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精品(七篇)

时间:2023-08-25 16:30: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医基础理论概括

篇(1)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结语

篇(2)

【关键词】中医;形神关系;量子力学;精神

【Abstract】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quantum mechanics are all concerned with the study of mental activity, both the theory research can promote each other.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spiri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nk "the body is the residence of spirit, the spirit is the monarch of body" ,think the unity of spirit and substance, consistent with quantum mechanics 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spirit.The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s than the quantum mechanics to the research of spirit of the consciousness theory have stronger vitality.The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thinks that the of cosmos has a kind of ego coordin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the automatic balance.This ability produced spirit, The spirit further strengthens the ability of self-control.This text thinks this ability to at the beginning make the quantum world head for a classic world,and Is the source of all things.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and spirit; Quantum mechanics; Matter

形神关系是中医研究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理论总称。中医对精神的形成有明确的认识,并广泛运用于中医实践中。本文主要结合中医和量子力学进一步探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希望对传统世界的认知有新的突破。

1 量子力学简介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和核心,主要有单个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活猫死猫问题和量子纠缠等非常规现象。《宇宙的琴弦》第二篇第四章总结单个电子双缝干涉实验时指出:电子从两条缝都通过了,并产生了干涉现象。“一旦确定了电子从哪条缝经过,两缝间的干涉现象也就消失了”,电子像小球一样只产生两道竖纹。唐先一、张志林在《量子力学诠释综论》中全面分析了现有的类量子诠释理论,认为传统的哥本哈根解释最为合理,观测者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即观测者的观测让干涉现象消失了。现在普遍认为是观测者的意识使得量子波坍缩的。所以,认知、意识等精神活动是理解量子力学的关键。

2 神的概念和形成

中医将精神活动总称为神,认为形为神之宅,神者形之用,统一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2.1 神的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它是中医研究的重点。刘富林在《形神合一理论的研究》中认为“神,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包括精神、思维、意识、情感、心理等变化”。中医研究的神主要指精神活动,也包括意识,和量子力学中的意识息息相关,两者结合定能熠熠生辉。本文的意识、情志和思维等都是指精神活动,是研究量子力学的重要基础。

刘富林在《形神合一理论的研究》中总结指出中医形神合一理论“体现在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养生防病的全过程中”。陈向群在《量子力学视角下的三种意识解释》中对量子力学衍生出来的三种主要意识理论进行介绍,说明了量子力学视角下的意识处于假设阶段,毫无应用价值。所以,中医形神关系比量子力学产生的意识理论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2 神的形成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无以活;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C”。 这里的形“指人体的形体,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构成形体的物质”( 刘富林《形神合一理论的研究》)。中医的形神观告诉我们:精神离不开物质,物质是精神生成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将狭义之神分为五神、情志及思维活动。《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五神,即神、魂、魄、意、志,是对人的感觉、意识等精神活动的概括。”五神分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的五志分属五脏,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脏腑精气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应答,便产生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这里的脏腑指五脏六腑。《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脏腑之精,指脏腑所藏的具有濡养、滋润本脏腑及其所属的形体、官窍等作用的液态精华物质。”《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综上所述,精神是由五脏六腑中属于精和气的物质共同作用产生的。五脏分属五行,分别与六腑相表里。《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脏六腑的精气各不相同,分属木火土金水的五类物质。五行之气的太过不及都会影响精神活动,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灵枢・本神》肝气即木气,心气即火气)。五行平衡是正常精神活动的保证,精神的产生离不开水火金木土五类物质的协调运作。

量子世界存在着不确定性,物质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地方,这决定了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存在着不确定性,那么生成的精神也将变化无常。中医形神观告诉我们:日常的精神世界和量子世界是相互排斥的,这符合物理实验。

2.3 心在精神活动中的作用

中医认为在所有的精神活动中,心起到了控制和调节作用,而西医认为这一功能是脑。杨涛、赵明镜等在《“心主神明”的内涵及现代科学依据》从心脏的内分泌功能与脑的功能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与精神状态、心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等5个方面对心主神明进行了验证。朴顺天在《心神为体,脑神为用》中总结认为“心就是神明所出之根,脑不主神明,而是神明流注的地方”。简而言之,心就是中央处理器,脑就是存储器。从目前研究进展看,心在精神活动中确实发挥了控制和调节作用,这进一步说明了中医形神关系并非无根之木。

