉,男,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桂林541004)。

次,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一种多元政府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相互联系是指区域内多个政府之间的联结,其联结组合方式可以看做是机制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不是按照上下层级组成的纵向结构,而是多个主体基于平等基础上组成的动态的、富有弹性的网状关系结构。相互作用是指区域内多个政府之间交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主要表现为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等形态的运作过程。其作用方式主要表现为对话、协商、谈判、合作等。最后,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是一种制度安排。

要想使区域内多个政府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稳定下来,成为各地政府所遵循的行为规则和程序,就必须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外在形式上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就表现为一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规则或制度。

二、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构建

必要性的经济学解析建立区域政府协调合作机制不仅是基于现实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

篇(4)

民办高校 学生 就业竞争力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1.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理论研究乏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能力作为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的研究领域,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就业竞争力做了不同的定义。如C.Overtoon从横、纵切面的视角认为它与所有行业、职位相关;CBC,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从雇主和客户的视角把它定义为品质和能力;J.Hillage和E.Pollard从就业时间的视角把它定义为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总体上看,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国家从就业指导的视角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论已比较成熟。

国内在就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薄弱。我国学者多从就业竞争力的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就业指导等经验层面对就业竞争力进行研究,与国外相比,国内同类研究中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理论引领下多视角的实践探索显得较为薄弱。

2.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更为薄弱

不论是在欧美还是在日本,私立高等学校均与公立高等学校相辅相成,共同承担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历史使命。与之相比,我国民办高校无论是产生历史、生存状况、教育地位以及发展的轨迹都有较大的不同。就业竞争力是民办高校办学之本,几乎所有民办高校都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当着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遗憾的是,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尤其是相关的理论探索非常少。

二、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实践意义

学生就业问题已是社会性问题。2011年2月22日,在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提到“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总量压力有增无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他指出:“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相比之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

2.理论价值

有关学者指出,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就业鸿沟”日益扩大的真正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智力能力的提升,不太重视人的非智力因素。这几年来,许多学者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但多数还停留在对策层面的经验总结。本文以民办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比较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就业差异的基础上,探索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以人本理念探索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三、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

1.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状态分析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是三本和专二阶段录取的学生。在学习中,他们大多存在底子薄、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等现象;在思想上,他们大多自卑感强,学习情绪不稳定;在生活中,他们独立适应能力不足,自我约束力较弱。表现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有的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较差;有的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差;有的学生由于自卑和失望心理的作用而缺乏主动性;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好而存在就业依赖和侥幸心理。

2.市场人才需求分析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少,大多数学生一毕业就面临着就业,在和用人单位的双项选择中踏入社会。从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来看,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表现基本满意,但对于其他方面的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在大学生供给数量越来越大的同时,市场本身对大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苛刻。IBM在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有几个方面要求:第一,是服务意识,即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第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沟通的能力;第四,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这说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市场化的,市场更关注学生的各种实际能力。

3.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

根据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状态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分析,以人本理念为重心,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概括起来体现为三个“力”即逻辑思考力、人际沟通力、综合执行力。逻辑思考力以求“真”为本质,是探究各种业态的运营规律进行业态创新的基本能力层次;人际沟通力以“和谐”为取向,这是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需具备的重要能力,沟通要在复杂的博弈中求得平衡,在学习、实践中都可得到锻炼;综合执行力以“实”为特征,要求行知合一,干实事、出成效,在社会大课堂中独挡一面地执行任务,解决问题。

四、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坚持“能力导向”、“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为依托,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1.基于逻辑思考力培养的专业学习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形成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是大学生能顺利从事相关工作的前提。民办高校学生,应在学习中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会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扩大课外阅读量,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举一反三,在思考中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基于人际沟通力培养的第二课堂

丰富第二课堂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时代特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开展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各项主题活动、社团活动、文体艺术活动。开展有助于人际沟通力提升的主题活动,如组织开展班会、讲座、集体活动等,使班级中的每位学生经常在一起沟通交流,在活动中增强了沟通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开展有助于人际沟通力提升的社团活动,如构建公关关系社团、学术型社团、志愿服务社团等,社团的这种广泛性使不同专业的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乃至思维方式的学生经常在一起沟通交流,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互相熏陶;开展有助于人际沟通力提升的文体艺术活动,文体活动能使学生提高审美兴趣,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激励学生对美的向往,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形成积极的人际沟通态度。

