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30: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微观经济学需求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市场 微观经济 市场营销 经济
本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需要而出现的市场营销,它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不包括人们的选择行为,这便是本文为何要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去市场营销所在,以期营销决策中将出现一些定量化的运用。
一、寻求潜在客户
你的产品或服务要销售给谁,(这是营销循环的第一步)谁有可能购买你的产品,谁就是你的潜在客户。
1.分析需求
确定谁是潜在客户,就得分析人们的需要。需要是在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商家可以用不同方式去满足它,但不能凭空创造。甚至可以通过开发及销售特定的产品和服务来影响实现上述需要的欲望,而需要的欲望就表现为需求。
有效的需求必须具备2个基本要素:主观上要满足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即用得着;客观上要受到消费者收入预算的制约,即买得起。具体来说,需求反映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的需求量,它遵循需求法则,受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主要是替代品和互补品)、人口数量、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动都会影响需求曲线的变动。
2.需求的量化---弹性分析
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可以用弹性来定量化。弹性有多种,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等,在这里主要探讨人们长熟悉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我们的营销策略就不同。对于需求弹性大于1的商品,提价会导致价格的上涨幅度效应小于收益的减少幅度效应,因而最理智的营销者应该采取降价策略;对于需求弹性等于1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变动影响不大,理智的营销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降价或提价策略;对于需求弹性小于1的商品,理智的营销者应该采取提价策略。
3.需求价格弹性的求解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减的百分比之比。
比如:在某段时期,某商品价格由5元降为4元,需求量由100件增加为130元,则该商品的营销策略应该是降价,因为它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5
在计算弹性的时候要注意基期选择,价格的变动资料与需求量的变动资料,可以根据一定时期的销售统计资料获得,但要注意变动情况的计量口经要保持一致。
由此可知:确定谁是潜在客户,不仅要看他有无购买能力,还得分析其需求欲望,需求欲望的大小可以借助需求弹性来量化,需求弹性的大小可以引导营销策略。因而适当的营销策略就会吸引更多的客户。
二、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既是客户本人再购买的基础,也是影响其他客户购买的要素。对商家来说,前者关系到能否保持老客户,后者关系到能否吸引新客户。因此,使客户满意是商家赢得客户,占领和扩大市场,提高效益的关键。
客户满意是指对一个产品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期望值相比较后,客户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1. 客户满意度的测定
为了能定量地进行评价客户满意程度,可对客户满意分为七个级度,给出每个级度得分值,并根据每项指标对客户满意度影响的重要程度确定不同的加权值,这样即可对客户满意度进行综合的评价。
例如,某企业对其产品的质量、功能、价格、服务、包装、品位进行客户满意调查,按七个级度,从很满意到很不满意的分值分配如表:
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是不同的,加权法为58.5,接近于满意水平,而简单分值法仅为36.67,处于较满意水平。而实质上,客户对产品的总体感受应是满意水平。所以利用加权法更能准确的反映客户的满意状态。加权法的加权值,商家可以根据经验、专家评定或调查等方法进行确定。
2.提升客户满意度
首先我们从下面一个案例分析入手:
一个商人用4元钱一斤批发来的梨。他会分出三种:一种最小的和有毛病的,卖3.8元一斤;一种中间的,卖4.6元一斤;最大最好的卖6元一斤。“梨3块8一斤了!”低于批发价格的叫卖很快就会让大家蜂拥而至。这提高了客户的欲望,会使其产生一种购买动机。小商通常会问你:“你买梨是干什么用?”这是在扑捉你的行为意向。一些不讲究的客户围着小商,在3.8一斤的的梨里挑三拣四,这会提升一些客户的从众心理。 如果看你穿得西装革履,如果得知你买苹果是为了看病人、送礼,他会告诉你买4.6元或6元一斤的才有面子,这是攻破客户的心理防线,提升满意度。
有经验的小商,知道让客户在买什么(便宜的,还是一般的,或是最好的)之间做选择,这样做的结果最终的结果就是50%的梨卖了4.6元,25%的苹果卖了3.8元,25%的苹果卖了6元。而且很快就能卖完。而不懂营销的小商,是让客户在买与不买之间做选择。4.2元的价格被客户挑来选去的卖到最后,剩下的只是一堆烂苹果。
所以生活告诉我们:给孩子和朋友送礼物,分批分次的多送点,一定比一次性送前者总和要让他们感觉爽;出了很多倒霉事,你千万不要一一汇报,报个总数就行了。商业告诉我们:商家做广告,特别是面向家庭主妇的电视广告,那种让您限时拨打的免费电话,购物免费送东西的,一般都送您几件便宜货,而不是一件贵的东西;推销一件产品,推销人员应该是指向客户报一个项目总价,不是单独强调某一个项目的价格,这让您觉得对于买东西,总开支没加多少;你买东西的时候,交完了款,再给您送送点小礼品啥的,您一定很高兴吧?(买东西前给再多,客户也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买完后给一点点,也会认为是额外的获得啊,这样的小礼物对于增加客户满意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有多个经济活动均涉及到收益/甜头/好处,尽可能的单列他们。如果有多个经济活动均涉及到开支/损失/霉头/灾难,尽可能的合并他们。
由此看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就正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提升消费者剩余。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决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种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就是消费者剩余。
微观经济学中提升消费者剩余途径有:(1)消费者利益应是政府规制政策的目标;(2)放松管制,鼓励竞争;(3)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4)合理的宏观税负是增进消费者剩余的有效途径;(5)树立消费者至上的观念。这些也无不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经验之谈。
三、合理定价
商家为了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促进销售收入的增加和利润的提高,必须给其产品制定适当的价格。影响定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定价目标、产品成本、市场需求、竞争者的产品和价格等。
在销售过程中,买卖双方都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即卖方趋向于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买方趋向于付出最少的金钱。
(1)卖方给出实价,双方都不讨价还价。显然,这对买方是极有利的,但这将导致卖方生意没有继续营运的成本,时间久了,商家自然亏本,退出市场。
(2)卖方要一个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买方不讨价还价。这时卖方处于优势,买方就会感到商品的质量于价格不符。没有人会明知吃亏还持续买下去。若卖方一直不降价,长此以往,买方也会因为价格太高,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而不再购买商品。
(3)卖方要一个远远高于成本的价格,买方要讨价还价。在这种情况下,卖方能够满足自己定高价的倾向,买方也能满足自己压低价格的倾向,两者都感受到了彼此利益能够达到最大化的可能。
1.价格博弈
市场就是以适当的价格出售商品,低于这个适当的价格,卖方就会停止出售这种商品;高于这个适当的价格,买方就会停止购买这种商品。由此可见,市场活动就是买卖双方的博弈活动。
人们在购买东西杀价时,绝大多数商家都会和你讨价还价的。这是因为在双方的博弈中卖方处于为商品定价的优势地位,他们通常会为自己的商品定个最高的价格。相反,消费者因为不知道进货价格而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家逐利本性的怀疑,就会促使不断地用砍价来测探商家的心里底线,进而摸清最贴近物品真实价格的价格。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多方打听,货比三家才能探测到商家的底线。
2.价格歧视
价格制定的垄断者,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如果这些不同价格并非因为成本不同造成的,这就是价格歧视。比如:在风景旅游点对外国游客和国内游客收取不同的门票;同一商品的外销价格不同于国内市场的售价;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的价格不同,高峰时段用电和低峰时段用电价格不同;电影院对学生实行优惠票价,对成人实行标准票价等等。
不过采用价格歧视必须满足以下几点:(1)市场必须是可以细分的,而且各个市场须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2)以较低价格购买某种产品的客户没有可能以较高价格把这种产品倒卖给别人;(3)竞争者没有可能在企业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的市场上以低价竞销;(4)细分市场与控制市场的成本不得超过因实行价格歧视而得到的额外收入;(5)价格歧视不会引起客户反感而放弃购买,影响销售;(6)采取的价格歧视形式不违法。这样商家在一定条件下就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四、总结