《灵枢・本神》对思维的过程进行了概括“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句话说明了心是认识事物的关键,而今所有理论都忽视了认识事物这一能力。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由它构成的世界也将不确定,这样的世界是无法认识的。所以,认识事物涉及到量子世界向经典世界的过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希望理论界能够重视。

3 形神关系的重要意义

《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有“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承之”的亢害承制现象,即本气亢盛,相克之气就会承接克制。《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有胜则复,无胜则否。”这些都说明了五行之气根据相克规律有自我协调、自动平衡的能力。这种自我协调、自动平衡的能力可以作为宇宙初期从量子世界向经典世界过渡的原动力,也应该是精神活动的开始《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神既由精、气、血、津液等作为物质基础而产生,又能反作用于这些物质。神具有统领、调控这些物质在体内进行正常代谢的作用”;“脏腑精气产生神,神通过对脏腑精气的主宰来调节其生理机能”;“神的盛衰是生命力盛衰的综合体现,因此神是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物质的协调运作生成精神,精神又控制促进物质的协调运作,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比形神统一更加复杂。这种协调平衡能力在人体中变得更加强大,过犹不及,人的情志反应太过又会扰乱气机的正常运行,这一情况《黄帝内经》也多有描述,本文不做进一步讨论。

杨涛、赵明镜等在《“心主神明”的内涵及现代科W依据》认为,“‘神’指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主宰事物运动变化、兴衰存亡的根本因素”。精神生于物质,高于物质,是物质间的固有属性。《宇宙的琴弦》描述了弦理论中的宇宙有10个维度,9个空间维和1个时间维。神可能是宇宙中更高的维度,它将万物联系起来,产生了天人合一理论,存在着非定域性,比量子纠缠现象更加复杂。

中医形神关系支持意识对物质作用的这种观点,符合哥本哈根解释精神。那么在人类进化史、宇宙生成史和时空概念中都必须加入意识。本人能力有限,到此已是黔驴技穷,能引起大家的重视也就心满意足了。

【参考文献】

[1]B・格林,宇宙的琴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09-202.

[2]唐先一,张志林.量子力学诠释综论[J/OL].自然辩证法通迅,2016(11).

[3]孙广仁,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07).

[4]刘富林.《黄帝内经》形神合一理论的研究[D/OL].湖南:湖南中医药学院,2005.

[5]陈向群.量子力学视角下的三种意识解释[J/OL].哲学动态,2016(10).

[6]黄帝内经[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8.

篇(3)

本文首先对中医现代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我国中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中医现代化的策略。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对策 国际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导致人们对医药卫生需求的提高。从当代自然科学发展趋势看,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已不再源于有限的、历史的、单纯的经验性总结和已有文献的整理,而必须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中医现代化以中医学的自身发展为中心线索,要求运用包括现代西医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阐明中医理论的实质,用现代科学继承、发展中医理论,寻求一条在现代使中医学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道路。

1 中医现代化的含义

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是重视内因,强调个体差异和辨证论治的医学;是重视整体、循人以治病,强调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局部与局部相协调的医学;是重视天(自然)人相应、心身合一,融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防病治病思想与方法于一体的医学;是完整运用自然疗法,以中药为主体,融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综合性疗法于一体的医疗体系。所谓的中医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科学和技术为工具,以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张伯礼院士的定义,中医现代化按照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满足时展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医药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2 中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2.1 认识方面模糊不清 有人把中医看成是一个古老封闭的体系,不敢变革创新,认为重新就要走样,走样就不是中医。思想僵化,以偏概全,讲特色必言辨证论治,而忽略疾病的特异,讲处方必言君臣佐使,而忽略病有专治,其思维定式和理论框架使新的研究成果难以吸纳。研究思路不清。对如何着眼于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发展提高,如何处理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保持中医特色的关系等缺乏清晰的研究思路。

2.2 缺少对中医基础理论内在固有规律的深入探索 缺少哲学层次的理性提炼与概括,理论内涵出现萎缩,诸如病机学只剩几条筋,病因学不外七情与六,有些历代丰满的论述,未能系统准确而被割裂肢解,或压缩异变。