3.基于综合执行力培养的社会实践

为了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有学科考察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实习基地实践、订单式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方式。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大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升华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多次尝试、切身感受和证明某一认识的正确性,促其情感和信念的产生与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设计综合执行力提升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开辟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模式。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未来就业作充分准备。

五、结论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是三本和专二阶段录取的学生,底子薄,自卑感强,做很多事情都缺乏自信,这些状况自然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难题。同时,“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民办高校学生就业不容乐观,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需要研究。在对国内外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在就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薄弱。我国民办高校无论是产生历史、生存状况、教育地位以及发展的轨迹都有较大的不同。就业竞争力是民办高校办学之本,几乎所有民办高校都把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当着最重要的工作来抓。遗憾的是,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尤其是相关的理论探索非常少。本文以民办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比较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学生就业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以人本理念探索了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参考文献:

[1]胡尊利,刘朔,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8):24-27.

[2]Overtan,C.Employability Skills:An Update[EB,0L].

[3]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Employability Skills 2000[EB/OL].2008-02-22.

[4]]Hillage J&Pollard E.Employability:develping a frame work for policy analysis.DfEE Research Repon RR85.1998.

[5]Departmem of Education and Skills.Higher Education Carees Services.2003.

[6]Kazushi Nishida.Youth Employment Measures in Japan,International Affairs Division,Ministry of Health,Labor and Welfare.Japan.2002.

[7]Mazzeo C,Rab S Y,&Alssid J L Building Bridge8 to College and Carees:Contextualized Basic Skills Programs at Community Colleges.The Workforce Strategy Center,2003.

[8]The Japan Institute of Labour.PESOs strengthen Their Labor-matching Role.Japan Labor Bulletin,2003,42,(04).

[9]Val Butcher.HE Carees Advisory Senrices in the UK: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National Institute for Careers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02.

[10]Watts A G&Van Esbroek R.New Skills for New Futures:Higher Education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Services in the European Union.Brussels:VUB Press,1998.

[11]谢晋宇,宋国学.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5-91.

[12]施炜.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祈[J].江苏高教,2010,(2):102-103.

[13]姚德超,晏月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9,(1):75-77.

[14]柯羽.反思・扬弃・超越――从“就业率评价”到“就业竞争力评价”[J].江苏高教,2004,(5):33-35.

[15]王保义.中欧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64-67.

[16]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1-83.

[17]河洋.以就业指导工作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J].科教文汇,2009,(1):120-124.

[18]于美来.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J].高教观察,2007,(10):52-53

[19]阎程.提升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4.

基金项目:

篇(5)

关键词:恶性竞争产业生态学均衡

(一)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与市场构成要素的对比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提供有机物(食物),而这些食物和能量在每一级的消费者中传递,累积并被消耗,最终通过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的方式将能量和其他微量元素归还至无机环境。在市场里,初级开发商开采自然资源,原材料经过层层加工,其价值也在转移并增加,最后一级的消费者(此处指客户)承载了商品所有的价值,也消耗其使用价值,在使用期限结束后,由废品回收机构将剩余的能量与价值回归至市场或转移给其他企业。

生态系统和市场不仅两者的构成要素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我们把市场理解成一个生态系统是可行的。

(二)市场经济理论是一种生态经济理论

高斯在1932年进行了大草履虫和双核小草履虫的培养实验,其结论最后演化成竞争排斥原理,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的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三)生态系统里的竞争

1.竞争与物种的多样性

因为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产生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存哲学,使自然界的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物种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下去,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胜利了,会存活并逐渐进化成新物种,失败了,就会消亡。因此,竞争催生了物种的多样性。

2.协同与物种的依存性

物种间存在竞争关系的同时,还存在协同关系,体现了物种的依存性。近年来研究发现,蚂蚁已成为植物种子的主要传播力量,有“蚁播”之称。许多植物都产生一种油质体附在种子上,蚂蚁将种子搬回蚁穴,当蚁群将油脂吃掉,就剩下了完整的种子。蚂蚁得到食物,而种子也被传播,这就是一种美妙的互惠互生作用,同时也很好的说明了物种的依存性。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间是相互联系的。种间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作用等多种类型。物种的多样性和依存性共同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但是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恶性竞争,如水葫芦挡住阳光让水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隔绝空气使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另外它死后,体内的重金属在水底沉淀直接杀伤底栖生物,这种三位一体绝杀战术严重破坏了水下动物的食物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互联网企业中的竞争分析

