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课程的特点

德育课程的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5 16:30: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德育课程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初中 德育课程 校本课程 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69-01

1.前言

德育校本课程是新型课程管理模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是在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下,以学生需求的正确评估作为基础,通过学校和有关部门德育资源的整合,将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措施,制定出德育教材或者活动。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面对重重困难,但是经过不断的调整,一定会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2.影响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2.1观念的影响

据调查,由于传统德育课程开发观念的影响,导致一些学校的教师和教育行政工作者认为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专家的工作范畴,其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会影响教学工作,增加自身负担。

从笔者查阅的资料上看,一些较为著名的期刊杂志如《思想理论研究》、《上海教育》等反应了一部分上海某些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但是没能达到理想状态,缺乏全面、综合的研究,也没能使有关部门重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较为落后,处于起步阶段。

2.2师资队伍的影响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初中教师需要在课程中扮演探索者、参与者、引导者等积极的角色,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探索实践能力。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由于德育校本课程的决策权在于学校,使得很多教师不能及时适应。

2.3教育部缺乏指导性政策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部门,如中央、地方与学校之间的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缺乏科学、权威的课程认证制度去监督德育校本课程质量。从政府的角度上分析,政府将课程决策权交给学校后,对其管理多于服务,教师的专业判断被政府的行政命令所阻碍。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个重要角色,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力或者对自身权力范围不明确。

2.4课程实施状态不理想

德育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一般表现形式为活动课、选修课。但是相比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德育校本课程大多没有纳入考试范围,导致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这些课程的重视度不高。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制度,因此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被高度重视,其被起到一个装饰的目的。正是因为内部缺乏自觉和自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质量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3.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对策与案例分析

3.1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性,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综合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使其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2)运用自身专业技能,依据形势发展变化,灵活的对学生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删减。

(3)考虑全局,从实际出发,开发选修和必修德育课程、综合与分科德育课程、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等,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协调。

(4)结合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同发展状况因教施才。一些发达地区网络发展迅速,要注重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课程的开发。一些偏僻乡村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就根据当地情况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校本课程。

(5)教师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当注意连续性、渐进性,从底层次开始施教。逐渐向更高水平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3.2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笔者认为,在各种各样的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中,德育课程创编和德育课程整合模式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

3.2.1德育课程创编模式

德育课程创编模式是根据学生自身德育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而进行的课程选择、设计以及评价。

案例:初三年级德育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初三是一个学业上的转折点,关系到初中毕业以后的选择去向。这时应该调整学生的应考心态,帮助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不轻言放弃,并且协助其做好适合的人生规划。

(2)课程内容

1)正确看待“成功”。学生和家长都期待成功。由于多方面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学生对成功的看法有所不同。在学生选择下一个阶段的去向时,应该看得更远,扩宽思路,走好这步关键的路,才能提高将来成功的概率。

2)学会面对压力。面对紧张的中考,学生会面临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教师要教学生怎样面对压力,在不放松学习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心态。

3)回望和感悟。教会学生回望初一、初二时走过的路,总结优势和劣势,发挥优势,改正自身的不足。感悟自身在母校所度过的日子,让这几年的时光在一生中难忘。

(3)课程方法

通过情感活动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其在初中三年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也收获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4)课程安排

1)规划人生。根据初一写的人生规划进行对比,端正态度,及时调整;制作“我的未来”手工作品,体现自己的希望;举行梦想主题班会,交流梦想。

2)调整心态。教师授予学生一些减压小窍门,疏导心态;举办专题讲座。

3)告别母校。让学生在此感悟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感受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苦与乐,观看回顾视频,拍照留念,为母校赠言等。

(5)课程时间

时间为一学年,从初三上学期开始实行。

3.2.2德育课程整合模式

德育课程整合是在越过不同的知识体系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所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德育课程整合有三种模式。第一,将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将德育课程的功能用于其它学科上,如语文科目上讲解社会形象良好、起带头作用的人物的道德作用,历史课上讲解伟人的良好道德行为等;第二,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第三,将德育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互联网进行德育教学。

4.结语

德育校本课程是一项新生活动,其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以及需要,通过德育教师引导学生开发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必然趋势。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和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和当地德育资源,开发更有效、有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4(03).

