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5 16:30: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触龙说赵太后》 “揖” 讹字 读破
胡习之先生在《中“揖”字的读音》一文中认为:“‘揖’读‘xū’,有误导‘揖’同‘胥’(即‘揖’是‘胥’的通假字)之嫌。所以我认为此句‘揖’还是应该读它固有的音,即‘yī’。”其实胡先生的担心是多余的。
清代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二》“揖之”条:“隶书‘胥’字作,因讹而为‘咠’,后人又加手旁耳。”“揖”是“胥”字之误,在这里“揖”就是一个“讹字”,“讹字”也叫“讹”“误”“讹文”“误字”“字之误”,指古书在传抄刊刻过程中出现的错字。“讹字”现象中最常见的是“形讹”,也叫“形近而误”“形近而讹”。因字形相近而把一个字写成另一个字(杨剑桥,2003:290~291)。王念孙之子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二“形”条:“经典之字,往往形近而,仍之则义不可通,改之则怡然理顺。”这意味着适当的“改之”能够使得经典文通字顺,这种做法是有合理性的。当然,这并不表明后人可以望文生义、乱改经典。
进而言之,“胥”被误写为“揖”,属于古代汉语中的“读破”现象。传统训诂学给“读破”下的定义是:(1)指改变某字原来通常的读音,以表示词义或词性的转变。如“王”读“wàng”,作动词。(2)也作“易字”。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通假字现象(杨剑桥,2003:230)。这个定义不包括讹字的改读。通假字可以改读为本字,讹字理所当然也可以改读为本字,只要说清楚是哪种改读就可以了。现代训诂学已经考虑到了这种情况。“破字”,也叫“读破”“破读”“改读”“易字”,其作用是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①的。“破字”“易字”有时也指改正形误的字。“破字”“读破”还用来改变某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或词性的转变,通常是改变声调。也就是说,异字改读、讹字改读、同字改读都属于“读破”。胡先生所说的“误导”其实是指术语使用上缺少区分度的问题,正所谓“表达形式单纯,所以读者得不到明确的认识”(洪诚,1984:189~190)。杜子春在《周礼注》中用“当为”改错字,用“读为”说假借字,笔者认为就很合适。我们现在都用“读”来作注,过于笼统②。为了表达的清晰,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揖’读‘xū’,‘揖’是‘胥’字之误。”只要有足够的补充说明,“误导”的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与表音文字不同,强调的是字的形、音、义的结合,就讹字和通假字来说,读本字的音,才会让我们联想到本字的义,而读破对于正确理解文言文文意是大有裨益的。所以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教辅《中学教材全解·高一语文(上册)》注“揖”为“xū”是可取的。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出土战国楚系简帛文献音韵研究”[12YJC740032]的成果之一。)
注 释:
①广义的通假包括通用和假借。
②学术术语规范化的问题一直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虽然学术
术语“因时、因人,甚至于因书而有所不同”(参见洪诚《训诂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84页)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忽略学术术语使用上的规范问题。现在是信息技术时代,沟通、交流变得容易起来,在国家统一的大前提下,对学术术语作一个统一的规范是完全有可能的。希望学术术语能像汉字一样早日实现规范化。
参考文献:
[1]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2]杨剑桥.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引之.经义述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4]洪诚.训诂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