市场营销过程中包括了许多微观经济原理。对消费者需求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潜在客户;对消费者剩余分析,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对博弈论的探讨,可以提高讨价还价的能力;对价格歧视的理解,会明确商家的良苦用心;对消费者均衡的探讨可以找到消费者的最佳购买组合;等等。并且利用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定量分析手段,还将推动市场营销活动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亚均.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21.61-65.143-146
[2] 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32.233-249
[3] 侯荣华.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37-61.130-132
[4] 李燕,周德群.中小企业e化之路如何走[J].企业经济,2002(6)
[5] 何自力.经济学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理论与现代化,2000(1)
[6] 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J].经济研究,2001(4)
关键词:供给;需求;购买力;价格水平;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5-0026-05
一、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的购买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产生使商品交换经常化,货币的产生则规避了以物易物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促进了商品的交换[1]。特定的商品生产者只生产单一或者种类非常有限的商品,因此在交换过程中,卖的目的是买。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角度来看待商品价格的概念,若猪肉的价格是20元/公斤,意味着一公斤猪肉的购买力是20元。商品的价格代表其购买力。
在以物易物的过程中,用于交换的两种商品的地位是对等的。在交换过程中引入货币并不改变这一性质。例如猪肉、鸡蛋和土豆的价格分别为20元/公斤、10元/公斤和5元/公斤,那么货币(这里的货币是人民币)的购买力是每一个价格的倒数所组成的序列。1元的购买力是:1两猪肉或2两鸡蛋或4两土豆。
这一点在外汇市场上得到充分体现。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外汇市场的交易是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易。(名义)汇率就是以另外一种货币衡量的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方式。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本国货币。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汇货币。
考虑到计量货币价格是非常困难和抽象的。货币的引入使得国民收入核算成为可能,即直接以货币金额表示各种商品的组合。在国民收入核算的过程中,价格变化所带来的问题被提出来了,价格指数也被创造出来了。一国的价格水平以一个基准的商品和服务“篮子”的价格来表示,它反映的是该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我们将货币的价格,即货币的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of money)定义为价格水平的倒数。用公式表示为:PPM=1/P,其中PPM表示货币的购买力,P表示价格水平。反映一国价格水平的指数主要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二、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现在,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图来说明价格水平的决定过程。在图1中,用Y轴表示货币的购买力PPM,X轴表示货币数量。采用供给需求分析,用一条垂直线表示在任意给定的时点上的货币供给M(这里我们采用宏观经济学中的习惯,分别使用M和L来表示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而不使用微观经济学中代表供给的S和代表需求的D),用向右下倾斜的斜线表示货币需求L[2],则两线的交点表示任意给定时点上市场达到均衡时的PPM,同时得出均衡价格水平。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货币购买力越强,价格水平越低,对应图的上部;货币购买力越弱,价格水平越高,对应图的下部。
图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从概念上很容易辨明,货币供应量M就是任何给定时点上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现金+银行存款准备金总额×货币乘数。中央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是准备金总额和准备金率。虽然公众或者市场行为也会影响货币供应量,但货币供应量主要还是由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和控制准备金率和(或)准备金总额来决定。。类似于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我们在图1中设定了一条涉及PPM的货币需求曲线,它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所表达的含义乍看起来很奇怪。货币的需求难道不是无限的吗?人们难道不会想要得到尽可能多的货币吗?但这忽视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和普通商品的需求类似[3],人们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有意愿并且有能力持有货币的需求。也就是说,货币需求的概念隐含人们为了得到货币愿意付出多大的成本,即他们会愿意选择保留多少货币而不是花掉,这时,他们对货币的需求不可能是无限的。如果某人得到了货币,他会用它做两件事:要么用于消费或投资;要么留着,增加持有的货币余额。他愿意保留多少货币就是他对货币的需求。
让我们看看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人们愿意保留的货币数量是价格水平的函数。例如,假定价格水平突然下跌到现在的二分之一,人们的钱包和银行账户中为日常交易或紧急情况准备的货币将大幅减少,每一个人只需要携带或者准备好之前持有货币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即可,而其余可以花掉或者进行投资。因此,如果价格水平比现在低很多,人们持有的货币总额将会大大降低。相反,如果价格水平是现在的两倍,人们钱包和银行账户中就需要两倍的货币去应付日常交易和紧急情况。如果价格水平上升,购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就需要更多的货币。如图1所示,当PPM处在高点(价格水平较低)时,如PPM1时,货币需求就少;但当PPM处在低点(价格水平较高)时,如PPM2时,货币需求就多。
我们现在看看,货币供给曲线与向下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如何决定均衡PPM或价格水平。相对于给定的货币供应量M,假设PPM突然升高,也就是价格水平猛然降低,于是货币供应量M大于货币需求,两者之间就是过剩的货币。人们发现自己正遭受着货币失衡之苦:手中的货币比按当前价格水平所需要持有的更多,因此,人们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试图花掉多余的货币。尽管就个体而言,人们可以通过购买将手中的货币花掉,但从总体来看,这些被花掉的货币并没有消失。既定的货币供应量M始终存在,不发生任何变化。随着支出的增加,大多数甚至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价格水平不断上升,使得PPM开始下降,如图1中向右下的箭头所示。随着PPM的下降,货币过剩情况逐渐消失,直到它完全消除人们花钱的动力。在更高的物价水平上,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需求和既定的货币供给不多不少正好相等,市场最终出清。人们不能够改变货币供应量,但是可以通过提高物价水平来消除货币过剩现象。[4]
相反,假设物价水平突然上升到现在的两倍,PPM因而降得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支持日常消费。货币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现金余额出现短缺。人们将会试着通过增加货币余额来缓解货币短缺。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支出、增加储蓄。这导致大多数甚至所有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价格水平下降,PPM上升,如图1中向左上的箭头所示。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物价下降得足够多,PPM上升,在更低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需求和既定的货币供给不多不少正好相等,市场最终出清。市场行为再一次使货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货币总需求会根据货币总供给相应调整。
因此,价格水平即货币购买力的供求决定机理与普通商品价格的供求决定机制没什么不同。物价水平将会趋向于货币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使处于失衡状态,市场力量还是会促使其回到均衡点。此外,与某个特定的商品市场一样,货币市场的均衡价格即货币的购买力与货币需求正相关,与货币供给负相关。同样地也可以说,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正相关,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三、价格水平的变化
