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景观设计分析

景观设计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5 16:30: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景观设计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景观设计分析

篇(1)

[关键词]:观光农业园;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景观规划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和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逐渐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人们对于农村和农业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知识,农业观光园也就随之诞生了。

1、杨凌创新园景观节点及现状分析

杨凌区位于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的腹地,宝鸡与西安的中心位置。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经国家批准的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科技工业园区之一, 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号称中国农业的“硅谷”,因此杨凌农业园是中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缩影,是了解中国乃至亚洲观光农业的钥匙。创新园是杨凌观光农业园之一,也是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园区。

现在创新园是杨凌各类观光农业园的集中体现,其中包含了农业科技展示,休闲住宿、农业采摘和农产品养培育研发等因素内容。创新园包括不同功能区,主要为四大区,观光温室、后勤服务区、创意艺术集装箱酒店和大棚采摘区。其中观光温室依据不同的功能,分成八个不同的场馆。依次为:梦幻花卉馆、工厂化育苗馆、梦幻花卉馆、无土栽培馆、盆景馆、南方果树馆、现代农业创意馆,西部特色展示馆、超级菜园。

2、杨凌农业园景观优劣分析

2.1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的弊端

每地区因多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都有其独一无二地方自然风貌。但是创新园内的创建缺忽视甚至破坏了这“独一无二”,这个问题是观光农业发展的普遍病症。除温室景观外,园区缺少景观必备的园林建筑、小品景观和基础设施,如供游人休憩用的桌、椅、凳等设施在园区很少存在,即使存在,在园区内的摆放也过于集中,设备大多都达不到使用的要求,质量低劣,处于闲置状态道路方面,园区道路的设置没有主次道路之分,特别是在温室景观中,园区并没有利用道路的大小、材质等因素去引到游人,从而导致浏览线路混乱。

2.2园区景观设计的优势

创新园的温室每一间温室都是一片不同的“天地”,根据功能和主题的不同,景观设计也相对具有其特色。每一处温室都能全方位的满足人对自然的体验、对自然的渴望。而且馆内每一处景观都是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所组合搭建,植物配置上既考虑到了植物的观赏性,还考虑了生态学特征,切通过立体种植,平面种植和人造景观种植等方式加以地方的民俗、民风和农耕文化和历史典故等元素元素通过并置,冲突,融合等方式增加了管内观光内涵并给游人造成都市景观所不可能拥有的视觉感受。

3、观光农业园景观改造建议

3.1人文景观的改造

文化是园林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在园林景观中它是无影无形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在景色中感受到它的存在,文化是一个地方的铭牌,是这片地区在时间长河中的积淀,没有文化的园林则是毫无特色,失去地域灵魂的园区。只有充分的发掘和研究关中地域的民俗和人文历史的传统,经济发展的情况,满足当地自然景观,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的基础条件下保留园区内的应该存在的农业特色,在园区主要景观和景观节点的设计上继承当地的农耕传统文化,在结合现在造园技术的前提下再现传统民俗,农业园的发展才会长久。

3.2自然景观改造

观光农业园自然景观改造应当遵守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园区的景观空间的设计上一定要遵守杨凌当地的自然生态、地理环境。保留、还原杨凌的平原地貌特色和植物景观特色。在植物的选择上应选择当地常见、且有地方特点的景观树种或者农作物,把农作物的观赏价值通过组团等园林种植常用的手法表现出来。

3.3完善全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高低,是园区景观设计细节的体现,细节的完整与否又决定着这一园区旅游观光品质,以及人性化程度。增加基础设施在园区内的布局是当前园区建设或改造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农业特色的观光园区,设施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上可以在基础设施的设计上更加本土化,包括外形设计的本土化和材料使用上的本土化,可以使用乡土的自然材料,如乡土植物、当地出产的石头、木材等,既满足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又不需要二次加工而直接用于园林基础设施营造。

[参考文献]:

[1] 张天柱・现代农业观光温室景观设计与案例分析 [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

[2] 刘凤妮・重庆农业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的现状研究 [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 尚丽娟・森林度假酒店环境景观设计分析―以龙泉森林度假酒店环境景观设计为例 [D] 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4] 杜洁・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以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中民俗作坊园为例 [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