[2]卢少军,朱跃民.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3]罗安佳.民办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1(04).

篇(2)

我校紧紧将“两园”基地实践作为校本德育课程,大力组织开展农耕实践活动。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每周二、五的中午各班组织开展农耕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基地开展翻地、种植、管护、浇水、施肥、除虫、收获等各种农耕劳动,让学生认识各种农作物、各色蔬菜、水果的生长等,学习各种农业劳动,让学生出力流汗,锻炼身体和意志,让学生懂得劳作的辛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和感恩。我们还利用每两周一节的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基地实践活动,结合教材要求,大力进行基地农耕实践,在基地活动中,学生动眼、动手又动脑,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综合实践课教学效果很好,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我校围绕“两园”基地的校本德育课程建设,切合学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既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实现了教育便利,同时又备受学生的喜爱,这样一来,课时、教材、师资均可顺利落实解决,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眼界,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勤劳上进、关爱他人的品质,激发了学生自主、协作、创新的热情。

二、立足于学生特点,建设“真真好少年”校本课程

“真真”是学校“好少年”的形象标识,是一个文明、健康、进取的美丽天使,是学校的一个育人目标,是全体学生成长的追求目标,“真真好少年”是我校一个着力建设的德育品牌。针对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如小学生的好奇喜胜、好动喜赛、好孩子定向等特点,我校立足于学生特点,贴近学生实际,大力建设“真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课程。我校依据小学生好奇喜胜的心理特点,依托少先队组织,大力开展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三自”德育模式为特色的活动,大力构建“真真小当家”校本德育课程,并作为一项深化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常规内容,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课程在培育“真真好少年”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二是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动喜赛的特点,我校构建“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设置了25个学生喜闻乐见的个性竞赛项目,通过“真真英雄会”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好学上进的动力,营造了校园你追我赶的喜人氛围。三是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课程。针对学生“好孩子定向”的心理特点,我校结合雏鹰小队活动,设置了“真真好少年”的学习、科技、健体、文艺、友爱五个大大的奖章,构建“真真在飞翔”校本德育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三、立足于社区人文,建设乡土校本课程

我校所处位置优越,周边德育资源丰富,依托这些活动便利、触手可及的优质社区人文资源,我校大力进行德育课程改革,构建了乡土校本德育课程。一是依托香山景区,建设香山文化校本课程。我校紧紧围绕香山景区,大力开展香山文化的传承弘扬教育。开展春、秋游香山活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香山的美丽,倾听香山的美丽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适时开展香山美丽传说的故事比赛、香山手抄报、中队板报、摄影等比赛活动,掀起校园香山文化学习、了解、传承的热潮,极大地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二是依托香山陵,建设红色教育校本课程。我校依托香山陵这个红色圣地,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深情缅怀革命先烈,接受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净化。同时开展了追寻香山陵革命烈士足迹的活动,让学生收集家乡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开展征文、演讲等比赛,让学生受到红色教育。学校还编写《香山陵革命烈士故事集》的红色教材,让红色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内化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激情。三是依托长江村,建设新农村校本课程。我校紧密运用长江村这一乡土教材,建设校本德育课程。组织学生赴长江村,参观村史馆,激发学生对党的敬爱之情;走进长江村的工业区、社区老年活动室等地,深入了解长江村的社情民意,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爱之情;学校组织的小记者进行参观采访,并用他们拍的照片举办图片展览,让学生观看,展望美好的未来。丰富的校本德育课程,为真真好少年的良好习惯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走出了一条校本德育课程的新路,取得了育人新成效。今后我们将不懈探索,开拓创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丰富的校本课程中。

参考文献:

篇(3)

如何使学校德育能够与新课程改革同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成为了德育工作新的课题,自年区教育局开始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德育课程建设的意见》中,就德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模式和课程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德育地方课程的建设摸索了经验,为了更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特提出如下布置。

一、提高对校本德育课程的认识。

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效果的纽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以往的国家课程统领、学科课程本位和选修课程主体的课程结构做了很大的调整,将10%12%课时给予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了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同时,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设置了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新的课程计划还建议适当减少选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这些都为校本课程建设发明了条件。必需清楚地认识到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局部,区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分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重要载体,各学校应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观,把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放在外地区、本学校文化背景和学生差异发展的背景下开发和研究,要使校本德育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有力补充,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积极稳妥地开发可供学生选修的德育课程,使区德育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二、开发研究校本德育课程。