中国的很多互联网企业不能正确面对竞争,恶意竞争事件频频。分析根源,主要有以下原因。

1.企业自身缺乏创新

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既定,所以当企业在遭遇发展瓶颈时,只知入侵他人领地和简单地复制模仿。这种行为严重压制了中国网络的创新能力。缺乏创新、缺少核心技术的企业就像物种难以进化一样,最终会导致灭亡。

2.企业缺乏包容和服务意识

(1)对竞争对手的态度

缺少对于对手的包容使中国互联网企业没有去想怎么把互联网的蛋糕做大做强,反而热衷于内讧和窝里斗,这就是中国缺乏能够影响世界的企业的原因之一。企业应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排挤、不诋毁竞争对手;视竞争对手如镜子,照己修身。应该学会互相合作,争取实现双赢。

(2)企业价值定位的缺乏

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企业的价值观经历了由“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再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转变。企业一定是社会化的企业,这要求企业做到在提供任何产品或服务时,不仅符合本企业的利益,还要符合消费者和社会发展的长期利益。

(五)生态学对于企业恶性竞争的启示

(一)定位——从生态位理论看企业战略定位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竞争性?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的重要理论?如果两竞争物种间竞争越激烈,按竞争排斥原理,将导致某一物种灭亡,或通过生态位分化而得以共存。

对企业而言,在品牌进入市场前必须先研究市场的“生态位”,找到属于自己的独有位置,也就是杰克.特劳特先生提出的定位。每个企业都应找准适合的消费群体,进行差异化定位。面对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率不断下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逐渐从以产品为导向转向以顾客为导向,进行市场细分。

(二)竞争——从种群发展看竞争危机

在生态学中,竞争可以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资源利用性是两种生物争夺有限资源,这是有利于种群发展和进化的,比如鲶鱼效应。相互干涉性则是对竞争对手的直接干涉,比如杂拟谷盗和锯拟谷盗之间相互吃卵的直接干扰,这会对种群发展造成限制和破坏,如果像水葫芦一样入侵,甚至对生物链造成危害。

引申到企业竞争,竞争本身是有利于发展的,但恶性竞争与盲目扩张会走向灭亡。竞争为人们带来了技术的革新、产品的创新、优质的服务,但恶性的竞争暴露了资本的贪婪本性。从博弈的角度讲,任何不法的有损于行业发展的行为都不会得到长足发展。

(三)依存——从互利共生看企业的战略联盟

篇(6)

关键词:信用 企业社会资本 核心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把世界的人、财、物纳入到同一个舞台,把人类的不同利益追求及实现方式聚拢到同一空间。全球化的实质是民族国家作为主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在全球范围内企业的竞争,而且还有来自技术领先、服务周到,把诚信视作自己生命的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对我国企业而言,在现有的条件下,诚信无疑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固本之策。本文的目的是分析信用对企业社会资本创造的作用以及信用是如何提升企业的关系竞争力的,在此首先分析信用的功效。

信用的功效

我国目前市场交易中因信用问题而造成的无效成本已经占到了中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的37%,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2个百分点。这说明因失信而产生的过高的交易费用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有效资本。信用资本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互利合作、共赢共享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以诚信、合作、规范为共同准则 ,以信誉为基础的人际信任关系。信用至少具有以下几个功效:

节约交易成本

良好的社会信用会为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提供最节约的信用搜索费用,不信任导致的交易费用既是一种无形的消耗,也是一种附加的开支。正像美国思想家弗兰西斯·福山所分析的那样:“反观人们彼此不信任的社会,企业运作只能靠正式的规章和制度,而规章制度的由来则需经过谈判、认可、法制化、执行的程序,有时候还配合强制的手段。以种种法律措施来取代信任,必然造成经济学家所谓的交易成本上升。如果一个社会内部普遍存在不信任感,就好比对所有形态的经济活动课征税负,而高信任度社会则不须负担此类税负。”只有市场经济主体具备契约精神和基本的道德信用,发挥信用在交易中独特的资本功效,才能真正降低契约风险,减少监督成本,节约交易纠纷费用,节省流通费用。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信用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生产力。