[5] 杜洁 耿美云・浅析856农场现代农业园景观设计 [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6] 段渊古 赵菲・农耕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杨凌后稷教稼园设计为例 [J]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

[7] 冷畅俭 陈友富 罗广宇 谢浩波 邓志辉・大学博览园景观设计[N]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 第22卷 第4期

篇(2)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景观结构

地域文化是某个区域经过漫长时期形成的独特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的总和,具备地域特点的独特性,源远流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兼顾景观建筑实用性的同时,还对其美观性及象征意义有着要求,要求符合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就使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绿道景观设计研究至关重要。

1地域文化在滨水绿道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1.1增强景观的可识别性,保持滨水绿道景观的地域特色

通过对地域文化进行剖析,将其和滨水绿道景观设计相结合,将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进行合理地交融,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但在这一过程中,依然要注意做到自然与人文生态系统的统一以及和谐发展,在整体上保证景观各个因素的平衡发展。

1.2对文化历史具有传承作用

滨水城市作为水上交通的集散地,通常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在对其进行绿道景观设计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本土地域文化,并且推动其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2地域文化在滨水绿道景观设计的现状

在经济不断发展,文化互相融合的当下,滨河绿道景观设计虽有各项原则和规范,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息高速发展,地域文化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且由于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传播出去,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导致不同地域间文化的独特性越来越小。二是滨水景观设计中,各个不同地域文化趋向一体化,不同地域文化下滨水绿道景观设计越来越相似。在进行滨水景观绿道景观设计中,建筑方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构造组成以及技术经验越来越统一,城市化及商业化的发展对传统文化是一种重大的冲击,对于滨水绿道景观设计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三是对于国际经验的借鉴不当导致文化内涵的缺失。与国际景观设计进行接轨对于景观设计研究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摈弃一些不合理项或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经验,保证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存在。

3基于地域文化滨水绿道景观的种植原则

针对不同区域文化的不同特点,在进行滨水绿道景观种植时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确保植被与文化的特点相一致。

3.1民俗文化区的种植原则

在民俗文化区进行种植时,一般选用高大乔木来对场地进行围合,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独立的休闲欣赏空间。同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古朴的观赏树种对民俗文化区的植被进行点缀,突出地域文化的特点。在选择绿化树种时,一般采用丛生八月桂、垂柳、山茶、金合欢、女贞、朴树、木荷等。

3.2市民休闲区的种植原则

市民休闲区的植被选择要同时兼顾观赏的层次及疏密要求,为市民提供更好的观景空间。通过在民俗文化区种植大量高大乔木,从而形成良好的天然氧吧环境,为市民户外休闲活动提供更好的场所,一般会选择香樟、二乔玉兰、鹅掌楸、银杏、大花紫薇、水杉等植物。

3.3湿地景观区的种植原则

湿地景观区的最大特点就是水源充足,且湿地景观区的植物种类也较多。在选择湿地景观区植被时,需要针对水岸线进行划分,在水岸线高的区域采用排列式的方式进行种植,在岸坡侧修筑顶高程略高于常水位的挡板式护岸,提高植被的成活率。通过水生植物的种植,体现湿地景观区的观赏价值。树种选择上一般是水杉、垂柳、菖蒲、水葱、黄花鸢尾、芦苇等。

4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绿道景观设计要点

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绿道景观设计,主要针对民俗文化区、市民休息区以及湿地景观区这3个区域进行重点设计,并保证这些景观能够实现滨水绿道景观设计对于地域文化的彰显要求。

4.1民俗文化区设计

滨水绿道景观的民俗文化区,是通过人工改造的方式形成,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合理改造既有地形,保证其作为地域文化显示窗口的重要作用,对外展示当地文化。因此,建设景观前就要甄选当地的民俗文化,对于符合要求的民俗文化进行后期设计,优先选择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和知名度高的民俗文化。另外,在选取民俗文化时,需要严格控制数量,一般选择保留2~3个项目进行建设,避免选择过多造成景观设计偏离要求,或是数量过多导致对文化的说明不够,造成似是而非的结果。在选取民俗时,要分析滨水区域的水岸地质及基地现状,并充分结合当地文化,对其提炼主要景观节点,确保所选景点具有代表性。另外,需要建设足够的空间方便人们欣赏地域文化,还需要选择不同的机构宣讲地域文化,为人们的休息及娱乐提供必要的场所,让人们通过游览体验地域文化的滨水绿道所带来的乐趣。