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校本德育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育人宗旨和教育特色。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高,校本德育课程不是狭义的书本课程,更多应该体现社区自然文化和学校文化,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因此,各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深入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研究课程设置,组织相关人员,利用12年的时间开发反映本校教育特色,适合学生发展,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德育课程,合理安排好课程时间,培养课程教师,探索课程模式,加强课程管理,真正使校本德育课程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区教育局将把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纳入德育评估指标,予以保证。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课程 生态化

[作者简介]王宏(1970- ),女,河北保定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 鹤壁 45803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156-02

一、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职院校自身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德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对其教学现状的研究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可以说,德育课程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和发展方向,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在高职院校德育教学战线中,“立德树人”的理念成为共识,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育的教育作用。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过于强调共性而忽视特性。与传统高校强调学术化的目的相比,职业教育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特点决定了传统高校与高职院校在德育课程教学目的上应该存在异同。相同之处在于都必须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不同之处在于传统高校德育课程的目的侧重于德育的政治性、道德性,强调德育的约束作用;而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的目的注重德育实践教育,更强调德育的实践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国内高职院校德育课的设置是以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和共性为前提的,而对于自身的特点没有充分考虑到。这就造成当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呈现这样一种现状:德育中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而缺乏具体的实践案例、职业道德教育。离开现实来谈理想,就会失去客观的衡量准则,只会带来德育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学生接受这些教育以后,会发现德育课程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帮助不大,且课程空洞无味,缺乏兴趣。如何使德育教育能够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需要,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迫切关注的内容。

2.课程内容过于强调政治而忽视生活。无论在传统高校还是在高职院校,政治化一直是我国高校德育的重要特色。这一点可以从课程设置中看出来,所有政治课程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增强,多元的价值观在高职校园非常有市场。这些系统的德育内容明显体现出滞后性。在当前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非常严重,高职院校学生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如生态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等。但是当前高校处于一种“高空作业”的阶段,对于人之为人的基本品德修养教育有所忽略。这造成了一种怪状,很多学生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对于当前时政、理论发展的脉络等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对于自己职业生涯却没能很好地规划,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作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精神,忽视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规范,同时身边的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也处理不好,缺乏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道德判断能力。

3.课程观念过于强调灌输而忽视交流。课程观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内容总和性的观念。课程观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水平。传统的高职院校德育课程观强调老师对学生的灌输,而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诚然,德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一定社会人们所要求的思想品德与人们现实思想品德状况之间的矛盾。其中,人们的政治思想、道德觉悟等也不能自发产生,只有依靠灌输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灌输有其必要性。凡事都要有针对性的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经过小学、中学的德育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对于各种价值观都有一定的认识,如果强制对其进行灌输,效果将会适得其反。传统的课程观念过于强调灌输而忽视交流,存在着重道德理论灌输、轻道德选择能力培养,违背德育目标的本质要求。在这种课程观念的指引下,学生认为通过死记硬背、强行记忆便可以拥有道德,认为道德的产生并不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自身的感悟。这便是当前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脱节,即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原因所在。

二、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反思

当前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在课程理论、实践上对于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和更新。归纳起来,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面对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生态困境,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解决的思路,提出一些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体验德育、人性化德育、生活德育等代表性观点。这些德育理论的提出对于当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上述德育理论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人们试图通过上述德育模式解决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困境,但是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德育模式往往是单项实施,但现代社会人们思想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因素往往是多样、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必然要综合运用多种具体德育工作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工作。相比较以上德育模式,德育生态教育模式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对德育工作展开讨论,各种德育模式综合运用实施,必然会产生“1+1>2”的效果。

三、生态视域下德育课程教学机制建构

德育课程教学生态化可以看成是一种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各生态因子之间多元复杂关系的优化调控,对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加以明确,使之达到一种稳定、有序、合理的发展状态,从而实现人本、生活之本的统一。