2.3 缺乏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统一规划 一方面投入不足,难以集中力量攻关,另一方面自发分散,出现低水平重复,形成资源浪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院,处境十分艰难。据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23%,而在这么少的经费分配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仅占8.7%(相当国家财政支出的0.2%),却承担着1/3的农村医疗和1/4城市住院病人的医疗任务。一个中医院的经费仅是综合医院的18%[1]。经费严重不足,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1)国外研制新药投入经费3~5亿美元,而我国研制一个中药新药仅用几十万元到百余万元人民币。(2)科研费的比较:国内一个中医药课题,研究费一般几十万元,而同样课题在香港是1500~4000万元港币,在经济发达国家则更多。事实上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医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2]。

2.4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由于基础研究难度大、周期长,以致应用开发性研究大大多于基础理论研究,“一片”有所放开,“一头”稳住不够。以上有些是思想认识的原因,有些是学术自身的原因,有些是管理方面的原因,应从不同方面加以克服。值得重视的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3 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对策

3.1 加强创新 发展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中医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伟大宝库,应该努力发掘,认真继承;而另一方面,中医学又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3.2 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 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希望加大投入,以保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3.3 加速立法,健全管理体制 中医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医界热切希望加速立法进程。目前已有 16个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布了地方的中医法;泰国和澳大利亚有的州也颁布了中医法,而我国的中医法至今尚未出台[2]。2001年全国政协曾组织专题调研,到三省六市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条例》,应该说立法的条件已经成熟,希望早日颁布执行,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将有重大影响。此外,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健全管理体制,理顺关系,规范行业行为,维护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的合法权益,打击假医、假药,打击伪科学,也是十分重要的[4]。

3.4 加强中医队伍的建设 近年中医队伍人才流失,素质下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不足,影响了医疗水平与科研水平的提高。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中医队伍的素质,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设立中西医结合学系,加强中、西、医、药及各方面的团结合作,加强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

3.5 实现中医国际化 在中医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增强国际意识,注意加强文化宣传及国际合作交流,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在文化上能接受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培养亲中医药派,争取中医药在西方国家合法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报告大厅市场研究报告网.2005年中国医药经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一),2006-07-18.

2 李习平,邹开军.浅议加强营销渠道成员合作的策略.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7(1) :69-70.

篇(4)

课堂教学是西医院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普通高等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中医学多年来一直是西医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由于西医院校医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如何针对西医院校医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是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师长期以来积极探索的目标。承担了二十多年的中医学课堂教学工作,笔者有一些想法和体会,供同道参考。

1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1外围环境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以其独有的传播方式对传统的民族文化形成强大的冲击,对大学生产生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思维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样网络上和社会上有关中医学是“伪科学”的说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1.2中医学教材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现已更新至第8版,基本上是中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概括与浓缩,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学科内容,对学习西医学知识体系的医学生来讲,知识面广泛,概念抽象、语言难懂,肯定影响其学习兴趣。

1.3课程安排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这时的医学生已经经过较系统的西医学基础理论学习。西医学理论的学习,促进了西医学逻辑思维模式的形成,这时中医学知识体系的介入,强调哲学与类比思维,必然造成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的冲撞,加之中医学只是西医院校的一门辅助课程,课时不断压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1.4教学目标 西医院校教学大纲对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大体一致,即初步具备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运用中医常用方剂和针灸来处理常见疾病,为在工作中学习或应用中医,进行中西医结合打下一定基础。实际上,西医院校的医学生将来多数从事西医临床、教学和科研等,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中医学学习,不可能完全掌握中医学知识,更别说将来运用中医知识来处理常见疾病,中医学学习变成了为被动地应付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考完就忘,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1.5传统教学模式 根据既往的教学体会,虽然中医学是西医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但由于中医学教学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方式简单、呆板,教学内容抽象、枯 燥、模糊”教学效率不高,理论脱离实际,“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造成学生理解与记忆困难,课堂教学对学生吸引力下降,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想法

2.1明确中医学的教学定位 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中、西医学,虽然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不同的思辨方式、不同的认知方法、不同的行医规范等,但在中国,中医学有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拥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思维,至今仍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西医学一样有着相同的服务客体——人,有共同的研究方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保护人类健康,且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替代医学的兴起,中医学正在逐渐走向与西方主流医学汇合,美国FDA已承认中医学为“独立的完整医学系统”。基于此,需要明确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定位,即学习中医学,可以完善西医院校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辅助或替代手段,为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创造性地研究中医药提供思路。