促成重复博弈

作为市场主体的“局中人”在参与经济活动中,其行为的决策和选择,是一种“策略博弈”的过程。从交易活动的持续性和短暂性来看,有“重复博弈”和“短期博弈”。应该说,局中交易双方的良好信用,为多次合作或长期合作的“重复博弈”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重复博弈”的行为类型中,由于双方良好信用发挥了储蓄的功能,产生了“信誉效用”,减少了交易费用,使得所有局中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实现了利益的均衡和效用的最大化,并形成了社会经济利益实现的有序化,形成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均衡的双赢格局。而在“短期博弈”中,由于局中人的以往信用历史,没有机会在下次的交易中充分展示和发挥作用,守信就很难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偏好。因此,博弈的形态是市场秩序的重要标示,而信用又是构成博弈类型的基本要件。

消解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市场交易信息的不对称性,主观条件是交易一方的隐瞒不实所致。对逆向选择的消解,除了强制性的约束力外,还要借助人们道德的自律性,即行为主体在道德良心和正义的荣辱价值观的支配下,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意志,诚实信用,自愿放弃逆向选择的机会,避免投机性。根据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经验,社会法规的灭亡性和惩处的严厉性是消解逆向选择不可或缺的外部机制,而人们诚信的自律性,则是消解逆向选择的内部机制。应该说,信用是遏止经济活动中的逆向选择的治本之策。

醇化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群体心理倾向、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综合。由于信用内涵于社会风气之中,且是社会风气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因此,个人、企业、国家良好信用的形成,无疑就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醇化。个人的良好信用会使以诚相待的交往方式习得成风;组织、企业的良好信用会强化社会成员的信任心理;国家的良好信用会引领主流的社会价值取向。

信用对社会资本创造的作用

合作,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应有连结状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为社会关联的实际样态,则是社会资本结出的硕果。诚信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则对社会资本的创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信用是社会资本形成的基础。社会资本有三个层面的构成要素:规范和价值观、网络和后果。作为规范和价值观的资本,是一种“心灵的习惯”,表现为公民所具有的、与信任和互惠及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作为网络的社会资本,表现为各种社会组织的建立和维系,由于交互作用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因而,由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社会利益、兴趣爱好等社会需要形成的各种组织就构成了社会运行的基本单位,这些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即形成了社会的网络系统。而人们之间的信任和互惠的行为准则和信仰,则是组织内部和谐及外部协调的基础。因此,信用的观念、规则要求及其信用活动的表现,直接关涉社会资本的形成。为此,福山曾一语道明:“反观社会资本的获取,所需要的是整个社团普遍拥有道德规范,成员需要具备忠诚、信实、可靠的美德,更甚者,在团体成员普遍对彼此产生信任之前,社团就必须先采纳一整套规范。”即信用、诚实等规范是社会资本形成的先决条件,社会成员的诚信状况,是社会资本形成的标志。

信用是社会资本创造的基础条件。社会资本的形成不仅需要信用等道德的铺设,而且其创造,也需要一定的信用预设资源。信用关系的形成,常常需要借用已存有的一定的信用资源,因为只有通过以往的交往经验或信誉记录,表明对方能够履约,并对置信方履约的行为预期有信心,信用关系才能建立。现代信用经济的运行机制根本上是以契约关系为基础,以履行契约为核心的。信用是契约的基础,契约是信用关系的表现形成和维系信用的手段。作为信用的隐契约并不是指有形的协议,更重要的是一种契约精神和契约观念。从结构上看,信用体现为三个层次:技术层次,如各种信用工具;制度层次,即交易中反映信用关系的规则和约定;价值心理层次,如人们的契约精神、信用观念等。这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信用制度,缺少任一层次,信用及信用关系都会受到影响,必然导致市场交易难以发生,即使交易发生,不正常的信用关系也将为以后交易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埋下隐患。信用制度是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两种形式形成的。正式的制度安排所形成的信用制度,主要表现为对交易双方的行为进行约束,确定其维护自身信用的各种规则,它主要是以法律约束为中心的各种交易规则,是外在的、公开的、有规定可依的层面。非正式的规则、隐性的制度、习俗、交易习惯、意识价值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所形成的信用制度是长期演化形成的,是内在的、隐性的但却是人们自然遵守的。