4.2市民休闲区设计

在选择市民休闲区时,一定要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的区域,一般包括下沉式广场及亲水平台2个方面,为大型活动及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文化,修建或是雕刻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或纹样,通过滨水绿道景观向人们展示当地丰富的地域文化及优美的景色,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民间传说及历史名人进行地域文化的展示,使滨水绿道景观更为丰富,并赋予历史意义。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针对滨水的特性进行选择,也就是选用与水相关的典故等建设休闲区域,通过对水患的危害展示,为人们的日常文明游园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或是通过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展示,教育引导人们日常的用水方式及用水习惯,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

4.3湿地景观区设计

湿地景观区在整个滨水绿道景观中起着重要作用,通常是处于全区地势比较低的地方,是一种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在建设湿地景观区时,需要修建木栈道为人们的日常游览欣赏提供必要的支撑,并在适当的地方设立观景台及各种亭台,确保游人有足够的场地进行观赏。在木栈道的周边可以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对滨水绿道景观设计丰富的水生植物群落景观。另外,修建候鸟雕塑也是对景观文化的一种补充,将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升华。建设湿地景观区时一定要确保其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硬质材料的使用,并确保在景观建设时要在原有地形基础上进行,以减少不必要的工序。种植水生植物也以选取本地的湿地植物为主,尽可能保证湿地景观区的生态和谐。修建候鸟雕塑是对湿地景观的一种补充,也可以激发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是对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种满足。

5结语

基于当前地域文化的滨水绿道景观设计在实践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地域文化的特点并未得到很好地体现。设计景观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掘并加入历史文脉,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原有滨水区域的自然元素予以充分的尊重,在此基础上完善更多更好的功能,确保滨水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俭.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11(23)

2王立国.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滨河绿地景观设计分析[J].建筑设计,2011(20)

3韩吉越.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哈尔滨道外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篇(3)

关键词:城市街道;景观建设;问题;设计分析

1城市街道景观建设概况

城市街道景观具有观赏性和服务,有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深刻的印象。所谓城市街道景观就是道路两旁提供观赏和服务的设施,但并不是每个城市的街道景观都相似,每个城市都要建设出有自己地域特点的街道景观,它在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前提下,还得体现出城市的文化色彩,并且美观大方。

2城市街道景观建设存在的不足

2.1历史文化的应用与地域文化无关

目前,在很多街道景观建设中,人们都喜欢运用历史文化对其进行建设,设计师更是积极地了解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将其应用到街道景观建设中。但是,问题就产生于此。街道景观建设主要体现的是这个城市的形象,搬用别的城市历史文化则显得与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格格不入。有的的确应用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却只应用了形式,不求甚解,表达不出一个城市的内涵。

2.2忽视了时代文化精神

在应用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当代的文化。作为现代的城市街道景观,首先它是应用于当代人的,理应满足当代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并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这就要求街道景观建设在体现历史文化精神的同时,也应该体现时代文化精神。如今,一些设计会为了追求历史感,忽视了时代文化精神,这样的景观不便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使用与欣赏。

2.3街道垃圾影响美观

如今,街道两侧每隔一段距离都设有垃圾箱或垃圾点,就是为了保持街道地面的整洁,干净的街道才会让人赏心悦目。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自觉,随手就把垃圾扔在路边,有的人在街边摆小吃摊、烧烤等,吃剩下的残羹和垃圾就随手堆在路边或树坑里,加重清洁人员的负担。所以,应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为街道景观建设出一份力。

2.4生态环境、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城市失去特色、环境恶劣

改革开放30年来,很多地区由农村变为城市,为了加快发展的脚步,很多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古建筑群就这样的被摧毁,更有甚者为了采矿,好好的山地被炸的支离破碎,泥石流、洪水成灾。新建的楼群景观相似,失去了原有的民族特色。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汽车尾气使空气质量变低,蓝天也失去了色彩。这些都是生态环境被破坏所造成的影响,所以,在发展的同时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分析