2.2明确中医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式与途径,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和中医院校相比,有其特殊性,对中医院校来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中医师,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使中医学生具备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运用中医常用方剂和针灸来处理常见疾病的教学目标不难实现,但对西医院校来讲,以传授西医学为主,中医学只是一门辅助课程,且学时在不断压缩,一个学期的中医学学习,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很难实现,另外从西医学生将来的发展来看,需要考虑中医学知识“学”、“思”、“用”的关系,所以需要明确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目‘标,以中医学基本特点为主线,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现代研究成果,培养学生正确学习理解中医学“理、法、方、药”等基本知识的能力,初步建立中医学系统、动态、辨证的认知思维方式,为将来的工作实践和发展奠定基础。^

2.3改革中医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既往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学习兴趣的桎梏,简单地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只是教材内容的重复,同样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在教学活动中,中医学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开放、动态、交流的形式,围绕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课件直观、形象、生动,教学内容系统、连贯、科学、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思维共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体会

3.1重视绪言导论教学 绪言导论是教材结构系统中的重要一项,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概括说明了教材的整体内容和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对教材的学习将起到引领、提示、导向等作用。绪言导论教学尽管是在课程之初,但其引领及导向必然贯穿整个授课的全过程。同样对于西医院校的医学生,绪言导论是他们正式接触中医医学体系的第一堂课,第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中医学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在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从医学的概念引入,结合世界医学的分类和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讲解中西医学学科属性的异同和认知方法的差别,使学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的学科属性,理解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不同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同时围绕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讲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成就,如中医学理论体系四大经典著作,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李时珍《本草纲目》的世界影响,以及中医学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思想共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再者围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讲解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形成的影响,使学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带着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合理、有序地转变认知思维方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3.2重视认知思维方式培养 教师一谈到中医学认知思维方式,就想到灌输或转变,事实上,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爆炸”,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思维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便学生当时接受了灌输的所谓中医认知思维方式,等再学习其他课程,看到与中医学理论不相符的情况,仍然会困惑,仍然会反思,所以说学生都有一定的批判意识、质疑精神及创新能力,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转变教学理念,发挥积极引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给学生阐释这样的观点,任何自然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对中医学、西医学来讲也是如此,中医学独特的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认知方法属于形象思维,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是建立在宏观、表象观察的基础上,并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核心是整体观、恒动观和辨证观。西医学是建立在原子论哲学和解剖学技术之上,按照还原分析的思维方法,应用形式逻辑,侧重于生命实体原型及其物量变化,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 模式的和个体化医疗方式的发展,许多医学理念不断的融合逐渐模糊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界限,所以要使学生理解,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不同医学体系有不同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由西医学的生理病理基础到中医学的藏象,由西医学的视、触、叩、听到中医学的望、闻、问、切,由西医学的对症治疗到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由西医学的“亚健康状态”到中医学的“治未病”等,殊途同归,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保护人类健康,这样有利于学生批判性理解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兼容并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重视教学内容调整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几乎是中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概括与浓缩,中医院校要4年左右时间讲解的教学内容,在西医院校只用1学期的时间完成,且教学学时不断压缩,所以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精减和整合,围绕中医学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侧重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诊断的技能、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规律,教学内容精而少,这样既保留了中医学的全貌,又明确了中医学理论的内涵,同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培养学生从中医学角度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优化了教学内容,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4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从中医理论基础到临床综合应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学科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内容繁多而抽象,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意新课与旧课、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贯通,体现出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同时还要体现与西医学学科的关联性。如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有学习需要与动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较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除了要重视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去解释晦涩、抽象的中医概念,还应结合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新进展及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去进行分析阐述,应用启发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探究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其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直观、生动、图文并茂,如舌象图谱、脉象图谱、中药饮片图谱等,可以将中医学抽象、难理解的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如中医学的症、证、病与西医学的症、征、病的区别与联系,循证医学中的证和辨证论治中的证的区别等,给学生一定的参与时间,让学生对课程中的问题主动思考、讨论,归纳解决方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探索,在“授鱼”同时又“授渔”,同时善用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5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医学理论是临床实践的总结,所以教师应搜集、整理古代医案和临床实践中的一些适合于中医学教学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展示给学生,如讲解辨证论治时,笔者在精讲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后,给出学生适当的案例,让学生自己运用中医学理论去辨证,通过认真思考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辨证论治,同时结合学生的西医学知识,体会认识疾病的角度和治疗方法多样性,认识中西医学各有优势和不足,强化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针对临床实际和西医院校学生将来的发展,讲解方剂学内容时,从2009-2010学年开始增加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内容,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中成药的说明书,结合所学的中医学理论,辨证地使用中成药,而不是根据药名或把中成药当西药用,同时注意合理地进行中西药联用以及注意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等,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6重视学科发展前沿 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教师要积极关注中医学在国内国际的发展动态,如中医学“治未病”研究,中医体质辨识、检测、评价和干预的客观化、数字化;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中药质量标准及中药安全性再评价;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体化、个性化特点和中药单方复方多靶点、多层次作用的机制,针对重大疑难疾病的突破等,笔者尝试将前沿性研究成果引进课堂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多维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兴趣。