为什么价格水平会一直变动呢?如果说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决定价格水平,那么原因就很明了了:当且仅当这两个基本因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同时变化的时候,价格水平才会发生变化。我们先来考察货币供给变化的情况,此处货币供给是指名义货币单位(如美元、人民币)的供应量发生变化(限于篇幅,本文不考虑新增加或减少的货币从何而来,也不考虑货币是如何注入或撤出经济领域的)。
图2货币供给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首先我们考虑货币供给增加的情况。图2中,初始的货币供给曲线M0与货币需求曲线L相交,确定了初始货币购买力PPM0和初始物价水平(即PPM0的倒数)。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货币供给曲线M0向右移动到M2。现在人们手中的货币就有了盈余,此时货币供给超过了在初始价格水平上的货币需求。人们口袋里钱多了,迫切需要花出去,于是每种商品的需求曲线都向上移动,导致价格水平上升(不一定要求同时和同幅度)。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发现需要更多的货币来适应更高的物价,原来增加的货币总量不再那么富余了。最后,货币购买力从PPM0下降到PPM2,价格水平从1/PPM0上升到1/PPM2。在新的、更高的价格水平上,新的货币总量不再过剩。或者说,在市场的作用下,货币需求L和新的货币供给M2再次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在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处再次出清了。
换句话说,当人们发现手头货币余额过剩,他们会花掉这些钱,但从总体来看货币总会流到另外的某人手上,因而新增的货币供给并不因为个人消费增加而消失。然而通过促使价格水平上升,货币的需求量也发生了变动,并和新的供给实现了均衡。这个道理与猪肉市场上的道理是相通的,当猪肉的供应量增加时,猪肉价格下降,从而吸引人们去买这些新供给的猪肉,而在货币市场上,增加的货币使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并一直持续到人们愿意持有所有新供给的货币为止。
货币供给减少会发生什么呢?在货币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从M0降到M1。当这个变化发生时,人们发现在过去的均衡价格水平1/PPM0上,货币总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也就是说,他们正面临货币短缺。为了增加货币余额,每个人都减少支出并进行储蓄,以积累更多的货币。随着这一行为的发生,多数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商品价格随之下降。伴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货币短缺的状况得到缓解,直到商品价格下降到产生一个新的更低的均衡价格水平,或者说,货币购买力到达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PPM1,这时货币需求和减少后的供应量M1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再次出清。在新的均衡点上,虽然货币供给减少了,但是通过价格水平的降低,市场再次满足了人们的货币需求。当然,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中极少发生。
换句话说,面对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人们力求增加货币余额,但货币供给是确定的,无法随意增减,因此货币余额的供给总量无法增加。不过,通过减少支出,促使价格水平下降,提升了每一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使实际货币余额(经购买力修正后的货币供应总量)增加,从而抵消了名义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即,虽然M降了,但由于现在每一单位货币实际上变得更有价值、购买力更强,M1与之前的货币供应量M0具有相同的购买力。
图3货币需求的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物价水平变化的另一个因素是货币需求。图3描述了货币需求的变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货币需求因为某种原因从L0增加到L2。这意味着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将会增加。在原来的均衡价格水平1/PPM0处,货币需求已经超出货币供给。由于货币供给是固定的,造成了货币余额短缺现象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减少支出、增加储蓄以提高货币持有量。支出的减少带来价格水平的下降,这将会缓解货币的短缺问题。最终,货币购买力从PPM0上升到PPM2,相应地价格水平从1/PPM0下降到1/PPM2。在这个新的均衡价格1/PPM2处,货币不再短缺。由于货币购买力上升,原来的货币供应量M0现在足以满足增加的货币需求。尽管货币余额总量的名义值保持不变,但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同样的货币供应量现在价值更高,能够履行更多的货币余额的职能。此时,市场再次出清,货币供给和需求再一次达到均衡状态。
当货币需求从L0下降到L1,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只愿意保留比原来更少的货币余额。在原来的均衡价格水平1/PPM0处,人们发现自己持有的货币有盈余,并开始努力把这些盈余花出去,这就造成各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促使价格水平上升。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愿意保留的货币余额开始增加。最终,当货币购买力下降到PPM1处时,货币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因此,相对于之前的情况,虽然现在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的货币需求减少了,但由于价格水平的上升,使得人们仍然需要数量为M0的货币余额。
综上所述,价格水平只会因为两个因素而变动: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价格水平上升,如果货币供应量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如果货币需求量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如果货币需求量下降,价格水平上升。货币购买力与货币的供应量呈反向变动,与货币的需求量呈正向变动。与我们所熟悉的决定单个商品价格的供求机制一样,货币的购买力也由这种供求机制决定。而且供求机制决定货币购买力的同时也决定了价格水平。
四、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水平持续快速上涨的现象,那么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同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著名论断――“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无一例外都是货币现象”这一论断同时也为如何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或结束通货膨胀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答案,即只要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我们就能够避免或制止通货膨胀。。图4货币供应量的连续增加导致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我们首先来考察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会造成什么后果。[5]如图4所示,假设初始的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0在价格水平为1/PPM0处达到均衡。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给从M0向右移动到M1,人们手中的货币有了盈余,此时货币供给超过了在初始价格水平上的货币需求。人们在调节手中的货币余额的时候将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适应更高的价格水平。最终当货币购买力从PPM0下降到PPM1(同时价格水平从1/PPM0上升到1/PPM1)时,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1达到均衡。货币供给再次增加,从M1增加到M2,人们再次发现手中的货币又有盈余了,又开始调节手中的货币余额,价格水平又一次上升。在更高的价格水平1/PPM2上,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2达到均衡。从图4中很容易看出,随着货币供给从M0增加到M1,再从M1增加到M2,价格水平从1/PPM0上升到1/PPM1,再从1/PPM1上升到1/PPM2,即货币供给量的连续增加导致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从我国实践看,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段高通胀时期,1994-1996年我国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24.1%、17.1%和8.3%,与之相应的是,1994-1996年我国M2分别增长34.5%、29.5%和25.3%。这表明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上升是造成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即通货膨胀)的一个主要因素。[6]
参考文献:
[1]默里・罗斯巴德.银行的秘密:揭开美联储的神秘面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7-40.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00-216.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18.
[4]罗伯特・H・弗兰克,本・S・伯南克.微观经济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1-88.
[5]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32-657.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主要指标诠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54-255.
关键词:农户信贷 农村经济增长 农村居民消费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农户信贷模式也逐渐多样化,单一的存款行为发生了变化,逐渐转向了存款、贷款、理财等发展模式,这种新型的农户信贷模式突破了社会资源的束缚,促成了农村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从农户信贷的需求分析而言,信贷主体行为的意愿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同时农业经济发展的风险性较高,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系统的结构优化,因此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模式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直接影响。农户信贷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并促成农村经济结构逐渐优化,相应地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二、农户信贷的基本特征
(一)农户信贷行为的特点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户信贷行为需求和农户收入水平变化有明显的差异性,农户信贷的主要用途分别是子女教育、农业生产、盖房修缮及生意投资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用于个人生活需求消费的信贷比例提高,人们的农户信贷需求也逐渐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投资经营商业性活动的需求增长,农户信贷的动机较为强烈,这表明农户信贷行为特点更侧重于收入性生产和商业性活动。
(二)农户信贷规模和结构特征
当前,针对我国的农户小额信贷机构的覆盖范围较低,主要是非政府组织性质的信贷项目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主导的信贷业务。我国构建了系统的农户信贷体系,囊括了各大银行和把农村信用社,并建立了正规的金融机构来引导农户信贷发展,解决了农户资金需求的问题,农户可以从金融机构中获取生产、经营、生活的资金来源,满足自己的需求。我国小额信贷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即大银行提供的失业担保、助学贷款和扶贫贷款,这是政府针对农户工作和子女上学所设立的信贷扶持,再者是农村信用社的小额度贷款,但是农户通过信贷组织贷款额度较低,同时资金成本较高,不能真正服务于农户信贷。因此,加强农村信贷金融系统的建设依然国家的重中之重。
三、农户信贷对农村经济和消费产生的影响
(一)影响农村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方式
农村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未来的消费贷款中,生产型信贷的生产效率开始显现其社会作用,农户贷款对农业生产建设的支持力度越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就会显著增加,农户信贷就能发挥其规模效应,在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发挥促进作用,极大提高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水平。农户信贷结构取向和农户类型有直接的关系,尤其和农户实际收入水平有密切的关联,对生产型的信贷农户而言,当生产规模投入较高时,农户信贷的额度就会增加,同时其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商品和劳务价格维持稳定的前提下,消费者收入增加会直接刺激其消费水平,农户的消费意识增强,其对未来收入抱有乐观的心态,当前阶段的消费投资就会提高。因此,农户信贷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户经济收入提供了动力,农户行为取向需求直接影响其收入水平,并通过收入来影响信贷用户的消费行为。
(二)影响农业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农户信贷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农户信贷结构和农业发展有着正比增长的影响关系,这种变化体现在农村经济总产出增长上。根据农业信贷和经济发展的计算公式可以发现,农村小额信贷和产出模型和全要素的关系是构成农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信贷资本在农业生产性流向对农业产出呈现典型的规模效应,相反消费性流向对农业总产出则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农业总产出和信贷农户数量是正比增长的关系,伴随着消费信贷农户数量增大而减小。因此,对农户信贷而言,信贷生产性取向对于提升农村总产出和生产力水平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农户信贷的技术水平和收入分配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户信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总产出,并优化农村金融结构,有效扩大农村消费内需,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户信贷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户收入水平,并间接促进农村消费内需增大,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农业产出量,改变了农村传统的消费意愿和习惯,对全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学群.农户信贷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11(05)
风险分散是金融活动创新的原动力。最有代表性的风险分散理论是马科维茨(Harry·M·Markowitz)的MM理论和威廉·夏普(Willian·E·Sharpe)的CAPM理论,这种思想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主要方法论之一。风险分散理论是从研究风险资产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开始的,该理论认为:(1)绝大部分资产是风险资产,其收益是不确定的,因而应该把风险资产的收益视作随机变量,并运用期望收益作为衡量某种风险资产收益的标准,并用方差来衡量获得收益所面临的风险的大小。(2)资产组合的总风险应该分为两大部分: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仅与投资组合中的各种风险资产的方差项相关的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投资组合中的各风险资产收益的相关性所带来的风险。(3)在充分考虑各种风险资产收益的相关性的前提下,运用概率知识可以得到,只要资产组合分散良好,资产组合的非系统风险趋于零,系统风险就趋于稳定。虽然风险分散理论的思想产生于研究投资组合与其风险关系的过程中,但这种思想却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能够运用于人类社会系统的某些方面。
房地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风险分散是其原动力。无论是抵押债权证券化还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其成功运行都需要比较稳定的收益流基础。但在当前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所持有的资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资产收益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就抵押债权证券化来说,对于单个贷款而言,其现金流量是不确定的,因此,单个贷款的风险比较大。但是从银行抵押贷款的现金收入流来考虑,其本息偿还分摊于整个贷款存活期,根据大数定律,如果将大批量、标准化、流动性差的资产进行组合,只要同质的抵押债权资产数目达到足够大,便可以预测出本息的违约率与本金的提前偿还率等风险,从而可以根据组合资产的运动规律预测其现金流。对于一组抵押贷款而言,尽管整个组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合中每一贷款现金流量的特征,但由于大数定律的作用,整个组合的现金流量却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尽管预测单个贷款的可能结果是不现实的,但人们能够基于历史数据对整个组合的现金流量的平均数有一个可信的估计。投资权益性的房地产证券化也是一样,要形成一个稳定的收益流,风险分散是选择投资组合的一个基本目的。所以说,房地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而出现,是基于风险分散理论基础之上的。
二、分工理论
经济学界对分工理论的研究源自于亚当·斯密(Yadang·Simy),后来经过马歇尔(Marshal)、杨小凯等学者的补充已基本成熟。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社会的演进、生产率进步和分工演进有密切的关系,分工经济以专业化经济为基础,专业化的发展和交易效率的水平是社会发展中互相制约的两难约束。