2.1发扬地域文化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然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如果每个城市的街道景观都能体现出自己的地域文化色彩,每个城市的布局都不一样,各有特色,就不会出现城市景观建设雷同的现象,同时每个地区的文化色彩都能够得到传承。但是,发扬地域文化不能只是形式的展现,其文化精髓也要体现出来,

2.2增加时代文化精神

时代文化就是与时俱进的现代文化,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时代文化特色,比如,路灯、垃圾箱、健身器材、观赏灯等设施,都是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设立的,这些设施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可以缓解社会压力,方便人们的夜间出行等,这些都是时代文化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2.3提高人文素质,加强城市绿化

(1)街道景观的建设与人文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吸烟等,这些都能提高街道景观建设的质量。(2)加强街道的绿化建设。绿色是一个城市最健康的颜色,炎热的夏天,路边的大树可以乘凉,人们走在街上就能闻到花香,所以,街道景观建设中,绿化设施必不可少。

2.4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遗产

城市发展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为了城市发展就忽视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所谓文化遗产就是历史的产物,它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对于研究城市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生态保护问题更应该刻不容缓,我们生活在其中,就得遵守它的规律,它才会给我们带来欢乐。所以,在城市街道景观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遗产。

篇(4)

关键词:扬州运河;文旅融合;景观设计;三湾公园

一、古运河与扬州

1.古运河的发展历程古运河贯穿南北,沿途经过多个省市。大运河的开凿得益于隋炀帝和原有的古邗沟,其出现促进了沿线城市的快速发展[1]。位居枢纽位置的扬州发展成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大量的商人在此聚集,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扬州园林的兴盛[2]。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运河部分河道开始堵塞,部分城市开始没落,扬州就是其中受影响的城市之一。2.古运河沿线景观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我国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文旅融合发展的主要资源。文旅融合,就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种为文化景观,即各地因地制宜,将不同的文化元素加入景观设计。第二种为特色小镇,即在现有古镇的基础上,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等。第三种是主题公园,即通过打造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吸引游客。第四种是文化表演,即将当地的文化通过舞台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第五种是文创产品,即借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元素,进一步开发相关文创衍生品[3]。3.古运河扬州段旅游文化带建设运河旅游文化带建设如今受到关注,它利用运河两岸的景点、公园,将运河文化等融入场地的景观设计,重新规划原有场地,将其打造成以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新的城市公园[4]。扬州是古运河沿线的核心城市,其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推出古运河旅游文化带的建设规划,深度发掘古老的运河文化,探寻文旅融合视域下的景观设计新思路。

二、扬州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应用与体现

1.运河文化古运河有着2500多年的发展历史,南北文化在沿线城市得到融合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以古运河扬州段为例,部分河道渐渐淤塞,甚至局部干涸,运河因为建房等原因被填埋,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运河文化发展面临着危机[5]。古运河扬州段曾是货运和盐业的集散中心,如今,随着扬州运河旅游文化带规划的提出,部分河段被打造成古运河水上的观光旅游线路[6],焕发了新的活力,观赏价值较高。在扬州的园林设计方面,因为水路的便捷,加上资金雄厚,南北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园林设计的能工巧匠通过运河到达扬州,促成了南北园林风格在扬州园林中的融合,使扬州园林呈现出“南秀北雄相结合”的特点[7]。2.商业文化扬州周边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因此盐业的发展快速。加上扬州独特的地理位置,水路运输便捷,商人看中了商机,纷纷到扬州创办商行[8]。他们资金雄厚,在扬州城大肆建造府邸,建筑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形成了一片片的私家园林群落,对扬州园林景观格局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9]。乾隆皇帝曾多次下江南,扬州商人为了展示和巩固自己的地位,遂疏浚河道,从各地调集优秀的造园工匠,在扬州城内开始了新一轮的造园热潮,完成了从城市山林到湖上园林的转变,间接促进了清代扬州园林的兴盛[10]。3.士大夫文化扬州历史悠久,诞生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如石涛、董仲舒、欧阳修等,他们对扬州园林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1]。扬州本无山,平地造之。园主通过运河把太湖石运回扬州造园,间接彰显了自己的身份。在造园过程中多使用小块太湖石,因此“造山叠石”成了私家园林的特色之一[12]。扬州叠石的最高技艺当属片石山房,其为明末清初石涛建造。片石山房的名字取自水池北面的假山,假山内部有两间面积不大的石屋,石涛从画理中获得灵感,将形态各异的石头进行组合搭配,营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致[13]。