篇(5)

《四部医典》是继《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等代表名著之后的一部藏医学经典著作,藏文原名《华丹据悉》。全名为《甘露要义八支密决窍续》、《四部医典》系原著简称,意即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总则本》共六章,有彩色挂图4幅,它概括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论断及治疗。第二部《论述本》共31章,有彩图35幅,主要论述了人体生理解剖病因和规律,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药物的性味功效。第三部《密决本》共92章,有彩色挂图16幅,专门论述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四部:《后序本》共27章,有彩图24幅,主讲脉诊和尿诊,药物剂型配方和功效。这是一部古代藏医药学巨著,治用至今是藏医药人员的经典读物。

《四部医典》是公元8世纪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等所著。他们吸收了《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均失传)和《月王药诊》等著作的精华,并总结了藏医药的临床经验,亦吸收了中医药学,天竺和大食医药学的内容,用了10年的时间,于公元773~783年著成。《四部医典》全书156章,原著是用9个字一句的藏文写成的韵体文,全书内容丰富,篇幅较多,但归纳起来有5个方面:①基础理论;②生理和解剖;③疾病的诊断方法;④治疗原则和方法;⑤药学基础理论和用药原则。

藏医学基础理论: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龙”(气),“赤巴”(胆),“培根”(涎);七大物质基础;即:饮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即:大便、小便、汗。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即:大便、小便、汗。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上述三者保持相互协调,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量功能活动。

生理功能和活动:《四部医典》中关于人体生理解剖方面记载得比较详细。对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胆、膀胱、精府),肌肉、脉络(血管和神经)的位置、数目均有记叙和绘图,在生理方面,主要对月经周期,胚胎发育、分娩、神经和消化系统的功能等作了详细论述。

疾病的诊断方法:藏医的疾病诊断方法是问、望、切三诊。问诊:所包含的内容和中医问诊相同。望诊:除与中医相同外,还特别注意鸟诊,尿诊是藏医观察病症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切诊:切诊的部位和方法基本上与中医相同,即寸、甘、恰(系寸、关、尺的偕音)。

藏医诊病除问、望、切外,还有药物试诊法。总之,根据三诊诊断得到的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归纳,从发病原因判断病症的性质,从症状和体征判断疾病的类型,这与中医的诊断方法基本相似,从而说明藏医学与中医学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病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藏医学理论认为一切病症的起因有内外两种因素,内因是三大因素失调,外因是起居不适,生活不当及环境变化。病证有404种,其中101种需经药物治疗而愈,101种经药物、手术等治疗而愈,101种不需治疗而自愈,101种治而无效。病症的种类归纳起来只有热性和寒性两大类。龙、培要病属寒性病;赤巴、血病属热性病。

篇(6)

关键词:泌尿外科;中医护理;泌尿外科;整体护理;辨证施护1整体护理的内涵

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的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脏器、组织、器官都有不同的功能。自然界的变化及社会因素又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泌尿外科疾病病位大多在肾、膀胱,除了注意肾和膀胱的护理外,还要了解有无其他脏器的疾病,以提高整体护理的程度,同时预防疾病的转变。生活规律要根据季节的变化作相应调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健康;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调养身体。疾病才容易康复[1]。所以,泌尿外科疾病在重视重点脏器护理的基础上,还要全面了解其他脏器有无疾病转变,同时还要根据自然界和社会因素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体现整体护理的优势。

2辨证施护是个体化护理的体现

“辨证施护”是运用中医四诊收集的资料。对其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根据辨证定性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闭。辨证施护需要护士掌握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制订正确的护理计划。辨证施护体现了个体化护理特点,包括同病异护、异病同护[2]。