斯密的分工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他认为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熟练程度、节省劳动时间、促进技术的发明与运用,进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有利于促进社会普遍富裕。从整体上来看,分工越发展,就业容量就越大,因此分工在根本上有利于增进社会的普遍富裕。(3)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斯密认为,尽管分工是发展劳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但分工程度绝不是人的主观随意选择的结果,要受到市场范围即市场购买力大小的限制。(4)货币起源于分工的发展。一旦有了分工,一个人只能解决自己需要的少部分,而绝大部分的需要须通过交换才能得到满足。交换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也要讲究经济效益,货币正是一种减少交易困难、节省交易费用的工具。(5)资本是实现分工所创造的新生产力的物质条件。斯密认为,当分工进步时,即使雇工人数不变,由于工人劳动生产力因分工而提高,每个工人所能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更大,同一数量工人所能加工的生产资料会按更大比例增加,这时,必须预先储备的生产资料就要比没有分工进步时多得多。另一方面,一个行业分工越进步,就业人数就越多,即使劳动生产率不变,就业人数增加同样也需要增加储备的生产资料。
马歇尔对分工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报酬递增与工业组织上。他以代表性企业为对象,从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两个方面,在工业布局、企业规模生产以及企业经营职能三个层次上,分析了报酬递增的积极作用。(1)报酬递减与报酬递增。马歇尔把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等不同生产要素在报酬递减或递增中的作用分解,认为土地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表现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类的作用即劳动、资本和组织的作用则表现出报酬递增的倾向。只要人类的作用强于自然的作用,生产者就可获得报酬递增;否则,只能得到报酬递减;若两者相等,则呈现报酬不变倾向。(2)组织与报酬递增。在人类的作用中,马歇尔特别重视组织对报酬递增的积极意义,也就是分工的作用。因为分工总是与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同一个问题。他认为,组织的改进,通过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两条途径,可使生产获得报酬递增。
以杨小凯、黄有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的“超边际分析方法”,从分工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人手,导出需求和供给,使供给和需求分析不但包括资源分配问题,也包括经济织织问题。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有如下特点:每个决策者既可以成为生产者,也可以成为消费者;每个决策者既可以进入要素市场,也可以进入产品市场;厂商或企业不是外生给定的,而是在一定专业化和分工格局的条件下内生决定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对供给与需求的分析基于以“角点解”为基础的“超边际分析”,在角点之间进行的总效益费用分析,以报酬递增为基础的专业化决策问题必须求角点解,不仅可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更能解决分工组织结构问题。@
实际上,在斯密的分工思想及其之后的经济学家对分工的研究中,我们总是可以捕捉到分工尤其是金融分工对金融发展的关系和作用,如斯密关于货币出现与专业化分工之间关系的猜想,马歇尔对于组织与报酬递增以及杨小凯等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等等。尽管古典发展经济学所提到的分工是一般意义上的分工,我们仍然可以把古典发展经济学及其之后的理论中涉及货币、资本与金融的研究归纳到金融分工中来。因此,斯密关于分工的思想是一般意义上的分工,对于金融领域同样适用,他所揭示的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也同样适用于金融发展。斯密分工思想包含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机制,他认为分工(社会分工)演进是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这一思想也同样适用于金融发展。在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各种市场和企业等经济组织形式得以产生和演进。
三、不对称信息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于20K纪70年代,以1970年阿克洛夫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逆向选择问题的开创性文章《“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为标志。阿克洛夫在旧车市场模型(LemonsModel)中对逆向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开创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先河。在旧车市场上,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于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买者不知道,只知道车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车的价格,但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就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的卖者进入市场。结果是,市场出售的旧车的平均质量下降,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较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如此下去,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在极端的情况下,市场可能根本不存在,交易的帕累托最优不能实现。
信息不对称可以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和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不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通常将研究事前不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不对称信息的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按照梅耶森(Myersom,1991)的定义,道德风险为“由参与人选择错误行动而引起的问题”,也就是指由于经营者或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在得到来自第三方的保障的条件下,其所作出的决策及行为即使引起损失,也不必完全承担责任,或可能得到某种补偿,这将激励其倾向于作出风险较大的决策,以博取更大的收益;而逆向选择为“由参与人错误报告信息引起的问题”,它是指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对称,拥有信息不真实或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倾向于作出的错误选择。这里的信息不对称既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知识。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hiddenaction)模型,研究不可观测知识的模型称为隐藏知识(hiddenknowledge)模型。
在现代资金融通活动中,交易主体面临着许多由不对称信息带来的风险,房地产融资也是一样。就投资者而言,对投资项目掌握的信息比较少,而融资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即融资人的私人信息),会导致道德风险;在资金借贷过程中,银行掌握的信息就比借款者掌握的信息少,容易产生逆向选择。房地产证券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种由不对称信息带来的风险,也可以说房地产证券化是基于不对称信息而产生的。在房地产证券化过程中,每一个交易步骤都是由专业的机构来完成,这些专业机构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对信息的掌握是私人无法比拟的。如在抵押债权证券化中,经过资产组合、破产剥离和信用升级以后,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透明的,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风险性质的信息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逆向选择。
四、交易成本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与科斯教授创造性并典范性地运用交易成本概念是分不开的。所谓交易成本,广义地说,是人与人打交道的成本,是相对于人与自然打交道的生产成本而言的,为了得到交易所提供的服务,人们需要投入各种稀缺的资源。交易成本概念最初是指协商签订契约以及在契约签订好后付诸实践所需要的成本。后来,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将交易成本概念广泛运用于经济、法律、社会、历史和政治等研究领域。
从交易费用理论中企业和市场的相互替代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交易者认为交易对象给其所带来的收益超过交易价格和交易费用之和时,这笔交易就会发生,否则,这笔交易就不会发生。在价格是恒量的时候,那么交易是否会发生就取决于交易费用。房地产证券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产权的流转和交易过程。这样,就有一个交易成本的问题。