三、文旅融合模式在三湾公园中的实践应用

篇(5)

关键词:北方;景观设计;居住小区;绿化

1 北方住宅小区的现状

我国北方冬季的气温低,有时异常寒冷。四季分明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特征,每年有1/4的时间气温处于0℃以下。在此状况下,树木和花草均不能生存,能够适应北方气候的植物少之又少,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新植树木难以生存。北方住宅小区对于植物种植的经验很少,尤其是树种和花草的配置,加上对植物的特性不了解,经常出现搭配不当等错误。北方有些住宅硬质铺装过多、地覆盖率不符合要求,开发商常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赢取消费者信任后,加盖新的建筑,出现容积率过大、楼间距不够、光照不足的问题。景观做的不够精致,不能起到层次分明等效果。设计师过分追求图案的美观,但缺少实用性,带给人们忧虑和不满,没有遵守人文原则。缺乏创新,手法雷同,无法将文化传统融入其中。

2 住宅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住宅景区因其属性可分为人文和自然景观两类。对住宅小区的建设并不是随意的,应该遵守几项原则。第一是生态性原则,住宅小区景观的设计要求无限接近于自然。第二是舒适性原则,顾客至上是房地产商的赚钱之道,所以一切的设计都以舒适为主。第三是整体性原则,它是所有原则的基础,景观是与设计相符的。第四是人文性原则,要将人文与设计融入其中。如果严格按照这几项要求,一定能为居民提供适宜的环境。

3 景观设计的手法

(1)每个小区有着自己独特的环境。当面对环境优美的地段时,需要多布置一些面向绿地的景观,注意避免房屋间的遮挡,布局交错简单,可使用绿地沟通的手法,将风景、绿地、道路不着痕迹的引入到景区中。小区中的植物既可以做主景,也可以做背景。做主景时,能形成各种独特的植物景观。做背景时,配合前景的色彩、质感、尺度形式,采用适合的高度,同样可有不同的效果,形成一定的反衬。当面对有水资源的地段时,可沿着水源布置绿地。无论是怎样的地段,规划式种植必不可少,但不应过多。规划式种植在人工化规整的住宅中的运用较为突出。

(2)在培植植物时需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和形态,不能违背植物自然的生长规律,选取植物需考虑北方气候,要符合预期的功能,才能形成与设计相符的较为美观的景象。譬如宁静的环境中,植物的栽培需简洁大方。活泼的环境,栽培植物则需变化多样。不同的光照条件选取不同的植物。植物可分喜阴、半耐荫、喜阳几类。喜阴的植物应该种植在树荫下、林子中或是墙体的北面。喜阳的植物则应该置于上层,阳光充足的地方。底层地面适合种植地被植物,有利于水分的保持。界定道路、利用区可布置草坪,仿佛地面上铺着有着浓浓绿意的地毯。大面积种植时,应该选择一种树种作为基调树种,另外选择3~5种树种作为辅助树种。还要选择其余树种作为特殊条件下的备用。

(3)栽培植物时,要尽可能地保存现有的植被。将建筑物建在植被中间,可增加景观的连续性和质量。在这种做法下,维护费用和种植工作量大大减少。关于小区内道路的绿化,需要考虑道路和树的空间,不能影响交通。可以设置绿化带,起到领域分界的作用,增强了轴向感与识别感,美化了道路。

(4)提前画出概念种植示意图,能够帮助选择植物。概念图越完善,植被的栽培更容易进行,景观更漂亮。

4 北方庭院的设计

庭院可以说是住宅小区的外室大厅,庭院可以分为草坪型、花园型、棚架型、树木型、园艺型、篱笆型等类型。不同的庭院体现了不同的的地理气候,反映了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爱好。我国北方住宅小区的设计原则是:绿化是关键,其它事物是辅助;各种植物统一协调搭配;景观内外结合,美丽舒适。