2.1同病异护同病异护是辨证施护的一个方面,是指同一种疾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精浊。有气滞血瘀型、湿热下注型、肾阳虚型等分型的不同。气滞血瘀型表现为会、小腹部胀痛,小便赤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辨证施护应重视保持患者心情舒畅,消除紧张情绪,并注意不要久坐压迫前列腺,影响血液循环;湿热下注型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阴囊潮湿,舌红、苔黄、脉滑,辨证施护应注意去除外邪和湿热产生的因素,忌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之品;肾阳虚型表现为小便淋漓,畏寒,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多寝,阳痿,,舌淡苔薄白,脉沉迟,辨证施护应注意让患者注意休息及避免劳累,可适当进食温补之品。因证型不同,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

2.2异痛同护异病同护是辨证施护的的另一个方面,是指不同的疾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冈辨证分型相同而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如精窿的湿热下注型、精浊的湿热蕴结型。二者病种不同,但均有小便赤热、苔黄腻、脉数等下焦湿热的表现,因此可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如保持外阴的清洁,忌食辛辣厚味,忌烟酒,避免湿热内生,致病情加重或反复。

3 中医护理的独特内容

3.1饮食护理饮食是防止疾病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的饮食选择也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强调饮食与药物配合的重要性。食物的酸苦甘辛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对脏腑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个体差异的不同,中医饮食护理的措施也不同,如肾阳虚型的患者,应多进食一些生姜、香菜、羊肉等温补类食物;而对于热性患者,如精浊、癃闭湿热下注型,则宜选用清淡之品。若进食不分寒温,则会加重病情。

3.2情志护理中医将病因分为多种。如外因、内因、不内外因,外因为六侵袭,内因为七情所伤,不内外因为饮食劳倦等。其中情志致病为重要的致病阂素,中医认为七情致病。故中医护理应注重情志护理,避免七情内伤。人有正常的情志活动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关于七情致病及相互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述:“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3]。” 尿外科很多疾病与情志因素致病有关系。以恐、怒、思、忧最为密切,故在护理方面应制订保持患者心情愉悦、避免情绪紧张、忧思恼怒的护理计划。

3.3中医特殊的护理技术针灸、火罐、艾灸、推拿、热敷、按摩、挑割、捏脊、药枕、刮痧、耳针、梅花针、熏洗、日光浴、温泉浴、浴面、浴足等中医传统的技术均属于中医护理方法,这些方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脏腑学说为基础,以经络学说为核心,通过刺激特定部位,以调和气血、激发相应器官的功能来扶正祛邪”嘲。这些疗法操作简便易行、有效、价廉、无副作用,丰富了中医护理内容,也使患者容易接受。如精窿可使用针灸、局部热敷的方法,可明显减轻症状;如精浊可采用中药熏洗、坐浴、灌肠、针刺、艾灸等方法,通过局部治疗,比单纯口服用药疗效更佳:泌尿外科手术后出现腹胀,可采取艾灸神阙、针刺足三里穴、穴位注射、中药外敷等方法;术后尿潴留可采用按摩,针刺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中药外敷等方法[4]。护理人员应熟悉并掌握上述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增加护理方法,以更有利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于江琪.泌尿外科疾病的中医护理体会 [J]. 中国医学导报,2010(07).

[2]胡洁云.系统综合护理对预防泌尿外科术后出血的影响 [J]. 临床医学,2012(05).

篇(7)

【关键词】脾;胰腺;肝;解剖学

对脾的最早认识可追溯到秦汉以前时期,古人就将动物的脾脏作为日常饮食。《诗经》有:“嘉肴脾,或歌或”,脾是将切碎的脾肾填入肠中炙成的一种灌肠[1]。

在《黄帝内经》中“脾与胃以膜相连耳”对人体的脾脏作了最基础的描述[2]。虽未对脾的具体形态没有详细记载,仅从中可以看出脾胃关系密切。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3]。虽只涉及脾的粗略位置,虽不及西医解剖学描述的直观与精细。但中医古代文献对脾形态的记载并非浅尝辄止。以下是中医与西医对脾的形态进行比较:

1脾的位置

考诸文献,对于“脾”横向位置的记载,古代医籍中大致有中央、右、左3种说法[4]。若单从解剖实体看,中医之“脾”的位置应该居左[4]。如《类经图翼》云:“与胃用膜相连而附其左上”;《针灸大成》言“脾掩乎太仓(胃)附脊十一椎(第十一胸椎)”。此外,流传在世的许多明堂图或内景图都明确标明脾在腹腔中左季肋的深部、胃的背侧左上方。现代医学认为,脾脏位于左季肋部,胃底左后方,与第9~11肋骨相对[5];同时,以膜与胃相连而又位于胃的上方的器官只有肝[6],且肝也掩盖着胃前壁的大约50%[7];相反,脾与胃的接触面积约占胃后壁面积的大约20%[7]。即可得出,中医的“脏腑脾”应是指西医的“解剖肝”[8]。

2 脾的形状、结构

《类经图翼》《医宗金鉴》都提及脾“形如刀镰”;《医学入门》中有脾“扁似马蹄”延续了王冰注释《素问》中“脾,形象马蹄”。就现代医学角度下脾呈椭圆形[6]而言,“扁似马蹄”之论更加接近实体。而“形如刀镰”更接近狭长略呈三棱形[9]的胰。但《医纲总枢》中描述:脾“形如犬舌,状如鸡冠”,其中“形如犬舌”更贴近形容胰的形状,但“状如鸡冠”在现代解剖学中,由于脾的前缘有明显的脾切迹,因此从胃面看去很象紫红色的鸡冠。

论脾的结构,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说“脾有一管,体像玲珑,易于出水,故名珑管,脾之长短与胃相等,脾中间一管即是珑管。[11]”其所谓珑管即相当于今之胰管[4]。虽错误地将胰的结构认为脾,但对历史上少有对胰的记载作了充分的补充,略知其重要。

3 脾的大小、重量

《难经》详细记载了“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将数据按照秦汉的度量衡[12]折算成今天的计量单位,《难经》所述之脾重337.5~435g,扁广6.96cm,长12.6cm,散膏重100~125g。再参考,近年有学者研究,将历代医家有关脾脏解剖的记载总结如下:脾重约547g,扁广均7.1cm,长约11.8cm[13] 。现代人体解剖学成人脾长约12cm、宽约7cm、厚约3~4cm、重量约为150g[9]。相互对比之下,就脾的重量差距较大外,其它规格皆相近。

4 脾的色泽

中医关于脾的颜色有三种说法,分别为:①《医贯》《医事启源》等书记载:“脾如马肝赤紫”;②孙思邈《千金方》记载:“凡脾脏像土,与胃合为腑。”得知脾的颜色呈棕黄色;③《素问》谓“脾色黄,宜食咸。”此等“脾色黄”之论并非指脾实质脏器本身的颜色,而是循五行学说下的藏象之“脾”与中央土相应之色[4]。而“脾如马肝赤紫”之论与现代医学观察下的脾呈暗红色[6]极为相近。

5 结语

中医学对脾形态学的认识,虽众说纷纭,但对中医脾藏象系统框架不仅没有阻滞,反而使其向着整体的、联系的、动态的方向发展。中医学结合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并采取黑箱方法来探索人体脾的生理功能和各种病理现象,侧重在对人体的动态生命过程的思辨与推理上,而不是脾的各种不同的形态结构上。据中土五行学说来讲,脾的功能和其他脏腑联系是呈立体交叉的空间思维,并非点到点的线性思维。单纯地将中医学中的“脾”对应现代医学的某一脏器来研究,更是否定中医整体观念的主导思想,虽借鉴现代医学的先进手段明确了脾的形态,但仅从形态学解释中医藏象脾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文献

[1]张玉书,陈延敬.康熙字典.[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0:14.

[2]崔应珉,王淼注.黄帝内经素问.[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88.

[3]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4.

[4]王帅,郭允,刘文科,等.脾与中医之脾、散膏的关系探讨[J].中医杂志,2012,53(4):276-278.

[5]窦肇华.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2.

[6]严振国.正常人体解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15.

[7]徐恩多.局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7.

[8]曾志勇,张力华,罗友华,等.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论中医“肝”和“脾”的实体[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4-10.

[9]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5,148.

[10]安瑷麒,张瑞霞.中医的“脾”及其解剖学基础[J].包头医学,2004,28(4):33.

[11]王清任著,李天德等点校.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