信用好坏影响社会资本的效能。信用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构成要素,其表现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资本的功效。因为信用、诚实等道德,具有连锁性的正负反应,诚实守信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自我存量的正强化和积累倾向,从而扫除未来交往关系缔结的障碍;而欺骗失信的言行,具有的是自我存量的负强化倾向,它对未来交往关系的建立发射的是破坏力。所以,社会资本能够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功能,须以良好的社会信用为传输带。

社会信用体系构建

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与扩大,随着民族国家与企业责任和影响的加大,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活动不仅具有国内社会信用建设意义,而且被推向了国际舞台。因此,政府和企业必须合作致力于加快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治理与消除遍及我国社会生活各自层面的信用缺失现象。现代诚信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其本性是人格独立和平等,现代诚信不局限于熟人、地区、小团体,而是覆盖整个社会。对我国目前诚信状况而言,从诚信制度建设入手是当务之急。首先是从信用制度的三个层面展开,即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价值心理层面着手。本人认为完成这一任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市场经济下的诚信,是以财产所有权的明确界定和独占为前提,以财产使用权的交易为内容的。信用关系的实质是产权关系,产权不明则交易不清,交易不清则信用不立。没有明确的产权,于是信用在博弈中流失,财富在博弈中耗散,成本在博弈中积聚,也无法积累社会资本。国有产权的明晰是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的前提,我国目前的国有产权改革还不彻底,因为它在根本上没有解决国有产权的所有者人格化问题,也就是国有产权的所有者缺位问题。

完善信用规则和制度。我们应加强法规在信用规则与制度中的地位,通过法律法规的权威性来增强约束力。加强市场经济诚信的立法和执法,出台类似《公正信用报告法》,《公平信用机会法》之类的有关法规,让不守信用者没有空子可钻,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惩罚度。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之一就是对不讲信誉的企业处以极刑,即宣布突然死亡。在我国浙江去年首用“突然死亡法”,8000多家企业被宣布“信用破产”这是浙江的工商部门首次大规模对信用破产企业采取强硬措施。

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发展我国的信用管理行业。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信用经济也比较发达,原因之一是他们有一整套与经济相适应的诚信制度。有了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征信对象的信用数据信息,交易者就可以大大降低获得对方信用信息的成本,很容易鉴别交易者的信用状况。目前,我国银行业已经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收集整理个人的信用资料,该系统的存在,将使个人、企业不断增强诚信观念,重视自身的诚信记录,诚信形象,从而增强个人、企业的社会资本。

规范政府行为。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政府职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别,我国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预,会使得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生命周期缺乏良好的预期,助长了短期经济行为,加剧了市场经济信用缺失,所以,社会诚信的建立,首先政府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稳定政策,增强政策的透明度,让人们理解政策的科学决策过程,对政策有个正确、长期的预期,才有利于人们树立信心,才有利于社会诚信的建立。

建设信用的价值心理层次。这一层次是信用的技术层次和制度层次内化为交易者的一种价值观念的结果。一旦它上升为交易者的价值观念时,交易者就会把前两个层次所要求的信用准则自觉地作为其行为目标来追求。因为重复博弈会使交易者认识到只有自觉遵守这一准则才能获得最大的长远利益。这样,也就会减少因为通过技术、规则和制度来约束交易者行为而支出的成本。因此,强化契约精神,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秩序也是完善信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企业信用和企业形象的必由之路,从而积累企业的社会资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远方出版社,1998