①庭院的空间有着2种形态:流动型和静止型,在树荫遮盖的地方,闭合空间等有人气的场所,即静止型,空间围合的质量靠冠的形状和疏密、庭园植物的高矮、种植的方式等决定。若是分枝的地方高于平常树木的高度,围合空间显得空透;若是比较封闭的灌木分层,围合空间显得紧密。②绿化是庭院的主要组成部分,绿化可以提高环境的质量。因此,注意考虑空间的整体序列关系,花草和树木的配置。③大多数的内部庭院空间相对较小,因此常采用小尺度的手法来进行绿化和水石的配置,这样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 住宅小区景观的发展

这些年来,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很多高档楼盘的房地产商请到国外的设计师来规划设计。对于房地产商而言,只有加强对住宅景观的投入,才能获得更多的效益。住宅小区景观的重视更加推动了生态环境的完善。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品味也在逐步的提高,居民对小区环境与风景设计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高。并且近年来,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理念正在向多元化模式发展,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居住要求,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者来说,在满足住宅区绿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应该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本文从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理念、存在问题和景观设计发展新趋势三个方面出发,详细分析了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并且展望了小区风景园林设计发展新趋势。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在设计小区园林景观时,设计者要遵循以下几个设计理念:第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合理的园林景观使用功能,满足居民对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第二,整体合一的设计理念,要保证设计出来的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第三,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应该充分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原则,合理开发的同时做到对环境的有力保护;第四,提倡环保理念,景观环保设计包括节能和新能源利用、水资源节约使用、垃圾的可回收利用、雨水的回收再利用、采用环保材料、控制噪声等措施。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第五,合理地有效利用成本,在小区原有的地形特点上展开设计,从而有利于控制成本。简而言之,住宅小区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应该把自然、功能、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居民在拥有住宅的同时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景观设计缺乏和谐性

强调单一景物的美感或设施的完善导致了住宅小区中整体景观设计缺乏和谐性,不能与周围环境、地形要求和人文特色相协调。这样的设计与整体合一的设计理念背道而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具体设计上,往往注重居住区域内的绿化工程设施,但未考虑到周边地区的环境、地形要求;注重绿化布局的数量与层次,但未考虑到与周边建筑物风格相互衬托;注重植被面积与方向,但未考虑到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在进行居住小区整体化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发挥绿化设计在整个小区生态中的更深层次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等,这些在当前景观设计中均有不足之处。

(2)景观设计缺乏功能性

住宅小区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小区景观的设计根本上是为了满足居住人群的生活需求和健康需求。小区设施(例如健身器材的安置等)的完善可使居民在闲暇时间锻炼身体,还有一些功能性景观设计要突出小儿、老年人、残疾人群的活动需求,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居民的各种生活和活动需求,使居民各得其所。在进行功能性景观设计中,尽量保证景观的功能性价值。在设计中应尽量使得景观设施无危害和无障碍化,使景观设施的设计形态在物理上与文化心理上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根据小区居住人群的具体要求进行局部环境设施的调整,让住户能够切实享受到社区健康文明的新生活,这样才能保证小区景观美的需要和居民的实际需求。

(3)景观设计缺乏文化性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具有延续历史文化、传承人文思想的责任,这些功能体现在景观设计当中。日益发展的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紧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的文化气息。往往导致了小区景观设计流于轻浮,注重外部景观美、缺乏文化内涵,不具有社区文化传承功能。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品位也在不断上升,对小区景观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质量的景观设计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味,是营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与传统的住宅小区园林设计相比,现代的景观设计发展有了新的趋势。

(1)强调互动性。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逐渐受到设计者的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设计者不局限在景观的外观形式上,也不仅仅注重居民看和观的表面层次,更多的是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样设计出来的景观更符合人性化理念,给居民一种亲近感和归属感。