1.课程教学目标强调特性。教学目标是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出现了偏差的情况,主要反映在目标的制定违背了客观规律与生态学原理,出现了不合理的失衡现象。没有照顾到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教育目标一刀切,没有明确的、具体的教育目标,致使高职院校教学必定流于形式,违背了生态学中的整体性、关联性原则。笔者认为,我国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的目标应遵循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应适应整个高校体系德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另一方面更应该强调教学目标的特性所在。可以说,既要考虑共性也要考虑特性,这样才能实现高职德育教学课程的价值。简而言之,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目标除了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好学生、好公民和好员工。

2.课程教学内容强调生活。所谓的“德育内容”,通常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经选择而纳入德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理念、世界观等文化总体”。如前所述,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内容最明显的特点是其政治性、理想性,而忽视了生活和现实。德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性、开放性的系统,会受自然、社会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一特点就要求德育教学绝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内容的安排应考虑社会生活的现实变化,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地、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当前政治化、理想化的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脱离现实,过于强调理论性的知识,不能贴近实际生活,这样的德育内容必然不能赢得学生的兴趣。“两课”教学应该贴近生活,选取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消极现象,“两课”教学不应回避,而应积极面对,引导学生分清是非,认清方向,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教育应该面向学生的生涯实践情况,从入校之初便开始对其进行必要的大学生涯规划设计,使其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是为了干什么,同时在课程内容上应添加上职业观念教育、职业精神教育、职业规范教育、职业纪律教育和职业情操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德育课程对其未来的生活、人生有帮助和指导意义。

3.课程教学方法强调互动。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其对于德育知识的认知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识。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便是德育的疏导化,要改变在中小学阶段过于强调德育“灌输”的思想,而不顾学生生理和心理需要的现状。高职院校可以实施“互动型”德育,其原因有三:第一,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是一种开放的德育,它不以封闭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以系统、开放的胸怀促进学生道德思维,发展自己的道德观为目的。第二,高职院校是一种发展的德育。高校德育作为一个健康、开放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其最主要的特点。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德育,绝不是单纯的为考试、为分数的德育,而是师生双方共同谱写成长和创造乐章的舞台。第三,高职院校德育是一种实践的德育。德育本应是实践中的培育,在实践的过程中要鼓励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道德的成熟,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应是一种开放、发展、实践。但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存在一个明显误区,就是认为将学生带出课堂,举办集体讨论、演讲发言、自由辩论、第二课堂、大型讲座等,便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德育工作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学生,理论和实践是否有机结合,其关键是能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师生之间能否产生互动的教学效果。如果师生之间不能产生互动的效果,德育就成了教育者自说自话,没有回应,没有效果。在德育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互动的因子,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之间是平等、共生的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存在霸权、支配和中心地位,教师与学生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应该创造民主的交流氛围,在其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认真倾听不同的观点,对于道德两难问题应该保持中立原则。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与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这种讨论不限于课堂,也可以是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形式,所选择的问题可以为社会生活中所普遍存在的。这样的议题学生既有兴趣参与也有能力参与,学生敢想敢说,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对话或多向对话,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信息的交互传递和交流。“知识、智慧、情感”正是在这种互动合作的“对话”中自然生成,德育也真正起到自己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国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赵国敏.试论职业院校德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07(6).

篇(5)

祖旭东:曾经提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教育学生尤其应当如此,只有深入把握学生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好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从2013年起,我们临沂市政府和教育局致力于解决中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发设计了这么一系列以视频案例为载体的新型德育课程。所谓“问题导向”,就是聚焦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问题和教育者自身育人素养问题,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把学生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道德品质。

“问题导向”这一系列课程不同于传统德育课程,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它以问题为核心,作为驱动学生思考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对照自己、反省自己,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完善品德修养;第二,它很生活化,我们这些视频内容都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可能是新闻报导的真实事件,也可能是本地本校学生的真实案例,这就大大拉近了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三,它让德育问题专题化,以往我们总觉得德育看不见摸不着,“问题导向”课程将学生成长中分散、无序、多样的问题整合成一系列专题,更具有系统性和操作性,既方便教师的施教,也方便学生的学习。这种直面问题、逐个击破的教育方式更加直观、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您刚才给我们展示的这段“感恩”主题的视频课程非常生动、非常有冲击力和感染力。请问,“问题导向”这一系列课程中,“感恩”这些主题是怎样确立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考虑?