2.科斯,诺思.制度、契约与组织[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篇(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带给企业的深刻变化是:复杂、动态与不确定性。我国企业不仅受到经济体制转轨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这些都使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为凸显,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转移与范式转变,由此带来了产业升级、战略变革与创新等问题。战略作为协调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有机系统,在企业环境发生变化时必然会提出转换或变革要求,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资金支撑和关键后盾。因此,如何根据变化了的环境调整财务战略,保持其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是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柔性战略观的提出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环境、战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阿尔里奇(1979)、钱得勒(1962)、安得鲁斯(1972)和查尔德(1972)等人认为,环境是真实的,组织与环境是相互分离的,所有构成战略态势的环境要素都独立于观察者。战略制定者必须通过扫描客观存在的环境以发现机会和威胁,并找到与这一环境事实相匹配的最佳战略方案,理性的分析过程是寻求特定环境态势下最佳战略方案的关键。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谋求战略变革和创新,原先用于制造业的柔性思想逐渐被应用到了企业管理中。柔性(Flexibility)是指能够对变革或新情况做出反应或适应的质量。安索夫首先(Ansoff,1965)将柔性思想用于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柔性战略观点,认为企业柔性包括内部柔性和外部柔性。其中内部柔性(internalflexibility)是指组织快速适应环境要求的能力;外部柔性(externalflexibility)则是指组织能动地影响环境的能力,它通过保护性(防御性)策略或开拓性(进取性)策略来减少组织的脆弱性。刘益、李垣等(2005)认为,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一种适应性战略,它更强调创造或利用变化。或者说,它是一种破坏旧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战略。阿克和马什卡雷尼亚什(Aaker&Mascarenhas,1984)提出了实现柔性战略的方法(如多元化、投资于未经充分利用的资产以及减少专用性承诺等)。桑切斯(Sanchez,1995)则结合资源理论和能力理论,认为柔性战略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两方面,即企业可用资源的固有柔性(如备选资源的使用范围、资源的转换成本与转换时间)以及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柔性战略观是指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时,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通过运用、整合或创造内外部资源,对环境变化做出的能动性反应。理解柔性战略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性战略关注环境的变化强调利用变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而不是仅仅适应环境变化。

(二)柔性战略强调的柔性是建立在稳定性基础上的韦克(Weick,1982)指出,绝对的柔性使组织不可能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感觉,容易导致决策混乱。范汉姆(VanHam等,1987)强调,对于保持一致性和组织的控制能力而言,稳定性是柔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笔者在强调运用柔性战略的同时,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战略的刚性和计划性,它是刚性基础上的发展。

(三)柔性资源与能力是实现柔性战略的根本保证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必须有能力发现新资源并整合、配置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以使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四)柔性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柔性系统企业柔性系统包括柔性的管理思想、柔性的组织和管理控制以及柔性的生产系统等,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柔性战略观下企业财务战略思想的转变——从刚性财务转向柔性财务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传统财务战略是建立在刚性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的,认为企业在理财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制度,以保持企业理财系统的有序性和稳定性(邓明然,2005)。然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使企业战略观发生了变化,也对传统的、相对静态单一的刚性财务战略思想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外部环境中持续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变化要求公司财务战略能作出快速的根本性调整;另一方面,企业财务战略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征,需要较长的动态反应时间,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因果模糊性。为解决财务战略的长期稳定性与环境变化的持续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实现由传统的静态思维方式向动态思维方式的转化,从传统的以计划预算为主的刚性财务向刚性基础上的柔性财务转化。许多财务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王化成(1992)提出了在财务管理中必须遵循弹性原则,进行了如何保持合理弹性的研究。邓明然(2005)将柔性战略观点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认为以适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柔性同以稳定性为主要特征的刚性同时存在于企业理财系统中,理财系统的柔性是保持理财系统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赵华等(赵华等,2006;余海宗、何浩,2003)借助企业柔性战略思维来解决财务战略问题,正式提出了柔性财务战略观。

上述研究都从不同侧面运用了柔性思想去研究财务,解决了柔性财务战略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但却未能很好地确定财务战略的研究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研究体系。与传统财务战略体系一样,柔性财务战略体系也包括理财环境分析、财务战略制定和战略目标分解、财务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实施绩效评估四个方面,但其战略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一)对待环境的态度转变传统财务管理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主要是从环境的适应性角度强调根据变化调整战略;而柔性背景下的财务战略更关注战略的能动性,强调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财务战略,运用企业资源和能力持续性的适应并利用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强调战略的灵活性在传统财务战略中,战略计划是实现战略的重要环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计划来实现;而柔性战略下的财务战略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和实行分权式管理等手段,随时整合资源和提升能力,通过动态的博弈来实现战略。

(三)柔性战略观更注重价值链创新和价值管理,强调企业在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三、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其整合