(2)强调功能性。居住小区是群众居住生活的地方,满足居民室外活动的需求是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在处理居住小区功能性方面应努力构建好建筑物、道路、休闲场地、绿化、各种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具体布置,既能够保证整体景观的统一性,又能够保证良好的功能性;既要使得居住小区具有良好的外观形态,又要充分考虑居住群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感受。

(3)强调文化性。历史和文化是小区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依据,关注住宅小区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着重研究住宅小区周围的自然环境与文化氛围,将住宅小区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景观统一协调设计,使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充分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加和谐丰富和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设计。

(4)强调生态性。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劣,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活环境的环保性,强调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区景观的美感和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在设计小区园林景观时,首先应讲求植物的层次,从低向高依次为草皮、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配合地形,围合出丰富的绿色空间;其次在植物的种类选择上,应该尽量采用当地的本土植物,避免使用过多的外来植物而形成植物“假活”现象;再者提倡参与性和生态性,多种植纵向生长的乔木,控制不可踩踏的草坪面积;最后提倡多种植香化植物,这类植物对人的身心健康能产生有益的影响,可以使小区中的老年人在享受绿色的同时治疗疾病,获得身心健康。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小区的环境质量要求和园林景观设计品位越来越高。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者来说,在满足住宅区绿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应该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本文从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理念、存在问题和景观设计发展新趋势三个方面出发,详细分析了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并且展望了住宅小区园林设计发展新趋势,旨在能为同类住宅小区园林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庄巧玲,张素梅.小区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25(04):36-38.

[2] 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436.

[3] 朱呈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浅析[J].南方建筑,2006,29(04):101-103.

[4] 王秀华.现代景观环境基本属性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5,13(02):27-29.

篇(7)

【关键词】:尽管设计、人性化、生态化、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居住区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植物种植,景观在居住区规划中只是建筑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其效果难以体现。如今,绿色的追求映射出人们对小区景观的关注,绿色理念促进了小区景观设计的专业化与规范化。据相关资料反映,城市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因此,高度重视绿色环境,全面建设宜人环境必将成为居住区景观建设的新趋势。

1.项目简介

该项目建筑面积400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04600平方米。依据其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点,其环境呈现新古典、浪漫的海洋设计风格。整个小区的环境设计体现出滨海风光的热情、浪漫以及郁郁葱葱的植被景象。在细节景观设计上精心打造,用简约古典和细腻的细节来强化其浪漫的海洋气息。光、水和植物是主要的景观元素。

小区以宽阔的入口为点,水景为线,广场为面,塑造出一个休憩与娱乐相结合的宜居小区环境。小区的景观设计以集中体现高尚品味为主,譬如,规整而富有变化的水景和木平台,精心雕琢的水池,依建筑而布置的小竹林等。小区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建筑、景观以大道为轴线分列两旁,气势磅礴。小区景观从竖向空间来看,高差不大,错落有致。从横向空间来看,以轴线的形式将山、水、亭子、雕塑等景观串联为一体。在设计方法上借用古代园林“藏与漏”的设计手法,从视觉与心理上营造移步换景,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

2.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2.1植物

植物是环境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小区植物配置采用多元化的设计语言进行诠释。该小区绿化特征:

(1)充分利用乔、灌、花、草等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高低、疏密的空间布置,营造错落有致的景观空间效果;

(2)采用平面景观与立面景观相结合的方式,从水平与垂直两大空间全面打造景观环境;

(3)注重景观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追求构图、颜色、质感等设计元素的形式美,以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硬景观与软景观的合理搭配及绿化的维护。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居住区绿化的价值。

(4)选用乡土树种,适地植树,节省植物养护管理经费。但也在一些显眼的位置使用少量名贵树种进行点缀。

总之,通过图形与植物的结合深化植物的观赏价值(艺术美),通过人与植物的互动深化植物的使用价值(形式美)。

2.2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组织框架。一方面它起疏导交通、组织空间的作用,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可以延续居住区视觉风景线。在居住区道路设计中,完善形式与内容,综合考虑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赋予道路美的形式。该项目改变以往“横平竖直”的道路规划模式,大胆采用以曲代直和多点设计的规划方法,景观地形起伏有落,交叉有秩。景观之间有多条小路相连,体现休闲和省时的特点,使小区居民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景观区。