祖旭东:道德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准则与规范,“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市局从2013年3月开始,对全市9县3区、3个开发区、1个管委会的初中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中学生思想状况调研。具体来讲,我们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家长、教师的意见进行充分的收集,再由我们教科研中心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归纳梳理出“感恩”“交往”“人生理想”等15个专题作为第一期的课程主题,开发具有人文性、动态性、地域性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库。

:您们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视频形式的课程来推进德育工作呢?传统德育课程存在什么问题?

祖旭东: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视频教学方式深受青少年喜爱,既可以突破以往品德课照本宣科的模式,给教学效果加分,又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实际操作,主视频来源于生活,案例取自发生在区域内、学校里、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更体现真实性,同时保证德育课的实效性。

以往我们一直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内容陈旧,滞后于生活,与现在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吻合度不高。而且,目前的德育课堂仍然是以教师说教、学生记忆为主,缺少师生的互动环节和情感共鸣。虽然部分课堂引入了案例教学,但往往都是正面典型示范,缺乏反面典型的警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判断力。另外,临沂是山东的人口大市、面积大市,学校分布比较广,师资力量很不均衡,德育教学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很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也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比较严重,他们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从统筹整体区域教育质量的角度看,这就需要一套标准比较统一的、比较容易操作的自主德育教材。基于这些传统德育课程的问题,我们就想要突破局限,创新德育课形式,通过视频方式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德育效果。

:对于很多对德育课怎么上没有头绪的老师来讲,视频教学的方式的确很好掌握也好普及。但是,这些视频资料具体怎么应用?课后有什么补充环节吗?

祖旭东:现在我们课题组研发出来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材料,每份都是以一张光盘和一本教师指导手册来呈现的。将学生看的视频、示范课、教学指导手册电子稿及教学参考材料全都纳入其中。教学指导手册用来明确每个专题的设置目的、授课方式、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教师的总结发言等内容,为授课教师提供细致的指导。在课上,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之后会自由讨论,再展示讨论的结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适时地总结归纳,引导主流的价值观。并且,“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尤其注重课后开放性作业的布置,视频不是看过就算了,这种心灵的触动不是一时的,而是会带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中去深化、强化,从而规避错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什么选择初中作为这套课程改革实施的切入点而不是其他的学段呢?

祖旭东:从中小学生人生发展规律和阶段特点来看,初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矛盾性和过渡性,他们开始有了成人感但同时也很幼稚,有了初步的自主意识但又往往很叛逆。相比之下,小学生思想比较简单,容易进行教育和引导;等孩子到了初中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初中阶段的教育和引导不当,学生的思想品质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那些问题到高中再改正就很难了。所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初中作为我们这个德育课程改革的试点学段,之后我们会扩大普及度。

:到目前为止,“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的研发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各学校已经开始应用了吗?具体情况怎么样?

祖旭东:我们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不是先开发、再应用,而是边试验、边开发,融合了全市120多名专业骨干的力量。在研发准备阶段,我们确立了70多所实验学校,这些学校的校长、老师在课程研发阶段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视频案例材料的制作,学校老师们一边上课,一边就会随时补充新内容,这使得我们的课程资料非常丰富详实、接地气。具体应用时,各个学校上课和留作业的形式也很灵活,很多老师结合自身情况二度开发,这都有助于课程更好地实施。今年1月份,在视频课程研发得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向各县区教育(体)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等单位及各学校印发了《临沂市“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实施方案》,督促各地区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到现在为止,有的学校还没来得及实践,有的学校已经上过几个专题的课程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请您谈一谈,这项课程具体是怎样给学生带来了变化?

祖旭东:过去的德育课堂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基本没有学生的感悟和表达。现在我们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做道德判断,将认知化为行动。以前学生出了问题,学校教育方式可能就是教导处、德育处的一顿训斥。现在,我们把正确的、错误的行为同时放在视频中展现给他们看,他们自己就会有比较、有认识,尤其看到身边同学的真实案例会更受触动,联想到自身的行为是否得当。从老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反馈来看,学生们的品德行为有了很大改善,学习成绩也随着道德修养的提高有了很大进步。

:“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新模式实施以来,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条件不断改善,内容不断拓展,活动不断丰富,咱们教育局层面都提供了哪些支持和保障?