在进行房地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证券化业务收益会在各个参与主体之间进行分摊。以抵押债权证券化为例,具体成本项目包括:SPV的设立和发行证券缴纳的费用,发起人向SPV转移基础资产按照税法规定要缴纳营业税和印花税等,需要支付的各种承销费、律师费、评估费和审计费,以及证券化的开办费、维护费,其他一系列的无形成本如“审批成本”等。此外,银行在实现真实销售并回收贷款以后,还可以进行再投资,这也会产生部分收益。因此,判断证券化是否进行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证券化业务收益与回收贷款本息进行再投资所获收益之和大于支付给各个参与主体的费用;二是不进行房地产证券化时所获得的利率应当大于流动性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与没有再投资机会所造成的机会损失之和。从国外房地产抵押债权证券化的现实来看,证券化的收益一般大于证券化的成本。另外就房地产投资信托而言,由专门的基金公司来进行房地产投资可以节省交易成本,这也是现在房地产信托蓬勃发展的原因之一。
五、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不仅是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而且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经济生活各领域中的实践中,规模经济也是人们遇到的现实问题。关于规模经济的含义,虽然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文献有着不同的表述,但都是从微观角度来阐述生产成本与其规模报酬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简单地说,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降低带来的经济节约性,即规模的经济性。
最早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来自于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厂商理论。根据其解释,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内部各种市场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厂商的规模报酬变化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这里的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它意味着产出的单位成本降低,也意味着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上的节约性,即规模经济性。所谓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生产规模的变动对于生产是否节约的经济性并未产生影响。所谓规模报酬递减,则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出的成本随之上升,此时存在规模不经济。
房地产证券化中“规模经济”也是追求的目标之一。如确定一个合理的证券发行数量,是降低证券发行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的关键。与证券发行规模有关的因素主要有市场条件与证券品种。不同的市场条件中同一种证券的规模发行量不相同,不同的证券品种在同一市场条件下证券的发行规模量也不相同。所以说,房地产证券化的证券发行量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摘要]房地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它在使各个交易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降低了风险和成本。这一过程的完成,不仅有其实践的需要,也具有理论的支撑。对房地产证券化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有利于为中国即将进行的房地产证券化在理论层面上奠定一个基础。
自1981年教育部批准8所高校最先开始开办旅游本科教育起,在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旅游本科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到2012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097所,在校生57.62万人。但是在蓬勃发展的背后,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旅游本科教育在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师资建设、学生观念、专业设置和企业认识等方面存有不同程度的误区,并面临学科地位不独立、专业地位低下、低就业率与行业大需求的矛盾、生源困难、教师处境差等问题与困境[2]。保继刚认为招生规模上的盲目扩张对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间接的影响,但是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与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不适应才是造成我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最深层原因,而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分层化与本科教育的同质化;二是旅游行业的专业化与培养模式普适化;三是旅游行业对理论和经验的双重要求与旅游本科教育实践的缺乏'何海燕从供求角度出发,发现旅游本科教育的需求认知与培养方向错位是旅游本科教育萎缩、人才市场需求不足、毕业生非旅游行业就业三者之间的悖论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3]。
在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张是与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缺口相适应的,但是旅游行业却存在较为严重的旅游专业学生行业内就业率低且流失率较高的现象[4]。人才的流动在每个行业内都会存在,但过高的流失率和过低的行内就业率是对自身教育特色与教学成果的一种否定[5]。那么,到底旅游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陈特水在对湖南省旅游行业人才需求中调查发现,从学历层次来看,本科和专科学历层次的人才是旅游社行业的主要需求,酒店和景区则对本科及硕士及以上学历层次人才的需求较旺盛;在人才类型方面,旅行社对“基层业务骨干的需求最大”,酒店和景区则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需求最大;而被调查企业多数希望旅游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首先从线接待和服务工作”做起[6]。本文将从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和旅游行业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对二者之间的契合性进行探讨,旅游本科教育主要是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而对旅游行业的需求分析主要从典型旅游企业主要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和招聘启事来进行。
二、旅游本科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分析
教育部批准最先开设旅游专业的8所高校分别为中山大学叱南开大学[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9]、杭州大学(后被并入浙江大学)[10]、大连外国语大学[11]、西北大学[12]、西安外国语大学[13]、长春大学[14],除去这8所院校外,东北财经大学[15]、陕西师范大学[16]、华侨大学[17]和云南大学[18]等院校在旅游教育方面也各有特色,这12所高校在我国的旅游本科教育方面发展的比较快,较其他高校有一定的优势,而且12所高校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南、东南都有分布,旅游学科发展的背景有综合院校、外语院校、财经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能够较全面地代表我国现阶段旅游教育的发展现状。因此,选择这12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本科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进行考察,资料来源于各高校2014年本科招生计划以及学院官方网站。
(一)笼统的旅游管理是旅游本科教育最主要的专业
根据教育部2012年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旅游管理调整为一级学科,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从12所高校的专业设置来看,只有中山大学、华侨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3所高校分别设置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其中华侨大学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2014年新增专业;南开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设置了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东北财经大学设置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两个专业,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招生是以旅游管理大类进行招生,只是说明了含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其余6所高校都是笼统的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学科相比,专业特色性明显,无论是酒店、旅行社、景区,还是会展、高尔夫等行业特性都很强,但是现有的旅游本科教育笼统的采用“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这与行业对学生专业化的要求相悖[2]。