2.3水景

常言道:水是生命之源。生态环境有了水,才会显得空灵而赋有生动的气韵。水体与植物一样,有利于改善环境小气候,丰富景观层次。住宅景观中不可缺水,但也不能多水。水体的各种造型,能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

该项目水景设计了一条水流,采用明暗管疏水,避免了死水。设计上,运用不同形状、深浅、宽狭的储水形式营造多变的静态水景,并在其中布置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其次,有意识地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等动态水景,并通过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环境含氧量。再者,开挖水渠及缓坡土方堆叠地形,利用地形落差打造自然水景。

2.4雕塑小品

在小区中合理地设置一些雕塑小品,起到点缀空间、组织空间、烘托主题的作用。该小区充分利用雕塑打造景观意境,提升小区空间价值。雕塑小品从题材、质感、质量、姿态、摆放位置等方面都经过精心的推敲,尤其在景观雕塑小品的取意上下了功夫,少而精,形象栩栩如生,比如“情景雕塑”。

3.景观设计理念

3.1人性化设计

居住区景观是为了营造休闲、运动和交流为一体的多功能环境场所。因此,小区景观创造的环境氛围应充满生活气息,体现景为人用,人为景悦的富有人情味的特点。在该小区景观设计中,处处体现对环境的美化与再创功能,注重景与景之间的延伸,景与人之间的互动,体现人性化的关怀。景观设计元素无论从构思还是使用上,都坚持取之自然而用于自然的生态理念。与自然相贴近,与原生态相一致。小区大量使用绿色植物,利用不同植物形成不同的阴凉区域,便于人们乘凉、聊天、散步。在局部地方,密集种植宽阔高大的植物,形成大面积的休闲区域,供人们健身、博弈等陶冶情操。从住宅入口到分户入口,绿意环环相扣,利用自然界的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来满足人触、看、闻、问的感官需求。

为了解决建筑间距小的压抑空间问题和朝向缺陷问题将大量的精力放在植物的空间塑造与精致上,通过精心搭配本地乡土植物来弱化密集的建筑群给人带来的压抑感。在景观设计中更是人性化地考虑交通流线的组织关系及人在环境中的参与价值,使景观成为业主们共同的景观。

3.2生态化设计

在该小区中,植物的构架结构注重季节与种类的层次性,采用乔木下面种植灌木,灌木下面栽种花草的复层植物构架形式,以强化绿化为主的设计意图;培育良好的植物景观作为景观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从背景与图形的形式上凸显生态理念;通过色彩、线条、形貌、体量、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景观小品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植物种植形式上强化生态理念,景观绿化种植形式有平面化,更有“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攀缘植物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空间增加美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3.3个性化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其它设计一样,要求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做出相同的设计来。该小区的景观设计语言丰富,设计方法灵活多变,体现其独特的小区景观设计特点。

整个小区景观规划以景观道路为主线,利用环线型主干道打破整齐建筑群的僵化布置;自由灵活地应用形式要素(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与形体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及构筑物等)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创造优美景观环境;水景设计手法独特而别具一格,充分利用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与引导等形式,使水体环绕主干道呈带状分布,形成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尊重现有的地质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地貌特征进行规划设计,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效结合,形成个性化和特色景观;注重文化内涵,利用景观体现小区所倡导的精神理念,启迪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注重因地制宜,强调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充分融合景观和建筑的整体性,倡导整体的和谐美;适宜地体现层次感和变化性,避免景观设计的单调乏味与审美疲劳;就层次感而言,有地面环境与空中环境、垂直环境与水平环境。就变化性而言,有形式、色彩、尺度、质地、动静等方面的变化。

4.结语

本小区景观设计风格欠缺民族与地域特色,致使景观氛围的亲和力不够。再者,出入口绿化物种与种植形式单调,隐匿了小区的个性,盆栽形式更要消耗高昂的维护管理费用与城市用水,这对日趋紧张的城市用水来说无疑又是巨大的压力和浪费。

总之,居住区景观设计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与审美文化。通过提高现代小区景观建设水平,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今天,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繁杂都市的居民获得重归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亦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