祖旭东:首先是行政上的领导。想要切实改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与我们的大力推动是分不开的。市局和各县区教育局与初中学校一起,坚持把德育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经常召开“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实施会议,各教育局分管局长、科室负责人也经常到学校中走访、观察、研讨,成立本县区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专家团队,以便及时指导解决课程推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其次是经费上的保障。我们通过以项目带资金的方式,加大全市德育课程实施经费的保障力度,保障专家指导费、科研费、培训费及其他运行经费的各项支出。另外,从教师评价激励制度方面,市局也提供了相应支持。我们实行了德育教学质量奖单列政策,对承担“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任务并有突出表现的德育教师单独进行表彰,要求各县区和学校也设置相应的专项奖,让教师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可以被计入工作绩效这都大大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从而保障这项课程更好地实施。

:目前来看,这项德育课程改革的成效着实喜人,请问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保证这一系列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呢?

祖旭东:这套课程是我们市局组织专家团队反复调研、讨论,集中智慧共同研发出来的成果。总体来说,在整个课程的研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应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指导实际工作。

首先,我们有比较权威的理论基础。在界定课题时,我们先分别深度探讨了“问题”“导向”“课程”的科学内涵;同时,阅读了大量有关德育目标的文献,重点研读了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并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这也是“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根本依据。其次,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准确把握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为前提进行的。只有明确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聚焦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强调他们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关注他们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和实践能力,这样就保障了研发课程的科学性。另外,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实践才能出真知。正如刚才所说,我们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实验,选取了城市、县镇和农村不同层次的70多所初中学校试讲,经常组织工作组课程开发人员听课,也邀请部分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参加,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课程资源进行修订、改进和再推广。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第三轮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这就对德育的课程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道德教育既要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基础文明,传承人类社会的道德知识和信念,更要引导学生真实地、负责任地活在当下。“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应作为当代学校德育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

一、德育课程资源的涵义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德育课程资源,“即指可能进入德育课程活动,形成德育课程实施必要条件,并保证德育课程教学系统进行的一切素材和条件”。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德育有效进行的保证,它为德育课程及其实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德育课程及其实施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德育的课程资源是教师们进行德育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没有德育课程的安排,教师就很难进行下去。同时如果没有德育课程资源的支持的话,德育教师们就很难对德育课程开展下去,就很难达到德育课改的目标要求。因此,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实现德育的教学目标,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文化资源结构单一

德育文化资源,包括传统中华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现代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外国德育课程资源等。以往,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开发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存在着政治功利倾向,偏重德育和政治的关系,片面地强调国家利益、整体利益,突出政治性,忽视德育与个人德性修养的关系,轻视个人利益和个性品德修养,一些基本的、贴近大众生活的、有现实群众基础的内容继承较少,致使德育内容政治教育多、个人养成教育少。

我国中职学校中的德育课程资源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鉴定筛选德育课程资源条件有限,一些优质的德育课程资源不能及时、全面地被吸取利用;另一方面对有些德育课程资源不客观、不现实、理想化过重,任意拔高。例如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和树立总是定位很高,远离群众,远离生活,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起不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上述原因使这些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资源在开发利用上很难做到科学合理,造成德育内容更新缓慢,枯燥,乏味,脱离实际,跟不上形势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变化,可信度低,说服力差,学生不易甚至不愿接受。

(二)校内德育课程资源各自为营,缺乏整合协调

第一,学校对学科德育资源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单纯讲授专业知识,尤其是手工课中只传授手工方法,丢掉了知识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法思想。二是各学科与相关德育内容断裂,不能将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