(二)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多以培育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人才为目标
从12所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型人才是大多数高校的培养初衷。南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北大学、云南大学、华侨大学和西安外国语6所高校明确提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旅游企事业和行业的管理人才;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定位除了从事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外,还可以在旅游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长春大学则定位与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陕西师范大学由于自身师范院校的背景,对学生的培养除从事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外,还以为旅游中等、高等院校提供师资力量为培养目标。
高校对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定位与旅游行业对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分歧,就像在前文提到的,旅游企业希望毕业生先从线接待和服务工作”做起,这种就业的低起点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定位、学生的自我认知之间存在的差距,客观地影响到了旅游专业学生的行业就业率和流失率。
(三)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大多比较“齐全”
在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一般都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课是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的课程,包括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政治类课程等,在这里重点分析旅游管理本科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山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较早,旅游学科的实力较强,因此以这两所高校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为分析对象。
中山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相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要多,两所高校共同开设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旅游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会计学、酒店(饭店)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景观设计等课程,还有每个专业毕业所必须要求的毕业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旅游专业必修课外语特色明显,开设了5门相关的外语课程,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两所高校都开设了较多的管理类课程,除了管理学原理外,中山大学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运营管理、项目管理、酒店经营管理、战略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社区规划与管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则开设有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的课程;从两所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二外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特色不是很明显,学生对旅游的每个行业都有接触,但是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了解;从中山大学的课程可以看出,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侧重于旅游目的地方向,中山大学在这个方向上开设的课程比较多。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设有18门课程,中山大学开设的课程较多,有50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四)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以理论性知识为主
文章认为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是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学生难以较快胜任财务管理工作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建议,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文章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确定了课程体系建设应满足工作岗位需要、避免不必要重复,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兼顾地区和行业特点等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课程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有不尽合理之处,大多数高校课程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设置。
1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
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 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 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 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
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
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 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
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
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
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
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
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
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
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
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除公共课程外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课四个部分。
专业基础课就是指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经应用文写作、企业管理学和基础会计学。
专业课程是根据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Ⅰ、中级财务会计II、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实务、投资银行学、管理会计、投资理论与实务、融资理论与实务、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网上银行与网上报税、资产评估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行业会计、财政学、专业会计综合实训。
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扩展专业的知识面,满足服务地区或行业需要,开设的一些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专题、货币金融学、海南经济概览、企业设立与运行管理等。
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企业投资和融资实训;在第二学期以及第四学期开设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汤炎非、谢达理.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探索.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17期;