(一)柔性财务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柔性战略观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财务战略思想,也要求对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进行调整或变革。刘益、李垣(2005)认为,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需要,企业战略的范围必须包括竞争的各类因素,柔性战略应该包括组织柔性、资源柔性、能力柔性、生产柔性和文化柔性等五个方面。作为战略思想的具体财务体现,财务战略应保持与企业战略的动态一致性。笔者根据上述柔性战略内涵的界定标准,认为柔性财务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财务组织柔性、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资源柔性以及财务活动柔性四个方面:

1.财务组织柔性财务组织柔性包括组织结构柔性和组织管理柔性。在柔性财务战略中,财务组织机制不仅要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还要适应环境变化,以促使企业员工不断提高素质,增强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因此,组织结构决不可能静止不变,有效的财务组织柔性来源于组织内部的要求、组织结构的弹性、组织成员对变化的适应性与组织外部的竞争状况、组织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组织氛围和群体和谐等方面。组织管理柔性是指财务组织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及部门间沟通以适应变化或超前行动的管理制度、程序及方式方法所具有的灵活性。财务战略柔性的程度及其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组织结构转换的高效益、高效率及组织创造性的提高上。

2.财务资源柔性财务资源柔性是指企业原有财务资源的转化能力,某种财务资源的用途越宽泛,且其转化成另一种资源的难度较小、时间较短时,该财务资源的柔性就越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再比如,在集群内部,通过企业与集群企业的合作关系,使用转包或接受订单等方式,借助集群的生产能力虚拟出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资源柔性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因此,财务资源柔性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物质基础。

3.财务能力柔性财务能力柔性是指在变化环境下企业整合旧资源、发现新资源并有效组织财务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邓明然(2005)认为,柔性财务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划分为: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缓冲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吸收或减少环境变化对系统影响的能力;适应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随环境变化而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理财系统具有的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能力。作为财务资源的人是保证财务能力柔性的主体,财务能力柔性则体现了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的控制能力,是财务战略成功实施的管理能力保证。

4.财务活动柔性财务活动柔性是柔性财务战略得以实施并获取成功的依托,因为企业的财务战略柔性都是柔性组织运用柔性资源和能力,通过财务活动表现出来的。财务活动柔性一般包括柔性筹资系统、柔性投资系统和柔性的营运资金管理系统以及柔性分配系统。企业只有能筹集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并合理地投放配置和使用资金以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

在柔性财务战略的四大组成部分中,财务组织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是基础,财务活动柔性是整合前三种柔性基础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柔性财务战略实际上是企业柔性战略在财务管理中的延伸,它以企业战略和财务环境分析为起点,通过财务活动的组织,利用并整合企业的财务资源、财务能力和财务组织应对环境变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相比,柔性财务战略更多体现的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和利用,而不是改变或制造环境。

(二)柔性财务战略各要素间的整合

成功的财务战略需要依赖协调过程才能使战略意图得到实现。企业应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只有当所希望的新战略相匹配的资源、能力、组织、活动等得到改变并达到彼此协调时,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才有保证,财务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企业选择利用每一个要素,并将其组合起来建立一个不断强化的柔性系统的过程(刘益、李垣等,2005)。在一个相对多变而复杂的非均衡环境中,柔性财务战略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具体如下(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战略与企业财务组织、财务资源、财务能力之间是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体系。柔性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分析各要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有机系统。

1.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总是要求企业对财务资源和能力根据环境变化与目标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整合和变动。一方面,要求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从根据计划分配资源转变为注重资源本身的多用途和适应性,如,企业内部保持较低比例的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性资产投资,通过提高企业资产的变化能力和周转速度来提高财务资源的柔性水平;另一方面,要求财务能力从原来单一的规范化、秩序化的计划性管理转变为灵活、快速的集成化管理,实现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在财务战略的形成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财务资源或财务能力的单纯影响外,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互动影响,并按照新战略及其实施要求对二者进行重新整合,拓展财务战略的形成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为战略措施提供更广阔的可行区域和更合理的选择标准。

2.柔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是在高度复杂化并不断变化的非均衡环境之中进行的,人作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战略实施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因此,企业柔性财务系统中的财务机构设置以及人员素质(包括价值观和创新意识)与配备对财务系统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

3.财务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通过相应的财务活动加以落实,财务活动是实施财务战略的基础和土壤。一般来说,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会经历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以及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等,体现出不同的财务活动特征。因此,如何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及拥有或可以整合的资源、能力和组织结构实施战略变革和创新,是财务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