第二,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与沟通。一方面是德育教师队伍与德育管理队伍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脱节”,德育教师主要负责第一课堂,德育管理部门如宣传部、团委、学生科、班主任等负责第二课堂,这两支队伍在开展德育活动中往往缺乏沟通、协作,各自为政,造成教育重叠、断层。另一方面是非德育教职工队伍和德育教职工队伍“脱节”,非德育教职工认为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与己无关,工作中单纯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观念淡薄,不能从各自的角度和岗位发挥对德育的影响作用,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潜在状况,德育队伍孤军奋战,德育课程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三、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难的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价值取向“标准化”和学校德育“书本化”的影响,学生在当下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仅仅作为道德生活的“旁观者”或“局外人”而存在,他们并未真正融入到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去,并未与真实的、具体的、冲突化的道德情景和道德事件“相遇”,由此导致其在道德生活或社会学习方面的“幼稚化”、“脆弱化”以及在“长大成人”方面的滞后现象。

不仅如此,中职学校的德育还存在着两种需要反省的倾向:一是“虚无主义”倾向,这主要是指学校虽然口头上重视德育,但实际上是以家长评价和社会舆论为指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业绩为出发点和归属,注重学校的“就业价值”,轻视其“育人价值”。“虚无主义”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场所的内在逻辑,忽视了学校固有的育人价值和责任担当,视学校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竞技场、知识场、功名场,将学生引向单向度的知识人、名利人、工具人。

二是“包办主义”倾向。这主要是指学校以“布道者”的角色扮演,以简单、机械的知识传递方式,不断向学生灌输各种道德信条,包办学生在学习做人或社会学习过程中的一切事务,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德性是在与环境不断交互影响的过程中养成的客观事实。“包办主义”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内在逻辑,将学生视为客体人、局外人、无知者,使本应在道德上不断自主发展的学生,长期处于道德上的“婴幼儿状态”。

德育课是一门复杂的人文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性,还需要有灵活的实践方法。随着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探讨,不断开发和利用德育课堂新资源,通过德育课堂上的教学,在学生中引起思想的共鸣和行为的转变,最终促进德育教学与学生教育双重效果的实现。

四、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是增强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实现德育课程的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广义的德育课程资源观,树立正确使用德育课程资源的观念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德育课程资源观问题。由于认识不够,一方面,许多有教育意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未被纳入德育课程资源范畴,其教育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资源观,发挥各类德育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德育实施和发展服务。

(二)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方德育课程资源

广袤的中华大地,风景宜人,在游山玩水者眼里,它们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在德育工作者眼里,青山绿水是天然的德育课程资源,是陶情冶性的德育课程资源。中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把德育教育与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科普知识、地域文化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走进生活、自主进行资源探索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活用教材,发挥其在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基础作用

教材一直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主要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尽管新课程改革凸现了课程资源的意义,使得人们不再把教材看作为金科玉律,它开始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平台、一个基础,是德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但从普遍情况来看,教材仍然是最基本的德育课程资源,仍是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灵活使用教材,赋予教材新的内涵,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简单说就是要活用教材。

教材既不是唯一的德育课程资源,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把教材看成是开放的系统,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教学,生成新的德育内容,使学生的个体经验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走进教材、理解教材”,然后要“跳出教材”。走进教材是为了了解教材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只有这样才能跳出教材,把要传授的知识技能和学生的情况联系起来,能为学生所用。

(四)整合校内德育课程资源

新一轮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期望推动学校教育将立足点真正从传递知识调整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态度目标,要求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而且德育追求的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刻意的形式和程式,讲究的是“随风入夜”、“润物无声”,讲究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它通常伴随着主体的活动自然而然地生发,水到渠成地推进。

在各学科教学中,既存在一些共性的德育因素,又存在具有较明显的学科特点的德育因素,探讨学科德育因素,就要客观地分析教育过程中德育时机和德育课程资源的载体。因此,激活蕴含于各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关键在于教师对其的开发利用,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充分认识到融合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的可贵价值,然后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适时有效开展引导,在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中职德育课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它需要我们合理利用德育课程资源,通过德育课程引导中职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冬梅.浅谈德育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农村教育,2012(7):87.

[2] 李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 曹威.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科教导刊, 2013(12).