[2]Xie da li,Tang yan fei. 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verse and Dynamic Curriculum T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the excellent course in Hainan Province for example,载2013年6月Esu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3]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财务管理人才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培养设想.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4 期;
[4]崔莉,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思考.网络财富,2010年第10期;
[5]吕立伟、张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财会通讯,2011年第21期;
[6]朱开悉.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04期;
[7]杨克泉.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 J ] . 财会通讯, 2006( 8) ;
[8]朱传华.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3期;
[9]李文静.财务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8月上;
【关键词】白糖期货;发展现状;运行规律
一、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食糖主要进口国之一。食糖作为重要的大宗商品与战略物资,其市场供求与价格波动对产业发展与人民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的食糖生产国与消费国,大力建设与发展白糖期货市场显得十分必要。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交易量和持仓量稳步增长,期货价格影响力逐步扩大,交割业务顺利进行,初步发挥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发现价格的经济功能,得到了市场的初步认可,同时白糖期货市场也成为也成为了国内期货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白糖期货市场概述
世界上最主要的食糖期货市场是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和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LIFFE),分别交易原糖和白砂糖,其形成的期货价格已被世界糖业界称作“国际糖价”,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和结算的依据。我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早在2006年初恢复了白糖期货交易品种。自白糖期货上市以来,我国白糖期货交易制度逐步完善,市场快速发展,整体运行稳定。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在全球交易量前10名的农产品期货和期权当中,郑商所的白糖期货位居第一。白糖期货市场的稳健运行,必将有力地提高我国食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食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中国白糖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期货、现货市场走势基本一致,价格发现功能初步显现:
(一)供给分析
一般来说,对于供给而言,商品供给的增加会引起价格的下降,供给的减少会引起价格的上扬;对于需求而言,商品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的上涨,需求的减少导致价格的下跌。白糖的供求也遵循同样的规律。影响我国白糖供给的因素涉及种植面积、产量、期末库存、种植意向等很多方面。
1.种植面积
从我国历年的种植面积来看,全国总播种面积一直在2000万公顷以下,但是甘蔗的种植面积稳步增长。甘蔗糖占我国总产糖数量的94%以上,而目前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的66.1%。由于甘蔗具有高附加值,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其已经成为广西最主要的经济农作物。目前广西省种植面积增加进入瓶颈区,蔗糖产量增长将主要依靠其它省份。
2.期末库存
从我国的库存消费比来看,由于甘蔗是宿根生长,一般有3年以上的生长期,在生长期后期产量将下降。所以,弥补因老化而供应不足造成的库存下降,回到正常的库存消费比,则需要一定的作物年度。
(二)需求分析
下游消费刚性上涨是支撑国内糖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白糖的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行业,分为罐头、饮料、糖果和糕点等子行业。这些行业在股市分类中属于必需消费品行业,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其增长往往和人口数量、消费水平呈现密切关系。由于目前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迅速,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降低,使得食品饮料行业的消费具有一定的刚性,不会随着经济的波动而大幅波动。同时,白糖相关下游产品需求的增加,也会提高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
(三)农业周期和季节性波动
1.周期性的减产或增产导致糖料及成品糖产量、单价发生巨大变化。而财政政策、不可控灾害、农业结构调整、生产者价格预期等都能影响农业周期。
2.生长期与收获期的時差导致糖出现季节性的供给不均。而季节性波动重叠加剧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
(四)国际价格因素
国内价格受国际价格传导影响大,但易调控,原因有以下几点:
1.贸易形式特殊。进入世界贸易的食糖相当于世界总产量的1/4,约为3700万吨,其中约1/3受政府双边协议支配,自由贸易占世界总产量的17%。
2.出口方集中。巴西、欧盟、澳大利亚、泰国、古巴,这5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共占世界出口量的79%。
3.关税水平差别大。配额内进口原糖关税为15%;配额外进口关税为50%,远低于世贸组织135个成员国(地区)97%的平均关税水平。
4.进口白糖主要进入国家储备。
四、套期保值及风险管理
(一)套期保值理论
白糖期货市场为白糖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工具。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建立对冲风险的机制,将现货市场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以稳定生产经营活动。例如在甘蔗种植环节,企业通过"订单+期货"的模式锁定白糖价格。套期保值具有“双向效果”,它不仅能防止因价格反向运动所带来的可能损失。同时,它也会失去因价格正向运动带来意外收益的可能性。
(二)我国白糖期货面临的问题
总体上看,白糖期货市场功能得到初步发挥,但由于起步较晚,与国际期货市场相比,我国市场制度仍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白糖期货存在的问题:
1.主产区定价方式差别大。我国食糖季节生产、全年销售,区域生产、全国销售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引起榨季与非榨季、产区与销区的价格变化,加剧了市场波动。
2.糖业产品相对集中,产业链尚未完善,产业缺乏自我扩张能力。当前我国制糖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不足,规避风险能力薄弱。
(三)我国白糖期货市场发展建议
1.加强产区制糖企业期货人才体系建设。目前,广西、云南、广东湛江和东北三省、新疆等制糖企业非常缺少专业的期货人才。
2.解决期货市场和中远期现货交易市场"抢夺客源"、恶性竞争的问题。白糖期货的上市造成两种交易方式之间存在竞争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重叠。因此,发展白糖期货市场就要明确两者的市场定位,加强监管,防止出现恶性抢夺客源,造成市场混乱。
五、结论
我国白糖期货自成功上市以来运行平稳,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糖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赞同,市场基本上认可白糖期货市场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目前我国食糖处于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略有缺口,农业周期叠季节性波动一直以来是白糖价格波动幅度最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国内价格也受国际价格传导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易调控。各类涉糖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稳定生产经营,保障糖料种植安全。白糖期货市场也为涉糖现货企业探索更有效的贸易方式创造了条件。白糖期货市场的稳健运行,必将有力地提高我国食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食糖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凤岐.货币金融管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华仁海、仲伟俊.上海期货交易所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
[3]李强.我国期货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齐明亮.郑州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5]吴泽融.成本因素对期货价格的影响.中天期货网站.2003.6.
[6]张玉智、戚欣.农产品期货投资策略.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