[4]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篇(7)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有效,生本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X教职成[200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X教职成[2008]7号){青神,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网门必修课程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四门必修课程每门为32—36学时,选修课程的时间一般不少于64学时。财经、政法类专业及其他文科专业,由于其专业课程与德育课课在内容上有交叉,可适当调整有关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德育课程安排意见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一年级开始执行。

广东省教育厅对德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也作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要求中职学校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落实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和考核。德育课教学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按时开设新课程。自2009年秋季学期起全省中职学校统一开设德育新课程。三是严格教材管理。2009年秋季学期起,全省所有中职学校统—使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德育新教材。四是强化教师培训。建立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实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所有德育课教师必须参加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培训合格发放结业证书,无结业证书的教师原则上不得承担新课程课堂教学任务。

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东方职校)根据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特别是配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开展的有效教学研究,在德育课教学中,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把新的教育理念、思路、内容、方法,融人德育课程的教学中去,提出了德育课教学“以人为本、专业起步、重在发展、科学评价”的有效教学模式。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建立新的教与学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通过主动地参与和亲身体验知识生成、发展的全过程来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中心,教师、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都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以能力为本位,是指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有一定专业特长的职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我认为,中职教育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以够用为主。在知识面上应引导学生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相关内容,以知晓为度。素质是最基本要求。包括: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礼仪、职场健康与安全等。专业技能是根本。没有合格过硬的专业技能,学生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无从谈发展。

东方职校在德育课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l、注重信息技术与德育课教学资源整合,整合德育教材。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整合教学资源,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设计、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以及教学评价中去。通过信息技术与德育课的整合,是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整合德育教材,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教育。编写具有特色的德育校本教材,整合各门课程中的纯理论文字,保留精华和实用部分。授课过程中拟定一系列德育主题,分阶段组织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课上讨论分析,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科学结论。

2、集体备课。结合德育课的特点,东方职校在德育课教学中,引进集体备课制度。几位德育课教师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身的简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既有组内统一意志,又有个人风格特色的教案,突了德育课的教学特色。

3、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德育课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理论课教学,其二是实践教学。传统德育课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课教学。东方职校根据学校实际,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统筹安排学校德育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采用“请进来”的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主要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给学生介绍社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宣讲先进人物事迹,畅谈先进人物工作、人生的体会,和师生开展直接交流、研讨。采用“走出去”的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主要是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开展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依托,开展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服务活动。

4、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主体。作为引路人的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要把他们当作有感情、有自尊、有人格的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之间所存在的认知差异,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怀,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这个主阵地,不只是备课、上课的认真,更要注重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的考虑。

三、专业知识是立业之本

专业知识是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同行业不同职业,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要在本行业立足是很困难的。专业知识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系统的理论学习,另一方面是从社会实践获得。

东方职校通过举行专业座谈会、班会、发放专业教学计划的方式,使同学更多的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了解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专业座谈会上,老师详细地介绍各专业需要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培养目标与发展方向,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就业率、社会需要、就业方向等问题,向同学们传授了专业学习方式和方法,注重同学们专业素质的养成。要成事,先做人。在指导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融人各行各业的德育课教育,使之明白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正确的引导学生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学习习惯不好,意志品质较差,理想道德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性情比较冲动,个人主义问题突出。另外,中职学生进入社会相对较早,受外界的诱惑较多,容易染上“拉帮结对,哥们义气,贪图享乐”等恶习。因此,如何帮助和引导中职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就成为德育课教学的艰巨任务。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活动安排内容,要求学生结合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假期社会实践、寒暑假打工等形式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大胆体验生活,增长对德育理论的理解,特别是增强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体悟,增长才干,丰富人生阅历。

五、德育课教学的有效评价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精神,德育课的考核评价主要从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人手。东方职校在对德育课有效性进行评价时,侧重德育课的实效。以学生通过德育课学习,道德水平、法律意识有提高作为教学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设定多元化的评价要素,合理制定学生学业成绩比例,力求实现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东方职校在德育课评价中,倡导重过程、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开展多元性评价,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1、课堂学习表现(含课堂纪律、讨论问题参与度)占20%。平常收集记录哪些学生有上课迟到、说闲话、睡觉、玩手机,哪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作为评价的依据。

2、实践活动表现和成果、平时测试、日常行为表现占20%。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各种实践活动,考核学生在搜集案例、展示成果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能力。

3、课后作业占10%。学生针对实际生活案例、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还能看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并根据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并纳入学生的德育成绩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